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悦悦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
小悦悦事件反思近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令人痛心的事件。
其中,小悦悦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这起事件使我们深刻反思了个体道德观念和社会道德伦理的缺失。
本文将就小悦悦事件展开讨论,探索我们应该如何反思并改善社会道德风气。
小悦悦事件是指2011年中国山东省临沂市的一起交通事故。
当时,一辆货车在某大街行驶,不慎撞倒了两岁的女童小悦悦。
然而,在接下来的七分钟里,司机逃离现场,导致小悦悦被后续车辆连续碾压,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这一事件震惊了整个社会,引发了人们对于道德底线的思考。
首先,小悦悦事件反思了个体的道德观念。
事故中的司机明显缺乏道德职责感和同情心,他选择逃离现场而不是及时报警或寻求帮助。
这种自私的行为让我们不禁怀疑道德观念在一些人心中是否已经模糊了。
对于个体而言,培养和弘扬正确的道德观念尤为重要。
我们应该教育每个人要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并以行动践行道德原则。
其次,小悦悦事件反思了社会的道德伦理。
在事故发生后的七分钟内,车辆和行人经过都对小悦悦的身体毫不关心,甚至麻木不仁地将她再次碾压。
这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冷漠和缺乏同理心的一面。
建设一个和谐有爱的社会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我们应该加强社会道德教育,促进社会各个层面的道德进步。
同时,我们也应该推动立法和加强执法力度,确保个体的道德行为在法律的底线之内。
此外,小悦悦事件反思了应急救助体系的不完善。
在小悦悦被连续碾压的那七分钟,没有人及时伸出援手。
这暴露了我们在应急救助方面的薄弱之处。
我们应该完善紧急救援体系,提高人们对于危急情况的应对能力。
这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投入,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关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事故发生后的救治成功率,减少不必要的悲剧。
最后,小悦悦事件也让我们思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小悦悦事件中,小悦悦的监护人明显疏忽了对她的照料。
这种不负责任的家庭教育让小悦悦置身于危险的环境中。
家庭是培养孩子道德观念和人格塑造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不能被忽视。
小悦悦事件读后感小悦悦事件是中国社会发生的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
这个事件让我深刻反思了当前社会道德与人性的丧失,并对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通过阅读与了解这一事件,我深深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互助与关爱的重要性。
小悦悦是一个无辜的2岁女孩,她在街头被一辆压过的货车撞倒后,遭遇车辆碾压。
令人唏嘘的是,事发后路人纷纷走过,却无一人停下帮助小悦悦。
此时,小悦悦躺在地上,奄奄一息,可惜没有人伸出援手。
最终,小悦悦因为长时间缺乏及时救助,导致严重缺氧,不治而亡。
震撼人心的小悦悦事件引发了社会对于冷漠与缺乏道德关怀的广泛讨论。
人们对于那些被称为"路人"的普通市民的漠视感到愤慨。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每天都在忙碌着追逐我们的自身目标与利益。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想,这些路人们可能也被现代社会的压力与紧张所影响,导致了他们选择了"置之不理"的态度。
然而,这种态度实在让人心寒。
“人间冷暖自知”,我们每个人在面对困境时都期望得到援助,难道我们就不能给予别人一点温暖和关怀吗?从这件事中,我也看到了当前社会道德与人性的丧失。
我们总是抱怨社会问题的种种,但事实上,社会问题的产生与恶化,与我们每个人的道德观念与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
小悦悦事件揭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我们缺乏共同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
只有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关注他人的困境,尊重他人的生命,才能构建出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认为,首先应该加强道德教育。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懂得关注他人,主动帮助他人。
