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启示》作文指导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23
生活中的启示作文篇一:生活的启示作文生活的启示作文生活像秋天的风,从身边呼呼刮过,从指尖轻轻绕过,从眼前匆匆掠过,带来了苦恼,带来了甜美,也带来了繁星般的琐事。
转眼到了五年级了,摘下一颗秋风携着的金色苹果,轻轻旋转,在阳光下依然灼灼生辉,令我深思。
暑假的一天,爸爸陪我去爬山。
一路上,我又蹦又跳,把爸爸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山越来越陡,路越来越险,我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一下就坐在了石阶上,眼睁睁地看着爸爸小跑地向我追来,却无力再跑。
这时,爸爸已跑到了我身边,打趣地问:“怎么啦!小刘翔也会有今天?”“山高,爬不上!”我一脸不满地向爸爸抱怨道。
不料,爸爸一改刚才的嬉皮笑脸,严肃地说:“不行,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淌不过的河,万事都要坚持不懈!”说着,一把抓过我的手,带我向山顶爬了上去。
好不容易爬到山顶,我眺望远方,回想爸爸说的话,是啊,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凡事只要有恒心,有毅力,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如果半途而废就会一事无成,学习不也正是这样的吗?在学习中没有什么学不会的,只要我们勤学多问,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爬山事虽小,却让我深思,更给了我生活的启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生活就是一本书,从中,我们能得到许多启示。
记得一次我们到外婆家过暑假。
那天天气炎热,我们做好去山上避暑的准备。
不知不觉中,我们走过毛竹林和枫树林,来到一片“花海”,其中有丁香、郁金香和平常不起眼的芦荟。
我上前摘了一朵郁金香,正要去闻时,外公跑过来对我说:“孩子,这花可不能多闻。
”我疑惑不解,外公马上解道:“郁金香的花朵有有毒碱,过多接触会使人毛发脱落。
”我拿起丁香时,外公又说:“这花也不好,会在夜间散发刺激嗅觉的微粒,对高血压的人很不利,真正的好花是芦荟。
”“可芦荟既不漂亮,也不起眼。
”虽然芦荟随处可见,也不是很漂亮,但它对人们最有用的。
它能全面调节人体免疫力,还能促进血液物质循环,排毒养颜,好处数不胜数,不象只看不中用的一些花,要对人们有用才行。
《生活的启示》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这本无字书,从一件小事,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
2、选择生活中的一个角度,写一件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注意写出生活中的启示。
3、在写作指导中,培养学生善于从生活小事中挖掘意义,获得启示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将事情写具体,把启示讲明白。
2、事情与启示有必然的联系。
课前准备:1、留心生活中带给自己启示的事情。
2、搜集平时在书中和生活中读到的有启示意义的句子。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感悟启示。
师导入: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姓名,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
这本书的名字叫“生活”。
生活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善于读这本书的人,不仅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还会为这本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
今天,就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敞开心扉,把自己生活中的启示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板书“生活的启示”)请大家看看本次习作的要求。
二、出示课件,明确要求。
1、出示课件: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曾经给你以启示?从中选择一件,仔细想想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注意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2、明确要求:写一件给自己启发的事,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三、习作指导(一)、聊话题定材料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曾经给你以启示?(生自由发言)(二)、指导把事例说具体。
师: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的事例,也得到了不同的启示。
真可谓是生活处处皆学问,不过,我们写作文可不能就这么几句话,我们先来把给你启示的这件事说具体些。
1、要把一件事情说具体,应该说清楚事情的什么?(起因、经过、结果)2、下面就请大家在小组内把给自己以启示的事情说具体,待会我们全班一起交流。
(先小组内说,全班交流,教师适当指导)(三)、指导谋篇布局:1、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事情、启示)2、在这两部分中哪一部分应该详写,哪一部分略写?3、开头和结尾怎样写?交流后让学生明确:开头:可以点明是一件什么事给了自己启示,引起下文;也可以直接写事,交代事情起因。
