《麦琪的礼物》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7
•••••••••••••••••麦琪的礼物教案四篇麦琪的礼物教案四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麦琪的礼物教案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麦琪的礼物教案篇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作品巧妙的构思:引人人胜的悬念,出人意料的结尾。
2.详略得当地处理材料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领悟重要语句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崇高善良的人性,纯洁,高尚的爱情。
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去爱他人。
(四)美育渗透点体会人性美,人情美。
二、学法引导读作品一想问题一总结思想内容一品评艺术特点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理清情节,把握思想内容,体会精巧的构思。
2.难点材料详略处理,以及重要语句的分析。
3.疑点故事的结局是—种遗憾还是—种美?4.解决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复述故事,在把握小说情节。
通过设计问题发挥想像补充略写材料,比较作者详略处理的好处。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略六、师生互动设计1.学生熟悉课文,复述故事情节2.讨论分析:①圣诞前夕,德拉给杰姆买礼物的标准是什么?而家境的介绍对情节收展有何作用?②文中是怎样带有夸张手法介绍杰姆夫妇,两样特别引以为像的东西?③文中为什么没有写杰姆收到德拉送表链的过程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欣然与感慨?④小说为什么只写了德拉买礼物的全过程,而只字末提杰姆买礼物的过程呢?3.总结归纳主题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理清故事情节2、掌握小说主题(二)教学过程:1.介绍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初中学习过的作品有:莫泊桑(法)《我的叔叔于勒》契诃夫(俄国)《变色龙》欧·亨利(美)《麦琪的礼物》欧·亨利终其—生,共创作了三百余篇短篇小说,若一言以蔽之,则可以说:它都体现了作家对健康的人性与健康的社会的强烈向往与追求!它歌颂着小人物在贫困生存中的善良,相濡以沫的真淳的品格,尽管不无苍凉的苦笑;它们揭露着那些“社会宠儿”的骄奢yin逸,尔虞我诈,寡廉鲜耻的卑劣本质,虽然表面上轻松乃至调侃;它们的怒斥着社会的丑恶黑暗,却以“鬼脸”笑谑……2.看课文后,复述情节。
18.麦琪的礼物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18.麦琪的礼物教案教学设计118.麦琪的礼物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能够听懂短文《麦琪的礼物》和该短文所包含的单词和句型。
(2)能够理解和使用描写性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能够在实际情境中使用所学单词及句型进行交流。
2. 能力目标:(1)能够在听、说、读、写、画的基础上,谋求通过视觉、手势、声音等多种方式表达或传达信息。
(2)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实现学习活动的目的。
3. 情感目标:(1)能够用英语表达喜怒哀乐,丰富情感生活。
(2)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加学生参与和合作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难点:(1)能够理解和使用描写性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能够在实际情境中使用所学单词及句型进行交流。
难点:能够在语境中准确地使用描写性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看法。
三、教学内容(1)单词:gift, surprise, ribbon, bow, shiny, wonderful, disappointed。
(2)句型:What a wonderful gift! I'm so disappointed.(3)短文:《麦琪的礼物》四、教学过程1. 呈现短文《麦琪的礼物》Step 1. 教师出示《麦琪的礼物》的短文和短文配图,让学生看图说话,引导学生回忆和猜测故事情节。
Step 2. 听音环节。
播放录音带,让学生跟读,理解短文。
Step 3. 分组表演。
2. 学习单词和句型Step 4. 教师呈现单词和句型,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Step 5. 搭配练习。
教师用图片和实物,让学生学会运用单词和句型进行对话,比如:Teacher: What a wonderful gift! Student: Thank you, teacher!Step 6. 基础练习。
教师呈现单词和句型,让学生进行单词拼写和句子构建。
3. 拓展活动Step 7. 手工制作礼物。
学生们根据所学单词和句型制作自己的礼物,或者教师提供礼物制作材料,让学生进行手工制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意。
语文《麦琪的礼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能够运用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欣赏小说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
(2)通过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小说中人物真诚、无私的爱心,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
