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的故事》
- 格式:ppt
- 大小:428.00 KB
- 文档页数:22
《争论的故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争论情节。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品质。
(2)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本故事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学校的故事,两个同学因为观点不同而产生争论,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学会了尊重彼此,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学生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体验故事中的争论情节。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讨论争论发生的原因、过程及结果。
3. 角色扮演:每组选出一个代表,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其他组员观摩并提出建议。
4. 分享与交流: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倾听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教训,学会尊重他人,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积极性。
2. 学生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分享与交流等环节的表达能力。
3. 学生价值观:评估学生在总结与反思环节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故事主题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争论的故事》2. 分组讨论表格3. 角色扮演道具4. 教学PPT六、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好故事文本,打印并分发给每个学生。
2. 准备分组讨论表格,以便学生在讨论时记录自己的观点和讨论结果。
3. 根据故事内容准备角色扮演道具,如衣物、道具等,以增强学生对故事情节的体验。
4. 制作教学PPT,包含故事梗概、讨论问题、教学目标等,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展示。
第1篇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故事情节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表达观点和参与讨论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
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故事《争论的故事》2. 白板或黑板3. 彩色粉笔或白板笔4. 学生小组讨论用的纸张和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引起学生对争论话题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争论的情况?你们是如何处理的?二、阅读故事1. 教师朗读《争论的故事》,学生认真聆听。
2. 故事结束后,提问:- 故事中的人物争论了什么?- 为什么他们会争论?- 你认为他们的争论是否有意义?三、分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故事中的争论有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你认为在争论中,如何保持冷静和理智?- 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争论时,会采取什么措施?四、小组分享1.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争论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 在争论中,保持冷静和理智很重要。
- 解决争论的方法有很多,如倾听、沟通、妥协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 学生回顾争论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以及解决争论的方法。
二、角色扮演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场景,如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等。
2. 各小组根据场景编写一个争论的剧本,并准备角色扮演。
3.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其他同学观看并评价。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提问:通过角色扮演,你们对争论有了哪些新的认识?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 教师总结:- 争论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 学会处理争论,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争论故事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
3. 学生对争论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第2篇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公开课《争论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争论的故事》,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善于倾听的习惯。
(2)教育学生以理服人,学会在争论中寻求共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 学会在争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寻求共识。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
2. 教育学生在争论中保持冷静、尊重他人。
四、教学准备1. 课文《争论的故事》文本及相关背景资料。
2. 讨论话题及问题清单。
3. 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音频,让学生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2)邀请学生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及故事情节。
2. 分析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课文中的争论情节,分析故事中人物的观点及争论的焦点。
(2)小组代表发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阐述自己对故事中争论的看法。
3. 深入探讨(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争论场景,体会争论过程中的情感变化。
