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讲7-3铁电体物理效应
- 格式:ppt
- 大小:2.41 MB
- 文档页数:46
目录摘要 01 电介质的极化 01.1 电介质的极化机制 01.2 克劳修斯-莫索提公式 (1)1.3 极化弛豫 (1)1.4 自发极化 (1)1.5 极化灾变 (2)2 铁电材料 (2)2.1 概述 (2)2.2 基本性质 (4)2.3 研究进展 (5)3 铁电性 (7)3.1 自发极化 (8)3.2 电畴 (8)3.3 电滞回线 (9)3.4 铁电体的介电常数 (10)3.5 压电性 (11)3.6 晶体结构和铁电体的分类 (12)铁电相变 (12)3.8 反铁电性 (13)3.9 铁电性的应用 (15)浅谈铁电性[摘要] 本文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个部分主要阐述了电介质的极化,其中包括了电介质的极化机制、克劳修斯-莫索提公式、极化弛豫和极化灾变等方面。
第二个部分主要介绍铁电材料。
最后一个部分对铁电性进行论述,其中包括自发极化、电畴、电滞回线、铁电体的介电常数、压电性和晶体结构和铁电体的分类等方面。
1 电介质的极化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显示电性的现象。
在电场的影响下,物质中含有可移动宏观距离的电荷叫做自由电荷;如果电荷被紧密地束缚在局域位置上,不能作宏观距离移动,只能在原子范围内活动,这种电荷叫做束缚电荷。
理想的绝缘介质内部没有自由电荷,实际的电介质内部总是存在少量自由电荷,它们是造成电介质漏电的原因。
一般情形下,未经电场作用的电介质内部的正负束缚电荷平均说来处处抵消,宏观上并不显示电性。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束缚电荷的局部移动导致宏观上显示出电性,在电介质的外表和内部不均匀的地方出现电荷,这种现象称为极化,出现的电荷称为极化电荷。
这些极化电荷改变原来的电场。
充满电介质的电容器比真空电容器的电容大就是由于电介质的极化作用。
1.1 电介质的极化机制①电子极化,是在电场作用下原子核与负电子云之间相对位移,它们的等效中心不再重合而分开一定的距离l形成电偶极矩p e=el(l由负电中心指向正电中心,e是电荷量,见电偶极子)。
铁电体原理
铁电体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晶体材料,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其晶体结构和电性行为上。
铁电体的晶体结构由正负离子组成,其中正离子通常是金属离子,负离子则是非金属离子。
这些离子在晶体中排列成周期性的规则结构,使得晶体具有高度有序的排列方式。
铁电体的特殊之处在于,在一些特定的温度下,其晶体结构会发生变化,由对称的晶体相变为非对称的晶体相。
这种相变被称为铁电相变。
在铁电相变之后,晶体会展现出一种非常特殊的电性行为,称为铁电性。
铁电性是指铁电体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极化现象。
极化是指晶体中正、负电荷的分布发生改变,形成电偶极子。
当外加电场消失时,电偶极子仍然保持一定的极化方向,直到受到相反方向的电场作用才能使其改变。
这种可逆的电性行为是铁电体与其他晶体材料最大的区别之一。
铁电体的铁电性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电子器件中,铁电体可以用于制作记忆元件,利用其可以储存电荷的特性,实现信息的存储和读取。
此外,铁电体还可用于制作传感器,利用其电性和外界环境的关联性,实现对压力、温度等物理量的检测和测量。
铁电体也可用于电池等能源转换装置中,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存储和输出效率。
总而言之,铁电体是一种特殊的晶体材料,具有非对称的晶体结构和可逆的极化特性。
这种特殊性质为铁电体在信息存储、传感器和能源转换等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铁电体铁电体是指可以产生自发极化并且自发极化可以随外电场的变化而发生转向的电介质材料,铁电体包含于压电体,压电体是指能够产生压电效应及逆压电效应的电介质材料,晶体具有压电性的前提是点群结构是非中心对称的。
结构中心对称的晶体发生形变后,其正电荷和负电荷中心仍然重合,不具备产生压电效应及逆压电效应的条件。
因为正负离子产生相互位移的结果是相互抵消的,所以只有不具备中心对称结构的晶体才具有压电效应可以成为压电晶体,但并不是具有压电效应的点群结构都可以产生自发极化强度,因为很多晶体的压电效应都是在某个特定方向产生的,说明该晶体的点群结构只在某个特定方向上非中心对称。
这就是说所有铁电体都是压电体,但压电体不一定是铁电体,比如石英,四硼酸锂等著名的压电体都不是铁电体[12]。
图1-2 电介质晶体分类在晶体学的32种点群中,有21种点群是非中心对称的,它们分别是1、2、m、222、2mm、4、4、422、4mm、3、32、422、3m、6、6、622、6mm、6m2、23、43m、432。
在这21种点群中,属于432点群的晶体至今未发现压电效应,这可能是由于432点群具有很高的轴对称性造成的,在这21种非中心对称的点群中有10种点群的晶体可能具有自发极化,它们是1、2、m、mm2、4、4mm、3、3m、6、6mm,并且在这10种点群晶体中自发极化还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如果热胀冷缩效应足够大,那么温度的变化会导致应变的产生,这就是热释电效应,所以铁电体一定是属于可以产生自发极化的这10个点群范围内的[13],图1-2中给出了几种晶体之间的关系。
铁电体的本质特性是可以产生自发极化,自发极化的产生是由于晶胞内部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叠而形成电偶极矩的体现,铁电体呈现自发极化状态,在其正负端面分别出现一层符号相反的束缚电荷使其净电压发生变化。
当铁电体受到机械束缚或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自发极化状态也将发生变化,所以自发极化的状态是不稳定的,也不是一致有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