(2)理解小说主题,引导学生关注家庭、亲情和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难点:1. 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2. 文学鉴赏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内容。
2. 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小说《麦琪的礼物》的作者奥斯卡·王尔德及其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小说,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4.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小说中的典型片段,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说《麦琪的礼物》的主题思想,强调关注家庭、亲情和友情。
五、课后作业1. 请结合小说《麦琪的礼物》的人物形象,谈谈你对家庭、亲情和友情的理解。
2. 请举例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3. 选取一篇文学鉴赏的文章,简要介绍其鉴赏方法及应用。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运用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欣赏小说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深入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通过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提高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麦琪的礼物》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篇:《麦琪的礼物》优秀教案设计一、自己认真默读,然后小组接力朗读感知课文。
1.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2.教师板书故事内容。
3.找本文的主旨句(或作者是怎样赞美如此圣洁的爱的?)进而完成课后第二大题。
(在一切馈赠礼品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
在一切馈赠又接收礼品的人当中,像他们两个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
无论在任何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人。
)4.这样的结局令人感到遗憾吗?(遗憾:两位主人公的好意都落空了。
不遗憾:因为夫妇都送给了彼此一颗最真挚的心,他们之间体贴入微、相濡以沫的感情,才是彼此间最珍贵的礼物。
)5.标题的含义是什么(或作者为什么圣赞他们为麦琪呢)?(作者借此比喻赞美主人公的互赠爱情礼品就像三位贤人送给耶稣的礼物一样圣洁、完美,令人钦羡和赞叹。
)二、品味细节描写1.一元八角七分的反复出现;每周8元钱的房租;无人投递的信箱;无人按响的电铃;迪林厄姆的变化;一面壁镜等。
(渲染了家庭环境的窘况;为后文夫妇二人无奈卖掉金发、金表埋下伏笔)2.站在镜前,两眼晶莹透亮——为自己想到卖头发的办法而高兴;20秒内她的脸色失色了——金发毕竟是自己心爱的,舍之不能不心痛;解开,泼撒,神经质地起——一连串的动作。
(表现内心极度的痛苦)3.眼睛残留着晶莹的泪光,飘然走出。
(做出抉择后的轻松等句这些心理描写细腻而富有层次,将德拉卖掉金发前的复杂心理通过动作神态描写表现得淋漓尽致。
)4.壁镜及吉姆见到卖掉金发后的德拉的细节描写等。
(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三、语言特点作者精心构思情节的同时也不忘在语言上下功夫,请体会文中语言特点。
四、总结欣赏了欧亨利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让我们走进了纯洁善良、对爱情忠贞不渝、无私奉献的男女主人公,可以用一副对联对本文进行总结。
五、拓展提升第二篇:《麦琪的礼物》教案设计《麦琪的礼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通读全文基础上复述、缩写故事情节。
《麦琪的礼物》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并欣赏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1.2 教学内容介绍作者O. Henry及其作品特点介绍小说背景及主题引导学生阅读小说开头部分,激发兴趣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小说开头的吸引力第二章:文学分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关系培养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2.2 教学内容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中的象征手法2.3 教学方法解析法:分析情节结构和人物性格引导法:引导学生发现和解读象征意义第三章:主题探讨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3.2 教学内容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礼物意义3.3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主题思想和人物关系第四章:文化背景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小说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4.2 教学内容介绍美国圣诞节的文化传统分析小说中涉及的圣诞节习俗和文化元素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美国圣诞节的文化传统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中美文化的差异第五章:创意表达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多样性5.2 教学内容分析小说中的创意表达手法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尝试分享和讨论学生的创作成果5.3 教学方法解析法:分析小说的创意表达手法创作法:引导学生进行短篇创作分享法:学生分享和讨论创作成果第六章:深入分析人物心理6.