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工艺美术史之美洲美术(section data)
- 格式:ppt
- 大小:67.69 MB
- 文档页数:314
西方艺术史:拉丁美洲古代美术安第斯美术【116】非洲、拉丁美洲古代美术南美洲美术以中部安第斯地区为中心,包括秘鲁和玻利维亚高原。
安第斯地区文化繁荣于被沙漠和高山阻隔的众多谷地之中,交通的阻隔导致了艺术风格上的众多分支,直到印加帝国时期才趋于交流和统一。
查文美术:与中美洲奥尔梅克文化同时,在南美洲玻利维亚高原也出现了查文文化。
它繁荣于公元前1200—公元前200年,是南美洲最古老的文化。
查文美术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的特点,很多内容是通过固定的程式来表现的,给人以晦涩、神秘莫测的印象。
拉蒙蒂(底)石碑是查文浮雕的代表作,在这块高1.95米的石板上,艺术家用浅浮雕刻出一个双手握权杖的半人半兽的形象。
他脚上长着爪子,嘴里长着犬牙,头上有鬃毛,头顶上戴着一块块垒起来的野兽头骨和尖牙,脸上具有猫科动物的特征。
这种人兽混合的形象是查文艺术所特有的手法。
石碑的布局完全是对称的,人物及细部表现都被简化为直线和涡纹。
《拉蒙蒂石碑》查文考古遗址查文陶器的制作达到了很高的技术水平,其中最常见的型制是有马蹬形嘴的陶器,即在器物上有两个圆管形颈呈半圆形延伸,在器物顶部合而为一。
陶器通常用低浮雕装饰,装饰纹大多是用直线和涡纹抽象表现的猫科动物。
这种陶器不加彩色,打磨光滑,加上双勾线的浅浮雕装饰,显得粗犷厚重,具有金属的效果。
蹬形嘴陶器以后成为了南美洲陶器的常见样式。
帕拉卡斯美术:在秘鲁南部沿海的帕拉卡斯,干热的沙漠地带使公元前400年左右的古代帕拉卡斯人的纺织品得以保存下来。
帕拉卡斯人是古代优秀的纺织工艺师,他们织出的棉、毛织物,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强烈的装饰趣味而著称。
帕拉卡斯纺织纹样包括人物和动物,形象具有神秘、怪诞的特点。
人物手上长着尖爪,握着刀子,头戴乌鸦毛,嘴里吐着蛇,显然是受了查文美术的影响。
纳兹卡美术:公元400年—1000年,安第斯美术进入繁盛期。
这一时期的纳兹卡装饰性彩陶达到安第斯地区制陶技艺的顶峰。
典型的纳兹卡陶器是一个球形的罐子,有两个垂直的圆柱形嘴,中间用一个桥形板相连接作为提手。
1、原始社会威兰多夫的石制维纳斯,骨制指挥棒,古梅尔尼查彩绘陶器,温卡奥特曼式小型陶器,日本绳纹陶,朝鲜篦纹陶,西亚彩纹陶(耶莫、哈森纳、哈拉夫<彩绘陶盘>)2、古大洋洲木工艺:雕饰彩绘木制盾牌、独木舟船桨装饰、鸟形木碗、木制腰鼓、面具、总体特征:实用宗教兼之、讲究色彩运用塔帕布与树皮画,复活节岛石工艺,文身装饰,飞来去器,毛利人文身与画身,海蒂基玉石小人像,世界三大玉石中心:中国、墨西哥南、新西兰毛利,大洋洲装饰工艺整体特点3、古代美洲玛雅文化与其工艺作品:彩绘陶,查文镫形陶壶,战士头像形壶,美洲豹庇护下的祭司黄金饰品与联珠纹,染织品作用、奔跑的神灵、鸟兽羽毛缀贴装饰玛雅人头形石斧.死亡仪式,优美把手的方形石钵,虎面人像玉斧.祭祀,历法石4、古代非洲诺克赤陶塑像,伊费写实塑像、贝宁母后青铜头像,“阿玛”长方形青铜饰板.蔷薇,青铜雄鸡圆雕,象牙豹,非洲母神肚脐突出,木制跪像凳、木制颈枕,头顶双头斧,木制羚羊头饰,“奇瓦拉”羚羊面具,非洲木雕总结,宗教性5、古代埃及黒顶陶器,鳄鱼纹彩陶钵,美尼斯王征服三角洲化妆石板,正身侧面律,王后化妆石板,雪花石灯,玻璃鱼形容器,沙芯法,图塔卡蒙王座,荷鲁斯神鹰头,羊形把手银罐、木椅兽腿,莲花代表上埃及、眼镜蛇代表下埃及,永恒、不变、静穆、庄重、宗教性,工艺美术特点6、古两河流域最早出现陶工艺原因,刻纹彩绘,母神像,连眉大眼,“尼尼微式”陶工艺嵌有珍珠贝壳的石钵.