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鼻窦癌2012
- 格式:ppt
- 大小:21.36 MB
- 文档页数:129
目录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 (1)临床分类 (2)流行病学 (3)病因 (3)症状 (4)检查 (5)诊断 (7)治疗 (8)预后 (9)日常 (10)饮食 (11)预防 (12)就医指南 (12)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 of nasal cavity and parana sal sinuses)是指发生在鼻腔及鼻窦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并不少见。
在鼻窦恶性肿瘤中,原发于上颌窦者最多见,甚至可占60%~80%,其次为筛窦,原发于额窦和蝶窦者少见。
患者常见鼻塞、流脓血涕、头痛、嗅觉障碍等表现。
英文名称malignant tumor of nasal cavity and paranasal sinuses疾病分类呼吸系统疾病遗传性一般不会遗传是否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耳鼻喉科、肿瘤科发病部位鼻常见症状鼻塞、血性鼻涕、头痛主要病因长期慢性炎症刺激、良性肿瘤恶变、接触致癌物质或放射线、外伤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血尿便常规检查、血清学检查、免疫学检查、鼻窦CT或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前后鼻镜或鼻内镜检查、手术探查、病理检查及细胞涂片重要提醒本病的初始症状不明显,加之发病部位特殊,容易延误诊治。
因而40岁以上人群,出现单侧鼻塞、流脓血涕等表现,需要及时就医。
临床分类1、根据发病部位分类(1)鼻腔恶性肿瘤原发性鼻腔恶性肿瘤少见,大多继发于鼻窦、外鼻、眼眶、鼻咽等处的恶性肿瘤的直接扩散。
(2)鼻窦恶性肿瘤①上颌窦恶性肿瘤:在鼻窦恶性肿瘤中尤以上颌窦恶性肿瘤最为多见,甚至可高达60%~80%。
上颌窦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对其临床表现、疗效及预后有很大的影响。
②筛窦恶性肿瘤:在各个鼻窦中,以筛窦体积最小,气房骨壁最薄,上壁有筛板的小孔,有时呈先天性骨质缺损。
筛窦恶性肿瘤可和上颌窦恶性肿瘤相伴出现。
③额窦恶性肿瘤:原发于额窦的恶性肿瘤极少见。
儿童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的分析
郭平川;李友忠;任基浩;杨新明
【期刊名称】《中国内镜杂志》
【年(卷),期】2012(018)012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比较传统手术与鼻内镜协同下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总结分析34例14岁以下儿童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结果 34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中,通过手术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后,随访3~9年,28例死亡,2例复发仍存活,4例未复发.结论儿童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症状不典型,不易早期诊断.对疑有鼻腔鼻窦新生物的儿童应及早行鼻内镜检查,并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采用手术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可能获得较佳疗效.
【总页数】4页(P1307-1310)
【作者】郭平川;李友忠;任基浩;杨新明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阴县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湖南岳阳 414600;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湖南长沙 410110;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湖南长沙 410110;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湖南长沙4101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62
【相关文献】
1.晚期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内镜外科治疗分析 [J], 吴锡芳;杨一兵;汤勇;丛林海;蔡晶
2.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42例临床分析 [J], 薛建军
3.CT模拟定位及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效果分析 [J], 尉志民
4.晚期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内镜外科治疗分析 [J], 臧志敏
5.儿童肾脏非Wilms瘤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及腹部CT特征分析 [J], 陈晶晶;李京恩;盛茂;王琪;贾慧惠;刘玉奇;周云;张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鼻窦癌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晚期鼻窦癌的治疗难度较大,预后较差。
