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梗阻性肾积水外科治疗效果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肾积水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尿液由肾排出受阻,肾盂内压力增高,造成肾盂扩张和肾实质压迫性萎缩,称为肾积水。
肾积水可由泌尿系统内、外,先天和后天性各种病变引起。
正常妊娠自第3个月起,由于黄体酮的分泌使肾盂输尿管肌肉松弛,同时子宫对输尿管压迫,因此可有轻度肾盂输尿管扩张,以右侧为明显。
这是一种可恢复的生理性改变。
除此以外肾积水都是一种病理状况。
肾积水在儿童常见,男性更多,双侧占20%。
本病与先天发育有关,如见于成年患者,病变多较重。
梗阻多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
属机械性梗阻者有:①异位血管(迷走血管)压迫;②纤维索条;③膜性粘连;④高位肾盂输尿管连接;⑤连接部狭窄或瓣膜;⑥节段性无动力性功能失调。
肾积水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
患者往往长时期无症状,直至出现腹部肿块和腰部胀感时才被注意。
肿块多在无意中发现,一般有囊性感。
疼痛一般较轻,甚至完全无痛。
但在间歇性肾积水病例(由于异位血管压迫或肾下垂引起)可出现肾绞痛,疼痛剧烈,沿肋缘、输尿管走行放射。
多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尿少。
一般在短时间或数小时内缓解,随之排出大量尿液。
检查时可触到增大的肾。
如为巨大肾积水,其张力可不很大。
肾积水并发感染,则有脓尿和全身中毒症状,如寒颤、发热、头痛以及胃肠功能紊乱。
有的患者以尿路感染为最初症状,凡对尿路感染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一定要注意梗阻因素的存在。
梗阻严重时,炎性渗出物不能经尿排出,尿内无白细胞,但此种情况下局部疼痛和压痛都更明显。
胀大的肾积水较易受到外伤的影响,轻微损伤即可能引起破裂和出血。
尿液流入腹膜后间隙或腹膜腔即引起严重反应,包括疼痛、压痛和全身症状。
在诊断中除确定有无肾积水,并须查明梗阻的原因和肾损害的程度。
超声检查对确定有无肾积水最为简便,对患者无任何损害,应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这一检查已可用作发现胎儿有无肾积水或严重尿路梗阻的手段。
必要时可配合其他检查方法,如静脉泌尿系造影,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输尿管镜检查等。
上尿路结石梗阻致重度肾积水保肾治疗案例汇报1例(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 430000)【摘要】泌尿道结石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其中结石梗阻致肾盂积水最为常见。
长时间的肾盂积水可引起肾实质压迫性萎缩,最终可发展为肾衰竭。
因此评估患肾功能对临床医师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的重要指标。
本文对2019年7月17日由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梗阻致重度肾积水病例诊治经过进行汇报。
现报道如下:【关键词】重度肾积水;保肾治疗【中图分类号】R19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274-01 1 案例患者王XX ,男,56岁,因“左侧腰部胀痛3月余”于院外诊断为左肾重度积水伴左侧输尿管上段结石,院外ECT提示左肾GFR:7ml/min,评估患者病情后,医师建议患者切除患肾,患者及其家属有保留肾脏意愿,遂于2019年7月17日来我院泌尿外科就诊,门诊泌尿系彩超示:左肾集合系统分离8cm,左侧输尿管上段距肾门4.6cm处可见1.2cm×1.1cm强光团,后伴有彗星尾。
门诊遂以“左肾重度积水伴左侧输尿管结石”收住入院。
入院后生命体征显示:T36.7℃,P:74次/分,BP:135/87mmHg,R:19次/分。
体格体检:右肾叩击痛(-),左肾叩击痛(+),双侧输尿管走行区无明显压痛。
双下肢未见明显水肿。
入院辅助检查: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eGRF) 52.5 ml/m 肌酐(Cr)184umol/L尿素(BUN)9.5 mmol/L,尿液分析:红细胞(RBC)40.3个/uL,白细胞(WBC)53.0 个/uL,尿PH值6.5。
泌尿系CT示左侧输尿管上段结石(1.0*1.2)并左肾重度积水(9.2*5.4)(见图1-1、图1-2)。
结合检查结果及病史,向患者讲解病情,考虑患者保肾意愿,经科室讨论后,先行左侧经皮肾造瘘术,留取肾盂尿行尿检及培养,并同期行左侧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并留置左肾造瘘管及输尿管支架管,持续左肾造瘘引流并计量,评估患者术后左肾功能恢复状况,以做为左肾保留价值的评判依据。
超声中重度肾积水测量方法
超声中重度肾积水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肾脏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波对人体进行扫描,以获取人体组织、器官的图像,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肾积水、肾盂扩张等异常现象。
