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领导人谭震林的夫人葛慧敏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8
硬汉子谭震林作者:刘立来源:《椰城》2008年第03期从湖南攸县城关书店的装订工,到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主席。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参与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参与指挥反击国民党反动派一、二、三次“围剿”,保卫和发展闽西革命根据地,坚持闽西南三年游击战。
抗日战争中,指挥新四军取得对日“繁昌大捷”,打开苏南东路抗战局面。
解放战争中,与粟裕指挥苏中七战七捷,挫败国民党军队对山东的“重点进攻”。
打济南,激战淮海,渡长江,解放浙江,主政华东。
“文革”中,带头“大闹怀仁堂”……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前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谭震林,在女儿眼中是“小个子,硬汉子”。
名字是为了纪念父母相恋“我名字中的这个‘泾’,意思就是安徽泾县,我不是在泾县生的,是在苏南生的。
当时泾县云岭是新四军在皖南事变前的军部,父母亲就是在那里认识的。
”谭泾远说。
1938年2月,谭震林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副司令员。
葛慧敏是名年轻的党员,年仅19岁,弃学从军后从上海到临汾八路军学兵队,后被分配到新四军战地服务团,不久,调到第三支队。
他们在工作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1939年6月,他们结成患难与共的终身伴侣。
1940年3月,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决定将谭震林从皖南前线调往苏南东路地区,领导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
23日晚,谭震林带领随行人员,从云岭出发,4月11日,到达江南指挥部,4月15日,谭泾远在江南指挥部出生。
这一年,谭震林38岁。
1941年1月,发生了皖南事变,这时,谭震林已远在苏南,没有经历军部突围。
曾问父亲是否当过叛徒“文化大革命”时期,谭泾远已经是二十六七岁的大姑娘了。
对最能表现父亲无私无畏,刚直不阿个性的“大闹怀仁堂”,她是事情过后很久才知道的。
“那个时候,我已经参加工作,但还是住在家里。
父亲和老帅们‘大闹怀仁堂’的那段日子,我在家里仅仅知道父亲很不高兴,但具体为什么,不知道,也不敢问。
他们那一代人组织纪律观念特别强,什么事情都不在家里说。
作者: 徐泉法[1]
作者机构: [1]不详
出版物刊名: 世纪风采
页码: 35-40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8期
摘要:1987年9月,笔者为写作《东路之魂》党史专题,专程前往北京采访谭震林夫人葛慧敏.34年过去了,这位曾经的新四军女兵钢人铁马的英雄气概和挺拔威武的美丽形象,仍在笔者的眼前浮现——一、我是钢人铁马1940年3月25日,谭震林奉新四军副军长项英之命,连夜出发离开皖南泾县,前往苏南东路领导创建抗日根据地.他对未来的工作充满着信心,唯有一事放心不下,那就是妻子葛慧敏即将分娩,不能与自己一起前往东路.葛慧敏乐观地说:"我生下孩子,休息一段时间,就去东路找你.这有什么不放心的?"。
谭震林和葛慧敏的婚恋故事
陈利民
【期刊名称】《湘潮》
【年(卷),期】1996(000)001
【摘要】谭震林和葛慧敏的婚恋故事陈利民一位才貌出众的年轻女干部闯进了谭
司令的心田1938年,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部设在安徽繁昌县西南山区的中分村。
这里群山环抱,翠竹青松,溪水潺潺,一派江南秀丽景色。
在那戎马征战的岁月里,作为支队副司令员的谭震林,夜以继日地运筹...
【总页数】4页(P24-27)
【作者】陈利民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2
【相关文献】
1.陈军、邹熠、葛慧敏、刘亚作品 [J],
2.红色恋歌——谭震林与田秉秀在战火岁月中的婚恋故事 [J], 黄禹康
3.红色恋歌——谭震林与田秉秀的婚恋故事 [J], 黄禹康
4.“第一书记”国慧敏——让后进村“华丽转身”——对话朝阳县波罗赤镇康家
屯村原第一书记国慧敏 [J], 赵阳;张丽萍;
5.谭震林和葛慧敏的婚恋故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他是新四军中递交申请结婚报告第一人
佚名
【期刊名称】《红岩春秋》
【年(卷),期】2016(0)6
【摘要】这位曾担任过红四军第2纵队政治委员、红十二军政治委员和福建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老革命,第一次见到19岁的新四军女战士葛慧敏(田秉秀),是在繁昌前线召开的政工会议上。
尽管谭震林频频向葛慧敏传达爱的信息,组织上也出面做工作,但葛慧敏仍是心如止水、纹丝不动。
