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胆排石奇效方
- 格式:doc
- 大小:13.29 KB
- 文档页数:2
胆石症中药排石方剂
胆石症中药排石疗法
适应证
胆管结石直径<1cm,胆管下端无狭窄;胆管或肝管多发小绪石;手术后胆管残余结石;较小的胆囊结石,胆囊舒缩功能较好者。
用药目的
在于控制胆道感染,促进胆汁分泌和改善胆道功能,以促进胆石的排出。
临床需根据患者辩证加减
方剂
胆道排石汤(天津南开医院方)
用于各型胆石病,可随证略作加减。
方剂组成
金钱草茵陈郁金木香枳壳生大黄
排石汤5号(遵义医学院方)
用于胆石病的缓解期。
方剂组成
金钱草木香枳壳黄芩川棟子大黄
排石汤6号(遵义医学院方)
用于胆石病发作期。
方剂组成
虎杖木香枳壳金钱草元胡大黄
胆道排石汤I号(青岛市立医院方)
用于胆石病间歇期或合并慢性胆道感染者,即气滞型患者。
方剂组成
柴胡郁金香附广木香枳壳大黄
胆道排石汤‖号(青岛市立医院)
用于胆石病并发急性胆道感染者,即湿热型和脓毒型。
方剂组成
双花连翘金钱草郁金茵陈广木香黄芩枳实大黄芒硝。
利胆排石汤的做法胆囊的作用是储存胆汁,每餐之后在胆囊收缩素的作用下,将胆汁排除参与十二指肠的消化吸收。
人在早晨空腹时,胆囊内胆汁经过一夜(大约12小时)的贮存,其胆固醇的饱和度较高。
如果不吃早餐,胆汁不参与消化食物,这样一来,胆汁中的胆固醇就会过度饱和,进而引起胆固醇沉积,逐渐形成结石。
发病后应立即干预治疗。
方一:利胆排石汤【药物组成】广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各30g,鸡血藤、生黄芪各15g,延胡索、川楝子、五灵脂、桃仁、冬瓜仁、薏苡仁、三棱、莪术各10g。
【随症加减】肝胆气郁型加柴胡、黄芩各10g;肝阴不足型加牛膝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每次250ml。
【功效主治】疏肝理气,健脾补气,活血利湿。
【方解】利胆排石汤药方中广金钱草、薏苡仁、冬瓜子清热利湿;桃仁、鸡血藤活血化瘀;三棱、莪术软坚散结;黄芪补益正气,推动气血,结石自出;延胡索、五灵脂、川楝子、鸡内金疏肝利气、散瘀止痛;肝郁日久常致脾虚,而鸡内金、薏苡仁又为健脾良药,川楝子兼顾驱蛔之效。
【出处】郭洪波?利胆排石汤治疗胆石症36例临床观察。
方二:利胆排石汤【药物组成】制大黄9克,枳实9克,虎杖15克,郁金15克,金钱草30克。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利胆排石。
主湿热内蕴,积久成石。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春华方。
方三:三金排石汤【药物组成】取大黄、柴胡、黄芩各9克,枳壳、乌梅、鸡内金各10克,茵陈20克,金钱草50克,郁金15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一剂,分3次在饭后服用,连续用药10天为一疗程(用药一个疗程后应停药5天),一般用药3个疗程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功能主治】诸药共奏清肝利胆、排石解毒、生津止渴之功,适合有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症状的胆结石患者使用。
【方解】郁金、柴胡、枳壳具有疏肝、理气、止痛的功效;金钱草、茵陈具有清肝利胆的功效;大黄具有清热、攻下、排石的功效;黄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乌梅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鸡内金具有消食积、健脾胃的功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利胆排石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人的身体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系统,如果生病,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中药方剂恰恰可以在治愈病症的同时顺带调理修复其它受损的器官机能,是很多患
