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断面三级配碾压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 孟宪坤
- 格式:pdf
- 大小:319.10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全断面三级配碾压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孟宪坤发表时间:2016-10-27T09:49:58.4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2期作者:孟宪坤[导读] 摘要:几内亚凯乐塔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大坝断面尺寸小,属于典型的长窄型结构,经过碾压试验及分析论证,将碾压混凝土分区C9020W6(二)+C9015W4(三)修改为C9020W6(三)单一混凝土结构,取得了良好的设计指标、施工工艺和工程成果。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安 710018摘要:几内亚凯乐塔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大坝断面尺寸小,属于典型的长窄型结构,经过碾压试验及分析论证,将碾压混凝土分区C9020W6(二)+C9015W4(三)修改为C9020W6(三)单一混凝土结构,取得了良好的设计指标、施工工艺和工程成果。
关键词:水利水电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全断面;三级配 1.研究背景1.1工程概况凯乐塔(Kaléta)水电站位于几内亚共和国(TheRepublic OfGuinéa)的西部,距离首都科纳克里(Conakry)162km。
电站位于孔库雷河(Konkouré)干流中游,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1380km2。
大坝采用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和均质土坝两种结构型式,合计40个坝段,坝轴线长度1150.01m,库容2300万m3。
由挡水坝段、发电引水坝段、泄流底孔坝段、溢流坝段组成,坝顶高程114.00m,最大坝高31m,坝顶宽5m;溢流坝段布置在右岸KONKOURE主河床上,呈弧形布置,溢流堰采用无闸门控制的开敞式自由溢流,总长360m,堰顶高程110m。
大坝混凝土总量23.13万m3,其中碾压混凝土约7.52万m3。
电站为坝后式地面厂房,采用“一机一管”布置。
总装机额定容量为234.6MW,安装3台立式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多年平均发电量为9.46亿kW.h。
1.2课题由来根据坝体结构设计型式、施工条件,存在以下特点和困难。
摘要:分析了碾压混凝⼟(简称RCC)的特点料的应⽤条件、优点及将来的推⼴前景。
关键词:碾压混凝⼟;原材料配合⽐介绍RCC的选料配合⽐、施⼯⼯艺,进⼀步阐述了此种材 碾压混凝⼟(简称RCC)来源于美国,它是⽤于重负荷载路⾯的碾压⽔泥混凝⼟,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开始研究,历时8年,到1990年,我国完成了阶段性研究⼯作。
RCC路⾯最初⽤于修建⽔利⼤坝⽽后转向停车场、货场及⼀些公路低速路⾯,近⼏年来,随着RCC施⼯技术的改进与提⾼,加之⼀些专⽤设备的采⽤,RCC路⾯已可以铺筑较⾼等级的公路路⾯。
我国已有不少地区先后铺筑了RCC试验路,取得了可贵的经验。
⽬前,施⼯技术和检测⽅法也逐渐完善。
1 RCC路⾯的特点 RCC路⾯具有施⼯快、强度⾼、缩缝少、⽔泥⽤量少、造价低、减少施⼯环境污染等优点。
它是低⽔灰⽐,坍落度为零的⽔泥混凝⼟,经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成型的路⾯,不论是⼤型⼯程,还是局部改扩建⼯程,施⼯时不象普通⽔泥混凝⼟路⾯需要⼀套⼤型机具,可以利⽤铺筑沥青路⾯的摊铺机、振动压路机及轮胎压路机。
2 RCC路⾯原材料的选择与配合⽐设计 2.1 ⽔泥:与普通混凝⼟⽔泥要求基本⼀致。
对级配好的碎⽯,⽔泥⽤量⼀般为8%⼀13%(以千重量计),对集料级配差且含软质⾻料多(达5%左右)的材料,可取⾼限。
2.2 集料:根据国内外经验,粗集料使⽤连续级配,集料的粒径⼀般为15 - 20 mm,的不超过40 mm。
细浆料含砂率不超过28%⼀30%. 2.3 ⽔:与普通⽔泥混凝⼟路⾯要求相同。
2.4 掺配料:可掺⼈粉煤灰、炉渣粉、⽯英粉等,经过充分拌和后作为结合料。
我国⽬前利⽤粉煤灰掺量为20%-40%,⽽国外达80 ,⽬的是尽量推迟凝结时间以增长现场施⼯时间和降低造价。
2.5 配合⽐设计:我国RCC路⾯配合⽐设计是采⽤传统的设计⽅法,即绝对体积法或假定容重法计算。
W/C⼀般为0.3-0.4之间,⽔泥⽤量约在200⼀260 kg/耐之间。
全断面三级配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浇筑防渗性能试验分析发布时间:2022-07-18T02:12:59.829Z 来源:《建筑设计管理》2022年4期作者:刘坤[导读]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碾压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取得来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刘坤葛洲坝集团试验检测有限公司湖北宜昌 443002【摘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碾压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取得来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胶材用量越来越少,vc值控制越来越低,施工参数控制日趋多元,这些进步无论是在资源节约还是工程进度等方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但是多年以来依然有一些问题始终困扰着工程技术人员,例如全断面三级配碾压混凝土自身防渗问题。
