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抗感冒药的合理选择与应用(精)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论文题目: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学院年级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论文提交日期感冒作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并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一般主要采取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这三种方法,在并发细菌感染时可采用抗细菌治疗的方法。
抗感冒药使用出现的不良反应属于药学的范畴,越来越多的患者已认同大病去医院,小病去药店的观点。
现如今,感冒药已成为各家必备的药物之一,但是感冒药的种类繁多,有相当一部分的人缺乏相关的医药知识,同时使用多种感冒药,致使如今感冒药滥用现象的发生,并有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说,合理的应用感冒药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主要介绍了感冒药的应用,分析滥用感冒药产生的不良反应,提出合理科学的运用感冒药的重要性。
关键字:抗感冒药应用不良反应前言 (1)1.抗感冒药物的运用 (2)1.1 关于抗感冒药物的处方组成 (2)1.2 根据感冒症状合理选用抗感冒药 (2)1.3 与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 (3)1.4与免疫调节治疗药物联合使用 (3)2.抗生素的滥用 (3)3.使用抗感冒药常见的不良反应 (4)3.1解热镇痛药 (4)3.1.1消化系统 (4)3.1.2泌尿系统 (5)3.1.3血液系统 (5)3.1.4过敏反应 (5)3.2鼻黏膜血管收缩药 (5)3.3抗过敏药 (5)3.4中枢兴奋药 (6)3.5抗病毒药 (6)4.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 (6)5.抗感冒药物的合理选用 (6)5.1合理科学用药,避免感冒药的盲目滥用 (6)5.2不能盲目使用感冒药,应对症用药 (7)5.3禁止婴幼儿患者应使用感冒通类的药物 (7)结论 (8)致谢 (9)参考文献 (10)前言感冒作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于来说人们都不陌生。
感冒指的是由病毒、混合感染或变态反应引起的上呼吸道卡他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咽部不适及畏寒、低热等局部和全身症状。
根据发病的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的不同,每个人的临床表现也不相同。
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抗感冒药是常用的一类药物,广泛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疾病和症状,它们也称为OTC(非处方药或非用药药物)。
尽管它们能有效治疗感冒,但使用不当会对人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首先,抗感冒药有可能引起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头痛、失眠、腹泻、皮疹等。
还有一些抗感冒药可能会增加血压,出现心跳加快、气促等症状。
如果患者本身有高血压、心脏病、出血性疾病等慢性疾病,则宜少量少剂量地使用抗感冒药。
其次,抗感冒药也可能与其他药物形成药物相互作用,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或药效转变。
例如,服用抗感冒药同时服用氯胺酮药可能会导致血压过高,而服用抗炎药同时服用抗感冒药也可能会引起肝功能不全的症状。
因此,使用抗感冒药前应该谨慎地考虑所服用的其他药物。
最后,抗感冒药有一定的耐受性。
如果患者长期使用抗感冒药,很可能会形成耐药性,也就是说,抗药性菌会变得抵抗抗感冒药,本身感染的症状仍然无法得到改善。
因此,使用抗感冒药应该意识到其风险,并采取合理的使用方法,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1、使用正确的剂量和方法。
根据临床情况,选择合适的剂量和药物,但一定不要超过药典上规定的最大剂量。
一般来说,在严重病情的情况下可以大剂量服用,但是患者应尽可能地使用最小剂量。
同时,应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
2、禁止自行改变剂量和药物。
抗感冒药不要自行改变剂量,否则可能会导致药效失常或不良反应出现。
同时也不能自行更改多种药物,除非与医生商量。
3、避免长期使用抗感冒药,以免出现耐药性。
抗感冒药的使用时间过长可能会形成耐药性,使得药物的疗效下降,甚至产生新的病原体,因此,当感冒持续存在时,应尽快就诊,找出病因,改变药物。
此外,应避免把抗感冒药作为日常疾病的常备药。
要定期做体检,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治疗,尽量避免使用抗感冒药。
