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部档案管理清册 全
- 格式:xls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2
一、目的为了加强公司会计财务档案管理,确保会计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会计财务档案的管理工作。
三、管理职责1. 财务部负责公司会计财务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工作。
2. 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产生的会计财务档案进行整理、立卷,并及时交由财务部归档。
3. 公司档案室负责会计财务档案的长期保管和利用。
四、会计财务档案范围1. 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其他会计凭证等。
2. 会计账簿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辅助账簿等。
3. 财务报告类: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说明等。
4. 其他类: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等。
五、会计财务档案管理流程1. 收集:各部门在产生会计财务档案时,应及时收集齐全,确保档案的完整。
2. 整理:各部门对收集到的会计财务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确保档案的有序。
3. 立卷:将整理好的会计财务档案按照规定立卷,确保档案的规范。
4. 归档:将立卷好的会计财务档案及时交由财务部归档。
5. 保管:财务部负责会计财务档案的保管工作,确保档案的安全。
6. 利用:各部门需查阅会计财务档案时,应向财务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查阅。
7. 销毁:会计财务档案达到销毁条件时,由财务部提出销毁意见,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按规定程序进行销毁。
六、安全与保密1. 会计财务档案的保管应采取安全措施,防止档案毁损、散失和泄密。
2. 财务部应指定专人负责会计财务档案的保管工作,并严格执行安全和保密制度。
3. 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查阅、复制、携带、泄露会计财务档案。
七、监督检查1. 公司领导对会计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财务档案管理制度1.0目的:1.1为了科学管理财务会计档案,做到妥善保管,存放有序,查找方便,同时执行安全的保密制度,不随意乱堆乱放,严防毁坏、散失和泄密。
2.0范围:2.1会计凭证、会计报表、会计账簿、介质备份、认证相符的发票、银行流水明细、税务纳税申报表。
3.0职责和权限:无4.0定义:无5.0内容:5.1财务部要根据国家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和要求,对财务会计凭证、账簿、介质备份和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定期整理,装订成册或立卷后送公司档案室存档。
存档时,必须由财务主管核对、清点数量无误并签署存档记录后,档案管理员方可给予存档。
存放会计档案的档案柜必须双锁开关,钥匙由主管会计和财务总监各持一把(不同锁),任何人经批准后方可查阅财务档案,必须由主管会计、财务总监共同开锁,由主管会计妥善保管,严防失控、损坏、丢失。
5.2公司内部任何人员调阅会计档案须经总经理批准。
外来人员调阅或复制档案,要凭介绍信并经总经理批准。
5.3档案销毁,须由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档案部门共同鉴定,由总经理批准后由主管会计与财务总监共同监督。
销毁的档案须填写“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要长期保存。
5.4会计人员变动,须办理会计档案移交手续。
并由财务总监和会计主管监交,填写移交清册,并由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在移交清册上签名或盖章。
5.5主管会计须设置会计档案管理记录簿,档案收发调阅等事项要及时登记,出纳人员不得监管会计档案工作。
5.6会计凭证是记载经济业务发生,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凭证,是记账的依据。
会计账簿是记录经济业务发生的簿籍,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取得或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是会计核算方法中不可缺少的两项内容。
5.7会计凭证分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相关会计人员对公司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必须逐笔按凭证的具体业务内容、数量、金额编制记账凭证。
各种原始凭证必须具备:凭证名称、填制日期、单位名称、经济业务内容摘要、数量和金额、填制单位和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经办人签名或盖章。
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根据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会计档案管理办法》通知的规定,为了加强公司财务会计档案的科学管理,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的管理制度,保证会计档案妥善有序存放、方便查询、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完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合用于总部财务及各分公司财务档案的管理、预算、计划、制度等文件材料,执行文书档案管理规定,不合用本制度。
财务部负责档案的整理、编号、归档、调阅、借阅等,对财务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保密负责,对于应当入库保管的资料应及时入库纳入管理。
包含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会计核算资料等四个部分。
会计凭证类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其他会计凭证4.1.1 会计凭证管理要求:凭证按照现收、现付、银收、银付、转账分类别进行整理装订,要求整齐、结子、厚薄适中一致;4.1.2 完整填写凭证封面,并进行排序、编号;4.1.3 每月结账完成后,凭证需要完整打印,依序存放于文件柜中,做好 登记,对于附件多容量大的附件如工资册、人员提成等可单独装订,但须 注明凭证号,同时在凭证中注明附件出处。