有的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一次趁谭震林在住处,
【总页数】1页(P68-68)
【关键词】红十二军;女战士;次见;繁昌;慧达;教唱;地军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2
【相关文献】
1.那些年,邓小平同上海人民过春节/“万里长征”的由来/谭震林是新四军中递交申请结婚报告的第一人 [J],
2.欧盟药品注册申请中电子文档递交的应用与实践 [J], 陈秋羽;朱永宏;赵利斌;何毅;王宁;郭治昕;孙鹤
3.第88封结婚申请报告 [J], 陋岩;
4.中手游递交港股IPO申请称拥有最大IP储量 [J], ;
5.中手游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领导人谭震林的夫人葛慧敏葛慧敏,原叫田秉秀,安徽蒙城县义和乡人,后改名随母姓;谭震林的夫人;1920年,她出生于商人家庭,在蚌埠长大;从小聪明伶俐,父母视若掌上明珠;十二、三岁的时候,进入南京汇文中学读书,毕业后,只身前往上海求学;1936年,她还在上海仁济医院雷斯脱实验室学内科的时候,受当地地下党的影响,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到杨树浦工人夜校教唱歌曲,讲授抢救伤员的知识;就在这一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翌年秋,抗日战争爆发了,她决心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加上她对父母包办婚姻的不满父母将她许配给一家煤油公司老板的儿子,便毅然投笔从戎;在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潘汉年的帮助下,她化装成一名医务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展转香港、广州、汉口、郑州,到达西安,最后由组织派她到山西临汾八路军学兵处,在第五区队接受严格的训练;训练结束后,被分配到南昌新四军战地服务团;1938年4月,她随军来到皖南,主要在军部驻地泾县云岭附近的汀潭开展民运工作,发展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当时三支队司令部已由南陵县的南四区河滩脚,向前方移到繁昌县的繁一区苏吉乡中分村;分配在这个区工作的田秉秀,担任繁昌、钢陵、南陵三县妇委会宣传委员,常驻中分村;1939年早春二月的一天,谭震林正在司令部小憩;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门被“吱呀”一声推开了;进来的是一个高个子姑娘,身材修长,婷婷玉立,圆脸庞、高鼻梁,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流露出少女特有的神采;灰色的军帽,宽大的军衣,黑色的束腰皮带,密密匝匝的绑腿,显得既威武又俊俏;谭震林打量着这位突如其来的少女,见她行色匆匆,便开门见山地问:“什么事把你急成这个样子”这个姑娘就是葛慧敏,时任钢陵、繁昌、南陵三县妇女委员会宣传委员、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团员;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谭司令,‘妇抗会’抓到了一个尼姑;”“尼姑抓她干什么只要爱国,共产党对和尚、尼姑还是要保护的呀”谭震林惊讶地说着;“经过审问,她招供是驻芜湖日军派来的间谍;”“啊原来这样;快说说事情的原委;”谭震林话语亲切,使葛慧敏刚来时的拘束感顿然消失;她将抓尼姑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原来,葛慧敏发展的一个党员向她报告,说他家住着一个有几分姿色的年轻尼姑;新四军三支队有个干部被她的姿色迷住了,经常偷偷地同她往来;葛慧敏听了汇报,对此事警惕起来;她想:这个来历不明的女人住在三支队驻地中分村,这无疑对新四军是一个威胁,何况还有一个干部与她打得火热呢;一次,她趁这个女人外出时,查看了她的住处,发现一个盒子里藏着不少手抄的三支队文件……“她从哪里抄的文件”谭震林不禁插了一句;田秉秀不慌不忙地继续说:“我立即向三支队政治部主任报告,命令中分村妇抗会把这个可疑分子抓起来;在罪证面前,她不得不承认是芜湖日军特工队逼她化装成尼姑,用美色勾引新四军干部,刺探三支队情报的罪恶勾当;”听完田秉秀的汇报,谭震林默默地点了点头;他对姑娘敏锐的眼力和高度的警觉从内心赞许,感到她是一位有工作水平和能力的女同志,从此对这位姑娘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作为一个指挥员,谭震林十分赏识这位才貌出众的年轻女战士,心中渐渐萌发出一种不可名状的情思;后来,在繁昌、铜陵、南陵三县妇女救亡训练班举行的开学典礼上,他俩又一次相见了;这个训练班是中共繁昌、铜陵、南陵中心县委筹办的,葛慧敏任副校长兼管教学事务;会前,经田秉秀争取,国民党县长张盂陶决定到会亲自给妇训班赠送锦旗,并特地邀请了谭震林参加开学仪式;会上,张盂陶双手捧着一面绣有“妇女先锋”的红绸锦旗走到台前,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田秉秀和另一名女民运队员接过了张盂陶县长的赠旗;随后,她作了富有鼓动性的即席讲话,还当场演唱了抗日歌曲;她那扣人心弦的话语,甜润清脆的歌喉,博得与会者的赞美,