《生活中的启示》第一课时习作指导广州市满族小学赵佩贤◆教学目标:1、学会读生活之书,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发,并能自觉地联系生活实际,用笔表达“生活”。
2、围绕所选内容把事情写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3、尝试运用本单元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写好事情中的重点部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主题。
1、生活就像是一本书,尽管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
大家还记得第4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什么的吗?通过身边的一些小事获得生活的启示。
【ppt:出示对比表格】二、回顾生活,建构文源。
1、如果把生活中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收集起来,我们一定会获得更多的智慧。
所以我们级组正准备出一期刊物叫《启示》,向大家征文。
那究竟选哪一件事来写更加合适呢?选材是很重要的,正如一件漂亮的衣服首先就要有好的布料。
先请一名同学来汇报。
【前作文表格:要求先在家思考,简单填写。
】【课前指导】选材时可以从3方面去考虑:选材是否新颖(可以是在观察动植物时得到启示,也可以从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中得到启示)、过程交代得是否清楚、事情与启发是否有关联。
【投影表格,分享1名】①第1名汇报后进行点拨,先来看看他所选的事是哪方面的内容,过程交代清楚了吗?是否就蕴含这个道理?②那么我们要注意了,启发和事情一定是要有密切的联系的,如果觉得有点偏离了,有点点不搭边,我们都必须改。
提改进的建议。
③或者你们听了这件事以后还能获得别的启发吗?2、拿出前作文表格,先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你选了一件什么事,请你把表格中的这件事概括地告诉同学,大家根据要求来评评事选得好不好,启示是否合适?并马上提点建议。
选两种不同类型的2名分享,请同学来评评。
3、对于同一事情,我们所看的角度不同,获得的启发自然也就不同,我检查的时候发现有一些同学写的启示很精彩的,一起看看。
【ppt出示】我们选了好的材料,更要体会出深刻的道理来,你的文章才会出彩。
4、我选了一位同学以前写的日记,也写过一件很平常的生活小事,看看你们又能获得什么启发?自由发言。
生活中的启示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会引起我们的思考,其实生活中发人深思的事物还有很多很多,一件小事让你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一句格言,甚至一句普通的话在特定的情景中让你的心荡起涟漪;有时一本书会激活你的记忆,引发你的联想,让你想到很多很多;一张照片也会让你过目不忘,心中有一份牵挂,一份感念;一次活动、一种生活现象也能启发你的思考……生活如此丰富,善于阅读生活的你一定不难采撷到美丽的花朵。
可以写的内容真是不少,怎样才能写好呢?第一,确定内容。
生活馈赠给我们的,有不计其数的“启示”。
从写作的角度看,“生活中的启示”是指我们从生活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启发。
这个“生活中”,可以理解为学习中、读书中、看电视中、听音乐中、实验中、观察中……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家庭生活真是太丰富了!生活中的平凡事,大到学习活动、小到衣食住行,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警醒,促人深思,这些事都可以作为习作的素材。
关键是你要会从这些平凡的小事中抓住别人看不见的道理来写,抓住其中最“亮”的事情,写出带给我们的启示。
定好内容后最好拟订一个题目,这样写起来会更顺手。
如可以直接以“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为题;也可以加上个词语,以“一件()小事” “一句()格言”“一幅()漫画”为题;学习本单元的课文用“()的启示”或是直接用一个含义深刻的句子来命题,如《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第二,写清事实。
要写清是什么事情,什么名言,什么漫画。
记事要注意写清过程;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漫画作文要按照顺序介绍画面表现的故事,要写清图意,同时要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第三,善于联想。
同是一件小事,有的人就从中获得启示,有的人就无动于衷,这是因为有的人善于联想,他的思维活跃开阔。
什么叫做联想呢?联想就是见到甲而想到乙。
有时甲和乙在性质上相类似。
《生活中的启示》作文指导所谓启示,就是通过指点、开导而认识事理的意思。
启示的获得,或者是通过别人的指点、开导、启发而得到,或是通过自己刈•事物的观察、体验而领悟。
处处留心皆学问,口然界奥妙无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只要我们细心去观察,认真去思考,用心去体会,就会获得许许多多的启示。
请以'‘生活中的启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题tl 口拟,立意口圧,文体口选,不少于450 字。
[写作点拨]这个话题的内容是非常宽泛的,口然和社会中凡是能给人以启发指示并使人领悟的,都口J 入题。
