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的故事
- 格式:pptx
- 大小:819.32 KB
- 文档页数:13
自我管理十大案例今天,在企业管理当中出现者种种的问题,方方面面的,挤压着我们,如何从中突围?如何轻松面对职场,应对管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何从之前的企业案例中得到启发,著名领导力培训专家谭小芳老师总结了自我管理十大案例:一、王石:企业家要承担社会责任万科预计明年销售额会达到1000亿,企业大了,盈利能力强了,企业家应该怎么管理自己呢?首先是自醒自律。
比如说去年年底关于房地产拐点的问题,我只是说了一个事实,不是作为预测。
但是同行不这样看,他们认为不应该到拐点,如果是这样的话,一方面老百姓买不起房子,另—方面地产商不愿意降价,这个市场是不会健康的。
其次是要承担社会责任。
全球变暖是不争的事实,对人类的长远发展也将不可避免地带来影响,上亿人将可能由此而面临饥饿缺水的威胁,人类历史会发生前所未有的倒退。
在巴厘岛会议上,中国第一次明确在5年之内减排20%。
如何减排,和每个企业息息相关。
作为房地产行业最大的开发公司,万科在未来10年确定了三个目标:第一是客户价值;第二是管理需求;第三就是环境责任。
我们做的是建筑行业和建筑产品,我们消耗的能量是建材当中的耗能,这个比例占产品的24%,另外的76%是住宅使用过程的耗能。
也就是说,24%需要靠发展商自醒自律的能力,和施工企业、材料供应商共同进行节能减排76%则是消费者在住宅使用过程中节能节水,从平时的生活点滴做起,用小行动改变大世界。
没有钱的时候人很容易节制,很容易艰苦朴素,但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突然有钱了,有能力了,我们是否可以节制和管理好自己呢?这一点非常重要。
二、冯仑:伟大是管理自己,不是领导别人我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与企业一起发展,一起从黑暗(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到光明,从光明开始奔跑。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观察其他企业和企业家的演变过程。
我发现,企业家如何管理自己很重要,伟大是管理自己,不是领导别人。
实际上可以称为伟大的人,最有趣的事情就是把大道理留给自己,把小道理给别人。
100个打动你的品牌故事一、引言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品牌故事已经成为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利器。
一个好的品牌故事不仅能打动消费者的心,还能为企业树立独特的形象。
本文将为您讲述50个打动人心的品牌故事,带您领略这些品牌背后的传奇。
二、正文1.故事一:苹果公司(Apple)苹果公司(Apple)以其创始人乔布斯(Steve Jobs)的传奇故事而闻名。
从一家车库创业的公司成长为全球科技巨头,苹果始终秉持着“改变世界”的使命,为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
2.故事二:阿里巴巴(Alibaba)阿里巴巴(Alibaba)的创始人马云(Jack Ma)曾三次参加高考失利,但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他的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让无数中小企业走向成功。
3.故事三:可口可乐(Coca-Cola)可口可乐(Coca-Cola)的神秘配方使其成为全球最著名的饮料品牌之一。
这家公司以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不断推动创新,使产品风靡全球。
4.故事四:亚马逊(Amazon)亚马逊(Amazon)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的远见和创新精神使其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
亚马逊不断拓展业务领域,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购物体验。
5.故事五:谷歌(Google)谷歌(Google)以其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在斯坦福大学的传奇故事开头。
谷歌以“不作恶”的企业宗旨,为全球用户提供最先进的搜索引擎和互联网服务。
6.故事六:华为(Huawei)华为(Huawei)创始人任正非白手起家,将公司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
华为在5G领域的研究和创新,展示了其强大的技术实力。
