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解剖学之 家禽解剖特征
- 格式:ppt
- 大小:5.54 MB
- 文档页数:82
家禽解剖特点范文1.外部形态特征:家禽的身体结构呈流线型,躯体侧扁。
头部前方的嘴巴有硬而锐利的喙,适合啄食。
肩背部有翅膀,用于飞行。
腹部有两条腿,适合行走。
2.消化系统:家禽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和肛门。
口腔内有角质质地的喙,用来咬食物。
食道用于将食物从口腔运送到胃部。
胃分为两个部分:研磨胃和腺胃。
研磨胃内有鸟类特有的研磨石,用于辅助消化。
肠道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用于吸收营养物质。
最后由肠道排出的残渣经过肛门排泄。
3.呼吸系统:家禽的呼吸系统由鼻腔、喉咙、气管和肺组成。
鼻腔经过喉咙与气管相连,气管分支为两个支气管,分别进入两个肺。
家禽的肺呈腺体状,表面覆盖着许多血管,能更高效地与环境气体交换。
4.循环系统:家禽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家禽的心脏位于胸腔内,由四个腔室组成: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
血液通过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和舒张来完成循环。
家禽的血液红细胞呈核心凹陷的圆盘状,便于在血管中流动。
5.泌尿系统:家禽的泌尿系统包括肾脏、尿道和膀胱。
家禽的肾脏位于骨盆腔内,主要负责排泄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尿液从肾脏经过尿道排出,尿液储存于膀胱中。
6.生殖系统:家禽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生殖腔。
家禽的卵巢位于腹腔表面,母禽的卵巢通常只发育一侧,形成卵黄。
卵黄在输卵管中受精,进一步形成卵壳,最后通过生殖腔排出体外。
公禽的生殖系统包括睾丸、输精管和生殖腔,产生精液。
总结起来,家禽解剖特点主要表现在外部形态特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家禽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活方式,具备了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为家禽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家禽解剖的特征家禽包括鸡、鸭、鹅、鸽等,属于鸟纲,因适应飞翔,身体形成了一系列与哺乳动物不同的特点。
第一节运动系一、骨骼脊柱颈椎的数目较多,鸡14枚,鸽12枚,鸭14-15枚,鹅17枚。
胸椎数目较少,鸡鸽7,鸭鹅9枚,鸡的2-5胸椎愈合成一块背骨。
腰荐椎14-15枚,与第7胸椎相互愈合为一块称综荐骨。
尾椎,游离5-6个,最后一块尾椎为三棱形叫综尾骨。
肋骨数目与胸椎的数目一致,除第1-2对外,每一肋分为背侧的椎肋骨和腹侧的胸肋骨,椎肋骨的肋体中央有钩突(斜向后上方),覆盖在后一个椎肋的外表面,起到加固胸廓的作用。
胸骨非常发达,构成胸底壁和腹底壁的骨质的基础,背侧凹左右压扁的骨板,又叫龙骨,供强大的胸肌附着。
头骨头骨的各骨很早(2-5月令之前)就愈合,无骨缝(成年鸡)。
面骨中有一块特殊的方骨,位于颞骨与下颌骨之间。
前肢骨肩带骨保持完整的三块,肩胛骨,乌喙骨和锁骨。
肱骨一块。
前臂骨由桡骨和尺骨组成。
腕骨仅有两快,掌骨由2、3、4掌骨愈合为一块。
具有3个指。
后肢骨髋骨由髂骨,坐骨,耻骨愈合而成。
髌骨(膝盖骨)骨化不全。
小腿骨为胫骨与腓骨。
跗骨分别与胫骨和跖骨愈合,不存在独立的跗骨。
大跖骨由2-4跖骨愈合,小跖骨相当于第1跖骨。
家禽一般有4趾(鸡)相当于1-4趾。
二、肌肉禽类肌肉数目繁多,结构复杂,重要的有胸大肌和乌喙上肌(胸小肌)。
第二节内脏学一、消化系口咽没有上、下唇,具有喙,口与咽没有有明显的界线,特点:无唇、无颊、无齿、无软腭、无大唾液腺。
食管及嗉囊食管易扩张,鸡、鸽在锁骨前形成袋状膨大称嗉囊。
鸭无嗉囊,但有食管膨大部。
胃家禽的胃明显分为两部分,腺胃和肌胃。
肠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大肠包括两条盲肠和一条结直肠。
泄殖腔是消化泌尿和生殖三个系统后端的共同通道,略呈球形,向后以泄殖孔(肛门)开口于外界。
肝较大,位于腹腔的前部,分左右两叶,红褐色,分叶不明显。
胰位于十二指肠袢中。
二、呼吸系鼻每侧鼻腔内部有前、中、后三个鼻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