表 1:凭证登记表:4.1.4 注意事项:凭证保管需注意防潮防虫防火,定期进行巡检,排除不 安全因素;凭证发生损伤时,及时修复,损伤严重、丢失、毁损需及时上 报集团财务部。
凭证外借,须经财务负责人允许,借出的凭证,做好书面 登记,及时跟踪收回。
表 2:凭证借出登记表:**公司凭证外借登记表4.2.1 会计账簿类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辅助账第**册/共*册 起止凭证号会计期间 凭证类型 归还时间批准人借阅人 经手人 原因时间会计期间 现收 现付 银收 银付 转账 当期册数 存放位置202201 0001-00** 0001-00** 0001-00** 0001-00** 0001-00** 15202202簿,其他会计账簿。
4.2.2 会计账簿管理要求:年终,财务负责人应组织人员将账簿按最末级打印出来装订成册,可按资金类、资产类、往来类、成本费用类进行归装订。
关于公司财务档案管理制度关于公司财务档案管理制度范文一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财务档案的科学管理,建立财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调阅和销毁等管理制度,保证财务档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使其规范化、系统化,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财务部门是财务档案的具体负责部门,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分为六大类,包括会计档案管理、年度报告及审计资料管理、资金档案管理、预算档案管理、日常往来文件、决议档案管理、合同档案管理。
其中每部分需依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分类。
第二章会计档案管理第三条会计档案管理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的专业资料,是记录和反映公司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
具体包括: 1.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其它会计凭证。
2.会计账簿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辅助账簿、其他会计账簿。
3.财务报告类: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附表、附注和文字说明,其它财务报告。
4.其它类: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银行余额调节表、其它应保存的会计核算专业资料。
第四条每月形成的会计档案,应由专人按照归档要求,负责整理立卷、装订成册、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档案依据分类,分别保存,凭证按月整理保存,次年初将本年账簿存档。
第五条应指定专人负责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档案柜由专人负责分类整理,档案柜钥匙由专人负责保管。
第六条保存的会计档案不得外借。
如有特殊需要,按公司借阅审批流程,经批准后,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并办理登记手续。
查阅或者复制会计档案的人员,不得在会计凭证上涂画,不得拆封、抽换会计档案。
第七条财务部门负责设置会计档案查阅登记清册,及时登记查阅人或者复制人的姓名、部门、日期、查阅内容、归还日期等。
第八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
定期保管期限分为 3 年、5 年、15 年、25 年、永久 5 类。
第九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财务部档案管理制度一、引言档案管理是任何组织都必须关注和实施的重要工作,财务部作为企业的核心部门之一,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的大量档案更需要精心管理和保存。
本文档旨在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部档案管理制度,以确保档案的安全、可靠和高效管理。
二、目的和范围1. 目的:建立合理的财务部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可追溯性和保密性。
2. 范围:适用于财务部门的所有档案管理工作。
三、档案管理职责和权限1. 财务部门的档案管理员负责财务部档案的整理、编目、存储和检索工作,并确保档案的安全和保密。
2. 财务部门的相关人员应按照档案管理制度的规定,正确使用档案管理系统,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3. 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责任人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私自修改、删除、复制或泄露档案信息。
四、档案管理流程1. 档案的归档财务部门应制定明确的档案归档标准和程序,确保相关文件按照规定进行分类、编号和装订。
2. 档案的整理和编目财务部门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整理和编目,确保档案信息的有序性和易查性。
3. 档案的存储和保管财务部门应建立合理的档案存储系统,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同时制定档案借阅和归还的规定。
4. 档案的借阅和利用财务部门应明确档案借阅的程序和权限,并确保借阅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禁止将档案外借或复印。
五、档案管理的技术支持财务部门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并建立相应的信息备份和恢复机制。
六、档案的保密和审计1. 档案保密:财务部门应建立保密制度,明确档案的保密级别和保密责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严禁私自泄露档案信息。
2. 档案审计:财务部门应定期对档案进行审计,以确保档案管理制度的落实和遵守。
七、档案管理的教育和培训财务部门应定期组织档案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档案管理意识和技能,确保档案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八、档案的归档期限和销毁财务部门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实际需求,对财务档案的归档期限进行规定,并在期满后按照规定进行销毁。