人的身体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系统,如果生病,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中药方剂恰恰可以在治愈病症的同时顺带调理修复其它受损的器官机能,是很多患者的福音,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利胆排石汤这种中药方剂。
【处方】制大黄9克,枳实9克,虎杖15克,郁金15克,金钱草30克。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利胆排石。
主湿热内蕴,积久成石。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姜春华方
以上是关于利胆排石汤怎么吃的相关介绍,希望大家看完这篇你文章后能够对利胆排石汤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有助于在生活中更好的运用它。
生活常识分享。
胆道排石汤——川楝子胆道排石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疗法,以其独特的药材川楝子而闻名。
川楝子,又称假车前子,是一种能够促进胆道排石的天然草药。
本文将探讨胆道排石汤的组方、功效以及使用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使用这一中医疗法。
一、胆道排石汤组方胆道排石汤的主要药材是川楝子。
此外,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还可以加入其他辅助药材。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胆道排石汤的组方:川楝子 10克麦芽 10克茯苓 10克山楂 10克草果 5克苍朮 5克二、胆道排石汤的功效1. 促进胆道排石:川楝子作为胆道排石汤的主药材,具有疏利胆道、促进胆石排出的作用。
它可以刺激胆固醇代谢,加速胆囊收缩,从而有利于胆结石的排出。
2. 缓解胆痛:胆石在胆道中移动时,可能会引起胆绞痛等症状。
胆道排石汤中的茯苓和山楂具有舒肝理气的作用,能够缓解胆绞痛等胆痛症状。
3. 改善消化功能:草果和苍朮在胆道排石汤中被用作辅助药材,它们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胃肠功能,有助于消化吸收。
三、胆道排石汤的使用方法1. 煎煮方法:将以上药材洗净后,放入煎药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30分钟至有效成分溶解。
汤剂煎煮后,过滤并保留药液。
2. 用法用量:每次服用150毫升,一日3次,饭前饭后均可。
根据个体差异,医生可能会调整剂量。
3. 注意事项:在使用胆道排石汤期间,应避免油腻、辛辣等食物,少量多餐。
此外,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四、胆道排石汤的适用人群胆道排石汤适用于以下人群:1. 胆道结石患者:胆道排石汤可以促进胆结石的排出,对于尚未形成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尤为适用。
2. 脂肪肝患者:脂肪肝与胆囊结石有一定的相关性。
胆道排石汤通过促进胆汁分泌和胆固醇代谢,有助于改善脂肪肝症状。
3. 消化不良者:胆道排石汤中的辅助药材苍朮和草果能够改善消化功能,对于消化不良、胃胀气等症状较为明显的人群有一定的帮助。
总结:胆道排石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疗法,以其独特的药材川楝子而闻名。
【付济华医师治胆结石秘方】排石利胆汤,专治胆结石、胆囊
炎,效果好!
排石利胆汤(专治胆结石)
【排石利胆汤】柴胡、白芍、川楝子、延胡索、生甘草各9克,黄芩、蒲公英各15克,金钱草、郁金各30克,鸡内金20克。
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3次服。
疏肝利胆、清热止痛、化石排石。
治胆结石合并胆囊炎。
禁食辛辣。
胆结石患者往往会伴随胆囊炎,所以本方在清热利胆汤的基础上加上专化胆囊结石的三金(金钱草、郁金、鸡内金)化裁而来。
【案例】韦丽香,女,59岁,患胆囊结石多年,经多家医院B超检查确诊胆囊内有三颗结石,并伴有胆囊炎,惧怕手术治疗。