本文重点探讨在全断面三级配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中如何解决混凝土自身防渗问题,以资同行批评借鉴。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防渗层间结合一、前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碾压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胶材用量越来越少,vc值控制越来越低,施工参数控制日趋多元,这些进步无论是在资源节约还是进度提升等方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但是多年以来依然有一些问题始终困扰着工程技术人员,例如:在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防渗结构设计中普遍采用的金包银模式,由于要生产、运输、摊铺不同种类的混凝土,涉及工序衔接、工序切换等等给施工带来极大不变,且不同种类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不一致极有可能导致不均匀变形,最终导致坝体开裂渗水。
湖北某水库坝高52米,在借鉴已完工项目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断面三级配碾压混凝土设计思路,为了保证筑坝效果,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工艺试验,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现就其中几个关键环节予以总结,以资同行批评借鉴。
二、碾压混凝土配合比碾压混凝土配合比对于提高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加快进度和提高效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在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面主要考虑低水泥用量,高掺合料,低vc值的设计理念。
本试验段采用的碾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9020W8F100,级配为三级配,骨料最大粒径为80mm。
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孟丹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道路建设项目的增多。
现代化道路工程建设,对质量和效率以及安全等的要求不断提高。
为了实现工程的效益目标,必须要解决常见的技术应用问题,比如技术运用不当和施工流程不科学等。
本文就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引言道路建设作为我国城市市政建设的基础,在市政道路施工当中,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混凝土施工作为市政道路建设当中的主要工作,它与城市道路建设的质量息息相关,要想道路的刚度硬度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确保道路的稳定,保证道路能够长久的持续性的投入正常运营,做好混凝土施工工作室非常关键的。
在开展混凝土施工时,要注意道路的平整度,避免出现道路修建达不到安全运营的要求。
1混凝土施工技术常见问题从技术应用实践来说,常见的问题如下:(1)原料配制的质量把控不严格。
原料的配制,未做好精度的控制,比如没有使用计量仪器而是依靠经验承重,难以保证工程的质量;水灰比的配合比控制不当,缺少合理性,导致混凝土的坍落度不佳,造成道路病害,比如麻面或者裂缝,影响后续使用。
(2)振捣不足或者过度。
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振捣环节为关键点,若振捣不足或者过度,将会直接影响提浆刮平,造成路面不平整。
(3)模块设置不合理。
未做好施工缝以及膨胀缝的处理,使得路面平整度不达标,出现相应的问题。
2如何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利用混凝土技术2.1对于设计图纸当中的内容加以充分掌握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之前,相关的施工单位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和相关的施工要求来进行施工图纸的设计和绘制,然后对于整个施工过程的进度等方面的内容都要从设计图纸出发来进行整体的规划,这对于市政道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效率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以保证,因此在正式的施工开始之前,必须要对设计图纸当中的内容进行充分的把握,专业施工人员要进行反复的核实,基于整体的设计图纸来确定混凝土施工量,安排相关的施工人员,只有把这些方面的工作做好了,才能够将道路施工的进度加以保证。
当前,研究者已经开展了大量静载作用下混凝土动态强度的研究[1-6],部分研究者开展了预静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马怀发等[7]人认为预静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动弯拉强度与混凝土内部细观结构不均匀性密切相关,不均匀性越强,动载增强系数越大;田瑞俊等[8]人对比分析了三级配和四级配混凝土梁在预静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认为四级配混凝土梁的极限荷载高于三级配混凝土梁,但抗弯强度低于三级配混凝土。
然而,针对静载作用下全级配混凝土梁的动弯拉强度研究依然相对欠缺。
基于此,本研究利用数值仿真方法开展了不同类型全级配混凝土梁(三级配混凝土及四级配混凝土)在不同类型预静载作用下(纯静载、30%预静载+动载、60%预静载+动载)的动弯拉强度试验。