会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必须严格执行安全和保密制度,如下为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欢迎阅读!篇一: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保证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及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财政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会计档案管理部门1.公司档案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负责会计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会计档案的具体管理工作由财务部门负责,由财务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在专门地点保管。
保管地点应具备完善的防潮、防霉、防蛀、防火、防盗等条件。
2.财务部门及公司内部有关的分公司、子公司,必须建立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查阅和销毁等管理制度,保证会计档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
第三章会计档案归档的范围1.会计凭证。
包括外来的和自制的各种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汇总表、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汇总表,涉及对外对私改造资料,银行存款(借款)对账单及余额调节表等。
年度终了都必须按照规定归档。
2.会计账簿。
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各种辅助登记簿等。
3.财务报告。
包括《会计制度》规定和主管部门暂时通知编报的主要财务指标快报,月、季、年度会计报表,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
上级主管部门对报告的批复及社会审计的审计报告。
4.其它会计核算资料。
凡预会计核算密切相关的,由会计部门负责办理的有参考价值的数据资料。
5.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
第四章会计档案的整理会计年度终了后,应将装订成册的会计档案进行整理立卷。
各种会计档案应按会计档案材料的关联性,分门别类地组成几个类型的案卷,将各卷按顺序编号。
1.会计凭证。
(1)按月立卷:每月末将装订成册的凭证,统一登记案卷目录,每月立卷一份。
(2)分散装订:根据凭证的多少,分散装订,做到整齐、坚固、美观。
(3)装订封面的所有内容要填写齐全,包括:单位名称、年度、月份、起止日期、号码、装订人签章等。
财务部档案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财务部档案管理工作,加强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清理工作,保证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安全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档案管理的基本内容1. 档案的收集(1)各部门应根据工作需要,按照统一的格式和规范,及时向财务部提交相关的档案材料。
(2)财务部应及时对各部门提交的档案材料进行登记和分类,并妥善保管。
2. 档案的整理(1)财务部应根据档案管理的需要,定期对已收集到的档案材料进行整理。
对于需要报废的档案材料,要进行合理的归档和销毁。
(2)财务部应对重要档案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数字化处理,以便长期保存和利用。
3. 档案的保管(1)财务部应配备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建立档案保管制度,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性。
(2)所有档案材料均应按照保密级别和保管期限进行分类存放,并建立相应的安全保密制度。
4. 档案的利用(1)各部门在使用档案材料时,应提前向财务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查阅或借阅档案材料。
(2)财务部在档案利用过程中,要加强监督和指导工作,确保档案的安全和不被滥用。
5. 档案的清理(1)财务部应定期对已达到保管期限的档案材料进行审查和清理,对于无需再保留的档案材料,要做好相应的销毁工作。
(2)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档案材料,要建立专门的档案库房,做好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
三、档案管理的责任和义务1. 财务部门应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档案管理工作,明确责任和权限,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
2. 各部门应配合财务部的档案管理工作,按照规定提交相关的档案材料,并如实提供必要的说明和解释。
3. 财务部应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四、违反规定的处理办法对单位和个人违反档案管理规定的,应按照公司相关制度予以处理,包括批评教育、责令改正、行政处罚等措施。
五、附则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财务部门。
以上为财务部档案管理制度,财务部门应尽职尽责,认真执行相关规定,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财务档案管理办法集团公司及集团内企业:为了统一集团公司财务档案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档案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请遵照执行。
一、集团公司特指四川***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内企业是指**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等关联公司。
二、财务档案特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以及其他有保存价值的的财务资料。
财务方面的预算、计划、制度等文件材料应当执行文书档案管理规定,不适用本办法。