写作的重点应放在“启示”上。
写这类文章多半一事一议,我们口J以先记叙要描述的事件,从这一事件屮开发出某种生活哲理,号召具他人或给予警戒,也町以用开发出的道理指导人们将來的生活,给人指出迷津,鼓舞人前进。
开篇时可以引用一些名人名言,也对以直接引用名人的爭例,也可用现身说法,直叙其事,注意升华的道理一定要符合实际,不能言过其实或与所写事件没有联系,使文章与道理脱节,这是写作此文的一忌。
语言一定要朴实诚恳,不能高喊口号而使文章成了空洞的说教。
另外,由丁•一种事物往往包含多方面的道理,所以同一题目可能产生不同的“启示”性文章。
应注意在比较中加以明确的选择,择定一个或几个类比点,然后加以阐发,不应漫无边际地说东道西。
就事析理是写好这类文章的一、写什么1、这次的习作要写什么呢?这个在我们的课本里吗得十分清楚,快翻开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我们常会从生活中获得启示,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都能引起我们的思考。
从下而的建议中选杼一个角度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
在生活屮,有哪些事情曾经给你以启发?从屮选择一件,仔细想想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先说一说,再写下來,注童把事情的经过讲清处,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座右铭是用来激励或提醍H己的警句格言。
比如,一个人提示自己要爱护身体,就写下一个座右铭:"健康是幸福的源泉。
”另一个人告诫口己耍守信用,就把《论语》中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当作座右铭。
关于启示的写作指导:怎样写好“生活中的启示”编者按:只要我们足够细心,总能从生活中得到一些启示。
关于启示的作文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有关“生活中的启示”的写作指导,希望对你有帮助!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选编的课文是从生活中受到的启示,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少会受到一些启发,所以这一单元的习作就是让同学们写一写自己从生活中获得的启发。
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处处都是学问。
同学们经历的一件小事,看到的一句格言警句、一幅漫画,都可以引起思考,从中有所感触,有所启发。
所以本次习作可以从三个选材入手。
1、一件小事虽然同学们之前练习了记事作文,知道记事作文要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但是作为一篇五年级作文,不应该像以前那样简短、干巴巴。
同学们可以回顾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尝试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一些细节描写。
以《钓鱼的启示》为例,同学们可以在习作开头点明文章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然后写事情的起因时适当穿插环境描写,既可以渲染故事发生的背景,又可以烘托人物的心情,使习作更具感染力。
在描写事情经过时,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尽量把这些细节描写得更为细腻具体些,这样使描写的场景更具画面感,像正在播放的影片一样,可读性就大大增强了。
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借景物描写来传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比如,《钓鱼的启示》一文中,父亲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到其他人和船的影子。
”此处的环境描写暗含着“我将鱼占为己有也没人知道”的心理。
这些写作方法的运用需要同学们在一次次习作中不断揣摩总结,才能运用得恰如其分。
最后在习作的结尾中点明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一篇关于“生活的启示”就成功完成了。
2、一句印象深刻、影响深远的格言警句一句印象深刻、影响深远的格言警句,这个题材的写法既可以类似《钓鱼的启示》,也可以类似《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如果同学们是以一件事来验证这句格言警句,那么写法可以参照上边“生活的启示”,但要注意修改开头和结尾,以照应这句格言警句。
所谓启示,就是通过指点、开导而认识事理的意思。
启示的获得,或者是通过别人的指点、开导、启发而得到,或是通过自己对事物的观察、体验而领悟。
处处留心皆学问,自然界奥妙无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只要我们细心去观察,认真去思考,用心去体会,就会获得许许多多的启示。
请以“生活中的启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450字。
[写作点拨]这个话题的内容是非常宽泛的,自然和社会中凡是能给人以启发指示并使人领悟的,都可入题。
写作的重点应放在“启示”上。
写这类文章多半一事一议,我们可以先记叙要描述的事件,从这一事件中开发出某种生活哲理,号召其他人或给予警戒,也可以用开发出的道理指导人们将来的生活,给人指出迷津,鼓舞人前进。
开篇时可以引用一些名人名言,也可以直接引用名人的事例,也可用现身说法,直叙其事,注意升华的道理一定要符合实际,不能言过其实或与所写事件没有联系,使文章与道理脱节,这是写作此文的一忌。
语言一定要朴实诚恳,不能高喊口号而使文章成了空洞的说教。
