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化体系的6个要素
- 格式:doc
- 大小:398.50 KB
- 文档页数:35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3版)第 1 章信息化知识1.1 信息系统与信息化工业化不仅造就了高速发展的生产力,更重要的是造就了一支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其主要力量是工程师。
信息化是一场比工业化更加深刻和更加广泛的社会变革,它要求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中实现管理流程、组织机构、生产技能和生产工具的变革。
在这场变革中,一定要造就一支规模更为宏大的人才队伍,这支队伍不但有业务专家与技术专家,还得有项目管理专业人员。
这是因为,作为信息化主体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和技术工程,无论是内容、规模、深度和广度,还是技术、工具、业务和流程,都在不断地在发展和创新。
信息是一种客观事物,它与材料、能源一样,都是社会的基础资源。
但是,理性认识信息却只有几十年的历史。
1948年,美国科学家香农(Claude E. Shannon)在对通信理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的概念,创立了信息理论。
此后,人们对信息的研究迅速增加,形成了一个新的学科――信息论。
至今,信息论已发展成为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学科,与控制论和系统论并称为现代科学的“三论”。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更加重了“三论”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同时,信息论为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导,为信息化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支撑。
1.1.1 信息的基本概念香农指出,信息就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香农不但给出了信息的定义,还给出了信息的定量描述,并确定了信息量的单位为比特(bit)。
一比特的信息量,在变异度为2的最简单情况下,就是能消除非此即彼的不确定性所需要的信息量。
这里的“变异度”是指事物的变化状态空间为2,例如,大和小、高和低、快和慢等。
香农将热力学中的熵引入信息论。
在热力学中,熵是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而信息与熵正好相反,信息是系统有序程度的度量,表现为负熵,计算公式如下:1. 信息的特征香农关于信息的定义揭示了信息的本质,同时,人们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信息还具有很多其他的特征,列举如下:(1)客观性。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1章信息化发展-题库1.“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信息技术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
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包括( )。
①通信基础设施②智能交通基础设施③新技术基础设施④科教基础设施⑤算力基础设施A. ①③⑤B. ①④⑤C. ②③④D. ②③⑤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P7页。
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
信息基础设施包括:①以5G. 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②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③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信息基础设施凸显“技术新”。
2.数据价值化是指以( )为起点,经历数据资产化,数据资本化的阶段,实现数据价值化的过程。
A. 数据智能化B. 数据资源化C. 数据安全性D. 数据产业化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P20页。
数据价值化是指以数据资源化为起点,经历数据资产化、数据资本化阶段,实现数据价值化的经济过程。
3.信息化内涵主要包括信息网络体系、信息产业基础、社会运行环境、效用积累过程4个方面,其中信息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装备制造、信息咨询服务是属于()A. 信息网络体系B. 信息产业基础C. 社会运行环境D. 效用积累过程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我自己按新教材写的模拟题,建议还是需要做下。
(1)信息网络体系:包括信息资源、各种信息系统、公用通信网络平台等。
(2)信息产业基础: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装备制造、信息咨询服务等。
(3)社会运行环境:包括现代工农业、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4)效用积累过程:包括劳动者素质、国家现代化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进步等。
4.以下()不属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A. 5G基建B. 特高压C. 城际高速公路D. 城际轨道交通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新型基础设施建其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