(1)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发言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2)教育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争论时要学会尊重他人,冷静分析问题,寻求共识。
5. 作业布置(2)在生活中寻找一个争论的场景,记录下来,并思考如何化解争论。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学生在争论中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学生对争论中尊重他人、寻求共识的实践情况。
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读后感,分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 观察学生在生活中的争论场景,了解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应用情况。
八、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评价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争论的故事作文争论的故事作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争论的故事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争论的故事作文1今天,翻开语文书,我无意中发现里面有一篇课文,名字叫《争论的故事》。
我迫不及待地默读起来。
读完这篇课文,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课文一开始讲述哥哥和弟弟争论不休,谁也不让谁,我很好奇:兄弟俩为什么事吵得不可开交呢?哦,原来他们看到一群大雁从头顶上缓缓地飞过。
只听哥哥说:“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来就用热水煮着吃。
”可弟弟却不以为然地反驳道:“这么好的食物,一煮有什么味道?依我看,应该用明火烤着吃”。
哥哥根本听不进弟弟的任何建议,便又对弟弟说:“你这话不对,大雁不该用火烤着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弟弟也不甘落后,说:“大雁就该烤着吃,皮香肉嫩,还可以撒上咸咸的盐、香喷喷的芝麻,多味美可口啊!”兄弟俩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找一位老爷爷评理。
老爷爷建议他们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兄弟俩都很满意,可他们抬头一看,大雁早已经飞得无影无踪了。
故事虽然读完了,但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抓住时机先做起来。
比如,我经常躺在温暖的被窝里想:如果每次考试都考100分多好啊!我妈妈知道了我的心意,就对我说:“你只是在温暖的被窝里痴心妄想,而不是立即起床去勤奋读书,这就等于黄粱美梦一场。
你只要认真学习,不想着其它事情,那肯定能梦想成真的。
”我惭愧地低下了头。
从此以后,我就不再想这些黄粱美梦,总能抓住关键的时机做好每一件事。
争论的故事作文2放学了,我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回家了。
刚进门,正准备放下书包时,我的第三层拉链里发出了一阵阵吵闹声,我赶紧把拉链拉开,只见我的铅笔盒不停地在跳来跳去,我小心翼翼地打开它一探究竟,只见我的“五员大将”————铅笔、橡皮、尺子、水笔和卷笔机正在进行激烈的争吵,它们到底在吵什么呢?这让我疑惑不解。
争论的故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镇上的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在这个小镇上,有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杰克和汤姆。
杰克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画家,而汤姆则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哲学家。
尽管他们的职业和兴趣爱好截然不同,但他们之间的友谊却是非常深厚的。
这一天,杰克和汤姆在小镇的咖啡馆里喝着咖啡,谈论着各自最近的研究成果。
突然,杰克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世界里,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和冲突呢?”这个问题引发了汤姆的兴趣,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于是,他们决定在咖啡馆里展开一场关于如何处理矛盾和冲突的争论。
争论开始了,杰克认为,人们应该学会宽容和理解,尊重他人的观点和选择。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同时也要接受别人的不足。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接纳他人,从而消除矛盾和冲突。
汤姆则持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人们应该勇敢地面对矛盾和冲突,而不是逃避或者回避。
他认为,只有通过直面矛盾和冲突,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期望。
这样,我们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和谐共处。
杰克坚信,宽容和理解是解决矛盾和冲突的关键。
他认为,如果我们能够真诚地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观点和选择,那么我们就能够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建立和谐的关系。
然而,汤姆却认为,宽容和理解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他认为,有时候,我们需要勇敢地面对矛盾和冲突,才能够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实现真正的解决。
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双方都坚持自己的观点,谁也不肯让步。
就在争论变得越来越激烈的时候,一个陌生人走进了咖啡馆。
他看到杰克和汤姆正在激烈地争论,便好奇地问起了原因。
杰克和汤姆将争论的原因告诉了陌生人,陌生人听完后,微笑着对他们说:“你们的争论非常有趣,我想我可以给你们提供一个建议。
”杰克和汤姆立刻表示愿意听从陌生人的建议。
陌生人说:“你们可以尝试换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争论的故事》教案《争论的故事》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争论的故事》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争论的故事》教案1教学目的: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讲讲故事的情节。
领悟故事所蕴涵的“做事要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教具准备:小黑板,屏幕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听故事,谈感想师:同学们,今天的课上,老师先要和大家一通走近一个有趣的故事中(放动画,教师讲故事)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吗?交流感想过渡:有一位盛老师也把这个故事讲给了她的学生听,我们来看看她的学生有什么样的感想。