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心理分析能力6.2 教学内容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内心冲突和动机探讨人物心理对于小说情节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心理学角度解读人物行为6.3 教学方法心理分析法:分析人物内心冲突和动机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人物心理特点第七章:文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7.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7.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探讨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对应物分析小说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启示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7.3 教学方法联系法: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批判性思维法: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第八章:比较阅读8.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异同8.2 教学内容选择另一部与《麦琪的礼物》主题相似的小说进行比较分析两篇作品在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的异同引导学生思考不同作品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表现方式8.3 教学方法比较法:引导学生对两篇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作品的异同点第九章:综合评价与总结9.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培养学生的综合评价能力9.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班级总结讨论,分享学生的评价和感受9.3 教学方法总结法: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和过程分享法:学生分享和讨论评价报告第十章:拓展阅读与研究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拓展阅读和研究能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内涵10.2 教学内容推荐与《麦琪的礼物》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研究10.3 教学方法推荐法:推荐拓展阅读材料阅读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分析了《麦琪的礼物》这部经典小说的教学设计,共分为十个章节。
《麦琪的礼物》教案设计(通用13篇)《麦琪的礼物》教案设计(通用13篇)《麦琪的礼物》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的]1.领会小说构思之巧妙。
2.学习利用感受、分析、对比、推论等手段去鉴赏小说。
3.学习主人公纯洁善良、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教学重难点]1.小说精巧的结构,出乎意料的结局。
2.理解作者对小人物身上人性美的歌颂。
3.如何利用感受、分析、对比、推论等手段去鉴赏小说是教学难点。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讨论法。
2.再造想像法。
3.比较法。
总体构想1.摒弃按照小说情节“开端、发展……结局”而教的公式,采取“总体一局部一总体”的方法:先通览全篇,了解概貌(包括内容与形式),再深入局部(细部)。
仔细揣摩,最后又回到全文,综合理解与消化篇中精华。
2.这是一篇篇幅较长的小说,要求学生应充分预习课文,除了常规做到的借助工具书解决生难字词外,须准备用四五百字复述全文大意,注意交代清楚时、地、人、事、事件的因果。
媒体设计:投影仪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方案一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首先给同学们讲一个一份圣诞礼物造就一个伟大作家的故事。
在1899年的圣诞节即将来临的日子里,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城监狱里,一位代号34627的囚徒,正在为无钱给心爱的女儿买圣诞礼物而发愁、而痛苦。
他冥思苦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挣到钱呢?忽然,他想起从前办过的《滚石》讽刺幽默杂志,他所写的一些幽默小品和风趣故事,是市民们很好的消遣和娱乐。
为什么不再试试呢?——他想。
于是他在监狱准备迎接圣诞节的忙碌中,偷闲匆匆写下了一篇小说:《口哨狄克的圣诞礼物》。
小说获得很大成功,很快发表在1899年《麦克卢尔》杂志的圣诞专号上。
34627号罪犯终于得到了稿酬,如愿以偿地让女儿在圣诞节得到了心爱的圣诞礼物。
从此后,一发而不可收,34627囚徒变成了和契诃夫、莫泊桑齐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同学们知道他的笔名吗?对,是欧·亨利。