第1章信息化基础知识1、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⑴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6个要素。
⑵信息技术应用是指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
信息技术应用是信息化体系六要素中的龙头,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阵地,集中体现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效益。
⑶信息资源、材料资源和能源共同构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⑷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是信息传输、交换和共享的必要手段。
人们通常将信息网络分为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
⑸信息技术和产业是我国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⑹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成功之本,对其他各要素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⑺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用于规范和协调信息化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国家信息化快速、持续、有序、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2、电子政务的内容⑴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2G)。
⑵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2B)。
⑶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G2C)。
⑷政府对雇员的电子政务(G2E)。
3、ERP系统的特点:⑴ERP是一个统一的集成系统。
⑵ERP是面向业务流程的系统。
⑶ERP是模块化可配置的。
⑷ERP是开放的系统。
4、ERP的功能⑴财会管理:①会计核算;②财务管理。
⑵生产控制管理:②主生产计划;②物料需求计划;③能力需求计划;④车间控制;⑤制造标准。
⑶物流管理:①销售管理;②库存控制;③采购管理。
⑷人力资源管理:①人力资源规划的辅助决策;②招聘管理;③工资核算;④工时管理;⑤差旅核算。
5、CRM的核心,就是企业必须清楚的认识到目前所拥有的客户群体中,哪一种个人或者组织最有可能为本企业带来利润,这部分是最有希望的客户,同时还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哪些客户很有可能流失而成为竞争对手的客户。
总的来说,获得一个新客户比留住一个老客户需要更高的成本;客户离开以后希望通过某种手段将他们再度吸引过来比一开始就留给他们一个好印象需要更多的成本;将企业的新产品推销给新的客户比推销给老的客户需要更多的成本。
1.信息化基础知识(第一章)1.1.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1)信息技术应用:是信息化体系六要素中的龙头,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阵地,集中体现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效益;2)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材料资源和能源共同构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
它的开发和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3)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是信息传输、交换和共享的必要手段;4)信息技术和产业:是我国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国家信息化立足于自主发展的支柱;5)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成功之本,对其他各要素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6)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用于规范和协调信息化体系各要素之间关系,是国家信息化快速、持续、有序、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图1-1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关系图1.2.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电子政务的内容包括:1)G2G:政府(Government)间电子政务2)G2B:政府(Government)-商业机构(Business)间电子政务3)G2C:政府(Government)-公民(Citizen)间电子政务4)G2E:政府(Government)-雇员(Employee)间电子政务1.3.企业信息化1.3.1.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这将涉及到对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流程的优化,管理团队的重组和管理手段的创新。
信息化知识一、信息技术1、为解决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处理、计算、转换、表现等问题而不断繁荣发展。