另外,由于一种事物往往包含多方面的道理,所以同一题目可能产生不同的“启示”性文章。
应注意在比较中加以明确的选择,择定一个或几个类比点,然后加以阐发,不应漫无边际地说东道西。
就事析理是写好这类文章的一、写什么1、这次的习作要写什么呢?这个在我们的课本里写得十分清楚,快翻开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我们常会从生活中获得启示,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都能引起我们的思考。
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
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曾经给你以启发?从中选择一件,仔细想想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注意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座右铭是用来激励或提醒自己的警句格言。
比如,一个人提示自己要爱护身体,就写下一个座右铭:“健康是幸福的源泉。
”另一个人告诫自己要守信用,就把《论语》中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当作座右铭。
初一生活中的启示作文初一生活是我人生中的一个新开始,带给我了新的体验和新的启示。
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明白了很多道理。
下面,我将与大家分享我在初一生活中所得到的几点启示。
初一生活告诉我要珍惜时间。
进入初中后,我从早上七点半上学到下午五点放学,每天都很充实。
作业量增加了,课程内容也更加复杂,学习变得更加紧张。
我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和重要,并且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我开始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时间,从而更好地完成作业和复习。
在初一生活中,我明白了时间不等人,只有合理利用才能事半功倍。
初一生活告诉我要有目标。
初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学业上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让我感到有些焦虑。
我明白只有给自己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才能有动力去努力。
初中三年的学习目标对我来说就是考上一个好的高中,因此我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我还明白了追求目标的过程是艰辛的,但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初一生活告诉我要积极参与课外活动。
除了学习,我还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
我发现参加课外活动可以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开拓自己的眼界。
我组织参加了学校的足球队和合唱团,通过集体活动我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我还参加了学校的讲故事比赛,通过讲故事,我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能力。
初一生活告诉我,参与课外活动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拓宽自己的视野,而不仅仅局限于学业。
初一生活告诉我要与同学友好相处。
进入初中后,我的同学变得更多,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经历和生活习惯。
初一生活让我明白只有友好相处,才能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我主动与同学交流,互相帮助,建立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与同学的交往,我学会了互相尊重和关心他人。
初一生活告诉我要学会与人为善,以友谊为纽带,建立起牢固的人际关系。
初一生活中的这些启示让我更加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目标。
珍惜时间,有目标,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友好相处,这些都是我通过初一生活得到的宝贵的启示。
五年级上册十五生活中的启示——详略得当,突出启示【习作要求】1、选择有意义的小事,合理安排材料的先后与详略,做到文从字顺、有条有理地表达。
2、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丰富多彩,善于捕捉事物的特征,提高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写作时,感情真挚,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实体验。
【教学目标】1、关注生活这本书,从中受到启示,感悟人生道理;2、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充分调动习作水平高的同学的主动性,提高其他学生把一件事情写具体、写生动的习作能力。
3、学习善于从生活小事中挖掘意义,获得启示的能力。
【教学重点】1、把一件事情写具体、写生动,把得到的启示说准确。