总之,抗感冒药是常用的OTC药物,能有效控制感冒症状,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副作用或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甚至出现耐药性等不良反应。
抗感冒复方制剂的合理使用冬季到来,感冒的人群骤增。
如何合理选择抗感冒药也是摆在民众面前的问题。
抗感冒药是常用药,同时这些药品的使用也存在一些误区。
一、抗感冒药的组方原则感冒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烧、头痛、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咳痰等。
因此大多数抗感冒药复方制剂的组分及作用相似。
抗感冒药常用的组方搭配如下:解热镇痛药:缓解发烧、头痛、四肢酸痛等症状,如对乙酰氨基酚,简称氨酚、氨。
抗过敏药(抗组胺药):缓解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如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简称敏、那敏、扑,苯海拉明,简称苯。
鼻黏膜血管收缩药:缓解鼻塞,如盐酸伪麻黄碱,简称伪麻、麻。
抗病毒药:如金刚烷胺,简称烷胺;镇咳药:对抗感冒引起的咳嗽,如氢溴酸右美沙芬,简称美、美芬。
知道了药品组分的简称,我们就可以大致明白某些复方制剂的成分及作用了。
如氨酚伪麻美芬片,从名称上可以看出来,其成分中有对乙酰氨基酚、盐酸伪麻黄碱、右美沙芬等,其作用是对抗感冒引起的发烧、头痛、鼻塞、咳嗽等症状。
很多抗感冒药复方制剂的成分稍有差别,其对抗的症状也不尽相同。
了解了上述内容,我们就可以根据症状选择不同的药品。
二、抗感冒药的使用误区1.两种感冒药一起吃效果好抗感冒药大都含有相同或同类成分,一起吃的话会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
2.感冒了吃抗生素好得快感冒大都是由病毒引起,每种抗生素只能对抗对其敏感的细菌。
如果没有明确指征(血常规白细胞偏高),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但无异于疾病,反而会造成药物滥用和药物浪费。
3.感冒吃药时可以适当喝酒消毒如果正在服用抗感冒药,尤其是含有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的药品,饮酒会加重肝肾毒性。
因此服药期间禁止饮酒或含酒精的饮料。
4.司机等从业人员服药期间不会影响工作抗感冒药中的抗过敏成分,在缓解打喷嚏、流鼻涕的同时,会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
如果服药后驾车,可能会造成危险。
因此相关职业从业者如车船驾驶员、高空作业者、精密仪器操纵者等服药期间要暂离工作岗位。
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引言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
但在某些情况下,需要采用药物治疗。
抗感冒药物是一类常用的治疗感冒的药物,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抗感冒药物的分类抗感冒药物根据其药理作用和成分可以被分成几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抗感冒药物:1.解热镇痛药物这类抗感冒药物的作用是解热和缓解疼痛。
对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和头痛症状,这类药物能够有效减轻。
解热镇痛药物的主要成分是扑热息痛和布洛芬等。
然而,这类药物也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例如,扑热息痛会导致胃肠反应和过敏反应。
另一方面,布洛芬会影响肾功能,尤其是在老年人和已有慢性肾病的人。
2.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常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等症状。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组胺对身体的影响,减轻鼻塞和流涕等症状。
抗组胺药物的主要成分是氯苯那敏和扑尔敏等。
但是,这种药物也会产生不良反应。
例如,氯苯那敏会导致口干、头晕和恶心等不适症状,而扑尔敏则可能会导致嗜睡和头晕等反应。
3.收敛剂这类抗感冒药物能够收缩血管,减轻鼻黏膜肿胀和流涕等症状。
主要成分包括麻黄碱和去甲麻黄碱等。
然而,收敛剂也会导致不良反应,例如,麻黄碱和去甲麻黄碱可能会导致心悸、高血压和失眠等症状。
4.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通常被用来治疗流感等病毒性感染。
这种药物能够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
抗病毒药物的主要成分是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等。
这些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问题、头痛和疲劳等。
如何合理应用抗感冒药物1.理解自己的症状在使用抗感冒药物之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症状。
不同的抗感冒药物适用于不同的症状。
例如,对于流感引起的发热和头痛症状,解热镇痛药物是更好的选择。
