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 格式:ppt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16
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学案www.5ykj.com 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学案※目标与结构《课程标准》要求: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产生分歧的根源;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知识网络结构:※精析与探究:.简析17—20世纪初,在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四大成果及其标志和意义。
①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科学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
②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电气时代。
③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说”,将“发展”和“变化”等观念引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促进了人类思想认识的飞跃。
④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和质能关系公式,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是物理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质能转换原理成为研发原子能的理论基础。
2.分析近代科学诞生诞生的历史背景。
首先,新兴的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对自然科学的迫切需要。
14世纪以后,手工工场发展迅速,生产中的技术改造与机器的逐步采用,向人们提出很多新的问题,需要自然科学予以解决,以促进生产力的更大发展。
同时,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政治权力,他们需要把自然科学作为反对宗教统治争取思想自由的理论武器。
其次,自然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经过中世纪前期的漫长黑夜,自然科学逐渐复兴。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向自然科学提出大量的研究课题,还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科学实验条件。
最后,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和宗教改革的推动。
文艺复兴反对盲从和迷信,提倡独立的学术研究,为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统治作舆论准备,它打破了教会的精神统治,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政治思想基础,为把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近代自然科学革命就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高潮中拉开序幕的,首先向宗教神学发起冲击的是天文学。
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一、开端——天文学1、哥白尼:日心说改变人类宇宙观,动摇了神学基础;是近代天文学奠基人。
3、伽利略:①论证哥白尼日心说;②开创以实验为根据并有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③为牛顿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
二、物理学——牛顿经典力学(英国)1、经典力学:①创立: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物体的宏观运动规律②意义:实现物理学的第一次飞跃,把造物主(神)从无生命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标志着近代科学形成;引发英国第一次科技革命;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科学基础。
三、生物学——达尔文进化论(英国)1、创立: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1871年发表《人类的起源》;阐明一切动植物,包括人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影响:①进化论重创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把神从有生命的研究领域驱除出去;②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生物界和人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③进化论被运用到人文领域,形成“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新学说,对处于民族危亡时期的近代中国思想界产生巨大震撼。
四、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与蒸汽机:1、改良:1785年瓦特的“万能蒸汽机”在纺纱厂投入使用,很快推广开来。
2、意义:①蒸汽机为工业、交通运输发展解决了动力问题,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②促进了工厂化、城市化、工业化、全球化。
五、第二次工业革命——爱迪生与电的应用(美国)1、电的发明:①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奠定理论基础;②1867年德意志的科学家西门子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实际可用的大功率发电机;③1870年比利时的格拉姆也发明发电机;④到20世纪电力已经取代蒸汽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2、电的应用:爱迪生发明电话、电报、电影等1300多项电器,1879年发明电灯,他被称为“发明大王”。
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连州市第二中学晏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熟悉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历程,知道哥白尼、伽利略、牛顿、达尔文的科学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物的介绍和对材料的阅读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科学发展的艰难历程;理解科学家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培养善于思考,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牛顿经威"学,达尔文与进化论三、教学难点:科学进£是对传统神学宗教思想体系的突破,科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图表法,对比法,合作探究法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古代中国在科学史上曾经创造了令后人惊叹的巨大成就,但是到了近代,中国由于种种原因逐渐落后;而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曙光最早在西方出现。
(二)讲授新课首先和学生分析教材的体系,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破茧一一近代科学的诞生;羽化一一近代科学的发展;三、飞升一一近代科学的应用。
请学生阅读教材导言部分,从中总结近代科学技术诞生及发展的原因。
近代科学技术诞生及发展的原因:1、政治基础:资产阶级的兴起;2、经济基础:生产力的发展;3、思想基础: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4、主观原因:科学家们的个人天赋和不懈努力一、破茧一一近代科学的诞生 天文学革命1、哥白尼的贡献及其意义中世纪末,地心说占统治地位;观测技术不断进步。
太阳中心说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日心说不仅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且从根 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基础。
(1) 主要成就:① 证明了日心说: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② 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2) 地 位: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3) 影 响: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二、羽化一一近代科学的发展(一)、牛顿的经典力学1、 主要成就(1) 牛顿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数学和物理(2) 他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大定律,标志经典力学的建立(3) 代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成熟的力学理论 体系。