也深深地打动了谭震林情思萌动的心;谭震林这位身经百战的名将,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大智大勇,可在情场却不甚高明;这次会后,他为了再次见到意中人,竟然派警卫员去找葛慧敏,结果事与愿违,接连碰了几个钉子;为此,谭震林不免感到有些烦恼;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章蕴来到了中分村;章蕴是东南分局妇女部长、妇女运动委员会负责人、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总支书记;是大革命时期入党的老资格,人们都亲呢地称她为“章大姐”;这位田秉秀顶头上司的到来,令谭震林喜出望外;两人坐定,谭震林便滔滔不绝地说起妇抗会在抗日中的作用,更不时夸赞宣传委员田秉秀;章蕴听出弦外之音,显出几分神秘的神采,问道:“你看葛慧敏怎么样这个姑娘不错吧;”谭震林觉得章蕴似乎猜透了自己心中的秘密,干脆向她倾吐自己的隐情,请她当“参谋”;章蕴笑吟吟地回答:“哎呀,你不说我也猜着了几分;恋爱是人之常情,何况到你这样的年纪;谭司令,你可要主动出击呀;”有了章大姐撑腰,谭震林心里踏实了不少;从此、便开始了富有传奇色彩的“将军恋”;此时,葛慧敏正在全身心地举办一期又一期的妇训班;谭震林在战事之余,总要挤时间去妇训班看望学员,询问教学情况,及时就办好妇训班作出指示;每逢节日或纪念日,葛慧敏为妇抗会编排的文娱节目上演,谭震林只要能抽出时间,总要到现场观看;有一次,演出话剧卢沟桥事变,临到开演时,还缺20余支道具枪;“缺枪,怎么表演”演员们心急如焚;在场的田秉秀,望了望正在台下指挥部队就座的谭震林,满有把握地说:“没有问题,全包在我身上;”说罢,她大步流星地走近谭震林,耳语了几句,随即回到台后;不一会儿,20支枪便从台下连、排长和指导员手中调齐,送到了后台;演员们拿了真枪,演得特别逼真;演出结束后,谭震林还到后台向演员们表示祝贺,勉励演员们继续努力,在表演方面“更上一层楼”;田秉秀代表演员们向谭震林致谢,深情地说:“谭司令,多亏你给我们解决道具问题,送来了真枪;”谭震林笑盈盈地说:“没关系,我们本是一家人嘛;”过了几天,谭震林从前线察看敌情地形回到中分村,匆匆吃过晚饭,向葛慧敏住地----“三公所”走去;谭震林来到“三公所”门外,驻足静听,左侧厢房内,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歌声;他透过厢房的玻璃窗,只见葛慧敏正挥舞两臂,指挥满屋的姑娘、小伙子唱歌;当他跨进屋时,大家歌兴正浓,都众口一词地拉他唱歌;谭震林缺乏天赋的歌喉,倒喜欢吹口琴,见大家拉歌,他只好以琴代歌,从口袋里摸出亮闪闪的口琴,吹奏了一曲当时十分流行的游击队之歌;琴声激越,旋律明快,姑娘、小伙子们乐不可支;当他们知道谭司令找葛慧敏有事,便知趣地悄悄离去,屋内仅留下他们两人;“谭司令,你找我有事吗”田秉秀天真地问;“听说你嗓子嘶哑,特地来看看你;”谭震林本来不知道她的嗓子有病,只是被她这么一问,只得随机应变,借题发挥:“田同志,你工作总得有个节制呀,不能整天没完没了地忙呀,说呀,唱呀,要学会爱护自己的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谭震林学着中分村青年的口气,第一次称葛慧敏为“田同志”;情窦初开的葛慧敏,对称谓特别敏感、警觉,她想到村里的年轻人称她“田大姐”,那是对她敬重,年纪大的人称她“田同志”,那是一种庄重;邻居称她“秉秀”,那是亲切,今天谭司令称她“田同志”,她似乎感到一种特别的意味,但她不敢想得那么复杂,也许是首长对战士关心吧;葛慧敏便在嗓子嘶哑的问题上层开了话题:“谭司令,村上的几位大嫂送来鸡蛋、香油,说是可以治疗喉哑,这些东西该不该收“收下,你应该全部收下;”谭震林语气坚定;“那群众纪律呢”田秉秀有些犹豫不决;“买卖公平,照价付钱”;谭震林壮她的胆,又说了些安慰的话,便告辞而归;打这以后,葛慧敏心里很不平静,她感到与谭震林之间多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每逢见到他,都以少女敏感的目光打量着他:他个子偏矮,身材精瘦,但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气质,老练成熟,豁达大度,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她还从有关资料中获悉:谭震林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有超人的气魄和军事才能,但从不骄矜自傲,总是那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口才非凡,作报告不用讲稿,见解独到,语言娓娓动人,听他的报告,能在轻松愉快中受到深刻的教益和鼓舞;这些文韬武纬之才,都是她所敬重和向往的;当章蕴向她转达谭震林对她的爱慕之意时,她却默默无语,内心充满矛盾,她需要他这样的良师益友,但是她还年轻,她不愿过早恋爱、结婚,她要在事关中华民族存亡的抗日工作中干出一番事业;热心的章大姐,善于观察少女心中的秘密,在谭震林一次生病的时候,劝她作为同志去看望他;葛慧敏言听计从,欣然前往;当她坐在病床边,安慰他好好养病;两人倾心地谈着,谭震林情不自禁地握着她的手,坦诚地倾吐出自己的衷心:“葛慧敏同志,如果你愿意,我愿我们结为终身伴侣;我们有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感情上能互相体贴,生活上能互相照顾,对我们的事业都有好