而对于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和流涕症状,则建议使用抗组胺药物。
2.避免过量使用抗感冒药物过量使用抗感冒药物可能会导致中毒。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抗感冒药物时,应注意剂量和使用频率。
同时,在使用多种抗感冒药物时,需要注意药物成分和作用,以避免重复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
抗感冒药的合理使用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由多种不同的病毒引起,包括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
感冒通常表现为咳嗽、流鼻涕、发热、头痛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痛苦。
针对感冒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休息、多饮水、适当的饮食和药物治疗。
而对于感冒的药物治疗,抗感冒药是一种常见的选择。
抗感冒药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感冒患者,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抗感冒药的合理使用进行介绍,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感冒。
1. 了解抗感冒药的作用和成分在选择和使用抗感冒药之前,患者需要了解抗感冒药的作用和成分。
抗感冒药通常包括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镇咳药和收敛药等成分。
解热镇痛药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发热、头痛和肌肉疼痛等症状;抗组胺药可以减轻鼻塞、鼻涕等症状;镇咳药可以减轻咳嗽;而收敛药可以缩小血管,减少鼻部组织充血,使鼻腔通气顺畅。
患者应根据自身的症状选择合适的抗感冒药,避免盲目使用。
2. 避免滥用抗感冒药抗感冒药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感冒患者,且滥用抗感冒药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长期大量使用解热镇痛药可能会造成肝损伤,甚至导致肝功能损害。
抗组胺药和镇咳药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
患者在使用抗感冒药时应按照医生或药品说明书的建议进行使用,避免滥用。
3. 对于特定人群的使用建议在使用抗感冒药时,需要根据特定的人群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等特定人群,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和使用抗感冒药。
一些抗感冒药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慎重选择和使用。
4. 掌握用药时间和剂量合理使用抗感冒药需要掌握用药时间和剂量。
患者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也不要延长用药时间。
长期连续使用抗感冒药可能会导致药物耐受性,减少药物的疗效,甚至造成药物依赖。
5. 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在使用抗感冒药时,需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一些抗感冒药可能会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其他药物的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
抗感冒药的合理使用感冒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很多人在感冒的时候会选择服用抗感冒药以缓解症状。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学的不断进步,我们也需要对抗感冒药的合理使用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
抗感冒药是一类可以缓解感冒症状的药物,包括退热、止咳、解痛等作用。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抗感冒药由于不同的抗感冒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感冒症状,因此,在使用前应该仔细选择合适的药物。
例如,如果您只是流鼻涕和打喷嚏,可以考虑服用含有抗组胺成分的药物以缓解症状。
但是,如果您还有发热或咳嗽等症状,需要考虑选择具有退热或止咳作用的药物。
2.按照药物说明使用药物每种抗感冒药都有其独特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因此,在使用前应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并严格按照要求使用药物。
同时,应该注意药物的用法和用量,避免超量或不足使用药物。
3.避免过度依赖抗感冒药在长时间或频繁使用抗感冒药的过程中,人体可能会产生耐药性或依赖性,从而导致药物失去效果或产生其他不良反应。