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学习材料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历史背景:解析: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社会需要的产物,同时也建立在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些外力的推动。
参考答案:①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对自然科学的迫切需要。
14世纪以后,手工工场发展迅速中,生产中的技术改造与机器的逐步采用,向人们提出很多新的问题,需要自然科学予以解决,以促进生产力的更大发展。
同时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政治权力,他需要把自然科学作为反对宗教统治争取思想自由的理论武器。
②自然科学自身发展的结果。
经过中世纪的漫长黑夜自然科学逐渐复兴。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向自然科学提出大量的研究课题,还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科学实验条件。
③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和宗教改革的推动。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从思想上解放人和人性,人的自我意识觉醒,形成了人文主义的思想潮流,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激发了人对宇宙、自然和人自身的研究。
地理大发现以实践证实了地圆学说,为建立新的天文学和地理学奠定了基础。
如何理解“哥白尼革命”?解析:所谓“革命”,一定是“革”了旧事物的命,使事物的发展有一次脱胎换骨的变化。
科学的意义不仅在于科学发展自身的意义,更在于其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人们观念意识的改变。
参考:哥白尼之前,地球中心说在欧洲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它也是基督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不仅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地球中心到太阳中心),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中世纪的科学研究是服务于宗教神学、论证神学合理性的) 。
伽利略为何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解析:“之父”意味着他开创了一代科学的研究方法,与之前的方法划清了界限,以后的科学是沿着他创立的道路一直走下去的。
本问题外延只涉及科学领域。
参考:伽利略把吉尔伯托的实验方法和归纳方法与数学的演绎方法结合起来,因而发现并建立了物理科学的真正方法,从而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一、选择题1.史学界将“日心说”的提出称为“天文学革命”。
“革命”的本质含义是( ) A.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B.提倡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C.动摇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D.使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解析:选C。
“日心说”使得教会的“地心说”受到质疑,从而也就批判了教会关于地球是上帝特地创造出来的假说,也就动摇了教会神学的理论基础。
故选C。
2. 爱因斯坦认为:“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这主要是因为伽利略( ) A.捍卫哥白尼日心说B.奠定实验科学基础C.发明了天文望远镜D.发现自由落体定律解析:选B。
伽利略的贡献是他在科学研究方面,注重利用数学和实验,他的成就“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选B项。
3.(他的研究成果)为日心说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使得自然科学的研究最终挣脱了宗教的枷锁,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B.牛顿C.达尔文D.爱因斯坦解析:选B。
据关键信息“日心说”“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联系牛顿经典力学产生的意义可知,选B项。
4. 右图为苹果公司最初的LOGO(牛顿在苹果树下看书),图片外框写着:“牛顿,一个永远孤独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中的灵魂。
”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 A.首次将人类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地位B.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C.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D.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规律解析:选D。
A项为智者学派观点的意义、B项为量子论的影响、C项为相对论的影响,牛顿经典力学理论的形成标志是1687年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规律,选D项。
5. 近代世界史上,某书出版后,引起宗教势力恐慌,他们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组织集会大造声势,提出“拯救心灵”,并联合30位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与40位医学博士,联名发表宣言反对本书的出版,这本书是(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论法的精神》C.《共产党宣言》D.《物种起源》解析:选D。
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1.(2015·福建文综·22)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认识。
科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
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 )A.进化论 B.万有引力定律C.量子论 D.相对论【考点】经典力学——万有引力定律【解析】进化论产生时间是19世纪中期,故A项错误;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力学内容,产生时间是17世纪,研究对象符合材料“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故B项正确;量子论、相对论产生时间是20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D项错误。
【答案】B2.(2015·重庆文综·10)1727年春,伏尔泰参加了牛顿的葬礼,随后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并聆听了苹果坠地的故事。
该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佳话。
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科学团体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B.跨国文化交流促进了科学思想的传播C.18世纪早期英国启蒙运动已接近尾声D.18世纪早期法国思想自由度逊于英国【考点】牛顿与经典力学【解析】材料内容讲述了伏尔泰的文学著作使牛顿苹果坠地的科学故事传遍世界,并不是科学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故A项错误;据材料“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并聆听了苹果坠地的故事”“该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佳话”说明牛顿经典力学借助文学的推广,广泛的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故B项正确;英国启蒙运动已接近尾声,材料内容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心在法国,并不是英国,故D项错误。
【答案】B3.(2015·江苏单科·15)“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撩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
