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动火作业概述
一、动火的分级
1.特级动火作业 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部位 上等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级动火 作业管理。 2.一级动火作业 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在厂区输送 易燃易爆介质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二、动火作业概述
4、生产装置和罐区使用临时电 源、临时电线,使用电钻、砂 轮、风镐、排风扇等; 5、机动车辆(包括电瓶车)及 畜力车进入生产装置区和罐区 6、在生产区域使用雷管、炸药 等进行爆破; 7、在生产区使用非防爆的电器
二、动火作业概述
一、 高处动火作业 1.高处动火作业应执行《高处作业安全许可标准》,佩戴好阻燃安全 带等防护用品。 2. 高处动火作业,其下部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阴井、地沟、水 封等,应检查并采取措施,在下方铺垫阻燃毯、封堵孔洞等防止火 花溅落措施,动火监护人应随时关注火花可能溅落的部位。 3.遇有五级以上(含五级)风不应进行室外高处动火作业。
七、动火前现场防火措施和作业环境的检查确认
5、现场消防器材、喷淋、冷却措施,必须到位、完好。 6、乙炔瓶、氧气瓶之间距离为5米,乙炔瓶、氧气瓶与动火点之 间距离为10米。胶管无老化,接头夹牢,乙炔瓶有无回火装置。 7、电焊接线必须完好,无裸露现象。 8、二米以上高处动火作业,风力超过五级禁止用火。
五、设备内动火作业异常情况处置 设备内动火入作业人员发现胸闷、气急、监护人员应立即有权 停止动火,人员撤离现场。严重者可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 等措施。
动火作业中几个主要数据的确认
1、乙炔瓶、氧气瓶之间的间距为5米; 2、乙炔瓶、氧气瓶与动火点之间的间距为10米; 3、静电接地桩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 4、设备管道动火前测爆、测氧分析数据: 可燃性气体爆炸极限>4%,检测合格指标<0.5%; 可燃性气体爆炸极限<4%,检测合格指标<0.2%; 氧含量检测合格指标为:19.5%~23.5%。 5、动火点周围下水井、地沟、地漏、电缆沟清除易燃物并封闭的最小 半径为15米。 6、高处动火作业风力大于5级时应停止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