予本方治疗两周后复查,报告提示胆囊内仅剩一颗结石,继续服药,共计服药三十余剂,经检查结石全部排出,告愈。
这是付医师专治胆结石合并胆囊炎的秘方。
付医师的特别声明
为了振兴中医,弘扬国粹,决定贡献出付氏家传特效秘方和本人的临床经验方。
让大家小病,慢性病不用进医院,自己按方配药即可,疗效非常的好。
都是本人一直珍藏多年秘而不宣的珍宝,望见者珍惜,并相互转告,造福众生,功德无量……。
目前网上流传的各种偏方、秘方,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
本人很负责任的承诺:本人所公开的各种秘方,千真万确,绝不夸大疗效误导患者,可以放心使用。
付济华 2014.04.30
献方人:付济华医师。
临床经验方:疏肝利胆排石汤【临床经验方:疏肝利胆排石汤】【组成】大黄6-15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厚朴10克,炒枳壳10克,青皮10克,生麦芽30克,白芍15克,金钱草60克,鸡内金15克,海金沙15克,虎杖30克,郁金10克,王不留行15克,炙甘草7克。
【功效】疏肝利胆,通腑排石【主治】胆结石症、胆囊炎。
往来寒热或高热、胁部胀、胁部疼痛、恶心、嘴巴苦、腹脘胀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脸黄目黄、舌红苔黄厚腻等肝胆湿热症状。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上药置容器内用清水淹没药物3横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续煮40分钟。
连煎2次,煎成药汁混合,分2次服用。
3个月为1疗程。
3个月后超声检查结石已排出可停药。
若无改善则宜中止治疗,并进行外科手术。
如结石已有部分溶解则继续服药,直至结石完全溶解与排出。
【加减】胆石症活动期,宜重用大黄;大便秘结,必用大黄;静止期轻用大黄;大便溏泻,适减大黄;阻塞性黄疸加玄明粉10克(冲服),茵陈30克;结石大于1厘米者加三棱、莪术各10克;右胁疼痛较甚加醋元胡15克、红花6克、片姜黄15克;体质虚寒加干姜9克;高脂血症加炒山楂、炒神曲各15克。
【药膳辅助】胆石症患者治疗期间,可嘱患者早餐或午餐前进食猪蹄羹(猪蹄一个和粳米100克熬成粥)适量,有辅助排石作用。
【方解】胆结石是一常见病、多发病。
多发于30~50岁的人,女性多于男性,多为胆固醇结石。
胆囊结石的症状颇不一致,常与胆石的大小、部位、有无梗阻和感染有关。
20%~40%的患者可终生无症状。
一般在进食后、特别是在进油腻食物后出现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不适、饱胀,并伴嗳气、呃逆、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
本病多分为以下几种:胆囊结石:多为胆固醇和混合性结石。
患者平时偶有中上腹或右上腹的饱闷感,有时有嗳气、嗳酸、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在吃油腻食物后,症状可以加重。
也有部分病人终身没有症状。
胆总管结石:多见于胆红素结石。
当胆石在总胆管内卡住时,病人出现疼痛,常有黄疸、寒战、发热,大便呈灰色,小便颜色加深如浓茶一样。
利胆排石有效方
主方:制大黄9g 枳实9g 虎杖15g 郁金15g 金钱草30g (姜春华方)我常加入威灵仙50g。
主治:胆结石
功效:疏肝理气利胆排石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姜春华先生处方:柴胡15g 枳实10g 赤芍15g 生大黄10g 虎杖15g 郁金15g 金钱草50g 威灵仙50g 三剂,水煎服。
此方乃四逆散合利胆排石汤,服药后当即大便稀溏,第二天就痛止,第三天就排出结石一块,B超胆囊复检已无结石,真乃神速。
王新陆先生说:姜春华老师的利胆排石汤效果非常好。
他的排石汤一共有五味药,大黄、金钱草、枳实、虎杖、郁金,大家回去可以试一试,排石效果非常明显。
处方:茵陈30g 栀子lOg 酒军6g 金钱草30g 枳实lOg 虎杖15g 郁金lOg。
郑佑民中医师家传秘方精选:疏肝利胆排石汤(胆囊炎、胆结石)生活条件的逐日改观,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上这个被人戏称为“拼爹”的时代,很多拼不起的人,只能自己拼命奋斗,但奋斗的同时,很多人却搭上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尤其是胆囊疾病,譬如胆囊炎、胆结石,一不小心就会大驾光临。