7.故事七: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IBM以其在计算机领域的开创性成就而闻名。
这家公司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不断转型和创新,为全球企业提供领先的解决方案。
职场故事-不创新,毋宁死!我在Google食堂当厨师Google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
但鲜为人知的是,Google公司的食堂同样是“世界上最牛食堂”。
该公司有三分之一的员工承认,是公司食堂精美的食物和快乐的用餐环境让他们选择留在Google工作。
2008年,在美国打工的中国厨师肖志军有幸进入Google总部当厨师,见识了“世界最牛食堂”的种种魅力。
在崇尚创新发明的Google厨房,肖志军整天沉浸在技艺的海洋里。
如今,他不仅厨艺大长,还升任为年薪60万的总厨助理。
初入“世界最牛食堂”肖志军今年30岁,8年前毕业于广州一家技校的厨师专业,2006年经人介绍来到了美国加州的一家中餐馆当厨师。
一年后,为了进入高级西餐厅当厨师,他在一家高级烹饪学校进修了一年,学做西餐。
学成之后,他如愿进入硅谷一家西餐厅,成为了一名高级厨师。
2008年,肖志军读到了一本名为《食物2.0:Google前任行政主厨的秘密》的烹饪书籍。
该书作者查理·阿也斯是Google公司首任总厨,1999年进入Google,成为公司的第56位员工。
在公司两位老板的巨额预算支持下,查理将Google食堂打造成了全硅谷甚至全世界最牛的食堂,在公司内外拥有无数粉丝。
在这本书中,肖志军得知,Google公司非常重视员工伙食,每年投入8000万美元的经费,使得厨师们能够在最宽松的环境里,运用最优质的食材,最大限度地展现才艺,做出最好的饭菜。
因此,在崇尚自由的Google公司,不仅食堂里拥有无数美食,在各个大大小小的办公室甚至走廊上,也都摆满了食物,而且全部都是免费的……这些介绍,深深打动了肖志军。
他开始关注Google公司的招聘信息。
2008年7月,Google公司一名叫德西蒙的副总厨被新兴的社交网络公司Facebook挖走。
不仅如此,德西蒙当上Facebook总厨后,还从Google挖走了30名厨师。
Google公司无奈,只得向全球公开招聘30名新厨师。
Google第一位华人员工,讲述那些你不知道的Google(黑)历史ID:baoliaohui本篇文章是著名天使投资人、技德科技CEO周哲在由会会主办的“老板请吃饭”活动的现场问答实录。
作为比李开复早5年进入谷歌的第一位华人员工,他为我们讲述了早期谷歌那些不为人知的黑历史。
文|会会来源:虎嗅网大家好,我是周哲,我是做技术出身的,那我很多公开场合的演讲,其实都是围绕我人生的三个故事,尤其是我的第一个故事,我先确保大家都知道,也是最多人已经知道的,就是我去了谷歌。
我在谷歌待了8年,都是做技术,而且我进去的时间也比较早。
一般讲到这里就会有人问我:“哎,那你是被李开复老师招进谷歌的吗?”我说“我进去5年了李开复才进来的!”(全场大笑)哈哈,没错,我是2000进入的谷歌(美国),15年前了,那个时候世界还真的是挺不一样的,而我觉得我人生最精彩、最有趣的那段时光都是在谷歌。
后来的事情虽然也算有趣,但大家可能在其他人身上也都能看见,但谷歌这段经历确实算是我独有的。
我刚进谷歌的时候公司还只有100个人,公司刚刚招来第一个大厨,而我进入谷歌做的第一件最有价值的事情就是做了广告系统。
当时整个行业的广告还没有起来,谷歌当时其实在试着卖软件,它当时也不想做广告,大家都觉得广告当时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个没什么价值的东西。
谷歌当时做的广告系统叫做AdWords,而我是它的第一个工程师,那今天大家恐怕最惊讶的就是谷歌今天98%以上的收入其实都来自于这个广告系统。
所以我确实是这么多年眼看着谷歌如何从一家初创公司,到成熟,再到上市,并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规划、运营它的产品。
今天很多人觉得谷歌是技术大牛,但在当时谷歌的技术真的没有很好,不过谷歌懂得如何把控产品,如何在技术有限的情况下做一些刚刚好可以满足当时用户需求的功能。
那我先在这里暂停一下,我想看看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我自己也不是特别善于自己一个人站在前面一直给大家讲大道理,回答问题我觉得会对大家更有帮助。
创新创业成功的例子创新和创业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的重要动力。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成功的创新创业案例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
下面我将介绍几个创新创业成功的例子,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创新创业的关键要素和成功之道。