2、核心:传输技术(通常至通信、网络等)二、信息的质量属性1、特点:客观性、普遍性2 、属性:2.1、精确性---- 对事物状态描述的精准程度2.2、完整性---- 对事物状态描述的全面程度,完整信息包含所有重要事实2.3、可靠性---- 指信息的来源、采集方法、传输过程是可以信任的,符合预期2.4、及时性---- 指获得信息的时刻与事件发生时刻的时隔长短2.5、经济性---- 指信息获取、传输带来的成本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2.6、可验证性---- 指信息的主要质量属性可以被证实或者证伪的程度2.7 、安全性---- 信息可以被非授权访问的可能性,可能性越低,安全性越高三、信息的传输模型1、信源---- 产生信息的实体,信息产生后,由这个实体向外传播2、信宿---- 信息的归宿或者接受着3、信道---- 传送信息的通道,如TCP/IP网络4 、编码器---- 如量化器、压缩编码器、调制器等5 、译码器---- 包括调解器、译码器、数模转换器等6 、噪声 (干扰)6.1、包括信道中的噪声及分散在通信系统中的其他噪声的集中表示6.2 、无处不在,而为了反抗噪音带来的失真,使用了编码、译码手段四、信息系统特点1、目的性---- 定义一个系统、组成一个系统或者抽象出一个系统,都有明确的目标或者者目的2、可嵌套性---- 系统可以包括若干子系统,系统之间也能够耦合成一个更大的系统3、稳定性---- 受规则的约束,系统的内部结构和秩序应是可以预见的4、开放性---- 指系统的可访问性,这个特性定了系统可以被外部环境识别,外部环境或者其他系统可以按照预定的方法,使用系统的功能或者影响系统的行为5、脆弱性---- 与系统的稳定性相对应,即系统可能存在着丧失结构、功能、秩序的特性,这个特性往往是隐藏不易被外界感知的6、茁壮性---- 当系统面临干扰、输入错误、入侵等因素时,系统可能会浮现非预期的状态而丧失原有功能、浮现错误甚至表现出破坏功能五、信息系统组成1 、硬件---- 由执行输入、处理和输出行为的计算机设备组成。
软考高级信息化和信息系统集中讲解1.信息系统与信息化信息论已发展成为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学科,与控制论和系统论并称为现代科学的“三论”。
1.1.信息的基本概念香农指出,信息就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1.1.1.信息的特征(1)客观性(2)普遍性(3)无限性(4)动态性(5)相对性(6)依附性(7)变换性(8)传递性(9)层次性(10)系统性(11)转化性1.1.2.信息满足一定的质量属性(1)精确性(2)完整性(3)可靠性(4)及时性(5)经济性(6)可验证性(7)安全性1.1.3.信息的功能(1)为认识世界提供依据(2)为改造世界提供指导(3)为有序的建立提供保证(4)为资源开发提供条件(5)为知识生产提供材料1.1.4.信息的传输模型:1.2.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事物或过程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
“信息系统”简单地说,就是输入数据,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
面向管理和支持生产是信息系统的显著特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可以定义为:结合管理理论和方法,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问题,提高生产效率,为生产或信息化过程以及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撑的系统。
管理模型、信息处理模型和系统实现条件三者的结合,产生信息系统,其抽象模型如下图所示:“信息系统集成”是采用现代管理理论(例如: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等)作为计划、设计、控制的方法论,将硬件、软件、数据库、网络等部件按照规划的结构和秩序,有机地整合到一个有清晰边界的信息系统中,以到达既定系统的目标,这个过程称为信息系统集成。
1.2.1.系统的特性(1)目的性(2)整体性(3)层次性(4)稳定性(5)突变性(6)自组织性(7)相似性(8)相关性(9)环境适应性对于信息系统而言,以下特性会表现得比较突出:(1)开放性(2)脆弱性(3)健壮性1.3.信息化的某本概念1.3.1.信息化从"小"到"大"分为以下五个层次:(1)产品信息化(2)企业信息化(3)产业信息化(4)国民经济信息化(5)社会生活信息化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启示我们:信息化的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包括政府、企业、事业、团体和个人;它的时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空域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的一切领域;它的手段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它的途径是创建信息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及社会上层建筑的改革;它的目标是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小疯疯口诀篇-口诀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图:上鹰下鸡左人右龟信息技术应用(龙头)、信息资源(核心任务)、信息网络(应用基础)、信息技术和产业(建设基础)、信息化人才(成功之本)、信息化法规(保障)整范时成质人沟风采✧章书记指空整薇,规定贱人制。
腚需圆,利画质。
顾欲空,鞭暴之,记住射里。
勾媳暴干,即时性,亮鞭奸。
鞭同膘,折管收。
✧章书记指空整薇,(整体管理的7个:制定项目章程,制定初步的项目范围说明书,制定项目计划,指导和管理项目执行,监控项目执行,整体变更控制,项目收尾。
)✧规定贱人制。
(范围管理5个过程:范围规划,范围定义,创建WBS分解结构,范围确认,范围控制。
)✧腚需圆,利画质。
(时间管理6个过程:活动定义,活动排序,活动资源估算,活动历时估算,制订进度计划,进度控制。
)✧顾欲空,(成本管理3个过程:成本估算,成本预算,成本控制。