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很多人饮食不规律,生活习惯不合理,很容易引发各种慢性疾病。
其中胆囊炎、胆石症是最常见的胆囊疾病,好发年龄在20~50岁,尤其以中年肥胖、多产妇女最多见。
近年来,胆囊炎、胆结石疾病的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
这些人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偏爱油腻食物,不喜欢吃蔬菜水果,缺乏运动。
今天健康专家热线为大家分享一个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的秘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郑重声明:这里所公开的方药,都是健康专家热线临床经验的结晶,都是科学严谨,临床行之有效的方子。
并非网络非专业人士流传的偏方、土方!一般只要诊断清楚,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方子,都会有很好的疗效,大家可以放心使用!疏肝利胆排石汤:组方:柴胡10克大黄10克枳壳12克黄芩10克半夏12克白芍12克金钱草24克木香10克郁金12克茵陈15克栀子10克元胡15克乳香6克没药6克功效:疏肝利胆清热化湿理气止痛主治:胆囊炎胆结石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注意事项:禁食辛辣和饮酒方药释义:胆囊炎、胆石症属于祖国医学的“胁痛”、“腹痛”、“胆胀”、“黄疸”等范畴,多因情志抑郁,饮食不节,引起肝胆气郁,气血郁滞不通所致。
临床表现多样,以右胁胀痛、口苦、善太息、多伴有胃脘胀痛、嗳气等为主。
本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大黄攻积滞、清湿热;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郁金、香附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枳壳、厚朴破气行痰、燥湿除满;川楝子、佛手舒肝理气、和胃止痛;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元胡活血散瘀、利气止痛。
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利胆、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
注意事项:根据临床观察,绝大部分患者在病前都有情志不畅史。
疏肝利胆排石汤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
【组成】柴胡6g山栀9g生大黄6g(后下)陈皮6g元明粉15g(冲)茵陈30g延胡索30g金钱草30g玉米须30g木香6g制香附12g郁金9g当归15g白芍15g
【作用与功效】解痉止痛,利胆排石。
【适应症】胆道结石。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热甚者加板蓝根30g、黄连30g、黄芩g、金银花15g;纳呆者加生鸡内金9g、炒谷麦芽各12g;嗳气者加姜半夏9g、旋复花9g、竹茹9g;腹胀者加枳实9g、厚朴6g、鸟药9g;大便次数较多者去生川军、元明粉;小便较少者加泽泻15g、车前子30g(包)、木通6g。
【方源】刘学勤.千家名老中医妙方秘典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994;619
【评按】此方用柴胡、山栀疏肝清热;生大黄、元明粉通里攻下;茵陈、全钱草玉米须利胆排石;木香、郁全、陈皮理气开郁;延胡索、香附解痉定病;当归、白芍养血柔肝。
本方有缓解疼痛,排除结石的功效。
治疗胆结石的偏方导语:当常规的治疗方法并不能满足患者治疗需求的时候,人们常常想到偏方疗法。
但是值得提醒的是,偏方只是对个别患者的病情起作用,并不能完全依赖偏方来进行彻底治疗。
治疗胆结石的偏方消炎利胆茶用料: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各30克。