同时,社会也应该加大对道德倡导的宣传力度,让道德行为成为社会的美德,受到广泛赞扬和尊重。
其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我们要学会关怀他人,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多一点宽容和善良。
当我们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时,不要犹豫,伸出援手。
即使我们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但我们可以为他人提供一份温暖与关爱。
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1. 背景介绍2018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市发生了一起备受关注的悲剧性事件,一名2岁的女童名叫悦悦遭到撞击并被一辆货车碾压。
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不仅仅是因为事件的残忍程度,更重要的是救助过程中涉及到的社会问题。
2. 事件经过悦悦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当天下午3点左右,她的父母忙于家务事,没有注意到她的行踪。
悦悦逃离了家中,来到了佛山市禅城区杏坛镇的一条人行道上。
当时,一辆货车没有及时看到悦悦,撞到了她,并将她压在车轮下。
3. 救助过程当时现场有很多围观者,但是很长时间过去了,没有人敢挪开货车,因为担心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
直到警察和消防员赶到现场,根据现场情况决定使用起重机将货车抬起。
经过漫长的救援,最终悦悦被成功救出。
4. 悦悦的伤势悦悦在被救出时已经没有呼吸和心跳,她被立即送往附近的医院进行抢救。
医生们全力进行了复苏工作,但由于伤势过重,最后悦悦还是宣布不治身亡。
5. 社会反思悦悦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反思。
首先,人们对现场围观者的冷漠态度表示不解和愤慨。
在现场围观的人们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去救助悦悦?这引发了人们对现代社会道德观念和个人责任的反思。
其次,悦悦事件暴露出城市道路的安全隐患。
杏坛镇的人行道狭窄,道路两边缺少护栏或者其他保护措施,这导致了悦悦的不幸。
6. 事件的影响悦悦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媒体报道了这一事件,社交媒体上讨论这一事件的话题也非常火热。
通过这一事件,人们开始更加重视道德教育和安全意识的提高。
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这也是一次很好的提醒,需要加强对城市道路的管理和改善。
7. 改善措施悦悦事件发生后,佛山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道路和人行道的安全性。
他们投资修建了更宽敞的人行道,并在道路两边设置了护栏和警示标识。
此外,他们还加大了对道路安全的检查力度,并出台了新的交通安全法规。
8. 结论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对于道德、安全和城市管理的反思。
对小悦悦事件的看法悦悦去世,是否能唤起人们对城市冷漠的关注,尚属未知之数,因为人们对冷漠的原因没有充分的认识。
小悦悦事件反应了当今社会对他人普遍冷漠的心理,2岁的小女孩竟然没有人出手相助,我们心里在对这个女孩感到可惜的同时,也在批评那18个冷漠的路人,可是自己又没有好好问过自己,如果你是当时的目击者,你又会不会出手相助呢?是不是也是想着,总归会有好人替自己救那个女孩的?因为法律没有规定不救人是犯法的行为,什么道德不道德也就没有考虑过,这种只考虑自身不顾他人的心理是很可怕的,若长期以往下去,定是失道者寡助。
不过说实话,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害的,怨不了别人。
前段时间“彭宇”一案就可说明,好人不好做啊!一个老太婆不小心摔了,好人的彭宇去扶她,送了她去医院,还帮她掂了药费,但是老太婆知道自己摔断脚了,要好几万药费,就讹人,把人家告上法庭,法院居然是这样判的“人不是你撞的,你完全没必要扶她”,结果呢,好人就这样被讹了好几万。
但是,若是那18个路人都像第19位路人陈贤妹一样,将小悦悦救起,那还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么?很可能不会。
如果第1位路人救起了小悦悦,那么也不会有第二辆卡车从她身上压过。
小悦悦的生命被18名路人忽略了387秒,在这段时间里,小悦悦不懂什么叫做“冷漠”,不懂什么叫做“爱心”,也不懂怎样珍惜自己的生命。
小悦悦的生命在还没有正式开始的时候就已最痛苦的方式结束了。
思品课上,不是有一课是讲关爱生命的么?这关爱生命并不只是关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关爱别人的生命。
如果那18个路人也懂得关爱别人的生命,那么就不会再有悲剧发生。
