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的主要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43.35 KB
- 文档页数:8
防火防爆的主要措施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防火、防爆的主要措施1防爆泄压1.1定期对设备进行无损探伤检验和测厚工作。
1.2高低压系统之间应安设止逆阀等安全措施。
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过程及设备,应安装必要的自控监测仪表、自动调节报警装置、自动和手动泄压排放设施。
1.3所有放空管均应引至室外,并高出厂房建筑物、构筑物2米以上。
若设在露天设备区内的放空管,应高于附近有人操作的最高设备2米以上。
1.4可燃气体的放空管,应设置安全水封或阻火器;应有向管内加氮气或蒸汽的措施,同时应有良好的静电接地设施。
放空管应在避雷设施的保护范围内。
1.5安全阀的安装、使用、维护和管理按照安全阀安全管理规定执行。
1.6有突然超压或瞬间分解爆炸的生产设备或贮槽等,应装爆破板(防爆膜),导爆筒出口应朝安全方向,并根据需要采取防止二次爆炸、火灾的措施。
1.7凡是装有触媒的高温设备,必须泄压降温后方可打开。
(触媒需要惰化的,应进行惰化。
)1.8压缩气体钢瓶的充装、使用、贮运严格遵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
2控温、控压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压力,不得超温、超压。
温度计、压力表及仪表装置必须定期校验,加强维护,保证灵敏准确。
重要的设备和部位,应装设自动调节、温度、压力的声光报警装置。
3防止氧含量超标3.1在煤气柜前后装设必要的氧含量报警器和事故联锁装置的安全设施,并定期进行校验,确保监测数据准确、联锁装置完好、有效。
3.2氧和可燃气体混合是发生火灾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
管道系统和设备在检修前,一定要将可燃气体置换干净;检修后一定要将空气置换合格后,方可通入易燃气体。
4防火措施4.1在工序之间,各设备的进出口管道应设置切断阀或安全水封。
主要设备上应设单独放空管。
4.2氧气、空气、氮气、可燃气体或液体彼此之间不得直接连通,必须设置止逆阀,安全水封或装设两关一开阀门(两阀间设放空阀),也可加上盲板或拆掉一段管子。
防火、主要防爆措施1防爆泄压阀1.1定期对设备进行无损检测和测厚。
1.2高压和低压系统之间应安装止回阀等安全措施。
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过程及设备,应安装必要的自控监测仪表、自动调节报警装置、自动和手动泄压排放设施。
1.3所有放空管均应引至室外,并高出厂房建筑物、构筑物2米以上。
若设在露天设备区内的放空管,它应该高于附近操作的最高设备2米以上。
1.4可燃气体的放空管,应设置安全水封或阻火器;应有向管内加氮气或蒸汽的措施,同时应有良好的静电接地设施。
通风管应在防雷设施的保护范围内。
1.5安全阀的安装、使用、维护管理按《安全阀安全管理规定》执行。
1.6突然超压或瞬间分解爆炸等生产设备或储罐,应装爆破板(防爆膜),导爆筒出口应朝安全方向,并根据需要采取防止二次爆炸、火灾的措施。
1.7带催化剂的高温设备,必须泄压降温后方可打开。
(触媒需要惰化的,应进行惰化。
)1.8压缩气瓶的填充、使用、贮运严格遵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
2温度控制、控压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压力,不得超温、超压。
温度计、压力计和仪表必须定期校准,加强维护,保证灵敏准确。
重要的设备和部位,应装设自动调节、温度、压力的声光报警装置。
3防止氧含量过高3.1气柜前后安装必要的含氧量报警和事故联锁装置安全设施,并定期进行校验,确保监测数据准确、联锁装置完好、有效。
3.2氧气和可燃气体的混合是火灾和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
管道系统和设备在检修前,一定要将可燃气体置换干净;检修后一定要将空气置换合格后,方可通入易燃气体。
4防火措施4.1在工序之间,每个设备的入口和出口管道应配备切断阀或安全水封。
主要设备上应设单独放空管。
4.2氧气、空气、氮气、可燃气体或液体不得相互直接连接,必须设置止逆阀,安全水封或装设两关一开阀门(两阀间设放空阀),也可加上盲板或拆掉一段管子。
4.3在有易燃易爆物料的设备,管道系统,应有惰性气体置换的设施。
惰性气体可与灭火设施共用。
安全生产防火防爆工作措施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防火防爆工作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以下将介绍安全生产防火防爆工作的措施。
一、防火工作措施1. 建立健全防火管理制度:制定防火管理制度,明确责任,明确防火安全标准,制定具体的防火措施和应急预案。
2. 定期开展防火培训:对员工进行防火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火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施: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施,确保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转。
例如,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水带等消防设备必须定期检验。