用法:将用料加水1000毫升,煎去渣,加白糖适量,温服,每日3次,每次250毫升。
功效:玉米须甘平,能利尿利胆,清热消炎;蒲公英甘苦性平,能健胃利胆,抗菌消炎;茵陈甘苦微寒,有扩张胆管、利胆清热及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
用途:此茶对胆囊炎、胆结石发热疼痛期有显著疗效,但必须大量饮用。
玉米须蚌汤用料:玉米须45克,绵茵陈30克,蚌肉120克。
用法:将玉米须、绵茵陈洗净;取鲜河蚌用开水略煮,去壳取肉。
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1-1.5小时,调味即可,随量饮用。
功效:清热利胆。
用途:急性胆囊炎、胆道感染、胆结石者,症见右肋疼痛,痛连肩背、恶心、呕吐、口苦咽干、面目黄染,小便短黄,口舌苔黄,脉滑数。
注意:使用蚌前用清水养1-2天,并勤换水,使蚌肉污泥排尽,方可入药。
蒲公英治胆结石鲜蒲公英40克,洗净切碎,水煎后去渣,与粳米50-100克煮粥,熟后加冰糖适量。
每日早晚各1次,连食3-5天。
苦瓜治结石取生苦瓜1条,不用去皮,将苦瓜捣烂如泥。
加清水两碗,放入锅里熬煮,熬至1碗水即可,每隔2天服1次,1个月为1疗程,对各类结石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治疗胆结石推荐:胆dǎn石s hí化h uà瘀yū方fāng南瓜藤蔓泡茶喝治胆结石南瓜藤蔓100克,洗干净、切碎,沸水泡开当茶喝。
每天泡一壶,喝三四天,就开始排石了。
提醒:这几天不能碰辛辣、酒和肥肉。
核桃仁香油治胆结石核桃仁120克,纯香油30-60克,煎炒后,拌冰糖90克,一日分三次服用。
胆结石吃什么好··。
1、要多食维生素C各种新鲜水果、如鲜橙等,可以多吃瘦肉、鸡、鱼、核桃、黑木耳、海带、紫菜等、植物油炒菜,所吃的菜以炖、烩、蒸为主。
利胆排石汤的作用功效、配方组成、方解与加减【组成】柴胡、广郁金、枳壳、木香(后下)、炒山栀子、茵陈各10克,生大黄6克(后下),金钱草30克,焦山楂15克。
【用法】每日1剂,每剂按常规煎煮3次,共取药汁600毫升,和匀,分3份,于早、中、晚饭前20分钟顿服。
连服35天。
【作用功效】【功群)疏肝利胆,清热利湿,理气排石。
【方解】方取柴胡,郁金行气解郁,疏畅枢机,茵陈清肝胆之湿热,得大黄,山栀子之助,使湿热从两便分解,则清湿热,利肝胆之功尤著;金钱草清湿热,化结石;木香行气止痛,与枳壳为伍,则功效益增;山楂为消肉食积滞之要药,与木香相合,更增芳香健胃,消胀止痛之功。
合而用之,则可使肝胆疏,枢机利、湿热清,结石除。
据有关实验资料证明,投本方有关药物10~20分钟,即可使胆汁分泌明显增加,40~60分钟,胆囊明显收缩,奥狄氏括约肌相应松弛,有利于胆石排出。
用本方随证加减,长期服用,未见伐胃伤脾现象。
【主治】胆石症。
包括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管结石。
并治慢性胆囊炎。
【加减】临证应用,应按中医辨证分型加减。
如肝郁气滞型,加制香附、小青皮各10克;肝胆湿热型,加炒黄芩10克,并适量增加茵陈剂量;肝郁脾虚型,加白术、茯苓各10克,党参12克,或加炙黄芪15克;结石过多、过大者,酌加金钱草、海金砂(巴)各15克,鸡内金10克;囊壁粗糙,增厚者,酌加炙乳香、炙没药各6克,赤芍、桃仁、红花各10克;肝管结石及术后残余结石,加三棱、莪术各12克;痛甚,加元胡15克,川楝子12克;纳差,加鸡内金10克,谷麦芽各12克;呕恶,加法半夏、陈皮各10克;便秘,加芒硝10克(分冲)。
同时配合脂餐、耳压疗法(附后)。
【疗效】治疗64例,用本方为主,加脂餐与耳压方法的三联疗法治疗1~2疗程后,有效率达100%,其中显效治愈率为44%。
大多在1周内排石,最快次日,最多15日。
胆囊结石,排石最多500余粒,最大结石为1.6×1.1厘米。
胆石症民间偏方奇效方胆石症胆石症包括胆囊结石和肝内外胆管结石。
由于胆囊炎和胆石症成因基本相同,互为因果,故在治疗上可两者兼顾。
辨证分型1.气郁型:症见右上腹间歇性绞痛或闷痛,有时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右上腹有局限性压痛,可触及肿大的胆囊,但腹壁尚软,体温正常或有口苦,食欲减退,或有轻度的恶心呕吐。
2.瘀滞型:症见右上腹或胃脘痛有定处,痛如针刺或刀割,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舌质紫暗,脉细涩。