以期分析多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力学响应,揭示全级配混凝土在静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对于研发高性能全级配混凝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试验分析1.1试验材料试验材料包括粗骨料、粉煤灰、细砂、水泥、水、减水剂。
其中,粗集料类型为石灰岩碎石,三级配的最大粒径为80mm,四级配的最大粒径为120mm;细集料为机制砂,表观密度为2.36g/cm3;粉煤灰等级为Ⅱ级,含水量为0.18%;水泥为42.5等级的硅酸盐水泥;减水剂为高性能减水剂,固含量不超过40%。
严格按照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9]中规定的步骤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试件的制备。
1.2动态弯拉性能测试方法采用的动态弯拉性能测试方法为简支梁三分点加荷法,静态加载速率为0.25kN/s,动态加载速率同样为0.25kN/s。
按照规范中GB/T50081-2019《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10]规定的测试方法及计算步骤进行混凝土动弯拉强度的测试。
1.3试验结果根据上述测试方法,分别获取三级配及四级配混凝土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弯拉强度及提升率,如图1所示。
根据图1(a)可知,整体上,随着预静载作用的增加,无论是三级配混凝土还是四级配混凝土,其弯拉强度均有所增加。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与管理措施发布时间:2022-07-05T09:02:25.413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5期3月作者:孟宪曾[导读]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孟宪曾东阿县欣源水利工程有限公司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近年来,中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蓬勃发展。
混凝土因其抗压强度好、经济投资少,能够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同时混凝土的施工管理和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混凝土施工管理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不但要保证施工前设计合理、施工中管理得当、混凝土的供应契合施工进度,而且要保证施工后混凝土的质量满足要求。
因此,要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管理技术水平,发现并解决施工重难点问题,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本文就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与管理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施工管理引言伴随经济持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发展速度也逐渐被带动起来了,和别的工程作比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要求更高,需要持续增强施工技术,且具有较强的施工管理能力,只有具备高标准,才可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进行高效且安全的施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整体质量。
1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问题1.1混凝土的温控不好影响施工质量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会随环境温度变化而产生变化,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温控处理不好,就容易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收缩变形,从而导致混凝土建筑物出现大量裂痕,降低工程强度,或者发生渗漏,给水利水电工程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1.2强度设计不科学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强度设计需要满足项目施工期间的混凝土强度要求,若混凝土强度偏小,将会降低建筑自身的负荷承受能力,导致建筑物结构受到损坏。
所以,相关施工企业需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混凝土强度,并确保混凝土强度与项目标准相符合,从而有效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