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过度依赖抗感冒药并在合适的时候就医,以免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4.考虑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在使用抗感冒药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例如,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或者您有某些特定的疾病,可能需要避免使用某些类型的抗感冒药。
因此,在使用前应该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并遵循其建议。
综上所述,抗感冒药是一种有效的缓解感冒症状的药物,但是在使用时,我们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物,按照药物说明使用药物,并避免过度依赖药物。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帮助,请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保持健康,愉快地过好每一天!。
西药类抗感冒药成分分析及临床合理应用【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内常见的西药抗感冒药物的成分,保证临床合理应用各项药物。
方法:调查分析本院内常见的抗感冒西药,对其进行整理分析药物成分。
结果:本院收集的八种抗感冒药物分别为仁和可立克、感康、999感冒灵、百服宁夜片、白加黑夜片、快克、泰诺、新康泰克,发现其均为复方制剂,具有减轻鼻部充血的程度,实现解热、镇痛、抗组胺、镇咳等成分。
临床用药时,医生需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选择最佳的药物种类及剂量,降低副作用发生率,保证药物的合理应用。
结论:对感冒患者使用抗感冒西药时,需注意药物特点、疗效、适应证,注意相关内容,以此保证药物使用合理性。
关键词:西药类;抗感冒药成分;临床合理应用随着社会及医疗服务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重疾的风险也大大降低[1]。
但是,诸如普通感冒这样的小疾病仍旧频繁困扰着我们。
因此,各式各样的抗感冒药物应运而生[2]。
这些药物在成分和疗效上的微小差异,可能会对不同的病人、疾病严重程度以及病症产生不同的影响[3]。
如果缺乏对这些药物成分的了解,就有可能导致药物的滥用[4]。
因此,鉴于感冒是一种常见疾病,病患在感冒后常常伴有咳嗽、头痛、发热、关节痛,全身疲劳,流鼻涕等症状,这些症状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5]。
故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感冒药的种类在不断增多,选用适合的药物实质上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
如果不理解药物成分,有可能导致药物的滥用甚至重复用药[6]。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研究药物的成分,以便更好地为公众提供药物合理使用的指导[7]。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院内常用的抗感冒药物,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共整理八类抗感染药物。
1.2方法针对八类抗感冒药物进行分析,明确药物主要成分。
2 结果本院收集的八种抗感冒药物分别为仁和可立克、感康、999感冒灵、百服宁夜片、白加黑夜片、快克、泰诺、新康泰克,发现其均为复方制剂,具有减轻鼻部充血的程度,实现解热、镇痛、抗组胺、镇咳等成分,详细见表1。
浅谈常用抗感冒药的用药误区及合理使用摘要:抗感冒药是大多数家庭常备的药物。
抗感冒药有很多种,正确合理的使用抗感冒药有利于人们减轻症状,尽快治愈感冒,若错误的使用抗感冒药会减慢康复速度,甚至会加重感冒。
当前很多人在抗感冒药的使用方面存在误区,影响了抗感冒药的效果。
本文探究了抗感冒药的用药误区,并为抗感冒药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抗感冒药;误区;合理;不良反应感冒是人们常患的疾病,感冒多发于深秋、初春季节。
感冒的症状有很多,常见症状有:鼻塞、咽喉肿痛、发烧、流鼻涕等。
大多数常见的感冒药属于非处方药,患者可以到药店自行购买,但很多患者购买感冒药后,未能合理有效的使用,造成不良反应的出现或治愈速度较慢,因此医师等人员有必要纠正人们感冒药的错误使用方式。
一、常用抗感冒药的成分分析(一)解热镇痛成分很多抗感冒药成分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对人体不仅能够起到解热作用,还能起到镇痛作用,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因感冒而引起的发热、头痛、咽喉痛等症状,并且对乙酰氨基酚对人的肠胃刺激性较小。
(二)抗过敏成分大多数抗感冒药成分中含有马来酸氯苯钠敏、苯海拉明,马来酸氯苯钠敏与苯海拉明属于抗过敏成分,虽然这两种成分都对人体具有中枢抑制作用,但是苯海拉明的作用更为明显,人们在服用含有苯海拉明的抗感冒药成分后,会出现嗜睡的症状。
(四)祛痰成分抗感冒药中含有祛痰成分,祛痰成分的存在有利于稀释患者的痰液。