非常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小说也是一个关于圣诞礼物的故事,这个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解说:小说的特点之一就是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教师用关于作者的故事来导入,正好切合小说的特点,同时又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探究的热情:这位由囚徒到作家的人是谁?他的创作风格是什么?创作了哪些优秀作品?《麦琪的礼物》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二、解题欧·亨利(1862—1910),原名威廉·锡特尼·波特尔,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
《麦琪的礼物》教案《麦琪的礼物》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麦琪的礼物》教案(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麦琪的礼物》教案篇1教学目的:1. 作品巧妙的构思;引人入胜的悬念,出人意料的结尾。
2. 详略得当的处理材料的方法。
体会人性美,人情美。
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爱,并学会爱他人。
教学重点:理清情节,把握思想内容,体会精巧的构思。
教学难点:材料详略的处理,及重要语句的分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圣经》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耶稣降生时,三个贤人麦琪从东方耶路撒冷赶来送给他礼物:“光明之王”梅尔基奥尔赠送黄金表示尊贵,“洁白者”加斯帕赠送乳香象征神圣,巴尔萨泽赠送毒药预示着基督后来遭受迫害而死。
从此以后,西方在圣诞节这一天互相赠送礼物来表达自己心中最真挚的感情,因而演绎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美国作家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就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二、复习小说三要素,了解小说的阅读方法。
提问:什么是小说的三要素?怎样阅读小说?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阅读小说可分三步:1 明作家,知背景2 读小说,析要素3 深分析,挖主题三、明作家,知背景欧.亨利,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
一生创作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说,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藤叶》等。
他的作品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描写了大都市里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和美好的品质,揭露了上层社会的虚伪无耻与专横腐败。
艺术上精于构思,往往有曲折的情节与出人意料的结尾,使人回味无穷。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法)《我的叔叔于勒》契珂夫(俄)《变色龙》欧.亨利(美)《麦琪的礼物》四、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全文(读小说,析要素)1、下列词语正音,释义。
抽噎(yè) 馈(kuì)赠吝(lì)啬(sè) 鹌(n)鹑(chún)掂(din)斤拨两相形见绌(chù) 俗不可耐忐(tn)忑(tè)不安2、速默读课文,标好自然段,找出小说三要素。
《麦琪的礼物》教案《麦琪的礼物》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麦琪的礼物》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麦琪的礼物》教案篇1[教学目标及重点]1.领会小说层层设置悬念的精巧结构。
2.通过对主人公内心感情世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去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教学课型及课时]1.教读课2.一课时[教学方法]1.筛选信息,概括要点2.再造想像法。
[媒体设计]多媒体投影仪[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一见到大家精神的样子,我就感到非常高兴!我对大家有着非常好的印象,我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愿我们今天的学习合作愉快!今天,在学习之前,我首先给同学们讲一个一份圣诞礼物造就一个伟大作家的故事。
在1899年的圣诞节即将来临的美国哥伦布城监狱里,一位囚徒,正在为无钱给心爱的女儿买圣诞礼物而发愁、而痛苦。
他冥思苦想,用什么办法可以挣到钱呢?忽然,他想起在从前办过的一份杂志上,他因写了一些幽默小品和风趣故事而得到了丰厚的稿酬。
为什么不再试试呢?——他想。
于是他在监狱准备迎接圣诞节的忙碌中,偷闲匆匆写下了一篇小说:《麦琪的礼物》。
小说一发表,就引起了美国社会的极大轰动。
这个罪犯也得到了丰厚的稿酬,如愿以偿地让女儿在圣诞节得到了心爱的圣诞礼物。
从此后,他一发而不可收,写出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成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欧亨利)对,是欧亨利。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地学习一下这篇曾经引起巨大轰动的短篇小说篇——《麦琪的礼物》。
二、教学新课(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略)(二)整体感知让学生整体了解、回顾小说的故事情节(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为主,教师只点拨要点即可)1.《麦琪的礼物》叙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明确:《麦琪的礼物》叙写了一个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妇为互赠圣诞礼物而忍痛卖掉引以自豪的长发和怀表,却换来了不再起作用的发梳和表链的故事。