本文旨在探讨晚期鼻窦癌的治疗方案选择,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等,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引言鼻窦癌是指起源于鼻窦黏膜上皮或腺上皮的恶性肿瘤,包括筛窦癌、上颌窦癌、额窦癌和蝶窦癌。
晚期鼻窦癌指肿瘤已侵犯周围组织或远处转移,治疗难度较大,预后较差。
针对晚期鼻窦癌的治疗方案选择至关重要,本文将对其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二、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鼻窦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对于早期鼻窦癌,手术切除肿瘤及周围组织是首选治疗方法。
然而,对于晚期鼻窦癌,手术治疗的适用性受限。
以下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1)肿瘤局部较局限,未侵犯重要组织结构,如眼眶、颅底等。
(2)患者身体状况良好,能够耐受手术。
(3)术前放疗或化疗后肿瘤缩小,手术切除可能性增加。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鼻窦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对于晚期鼻窦癌,放射治疗可缓解症状、控制肿瘤生长、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情况可考虑放射治疗:(1)肿瘤局部侵犯周围组织,无法手术切除。
(2)肿瘤已远处转移,无法手术切除。
(3)术后复发或残留肿瘤。
放射治疗方式包括:(1)外照射:采用直线加速器等设备对肿瘤进行照射。
(2)近距离放射治疗:将放射性物质直接放置在肿瘤附近,如腔内放疗、组织间放疗等。
化疗是晚期鼻窦癌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使用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分化、增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以下情况可考虑化疗:(1)肿瘤已远处转移。
(2)术后复发或残留肿瘤。
(3)放疗后肿瘤控制不佳。
化疗药物包括:(1)铂类药物:如顺铂、卡铂等。
(2)氟尿嘧啶类药物:如5-氟尿嘧啶等。
(3)紫杉类药物:如多西他赛等。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治疗手段,通过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信号通路或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
以下情况可考虑靶向治疗:(1)肿瘤具有明确分子靶点。
(2)化疗效果不佳或耐药。
鼻窦癌该如何护理
①鼻咽癌患者应在放疗期间坚持漱口,可使用自配的淡盐水,每日4次~5次,也可以请医生开一些漱口水。
②由于鼻咽部黏膜受都照射后会充血肿胀,患者往往会出现鼻黏膜干燥、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多、粘稠、严重者可影响休息与睡眠。
此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清鱼肝油或复方薄荷油自行滴鼻,每日3次~4次,以保护鼻腔黏膜。
③位于放射野内的皮肤不宜用肥皂、粗毛巾热水擦洗,同时还应注意外出时要避免阳光直拆接照射。
如有脱皮,切勿用手撕剥、抓痒。
④放疗可引起头颈部和颌颞关节的功能障碍,有时会出现张口困难,颈部活动受限。
因此患者在放疗期间可根据身体状况,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如深呼吸、室外散步,
作颈前后左右的缓慢旋转运动。
放疗结束后,要做张口练习运动,如口含小圆型的塑料瓶或光滑的小圆木等,并按摩颌颞关节。
“凡大医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孙思邈以下为本文具体内容:鼻腔鼻窦癌一概述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位居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的第三位,仅次于鼻咽癌和喉癌。
其男女发病比例为(2~3):1。
鼻腔、鼻窦癌绝大多数发生在40~60岁之间,肉瘤则多见于年轻人。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除早期者外,两者常合并出现,多数患者在就诊时肿瘤已从原发部位向邻近组织广泛扩散,较难分辨何者为原发。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在病因、病理类型、临床表现、治疗均有相似之处,故常将两者一并讨论。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确诊时往往病期较晚,因此治疗上比较棘手,预后不良。
二病因1.长期慢性炎症刺激。
2.交界性或良性肿瘤的恶变,内翻乳头状瘤及多形性腺瘤有一定的恶变率。
3.接触致癌性物质或放射性辐射。
4.病毒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鼻腔鼻窦癌的发生可能有关。
5.免疫功能低下,尤其细胞免疫及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是肿瘤发生的内因。