抗感冒药根据祛痰机制可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痰液稀释类型的药,二是痰液溶解类型的药。
痰液稀释类型的抗感冒药的祛痰成分主要是愈创木酚甘油醚,而痰液溶解类型的抗感冒药的祛痰成分主要是乙酰半胱氨酸。
(五)止咳成分由于很多感冒患者会出现咳嗽的症状,因此大多数抗感冒药中含有止咳成分。
抗感冒药中的主要止咳成分是氢溴酸右美沙芬,氢溴酸右美沙芬进入人体后,能够抑制延髓咳嗽中枢,从而起到止咳的效果。
含有氢溴酸右美沙芬的感冒药较为适用于无痰干咳的患者。
抗感冒药的合理使用抗感冒药是治疗流感、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
但因人体对药物的反应不同,滥用抗感冒药会带来很多不良反应,甚至产生药物依赖性。
因此,我们需要对抗感冒药的合理使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抗感冒药的成分。
抗感冒药通常含有镇痛剂、退热剂、抗组胺剂、解热镇痛剂、喉咙麻醉剂、兴奋剂等成分。
这些药物可以缓解头痛、发热、鼻塞、咳嗽等症状,同时抑制咳嗽、促进睡眠和缓解身体疲劳。
因此,在选择抗感冒药时,我们需要注重对症选药,了解药物具体成分和效果,避免盲目服用。
其次,我们需要掌握抗感冒药的使用方法。
通常每种抗感冒药都有自己的服用方法和剂量,我们需要在医生建议下按照说明书进行正确的服药。
同时,不同季节和年龄阶段的人,需要选择适合的药物剂型和剂量,例如,儿童和老年人需要选择口服液等易于吞咽的剂型,而年轻人则可以选择口服片剂。
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禁忌症和不良反应,避免出现药物过敏和依赖。
最后,我们需要遵循合理的使用原则。
抗感冒药仅仅可以缓解症状,而无法治愈疾病。
因此,我们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抗感冒药,去医院做一个系统的临床检查,了解病情进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同时,我们需要注意药物的依赖性和滥用。
大剂量、长期使用抗感冒药可能产生依赖性、耐药性等不良反应,同时药物的滥用也会导致多种健康问题,例如,肝损害、肾衰竭等。
综上所述,抗感冒药在治疗呼吸道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合理的使用原则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注意不同药物成分、使用方法和剂量,了解禁忌症和不良反应,严格遵循医生建议下进行应用。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药物依赖性和滥用的问题,增强对自身健康的保护意识。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论文题目: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学院年级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论文提交日期感冒作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并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一般主要采取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这三种方法,在并发细菌感染时可采用抗细菌治疗的方法。
抗感冒药使用出现的不良反应属于药学的范畴,越来越多的患者已认同大病去医院,小病去药店的观点。
现如今,感冒药已成为各家必备的药物之一,但是感冒药的种类繁多,有相当一部分的人缺乏相关的医药知识,同时使用多种感冒药,致使如今感冒药滥用现象的发生,并有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说,合理的应用感冒药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主要介绍了感冒药的应用,分析滥用感冒药产生的不良反应,提出合理科学的运用感冒药的重要性。
关键字:抗感冒药应用不良反应前言 (1)1.抗感冒药物的运用 (2)1.1 关于抗感冒药物的处方组成 (2)1.2 根据感冒症状合理选用抗感冒药 (2)1.3 与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 (3)1.4与免疫调节治疗药物联合使用 (3)2.抗生素的滥用 (3)3.使用抗感冒药常见的不良反应 (4)3.1解热镇痛药 (4)3.1.1消化系统 (4)3.1.2泌尿系统 (5)3.1.3血液系统 (5)3.1.4过敏反应 (5)3.2鼻黏膜血管收缩药 (5)3.3抗过敏药 (5)3.4中枢兴奋药 (6)3.5抗病毒药 (6)4.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 (6)5.抗感冒药物的合理选用 (6)5.1合理科学用药,避免感冒药的盲目滥用 (6)5.2不能盲目使用感冒药,应对症用药 (7)5.3禁止婴幼儿患者应使用感冒通类的药物 (7)结论 (8)致谢 (9)参考文献 (10)前言感冒作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于来说人们都不陌生。
感冒指的是由病毒、混合感染或变态反应引起的上呼吸道卡他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咽部不适及畏寒、低热等局部和全身症状。