)✧鞭暴之,(质量管理3个过程:质量计划编制,执行质量保证,执行质量控制。
)✧记住射里。
(人力资源管理4个过程:人力资源计划编制,组建项目团队,项目团队建设,管理项目团队。
)✧勾媳暴干,(项目沟通4个过程:沟通计划编制,信息分发,绩效报告,项目干系人管理。
)✧即时性,亮鞭奸。
(风险管理6个过程:风险管理计划编制,风险识别,定性风险分析,定量风险分析,风险应对计划编制,风险监控。
)✧鞭同膘,折管收。
(采购管理6个过程:采购计划编制,编制合同,招标,供方选择,合同管理,合同收尾。
)✧整体管理:✧章书记指空整薇,(制定项目章程,制定初步的项目范围说明书,制定项目计划,指导和管理项目执行,监控项目执行,整体变更控制,项目收尾。
)可研的内容:基金运气技术,经济,运行环境,其他方面(法律,社会)可行性分析。
可研的方法:惊世针头经济评价法,市场预测法,增量净效益法,投资估算法。
可研的步骤:木桶鸡粗腿变焦。
1)确定项目规模和目标,2)研究正在运行的系统,3)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4)导出和评价各种方案,5)推荐可行性方案,6)编写可行性方案,7)递交可行性方案。
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前刷题11. 信息的传输模型中包括信源、编码器、信道、解码器、信宿、噪声等要素。
噪声主要对(1)形成干扰或影响。
量化器属于(2),数模转换器属于(3)第(1)空 [单选题] *A、信源B、编码器C、信道(正确答案)D、解码器2. 以下关于信息系统的性能指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信息系统有效性就是在系统中传送尽可能多的信息。
B、可靠性是要求信宿收到的信息尽可能地与信源发出的信息一致,或者说失真尽可能的小。
C、为了提高有效性,在信息编码时,可以增加冗余编码。
(正确答案)D、过量的冗余编码会降低信道有效性和信息传输速率3. 以下关于信息的质量属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完整性,对事物状态描述的全面程度B、可验证性,信息的来源,采集方法,传输过程是符合预期的。
(正确答案)C、安全性,在信息的生命周期中,信息可以被非授权访问的可能性D、经济性,信息获取,传输带来的成本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4. 关于“信息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信息化的手段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B、信息化是综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改造、支撑人类各项活动的过程C、互联网金融是社会生活信息化的一种体现和重要发展方向D、信息化的主体是信息技术领域的从业者,包括开发和测试人员(正确答案)5. 在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中,()是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单选题] *A、信息技术和产业(正确答案)B、信息化政策法规和规范标准C、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信息人才6. 企业信息化结构不包括()。
[单选题] *A、数据层(正确答案)B、作业层C、管理层D、决策层7. 数据可视化技术主要应用于大数据处理的()环节。
[单选题] *A、知识展现(正确答案)B、数据分析C、计算处理D、存储管理8. 在CRM中,体现企业曾经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历史数据,如用户产品使用情况调查的数据、客服人员的建议数据和广告数据等,属于()。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3版)第 1 章信息化知识1.1 信息系统与信息化工业化不仅造就了高速发展的生产力,更重要的是造就了一支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其主要力量是工程师。
信息化是一场比工业化更加深刻和更加广泛的社会变革,它要求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中实现管理流程、组织机构、生产技能和生产工具的变革。
在这场变革中,一定要造就一支规模更为宏大的人才队伍,这支队伍不但有业务专家与技术专家,还得有项目管理专业人员。
这是因为,作为信息化主体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和技术工程,无论是内容、规模、深度和广度,还是技术、工具、业务和流程,都在不断地在发展和创新。
信息是一种客观事物,它与材料、能源一样,都是社会的基础资源。
但是,理性认识信息却只有几十年的历史。
1948年,美国科学家香农(Claude E. Shannon)在对通信理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的概念,创立了信息理论。
此后,人们对信息的研究迅速增加,形成了一个新的学科――信息论。
至今,信息论已发展成为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学科,与控制论和系统论并称为现代科学的“三论”。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更加重了“三论”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同时,信息论为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导,为信息化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支撑。
1.1.1 信息的基本概念香农指出,信息就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香农不但给出了信息的定义,还给出了信息的定量描述,并确定了信息量的单位为比特(bit)。
一比特的信息量,在变异度为2的最简单情况下,就是能消除非此即彼的不确定性所需要的信息量。