财务档案具体包括:(一)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
(二)会计账簿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其他辅助账等。
(三)财务报告类: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说明,其他财务报告。
(四)其他类: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财务档案移交清册,财务档案管理清册,财务档案销毁清册,其他应当保存的财务资料。
三、财务档案的归档(一)各企业财务部门应当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将每月形成的财务档案整理立卷,装订成册,财务重要电子文档资料应拷贝存储。
(二)各企业财务部门当年形成的财务档案,应在次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束之日(5月31日)一个月内,将财务档案完整移交集团公司档案管理部门集中保管,任何人不得毁损或据为己有。
(三)财务档案移交时,移交人必须编制移交清册与接手人办理交接手续。
交接双方应当按照移交清册所列内容逐项交接,并由上级负责人负责监交。
交接完毕后,移交人、接手人、监交人应当移交清册上签名确认。
(四)财务档案移交清册包括但不限于移交的档案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和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等内容。
四、财务档案的保管和利用(一)集团公司档案管理部门应指定专人保管财务档案。
(二)档案管理部门应确保财务档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
(三)财务档案不得随意查阅、复制、外借。
如有特殊需要,应填写《财务档案利用申请表》报集团公司负责人批准。
会计档案清册是什么会计清册有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都属于会计档案。
会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
会计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单位的重要档案,它是对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记录和反映。
通过会计档案,可以了解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可以检查一个单位是否遵守财经纪律,在会计资料中有无弄虚作假、违法乱纪等行为;会计档案还可以为国家、单位提供详尽的经济资料,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及单位制定经营决策提供参照。
2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和会计移交清册有什么区别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和会计移交清册不同。
1、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1)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由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一年,再移交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保管。
单位会计管理机构在办理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并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移交手续。
(2)单位之间交接会计档案时,交接双方应当按照会计档案移交清册所列内容逐项交接,并由交接双方的单位有关负责人负责监督。
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经办人和监督人应当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上签名或盖章。
2、会计移交清册。
是指会计人员工作调动、离职或因病暂时不能工作,与接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时编制的移交清册。
移交人员离职前,必须将本人经管的会计工作,在规定的期限内,全部向接管人员移交清楚。
接管人员认真按照移交清册逐项点收。
3会计档案是怎么分类的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
它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
会计档案的内容一般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会计核算资料等四个部分。
会计档案的重要程度不同,其保管期限也有所不同。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依据其特点,分为永久、定期两类。
永久档案即长期保管,不可以销毁的档案;定期档案依据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种。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会计档案保管清册是什么会计清册有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都属于会计档案。
会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
会计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单位的重要档案,它是对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记录和反映。
通过会计档案,可以了解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可以检查一个单位是否遵守财经纪律,在会计资料中有无弄虚作假、违法乱纪等行为;会计档案还可以为国家、单位提供详尽的经济资料,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及单位制定经营决策提供参照。
2会计档案保管清册里的类别是什么意思会计档案保管清册里的类别主要指会计档案的种类,如:会计凭证(记帐凭证、转账凭证),会计账簿(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等),财务报告及其他。
补充:会计档案的保管要求。
A.会计档案室应选择在干燥防水的地方,并远离易燃品堆放地,四周应备有适应的防火器材;B.采纳透明塑料膜作防尘罩、防尘布,遮盖所有档案架和堵塞鼠洞;C.会计档案室内应常常用消毒药剂喷洒,常常坚持清洁卫生,以防虫蛀;D.会计档案室坚持通风透光,并有适当的空间、通道和查阅地方,以利查阅,并防止潮湿;E.设置归档登记簿、档案目录登记簿、档案借阅登记簿,严防毁坏损失、散失和泄密;F.会计电算化档案保管要注意防盗、防磁等安全措施。