静脉肾盂造影: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经过血液循环,到达肾脏、输尿管和膀胱,在X线下显影,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肾积水的情况。
通过以上步骤,医生可以判断出肾积水的程度,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肾积水是由于泌尿系统的梗阻导致肾盂与肾盏扩张,其中潴留尿液,统称为肾积水。
因为肾内尿液积聚,压力升高,使肾盂与肾盏扩大和肾实质萎缩。
如潴留的尿液发生感染,则称为感染性肾积水;当肾组织因感染而坏死失去功能,肾盂充满脓液,称为肾积脓或脓肾。
造成肾积水的最主要的病因是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有相关病症,建议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肾积水的治疗方法与护理肾积水这种疾病,有的时候也是和患者朋友们的一些饮食的习惯是有联系的。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多注意防范肾积水,如果发现可疑的症状就该及时的治疗,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肾积水治疗方法吧。
1、保守治疗肾积水较轻,病情进展缓慢,肾功能已达平衡和稳定状态可观察,但应定期检查了解积水进展情况。
可自行解除的梗阻,如孕妇生理性肾积水。
2、局部处理肾积水怎么治疗,对于梗阻部位的病变可用局部处理解决者,如粘连分离,纤维索带切断,血管移位再吻合,结石摘除等。
对于局部压迫过长已造成输尿管局部发育严重受损时,应将此段输尿管切除再吻合。
对于梗阻已造成肾脏严重积水时,需先作造瘘引流。
3、手术治疗肾积水进行性加重,临床症状明显,肾功能不断下降,梗阻病因明确,有并发症存在,应手术治疗。
解除造成肾积水的梗阻性疾病,如结石应去除;解除纤维索带或迷走血管的压迫;前列腺增生可行电切或摘除等。
严重的肾积水致患侧肾功能全部丧失或有严重感染积脓,但对侧肾功能良好,可行患肾切除术。
合理规范用药:肾积水患者盲目过多地滥用一般性药物,会加重积水负担,不利于肾积水恢复。
对肾积水有害的药物如异烟肼、巴比妥类应慎用或忌用。
养成良好情绪:肾积水与精神情志的关系非常密切,情绪不佳,精神抑郁,暴怒激动均可影响肝的机能,加速病变的发展。
树立坚强意志,心情开朗,振作精神,消除思想负担,会有益于病情改善。
合理饮食调理:以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和易于消化饮食为宜。
做到定时、定量、有节制。
早期可多吃豆制品、水果、新鲜蔬菜,适当进食糖类、鸡蛋、鱼类、瘦肉;当肝功能显着减退并有肝昏迷先兆时,应对蛋白质摄入适当控制,提倡低盐饮食或忌盐饮食。
食盐每日摄入量不超过1~1.5克,饮水量在2000毫升内,严重腹水时,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00毫克以内,水摄入量在1000毫升以内。
应忌辛辣刺激之品和坚硬生冷食物,不宜进食过热食物以防并发出血。
注意劳逸适度:肾积水代偿功能减退,并发腹水或感染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45例上尿路结石致重度肾积水的临床治疗作者:乔光华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16期【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上尿路结石致重度肾积水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最大程度保肾的可行性。
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45例上尿路结石致重度肾积水患者,先通过经皮肾穿刺造瘘解除梗阻,然后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开放性肾切除、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开放手术取石等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结果根据患者病情不同,经皮肾穿刺造瘘后选择不同手术方式,45例患者中选择MPCNL进行治疗的患者22例,选择URL进行治疗的患者12例,选择开放性手术取石患者仅9 例,选择肾切除术进行治疗患者仅2 例。
结论经皮肾穿刺造瘘后,根据患者病情选择MPCNL、URL、开放性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并重度肾积水的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上尿路结石;重度肾积水;临床治疗肾和输尿管结石又称上尿路结石,是一种临床多发病,该病的主要症状是疼痛和血尿。
部分上尿路结石患者由于症状不明显或不重视病情而引发重度肾积水,导致肾脏受损或肾功能丧失[1]。
传统开放手术取石的创伤较大,住院时间长,出血多等缺点,并且容易加剧肾积水,导致肾功能丧失。