3.湿热型:症见右上腹有持续性胀痛,多向右肩背部放射,右上腹肌紧张,压痛,可触及肿大的胆囊,并出现高热寒战,口苦咽干,口渴,恶心呕吐,不思饮食,部分病人会出现巩膜黄染。
4.脓毒型:症见右上腹有持续性剧痛,上腹胀满,腹肌紧张,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可触及肿大之胆囊,高热不退,或寒热往来,可出现黄疸,神志淡漠,甚至神昏谵语。
临床施治1.行气解郁胆石汤【组成】金钱草、茵陈、威灵仙各30g 郁金15g 柴胡1g 姜黄、枳壳各15g 青皮9g 广木香 4g(后下)【主治】胆石症,气郁型。
症见右上腹间歇性绞痛或闷痛,体温正常或有口苦,食欲减退,或有轻度的恶心呕吐。
【用法】水煎服,1日2次。
2.清热利湿胆石汤【组成】金钱草30g 鸡内金1.5g 广木香各15g(后下)茵陈30g 延胡索、山栀子、柴胡各9g 溪黄草(或虎杖)30g 石菖蒲9g【主治】胆石症,湿热型。
症见右上腹有持续性胀痛,可触及肿大的胆囊,并出现高热寒战,恶心呕吐,部分病人会出现巩膜黄染。
【用法】水煎服,1日2次。
3.泄热排毒胆石汤【组成】柴胡18g 郁金15g 姜黄5g 川楝子、延胡索各1g 广木香4g(后下)大黄9g(后下)玄明粉4g(冲服)茵陈30g 金钱草60g 龙胆草9g【主治】胆石症,脓毒型。
症见右上腹有持续性剧痛,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可触及肿大之胆囊,高热不退,可出现黄疸,甚至神昏谵语。
【用法】水煎服,1日2次。
4.清热利湿金钱败酱茵陈茶【组成】金钱草、败酱草、茵陈各30g 白糖适量【主治】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湿热型。
1、排石秘方
南瓜曼泡水喝治结石秘方,是我家祖传秘方,可排肾结石、膀胱结石、胆结石,一般服药后3至4日即开始排石,将结石化为粉末状排出,也有化为颗粒状从尿道排出,做多不超过7日会全部排出,被治愈的病人经医院CT检查,医生们都拍案叫绝。
吊南瓜曼一次量100--150克(干品),洗净切碎,放入暖水瓶中,用开水浸泡。
一天浸一热水瓶,随喝随添水,平时当水喝,尽量多喝,每天可饮两水瓶,喝到第四、第五天开始排石,第六天小便伴有粘稠状尿液排出,这证明结石已经排完,经医生检查后确定。
服药期间,严格禁忌油辣腻之物,不吸烟不喝酒,否则无效。
引自:浙江桐庐县横村易友文话中心洪权提供《寻。
治胆囊炎、胆石症秘方(方19首)治胆囊炎、胆石症秘方53.1 变通大柴胡汤【来源】刘渡舟,《名医治验良方》【组成】柴胡18克,大黄、白芍、枳实、黄芩、半夏、郁金各9克,生姜12克。
【用法】每日1~2剂,水煎服,日服2~4次。
【功用】疏肝利胆。
【方解】方中柴胡味苦微辛,气平微寒,具轻清上升、宣透疏达之性,长于疏泄肝胆之邪热,与黄芩相伍能和解表里、清热利湿;与白芍同用,能柔肝舒肝止痛;半夏、生姜化湿和中、降逆止呕;大黄、枳实泻腑清热、利胆消炎;郁金辛开苦降、性寒泄热,入气分行气解郁,入血分凉血化瘀,为血中气药,并有利胆之功。
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清热利湿,通腑利胆之效。
本方既能治“本”(抗菌、消炎),又能治“标”(止痛、退热),诚为一首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有效方剂。
【主治】急性胆囊炎(证属肝胆湿热者)。
临床以胁痛、发热、厌油、恶心、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为特征。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颇佳。
【附记】本方多为苦寒之品,故对脾胃虚弱、正气不足之急性胆囊炎不相宜,忌用。
临证当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不可套用照搬,方能取得好的疗效。
53.2 变通一贯煎【来源】顾伯华,《名医治验良方》【组成】生地12克,首乌、枸杞各9克,茵陈、虎杖各12克,生大黄6~9克(后入),生山楂12克,鸡内金3克(研粉分吞),麦芽12克,玫瑰花3克,佛手6克,绿萼梅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养肝柔肝,疏肝利胆。
【方解】胆囊炎、胆石症多为肝胆湿热之标实证,又有肝阴不足之本虚证,本虚标实,治当兼顾。