九年级上册语文《麦琪的礼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小说的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幽默讽刺风格。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幽默讽刺手法。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小说中人物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的乐观心态和积极进取精神。
(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小说情节的把握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2. 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幽默讽刺风格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小说中象征意义的理解和挖掘。
2. 小说幽默讽刺手法的把握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独立阅读小说,理解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 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人物和事件,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小说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小说,理解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4. 案例分析: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幽默讽刺风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主题思想。
5. 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小说中人物之间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的乐观心态和积极进取精神。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概括小说的情节,清晰地描述人物形象。
2. 学生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幽默讽刺风格,并能够恰当举例说明。
3. 学生能够理解小说主题思想,能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和表达。
《麦琪的礼物》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麦琪的礼物》教案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麦琪的礼物》这个寓言故事,学生能够理解“给予比接受更有幸福感”的道理。
2.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加关注他人的需要,不断尝试为他人带来喜悦。
3.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面向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故事中主人公麦琪的个性和情感变化,以及她对朋友们的礼物赠送和接收方式的态度。
2. 引导学生对自己及其周围的人和事不断进行主动思考,不断尝试以新的方式面对生活。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故事介绍、声音表演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
2. 交互式讲解法:通过小组或班级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和补充案例。
让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心得,增强其参与感和自我调节能力。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故事分享和理解1. 教师向学生们介绍故事的背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故事的背景知识。
2. 请学生们阅读小说内容,通过故事的情节和人物角色理解故事的主题。
3. 引导学生发言,并提出个人看法。
第二课时:情节分析和讨论1. 在实现情节的基础上,介绍故事的主要情节,并引导学生理解原因。
2. 分折故事情节点进行讲解,结合实例说明情节的重要作用以及符号的含义。
3. 小组讨论个人看法和情感透析。
第三课时:应用练习与总结1. 引导学生进行情节分析,并进行最佳提问解答。
2. 构建礼物模型,并模拟情节设置和礼品交换,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感恩心。
3. 对第二次小组讨论的重要性进行评估,并对全文进行综述。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学案的实施,学生们初步认识到“给予比接受更有幸福感”的道理,培养了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想象力和能力,同时也更加关注他人的需要,增强了团队合作的意识。
我们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情况,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加强教师的角色元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文精神和发展自己的幸福感通过本次教学,我们让学生们了解到了“给予比接受更有幸福感”的道理,并通过情节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不断深入探讨故事主题和意义,从而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感恩心。