根据发病的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的不同,每个人的临床表现也不相同。
谈抗感冒药的【论文集】合理选择与应用
关键词:抗感冒药合理选择应用
感冒作为一种上呼吸道急性感染常见病,多为病毒感染所致,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7d左右患者多会自行康复。
目前并没有可以有效治疗感冒的药物,主要是通过提高滋生免疫力产生抗体来消灭病毒。
感冒的主要症状是呼吸道症状,即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喉部不适、乏力等。
抗感冒药大多数是非处方药,虽然药品名称不同,但药物组成类似,药物作用大同小异。
他们多是复合制剂,所含成分不外乎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等。
抗感冒药是临床医师最常用的药物,而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今后将有更多的人自行选择抗感冒药,目前市售的抗感冒药品种繁多,如何指导患者选择抗感冒药,提高抗感冒药的疗效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这是医务工作者必需认真关注的一件事情。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中心医院,临床用药品种多,用量大,随着大量新药、特药的不断涌现,老药新药的不良反应问题、安全性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就其目前感冒患者日益增多,特就应用感冒药浅谈自己粗浅见解。
抗感冒药在我国和其他国家都是使用最多的药物类别,不仅是家庭的常备药,也是患者可以在药店随时买到的药品。
据报道 1998年全球在非处方(OTC)药市场中,抗感冒药药物的销售额占第二位,达17.2%,因此,正确应用本类药品和充分认识其 ADR对社会、家庭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1这类药品种类繁多,配方也极其复杂,它既不同单纯的中药制剂,又与单纯的化学药相异,由于医生难以记清及区分导致病人重复用药。
如我院曾发生一例男患者75a,医生使用新速效感冒胶囊与金刚烷胺并用,两天后患者精神不安,严重头痛和失眠为此住院。
因新速效感冒丸含有金刚烷胺,再与金刚烷胺合用导致金刚烷胺超量,该药每日超过300mg可导致失眠、精神不安和运动失调等症状。
这例病人以典型的 ADR所致。
OTC药大多用商品名,不用品牌的抗感冒药大多为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大多是相同的,患者错误地认为商品名不同就是不同的药物,因此在连续服用不同商品名,但含有相同成分药物时会导致药物超量服用,就有中毒的可能性,在患者自用OTC药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2例中,1例是超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腹胀、返酸、烧心、呕吐等症状而就诊。
另1例是在2001年11月1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紧急通知,停用含笨丙醇胺(PPA)的药品制剂以前,康泰克胶囊与白加黑片伍用,引起较严重的头痛及血压升高,急诊入院治疗。
康泰克含有PPA,收缩血管作用较强,能引起头痛和血压升高,白加黑片中含有伪麻黄碱,也有收缩血管作用,两者呈现协同作用,故发生ADR。
2药品分类管理后,病人根据感冒症状自我选取药物的机会增加,按广告宣传去药店自购和点名开药所占比例提高,尽管OTC药“安全、有效、稳定、方便”,但在广告宣传中指明的药品特点和适应证是从药品功能方面介绍的,并不适应每位患者,重点突出药物特点和疗效,目的是吸引患者,对ADR则避重就轻。
再则药物虽有说明书,但我国国民群体文化程度还不够高,能完全读
懂并理解药品说明书的人为数不多。
错误地认为服用同类药物,多一种药会使疗效增加,缩短病程,而对解热镇痛药所产生的严重ADR了解甚少,片面地认为OTC药不会或很少有ADR。
因抗感冒药的组方多有相同成分,在选用药物时,应首先了解其药物组成,避免同类药合用及长期应用,更不能超剂量服用。
抗感冒药合理使用的基础是了解感冒、了解抗感冒药和了解患者。
而抗感冒药合理使用的原则包括药物选择、剂量用法、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确定疗程等。
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若能充分休息,注意保暖,饮食清淡及多喝水,即使不用药,几天之后症状也会自行减轻或消失。
另外,抗感冒药只起到对症治疗作用,不可能消除病因,即使抗病毒药也难以有效控制感冒病毒。
所以,服用抗感冒药一定要谨慎,避免多种药物混用,防止将同类或相似药物重叠使用,以保障用药安全,谨慎正确使用抗感冒药。
参考文献
[1] 张石革.非处方药的全球趋势与我国医院药学的走向[J].中国药房,
l997,8(4):153.
[2] 金有豫主编.药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8.
[3] 朱之民,刘玉兰.非甾体类抗炎药致溃疡病及急性胃粘膜病变42例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1):35
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