目录1、全断面碾压混凝土技术在江垭大坝中的应用2、浑河流域防洪预警预报系统3、RCD与RCC筑坝技术在白石水库工程应用中的新发展4、辽宁农业地下水源合理利用与节水增产技术研究5、液压开槽埋膜防渗技术研究6、辽宁省采矿业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技术研究7、辽西易旱区坡面径流资源调控及高效利用研究8、低山丘陵区沟壑水土保持三维梯级治理开发模式研究9、大凌河流域生态产业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10、辽宁省水资源评价11、白石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期温度控制与防裂措施12、通过优化调度提高多泥沙水库兴利效益研究13、辽西地区中低产田水利综合技术研究14、平原水库工程技术研究15、辽河石佛寺水库枢纽一期工程水土保持技术研究16、河道险工综合治理技术研究17、阎王鼻子水库计算机监控与运行调度系统18、水文资料微机整编系统19、浑河设计洪水复核20、水利工程智能化仪表与总线式21、水文情报收集处理与应用系统22、东北地区流速仪自动检定系统开发研究23、英那河泵站安全控制调速技术研究与应用24、加筋挡土墙筑坝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5、高粉煤灰掺量常态混凝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6、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中调蓄工程的兴利调度研究27、碾压混凝土斜层铺筑法施工技术28、辽宁省河流环境3S集成技术评价研究29、太子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实时监控系统建设及关键技术研究30、白石水库工程建设实施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应用研究31、辽宁大伙房水库水质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32、辽宁省水功能需求分析及水功能区划研究33、辽宁省城市水土保持技术研究34、现代喷灌技术应用研究35、双井柱式桥墩桥上测流方式研究36、辽宁省应用“3S”技术及WEB信息智能管理技术土壤侵蚀动态监测的研究37、迷宫式溢洪道在西藏加达水电站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38、本溪市山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39、双体吊管表层取水技术研究40、辽宁省涝区现状及对策研究41、寒冷地区重力坝加高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42、洪水资源化水库的调度研究43、辽宁省防汛信息系统44、Js-18防水卷材在水利工程上的应用研究45、辽宁省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技术研究46、氯氧镁复合材料防渗技术应用研究47、辽宁省地下水信息管理系统48、阜新市水资源公报49、阜新市经济转型期水资源评价50、石质山区沟壑多功能治理开发模式研究51、太子河流域防汛指挥系统建设及关键技术研究52、退水阶段库水位调度技术研究53、小型水利工程衬砌渠道经济断面优化设计研究54、稻田养殖金鱼技术试验55、大银鱼移植、增殖开发试验研究56、抚顺县水资源评价报告57、辽阳市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保护研究58、鞍山市后备水源石湖水库供水工程研究59、辽宁省观音阁水库工程60、营口市玉石水库工程地质勘察61、辽河下游(太子河)河道防洪工程62、辽宁省观音阁水库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63、辽宁省引兰入汤工程64、盘锦市新开河口灌排站工程65、辽河石佛寺水库枢纽一期工程水土保持技术研究66、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可研报告67、辽宁省辽河下游(大辽河、浑河)河道防洪工程68、大伙房水库输水(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69、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三座店水利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全断面碾压混凝土技术在江垭大坝中的应用成果编号:2002-J-222-2-02-D03完成单位:辽宁省水利水电工程局组织鉴定单位:湖南省科技厅获奖类别及等级:200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内容简介:碾压混凝土坝是当今坝工界较流行的快速筑坝技术,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基本特点是:使用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掺和料、水、外加剂、砂和分级控制的粗骨料拌制成零塌落度的干硬性混凝土,采用与土石坝施工相同的运输及铺筑设备,用振动碾分层压实。
浅谈新型全断面注浆加固技术在高应力、复杂破碎围岩中的应用杨文辉发布时间:2021-11-09T03:36:02.19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2期作者:杨文辉[导读] 针对采动影响下的主要水平大巷及关键硐室,反复失修,威胁正常生产安全,提出从传统的锚杆、锚索单点加固支护技术到围岩松动圈耦合治理主动支护技术转变,即在原锚梁网索喷的基础上进行全断面大范围注浆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煤矿安徽淮北 235162摘要:针对采动影响下的主要水平大巷及关键硐室,反复失修,威胁正常生产安全,提出从传统的锚杆、锚索单点加固支护技术到围岩松动圈耦合治理主动支护技术转变,即在原锚梁网索喷的基础上进行全断面大范围注浆。
引进新型注浆工艺,使得围岩至少 6m 松动圈内通过注浆形成整体,提高围岩自身承载应力能力,减少围岩塑性变形,使得修过的巷道不需要再修,增强巷道治理效果,消除巷道失修安全隐患,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关键词:围岩松动圈耦合治理主动支护技术;新型注浆工艺;全断面注浆引言恒源煤矿二水平水平标高为-600m,主要系统巷道服务于Ⅱ61、Ⅱ62、Ⅱ63 采区,在回采下部Ⅱ63 采区时,由于位于二水平主要系统下方,平距约 100m,在回采中对二水平巷道及关键硐室影响较大,主要生产系统巷道受到了强烈的破坏,自 2017 年投入 4 支队伍治理,经历了系统巷道抢修、简修、锚网梁索耦合支护等修复方式,仍存在修过的巷道再变形、再失修,如巷道围岩来压锚杆崩断、锚索锁具头滑脱,巷道顶、帮钢带崩断、片帮、坠肚子掉顶、底鼓等,巷道重复修,不仅增加巷修成本,还长期占用队伍,使得采掘队伍相当紧张,二水平系统运输、行人、排水、通风等局部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鉴于二水平失修现状,2020 年为了改变这种反复修的修护方式,结合注浆新材料、新工艺,提出这项新型全断面注浆加固技术。