处;当然,你要是不愿意,我也不会勉强,不会使你为难;强扭的瓜不甜嘛请相信我对你的一片赤诚之心;”“这……我还没有考虑好;”葛慧敏羞赧地低下头,圆圆的脸蛋泛起一抹红晕;“是啊,终生大事,应该深思熟虑;”谭震林深情地望着葛慧敏,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不久后的一天傍晚,几位要好的同事被请到谭震林住的老乡家中吃晚饭,饭刚吃完,就有人出主意了:“谭司令,葛慧敏同志想和你单独汇报一下思想;”葛慧敏还没明白过来,伙伴们呼啦一下跑出了大门;她站起身,门被关上了,外面传来落锁的声音;谭震林和田秉秀,被反锁在屋里;突如其来的变化使葛慧敏感到十分难堪,她跌坐在椅子上,鸣呜哭出声来;谭震林安慰她:“你别难过,不要哭;这些人尽是胡闹,恶作剧;他们以为恋爱结婚也像打歼灭战一样,速战速决,其实完全错了,虽然他们出于好意,却是在帮倒忙;门能上锁,心能锁吗”听到这里,葛慧敏停止了哭声;谭震林再三向她道歉,说让她受了委屈,他感到不安,接着对她掏出心里话:“我对你有好感,你年纪轻轻,办事稳重,干脆利索,有股魄力,好好干,会大有作为;至于恋爱结婚,可要自愿,你不同意,我决不强迫命令;”经他这么一说,葛慧敏心情舒畅多了,她觉得谭震林是位通情达理的人;“我们谈谈心,怎么样”谭震林语意诚恳;“我现在没有心思,我想走……”“大门都锁上了,你怎么走嘛”“我从窗口走;”说着,葛慧敏果真从窗口跳了出去;不久,组织上调田秉秀担任三支队军代表兼谭震林的秘书,经常跟随谭司令参加有关会议,外出视察;接触的机会多了,她发现谭震林不仅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她照顾她,对她的工作也给予热情有力的支持;她还觉察到,这位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经常忍受痢疾、咯血、疥疮、盗汗等多种疾病的折磨,却仍忘我地工作、战斗,他是多么需要一位知心的伴侣照料他的日常生活啊每当想到这些,葛慧敏那白暂的面庞上便泛起阵阵红晕,心中有一种甜滋滋的感觉;她从心底里深深爱上了这位工农出身的将军;从此,他们的交往更密切、更频繁了;有一天,葛慧敏又来到谭震林住地;谭震林从军衣口袋里掏摸着,好一会儿,摸出一枚精致闪光的银质纪念章,细心地把它别在田秉秀的胸前;田秉秀腑首看着,只见中间镶嵌着一个鲜艳的红五角星,两边各有两个字:“抗日”、“救国”;她抬起头,两人两道热灼灼的目光碰撞在一起,一股幸福的热流在各自的身上奔涌;“震林”,她终于第一次这样地称呼他:“这枚纪念章是从哪里来的”谭震林兴奋得满面红光,津津有味地向她叙述纪念章的来历:“有几位南洋的华侨学生,辗转几千里,来到皖南参加新四军;这是他们送给我的礼物;”现在这份具有时代特征的礼物已成了他俩赤诚相爱的象征和喜结良缘的信物;“秉秀,我们结婚吧,就在中分村,就在这映山红盛开的季节;”谭震林激动得声音有些颤抖;“我听你的;”葛慧敏脉脉含情地说着,依偎在谭震林的怀里,满山遍野的映山红都在默默地为他俩祝福;“秉秀,军部对军人结婚要求很严,特别强调要自愿;我们还是向军部打个结婚报告吧;”谭震林遇事沉着、老练,在婚姻问题上他也不马虎从事;1939年6月,谭震林与田秉秀终于结为终生伴侣;结婚以后,他俩在漫长的革命征途和人生之旅中,同甘共苦,肝胆相照,爱情之花光彩照人,谱就了一曲脍灸人口的现代红色恋歌;。
2019.10铁军·“茅家岭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有奖征文TIEJUN ·“MAOJIALINGBEI ”新四军将帅为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胜利抛头颅、洒热血。
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纷纷走向新的工作岗位,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国务院原副总理谭震林就是其中的一位。
抗战初期,谭震林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副司令员、政治委员,在皖南前线带领部队同日■魏冉成立初期的浙江建设谭震林与新中国锌、彩涂等20条国际标准生产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板、型、线、轮”产品结构,跻身中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行列。
南汽骨干刘金宣。
1930年7月生,江苏邳县人,15岁参加新四军,分在四师九旅二十七团当通信员,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美援朝是连长,负伤回国后多次转院治疗,后来分配到三野特纵后勤修配总厂,即南汽的前身。
刘金宣进厂时还是军队建制,1953年工厂归口一机部就脱了军装。
刘金宣来到这个企业一直干到离休,在分厂做过7年书记,当过职工医院院长,在机关政治部任职过,还管理过企业工人大学和党校党员干部培训,哪里需要去哪里干,用企业价值凝聚人,用工匠精神激励人。
1958年,南汽人成功制造出中国第一辆轻型载货汽车,被命名为“跃进”牌;1994年,南汽引进意大利依维柯轻型汽车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如今,南汽已成为我国特大型汽车骨干生产企业。
探矿队长殷志诚。