6.外伤,据报道肉瘤患者常用外伤史。
三临床表现1.鼻塞。
在鼻腔恶性肿瘤为早期症状,在鼻窦恶性肿瘤为晚期症状。
其特点为一侧渐进鼻塞,发展迅速;晚期则为持续性鼻塞,并可能为双侧性。
2.鼻出血或血性鼻涕。
3.疼痛与麻木症状。
肿瘤位于上颌窦底时,压迫上齿槽神经或向下侵及牙槽而常有牙痛症状。
肿瘤向面部或眶底发展,由于眶下神经受累,可出现一侧眶下及面颊部胀痛感,或一侧面颊部、上唇及上列牙齿麻木感。
当肿瘤穿破上颌窦后外壁侵入翼腭窝时,可发生严重的“蝶腭神经痛”,表现为患侧鼻根部、眶内、面颊和上牙槽处刺钻样痛,并可向耳内及颞部放射。
晚期因肿瘤侵犯眶内或颅底而常有难以忍受的疼痛。
鼻窦癌的病因治疗与预防鼻窦恶性肿瘤称为鼻窦癌。
在鼻窦癌中,眼眶(眼睛深处)下的空腔最常见,即上颌窦癌(上颌窦癌)。
这种癌症主要发生在50~60岁的人,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为2:1,可见男性的发病率较高。
慢性鼻窦炎(脓液储存)可作为鼻窦癌的病因之一。
虽然很少见,但乳头状瘤病毒和铬(金属)也会导致乳头瘤。
由于上颌窦被骨头包围,即使癌症发生在表面上也不容易看到,因此鼻窦癌病变的早期阶段大多没有症状。
病变后不久,肿瘤逐渐增大,骨骼受损。
根据其扩张方向,可表现出独特的症状。
肿瘤向内,即向鼻腔方向进展时,常引起鼻塞、血脓鼻涕流出、泪道阻塞引起的流泪。
当肿瘤向前和向外进展时,脸颊会肿胀。
向下进展时,会出现牙痛和牙龈水肿。
此外,当肿瘤向上进展时,由于眼球被推挤,眼球可能会稍微突出,眼球下的白色眼球变得特别突出。
当向后进展时,神经被压迫,会导致频繁的牙痛和头痛,甚至不能张开嘴。
鼻窦癌的临床检查首先在观察时触摸鼻和口的内部,然后进行X 线照相。
最近,CT和MRI检查显著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X线照片)但要进行最终诊断,需要组织,用显微镜进行活检。
如果你能从鼻子和嘴里看到肿瘤,从这里取组织。
如果看不见,按照鼻窦炎手术的方法打开上颌窦取出组织。
鼻窦癌过去通过手术切除患侧上颌骨,有时眼睛也会被切除。
然而,最近,上颌可以通过放疗、化疗、肿瘤减量手术等联合应用来保存。
根据各医院的情况,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每周,4~5二次放疗和化疗联合使用。
在此期间,一旦确认上颌窦坏死组织,就可以吸引和清除。
如果肿瘤完全消失,就不需要任何治疗。
如果肿瘤有一点残留物,可以部分切除。
但是,如果使用肉眼或CT如果你能清楚地看到肿瘤,就有必要扩大重建手术。
重建方法根据手术范围的大小而有所不同。
即使是眼被移除,仅仅覆盖缺陷部位也是不够的。
有必要重建行骨移植和安装义眼。
此外,当肿瘤进入颅底时,不仅可以使用过去的颅外手术,最近,在脑外科和成形手术的帮助下,可以从颅内进行一块切除(颅底手术)。
摘要:鼻炎癌症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难度较大。
本文将详细介绍鼻炎癌症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中医治疗等,旨在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指导。
一、概述鼻炎癌症,又称鼻窦癌,是指发生在鼻腔、鼻窦及鼻咽部的恶性肿瘤。
该病发病率较低,但病情进展迅速,预后较差。
目前,鼻炎癌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中医治疗等。
二、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鼻炎癌症的首选治疗方法,适用于早期和部分中晚期患者。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肿瘤,尽可能保留正常组织,降低复发风险。
(1)手术方式1)经鼻内镜手术:适用于肿瘤局限于鼻腔、鼻窦,且肿瘤体积较小、分化程度较高的患者。
2)颅面联合手术:适用于肿瘤侵犯颅底、眼眶等周围结构,需要切除较大范围组织的患者。
3)颅底重建手术:对于颅底破坏较严重的患者,需进行颅底重建,以保护颅底功能。
(2)术后治疗1)术后放疗:对于手术切除不彻底或肿瘤侵犯周围结构的患者,需进行术后放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2)术后化疗:对于肿瘤分化程度较低、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患者,需进行术后化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鼻炎癌症的重要治疗方法,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或手术切除不彻底的患者。
放射治疗可减轻肿瘤症状,缩小肿瘤体积,提高生活质量。
(1)放射方式1)外照射:适用于肿瘤局限在鼻腔、鼻窦的患者。
2)近距离放射治疗:适用于肿瘤侵犯周围结构或手术切除不彻底的患者。
(2)放射治疗注意事项1)放射治疗期间,患者可能出现放射性皮炎、放射性食管炎等不良反应,需密切观察并给予相应治疗。
2)放射治疗结束后,患者需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
3. 化疗化疗是鼻炎癌症的辅助治疗方法,适用于肿瘤分化程度较低、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患者。
化疗可减轻肿瘤症状,缩小肿瘤体积,提高生活质量。
(1)化疗药物1)烷化剂:如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等。
2)抗代谢药:如5-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