图 1 锚索崩断失效图 2 巷道严重变形、排水管路受压严重1 反复失修原因分析1.1 回采动压影响恒源煤矿二水平系统巷道主要受Ⅱ63 采区下部工作面回采采动影响,工作面走向平行于二水平主要大巷,平均间距在 100~300m,为了分析二水平系统巷道随工作面采动影响规律,共建立位移站 116 个,经位移站,数据分析Ⅱ632、Ⅱ633 工作面回采超前动压影响范围在210m~290m(岩性存在差异)、回采动压滞后影响范围 280m,尤其滞后工作面回采位置80-100m 处,巷道受回采动压影响最为强烈。
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应用孟宪峰发表时间:2018-09-07T11:48:40.64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9期作者:孟宪峰[导读] 在进行软土地基的施工过程中,与之关联的基础条件比较多,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某一片地区的不同环境以及地质结构来确定出软土地基构建模型的不同方案。
孟宪峰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铁路分公司浙江杭州 310051摘要:软土地基是我们在进行工作桥梁建设时的比较常见的一种地质种类,这种地基在处理不当的情况下,会对公路桥梁的建设造成一定的麻烦,因此为了能够使得公路桥梁的建设质量得到提高,我们应该正确的选择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
在我们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对公路桥梁的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不断的对公路桥梁工程的软土地基的工程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够增强公路桥梁建设的质量。
同时,在进行软土地基的施工过程中,与之关联的基础条件比较多,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某一片地区的不同环境以及地质结构来确定出软土地基构建模型的不同方案。
关键词: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公路桥梁;方案我国相对于别的国家而言,土地相对的比较辽阔,这造成了地质情况多种多样,在建筑公路桥梁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其的建设质量,因此,需要我们根据当地的地质结构特征,选择适合当地的相对于比较成熟的软土地基施工方案,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严格的监控,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一、在公路桥梁的建设中软土地基构建工艺的应用1、软土地基的特点软土地基相对于正常的地基而言,所承受的荷载是有限度的,因此在建筑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把控,防止出现超负荷的情况。
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几个例子来进一步了解:在软土地基的土坡上开挖地基,会使得周围的地基由于压力过大而引发滑坡移动的现象;软土地基的孔隙中会由于水的压力升高导致地面突起等情况;在软土地基的建筑周围开挖,会造成周围建筑沉降的危险。
软土地基的外观形式有疏散软土、高孔隙泥炭等微粒,在内部则大多是粘土以及散土。
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探究孟宪颖发表时间:2020-06-16T09:09:11.97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8期作者:孟宪颖[导读]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也能够减少混凝土产生裂缝的现象,确保道路桥梁的整体耐久性,为城市道路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也能够减少混凝土产生裂缝的现象,确保道路桥梁的整体耐久性,为城市道路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预应力技术;道路桥梁施工;应用探究1导言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为了能够方便人们的日常出行,城市工程项目的建设越来越多。
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规模越来越大,地形地质条件也越来越复杂,施工的难度也在逐渐增大。
为了实现新时期道路桥梁的承载需求,需要结合施工的环境情况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该技术在我国应用起步较晚,但是能够有效提高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已经广泛应用到很多的工程项目施工中,促进了我国路桥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2预应力技术的相关内容阐述预应力技术应用到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中,主要是通过对路桥工程施加一种力,确保路桥工程的整体稳定性,施加的该种力称为预应力。
项目工程单位在路桥工程的施工后期,需要通过施加该种力确保项目工程整体的质量。
我国当前道桥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预应力的应用是比较普遍的,在路桥工程中应用的预应力技术,主要是在路桥工程中运用混凝土模块增强路桥整体的承重,确保路桥的整体结构可以承受较大的外界压力,如果承受的外力过大,就需要对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进行调整。