将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45例上尿路结石致重度肾积水患者,采用经皮肾穿刺造瘘解除梗塞后选择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开放性肾切除、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开放手术取石等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45例上尿路结石致重度肾积水患者,所有患者肾功能正常,均通过B超提示患侧重度肾积水。
本组上尿路结石致肾重度积水患者共45例,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34~77岁,平均(51.5±4.5)岁,病程1个月至10年,平均为(1.8.±2.2)年。
临床症状包括腹部肿块伴腰痛20例,血尿10例,尿路感染15例。
梗阻性肾病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梗阻性肾病的治疗方法,治疗梗阻性肾病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梗阻性肾病应该吃什么药。
*梗阻性肾病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梗阻性肾病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点:1.去除危及生命的病症(1)革兰阴性败血症:在严重部分或完全性梗阻并发肾盂肾炎发热时,应作血和尿细菌培养、菌落计数、药敏试验,并用针对性强的抗生素积极抗感染治疗。
(2)急性肾乳头坏死:常由梗阻并发的肾盂肾炎引起,此种情况肾组织可迅速被破坏,患者可出现急性肾衰竭,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必要时紧急手术解除梗阻。
(3)急性或慢性肾衰:当发生高血钾,酸中毒,抽搐,昏迷或心包炎时,需要先进行血液透析维持生命,然后采取措施去除梗阻。
(4)梗阻后利尿:引起严重电解质紊乱和体液容量缩减及低血压时,需紧急予以纠正。
2.解除梗阻和治疗并发症以保护肾功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肾功能恶化并使肾功能恢复。
外科手术减低肾内压力,纠正解剖结构异常;控制尿路感染,治疗其他并发症如高血压;谨慎随访梗阻是否复发并予以防治,对保护肾功能均属重要措施。
3.明确引起梗阻的原因并给予特殊治疗采用膀胱导管,肾切开,肾盂切开,经皮输尿管手术和耻骨上膀胱手术去除梗阻,使尿路畅通。
在不能去除梗阻病因时,通过输尿管回肠吻合术,转移尿流。
有时需考虑梗阻肾切除术。
进行以上治疗需要肾内科和泌尿外科医师合作,去除梗阻原因不但需外科手术,亦需要肾内科明确梗阻原因,积极治疗并发症,监护肾功能。
具体方法如下:(1)外科治疗:严重的双侧性肾梗阻应立即给予手术解除梗阻,已伴有肾功能衰竭者术前做透析治疗。
新近的梗阻(几周内),手术解除梗阻后可望GFR在1~4周逐渐恢复,较长时期的梗阻肾功能丧失,常不能逆转。
①肾盂梗阻:先天性肾盂输尿管梗阻,有疼痛症状及反复感染或肾功能进行性减退者,应作手术修正以去除梗阻原因,如异位血管,肾盂整形修补术。
阻塞肾盂-输尿管连接点的结石应手术切除。
梗阻性肾病致肾功能衰竭42例临床分析梗阻性肾病(Obstructive nephropathy)简称为梗阻肾,为尿路受阻、尿液潴留致肾积水,导致肾内压力增高,引起的肾脏功能病理改变,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也是难治性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的常见诱发原因。
现将近年收治的42例因尿路梗阻导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42例梗阻肾均经B超、腹部平片(KUB)、静脉肾盂造影(IVP)、肾脏CT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方法证实,其中男32例,女10例,年龄60岁以下15例,60岁以上27例,病程最短4 d,最长25年。
1.2 临床表现所有患者主要表现腰酸、腰痛、排尿不畅、少尿、镜下血尿。
兼有肉眼血尿4例,发生过肾绞痛的8例,有消化道症状19例(43.2%),表现为无尿2例(4.7%),高血压的16例(占38.1%),可触及腹部包块3例(7.14%)。
经检查有肾重度积水7例,其余皆为轻、中度积水。
所有患者均有反复尿路感染的病史。
发生急性肾衰竭3例,慢性肾衰竭39例。
1.3 病因及治疗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均为男性,1例为双侧输尿管结石,2例为前列腺肥大并前列腺炎,其中1例是发病1周以内出现少尿,2例出现无尿,3例患者皆在1周以内经内科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及血液透析治疗后并经泌尿外科紧急处理,解除梗阻后肾功能全部恢复正常。
发生慢性肾衰竭39例,其中氮质血症期28例,尿毒症期11例。
输尿管结石13例,肾结石7例,前列腺肥大9例,泌尿系结核1例,泌尿系肿瘤1例,外伤致双侧输尿管损伤1例,神经原性尿潴留7例。
2 结果肾功能处于氮质血症期还未进入尿毒症期的患者,经解除梗阻后肾功能明显好转。
11例尿毒症经血液透析治疗后病情好转,继续维持血液透析治疗(有3例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1例泌尿系肿瘤患者因失去手术机会给予化疗并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于数月后死亡。