2、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读生活之书,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发,并能自觉地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行动为生活之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谈话导入师:快乐作文,快乐成长!欢迎同学们乘上快乐大巴车走入我们的快乐课堂!老师已经准备好了,你们准备好了吗?好,马上开始我们的快乐之旅!我们的口号是:快乐作文,快乐成长!我们的掌声是:棒!棒!你真棒!我们的坐姿是:抬头,挺胸我们的上课要求是:快、静、齐。
一、快乐导航师: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姓名,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
这本书的名字叫“生活”。
善于读这本书的人,不仅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还会为这本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段生活中的广告。
(幻灯片3——视频)(播放电视广告)师配音:每天晚上,年轻的妈妈打好热腾腾的水,给年迈的老奶奶洗脚。
她日复一日不变的行为,温暖了奶奶苍老的心灵。
她不知道,无意中,她教会了自己的孩子──感恩。
师:看了这则公益广告,你有什么感受?(生交流)师小结:生活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我们每个人都像刚才的那个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翻阅”它。
一件小事,一句格言警句,一幅漫画……都能引起我们的思考,给我们带来生活的启示,成为我们人生道路的一盏指明灯。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教案从生活中获得启示一,习作要求我们常会从生活中获得启示,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都能引起我们的思考,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
二,写什么1、生活中对你有启发的小事如:日积月累地练字(练琴),有一天终于发现自己的字很漂亮,自己的琴艺也取了成绩的时候,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上公车时有秩序地排队上车和一窝蜂地挤上车,哪种方式上车会更快些呢?你可以做做实验,看看能体会出什么道理?31、23什么呢?42、结合自己在现实中发现的类似情况,从控诉的角度举例,衬托出教材图片中两位孩子爱护环境,为他人着想的思想品质。
小贴士:在进行看图说话时,我们可以用自己五官+心将图片看立体:眼睛看到图片里有什么?图片中当时呈现的场景或者人物会有什么声音?会闻到一些是气味……再加上自己一些合理的想象(心),相信你一定会写出一篇精彩的看图说话!2)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指导本组习作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进行构思。
1、从生活中,什么事情给自己以启示?想一想,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2、根据搜集的名言警句,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可以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事例来说一说,写一写这句话对自己的启发或帮助。
3、观察一组漫画,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和同学交流交流。
如果你还看见过其他发人深思的漫画,也可以带到班上介绍给大家。
然后根据自己介绍的漫画写一篇习作。
写的方法可以介绍多种多样,如:可以直接写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也可以根据画意编一个故事,让读故事的人自己去体会漫画的含义。
要写好本次习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写清事实。
所谓的写清事实,是说你在写“生活的启示”时,一定要交代清楚是什么事情、哪句名言、什么漫画……给你的启示。
比如写一件事情给你的启示,一定要吧事件的过程写清楚,只有把事情的经过“地球是---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话题作文“生活的启示”写作指导与佳作示例[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所谓启示,就是通过指点、开导而认识事理的意思。
启示的获得,或者是通过别人的指点、开导、启发而得到,或是通过自己对事物的观察、体验而领悟。
处处留心皆学问,自然界奥妙无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只要我们细心去观察,认真去思考,用心去体会,就会获得许许多多的启示。
请以“生活中的启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这个话题的范围很宽泛,自然和社会中凡是能给人以启发、指示并使人领悟的,都可入题。
写作的重点应放在“启示”上。
写这类文章多用一事一议法,即可以先记叙一个事件(物),从这一事件(物)中发现某种生活哲理,或号召他人或给予警戒,也可以用发掘出的道理指导人们将来的生活,给人指点迷津,鼓舞人前进。
开篇时可以引用一些名人名言,也可以直接引用名人事例,也可用现身说法,直叙其事。
注意升华的道理一定要符合实际,不能言过其实或与所叙事件(物)没有联系,使文章与道理脱节,这是写作此文的大忌。
语言一定要朴实诚恳,不能高喊口号而使文章成了空洞的说教。
就事析理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关键。
