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解读十八大关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建设

毛概解读十八大关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建设

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解读十八大关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建设

车辆1102班

蒋银磊(0554*******)

2013-05-28

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一、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我国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唯一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我国,虽然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但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可能会激化。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必须以人民军队为坚强后盾。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环境复杂多变,霸权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战争威胁并未完全消除。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必须加强和巩固我国的国防。加强军队和国防建设,增强国防实力,是全面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巩固的国防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富国和强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块基石。

二、“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党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新要求,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贯彻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与时俱进加强军事战略指导,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积极运筹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坚定不移把信息化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推动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加强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深入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紧跟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的潮流,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坚持以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先导,着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现代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任务。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军要跟上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和统一。新时期的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导方针。科学技术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信息化成为现代战争的基本形态。在这种情况下,对我国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的未来战争,很可能是信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所以必须要紧跟世界军事变革潮流,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有应付一般条件下的战争转到打赢信息化战争上来。这个方针正确解决了我军建设和改革的发展方向问题。

我军现代化建设还处在机械化任务尚未完成,同时又面临信息化任务的特殊历史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要以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为目标,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推进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充分发挥信息能力在当今战斗力生成中的主导作用。军队现代化建设包括武器装备,军事人才,后勤保障,体制编制和军事理论等基本内容。武器装备现代化,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和主要标志;军事人才的现代化,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后勤保障的现代化,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物质保证,是维持和再生战斗力的物质因素;体制编制的现代化,是军队现代化建设中是现任与武器最佳结合的纽带;军事理论的现代化,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先导。

我们要把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第一,按照信息化的要求,积极创新发展军事理论。第二,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第三,继续对我军的体制编制进行改革,使之更趋于合理。第四,围绕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符合发展。第五,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三、“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作风。”

人民军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军队要坚持自己的性质,即适当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我们的军队要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军要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始终成为当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打得赢、不变质,这是新形势下我军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四、“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将一如既往同各国加强军事合作、增进军事互信,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事务,在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军事战略是指武装力量建设和运用的基本依据。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总的战略方针,是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战略方针也一直是积极防御。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强调,我们的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处理问题。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永远不称霸,永远不去侵略人家。我们加强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完全是为了防御。

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从根本上讲,是由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但是,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国家必须具有用军事手段捍卫主权和安全的能力。我国国防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巩固国防,抵御外敌入侵,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在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强战争准备,防止或恶之战争的爆发,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尽可能多的和平时间和有力的国际环境。

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重大成就,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化,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著增强,出色完成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