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抚触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96.13 KB
- 文档页数:1
维生素E胶丸抚触干预在新生儿硬肿症患儿中的应用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维生素E胶丸抚触干预在新生儿硬肿症患儿中的应用疗效。
方法: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6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维生素E胶丸抚触干预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8例:未行维生素E胶丸抚触干预)与实验组(38例:行维生素E胶丸抚触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1w后总有效率(94.74%)比对照组高,且实验组患儿住院诊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7.89%)比对照组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
结论: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维生素E胶丸抚触干预可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维生素E胶丸抚触干预;新生儿;硬肿症;应用疗效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与寒冷刺激、早产、感染等因素有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病多发于寒冷季节,早产儿、低体重儿发病率高,患儿以体温不升、皮肤和皮下组织硬肿、皮肤颜色改变为典型症状[1]。
本次研究为论证维生素E胶丸抚触干预对新生儿硬肿症患儿临床应用价值,比较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38例未行维生素E胶丸抚触干预而行常规干预患儿与38例行维生素E胶丸抚触干预患儿预后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实验组行维生素E胶丸抚触干预(n=38):男、女分别20例、18例,平均出生体重为(2430.20±10.25)g,硬肿程度:轻度硬肿、中度硬肿以及重度硬肿分别有20例、14例、4例。
对照组未行维生素E胶丸抚触干预(n=38):男、女分别21例、17例,平均出生体重为(2430.40±10.28)g,硬肿程度:轻度硬肿、中度硬肿以及重度硬肿分别有19例、15例、4例。
本次研究对象在性别、平均出生体重以及硬肿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经统计学验证无明显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纳入标准:(1)本次研究参考肖梅、叶鸿瑁、丘小汕主编第五版《实用新生儿学》中新生儿硬肿症相关诊断内容,患儿硬肿症轻重程度分级,若硬肿范围低于20%为轻度硬肿。
维生素E按摩辅以频谱仪照射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观察颜金花【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E按摩辅以频谱仪照射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70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维生素E按摩+频谱仪照射.观察两组患儿硬肿消退情况.结果:观察组硬肿消退快效果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维生素E按摩辅以频谱仪照射可促进硬肿消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the vitamin E massage with spectrum apalyzer physiotherapy in treatment of neonatal scleredema. Methods ;70 newbo-ms with neonatal scleredem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1. Routine treatment + vitamin E massage were given to the control group,and routine treatment + vitamin E massage + spectrum apalyzer physiotherapy were given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observe the hard swollen situation in two groups. 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swelling subsided quickly effect was good,the differe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Vitamin E massage with spectrum apalyzer physiotherapy can promote hard swollen subsidise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is significant.【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年(卷),期】2012(009)024【总页数】2页(P29-30)【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维生素E;按摩;频谱仪照射【作者】颜金花【作者单位】610072 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正文语种】中文硬肿症是以皮肤、皮下脂肪组织硬化水肿为特征,以早产、窒息、感染的新生儿为常见。
频谱仪联合抚触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总结频谱仪和润肤油抚触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效果方法收集了2009年—2012年我科的硬肿症患儿30例进行治疗观察。
结果取得了显著疗效。
结论频谱仪和润肤油抚触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效果好。
【关键词】频谱仪抚触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寒冷、早产、感染、窒息等多种原因引起皮肤和皮下脂肪硬肿和水肿为特征,以冬春季节发病率高,死亡率较高。
近年来,我科在保暖、抗感染及补充能量同时,辅助频谱仪和润肤油抚触治疗取得了较明显效果。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了2009年—2012年我科收治的硬肿症患儿30例。
其中院外带入早产儿22例,成熟儿8例;轻度25例,中度5例。
其病情、程度、临床表现、性别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1.2 重度硬肿症纳入标准:体温不升,在35°C以下,体核温度(肛温)可能低于体表温度(腋温),心率≤100次/分,硬肿面积>50%,严重循环不良者皮肤可呈苍灰色和青紫色,可发生休克[1]。
1.3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治疗48h硬肿面积缩小1/2;有效:治疗48—72h硬肿面积缩小1/2;无效:治疗72h硬肿面积缩小不足1/2.2 护理方法2.1 一般护理:注意患儿保暖,维持体温在36.5-37.5°C,室温保持在22-24°C,湿度在55-65%,预热频谱5分钟,只裸露患儿照射部位,烤灯距患儿一般为40CM,并根据患儿情况随时调节距离,同时操作者用指腹按摩硬肿部位,每日2次,每次15分钟为宜。