螺钿,奉献用石板.太极,纳拉姆·辛石碑,汉谟拉比法典碑,肩扛御座的人.手臂结构,翼狮与牡鹿方形铜板,萨尔贡一世铜像,7、古波斯工艺美术特点、地理环境,阿克美尼德:金属釉面砖,帕提亚:绿釉陶,萨珊:银、染织,陶器受两河流域影响,山羊几何纹,山羊纹彩绘陶杯,各种注水器,绿釉六棱把手杯,人物纹银杯,青铜马嚼子,狮纹金杯,翼狮形黄金角杯,萨珊银.人物纹八曲长杯,染织工艺.联珠纹,波斯地毯,石雕女立像,天青石国王像,石工艺特点,包容力和创造力,世俗气息8、古印度古代四大帝国:东汉罗马波斯贵霜,工艺美术与宗教结合,陶塑母神像,写意手法,彩纹陶器,石·舞蹈的男人体,男子胸像·永恒超然,舍利容器·佛教,狮形石柱头,青铜作品·舞蹈的湿婆,犍陀罗佛像与迦毕式区别,印度工艺美术特征:宗教性、神秘性、象征性、官能性、丰富性、韵律性9、伊斯兰铅釉系白底多彩釉陶·唐三彩,锡白釉陶·白瓷,白釉蓝/绿彩·壶似长沙窑越窑器型,华丽彩,12世纪后出现故事情节纹样,米奈型碗·斗彩,蓝色为尊贵色,文字装饰地区,也出现翼狮青铜像,猫形香炉,大马士革波纹,丝织品装饰纹样及特点,织毯与穆斯林,玻璃油灯,玻璃与金属结合,精致繁丽,世俗性10、古日本工艺美术①延续性②追赶性③自然主义(悠玄佗寂涩)④制作性,日本美学观,千人一面,耻感文化,绳纹陶,弥生陶,埴轮,奈良时代·类似唐三彩陶,灰釉陶·秋草纹,茶道·稚拙朴素陶器,赤绘,莳绘与螺钿结合,铜铎,唐镜和镜区别,绣佛,友禅染11、古代地中海区域西方工艺美术发展脉络,腓基尼(埃及西亚结合)象牙板·狮,小提琴形石偶,克里特陶工艺:前期鸟嘴形壶、后期陶棺俑等,明地暗纹法,卡马莱斯陶,纹饰特点,得益于陶轮的发展,造型纹饰流动性,金制蜂形垂饰,阿伽门农黄金面具,地中海工艺美术东西融合,人文主义世俗性12、古代希腊文化分期:荷马、古风、古典、希腊化,工艺美术发展背景,陶工艺5个时期:①几何纹样式期,兴盛于雅典,四马盖罐,双耳陶瓮,纪念碑式艺术②东方,科林斯、阿提卡,双耳陶壶③黑纹,特点,留下作者名字,造型注重功能,乳形陶杯④红纹,希腊陶瓶发展顶峰⑤白地彩纹,易剥落,小巧精致香油小瓶希腊金属工艺早期受希腊影响,东西方奴隶制不同影响工艺美术风格形成,狮形腿凳,单耳玻璃罐13、古代罗马偏爱银器原因,典雅高贵,骸骨银杯,吹制玻璃与砂芯玻璃比较,穆拉诺、万花玻璃,罗马赤陶,奥古斯都的玉佩,双把水晶杯,罗马世俗特征14、欧洲中世纪黑暗的一千年,宗教性质,基督教,拜占庭白地多彩格子纹陶,中世纪金属特点金属、珐琅、宝石镶嵌工艺结合运用,圣遗物箱,十字架,牙雕小祭坛,哥特式家具地方性特点,彩绘玻璃窗:罗马式、哥特式,染织工艺宗教性装饰纹样:耶稣,十字架等,早期无人物形象,后期出现带光环15、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的年代及评价,意大利“马略卡式陶”、法国“田园风味陶”德国“哈夫拉式陶”南“穆拉诺式”、北“森林玻璃”,法兰索奥一世黄金盐缸,绘画式织物*石榴纹,意大利与法英德的木工艺特点16、巴洛克时期起于意、盛于法,整体风格:气势雄伟、生机勃勃、强烈奔放、庄严高贵、豪华壮观,教堂与宫殿建筑装饰,其与文艺复兴的区别,戈贝兰式花壁毯,染织工艺特点:以名画为蓝本,构图繁密色彩丰富,家具设计受中国影响,威尼斯刻花玻璃、德国珐琅彩绘玻璃,德尔夫特中国样式陶器,仿青花瓷。
洞窟壁画旧石器时代最杰出的绘画作品发现于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地区的几十处洞窟中,其中还包括有泥塑和浮雕。