1926年1月生,江苏无锡人,日本鬼子当年把他家房子烧了,愤恨之下,16岁参加了新四军,成为太湖游击队、宜兴独立团的战士,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对日伪军作战中臀部受伤,伤残7级。
1954年,殷志诚从安徽芜湖一个区人武部长位子上转业,任安徽省地矿局664地质队队长。
矿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新中国成立初期,因列强掠夺和连年战争,诸多矿山遭严重破坏,在恢复原有矿山生产的同时,又要组织地质队伍对矿藏资源开展勘查。
1956年,组织上把殷志诚派到安徽省地质局322地质队出任党总支书记,在皖南泾县一带找矿。
一张罕见的中央高层领导的夫人们计28人合影1959年4月,中共中共“上海会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七中全会期间,中央高层领导的夫人们共计28人,在上海锦江饭店顶楼平台上合影。
前排左起:林月琴、吴仲廉、薛明、张瑞华、王光美、于文兰、邓颖超、何连芝、于若木、郝治平、郭志瑞、贾玉慈、葛慧敏。
后排左起:唐慕兰、严慰冰、水静、刘素菲、胡明、瞿英、卓琳、邓林、刘沙、杨岗、肖里、叶群、 X XXX、谢志成、 XXX(上海市市委接待处处长)。
文革前,中央一些高层会议,一般其配偶也跟随参加。
这次会议是在上海举行的,参加会议都住在上海锦江饭店。
按其惯例,白天开会,晚上跳舞。
这张照片是在上海锦江饭店顶楼平台上拍照的。
男人开会,女人陪同。
据称,上海会议期间,毛泽东没有住在锦江饭店,而是住在他停在龙华的专列上,上海一把手柯庆施安排毛活动。
据网络及有关资料,这些夫人和他们的丈夫简介如下。
坐在前排的13位夫人,及她们的丈夫,当时的职务如下:王光美刘少奇(中共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国家主席)邓颖超周恩来(中共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于若木陈云(中共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副总理)何连芝董必武(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薛明贺龙(元帅、政治局委员、副总理、国家体委主任)张瑞华聂荣臻(元帅、政治局委员、副总理、国家科委主任)林月琴罗荣桓(元帅、政治局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吴仲廉江华(候补中央委员、浙江省委书记)于文兰柯庆施(增补的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市长、中共华东局第一书记)郝治平罗瑞卿(增补的中央书记处书记、副总理、公安部部长)郭志瑞赵尔陆(一机部部长)贾玉慈?葛慧敏谭震林(增补的政治局委员、副总理)站在后排的15位夫人,及她们的丈夫,当时的职务如下:唐慕兰张平化(湖南省委第一书记)严慰冰陆定一(副总理、文化部部长)水静杨尚奎(江西省委书记)刘素菲刘澜涛(中共西北局第一书记、中央委员)薄一波胡明(政治局候补委员、副总理、财政部部长)瞿英李雪峰(中共华北局第一书记)卓琳邓小平(中共中央总书记、政治局常委)邓林邓小平之女(丈夫吴建常,曾任冶金工业部副部长)刘沙吕正操(上将、铁道部部长)杨岗张经武(中将、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第一书记)肖里李井泉(增补的政治局委员、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叶群林彪(增补的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国防部部长)谢志成陈丕显(上海市市委书记)引用学习!从夫人们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的男人的个性和气质,这样一群女人们聚在一起,真是“太——太”不容易了。
谭震林-谭震林墓攸县中心大道西攸州公园狮师岭东麓。
根据谭震林遗愿和攸谭震林墓。
谭震林谭震林墓攸县中心大道西攸州公园狮师岭东麓。
根据谭震林遗愿和攸县人民要求。
于1988年4月4日。
将其部分骨灰安葬于攸县烈士公园谭震林墓。
杨尚昆亲自提写墓碑。
1995年9月。
谭震林夫人葛慧敏的骨灰与谭震林合葬。
2002年4月。
经有关部门批准。
谭震林墓迁建于攸州公园内。
中文名称,谭震林墓。
地理位置,湖南省攸县攸州公园。
占地面积,9280平方米。
开放时间,2002年4月。
人物介绍。
谭震林。
湖南攸县人。
1925年冬参加革命。
1927年11月任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主席。
谭震林1928年后历任湘赣边界第一届特委副书记。
第二届特委书记和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土地部长等职。
新中国建立后。
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国务院副总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82年9月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1983年9月30日8时02分。
谭震林副委员长在北京逝世。
陵园变迁。
谭震林遗体火化后。