必须先明事明物,因事物引出议论。
述说事实,是为议论作铺垫,用语上要巧妙地为下文的议论设下伏笔,凡与后面的议论无关的,一概从简或略去。
事实述说后,有的同学往往急忙去联系类似的事实,而没有认真地剖析一下事实中所包含的道理。
这样的感想,说理浅薄,难以以理服人。
如果在就事析理上下一番功夫,将事实所含的道理挑明了,说清了,再由此及彼地联想生活中类似的事例,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另外,由于同一种事件(物)往往包含多方面的道理,所以同一题目可能产生不同的“启示”。
应注意在比较中加以明确的选择,择定一个或几个类比点,然后加以阐发,不应漫无边际地说东道西。
[佳作示例]保险丝的启示一考生拿着换下来的保险丝胡乱地想,它那么软,指甲都掐得断;熔点那么低,划根火柴就能烧化它,可算是金属家族中的弱者。
《生活中的启示》习作指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根据材料,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2、过程和方法:承接口语交际课,掌握本单元课文的布局技巧和表达方法,并迁移到习作中去。
3、情感和态度: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升其自信心。
【教学重点】能够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教学难点】能够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卡片,作文稿纸等【教学过程】一、结合口语交际,引入写作师: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姓名,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
这本书的名字就叫“生活”。
【板书:“生活”】善读这本书,你会从中得到很多启示。
【板书:“中的启示”】你不要小看这些启示,聪明的人会利用这些启示来指导自己以后的生活,并且受益终生!师:在上一节口语交际课,同学们有的选择了一件小事,有的选择了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但无论你选择哪个材料,你都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把它们写下来,好不好?(设计意图: 子曰:温故而知新。
结合上节课口语交际的内容,引出本课写作重点,体现了人教版教材口语交际和习作之间的紧密性。
)(二)回顾课文结构,学会布局1、学生排列课文篇章结构。
师:同学们,其实每一篇课文都是指导我们写作的优秀范文。
现在,讲台上分别有13、14两课的篇章结构,用五角星代表作者受到的启示,两个小圈分别代表简单的开头和结尾。
下面请同学们做一下排列,谁来挑战?(学生上台排列)师:请大家观察这两幅图,比较一下,这两篇课文的篇章结构有什么不一样?(提示:可以从五角星的位置和图形的大小进行对比)生:……师:是的,《钓鱼的启示》详写获得启示的这件事,略写这个启示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刚好相反。
略写获得启示这件事,详写启示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根据不同的写作需要,选择不同的布局,这就是“布局的技巧”。
【板书:“布局的技巧”】2、根据材料选择布局方式。
所谓启示,就是通过指点、开导而认识事理的意思。
启示的获得,或者是通过别人的指点、开导、启发而得到,或是通过自己对事物的观察、体验而领悟。
处处留心皆学问,自然界奥妙无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只要我们细心去观察,认真去思考,用心去体会,就会获得许许多多的启示。
请以“生活中的启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450字。
[写作点拨]这个话题的内容是非常宽泛的,自然和社会中凡是能给人以启发指示并使人领悟的,都可入题。
写作的重点应放在“启示”上。
写这类文章多半一事一议,我们可以先记叙要描述的事件,从这一事件中开发出某种生活哲理,号召其他人或给予警戒,也可以用开发出的道理指导人们将来的生活,给人指出迷津,鼓舞人前进。
开篇时可以引用一些名人名言,也可以直接引用名人的事例,也可用现身说法,直叙其事,注意升华的道理一定要符合实际,不能言过其实或与所写事件没有联系,使文章与道理脱节,这是写作此文的一忌。
语言一定要朴实诚恳,不能高喊口号而使文章成了空洞的说教。
另外,由于一种事物往往包含多方面的道理,所以同一题目可能产生不同的“启示”性文章。
应注意在比较中加以明确的选择,择定一个或几个类比点,然后加以阐发,不应漫无边际地说东道西。
就事析理是写好这类文章的一、写什么1、这次的习作要写什么呢?这个在我们的课本里写得十分清楚,快翻开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我们常会从生活中获得启示,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都能引起我们的思考。
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
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曾经给你以启发?从中选择一件,仔细想想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注意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座右铭是用来激励或提醒自己的警句格言。
比如,一个人提示自己要爱护身体,就写下一个座右铭:“健康是幸福的源泉。
”另一个人告诫自己要守信用,就把《论语》中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当作座右铭。