二学习文章的第二部分(6-12)1.学生自由读课文6-12小节2.拼读词语真笨抓住关键赞许3.再读,说说你同意哪个想法?为什么?相机出示小黑板,理解内容并且读好句子。
4.还有其他意见吗?结合省略号理解5.在这些意见中,哪条的比较好?再读一读。
师:因为同学们回答的好,所以盛老师听的——(聚精会神),并不时的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赞许是什么意思?盛老师为什么不时的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三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1-5)师:这个故事真有意思,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近故事中,近距离的来接触一下这争论的兄弟俩。
1.自由读课文1-52.读读新词火烤评理剖开3.再读课文这一部分,讲讲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4.兄弟俩争了又辨,辨了又争,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很又道理,结合课文内容填空哥哥的想法是(),理由是();弟弟的想法是(),理由是()。
5.文中有个词语说明他们的争论没有停止,是——(争论不休),给休字找找合理的解释休:休息停止表示禁止6.既然是争论不止,那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就应该体现争论的激烈语气,试试。
找出提示语,理解不以为然,找出然字的合理解释然:对这样表示尾词7.先自由练习,再指名朗读8.听录音,再读9.教师引读文章的4.5自然段他们争论不休,决定——当他们对解决方法感到满意是时候,想去射大雁,结果——那兄弟俩会说些什么呢?10. 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同时展开想像,续说故事教师适当指导,评议11. 齐读这个故事,体会不同的语气变化四整体感知,领悟故事的道理师:面对争论不休的兄弟俩,我们真想说一句——不管做什么,关键是先做起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当引导举例师: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故事中得到启发,那就是——做事要抓住时机(板书)。
《争论的故事》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故事的内容,把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人物的争论原因及解决方法。
(2)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与人沟通交流,提高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品质。
(2)培养学生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的态度。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故事背景介绍: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争论的起因。
2. 故事情节梳理:讲述故事的发展过程,分析人物争论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3. 生字词学习:列出故事中的生字词,解释词义,引导学生正确运用。
4. 主题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故事,探讨如何解决争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的理解与分析。
(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主题讨论的开展。
2. 教学难点:(1)故事中人物内心活动的理解。
(2)从不同角度分析故事,提出解决方案。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故事。
3. 情境模拟: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故事中人物的争论过程。
4. 小组竞赛:设立竞赛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安排1. 课时:2课时2.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故事背景介绍。
2. 故事情节梳理。
3. 生字词学习。
4. 主题讨论:分析故事中人物的争论原因及解决方法。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 情境模拟: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人物的争论过程。
3. 小组竞赛:讨论如何解决争论,提出解决方案。
4. 总结与反思: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品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争论的故事》的感想50字篇一:小学作文:读《争论的故事》有感读《争论的故事》有感我学习了一篇课文,名叫《争论的故事》。
课文主要讲了一打猎为生的兄弟二人为大雁争论不休的故事,一天,兄弟二人去打猎,一群大雁从他们的头顶飞过,兄弟两很想把大雁射下来充饥。
哥哥说:“我要是把大雁射下来,我就煮着吃,肯定还好吃的。
”弟弟很不服气地说:“我要是把大雁射下来,我就烤着吃。
什么东西一煮就没有味了。
”大哥大声辩论道:“烤着有什么好吃的啊!烟熏火燎的,一股烟味。
”弟弟很不屑:“跟你这种人没有什么好说的。
”他们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时,来了一位老人,兄弟俩就请经过的老人评理了。
老人建议说:“你们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这样不就两全其美了啊!”他们不说话了,可是大雁早已飞得没有踪影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我们做事一定要抓住机遇,机会难得啊!不要浪费时间,只有抓住机遇才能办好事篇二:《争论的故事》的争论的故事》的争论《争论的故事》的争论宝应县城南小学沈志彬《争论的故事》系苏教版第六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了盛老师给同学讲了一个故事:兄弟俩为怎么些大雁而争论,结果大雁早已飞走了。
故事讲完,盛老师让大家各自发表自己的感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围绕这个问题,我校的教师不仅引导学生进行了“争论”,而且教师之间也进行了三轮“争论”。
在争论中,思维的火花进行了碰撞,对教育行为作了深刻反思,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
一、来自课堂上的争论:1、课堂上的声音在《争论的故事》教学中,出现了两种声音,而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现将两种声音实录如下:a.课堂1的声音: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生1: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走了。
生2:不是他们的笨,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生3: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了。
生4: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师:刚才说的是书上的四种观点,你们以为谁说得对呢?生:我支持第四种观点: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