4. 加强电气安全管理:严格控制动火作业,加强对电气线路和设备的使用和管理,避免电气火灾的发生。
5. 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严禁乱拉乱接电线,避免因电线老化或故障引起火灾。
6. 加强火源管理:加强对易燃物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的管理,严禁在易燃场所内使用明火。
7. 提高整体的安全意识:通过定期开展安全演练、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员工的整体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防爆工作措施1. 对爆炸危险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对存在爆炸危险的场所进行定期检查,排除安全隐患,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加强防爆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对防爆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工作要做到规范、专业,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
3. 加强防爆设备的管理与更新:定期检查和更新防爆设备,确保设备能够按照要求正常工作,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4. 做好爆炸物品的保管与管理:对企业内部存放的爆炸物品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存放的爆炸物品符合相关规定,并进行合理的保管。
5. 制定应急预案与演练:制定针对爆炸事故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6. 确保员工素质和技能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正确应对。
7. 提高科学技术支撑能力: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科学技术支撑能力,优化安全防护措施。
防火防爆四个措施
防火防爆是重要的安全措施,尤其是在工业、化工和矿山等高风险环境中。
以下是四个常见的防火防爆措施:
1. 使用防火防爆设备:在易燃气体或粉尘可能存在的工作环境中,使用特制的防火防爆设备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设备包括防爆电气设备、防爆照明设备、防爆工具和仪器等。
这些设备经过特殊设计,以确保在危险环境中工作时不会引发火花或火源。
2. 严格的区域划分:高风险区域应被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火爆危险性质和程度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这包括将潜在危险区域与相对较安全的区域分开,采用隔离措施,如防火墙和防爆隔离带。
3. 安全操作和维护程序:培训员工,确保他们了解在高风险环境中的安全操作和维护程序。
这包括正确的设备使用、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以及应对紧急情况的培训。
4. 爆炸危险管理计划:开发和实施爆炸危险管理计划,以应对突发火爆事件。
这个计划应包括紧急疏散程序、火灾扑救设备、灭火器材和爆炸危险区域的标志等。
员工应了解并定期参与演练这些计划。
需要注意的是,防火防爆措施应根据特定环境和行业的要求进行定制。
这通常需要专业工程师和安全专家的参与,以确保安全措施符合标准和法规,并提供充分的防护。
在高风险环境中,任何火爆事件都可能导致灾难,因此预防和控制火爆风险至关重要。
防火防爆技术措施1.防火措施1.1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在关键区域和易燃易爆物储存区域安装火灾报警设备,及时发现火灾并采取适当措施。
1.2建立火灾疏散通道:在建筑物内设置一定数量和宽度的疏散通道,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快速疏散。
1.3对建筑物进行防火处理:使用防火材料对建筑物进行包覆、涂覆或隔热处理,降低火灾蔓延速度。
1.4定期维护和检验消防设备:保持消防设备的完好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可靠性。
1.5教育培训员工:提供必要的消防知识和培训,使员工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和逃生技巧。
2.防爆措施2.1对爆炸危险区域进行分区:根据危险程度,将工厂、车间或储存区域分为不同的爆炸危险区域,采取不同的防爆措施。
2.2使用防爆设备和仪器:在易燃易爆物贮存和处理区域使用防爆电气设备和仪器,如防爆电机、防爆开关等。
2.3防止静电积聚:对易产生静电的设备、管道和操作进行处理,采取防静电措施,如接地、隔离和加装静电消除装置。
2.4保持通风畅通:确保爆炸危险区域的通风设施良好,避免积聚可燃气体或蒸汽。
2.5管理化学品储存:合理储存化学品,避免混储、混装和过量贮存,定期检查容器和管道的密封性。
3.应急措施3.1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包括灭火、疏散、救援等各项应急措施,以应对突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3.2配备应急设备:准备应急设备,如灭火器、呼吸器、消防栓等,以应对紧急情况,并确保员工了解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设备。