预应力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道桥的整体质量有着很大影响,也成为衡量道桥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工程项目也在逐渐增多,工程的整体质量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道桥工程的施工中,需要合理应用预应力技术,才能够提高道桥的整体质量,使得工程项目材料有较强的承载力,也能够减少道桥结构不稳定现象的发生,针对预应力技术的应用需要根据工程项目进行区分应用。
水工碾压混凝土配合比正交设计
吴向东;宋智香
【期刊名称】《吉林水利》
【年(卷),期】2008(000)010
【摘要】高掺粉煤灰、低水泥用量、中等胶凝材料、低Vc值,是目前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指导思想.单位用水量、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和砂率是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四个主要参数.本次试验是通过正变试验的分析和计算,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水工碾压混疑土配合比参数,探讨水工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
【总页数】3页(P13-15)
【作者】吴向东;宋智香
【作者单位】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科研院,河南,郑州,450003;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科研院,河南,郑州,45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431
【相关文献】
1.水工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及工程应用 [J], 李方杰;温明益;冯浩;唐显鹏
2.水工大体积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J], 郑冬保;郑继;刘磊
3.碾压混凝土施工与设计手册:第三章碾压混凝土的配合比 [J], 无
4.正交设计和响应面设计在路用混凝土配合比优化中的应用与比较 [J], 张丽娟;孟昕娜
5.碾压混凝土技术讲座之三: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简介 [J], 陈佩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断面三级配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渗透稳定研究张斌;宁华晚;阮祥明;李青青【摘要】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mpervious system for medium-low RCC dams has trans-ferred from two-graded concrete to three-graded concrete, and even no impervious layer. However, the width of impervious layer is not determined clearly. Based on the study of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RCC dams, we carry out seepage calculation and seepage stability analysis for 100m-level RCC dam of full-face three-graded aggregat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C20 three-graded aggregate RCC at upstream impervious area of 100m-level RCC dam could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structure seepage stability. Further, the recommended width of impervious layer is provided.%随着施工工艺的发展,中低碾压混凝土坝防渗体系逐渐由传统二级配混凝土防渗过渡到三级配混凝土防渗,或者直接不设防渗层,但相应防渗层厚度尚未明确。
在探讨碾压混凝土渗透系数取值问题的基础上,对百米级全断面三级配碾压混凝土坝开展了渗流计算及渗透稳定分析。
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孟宪令发布时间:2021-05-17T10:18:13.42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作者:孟宪令[导读] 摘要:在我国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会对工程项目带来非常显著的负面影响,需要充分引起重视。
中国安能集团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摘要:在我国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会对工程项目带来非常显著的负面影响,需要充分引起重视。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已经针对软土地基形成了较多的处理技术,同时很多技术方案也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应用效果,有必要在后续时间里进行全面推广。