3会计移交清册的保管期限是几年1、会计移交清册的保管期限是15年。
2、《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我国企业和其他组织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该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具体可以分为:(1)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2)25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3)5年的:固定资产卡片账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4)3年的:月度、季度财务报告;(5)l5年的:其他。
含所有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移交清册。
财务档案管理制度•相关推荐财务档案管理制度(精选7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制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制度是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
那么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财务档案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财务档案管理制度篇1一、目的:为了加强公司财务档案的科学管理,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的管理制度,完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使其规范化、系统化,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用于财务部档案的管理。
三、档案管理职责财务部负责档案的整理、编号、调阅、借阅等,对财务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保密负责,对于应当入库保管的资料应及时入库纳入管理。
四、财务档案定义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会计核算的资料,它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历史资料和证据。
五、会计档案范围包含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会计核算资料等四个部分。
(一)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
它包括自制原始凭证、外来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汇总表、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汇总表、银行存款(借款)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
(二)会计账簿、会计账簿是一定格式、相互联结的账页组成,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它包括按会计科目设置的总分类账、各类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以及辅助记备查簿等。
(三)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有主要财务反映指标快报,月、季度会计报表、中期会计报表、年度会计报表。
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等。
(四)其他会计核算资料其他会计核算资料属于经济业务范畴,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紧密相关的,由财务部门负责办理的有关数据资料。
如:经济合同、财务数据统计资料、财务清查汇总资料、核定资金定额的数据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等。
财务档案管理操作规范总体要求:一、财务档案的内容及分类二、会计凭证的管理三、账册的打印装订及存档四、档案归档管理五、电子档案的管理六、档案室的管理七、档案的保密制度八、档案的借阅九、档案的移交及销毁档案管理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及地产财务档案管理办法;为实现财务档案保管整理工作的规范化,便于档案的管理和利用,依据集团、总部对规范财务基础工作的相关规定,制定本操作规范;一、财务档案的内容及分类1、凭证类;主要有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其他会计凭证;2、账簿类;主要有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各类辅助账簿、其他会计账簿;3、报告类;主要有月度、季度、年度会计报告、财务分析及管理报告、专题报告、其他报告;4、银行资料;5、税务资料;6、各类合同;7、财务人事档案;8、公司制度文件;9、其他类:主要有会计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销毁清册、税务申报资料、各类证照、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财务档案借阅登记簿、其他财务档案、其他日常核算和财务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材料;二、凭证的管理:1、票据粘贴、填制、装订规范,详见财务操作指引;2、附件标准、内容及粘贴顺序参照报销付款操作规范;三、账册的打印装订及存档1、会计账簿包括总账、科目余额表、日记账、明细账和其他辅助性账簿;2、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不得用银行对账单或者其他方法代替;3、会计账簿必须在年度终了后2个月内打印装订;4、账簿打印一律用A4纸打印,按照账务设置的要求打印数量账、三栏账、多栏账、日记账,且必须打印到最明细级;应当按实际使用的账页顺序编定连续页号,不得缺号或重号5、明细帐只打印末级科目;往来账有辅助核算的要打印客商辅助核算帐页;6、账簿原则上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分类装订,考虑的装订成本和装订厚度问题,可适当合并装订,每册内封后附账簿科目目录;7、分档案类别进行按年度汇总装订,用蓝色皮纹纸做封皮,左侧装订,封皮打印上“公司名称、公司LOGO、报告名称、报告年度”;8、会计账簿由封面、账页、封底三部分组成,装订应符合美观、牢固、易于保管的原