在别人有难的时候伸出援手,这不也是关爱生命么?试问:如果是当时是你碰到了小悦悦,你会像那18位路人一样视而不见么?你会想…总会有人去救那个女孩么‟?在我们批评那18位冷漠的路人时,同时也要自我反省,如果是我,那我该怎么做?。
对于这次事件,我有以下几点看法:第一,加强对公民的道德素质教育。
尊老爱幼和助人为乐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继续弘扬这种好的传统,给未来的一代做好榜样。
广东小悦悦事件读后感
广东小悦悦的事儿啊,真是让人心里堵得慌。
你想啊,那么个小娃娃,就那么被车给碾了,多可怜呐。
这时候周围要是有人能赶紧上去帮帮她,说不定这小娃娃就不会遭受后面那么多痛苦了。
可那些路人呢,一个一个就跟没看见似的走过去了。
这场景就像一盆冷水,“哗啦”一下就浇灭了咱心里对人性美好的那种期待。
有人可能会说,那些路人是不是害怕被讹诈啊?这确实是个问题。
可咱退一万步讲,就算有这种风险,那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一个小生命在地上挣扎呀。
要是当时我在场,我心里肯定也会打鼓,担心会不会被冤枉,但我觉得我还是会去做点什么的,哪怕就是打个120呢。
小悦悦事件就像一面镜子,把咱们社会存在的一些毛病照得清清楚楚。
它让咱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这种冷漠就像一种传染病,在那个时刻,在那条路上,迅速蔓延开来。
不过呢,这事儿也不完全是黑暗面。
最后还是有个拾荒的阿姨伸出了援手,这阿姨就像黑暗中的一道光,虽然这道光来得有点迟,但好歹让咱们看到了人性里善良的火苗并没有完全熄灭。
从这件事以后啊,咱们可真得好好反思反思。
咱们这个社会得想办法把大家的善心重新给激发出来,不能让害怕被讹诈这种事儿成为见死不救的借口。
得让大家知道,帮助别人其实是一种本能,是一种让社会变得更温暖的力量。
咱们不能让小悦悦这样的悲剧再发生了,每个小生命都值得被呵护,每个需要帮助的人都应该被温柔以待。
小悦悦事件写作文《拒绝冷漠,传递温暖——由小悦悦事件引发的思考》那是一个令人心痛的画面,两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 分钟内,18 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是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
小悦悦事件,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打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
我们生活在一个看似繁华且充满联系的社会中,可为何在那一刻,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关怀却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些匆匆路过的身影,他们的眼睛为何看不到一个受伤的幼小生命?是生活的忙碌让他们失去了感知他人痛苦的能力,还是冷漠的心态早已在心中生根发芽?或许,有些人害怕惹上麻烦,担心自己的善意会被误解,甚至带来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这种自我保护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但绝不能成为对生命漠视的借口。
一个社会,如果每个人都因为害怕而不敢伸出援手,那么当自己身处困境时,又怎能期望得到他人的帮助?也有可能,是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巨大压力,让人们变得麻木不仁。
大家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他人的喜怒哀乐。
但这绝不是我们抛弃善良和同情心的理由。
一个真明、进步的社会,应该是充满爱与关怀的,而不是被冷漠和无情所占据。
小悦悦的离去,是一个无法挽回的悲剧,但我们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再次上演。
我们应当从这起事件中深刻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
要知道,每一个小小的善举,都可能成为点亮他人生命的火炬;每一份真诚的关怀,都可能成为温暖世界的阳光。
让我们拒绝冷漠,传递温暖。
当我们看到他人需要帮助时,不要犹豫,勇敢地伸出援手;当我们面对社会的不公和苦难时,不要沉默,用自己的力量去发声、去改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希望的美好世界,让每一个像小悦悦一样的生命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小悦悦事件感想精彩6篇一个目击者从她身边走过,看都没看她一眼。
又有两名路人从悦悦身边经过,同样漠然不理。
这时,一辆小型货柜车开了过来,司机好像没有看到地上的悦悦,再次从她身上碾过。
此时的悦悦已经一动不动。
接下来的5分钟更像一场噩梦,有十多位路人从悦悦身边走过,每个人只是看了看,没有人伸出援手,哪怕是打个电话求助。
路边的店铺里似乎也忙得不可开交,没有人出来看一眼。
就这样,先后18人从悦悦的身边走过。