表现内容皆以动物为主,手法生动而写实。
其中最突出的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窟、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以及母神雕像。
树皮画是澳大利亚土著居民至今仍流行的独特工艺这种工艺制品不仅美观而且有新奇的装饰效果,是当地土著居民建筑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其具体制作过程大致为:将大片的树皮剥下后设法压平,然后铺展在木棚内壁或棚上,用木炭条画出图形,或将树皮用碳烟熏黑,再用尖锐石刻出浅线。
化妆石板化妆石板是由早先一种碾磨化妆颜料器具演化而来的纪念性雕刻石板,形状一般为盾形,时常两面都雕刻有装饰图案。
代表作《美尼斯王征服三角洲》古代埃及人把锑研碎,经调和作为眼影膏的习惯,这种加工过程时常是在一种被称为“化妆石板”的器具上进行的。
正身侧面律:古代埃及人有把锑研碎,经调和作为眼镜膏的习惯,这种加工过程时常是在一种被称为“化妆石板”的器具上进行的,尤其是纹饰中人物头部呈侧面、身体呈正面的表现方法,奠定了埃及艺术风格的基础,此后古代埃及艺术中出现的人物形象都具有这种所谓“正身侧面律”。
黑顶陶器在整个土红色的器物上部或顶部施以黑色釉泥,形成红黑两色对比强烈的装饰效果的陶制品。
它们的造型异常单纯简练,器型外部线条十分自然流畅。
具有古朴典雅之风韵,代表了埃及早期陶工艺的面貌。
《鳄鱼纹彩陶钵》:陶器的形式在很大的程度上受西亚风格的影响,纹样结构已形成一定格式。
这种装饰手法在埃及的陶工艺中十分鲜见,在土红色的器壁上用白土绘以图案化的动物纹饰,口缘部分是交叉的白色线条组成的装饰带,在中间的鳄鱼与河马的表现手法亦相当精练。
鳄鱼身上布满了交叉线条,大概是在表现鳄鱼身上的硬鳞,它与口缘部位的交叉线装饰带形成统一而和谐的整体,极富形式美感。
这种构思与表现也许受到了作为渔猎生活不可或缺的渔网的某些启示。
《黄金王棺》:黄金王棺是古埃及金属工艺作品最典型的代表,这是第18王朝为安置图坦卡曼王的木乃伊而做的其中一层棺材,长约180厘米,耗纯金200余公斤,局部以珠宝翡翠点缀,装饰性极强。
美国美术发展史美国美术,一般从17世纪初以后算起,但在此以前就已存在着印第安人美术。
真正意义上的美国美术,是从17世纪初欧洲人进入后才开始的。
以后的美国美术史,是摄取以欧洲为中心的文化传统和样式、逐渐树立独立的美术风格、并进而对世界美术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17世纪以来的美术欧洲人离开他们那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传统的大陆,向一个所有东西都必须重新创造的陌生世界移民,决定了他们的美术富有创造性,并且首先是实用的。
所以,17~18世纪,几乎每个移民都是建筑师和手艺人。
早期清教主义给美国美术带来禁欲的和超越的要素,启蒙思想的移植和感化,又给它增添了通俗的和现世的要素。
因此,出现了忌避偶像、与过去背离的倾向,导致人们对人物画和风俗画的喜爱甚于宗教画和历史画。
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的风景画被引进来,美国艺术家通过广袤自然表现崇高精神,渐渐地萌生了美国美术的特性。
它与R.W.埃默森等人的超绝主义有联系。
南北战争(1861~1865)以后,工业化的进展,促进了国家和城市的繁荣及大众文化的发达。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争期间,一大批外国艺术家亡命美国。