则;每本厚度适中,以不超过3CM为宜;四、档案归档管理1、财务档案归档总体要求1.1归档的会计档案应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完整性,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财务活动的全过程和历史面目;1.2归档分类及顺序,参照总部的财务档案归档目录,详见附件;1.3归档时,各种会计档案都必须按规定装订成册,按统一规格,内容详细填写封面和端面,并将单位、年月、名称、卷号等全部写明,不得随意省略,填写时要用钢笔或签字笔,不得用圆珠笔,铅笔或红笔;1.4会计档案的封面及档案文件盒侧封,详见附件,要求统一标准,严格执行;要求按照标准顺序进行摆放;1.5财务人员在接收各类档案前必须进过严格审查,审查各档案要输是否填写完整,相关签字是否齐全,审查合格后与送达方当面共同签收;1.6财务人员在接收到各类会计档案后,必须在当天进行登记归档;2、各类档案的归档要求举例2.1每类档案要求资料齐全、完整,以打开该档案资料不用翻阅其他资料为标准,以纳税申报资料档案为例,所需档案资料说明如下:1封皮;2目录若资料较多;3纳税申报表;4各税种税款计算清单若有;5税票、完税证若有、拨款回单若有复印件;6付款审批单、纳税OA审批若有复印件;2.2装订要求2.2.1分档案类别按月或按次整理、按年装订;2.2.2按月或按次整理时,每月或每次都要有用A4白纸打印的封皮,封皮打印上公司LOGO;2.2.3分档案类别进行按年度汇总装订,用蓝色皮纹纸做封皮,左侧装订,封皮打印上“公司名称、公司LOGO、档案名称、档案年度”;2.2.4此类档案日常进行整理,归入档案盒,会计年度结束后统一进行装订;2.2.5图片3、各类档案的存档方式根据财务档案的零散程度以及查阅频度,可采用不同的存档方式:3.1订本式;零散度高、查阅频度低的文档,通常采用订本式存档,防止散失;适用类型通常有会计凭证、会计账簿、银行对账单、会计报表等;3.2活页式.零散度高、查阅频度高的文档,通常采用活页式存档,装入、取出方便;适用类型通常有合同、公文、公司制度、台账等;3.3盒装式;零散度低、查询频度低的文档,通常采用盒装式存档;适用类型通常有审计报告、验资报告、会计档案保管清册等;3.4袋装式;零散度低、查询频度高的文档,通常采用袋装式存档,便于翻阅、查找、抽取;适用类型通常有税务登记证、开户许可证等证照类型的档案;存放同类档案的档案袋应装入档案盒中存档;4、经济合同档案管理4.1 经济业务合同存档分类4.2 合同接收前的审查1使用集团规定的文本,是否未经审批改动集团规范文本,不能使用集团规定文本的,是否经过相关审批;2审查公司法律顾问出具的书面意见;3经办人按合同审批意见完善合同文本,确保拟签文本同审批文本内容一致;4合同文本含附件超过两页含两页的,必须“骑缝”盖章,确保每页均有印痕;5合同签章页必须含有正文内容,不得单独成页;6当事人主体名称与印章是否一致;7如有授权代理人,则需查验是否有授权文件;8合同内容是否完整;9附件是否完整;10签署时间是否填写等;4.3 合同归档4.3.1 财务部必须以合同原件归档;4.3.2 按4.1合同类别分类归集、装订、保管合同档案,合同文本超过一个档案盒时,在档案的侧封上标注“一、二、三”进行分类;4.3.3合同补充条款或补充文件,必须同主合同一起保管;4.3.4直接委托审批资料附在合同后面,招投标合同仅把合同审批OA附后,其他招标资料单独存放;4.4采购合同的档案要求4.4.1符合制度的直接委托合同后附要件:1合同审批OA;2符合制度的直接委托审批表原件;3询价函三方比价为所有供方反馈的询价函原件;4三方比价会签表2万元以上直接委托业务原件;5价格及合同谈判会议纪要原件;6拟委托单位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如有等文件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7外聘律师审核意见;4.4.2不符合制度的直接委托合同后附要件:1不符合制度的直接委托审批表原件;2市场调研报告原件;3拟委托单位原始报价单盖章原件;4价格及合同谈判会议纪要原件;5拟委托单位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如有等文件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6外聘律师审核意见;4.4.3招投标合同的后附要件:1后附合同签订审批OA;2合同谈判记要原件;3合同审批表原件;4中标单位调整报价若有;5律师审核意见书原件;4.4.4续签合同后附要件:1合同续签审批OA;2履约评估表原件;3价格及合同谈判会议纪要;4.5招投标采购档案管理招投标资料分类单独存档:4.5.1年度招标采购计划1审批OA;2年度招标采购计划审批表各公司原件;3年度招标采购计划调整表;4.5.2入围单位及招标文件审批资料无合格供方库入围单位及招标文件审批流程附件要求:1入围单位及招标文件审批OA;2招标小组成员审批表原件;3单项招标计划倒排表;4入围单位评定资料, 包括:投标单位推荐表, 拟入围单位基本信息评审标准, 投标单位基本信息调查表加盖投标单位公章, 拟入围单位评审表, 现场考察计划, 现场考察评分表, 拟入围单位现场考察评定表, 投标承诺函, 入围单位评定会签表;5入围单位营业执照及资质证明加盖对方印鉴的复印件包括但不限于:有效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税务登记证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有效的企业资质等级证书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企业近三年的财务报表如有复印件加盖单位印章, 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如有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认证证书如有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近三年内所承揽的类似项目业绩清单,并附主要项目合同复印件;6招标文件会签表原件;7招标文件;有合格供方库入围单位及招标文件审批流程附件要求:1入围单位及招标文件审批OA;2招标小组成员审批表原件;3邀请投标的合格品牌库名录;4邀请单位投标承诺函原件;5招标文件会签表原件;6招标文件;4.5.3定标审批资料要求:1定标审批OA;2定标审批表原件;3评标报告原件包括:包括封皮、回标登记表、开标记录表、符合性与完整性评审表、技术标评分表、技术标评分汇总表、商务评分表、评分汇总表、定标会签表等原件;4各单位投标文件包括技术标和商务标原件;5对招标过程的特别说明会议签到表、会议纪要等;五、电子档案的管理1、财务部须购置专用移动硬盘,用于电子财务档案的备份管理;2、财务电子档案须每季度集中进行电子档案的存档;3、电子档案目录的建立参照附件:财务档案归档目录4、电子文档收集需要编制电子版的电子文件登记表,该表与电子文件同时保存;重要书面文档需要进行扫描存档;5、电子文档归档前,档案管理员对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鉴定检验,验收合格后存入相关档案目录;6、归档载体的保管;归档载体应由兼职档案管理人负责保管,防止丢失;存放时应远离强磁场、强热源,并与有害气体隔离;环境温度选定范围:17-20℃;相对湿度选定范围:35%-