下面是整理的小悦悦事件感想精彩6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小悦悦事件感想篇一2023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广东佛山两岁的王悦(小悦悦)刚从幼儿园回来,妈妈收衣服去了。
像往日一样,小悦悦一个人在家门口的巷子里玩耍着,厄运突然降临,一辆迎面驶来的面包车猛然加速,将悦悦撞倒卷到车底,右侧车轮从悦悦胯部碾过。
司机停了一下车,又加油门开走了,后轮再次从悦悦身上碾过。
一个目击者从她身边走过,看都没看她一眼。
又有两名路人从悦悦身边经过,同样漠然不理。
这时,一辆小型货柜车开了过来,司机好像没有看到地上的悦悦,再次从她身上碾过。
此时的悦悦已经一动不动。
接下来的5分钟更像一场噩梦,有十多位路人从悦悦身边走过,每个人只是看了看,没有人伸出援手,哪怕是打个电话求助。
路边的店铺里似乎也忙得不可开交,没有人出来看一眼。
就这样,先后18人从悦悦的身边走过。
最后还是有一位善良女性来救了这一位孩子,一位捡垃圾的大婶。
也许在中国社会的最底层,这份善良还没有磨灭。
中国现在富翁很多,但是毫无疑问,同时也是世界上精神最贫穷的国家。
中国,是一位巨人,从外表上看。
而它的内脏,所有主要器官,却已烂了,已经发臭了。
中国自从毛公砸烂四旧,多次运动,已让人性丑恶之极,道德沦丧,人间再无信任。
到邓某摸着石头过河,物质第一,金钱至上,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个伪命题,中国人便彻底地沦为金钱和权力的奴隶。
毫无信仰、毫无道德约束的中国,成为世界人民的笑柄。
关于小悦悦事件的评论【真相还原】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
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18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
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婆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
小悦悦在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重症监护室,脑干反射消失,已接近脑死亡。
2011年10月21日零时32分,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零时32分离世。
【深刻反思】汪洋:呼吁深刻反思“小悦悦被车碾压事件”这次事件中是18个人而不是一两个人所表现出的冷漠,折射出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它是我们工作中长期存在问题的反映。
我们在消除贫穷追求财富增长的过程中“一手硬”、“一手软”,是导致这种社会冷漠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报讯最近佛山市发生的“小悦悦被车碾压事件”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也牵动着省领导的心。
在10月20日省委常委会研究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时,省委书记汪洋呼吁,要认真反思出现悲剧的根源,要用“良知的尖刀”来解剖我们身上的丑陋,要忍着揭开疮疤刮骨疗伤的疼痛,唤起全社会的警醒和行动,在公众参与下创造一种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努力减少和避免小悦悦类似悲剧在广东再次发生。
汪洋说,小悦悦两次被车碾压而18个路人无人出手相救的悲剧,让人痛彻肝胆,心灵受到巨大冲击。
我们不否认这个社会有道德、有良知的人是绝大多数,但这次事件中是18个人而不是一两个人所表现出的冷漠,折射出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它是我们工作中长期存在问题的反映。
我们在消除贫穷追求财富增长的过程中“一手硬”、“一手软”,是导致这种社会冷漠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道德堕落更不是社会主义。
悲剧的发生反映了长期以来我们在发展方式上存在的弊端。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但在实践中,法律缺陷依然存在。
本文以“小悦悦事件”为例,分析当代法律缺陷,以期为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二、事件背景2011年10月13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发生一起儿童被碾压事件。
年仅两岁的小悦悦在街头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周围多名路人目睹了这一惨剧,但无人施救。
事后,小悦悦经抢救无效死亡。
此事件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人们纷纷质疑道德沦丧、社会冷漠等问题。
三、法律缺陷分析1. 侵权责任法缺陷(1)责任主体认定困难。
在我国《侵权责任法》中,侵权责任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等。
然而,对于小悦悦事件中,责任主体难以界定。