以与他们的交流为契机,美国艺术家通过从独自的空间感觉重新评价欧洲艺术,创造了内涵崇高的抽象表现主义。
由此,美国美术获得了独特面貌。
原来以欧洲为中心展开的西方美术史,由美国继承和发展。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尤其战后,继意大利和法国成为世界现代美术的中心和策源地,以千变万化的流派和风格对世界美术发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编辑本段建筑房屋对于欧洲移民来说是最基本的需要,所以建筑成为美国美术的先导。
殖民时期,美国东北部都市的格子状街道和不讲究装饰的邸宅,与东南部大农庄的乡村建筑形成对比。
18世纪末,从欧洲来的学院派建筑师,适应新兴国家的需要,建立起一些庄重的希腊罗马样式的建筑。
法国的P.-C.朗方是其代表,他设计了首都华盛顿的中心区。
19世纪初,第3任总统T.杰斐逊离任后,受A .帕拉迪奥的影响而从事建筑设计,他以罗马的潘忒翁神殿为规范,在建筑作品中显现开拓精神。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一:(旧石器时代石工艺。
)在欧洲各地出土的奥瑞纳文化期的女裸体小雕像,基本上都是用质地较软的石灰石和泥灰岩雕成的,高度最多为5到10厘米不等,很少有超过15厘米的,代表《威兰多夫的维纳斯》,从奥地利威兰多夫出土的,特点:肥大的乳房和突出的骨盘与阴部,把女性的特怔描述的很夸张,这可能是与当时祈愿人类的繁衍有一定的关系。
《拉丝普古的维纳斯》:有悬垂的胸部,突出的腹部及肥大的臀部,所有的发展导致歪斜的效果,但从美学的观点来看,其胸部的倾斜及臀部的曲线是美丽的。
二:1,(新时期时代的工艺美术)出现了新的工艺形式——陶工艺(陶器的产生是新时期时代的标志,意味着人类由野蛮状态进入倒文明社会,既有划时代的意义。
2,陶工艺不仅是人类按照自己的设想创造出来的产物,也标志着农耕时代的到来。
3,欧洲陶工艺最早出现在新时期早期(公元前6000——公元前4000)。
早在公元前4000年前,东南欧的新时代以及铜器时代的部落里,陶工艺就很兴盛。
这一时期最著名的工艺美术成就主要体现在陶器和赤陶小塑像上,其造型和装饰大胆夸张和强烈奔放。
4,用水将陶土调和成泥浆涂在陶胎上,形成色浆层,从而起到美化和装饰作用可避免胚胎大量吸收釉水和烧裂,有能填补胚胎气孔。
亦称“陶衣”装饰土或者是胎釉。
5,(亚洲陶工艺)东亚是指除了中国以外的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地区。
日本:最早的陶工艺出现现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的“绳纹文化”时代早期。
特点:陶器底部成尖形或者圆形,器壁上用蓖尖刻划出精美的纹样,或用绳子缠在器碧上后滚动器物,或用贝壳压印成奇特的装饰纹样,其实这种纹饰是修整器物形制时留下的痕迹,被称为“押型纹”,捻绳纹“贝壳纹”等。
朝鲜半岛:最早的蓖纹土陶出土于首尔江南区的岩寺洞新石器时代遗址。
其中尤以岩寺洞和南海岸釜山市影岛区的东三洞贝冢(zhong)遗址最具代表性。
西亚:在史前美索不达米亚的陶工艺作品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彩纹土陶。
而这一地区最早的彩陶出土于今伊拉克东北部的耶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