45%;7、电子文档的利用;归档电子文件的封存载体不应外接;未经相关批准不得擅自复制电子文件;六、档案室的管理1、档案室要求1.1财务部争取设立部门独立的档案室;1.2档案室必须安装防盗门、防盗窗;窗户不易过大,保持通风;1.3档案室配备消防喷淋、烟感、灭火器等消防设备、设施;1.4不得使用木质档案橱柜;1.5环境温度选定范围:14-20℃;相对湿度选定范围:50%-60%;2、档案管理员的岗位职责2.1财务部指定一名财务人员作为兼职档案管理员,出纳不得兼任档案管理员;2.2按照本指引要求建立财务档案;2.3要求兼职档案管理员,了解一定的档案专业知识;负责对财务部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2.4集中统一管理本部门各种门类载体的档案,积极提供利用,为各项工作服务;2.5按规定向公司档案室移交应相关档案;2.6办理领导交办的其他档案业务工作;3、档案室安全规范3.1财务负责人为财务档案室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3.2档案库房要保持干燥清洁,做到防雨、防潮、防虫、防尘、防晒、防鼠、防霉变,应配备降温、去湿、温湿度测试等设备;及时清理杂物,保持室内整洁卫生;3.3严谨存放和使用私人物品、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和化学品,严谨任何火种带入室内,严谨使用酒精炉、燃油炉、煤气炉、气化炉等明火器具,不准使用蜡烛照明;室内消防器材、报警设备常年完好,性能良好有效;3.4除财务装订机和室内空调外,严谨在档案时内使用其他任何电气设备,装订机使用完毕必须拔除电源;3.5档案室是机密部位,非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随便进入室内;档案室门、箱柜门应坚固防盗及时上锁,钥匙应制定专人负责保管,工作人员随手关窗锁门;非档案管理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档案室;3.6各类资料进入档案室,必须严格登记制度、偿还制度,机密资料、人事档案严防丢失,严防泄密事件的发生;3.7档案工作人员每月应对所保存的档案进行一次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应及时汇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3.8下班前或工作结束时,做全面安全检查,切断电源、关好门窗、消除一切隐患;假期、节日要特别加强看护、确保安全;七、档案的保密制度1、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树立高度的保密观念,遵守公司各项保密制度;2、凡未经公布的统计数字,未作结论的事项,应作内部管理,不得擅自扩散;3、凡作秘密和内部管理的档案,应严格履行查阅审批手续,严禁擅自拍照和复制,利用者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公司秘密;4、不得泄露所管理档案内容,不将档案借给无关人员,不准无关人员进入档案室;5、定期检查不安全因素,发现问题及时补救,保证保密档案的绝对安全;6、凡涉及不宜公开的档案资料和数据,应作秘密保管并严格控制查阅范围,需要查阅者,须经公司相关领导批准;7、严格档案借阅审批手续,因工作需要,须复印、摘抄相关保密档案时,必须经相关领导批准;八、档案的借阅1、公司内部借阅会计档案,需填写档案借阅审批表,经部门负责人签批后报财务负责人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借阅;2、公司外部人员借阅会计档案需持正式介绍信等有效证明,填写档案借阅审批表,经公司业务经办部门负责人、公司总经理及财务负责人批准同意后,方可借阅;3、借阅人员不得将会计档案携带外出,特殊情况需带出室外或需要复制的须经本单位财务负责人同意并限期归还;档案资料的借出时间,不得超过半个月,确需继续借阅,必须办理续借手续;4、应设立财务档案借阅登记簿,登记借阅档案名称、借阅时间、归还时间、备注等内容,借阅人应在登记簿签字;5、查阅档案时,严禁吸烟,严禁在文件材料上划线、打钩、做记号、折角等,严禁涂改和拆、撕档案;九、档案的移交及销毁1、财务档案的移交1.1会计档案归档应填写档案移交清册,一式两份,双方各留一份,以便备查;1.2超过两年的会计档案,财务部每年统一移交到行政部公司档案室,移交时须填写好档案移交清册,双方应就移交档案进行核对,并在移交目录上签字确认;1.3部门员工调离职时,应交档案手续整理好后填写财务工作交接单含交接清册进行移交;2、财务档案的销毁2.1财务档案一般保管期限为15年,期满后可根据具体情况办理销毁手续;2.2档案销毁首先须经过鉴定,确认已无查证和保存价值之后,列出清单,登记造册,由存档部门提出申请和分管领导审批同意后,同意销毁;2.3对批准可销毁的档案,要填写好档案销毁清册再销毁;2.4 销毁工作应由鉴定小组监销,并在档案销毁清册签字;2.5档案销毁后,要及时在相应的查询工具中予以注销,并保存好销毁记录;附表2-5 财务档案保管期限。
会计档案保管清册样表一、档案基本信息1. 档案名称:XX公司会计档案2. 档案编号:AC00013. 档案类别: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4. 保管期限:永久5. 保管单位:XX公司财务部6. 保管地点:XX市XX区XX路XX号XX公司财务部档案室7. 保管责任人:张三二、档案内容清单1. 会计凭证1.1. 原始凭证1.2. 记账凭证2. 会计账簿2.1. 总账2.2. 明细账2.3. 日记账3. 会计报表3.1. 资产负债表3.2. 利润表3.3. 现金流量表4. 其他会计资料4.1. 税务申报资料4.2. 审计报告4.3.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三、档案保管措施1. 档案室应保持干燥、通风、防火、防盗,确保档案安全。
2. 档案应分类存放,便于查找。
3. 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防止档案损坏或丢失。
4. 档案室应设置门禁系统,限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5. 档案室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安全监控设备。
四、档案借阅规定1. 借阅档案需填写借阅申请表,经保管责任人审批后方可借出。
2. 借阅档案应妥善保管,不得涂改、损坏或丢失。
3. 借阅期限一般不超过7天,如需延期,应提前办理延期手续。
4. 归还档案时,应检查档案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损坏,应按规定赔偿。
五、档案销毁程序1. 达到保管期限的档案,由保管责任人提出销毁申请。
2. 销毁申请需经公司财务部负责人审批,并报公司领导批准。
3. 销毁档案前,应进行登记,并由至少两名工作人员在场监督。
4. 销毁档案应采用安全、环保的方式进行,防止信息泄露。
六、档案电子化管理1. 重要会计档案应进行电子化处理,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
2. 电子档案应定期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3. 电子档案的访问权限应严格控制,防止未授权访问。