本文先阐述了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意义,接着结合我国水利工程实践经验,综合分析了针对于软土地基的有效处理技术,最后还从多个方面探讨了这些地基处理技术有效发挥作用的策略,显著降低了软土地基给水利工程项目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地基处理;换填垫层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容易遇到软土地基问题。
相较于正常地质来说,软土地基的稳定性不足,如果在施工之前没有进行针对性的处理,那么就有可能会造成工程主体沉降、结构变形等各类问题,直接降低了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与整体质量,同时还有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
从这个角度来看,做好水利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较好保证施工质量,具有显著的综合成效。
目前我国很多水利工程项目虽然已经形成了针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流程,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后续时间里加强探索,保证这些技术能够取得更好的战略成效。
一、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意义在我国水利工程项目中,积极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具有着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软土地基对于水利工程的主体结构有着非常显著的负面影响,容易带来较多的质量问题与安全事故。
而在工程施工的时候做好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也能够显著提高地基土层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避免出现工程主体结构的沉降与变形。
浅谈全断面三级配碾压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孟宪坤
发表时间:2016-10-27T09:49:58.4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2期作者:孟宪坤[导读] 摘要:几内亚凯乐塔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大坝断面尺寸小,属于典型的长窄型结构,经过碾压试验及分析论证,将碾压混凝土分区C9020W6(二)+C9015W4(三)修改为C9020W6(三)单一混凝土结构,取得了良好的设计指标、施工工艺和工程成果。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安 710018
摘要:几内亚凯乐塔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大坝断面尺寸小,属于典型的长窄型结构,经过碾压试验及分析论证,将碾压混凝土分区C9020W6(二)+C9015W4(三)修改为C9020W6(三)单一混凝土结构,取得了良好的设计指标、施工工艺和工程成果。
关键词:水利水电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全断面;三级配 1.研究背景
1.1工程概况
凯乐塔(Kaléta)水电站位于几内亚共和国(TheRepublic OfGuinéa)的西部,距离首都科纳克里(Conakry)162km。
电站位于孔库雷河(Konkouré)干流中游,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1380km2。
大坝采用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和均质土坝两种结构型式,合计40个坝段,坝轴线长度1150.01m,库容2300万m3。
由挡水坝段、发电引水坝段、泄流底孔坝段、溢流坝段组成,坝顶高程114.00m,最大坝高31m,坝顶宽5m;溢流坝段布置在右岸KONKOURE主河床上,呈弧形布置,溢流堰采用无闸门控制的开敞式自由溢流,总长360m,堰顶高程110m。
大坝混凝土总量23.13万m3,其中碾压混凝土约7.52万m3。
电站为坝后式地面厂房,采用“一机一管”布置。
总装机额定容量为234.6MW,安装3台立式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多年平均发电量为9.46亿kW.h。
1.2课题由来
根据坝体结构设计型式、施工条件,存在以下特点和困难。
(1)拦河坝充分利用实际地形、地质条件,碾压混凝土大坝呈“S”型布置,碾压仓面狭长,最大碾压仓号宽度12m,入仓及铺料难度大,施工强度难以提高,对施工质量控制有一定的影响。
(2)碾压混凝土坝上游防渗区设计2m宽RCC9020W6(二),坝体混凝土为RCC9015W4(三)。
而BW202AD-4振动碾钢轮宽度2135mm,D31PX22平仓机铲刀宽度2875mm,混凝土分区设计不满足平仓机和振动碾工作所需的宽度,与常规设备符合性差,施工工效降低。
为了解决以上施工难度和设计矛盾,响应碾压混凝土“薄层连续快速施工”的设计理念,经并报工程师批准,碾压工艺试验增加研究取消防渗层、采用全断面三级配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2.试验研究
2.1试验准备
2013年2月14日~4月25日,通过四次专题会议研究并报送工程师审核、讨论,确定了试验方案。
5月8日由施工项目总工向作业团队(包括几内亚雇员)进行技术、施工组织交底,详细讲解了碾压混凝土试验实施步骤、操作细节及注意事项。
2.2试验布置
试验场地布置于安装间坡顶下游平台,长×宽=11m×30m,首先完成0层30cm厚常态混凝土垫层浇筑;第Ⅰ~Ⅲ层、第Ⅳ层碾压混凝土分两次浇筑,以分别验证热升层、冷升层层间结合质量、抗渗性能。
试验块划分为两个条带,一个为宽度6m的C9015W4(三)条带,一个为宽度4m的C9015W4(三)、C9020W6(二)条带(第Ⅲ、Ⅳ层左半幅验证C9015W4全断面三级配,即坝体不分区、全断面为三级配碾压混凝土),四周0.5m为变态混凝土。