平时我们收集了很多名言警句,你觉得哪句话对你启发最大?跟同学交流自己的座右铭(可以是别人说的,也可以是自己拟的),并说说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事例来说一说、写一写这句话对自己的启发或帮助。
仔细观察这组漫画,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和同学交流交流。
如果你还看见过其他发人深思的漫画,也可以带到班上介绍给大家。
然后根据自己介绍的漫画写一篇习作。
写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可以直接写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也可以根据画意编一个故事,让读故事的人去体会漫画的含义。
2、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吗知道了习作的题目,下一步要了解的就是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这一点可是很重要呢,不然有可能会出现跑题的事情,后果很严重哦。
那么,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呢?请小朋友们注意啦,本次习作,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要求我们“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
”3、确定自己要写哪一个小朋友:生活中的启示很多,我应该写哪一个呢?老师:建议你从下面几个方向来思考:(1)打开思路。
生活中,除了书上说到的: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会引起我们的思考,从中获得启示,还有哪些情况也会让人很受启发?比如:一本好书、一篇报道、一张照片、一次活动……关键是引导学生讲出:它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习作命题。
可以直接以“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为题;如果能在“小事”“格言”“漫画”前加上一个词:“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有个题眼则更好;要是能像本单元的课文那样用“()的启示”,或含义深刻的句子来命题,也很不错,如“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等。
(3)写作要求。
一要写清事实(什么事情、哪句名言、什么漫画……),记事要注意写清过程;二得写明白从中得到的启示。
怎么样,现在你想好了吗,准备写哪一个内容呢?想一想,你对哪一个内容最感兴趣,你就写哪一个。
二、怎么写1、有一些问题需要弄清楚小朋友:从写作的角度看,“生活中的启示”是指什么呢?老师:从写作的角度看,“生活中的启示”是指你从生活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启发?这个“生活中”,我们可以理解为学习中、读书中、看电视中、听音乐中、实验中、观察中……小朋友:这次的习作与以往的习作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老师:这次习作,关键有两点,一是要写具体“生活中”的事例,二是要写出从“生活中”明白的道理。
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悟。
2、该怎样开始呢老师:想一想,你打算写哪方面的启示呢?小朋友:我想写一件小事的启示。
小朋友:我想写一幅画的启示。
小朋友:我想写一次活动的启示。
小朋友:我想写……老师:我们可以从多角度地思考。
把自己的启示想清楚了,那我们就可以开始动笔了。
3、方法提示:小朋友:写“生活中的启示”这类作文,应该如何观察和体验生活呢?老师:生活中有一些平凡的小事,往往蕴含着深刻道理。
大到学习活动,小到衣食住行,点点滴滴的小事情,都可以是本次习作的素材。
关键是你要会从这些平凡的小事中,能够抓住别人看不见的道理来写。
要观察事件的前因和后果。
任何事情,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观察事情时,我们不仅要注意观察事情的起因和经过,更要注意观察事情的结果。
观察事情的结果,往往能揭示出事件的深刻意义。
观察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把事情的过程观察完整。
2)要突出观察事件的重点。
3)要注意思考事件所揭示的意义。
小朋友:怎样才能写好“生活中的启示”呢?老师:要想写好这次的作文,首先你应该在观察小事的过程注意思考深意。
有的同学说,我们每天的生活太平常了,作文简直没有可写的东西。
其实在平平常常的小事中有不少可以写出深刻意思的文章呢。
例如《一夜的工作》一课写的是作者亲眼看到的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这件事的确很平常,但是从总理的一举一动中,看到了伟大的人格、高尚的品德,于是作者写了这件小事,用朴实的语言,表达出对总理敬爱的感情。
怎样从小事中写出深意呢?1)提高认识水平,训练从小事中发现深意的眼力。
正如前面在积累丰富的材料中所谈的,要努力站在生活的“制高点”上去认识生活,才能观察和积累丰材料。
这里,这个“制高点”就是较高的认识能力。
认识能力要靠平时的学习。
向书本学习,从所学的课本中、各种课外读物中学习,提高认识能力;向社会学习,对社会的各种现象加以分析,取得正确的认识,提高认识能力;向家长、老师、周围的人学习,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取得正确认识,提高认识能力。
有了这个认识能力,就能从小事中发现深意。
2)遇事动脑想一想,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本身蕴含的深意。