3 讨论引起梗阻性肾病常见的病因可分为腔内、壁内和壁外3类。
浅谈肾积水的治疗作者:富贺谦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年第11期【摘要】在临床上,一旦确诊为肾积水的患者,必须马上进行治疗,否则将会给患者带来生命的危险,并引起其他的病变,也就是说泌尿系统自肾脏开始直到尿道口,为一连续的管道系统。
尿液的排出有赖于尿路管道的通畅、和正常的排尿功能。
尿路任何部位的管道狭窄或阻塞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紊乱,尿液通过即可出现障碍,造成尿流梗阻,梗阻以上部位因尿液排出不畅而压力逐渐增高,管腔扩大,最终导致肾脏积水,扩张,肾实质变薄、肾功能减退,若双侧梗阻,则出现尿毒症后果严重,目前,肾积水的治疗已经成为所有泌尿患者的主要关心的话题,有哪次,本文阐述了关于肾积水的治疗观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肾积水;确诊;治疗1病因1.1输尿管开口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因肾盂周围纤维化或膀胱输尿管回流等引起无症状肾盂扩张,导致肾盂输尿管交界部位相对向上迁移。
1.2输尿管狭窄这种狭窄症状大多发生在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段通常为1-2mm,产生不完全的梗阻和继发性扭曲。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在梗阻段的肌细胞周围及细胞中间有过度的胶原纤维,时间长了肌肉细胞就会被损害,形成以胶原纤维为主的无弹性的狭窄段,从而阻碍了尿液的传送,形成肾积水。
1.3节段性的没有功能如果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或上段输尿管有节段性的肌肉缺损,如发育不全或解剖结构紊乱等,就会影响此段输尿管的正常蠕动,造成动力性的梗阻。
这种病变如果发生在输尿管膀胱入口处,就会形成先天性巨输尿管,后果表现为输尿管扩张与积水。
1.4输尿管可能出现粘连、束带、扭曲、或瓣膜橛结构等情况,这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天得的,这些情况常发生在肾盂输尿管交界处、输尿管腰段,儿童与婴儿几乎占2/3。
通过阻碍输尿管运作而形成肾。
1.5病发炎症后或缺血性的疤痕导致局部固定。
由于膀胱输尿管回流,造成了输尿管扭曲,加上输尿管周围纤维化后最终形成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或输尿管的梗阻。
重度梗阻性肾积水外科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对重度梗阻性肾积水患者进行外科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对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3例重度梗阻性肾积水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外科手术,对患者手术前后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探究治疗效果。
结果经统计,53例患者中进行肾盂输尿管或肾盂手术的患者有40例,其他的13例患者因肾积水面积较大而进行造瘘手术。
术后随访调查有42例患者的肾功能恢复正常,统计此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8.4±3.5)岁;有11例患者的肾功能恢复较差,最终进行肾脏切除手术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51.2±3.2)岁。
结论对重度梗阻性肾积水患者外科手术的效果跟患者的年龄有一定的关系,首选的治疗方式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或肾盂手术,如果患者出现特大肾积水应当进行先造瘘手术,第二次手术时间应选择患者肾功能恢复之后。
标签:重度梗阻性;肾积水;外科治疗
泌尿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症是肾积水,一旦患者的肾盂輸尿管连接部出现梗阻,那患者就会出现肾积水。
现在临床上通常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来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的梗阻造成的肾积水,手术中能够保留肾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所关注[1]。
开放性肾盂成形术的成功率高达90%,这就为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的梗阻奠定了基础,可作为最好的治疗方式之一[2]。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重度梗阻性肾积水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进行了一系列的本文中我们就重度梗阻性肾积水外科治疗研究,探讨更好的治疗方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3例重度梗阻性肾积水患者进行研究,包括男35例,女18例,年龄17~78岁,平均(35.82±9.4)岁。