3.3定期演练和培训:定期组织火灾和爆炸应急演练,让员工熟悉应急措施和逃生路线,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总结起来,防火防爆技术措施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来采取。
重要的是要意识到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急措施来保护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1.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防火技术措施:根据火灾发展过程的特点,采取以下基本措施:①严格控制火源;②监视酝酿期特征;③采用耐火建筑;④阻止火焰的蔓延;⑤限制火灾可能发展的规模;⑥组织训练消防队伍;⑦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防爆技术措施:根据爆炸过程的特点,防爆应以阻止第一过程的出现、限制第二过程的发展、防护第三过程的危害为基本原则。
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①防止爆炸混合物的形成;②严格控制火源;③燃爆开始就及时泄出压力;④切断爆炸传播途径;⑤减弱爆炸压力和冲击波对人员、设备和建筑物的破坏。
2.防火防爆的管理措施(1)建立防火防爆安全法规和管理制度实践证明,完善的安全法规和管理制度是预防、控制火灾爆炸的重要措施。
(2)易燃易爆物料管理易燃易爆物品的储放原则:在储存易燃易爆物品之前,必须首先查明其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在此基础上还应了解哪些是要禁止共同储存的物品,哪些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的物质,哪些是接触或混合后能引起燃烧和爆炸的物质等。
在了解这些特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别采取避光、通风、隔离、冷藏、定量、分散等措施,以确保物品的储存安全。
易燃易爆物品的储放要求:①储存场所要符合消防安全条件,备有需要的消防设施。
②物品要分类储存。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种类繁多,性质各异,要按照分类、分区、定数量、定库房、定人员的方法储存。
小型仓库(包括事业单位的库房)应按类、分间堆存放,进库要检查验收。
③进库要检查验收。
在货物未进入库房前,保管人员要对即将入库的货物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
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
对性质不明、包装损坏的货物,一律不准入库,存入隔离间,适当处理。
仓库进出货物后,对遗留或散落在操作现场的物品,要及时清扫处理。
④堆、码、垫、盖要符合要求。
⑤要加强储存过程的管理,严格执行库房管理制度。
(3)火源管理工业生产中的火源有加热炉火、反应热、电热、电火花、机械摩擦热、撞击火星、高温表面、生活用火等,这些火源是引起易燃易爆物质燃烧爆炸的常见原因。
安全生产三防措施
安全生产的三防措施主要指的是防火、防爆和防毒三个方面的措施。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 防火措施:
- 配备并及时维护消防设施,例如火灾报警器、灭火器、喷淋
系统等。
- 保持工作环境整洁,清除易燃物品和杂物。
- 加强电气设备维护,定期检查电线和插座,避免电路过载和
短路。
- 员工定期接受火灾应急演练和消防知识培训,提高火灾自救
逃生能力。
2. 防爆措施:
- 确定易燃易爆物质的存放区域,并进行适当的标识和封存。
- 使用防爆设备和工具,例如具有防爆性能的电气设备和工具。
- 定期对爆炸危险区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和设施的正常
运行。
- 员工接受防爆知识培训,了解和掌握爆炸危险的信号和潜在
风险。
3. 防毒措施:
- 严格控制有毒物品的使用和存储,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 建立并执行紧急事件处理计划,包括中毒应急救援和清除危
险物质的措施。
- 加强员工健康监测,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在实施这些措施时,应根据具体的工作环境和行业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1.定期检查电器设备:家用电器的过载、短路等是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定期检查电器设备的安全性,并及时更换老化的电线、插座等配件。
2.慎用明火:明火是导致火灾的主要源头之一,需要注意防范可能造成的危险,例如烟盒、纸屑等易燃材料应妥善处理;家中使用燃气时,要用阀门控制火苗大小;在烹饪时,避免油烟堆积,以免引燃。
3. 政治安全保障:加强领导人员和群众思想教育,加强依法治国、法制宣传,切实遵守当地消防法、法规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提高公民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4. 防爆技能和器材:设备和工具应该具备防爆要求,同时要对使用这些设备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使用防爆器材和技能的能力,从而避免火灾的发生。
