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运动规律-表演系原画的表现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5.77 MB
- 文档页数:23
第六讲动画运动规律分析1.了解运动的基本原理2.掌握基本的运动规律3.掌握不同角色的运动规律 4. 能够进行基本的原、动画创作■动画运动十大法则1、挤压与拉伸当物体受到外力,或多或少都会发生形变,动画创作通常将这种形变夸张处理,以增加受力的质感和重量,避免动作僵硬。
2、预期动作每个动作发生之前都要经过一定的预期,力量才能更好地施展出来。
预期是一种以自然方式运动的方法,没有它,劲儿使不上来。
预期动作也许不能明白动作的原因,但能预示一个动作的走向,以唤醒观众的期待。
预期动作的规律是:欲左先右,欲前先后3、演出舞台上的每一个动作,可能传达角色的个性和情绪。
一种情绪往往拆分成许多小动作来表现,每个小动作必须交代清楚,简单、概括、完整是演出的标准。
除了动作在演出剧情,场景也参与了演出。
4、顺序动画和摆姿势顺序动画就是要从剧情的第一帧开始,按照剧情发展顺序逐帧绘制,可能会不断产生新的灵感。
摆姿态是事先设计动作,首先把一个动作里最重要的姿势画出来,然后根据尺寸和动作的变化,建立姿势间的逻辑关系。
5、跟随和重叠角色有附件,附件会在角色停止后有一段持续的运动,此运动要经过周密计算,才能自然合理。
经常在动画中见到这样的情况,物体或者其中一部分的运动或表演动作已经超过了它应该停止的位置,然后折回来返回到那个位置,这就是动作惯性跟随。
主体在动作时,各部分不是同时同态动作,而是相互拉扯、牵带、扭曲或旋转。
当一部分停下来时,其他部分可能还在运动。
松软的物体的运动时的表现,要突出拖拽感,比如胖人走路,脂肪总是慢于骨骼,动作重叠本质上是因为其他动作的连带性而产生的跟随动作,而且时间上动作间有互相重叠部分。
比方说,如果一只奔跑的小狗突然停下来,她的耳朵可能仍然继续向前因为惯性运动着。
又比如,一个卡通角色背着一个大大道具,当他从急跑中停下来时,背后的道具还在向前运动,这些都是所谓的动作重叠,即因为主体动作的连带性而产生的动作,同时叠加在主体动作上的动作。
浅析动画原画运动规律在动画创作中重要性作者:王雪飞来源:《读天下》2017年第23期摘要:动画是集文学、电影、绘画、摄影、音乐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吸引了无数观众为之着迷,成为当今最为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之一。
堪称21世纪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动画,不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受到国家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当今对运动规律的研究较浅,虽有很多的优秀动画案例。
但是对这些成果的深入研究和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掌握简单的运动规律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在传统的运动规律上进一步的突破。
关键词:动画;原画设计;运动规律一、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范畴与表现(一)动画运动规律分类人的运动规律、动物动态规律、自然形态的运动规律等。
人的运动规律又分为走、跑、跳、蹲、坐等等。
动物动态规律有大型四足动物(大象,马,豹子等)、小型四足动物的运动规律、鸟的运动规律、家禽类运动规律等。
自然形态的运动规律有风、火、雨、雷、闪电、烟、爆炸、树等这些都是必须要掌握的。
在动画创作中有些常见的运动规律,例如,动作的预备、跟随动作、动作的停顿、动作的循环、动作强调、动作的夸张、动作的交搭、动作的透视、符合动作、口型与表情及情绪刻画。
这些细节对于动画创作是相当重要的,就是这些小细节构成了一部片子的精彩之处,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遵循自然形态的规律原画表演,首先要抓住对象自然形态的精髓,取其精华加以提炼,赋予对象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情感。
原画师不仅要模仿出人物的一举一动、面部表情、步态节奏和行为方式,求其形似,更要善于抓住人物独特的心理特征、典型性的细节和细微的神态,求其神似,增强视觉形象的趣味性和艺术魅力。
其次,尊重运动规律的力学原理。
它包括作用力、反作用力;加速度、减速度;惯性运动;曲线运动。
力的表现通过活动关节传送、力通过有关节的肢体传送,这些原理贯穿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的运动之中。
很多美丽的画面就其根本的东西,都是美丽的曲线运动。
动画表演规律
动画表演是指通过绘制、制作和播放连续的静止图像来创造出动态的效果。
在动画表演中,存在一些基本的规律和原则,以帮助创作者传达角色的动作、情感和故事情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动画表演规律:
1.延迟和重叠:延迟是指动作中的不同部分在时间上稍微错开,以增添动画的流畅性和真实感。
重叠是指在动作开始和结束时,角色的不同部分有不同的速度和延续性,使动画更具有弹性和自然感。
2.弹性和振荡:弹性指角色在进行快速运动时的变形和弹跳效果,使动画更具有生动性。
振荡是指在停止或减缓运动时,角色会有一定的反弹和晃动,增加真实感和重量感。
3.预备动作和追随动作:预备动作是指在进行主要动作之前,角色进行的前期准备动作,使动画更具有流畅性和连贯性。
追随动作是指在主要动作结束后,角色可能留下的余波和迟滞效果。
4.引导线和路径:引导线和路径是指在动画中使用虚拟的线条来指导角色的运动轨迹,使动画更准确和有目的。
通过引导线和路径,可以确保动画中的运动流畅、一致和符合预期。
5.姿势和姿态:姿势和姿态是角色在不同情境下表达情感、动作和故事情节的关键。
通过合适的姿势和姿态,可以使角色更好地传递信息和表现其个性。
这些规律和原则只是动画表演中的一部分,实际上还有更多因素需要考虑,例如节奏、重心、起承转合等。
动画表演的艺术在于将这些规律和原则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出富有个性和魅力的角色和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