骨灰存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室。
1986年11月。
谭震林部分骨灰被安放在井冈山根据地烈士陵园。
根据谭震林生前遗愿和攸县人民的要求。
1988年4月4日。
谭震林部分骨灰安葬于攸县烈士公园谭震林墓。
杨尚昆题写墓碑。
1995年9月谭震林夫人葛慧敏的骨灰与谭震林合葬。
1999年6月。
攸县人民政府公布谭震林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同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4月。
经有关部门批准。
谭震林墓迁建于攸县中心大道西攸州公园狮师岭东麓。
文物特点。
建设后的谭震林墓。
占地面积9280㎡。
整个墓园分三个区域。
第一级为停车区。
面积3500㎡。
水泥铺面。
第二级为铜像区。
面积4200㎡。
铺行道砖。
铜像位于墓前20米。
像高米。
头戴青绒帽。
身着风衣。
双手后握。
凝视前方。
像座呈方柱形。
长米。
宽米。
高米。
黑色大理石贴面。
第三级为墓葬区。
面积1500㎡。
整个墓园周边种植女贞。
红梽木及草坪。
绿化面积30%以上。
2019.6铁军·“茅家岭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有奖征文TIEJUN ·“MAOJIALINGBEI ”送数千名陆军指战员渡江。
海防部队在创建和发展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干部,这不仅为中国人民海军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在中国人民海军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海防部队的大多数干部进入苏中军区海防纵队的各级领导班子,乃至人民海军的领导层。
如三旅旅长、四分区司令员、创建三旅海防团的主要决策者和组织者陶勇,后为苏中军区海防纵队司令员、华东海军司令员、中国人民海军副司令员、东海舰队司令员、海军中将。
四分区政委、三旅海防团主要决策者姬鹏飞,后为兼任苏中军区海防纵队政委。
苏中军区海防团继任团长吴福海,后来担任了华东军区海军第一纵队司令员。
三旅海防团首任团长朱坚,后为海军后勤部营房部副部长。
三旅海防团继任团长孙二富,后为苏中军区海防纵队副参谋长、参谋长等等。
开国将帅对这些干部有着高度评价。
比如陈毅在高度赞扬陶勇所率领的部队时说:“这个部队善于河川水网、夜间和运动作战,善于阻击野战,到山东后,又善于攻坚战,战术比较全面,在华东战场做出了贡献。
”。
苏中军区海防大队、海防团、海防纵队是人民解放军华东海军的前身。
安徽省肥东县瑶岗村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内,陈列着两双做工精细的“草鞋”。
说是“草鞋”,实际上不是用稻草编成的,而是状似草鞋。
其中一双是用白色的粗线编成的,另一双则是用灰色的布条编成的。
这两双“草鞋”是当年谭震林同志在瑶岗村时留下的,它记录着谭震林与瑶岗村民的深情厚谊。
1949年4月中旬的一天,渡江战役总前委委员、第三野战军第一副政委谭震林从安徽无为县驱车来到瑶岗,与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共商渡江作战方案。
之后,谭震林率领三野第七、九兵团为中集团,在裕溪口至枞阳段实行渡江。
中集团指挥部驻扎无为襄安。
去瑶岗途中,有七八里的小路不能通车。
那天又下着雨,谭震林冒雨步行到瑶岗,衣服全部被雨水淋湿了。
国家领导人谭震林的夫人葛慧敏葛慧敏,原叫田秉秀,安徽蒙城县义和乡人,后改名随母姓。
谭震林的夫人。
1920年,她出生于商人家庭,在蚌埠长大。
从小聪明伶俐,父母视若掌上明珠。
十二、三岁的时候,进入南京汇文中学读书,毕业后,只身前往上海求学。
1936年,她还在上海仁济医院雷斯脱实验室学内科的时候,受当地地下党的影响,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到杨树浦工人夜校教唱歌曲,讲授抢救伤员的知识。
就在这一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翌年秋,抗日战争爆发了,她决心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加上她对父母包办婚姻的不满(父母将她许配给一家煤油公司老板的儿子),便毅然投笔从戎。
在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潘汉年的帮助下,她化装成一名医务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展转香港、广州、汉口、郑州,到达西安,最后由组织派她到山西临汾八路军学兵处,在第五区队接受严格的训练。
训练结束后,被分配到南昌新四军战地服务团。
1938年4月,她随军来到皖南,主要在军部驻地泾县云岭附近的汀潭开展民运工作,发展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
当时三支队司令部已由南陵县的南四区河滩脚,向前方移到繁昌县的繁一区苏吉乡中分村。
分配在这个区工作的田秉秀,担任繁昌、钢陵、南陵三县妇委会宣传委员,常驻中分村。
1939年早春二月的一天,谭震林正在司令部小憩。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门被“吱呀”一声推开了。