1. 谷歌(Google)谷歌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创新创业成功故事。
该公司于1998年由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创建。
他们致力于改变互联网搜索的方式,通过开发基于排序算法的搜索引擎,提供更精准和高效的搜索结果。
除了搜索引擎,谷歌还推出了许多创新产品和服务,如Gmail、Google Maps、Android等,成功地打造了一个多元化的科技巨头。
谷歌之所以成功,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对技术的持续创新和突破。
他们不断改进搜索算法,提升用户体验,并积极探索新的科技领域,如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汽车。
此外,谷歌还注重员工文化和创新氛围的培养,鼓励员工进行自主创新和实验。
谷歌的成功表明,技术创新和持续投入是创新创业成功的关键。
2. 特斯拉(Tesla)特斯拉是一家以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新能源公司。
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以改变人类对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交通的认知为使命,致力于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发展。
在创业初期,特斯拉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包括技术难题、资金压力和市场接受度等。
然而,特斯拉通过持续投入研发和创新,成功研制出了一系列划时代的电动汽车,并建立了全球的销售和服务网络。
特斯拉的电动汽车具有卓越的性能和续航里程,推动了可持续交通的发展。
此外,特斯拉在电池技术和充电基础设施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创新,为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特斯拉的成功表明,坚持创新和使命感是创新创业的关键要素之一。
3. Airbnb(爱彼迎)Airbnb是一家在线共享住宿平台,于2008年由布莱恩·切斯基(Brian Chesky)、乔·盖布亚(Joe Gebbia)和内森·布莱切克(Nathan Blecharczyk)创立。
关于厨师励志的故事大家有没有听过厨师励志的故事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厨师励志的故事,供大家参阅!关于厨师励志的故事:厨师逃命蝴蝶迷和郑三炮暗中勾搭上以后,他俩自以为做得人不知鬼不觉,胆子越来越大。
这天,许大马棒要带土匪下山抢粮,留蝴蝶迷在山上。
蝴蝶迷暗中冲郑三炮一使眼色,郑三炮明白了,走到半路就蹲在地上,捂着肚子一个劲叫唤。
许大马棒踢了他一脚,问道:“咋了?”郑三炮皱着眉头说:“肚子疼。
”许大马棒骂道:“真是个废物,用着你了,你就来事了。
滚回去吧?”郑三炮正等着许大马棒这句话,连忙谢过他,捂着肚子钻进林子里假装解手。
等许大马棒领着土匪走远了,看看左右没人,像兔子似的撒腿就往回跑。
蝴蝶迷正等得着急,见郑三炮回来了,浪笑一声,扑进了他的怀里。
谁知就在这时,门“吱呀”一响,一个人端着酒菜进来了,看见这个场面吓了一跳,酒菜也没敢放,转身就要走。
蝴蝶迷听见门响,抬头一看被人撞上了,心中一惊,猛地一把推开郑三炮,冲着这人大声吼道:“你给我站住?”来人姓栾,是奶头山的厨子,他闻声一哆嗦,立刻站住了。
蝴蝶迷一伸手,摘下挂在墙上的枪就要毙了他。
郑三炮忙拦住蝴蝶迷,使了个眼色,对栾厨子说:“老栾,你把酒菜端过来吧。
”栾厨子哆嗦着,转身把酒菜端进来放在桌子上,站在了一边等候发落。
郑三炮一脸杀气地问道:“老栾,你看见啥了?”栾厨子说:“郑爷,我啥也没看见。
”蝴蝶迷这张嘴刚想要说什么,郑三炮忙又冲她一摆手,对栾厨子说:“那好,你忙你的去吧。
”栾厨子一走,蝴蝶迷埋怨郑三炮说:“你这是干啥,咋不把他做了?”郑三炮说:“你家老头子最看中他的手艺,才强把他绑到山上入了伙。
把他做了,你家老头子回来,见无缘无故死了个厨子,还不怀疑咱俩有事?”蝴蝶迷说:“那咋办,留着他早晚是个祸害。
”郑三炮说:“我看一时半会儿,这家伙还不敢把咱俩卖了,等以后找个机会再想法把他干掉?”蝴蝶迷暂时也没有别的办法,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
从这以后,蝴蝶迷吃不好睡不好,常常在梦中惊醒。
雷军创业成功的故事看过很多互联网创业大佬的故事里,我们都看到,成功不是一蹴而就,没有人随随便便成功!店铺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雷军创业成功的故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雷军创业成功的故事篇1雷军,1969年出生于湖北仙桃。