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前都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检查结果显示,5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有13例患者为大面积积水,积水量约为1000~2500ml 左右,此症状诊断为巨大肾积水。
1.2方法对40例积水较少的患者进行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或肾盂手术。
对患者进行麻醉,麻醉成功后即可进行手术,取健侧卧位,在患者第11、12肋下腰部做切口,切口长度为10~12cm,切口深及腹膜后腔。
在患者的腰大肌内侧寻找肾周筋膜,并将其切开,探寻肾脏及病变输尿管,找到输尿管后进行肾盂段及上段的剥离,将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进行暴露,手术操作中尽量避免肾血管的损害。
将狭窄近端的肾盂沿斜线方向切断,切除输尿管的狭窄段,在切断的输尿管一侧做一切口,切口大小为0.3~0.5cm,形状似v形,然后将切口与肾盂瓣下角进行缝合,切口的对侧中点与肾盂瓣上角进行缝合,输尿管的切口与肾盂输尿管相吻合,注意在腹膜后放置引流管,然后将切口进行逐层缝合。
手术后进行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
导尿管在术后1w左右拔除,引流管拔除要根据引流情况,一般在术后第2d即可拔除引流管。
拆线时间一般为手术后的1~2w,根据患者切口的恢复情况来确定。
手术后的6~8w患者再次入院进行双J管拔除。
患者出院
后术后要定期进行B超复查,一般为1次/3个月,本次研究中将患者治疗前后及复查情况进行统计研究。
1.3评价标准对患者的肾功能进行相关的B超及其他检查,血肌酐(Cr)评价标准为,男性为53~106μmol/L,女性为44~97μmol/L [3]。
尿素氮/肌酐比值(BUN):12:1~20:1。
尿酸酶一过氧化物酶偶联法:90~4201μmol/L。
血尿酸,磷钨酸还原法:男性为149~4161μmol/L。
女性为89~357μmol/L。
2 结果
53例患者中进行肾盂输尿管或肾盂手术的患者有40例,其他的13例患者因肾积水面积较大而进行造瘘手术。
术后随访调查有42例患者的肾功能恢复正常,统计此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8.4±3.5)岁;有11例患者的肾功能恢复较差,最终进行肾脏切除手术,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51.2±3.2)岁。
3 讨论
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文献发现,目前,肾积水外科手术治疗选择时机以及术后术后肾功能的恢复情况尚不明确,在医学界还存在很大的争议[4]。
患者入院经B超检查后若发现患有重度的肾积水,在对此类症状的处理中,有人支持进行肾脏切除,但也有人认为应当保留肾脏,但这在医学上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客观指标[5]。
肾脏的输尿管梗阻的程度以及患者的年龄、梗阻发生的时间长短是否合并有感染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肾脏的功能,肾脏作为人体的重要排泄器官,对人体的健康有着很大的意义。
对此,应当在临床工作中提高注意,无绝对必要切除肾脏的患者,在解除输尿管梗阻的同时应尽可能地保留肾脏。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重度梗阻性肾积水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就重度梗阻性肾积水外科治疗研究,将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或肾盂手术作为第一选择,对大面积肾积水患者先进行造瘘手术,第二次手术时间应选择患者肾功能恢复之后。
参考文献:
[1]杜国顺,胡清,余兆雄.重度肾积水行保肾治疗的临床观察[J].临床外科杂志,2008,16:714-715.
[2]李和荣,杜传策.梗阻性重度肾积水临床治疗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29(4):609-609.
[3]O’Reilly PH,Brooman PJC,Mak S,et al.The long‐term results of Anderson–Hynes pyeloplasty[J].BJU international,2001,87(4):287-289.
[4]杨军,鲁功成.积水肾肾功能检测指标的评估[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0,6:278
[5]王众,唐缨,武红涛.彩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的临床应用[J].影像技术,2010(004):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