5. 消防设备的设置:在家庭、工厂和公共场所安装与人员和设备规模相适应的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备,并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查、保养。
6. 储存危险品的地点:对于一些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储存地点应与其他设备、物品隔离,储存的容器要标注清楚其危险性,正确处理危险品的存放和使用,确保防范措施到位。
7. 定期演练,提高防火防爆应急救援能力:定期演练防火防爆应急演练,如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应急逃生等,提高各方面应急救援的能力,有助于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反应,并减轻损失。
8. 加强管理:对于涉及到防爆措施的企业和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防火防爆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找出隐藏的危险因素,落实相关责任,及时进行检测和维护。
同时,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可能存在的隐患,确保预防措施落实到位,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9. 合理规划空间:在设计建筑时,应合理规划每个空间的用途,避免相邻区域的火势蔓延,对于一些建筑面积大的建筑物,应采用分区隔火等封闭式建筑结构等安全策略,对建筑物进行防护。
10. 研发新型防火防爆技术和产品:尽管现有的防火防爆技术和设备已经非常完善,但是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创新的地方。
因此,科技人员应该不断研发新型防火防爆技术和产品,为社会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防范手段。
防火防爆的五项措施(一)防火防爆的五项措施1. 建立全面的防火防爆制度•设立专门的防火防爆工作部门,并明确工作职责和权责;•制定详尽的防火防爆管理制度,包括应急预案、操作规程等;•建立防火防爆设备台账,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设备;•加强人员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火防爆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定期组织演练和模拟应急演练,提升整体应急处置能力。
2. 加强火灾隐患排查•对生产、储存等环节中存在的潜在火灾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对电气线路、设备和照明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提升厂房、仓库等建筑物的防火能力,安装合格的消防设备;•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分类储存、标识和隔离,确保安全;•检查危险场所的通风、排污、疏散通道等设施的畅通性。
3. 加强火灾风险管控•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制定火灾风险管控措施;•加强人员管理,对不熟悉操作规程、防火防爆知识或有违反规定行为的人员进行指导和纠正;•定期维护、更换易燃易爆品容器,确保其完整性和封闭性;•在易燃易爆品储存区域设置报警装置,并与消防部门建立联系,确保火灾报警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加强对火灾隐患排查的监督和检查,及时整改隐患,确保防火措施的执行。
4. 提高员工的防火防爆意识•组织开展防火防爆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员工的防火防爆意识;•增加员工的知识储备,包括火灾危害性、火灾应急知识等;•定期组织员工进行防火防爆演练,培养他们的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员工的日常监督,预防一些常见的火灾事故;•建立员工奖惩机制,激励员工主动参与防火防爆工作。
5. 加强消防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对消防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检验和保养;•对消防设备进行操作培训,确保员工能够正确运用消防设备进行灭火;•定期进行消防器材演练和维修操作,检查其可靠性和有效性;•确保消防设备的存放位置明确,易于取用,并有标识;•定期与消防部门进行联系,了解并履行法定的消防检查和备案手续。
以上是防火防爆的五项措施的详细说明,通过全面的制度建设、隐患排查、风险管控、意识教育和设备维护管理,能够有效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稳定。
编号:SM-ZD-36792 防火、防爆的主要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防火、防爆的主要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1防爆泄压
1.1定期对设备进行无损探伤检验和测厚工作。
1.2高低压系统之间应安设止逆阀等安全措施。
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过程及设备,应安装必要的自控监测仪表、自动调节报警装置、自动和手动泄压排放设施。