”此处“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 ) A.牛顿 B.达尔文C.爱因斯坦 D.普朗克【考点】经典力学——牛顿对经典力学建立所作的贡献、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解析】文艺复兴以后,近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1687年,牛顿把地球上的物体的运动和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形成了经典力学体系,确认了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的意义,改变了自古代中世纪以来人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相符,故A项正确;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创立了生物进化论,但与“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不符,故B项错误;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但与“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不符,故C项错误;1900年普朗克提山了量子假说,但与“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不符,故D项错误。
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课前预习一、从哥白尼到伽利略1、哥白尼(1)主要学说:针对地球中心说在欧洲仍然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
【思维拓展】“日心说”比“地心说”进步在哪儿?今天人们还主张“日心说”吗?提示:“地心说”即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反映了“上帝创造世界”的神学观,而“日心说”核心内容是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摧毁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谬论,也开始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今天人们已不主张“日心说”,因为宇宙是无限的,银河系只是宇宙的一部分。
(2)历史意义: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2、伽利略(1)主要贡献: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2)地位: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伽利略的杰出成就为牛顿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二、牛顿的经典力学1、牛顿的贡献(1)建立经典力学体系:1687年,出版了力学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一次飞跃。
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范例。
(2)创立微积分。
2、牛顿力学的影响(1)牛顿力学的创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开始的标志。
(2)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3)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三、达尔文与进化论1、进化论的提出19世纪以前,神创论占统治地位。
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建立起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严密的生物进化理论。
1871年,达尔文发表《人类的起源》,进一步论证了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
2、进化论的内容一言以蔽之,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进化论的意义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是对上帝造人说的颠覆。
四、瓦特与蒸汽机1、背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生产力的发展呼唤着新动力支撑与推动。
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课后篇巩固探究学业水平引导1.1633年,伽利略在罗马接受教廷审讯,并被判处终身监禁。
为什么伽利略会引起教会的仇恨( )A.他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B.他宣传人文主义思想C.他提出生物进化论D.他支持“太阳中心说”解析A项是宗教改革的意义;B项是文艺复兴的内容;C项是达尔文的贡献,排除A、B、C三项。
伽利略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哥白尼的日心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这引起了教会的仇恨,所以D项正确。
答案 D2.伽利略被认为是真正具有近代科学精神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A.开启了近代自然科学的革命B.推翻了天主教会旧的宇宙观C.继承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思想D.开创了从实验中认识自然的方法解析近代科学的特点是注重实验。
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答案 D3.牛顿最辉煌的成就是( )A.微积分B.建立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C.发现海王星D.提出进化论解析牛顿最辉煌的成就是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
答案 B4.“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
”提出这一观点的科学家是( )A.牛顿B.波义耳C.拉瓦锡D.哥白尼解析本题考查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题干材料反映了牛顿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释月亮围绕地球运动的原因。
答案 A5.简单的图片往往能够阐释深奥的道理。
下图所反映的科学观点的创立者是( )A.牛顿B.哥白尼C.达尔文D.爱迪生解析图片内容反映的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6.被人们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 )A.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B.达尔文的进化论C.马丁·路德的新教学说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解析本题的突破口是“上帝”“降低”“人类”。
“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说明该理论与上帝造人说有关。
分析四个备选项,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颠覆了上帝造人说。
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课标要求】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3、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重点】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进化论、两次科技革命【难点】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进化论【基础知识梳理】什么是近代科学?——P64课本知识链接一、近代科学技术兴起发展的原因: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和发展)物质基础、根本原因2、政治:资产阶级的成长和壮大,资本主义代议制的逐步确立3、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推动,解放人们思想4、欧洲先进国家保护奖励科技发明,改革教育制度和专利制度,组织科研机构,推动近代科学的创立和发展。
科学家们的主观努力。
二、近代科技兴起的表现:(一)牛顿的经典力学:——17世纪1、背景:(1)哥白尼:①成就:提出太阳中心说;(日心说)②意义:从根本上动摇了的理论基础。
——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2)伽利略:①成就——A:1610年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证明日心说的正确;B:“近代科学之父”—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②意义:伽利略的杰出成就为2、建立(1)标志: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
特征: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方式符号为表达方式(2)内容:建立的基本体系,发现了着名的定律和定律(3)运用范例: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范例。
数学方面:在17世纪60年代,牛顿与德国的莱布尼茨分别独立创立了微积分3、经典力学建立的意义:①牛顿力学是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的理论基础;②牛顿力学得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真正形成的标志)③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④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科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