进来的是一个高个子姑娘,身材修长,婷婷玉立,圆脸庞、高鼻梁,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流露出少女特有的神采。
灰色的军帽,宽大的军衣,黑色的束腰皮带,密密匝匝的绑腿,显得既威武又俊俏。
谭震林打量着这位突如其来的少女,见她行色匆匆,便开门见山地问:“什么事把你急成这个样子?”这个姑娘就是葛慧敏,时任钢陵、繁昌、南陵三县妇女委员会宣传委员、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团员。
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谭司令,…妇抗会‟抓到了一个尼姑。
”“尼姑?抓她干什么?只要爱国,共产党对和尚、尼姑还是要保护的呀!”谭震林惊讶地说着。
“经过审问,她招供是驻芜湖日军派来的间谍。
”“啊!原来这样。
快说说事情的原委。
”谭震林话语亲切,使葛慧敏刚来时的拘束感顿然消失。
她将抓尼姑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
原来,葛慧敏发展的一个党员向她报告,说他家住着一个有几分姿色的年轻尼姑。
新四军三支队有个干部被她的姿色迷住了,经常偷偷地同她往来。
葛慧敏听了汇报,对此事警惕起来。
她想:这个来历不明的女人住在三支队驻地中分村,这无疑对新四军是一个威胁,何况还有一个干部与她打得火热呢。
一次,她趁这个女人外出时,查看了她的住处,发现一个盒子里藏着不少手抄的三支队文件……“她从哪里抄的文件?”谭震林不禁插了一句。
田秉秀不慌不忙地继续说:“我立即向三支队政治部主任报告,命令中分村妇抗会把这个可疑分子抓起来。
在罪证面前,她不得不承认是芜湖日军特工队逼她化装成尼姑,用美色勾引新四军干部,刺探三支队情报的罪恶勾当。
”听完田秉秀的汇报,谭震林默默地点了点头。
他对姑娘敏锐的眼力和高度的警觉从内心赞许,感到她是一位有工作水平和能力的女同志,从此对这位姑娘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作为一个指挥员,谭震林十分赏识这位才貌出众的年轻女战士,心中渐渐萌发出一种不可名状的情思。
后来,在繁昌、铜陵、南陵三县妇女救亡训练班举行的开学典礼上,他俩又一次相见了。
这个训练班是中共繁昌、铜陵、南陵中心县委筹办的,葛慧敏任副校长兼管教学事务。
会前,经田秉秀争取,国民党县长张盂陶决定到会亲自给妇训班赠送锦旗,并特地邀请了谭震林参加开学仪式。
会上,张盂陶双手捧着一面绣有“妇女先锋”的红绸锦旗走到台前,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田秉秀和另一名女民运队员接过了张盂陶县长的赠旗。
随后,她作了富有鼓动性的即席讲话,还当场演唱了抗日歌曲。
她那扣人心弦的话语,甜润清脆的歌喉,博得与会者的赞美,也深深地打动了谭震林情思萌动的心。
谭震林这位身经百战的名将,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大智大勇,可在情场却不甚高明。
这次会后,他为了再次见到意中人,竟然派警卫员去找葛慧敏,结果事与愿违,接连碰了几个钉子。
为此,谭震林不免感到有些烦恼。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章蕴来到了中分村。
章蕴是东南分局妇女部长、妇女运动委员会负责人、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总支书记。
是大革命时期入党的老资格,人们都亲呢地称她为“章大姐”。
这位田秉秀顶头上司的到来,令谭震林喜出望外。
两人坐定,谭震林便滔滔不绝地说起妇抗会在抗日中的作用,更不时夸赞宣传委员田秉秀。
章蕴听出弦外之音,显出几分神秘的神采,问道:“你看葛慧敏怎么样?这个姑娘不错吧。
”谭震林觉得章蕴似乎猜透了自己心中的秘密,干脆向她倾吐自己的隐情,请她当“参谋”。
章蕴笑吟吟地回答:“哎呀,你不说我也猜着了几分。
恋爱是人之常情,何况到你这样的年纪。
谭司令,你可要主动出击呀。
”有了章大姐撑腰,谭震林心里踏实了不少。
从此、便开始了富有传奇色彩的“将军恋”。
此时,葛慧敏正在全身心地举办一期又一期的妇训班。
谭震林在战事之余,总要挤时间去妇训班看望学员,询问教学情况,及时就办好妇训班作出指示。
每逢节日或纪念日,葛慧敏为妇抗会编排的文娱节目上演,谭震林只要能抽出时间,总要到现场观看。
有一次,演出话剧《卢沟桥事变》,临到开演时,还缺20余支道具枪。
“缺枪,怎么表演?”演员们心急如焚。
在场的田秉秀,望了望正在台下指挥部队就座的谭震林,满有把握地说:“没有问题,全包在我身上。
”说罢,她大步流星地走近谭震林,耳语了几句,随即回到台后。
不一会儿,20支枪便从台下连、排长和指导员手中调齐,送到了后台。
演员们拿了真枪,演得特别逼真。
演出结束后,谭震林还到后台向演员们表示祝贺,勉励演员们继续努力,在表演方面“更上一层楼”。
田秉秀代表演员们向谭震林致谢,深情地说:“谭司令,多亏你给我们解决道具问题,送来了真枪。
”谭震林笑盈盈地说:“没关系,我们本是一家人嘛。
”过了几天,谭震林从前线察看敌情地形回到中分村,匆匆吃过晚饭,向葛慧敏住地----“三公所”走去。
谭震林来到“三公所”门外,驻足静听,左侧厢房内,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歌声。
他透过厢房的玻璃窗,只见葛慧敏正挥舞两臂,指挥满屋的姑娘、小伙子唱歌。