1987年,毕业于原沔阳中学(现湖北省仙桃中学),同年,雷军考上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
武汉大学是当时国内最早一批实施学分制的大学,按照学校要求,只要修完一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
刚上大学,对自己要求比较严的雷军就开始选修了不少高年级的课程。
仅用了两年时间,雷军修完了所有学分,甚至完成了大学的毕业设计。
读完大学的雷军便开始闯荡计算机市场了。
1992年,雷军与同事合着了《深入DOS编程》一书。
接下来的两年里,雷军涉猎广泛,写过加密软件、杀毒软件、财务软件、CAD软件、中文系统以及各种实用小工具等,并和王全国一起做过电路板设计、焊过电路板,甚至还干过一段时间的黑客,解密各种各样的软件。
两年下来,雷军和各家电脑公司老板之间都成了熟人,成了武汉电子一条街的甚有名气的人物。
首次创业:受《硅谷之火》中创业故事影响,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雷军开始和同学王全国、李儒雄等人创办三色公司。
当时的产品是一种仿制金山汉卡,可是随后出现一家规模比他们更大的公司,把他们的产品盗版了,而且这家公司可以把同类的产品做得量更大,价格也更低。
三色公司度日维艰,不要说公司运营,即使他们生活上也面临着等无米下锅的局面。
半年以后,三色公司决定解散。
清点公司资产时,雷军和王全国分到了一台286电脑和打印机,李儒雄分到了一台386电脑。
人在金山:1992年初,雷军加盟金山公司。
先后出任金山公司北京开发部经理、珠海公司副总经理、北京金山软件公司总经理等职务。
1998年8月,担任金山公司总经理;2000年底,金山公司股份制改组后,出任北京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雷军从22岁进入金山,一直工作到38岁,在金山工作了整整16个年头,期间完成了金山的IPO上市工作。
李开复的创业故事李开复,1961年生于中国台湾,他是一位信息产业的执行官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
1998年,李开复加盟微软公司,并随后创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
2005年7月20日加入Google(谷歌)公司,并担任Google(谷歌)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一职。
2009年9月4日,宣布离职并创办创新工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创业历程1966 - 1972 台湾就读小学1972 - 1979 美国田纳西州就读初中、高中1979 - 1983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学士1983 - 1988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1988 - 1990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1990 - 1996 美国苹果电脑公司(语音组经理、多媒体实验室主任、互动多媒体部全球副总裁)1996 - 1998 美国SGI电脑公司(网络产品部全球副总裁、Cosmo 子公司总裁)1998 - 2004 美国微软公司(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自然互动部全球副总裁)1988 美国商业周刊最重要发明奖(语音识别)1989 世界Othello对弈冠军(黑白棋)1991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最佳论文奖1998年7月加盟微软公司,并于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李开复博士曾任微软公司副总裁,负责公司的自然交互服务部,致力于开发使用户界面变得更加简便自然的技术和服务。
2000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2005年7月,李开复离开微软,闪电加盟Google。
并担任Google中国区总裁。
前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于2009年9月4日正式辞职,自我创业,将创立一只风投基金,支持中国青年创业者。
Google公司未说明离职原因。
2009年9月,李开复离开GOOGLE(离职)。
2009年9月李开复博士在中国北京创立创新工场。
2009年9月7日凌晨4点01分,李开复在他的新浪微博上发了一条消息:为了维护我的“铁人”外号,我要多发点微博,证明我不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