生活是复杂的,只注意它表面的现象,不挖掘它的本质,也就认识不到其中的深意。
所以,遇事动脑想一想,经过思考、分析挖掘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本质,实在重要。
如《鱼游到了纸上》一文,写的是一位聋哑人在西湖画金鱼的事,但是作者经过思考,发现了这件事所蕴含的一个普通的道理,这就是对事业的热爱和追求,是事业成功的前提。
用课文里的话来说,就是“因为他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所以画出的鱼好像“游到了纸上”。
观察要做个有心人。
做有心人不仅仅是注意周围的事物,更重要的应该是尽可能深入地想一想,多问几个“我明白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努力锻炼出一双发现生活美的好眼力。
这样在写作文时就会写出新意,写出深意。
小朋友:哦!我明白了。
老师:其次,你要把一件事情叙述完整。
一般来说,一件事情总会有起因,经过,结果等几个部分。
我们在具体描述的时候,应该把握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要重点叙述是怎样发展变化的,要注意分清事情是按什么顺序发展变化的。
在记事的文章里,事情的经过是文章的重点。
叙述事情的经过,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完整。
所谓完整,就是要注意叙述事情经过的全过程。
事件的开始怎样,后来怎样,是怎样发展变化的,最后又怎样等等。
二是要具体。
所谓具体,就是要注意观察事件的细节,生活的情趣。
越是变化快的地方越要细致描述,越是人物行动的地方越要仔细描述,越是容易忽略的细节越要注意描述。
三是有顺序。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心里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是按地点变化的顺序来观察,还是按时间变化的顺序来观察,还是按总分的顺序来观察,还是按静动的顺序来观察等等,要有条不紊。
要注意叙述事情的开头和结尾。
事件的开头,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气氛、活动场面等等;事件的结尾,要注意事件的结局、变化等等。
这样观察后的事件,写起文章来才会完整。
小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啊!老师:第三,我们应该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要写好事件的细节。
事件的细节,就是要在事件的细处摄神,就是在观察中注意那些细小的动作、情节、景物等。
因为细节的真实描绘,用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描绘环境,可以取得“于细微处见精神”的艺术效果。
细节主要的有两类,一是行动细节,二是心理活动细节。
细节就是就像电影中的特写一样,把观察对象的细部放大放慢,使人们能从微观之中对事物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要想把人物写得血肉丰满,把事物写得生动逼真,就必须要具有这种观察事物的体物人微、纤毫毕现的功夫。
故事情节可以虚构,但细处描写必须真实,即符合人物性格,所处环境。
在观察时,我们必须注意那些有典型性的生活细节,即要摄取那些有意义的细节部分来着意描摹,突现出来,努力追求“于细微处见精神。
”例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中的一段行动细节:董存瑞瞪着敌人的岸堡,两眼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
我去炸掉它!”在这里,作者认真描述了董存瑞的一处生活细节,用了“瞪,跑,说”等一连串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董存瑞的坚决杀敌之心。
一下子就把董存瑞写活了。
心理活动能够表现人物激动的心情。
描写人物的激动心情、同样是为了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人是高级感情动物,人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在激动的时候,表现是各不相同的。
一般来说,人之所以会激动,可能因为遇到意外的事变,面对复杂尖锐的问题,处在思想变化的过程中或特定环境里,既有强烈的感受,又有深刻的认识,内心的感情会因之波澜起伏。
有的人在激动时可能会“热泪盈眶”,但并不是人人都会这样。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关于激动心情的心理细节描写,我们详加分析和体会,一定会有所启发,如在《一个苹果》一文中,当连长在“让苹果”和“吃苹果”之后。
心里特别激动,作者是这样观察这一细节的:我刚想命令大家认真地把苹果吃了,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
我看见步话机员小李的面颊上闪动着晶莹的泪珠。
再看看周围,别的同志也都在擦眼睛。
一瞬间,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的感情堵住了。
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我被这种出自阶级友爱的战友同的关怀激动着,迸出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这一段精彩的细节描写,前两句讲激动的表现,后两句讲激动的原因。
“防炮洞里的格外沉静”,大家都不说话,为什么都不说话了?联系到第三句“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的感情堤住了”,可以体会到,防炮洞中的每一个人都激起了强烈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