当他跨进屋时,大家歌兴正浓,都众口一词地拉他唱歌。
谭震林缺乏天赋的歌喉,倒喜欢吹口琴,见大家拉歌,他只好以琴代歌,从口袋里摸出亮闪闪的口琴,吹奏了一曲当时十分流行的《游击队之歌》。
琴声激越,旋律明快,姑娘、小伙子们乐不可支。
当他们知道谭司令找葛慧敏有事,便知趣地悄悄离去,屋内仅留下他们两人。
“谭司令,你找我有事吗?”田秉秀天真地问。
“听说你嗓子嘶哑,特地来看看你。
”谭震林本来不知道她的嗓子有病,只是被她这么一问,只得随机应变,借题发挥:“田同志,你工作总得有个节制呀,不能整天没完没了地忙呀,说呀,唱呀,要学会爱护自己的身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谭震林学着中分村青年的口气,第一次称葛慧敏为“田同志”。
情窦初开的葛慧敏,对称谓特别敏感、警觉,她想到村里的年轻人称她“田大姐”,那是对她敬重,年纪大的人称她“田同志”,那是一种庄重;邻居称她“秉秀”,那是亲切,今天谭司令称她“田同志”,她似乎感到一种特别的意味,但她不敢想得那么复杂,也许是首长对战士关心吧。
葛慧敏便在嗓子嘶哑的问题上层开了话题:“谭司令,村上的几位大嫂送来鸡蛋、香油,说是可以治疗喉哑,这些东西该不该收?“收下,你应该全部收下。
”谭震林语气坚定。
“那群众纪律呢?”田秉秀有些犹豫不决。
“买卖公平,照价付钱”。
谭震林壮她的胆,又说了些安慰的话,便告辞而归。
打这以后,葛慧敏心里很不平静,她感到与谭震林之间多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每逢见到他,都以少女敏感的目光打量着他:他个子偏矮,身材精瘦,但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气质,老练成熟,豁达大度,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她还从有关资料中获悉:谭震林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有超人的气魄和军事才能,但从不骄矜自傲,总是那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他口才非凡,作报告不用讲稿,见解独到,语言娓娓动人,听他的报告,能在轻松愉快中受到深刻的教益和鼓舞。
这些文韬武纬之才,都是她所敬重和向往的。
当章蕴向她转达谭震林对她的爱慕之意时,她却默默无语,内心充满矛盾,她需要他这样的良师益友,但是她还年轻,她不愿过早恋爱、结婚,她要在事关中华民族存亡的抗日工作中干出一番事业。
热心的章大姐,善于观察少女心中的秘密,在谭震林一次生病的时候,劝她作为同志去看望他。
葛慧敏言听计从,欣然前往。
当她坐在病床边,安慰他好好养病。
两人倾心地谈着,谭震林情不自禁地握着她的手,坦诚地倾吐出自己的衷心:“葛慧敏同志,如果你愿意,我愿我们结为终身伴侣。
我们有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感情上能互相体贴,生活上能互相照顾,对我们的事业都有好处。
当然,你要是不愿意,我也不会勉强,不会使你为难。
强扭的瓜不甜嘛!请相信我对你的一片赤诚之心。
”“这……我还没有考虑好。
”葛慧敏羞赧地低下头,圆圆的脸蛋泛起一抹红晕。
“是啊,终生大事,应该深思熟虑。
”谭震林深情地望着葛慧敏,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不久后的一天傍晚,几位要好的同事被请到谭震林住的老乡家中吃晚饭,饭刚吃完,就有人出主意了:“谭司令,葛慧敏同志想和你单独汇报一下思想。
”葛慧敏还没明白过来,伙伴们呼啦一下跑出了大门。
她站起身,门被关上了,外面传来落锁的声音。
谭震林和田秉秀,被反锁在屋里。
突如其来的变化使葛慧敏感到十分难堪,她跌坐在椅子上,鸣呜哭出声来。
谭震林安慰她:“你别难过,不要哭。
这些人尽是胡闹,恶作剧。
他们以为恋爱结婚也像打歼灭战一样,速战速决,其实完全错了,虽然他们出于好意,却是在帮倒忙。
门能上锁,心能锁吗?”听到这里,葛慧敏停止了哭声。
谭震林再三向她道歉,说让她受了委屈,他感到不安,接着对她掏出心里话:“我对你有好感,你年纪轻轻,办事稳重,干脆利索,有股魄力,好好干,会大有作为。
至于恋爱结婚,可要自愿,你不同意,我决不强迫命令。
”经他这么一说,葛慧敏心情舒畅多了,她觉得谭震林是位通情达理的人。
“我们谈谈心,怎么样?”谭震林语意诚恳。
“我现在没有心思,我想走……”“大门都锁上了,你怎么走嘛?”“我从窗口走。
”说着,葛慧敏果真从窗口跳了出去。
不久,组织上调田秉秀担任三支队军代表兼谭震林的秘书,经常跟随谭司令参加有关会议,外出视察。
接触的机会多了,她发现谭震林不仅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她照顾她,对她的工作也给予热情有力的支持。
她还觉察到,这位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经常忍受痢疾、咯血、疥疮、盗汗等多种疾病的折磨,却仍忘我地工作、战斗,他是多么需要一位知心的伴侣照料他的日常生活啊!每当想到这些,葛慧敏那白暂的面庞上便泛起阵阵红晕,心中有一种甜滋滋的感觉。
她从心底里深深爱上了这位工农出身的将军。
从此,他们的交往更密切、更频繁了。
有一天,葛慧敏又来到谭震林住地。
谭震林从军衣口袋里掏摸着,好一会儿,摸出一枚精致闪光的银质纪念章,细心地把它别在田秉秀的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