《麦琪的礼物》教案
一、以情导入,激趣积累。
(以生活,以情入文)
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听这又是什么?(课件中出现玫瑰,出现歌声“你是风儿,我是沙。
”)
(看着这象征着纯洁爱情的玫瑰,听着这爱如潮水的浪漫情调,我们来搞一个关于爱的比赛。
你们两组,老师一组,同时写关于有爱的词语,或修辞爱的词语,或关于爱的歌曲。
多者为胜,胜者可要求负者唱一支关于爱的歌,或呤诵一首关于爱的诗。
)(在代洪波老师的提醒下,我改为另一种方式导入,即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亲切,从而让学生易于理解,有话可说,有情可表。
但由于我上课前在李吉红老师的提醒下又删除了我讲故事一项,从而使学生进入课文的时间更短,控制在3——4分钟左右)(前段为预先设计,未曾考虑到外出借班上课学生实际,因而在第一次校内预上中由代洪波老师的建议,改成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从而让学生亲切,有话可说,有事可讲,有趣可激。
)
大家都看过电视,一定熟悉一则广告,“今年爹妈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送礼是中国人的习俗,在农村,二两糖,一瓶酒,表达的是亲朋之情,于你们,一张贺卡,一个笔记本,表达的是同窗之谊。
你们也一定收到或送过那饱含浓浓深情的礼。
(广告词的出现让教室内的教师露出了笑容,在课前,我明显的感受到老师对我的课的期望很高,是带着一种欣赏,祝贺的神情与语气的,
如一老师说:许其林老师的课体现了新课改精神,但有一丝遗憾,呆会就看你的呢,我的课是第四节,课后老师们都投来了赞赏的目光,我知道,刚才我的表演没让他们太失望,同时又听到不少的赞美之言,‘成长得真快’,你真行,只有我深深知道,我的课其实只是一种尝试,只是将我看了几本书后的初浅认识溶入到我教学中去,当我第一次在片区上课时,我拼着命去看书,我说我要用新的理念去上课,哪怕是失败,我也有过一次尝试,我没有什么特别,我只想在理念上玩玩才可能取胜。
其时,是想得多么的简单,上课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天职,培养学生,以学生为本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果只是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一种上课取胜的工具,那么,于真正的教育又有何意义。
这次区上赛课,最值我高兴当然是获得了一等奖,如果用王德祥的一句话来,那就是,我没有想到我有今天,但最值得我高兴的是,这是指导我上课的理念头,即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能力的理念的一种胜利。
试问,我们的教育到底是干什么的,我现在可以这样说,孩子们是一个个富有独特个性的人,我们只有去欣赏这种美,并不断的给予必要的帮助,让他有能力成为即使平凡,但不平庸,富有个性的永远快乐的人。
)
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听,这又是什么?(出示课件)这朵鲜艳动人的花作为礼物可不能乱送。
只能送给——(情人学生答)因为他代表着爱情。
关于爱情:
在歌声中,有着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绵缠绵到天涯的浪漫,有着我的爱如潮水,爱如潮水他将你我包围的汹涌澍湃,在诗词
中,有着执手相看泪,竟无语凝噎的动人与凄凉,有着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隐隐作痛与无限思念。
今天,我们要走进美国著名小说家欧·亨利的著名的麦琪的礼物,去领略、品味那份爱情的真挚、浓郁、圣洁。
(提起谈情说爱,你们都知道,一个人只能叫单相思,两个人才行。
)同学们预习了课文。
这文中有着一对恩爱夫妻,他们叫什么名字。
那有着满头秀发,善良纯洁的女主人是谁?(顺便问一句,你喜欢吗?)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你有一又发现美的眼睛,那么今天我们就从发现问题开始,然后分析解决问题,最后拓展主题,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与价值观。
二、发现问题,进入课文。
(发现问题)
请看屏幕上节选自课文最后一段的一部分,自由阅读,再齐读一遍。
读了两遍,一定发现了问题。
请将发现的问题记录在题单上。
一会儿请人回答你所发现的问题,你不仅可以向老师提问,还可以询问所有同学,也可以指名让同学回答。
(同学间相互质疑)(如果同学们没有找到前后对两个主人公评价不一致的问题,那么就出现课件。
“同学们已经相互质疑,并作出了一些合理的回答。
看看老师读了此段提了什么问题?”)
“为什么前面称他们为笨孩子,后面又两次说他们是最聪明的。
”(当有人提到此问时,我如是的夸奖,你的提问于本文极富有科研价值,他关系到此文的人物形象,就仿佛是黑夜星空中的
北斗星,海航上的卫星定位仪,为我们指明了学习此文的方向。
我们将集中全班同学的智慧合作探讨此问)
要解决这个关于人物形象的问题。
现在老师先给你们一起来探讨一下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分析一个人形象呢?俗语说:“出门看天色,近门看脸色”通过看人脸色可知一个人的心里想什么,态度如何,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通过人物的哪些方面来看一个人呢?
其实前人有总结“听其言,观在行,知其人”我再加三个字“置其境”(出示课件)你根据这几句话说说可以从哪些方面去看一个人。
(将你置身于人物所处的环境或穷或富,听他说话是幽默风趣还是正直深情,看他的行动是狡猾聪明,还是笨拙憨厚。
然后才能品味他心灵看清他的为人)
好现在同学们就前后四人合作,从环境,语言,行为三方面去浏览课文,收集信息,分析分析。
(学生做题单,合作探讨)
三、分析问题,梳理情节,读出主题(分析解决问题)
同学们现在停在手中的笔,都来说说你们合作分析的情况(学生畅所欲言)
刚才同学们都分别说了自己的看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4000字左右的小说中收集分析材料,并形成结论,我听其言,观其行,后生可畏啊!现在老师为了让主人公的行动更清楚地展现
出来,准备和大家共同来尝试用对联的形式来梳理文章的情节。
不知你们可否有兴趣。
好,现在我们一起来以德拉为线出一上联。
德拉买了什么,用什么换来的,最终美好的愿望落空了吗?