2.2 特殊护理:2.2.1 频谱仪治疗护理:必须专人护理,因新生儿无语言表达能力,且对热与痛反应迟钝,正确的照射距离应以患儿实际情况而定,以护理人员手背放在受照部位同一水平而不感到灼热为准。
2.2.2 抚触护理:照射同时,对硬肿局部进行按摩,我科使用的是强生婴儿润肤油涂于指腹按摩硬肿部位,在婴儿吃奶前半小时或喂奶后半小时进行抚触,抚触手法和力度恰当,螺旋形向上,以轻柔按摩为主,向下以重力按摩为主。
新生儿抚触的临床效果观察和体会在医学领域,新生儿抚触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在临床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抚触是指通过手部触碰或按摩等方式,对新生儿进行身体上的接触和刺激。
这种简单而温柔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婴儿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还可以促进母婴之间的亲近感。
首先,新生儿抚触对于促进婴儿的脑发育和神经系统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早期的触觉刺激可以帮助婴儿加强感受机体和外界环境的能力,促进大脑神经元的形成和连接。
大量的研究表明,经常进行抚触的新生儿相较于没有接受抚触的婴儿,其神经系统的发育更为健全,发育进程更为顺利。
其次,新生儿抚触可以有效缓解婴儿的不良情绪和压力。
在婴儿出生后的初期,他们往往面临许多适应新环境的挑战,比如负压呼吸、色彩刺激、噪音等。
这些外界刺激可能会导致婴儿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而通过抚触,可以让婴儿感受到母亲或父亲的温暖和安抚,引起婴儿大脑皮层释放内啡肽等内源性镇痛物质,从而达到舒缓婴儿紧张情绪的效果。
此外,新生儿抚触还有助于促进消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的提升。
出生后的婴儿消化系统功能较弱,肠道蠕动往往不规律,容易发生胀气、腹胀等问题。
而通过按摩腹部等抚触手法,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胃肠道的液体排出,缓解胀气和腹胀的症状,从而提高婴儿的消化功能。
另外,新生儿抚触还能够加强母婴之间的亲子关系,促进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被公认为最佳的婴儿喂养方式,而与婴儿亲密的接触是提高母乳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抚触,母亲和婴儿之间的情感和亲近感得到增强,促使母亲产生更多的乳汁,并改善乳汁的成分。
此外,婴儿在抚触中感受到母亲的温暖和安抚,更容易进入安静和舒适的状态,有利于吃奶和进食。
然而,尽管新生儿抚触在提高婴儿健康水平方面有着显著的好处,但在具体实施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抚触时必须要保持卫生和安全,避免疾病传播。
其次,在进行抚触操作时,需根据婴儿的反应和身体状态进行调整,避免用力过大或刺激过度。
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新生儿硬肿症是婴儿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通常在出生后几天内就会出现。
这种疾病表现为婴儿皮肤上出现坚硬的肿块,通常在头部、颈部、肩部和背部出现。
虽然这种病一般不会对婴儿的健康造成太大影响,但对于家长来说,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现硬肿症的情况还是会感到十分焦急和不安。
了解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临床治疗方法1. 温湿敷对于新生儿硬肿症,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皮肤的清洁,并进行温湿敷。
使用温水浸湿毛巾,轻轻擦拭受影响的皮肤,这样可以帮助软化硬块并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
2. 治疗药膏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含有皮质类固醇的治疗药膏来处理硬肿症。
皮质类固醇可抑制炎症,减轻肿胀和不适,并能加速皮肤的修复过程。
家长在使用这类药膏时一定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以避免药物滥用。
3. 光疗对于一些严重的硬肿症情况,医生可能会使用紫外线治疗。
光疗可用于减轻皮肤炎症,并且有效消除硬肿块。
4. 自我护理在医生的指导下,家长还可以采取一些自我护理措施,比如保持皮肤的清洁,穿着舒适透气的衣物,避免过度擦洗皮肤,避免使用过多的化妆品和护肤产品等。
通过以上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可以看出,对于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家长也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遵循医嘱。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是很重要的,有助于缓解硬肿症的症状。
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大部分患儿的硬肿症都能够得到控制和改善。
38例新生儿硬肿症治疗及护理疗效观察目的: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
方法:根据本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新生儿的生理特点,采用复温、吸氧、合理喂养等治疗及护理措施。
结果:通过控制感染,对症治疗、支持疗法,效果显著,治愈率达97%。
结论:合理治疗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硬肿症的死亡率。
[關键词] 新生儿硬肿症;护理新生儿硬肿症是儿科常见的疾病,受寒、早产、感染、窒息、饥饿、体重低下而引起[1],加之年轻的父母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治疗不当,也可诱发本病。
临床表现为低体温、局部或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常见于小腿、大腿外侧、双下肢、臀部、面颊、上肢甚至全身。
本病重症预后差,病变过程中可合并肺炎和败血症,严重者可合并肺出血而导致死亡。
我科2003年9月~2007年9月共收治新生儿硬肿症患儿38例,经过及时的治疗,治愈率97%。
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38例患儿中,男25例,女13例。
生后3 d内发病26例,占68%;4~7 d 发病9例,占24%;1周后发病3例,占8%。
38例患儿经仔细观察,精心治疗37例痊愈,1例死亡。
死亡1例系全身硬肿的早产儿。
治愈率达97%。
2治疗措施2.1 积极复温消除硬肿早产儿包好后置于30℃温箱中,每小时测肛温1次,根据患儿体温恢复情况调节温箱温度在30~34℃,使患儿体温6~12 h恢复正常,当肛温升至35~36℃,温箱温度调至该患儿适中温度。
对肛温小于30℃,肛温与腋温差为负值的重度患儿,复温方法:先将患儿置于比其体温高1~2℃的温箱中开始复温,每小时测肛温、腋温1次,同时提高温箱温度0.5~1℃,温箱温度不超过34℃,使患儿体温12~24 h恢复正常,维持在36.5~37℃,温箱温度调至该患儿适中温度。
2.2口腔清洁患儿机体抵抗力差,若不注意口腔卫生,易并发口腔炎、鹅口疮等,为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擦洗患儿口腔,每日2~3次,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