2.3试验过程
2013年4月8日完成垫层(0层)混凝土浇筑;5月9日开始碾压混凝土第Ⅰ~Ⅲ层(热升层)碾压试验,持续时间约16h;5月19日施工第Ⅳ层(冷升层)碾压混凝土;6月8日开始观察坑钻芯和检查孔取芯,6月19日完成压水试验,室外试验全部完成;委托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于8月22日进行了原位抗剪试验。
试验模拟大坝断面尺寸进行了常态混凝土、变态混凝土、碾压混凝土、低VC值混凝土浇筑,对混凝土各种性能指标进行分析,试验内容全面,达到了试验目的。
2.4试验分析
(1)混凝土VC值控制在3~5s,45分钟VC值增长率50%左右,含气量大于3%;可碾性、泛浆效果良好,不陷碾、不粘碾;碾压2+6+2遍(往返为2遍),压实度均大于97%。
(2)仓面设备布置紧张,两种碾压混凝土分区不便于仓号内设备平行作业,混凝土的入仓、摊铺和碾压施工相互干扰影响,仓面略显零乱。
测算入仓强度在20m3/h左右,约为碾压混凝土生产强度的1/3,除各种试验占用时间外,主要原因为仓面狭小、混凝土分区导致的入仓强度偏低。
(3)采用XY-2型地质钻机周边套接切割形成两个观察坑,尺寸1m×1m×1.2m(长×宽×深),经观察,层间结合良好,揭露面表面光滑致密,骨料分布均匀,结构密实。
(4)采用XY-2PC地质钻机钻φ60mm检查孔3个,分别布置于C9015W4、C9020W6条带及C9015W4全断面区域,自上而下分段压水,压水成果表1。
(5)按照DL/T 5433-2009《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及DL/T 5368-2007《水电水利工程岩石试验规程》的规定,采用平推法对C9015W4碾压混凝土试验区段的1组试件(共计5组试验块)进行了90d龄期现场层面原位抗剪断试验,结果为:摩擦系数ƒ'=1.05>1.0,粘聚力c'=2.04MPa>1.0MPa,满足抗滑稳定计算采取的力学参数。
表1 碾压混凝土钻孔压水成果汇总表
(6)试验结论
KALETA水电站大坝C9015W4、C9020W6两种混凝土分区设计不便于摊铺、碾压和快速施工,进而导致层间结合质量下降;根据C9015W4三级配全断面碾压混凝土试验分析成果,入仓难度降低,入仓强度有所提高。
经报送工程师审批,为确保坝体防渗指标,采用提高一级技术指标的单一C9020W6(三)碾压混凝土全断面设计和施工,取消大坝混凝土分区,既可加快施工强度,又能提高质量保证率。
3.施工工艺
根据大坝布置形式、结构、工程量、场区道路等按照3~4个坝段合并仓号,分层厚度3m。
3.1混凝土生产
电站配置一座HZ120-2S1500双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拌和站和总制冷量为1336kW的制冷车间,实际碾压混凝土生产能力约60m3/h,搅拌时间60s。
3.2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水平运输采用KERAX 380.35 6X4 HD雷诺自卸车,车厢设置帆布遮阳棚,105m以下仓号自卸汽车直接入仓,单车运输碾压混凝土6m3。
105m以上采用自卸汽车水平运输,通过BLJ600-40布料机转料入仓。
3.3混凝土浇筑
碾压混凝土采用斜层平推法铺筑方式,4m×4m梅花形布料,退铺法依次卸料,松铺厚度35cm。
铺料条带长度达到12m左右后采用D31PX-22平仓机进行平仓,BW202AD双钢轮振动碾搭接法碾压;变态混凝土采用犁槽法、人工加浆方式;封仓口采用长臂反铲浇筑低VC值混凝土;边角部位采用BW75H手扶双钢轮振动碾碾压、补碾。
4.分析推广应用
全断面三级配碾压混凝土的提出是基于KALETA水电站坝体结构断面小,分区铺料、碾压施工功效降低,可能造成质量缺陷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在低坝上应用取得了成果。
(1)减少分区铺料交叉干扰,提高入仓强度,缩短层间直接铺筑间隔时间采取不分区铺料条带划分合理均衡,施工层次分明,便于有序施工,入仓强度提高20%左右,层间间隔时间控制在直接铺筑允许时间内;但仍受到了狭长断面带来的入仓降效,主要原因是混凝土运输、摊铺、碾压、检测不具备开展“流水化”平行作业的条件,实以顺序作业为主,延长了升层覆盖时间,对混凝土的浇筑强度限制明显。
(2)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不需变换配料单,生产效率提高
采用一种指标的混凝土,拌合站生产过程中可避免频繁更改配料单,缩短配料周期,可以保证连续生产混凝土,充分发挥设备搅拌能力,提高设备功效,设备配置更节约。
(3)结合VC值动态调整在碾压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控制指标,确保层间结合,提高抗渗能力 VC值是碾压混凝土可碾性和层间结合的关键,其控制以碾压混凝土全面泛浆和具有“弹性”、经碾压能使上层骨料嵌入下层混凝土为宜,VC值的降低对层间结合质量、抗渗能力的提高具有推动作用。
KALETA水电站VC值为3~5s,在实施过程中优先选用小值,以“不陷碾”、液化泛浆为控制标准,提高混凝土层间结合质量、整体抗渗性能,这也符合碾压混凝土发展趋势。
(4)小结
笔者认为,随着碾压机械、检测设备的发展,提高碾压层厚减少碾压缝面的技术革新,为充分体现“快速连续”浇筑的特点和优势,全断面三级配碾压混凝土具有在中高坝继续研究的价值和发展空间,可根据坝高加宽变态混凝土,采取低VC值混凝土直接浇筑,进而推广应用。
可以结合VC值的控制、流水化作业的推进,全面提升摊铺、平仓、碾压进度,通过缩短热升层间隔时间而提升层间结合质量,提高碾压混凝土的抗渗能力和坝体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能源部、水利部碾压混凝土筑坝推广领导小组.碾压混凝土筑坝—设计与施工.电子工业出版社,1990
[2]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低VC值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2012
[3]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几内亚凯乐塔水电站工程设计报告(DD-ZH-RE001B),2012 作者简介:
孟宪坤:山东泰安人,工程师,从事水利水电施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