(德拉满头秀发换表链链回表去)
同学们商量着对下联如何?(什么人买了什么,用什么换的,最终怎么样。
)
(杰姆祖传金表变发梳梳有发无)
假如我们以促使他这样做的原因去对一横联又将如何?
(圣洁的爱、真挚的爱、深情的爱)
学到此,让想起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德拉和杰姆这一对恩爱夫妻虽然生活困窘无奈,虽然失去了引以为豪的祖传金表,满头秀发,但他们却拥有了纯粹的金钱与物质不能带来的无比温馨与幸福,获得了真挚,圣洁的爱,这人性中的善良与崇高,无么与奉献,在此环境中更是震憾人心,你们此时认为他们聪明在何处。
让我们寄上最深情的祝福:让真爱永驻。
四、创设情境,拓展主题。
(拓展主题)
当我们被文章曲折的情节,无限的悬念吸引,被这份浪漫,真挚的爱感动时。
我惦心中却又生出缕缕悲凉苦涩。
如果他们生活好些,金表不卖,秀发依然,常常闲情漫步,那该多好。
如果再好些,有自己的一幢房子,有着一个属于自己的大大的花园,常听鸟语,常闻花香,那又该多好啊!
回到现实,悲凉又倍增了几分,家境每况愈下,明年对诞节
他们还能卖什么,送什么?你们能给他们想想办法吗?
在残酷的现实与圣洁的爱之间,你们沉默,苦苦思索,下面有则寓言,或许使你的对爱情的思索有所帮助。
出示情境。
渡
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年青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来到人生的又一个渡口,准备上船,渡过人生的一段旅程。
船上放有五个背囊,分别装有爱情、金钱、才学、尊严、诚信、权力,健康。
艄公告诉他:“船小,你必须丢掉船上两个背囊,渡河才能一帆风顺。
背囊也是你的啦。
”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弃,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
”年轻人思索良久,不能决断,狂呼一声,“谁来助我”,假如你去助他,为其选择,会丢掉哪些背囊,顺利渡河。
(第二次将二十多岁改为十五岁,让学生去根据年龄的不同认识不同的选择。
)(杨志慧教师建议此时应让学生实话实说,不能根据学生的发言而作出评价,那样便会使学生失去个性,变成老师的个性了。
)
让我们都实话实说,说说我们自己的看法。
学习了此文,听了你们的发言,我明白你们羡慕甚至憧憬着德拉与杰姆那份浪漫圣洁的爱情,也明白,你们更希望这份爱中没有悲凉,那怕是一分。
也明白在现实中的你正处在一生中美丽
的花季与雨季,但我要说,花季应该有花的芬芳,雨季应该有雨的潇洒。
每一个年龄都有着每一年龄的独特之美,我们可以学着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明智。
在课将结束时,我将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他十四岁的女儿说的两句话作为我给你们的礼物: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只有你是一个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
(出示课件)学生齐读,老师送言。
可爱的朋友们,愿你们学着明智,享受人类的美,成为幸福的人。
(此课在纳溪区第xx届初中语文优质课竞赛中获第一名,赛课时间为二00三年九月二十五日,地点为纳溪区大渡中学阶梯教室。
同时荣获第二名的是合面中学许其林老师。
在二十六日的数学优质课竞赛中王德祥获第一名,李从江获第三名。
至此,合面中学语数两科教师经校,片区,区说课,区赛课四轮竞争一路过关斩将,包揽一等奖,大获全胜,为合面中学的教育教学再谱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