4. 电子档案的保管期限应与纸质档案一致。
七、档案保密规定1. 会计档案涉及公司财务信息,属于公司机密,应严格保密。
2. 未经公司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得泄露会计档案内容。
3. 对违反保密规定的人员,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财务档案管理规定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财务档案管理操作规范总体要求:一、财务档案的内容及分类二、会计凭证的管理三、账册的打印装订及存档四、档案归档管理五、电子档案的管理六、档案室的管理七、档案的保密制度八、档案的借阅九、档案的移交及销毁档案管理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及地产《财务档案管理办法》。
为实现财务档案保管整理工作的规范化,便于档案的管理和利用,依据集团、总部对规范财务基础工作的相关规定,制定本操作规范。
一、财务档案的内容及分类1、凭证类。
主要有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其他会计凭证;2、账簿类。
主要有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各类辅助账簿、其他会计账簿。
3、报告类。
主要有月度、季度、年度会计报告、财务分析及管理报告、专题报告、其他报告;4、银行资料;5、税务资料;6、各类合同;7、财务人事档案;8、公司制度文件;9、其他类:主要有会计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销毁清册、税务申报资料、各类证照、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财务档案借阅登记簿、其他财务档案、其他日常核算和财务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材料。
二、凭证的管理:1、票据粘贴、填制、装订规范,详见财务操作指引。
2、附件标准、内容及粘贴顺序参照《报销付款操作规范》。
三、账册的打印装订及存档1、会计账簿包括总账、科目余额表、日记账、明细账和其他辅助性账簿。
2、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不得用银行对账单或者其他方法代替。
3、会计账簿必须在年度终了后2个月内打印装订。
4、账簿打印一律用A4纸打印,按照账务设置的要求打印数量账、三栏账、多栏账、日记账,且必须打印到最明细级。
应当按实际使用的账页顺序编定连续页号,不得缺号或重号5、明细帐只打印末级科目。
往来账有辅助核算的要打印客商辅助核算帐页。
6、账簿原则上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分类装订,考虑的装订成本和装订厚度问题,可适当合并装订,每册内封后附账簿科目目录。
会计档案保管清册模板
档案编号:XXXX-XXXX-XXX
档案名称:XXXX年会计档案
保管期限:长期/短期
保管责任人:XXX
档案内容清单:
1.原始凭证
2.记账凭证
3.会计账簿
4.财务报表
5.其他会计资料(如银行对账单、税务申报表等)
档案存放位置:
1.原始凭证:存放于XXXX办公室档案柜中,具体位置为第X层第X
格。
2.记账凭证:存放于XXXX办公室档案柜中,具体位置为第X层第X
格。
3.会计账簿:存放于XXXX办公室档案柜中,具体位置为第X层第X
格。
4.财务报表:存放于XXXX办公室档案柜中,具体位置为第X层第X
格。
5.其他会计资料:存放于XXXX办公室档案柜中,具体位置为第X层
第X格。
档案备份情况:所有会计档案均已进行电子和纸质备份,电子备份存储在XXXX电脑中,纸质备份存放在XXXX办公室档案柜中。
档案查阅和使用规定:
1.查阅和使用会计档案需经财务部门负责人批准。
2.查阅和使用会计档案需进行登记和审批流程。
3.会计档案不得随意带出工作单位或提供给外部人员查阅。
4.使用会计档案需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公司财务机密。
5.使用完毕后,需及时归还档案,并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单位的财务资料档案管理,确保财务资料的安全、完整、准确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涉及财务活动的档案资料的管理。
第三条财务资料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
(二)分类管理:根据档案资料的性质、用途和保管期限,实行分类管理。
(三)集中管理:财务资料档案应集中保管,统一调阅、利用。
(四)保密管理:严格执行保密制度,确保档案资料安全。
第二章财务资料档案的收集与整理第四条财务资料档案的收集范围包括:(一)会计凭证: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等;(二)会计账簿: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等;(三)财务报告: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说明等;(四)其他财务资料: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等。
第五条财务资料档案的整理要求:(一)按照年度、类别、保管期限进行分类;(二)对档案资料进行编号、编目、装订;(三)确保档案资料整洁、完整、无损坏。
第三章财务资料档案的保管与利用第六条财务资料档案的保管要求:(一)设立专门的档案室,配备必要的档案保管设施;(二)实行专人负责制度,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三)定期检查档案资料保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七条财务资料档案的利用要求:(一)档案资料的借阅需履行审批手续,登记借阅记录;(二)档案资料借阅时,应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擅自复制、外传;(三)档案资料归还时,应检查其完整性。
第四章财务资料档案的鉴定与销毁第八条财务资料档案的鉴定:(一)根据国家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和本制度,对保管期限届满的档案资料进行鉴定;(二)鉴定结果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第九条财务资料档案的销毁:(一)经鉴定需要销毁的档案资料,应按照国家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编制销毁清册;(二)销毁档案资料前,应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三)销毁档案资料时,应采取安全措施,防止档案资料丢失、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