这里的“变异度”是指事物的变化状态空间为2,例如,大和小、高和低、快和慢等。
香农将热力学中的熵引入信息论。
在热力学中,熵是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而信息与熵正好相反,信息是系统有序程度的度量,表现为负熵,计算公式如下:1. 信息的特征香农关于信息的定义揭示了信息的本质,同时,人们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信息还具有很多其他的特征,列举如下:(1)客观性。
1.国家信息化体系的6个要素:(1)信息资源:信息和材料能源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三者可以相互转化;(2)信息网络:包括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电视网(3)信息技术应用:它直接反映了效率效果效益(4)信息产业: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5)信息化人才(6)信息化政策法规等2.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为基础,在一定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3.企业信息化常用的几种方法:(1)业务流程重构:(企业流程改造的3个核心原则:以流程导向,以顾客为中心,团队式管理)(2)核心业务应用(3)信息系统建设(4)主题数据库(5)资源管理(6)人力资本投资方法:特别适用于依靠智力和知识生存的企业,如咨询服务软件开发等4.企业资源规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一种融合了企业最佳实践和先进信息技术的新型管理工具。
它扩充了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管理信息系统). MRP2(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的管理范围,将供应商和企业内部的采购生产销售和客户紧密联系起来。
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实现对企业的动态控制和资源的集成和优化,提升基础管理水平,追求企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ERP实质上仍然以MRP2为核心。
5.客户关系管理(CRM):(customer relation management)是一种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管理机制。
CRM由两部分组成:即触发中心和挖掘中心,前者如电话,传真,WEB EMAIL 等;6.客户关系管理有效性应具备的因素:(1)有效的交流渠道(触发中心)(2)对所获信心的有效分析(挖掘中心)(3)CRM必须能与ERP很好的集成7.现代意义上的供应链: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貌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8.供应链管理6大功能:需求管理供应链计划生产计划生产调度配送计划运输计划9.企业应用集成:EAI(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是将进程软件硬件和标准联合起来,在两个或多个企业信息系统之间实现无缝集成,使他们像个整体。
10.企业应用集成包括2个方面:企业内部应用集成和企业间应用集成11.企业内部应用集成分类:(1)界面集成:比较原始和浅层次的集成,但也是最常用的(2)平台集成:就是实现系统基础的集成,底层的结构软件和硬件以及异构网络都得到集成。
(3)数据集成:首先对数据标志并编成目录,确定元数据模型,保证数据在数据库系统中分布和共享(4)应用集成:这个集成能为两个应用中的数据和函数提供接近实时的集成(5)过程集成12.B2B和B2C的需要促进了EAI技术的发展13.集成模式分3种:(1)面向信息的集成技术:信息集成采用的主要数据处理基础有数据复制数据聚合和接口集成等。
其中接口集成仍然是主流技术。
(2)面向过程的集成技术:在结构上,该方法在面向接口的集成方案之上,定义了另外的过程逻辑层;而在该结构的底层,应用服务器消息中间件提高了支持数据传输和跨过程协调的基础服务。
(3)面向服务的集成技术:基于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架构)和WEB服务技术的应用集成是业务集成技术上的一个重要变化,被认为是新一代的应用集成技术。
集成的对象是一个个的WEB服务或封装成WEB服务的业务处理。
WEB服务技术由于是基于最广为接受开发的技术标准,称为新一代面向服务的应用系统的构建和应用系统集成的基础设施。
14.电子商务分3个方面:(1)电子商情广告电子选购和交易(2)电子交易凭证的交换电子支付和结算(3)网上售后服务15.参与电子商务的4类实体:顾客商户银行认证中心16.电子商务按从事商务活动的主题不同,分4类:企业内部电子商务B2B B2C C2C17.商业智能BI(business intelligence):是企业对商业数据的搜集管理和分析的系统过程,目的是使企业的各级决策者获得知识或洞察力,帮助做出对企业更有利的决策。
数据仓库的用户是管理层。
商业智能核心技术是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18.商业智能系统4个阶段:数据预处理建立数据仓库数据分析和数据展现19.商业智能3大组成部分:DW数据仓库(warehouse)OLAP(联机事务处理)和数据挖掘技术20.数据仓库4个特征:(1)是面向主题的(2)是集成的(3)是非易失的(4)随时间的变化性:数据仓库的数据时间要长于操作系统中的数据时间;操作型数据库的数值能被更新,而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仅仅是一些列的快照;操作型数据的键码结构不一定包含时间元素;而数据仓库的键码结构总是包含时间元素21.OLAP系统架构分3种:(1)关系数据库的ROLAP:(包含两类表:事实表和维表)(2)多维数据库的MOLAP:其查询方式采用搜索与直接寻址结合,比ROLAP的表索引速度快(3)混合数据库的HOLAP22.数据挖掘(MINING)分2类:(1)描述性挖掘,又分3种a.数据总结:统计方法有求和值平均值方差值,以及直方图饼状图等b.聚类c.关联分析:常用2种技术即关联规则和序列模式(2)预测型挖掘,也分3种a 分类b.回归:通常采用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