面包车司机作为直接侵权人,其责任较为明确;但对于周围目睹事件的路人,是否应承担一定的责任,法律并未明确规定。
(2)赔偿标准不明确。
《侵权责任法》规定,侵权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赔偿标准不明确,导致受害者家属难以获得合理赔偿。
2. 公共安全法规缺陷(1)交通安全法规不完善。
小悦悦事件暴露出我国交通安全法规的漏洞。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行人、车辆等交通参与者的行为规范较为严格,但对于违反规定的处罚力度不足,导致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2)公共场所安全管理不到位。
小悦悦事件中,周围多名路人目睹了惨剧,但无人施救。
这反映出我国公共场所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如公共场所安全保障措施不完善、群众安全意识淡薄等。
3. 道德教育缺陷(1)家庭教育缺失。
小悦悦事件反映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业的同时,也应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使其具备基本的社会责任感。
(2)社会道德教育不足。
我国社会道德教育体系尚不完善,导致部分人道德观念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
四、结论“小悦悦事件”暴露出我国当代法律在侵权责任法、公共安全法规和道德教育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为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完善侵权责任法,明确责任主体和赔偿标准。
“小悦悦”事件的另一面教材拒绝冷漠传递温暖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广东佛山南海黄岐镇广佛五金城,两岁的悦悦被迎面驶来的面包车撞倒卷到车底。
两名路人先后路过均对倒地的悦悦不理睬,接着悦悦被小型货柜车再次碾压。
之后往来的18名路人均见死不救,直到一位拾荒阿姨看到并救起悦悦。
…在与死神抗争9天后,21日凌晨零时32分,小悦悦因全脑功能衰竭、多个脏器衰竭,抢救无效,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个故事对目前人性冷漠的道德很有启发,与大家共享!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斯的年轻人因为汽车“抛锚”被困在郊外。
正当他万分焦急的时候,有一位骑马的男子正巧经过这里。
见此情景,这位男子二话没说便用马帮助克雷斯把汽车拉到了小镇上。
●事后,当感激不尽的克雷斯拿出不菲的美钞对他表示酬谢时,这位男子说:“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帮助他人。
”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主动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每次都没有忘记转述那句同样的话给所有被他帮助的人。
●许多年后的一天,克雷斯被突然暴发的洪水困在了一个孤岛上,一位勇敢的少年冒着被洪水吞噬的危险救了他。
当他感谢少年的时候,少年竟然也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曾说过无数次的话:“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
●克雷斯的胸中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暖的激流:“原来,我穿起的这根关于爱的链条,周转了无数的人,最后经过少年还给了我,我一生做的这些好事,全都是为我自己做的!”
●当您有幸看到此消息时,请转发给自己的朋友亲人。
我相信有更多的人需要我们的帮助,转发功德无量!
●正义会传染,邪恶也是如此,为现在的别人做善事也是为了将来的自己。
●社会就像一缸水,清水多了,社会自然就会纯净。
一、“7·23”温州动车事故
2011年7月23日20时34分,在浙江温州,两列动车发生追尾脱轨,致使40人死亡,200多人身受重伤。
二、药家鑫杀人案宣判
2010年10月20日深夜,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上骑电动车的张妙,产生杀人灭口之念,上前对倒地的张妙连捅数刀,致其当场死亡。
2011年5月20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药家鑫案二审维持一审死刑判决。
三、校车事故
2011年11月16日,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下沟砖厂门口,一辆大翻斗运煤货车与正宁县榆林子小博士幼儿园学生接送面包车相撞,致20人死亡,44人受伤。
2012年4月9日广东阳春校车事故造成3人死亡,14人受伤。
四、食品安全监管
2012年两会调查的22个选项中,食品安全监管始终名列前茅。
主要聚焦于“地沟油流向餐桌”、“蔬菜水果农药超标”、“毒胶囊”等几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