1.3所有放空管均应引至室外,并高出厂房建筑物、构筑物2米以上。
若设在露天设备区内的放空管,应高于附近有人操作的最高设备2米以上。
1.4可燃气体的放空管,应设置安全水封或阻火器;应有向管内加氮气或蒸汽的措施,同时应有良好的静电接地设施。
放空管应在避雷设施的保护范围内。
1.5安全阀的安装、使用、维护和管理按照安全阀安全管理规定执行。
1.6有突然超压或瞬间分解爆炸的生产设备或贮槽等,
应装爆破板(防爆膜),导爆筒出口应朝安全方向,并根据需要采取防止二次爆炸、火灾的措施。
1.7凡是装有触媒的高温设备,必须泄压降温后方可打开。
(触媒需要惰化的,应进行惰化。
)
1.8压缩气体钢瓶的充装、使用、贮运严格遵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
2控温、控压
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压力,不得超温、超压。
温度计、压力表及仪表装置必须定期校验,加强维护,保证灵敏准确。
重要的设备和部位,应装设自动调节、温度、压力的声光报警装置。
3防止氧含量超标
3.1在煤气柜前后装设必要的氧含量报警器和事故联锁装置的安全设施,并定期进行校验,确保监测数据准确、联锁装置完好、有效。
3.2氧和可燃气体混合是发生火灾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
管道系统和设备在检修前,一定要将可燃气体置换干净;检修后一定要将空气置换合格后,方可通入易燃气体。
4防火措施
4.1在工序之间,各设备的进出口管道应设置切断阀或安全水封。
主要设备上应设单独放空管。
4.2氧气、空气、氮气、可燃气体或液体彼此之间不得直接连通,必须设置止逆阀,安全水封或装设两关一开阀门(两阀间设放空阀),也可加上盲板或拆掉一段管子。
4.3在有易燃易爆物料的设备,管道系统,应有惰性气体置换的设施。
惰性气体可与灭火设施共用。
5防静电放电
5.1下列设备及管道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生产、贮运、运输和装卸可燃气体和易燃液体的设备、管道。
◆易产生静电的危险场所入口处、外侧,应装设导除人体静电的设施,如接地扶栏、接地的门把手、装卸站台的接地金属棒等。
◆在绝缘管道上配置的金属附近,对地绝缘的金属、导体等都应有专门接地。
5.2在装油或装其它易燃液体作业时(如甲醇、液氨、重
芳烃),禁止进行取样和检测
工作,检测或取样工作应在装料完毕,静止10分钟以后进行。
5.3禁止使用喷射蒸汽的办法加热易燃液体。
5.4禁止使用绝缘软管插入易燃液体槽内进行移液工作。
5.5限制易燃液体输送速度,使易燃液体在输送过程中不超过安全流速的规定。
5.6易燃液体经管道进入储罐时应设防冲击档板,如从顶部进入储罐,进料管应伸至罐底部,距底不大于100mm,以减少静电产生。
5.7易燃液体罐区内的管道、储罐上的导电不连续处应采用金属导体跨接,并进行静电接地处理;对大型易燃液体罐区,在易燃液体物料管线上还应设置静电缓和器、静电消除器等防止和减少静电荷积聚的设施。
5.8在有静电危害的场所,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和手套,不得穿化纤衣物;不得穿带钉鞋进入现场;不得携带与工作无关的金属物品;不得在作业场所穿脱衣服、鞋帽;不得在作业场所梳头。
6防电气火花
6.1在具有燃烧、爆炸危险的场所,根据其危险顶级选择合适的防爆电器设备或封闭式电气设备。
6.2选用检验合格的防爆电机,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及检测制度,建立经常性的维修制度,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6.3易燃易爆场所的电线应绝缘良好,并敷设在铁管内,防止应短路产生电火花。
7贮运设施
7.1易燃液体贮罐应设液位计、呼吸阀、消防泡沫管枪。
如无呼吸阀时,应设带有阻火器的放空管。
7.2闪点低于28℃,沸点低于38℃的易燃液体常压贮罐,应设冷却降温等安全设施。
闪点低于28℃,而沸点在38℃至85℃之间的地上易燃液体贮罐,应设冷却喷淋等设施。
7.3气体贮罐应设安全阀、压力计、液位计、温度计,无绝热措施时应设冷却喷淋设施。
液氨贮罐上应装设液位计,压力表和安全阀。
7.4采用密封性能良好的阀门、泵、法兰、垫片等,并设
置正确的防火堤、污水收集池等
7.5在贮存设施的阀门、泵、法兰周围设置有毒及易燃气体浓度监测仪及监视画面,并
与温度压力、液位接到主控室,进行实时监控。
7.4充装液氨前,必须对钢瓶进行认真检查,不合格的禁止充装。
7.5贮存易燃易爆液体的设备,宜装有高低限位报警器及自动调节装置。
严禁使用塑料容器盛装易燃、可燃液体。
8消防设施
8.1厂内的消防设施,应根据工厂规模、火灾危险性及邻近有关单位的消防协作条件等综合考虑。
室外消火栓,应根据需要沿道路设置,且宜靠近路边;其间距和保护半径不宜超过120米;消防给水压力应满足最大用水量时,水枪的射程不低于15米的要求。
危险化学品储罐区、装卸区站台等处,消火栓间距不宜超过60米。
地下消火栓应有明显标志。
8.2除全厂性消防设施外,还应在生产装置,变配电所,仓库等场所,设置一定数量的小型灭火机和简易灭火器材,如砂、灭火毯等。
8.3必须加强对消防器材的维护管理。
消防器材应放在明显便于拿取的地方。
灭火器放置的地点应当干燥,远离热源,不受高温辐射、阳光曝晒、温度适宜,不受化学物质侵蚀,周围不得有障碍物
8.4严格执行消防器材管理制度,即定人员维护、定点存放、定期检查,并列为交接班内容,保证消防器材经常处于良好,有效的状态。
用过的或失效的灭火器材应及时充装或更换,空瓶不得放于生产、施工现场,不得与实瓶混放。
8.5对甲醇罐区,应选择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且泡沫液应具有抗溶性。
6 记录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