一般同一个模型既可以用于回归,也可用于分类c. 时间序列:是用变量过去的值来预测未来的值23.数据挖掘是一种信息分析工具,能自动找出数据仓库中的模式和关系24.ERP软件强调事前计划和及时调整;财务软件强调事后核算25.ERP项目不仅仅是一个软件工程项目,也不仅仅是技术革新项目,从跟不上说,它是一个管理变革项目1.信息系统服务:所有以满足企业和机构的业务发展所带来的信息化需求为目的,基于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理念而提供的专业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系统集成服务技术支持服务等工作,都属于该范畴。
2.信息系统集成:是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
有功能集成网络集成和软件界面集成等技术。
3.信息系统集成的4个子系统:(1)硬件集成:比如用路由器连接广域网等(2)软件集成:要解决的是异构软件的相互接口(3)数据和信息集成:建立在前2个之上,是系统集成的核心。
主要包括:合理规划数据和信息;减少数据冗余,更有效实现信息共享;确保数据和信息的安全保密。
(4)技术和管理集成(5)人与组织机构集成:是系统集成的最高境界4.信息系统工程是信息化工程建设中的信息网络系统信息资源系统信息应用系统的新建升级改造5.信息系统工程3大内容:(1)信息网络系统: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的信息处理传输交换和分发的计算机网络系统(2)信息资源系统: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的信息资源的采集存储和处理的资源系统(3)信息应用系统: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的各类业务管理的应用系统6.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4控3管1协调”“4控”:进度质量投资变更控制“3管”:安全合同信息管理7.我国信息系统服务管理的主要内容:(1)系统集成单位资质管理(2)项目经理资格管理(3)监理单位资质管理(4)监理人员资格管理8.安全等级保护的总体目标是确保信息安全和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并保障以下安全特性: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不可抵赖性和可控性(前三个是基本的要求)9.信息系统审计的5大内容:(1)战略规划与组织审计(2)技术基础平台审计(3)信息资产保护审计(4)持续性管理和灾难恢复审计(5)IT项目审计:比如建设方案,项目成本质量时间的评估,实施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协调和沟通,安全管理,合同的签订,验收,信息资源管理等10.目前ITIL(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IT基础架构库)已称为IT行为服务管理的理论基础和IT管理标准体系。
11.ITIL整体架构下的ITSM(IT service management)是一套以流程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提高企业IT“服务提高”和“服务支持”能力和水平的规范的管理方法。
12.ITTL的内容:(1)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信息通信技术):确保提供IT基础架构以支持业务运行需要。
(2)业务视角:包括业务系统外包管理持续改进和信息和通讯技术等(3)IT服务管理实施规划:分析评价评审以及确定目标等(4)应用管理(5)安全管理(6)服务管理:是ITIL的核心内容。
13.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监督管理是指对获证单位资质保持的监督检查和资质变更的管理14.资质证书有限期为4年。
每年一次年审。
年审检查的结论分3级:通过降级和取消15.资质等级划分为4级:(1)一级资质:承担过3000万以上的项目;注册资本1200万以上;技术人员不少于100人,其中相关学历的人员不少80%;副总要5年以上的经历;(2)二级资质:承担过1500万以上的项目;注册资本500万;技术人员不少于50人,相关学历的人员不少于80%;副总要4年以上的经历(3)三级资质:注册资本100万以上;技术人员不少于20人,相关学历人员不少于70%;副总要3年的经历(4)四级资质:注册资本30万以上;技术人员不少于10人,相关学历人员不少于70%;副总2年的经历16.申请一二级资质的单位提交到信息产业部认证办公室;三四级的报到省级主管部门17.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全国系统集成项目经理资质的管理工作。
省级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的项目经理资质的管理工作。
18.系统集成项目经理分:项目经理高级项目经理和资深项目经理3个级别。
19.项目经理的条件:专科且相关工作4年;本科的2年;中级职称的1年以上;2年有2项合同超过200万的项目;完成系统总额500万以上;可承担合同额800万以下,或在高级经理的指导下承担1500万的。
20.高级项目经理的条件:获得项目经理资质不少于3年;本科以上或中级职称以上。
3年至少有1项合同额在1200万以上,完成系统总额3000万以上;可承担合同额5000万以下的项目21.资深项目经理的条件:获得高级项目经理5年以上;硕士学位或高级职称;5年至少有2项合同额在3000万以上,至少有4项在1500万以上。
可承担各种规模的项目。
22.每2年对项目经理资质一次年审。
结论为“合格不合格不在岗”三种。
23.省级对辖区内的项目经理年审;高级和资深项目经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年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