故方中以生地、首乌、枸杞甘寒补肾、滋水涵木、养肝柔肝;茵陈、虎杖、大黄清热利胆、消炎化石;山楂、麦芽、内金消食化滞以健胃,内金尚有化石之能;玫瑰花舒肝和血;佛手、绿萼梅舒肝理气。
诸药合用,共奏滋水涵木,疏肝利胆之效。
本方标本兼顾,一方面滋阴扶正,使水生木旺而不恋邪,一方面清泻祛邪,使炎消石溶而不伤正,相反相成,正复邪除,故收效颇著。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利胆排石汤分型治疗胆石症杨玉高,主治医师。
王传林,副主任医师,中医科主任。
刘砚平,B超主管技师(湖北省汉川县马口人民医院邮编432301)。
各型胆石症。
(1)气滞型胆石症金钱草、丹参各30克,木香、大黄各18克,枳壳、柴胡、黄芩各10克,甘草5克(利胆排石汤工1号方)。
(2)主治湿热型胆石症利胆排石1号方加知母、车前仁各12克(利胆排石1号方)。
(3)火(脓)毒型胆石症利胆排石1号方加茵陈30克,竹茹12克(利胆排石1号方)。
(1)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
气血两虚者、加黄芪10克,当归10克。
气滞痛甚者,加川棟子12克,玄胡索10克。
(2)水煎服,每日1剂,分4~5次服,湿热重者加栀子10克。
(3)水煎服,日服2~3剂。
高热大毒甚者,或大便燥结者加栀子12克,炮甲6克,芒硝12克(分2次冲服)。
99例中,显效(腹痛消失,黄疸退尽,体温与周围血象恢复正常,B超检查结石全部排出,随访2年以上无复发者)44例;有效(腹痛明显减轻,黄疸逐渐消退,体温与周围血象恢复正常,能正常工作1年以上,B超检查结石部份排出或末排出,易于复发者)43例;无效(症状加重,改用手术者)6例。
胆石病属祖国医学黄疸、胆胀等范畴。
97例胆石症患者中,53例气滞型患者,病情处于间歇期,结石均小于1厘米或呈泥沙状,或呈隐性表现,症状不典型,病情较轻,治疗以服利胆1号为主,34例湿热型患者多合并有胆道感染,属急性发作阶段,治疗以服利胆I号汤为主。
10例大毒型患者相当于胆道感染合并中毒性休克阶段,本组6例病人因休克症状较重而改行手术治疗。
经B超检查后,有下列体征之一者,应改行手术治疗①肝内外胆管合并多个结石;而肝外胆管结石直径超过3厘米者,②胆囊内多个结石伴有泥沙样结石,而沉积带超过2厘米者,③胆总管结石伴重度扩张,而梗阻在胰腺段者,④胆系结石并化脓性胆囊炎者。
祖国医学许多理论虽从宏观辨证而来,但与现代微观的研究有基本相同的观点。
利胆排石奇效方
主方:制大黄9g 枳实9g 虎杖15g 郁金15g 金钱草30g(姜春华方)我常加入威灵仙50g。
主治:胆结石功效:疏肝理气利胆排石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关于胆结石的治疗有很多方子,这些年来我用了不少,但说比较有效的,还是巳故中医大家姜春华先生的这个方子好使,我在平时用的时候又添入了一味威灵仙效果更好一些。
我曾治一朱姓男子,42岁,患胆结石病,B超显示有少量泥沙石和一个1公分左右的不规则结石,平时,口苦,一喝酒吃肉就脘部疼痛,厉害时头上冷汗淋漓,并反射到右侧后背。
察舌红苔黄腻,脉双关滑实。
处方:柴胡15g 枳实10g 赤芍15g 生大黄10g 虎杖15g 郁金15g 金钱草50g 威灵仙
50g 三剂,水煎服。
此方乃四逆散合利胆排石汤,服药后当即大便稀溏,第二天就痛止,第三天就排出结石一块,B超胆囊复检已无结石,真乃神速。
姜老先生不虚言也。
谈到此方好用的还有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先生。
他在演讲中说:说起胆结石的治疗,姜春华老师的利胆排石汤效果非常好。
他的排石汤一共有五味药,大黄、金钱草、枳实、虎杖、郁金,大家回去可以试一试,排石效果非常明显。
有个45岁的男性患者,胆石症多年,近数月出现黄疸,色泽
鲜明,心中懊恼,恶心纳呆,小便赤黄、短少,大便秘结,
胁肋胀痛拒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我用茵陈蒿汤,茵陈能够祛湿退黄,栀子除热,大黄泻瘀,苦以泻热,热泻黄散。
但病人毕竟胆结石形成,所以合上姜春华老师的利胆排石汤。
后来患者的石头掉了,黄也退了,不疼了。
处方:茵陈30g 栀子lOg 酒军6g 金钱草30g 枳实lOg 虎杖15g 郁金lOg还有一个老太太,70多岁了,胆绞痛发作,她儿子上午把她带到我里,我也是用姜春华老师的利胆排石汤。
到了晚上她儿子到我家来,说太太肚子痛得不行了,我说你赶快往医院里搬!他说不行,你先去看看看。
等我们赶到她家的时候,老太太已经好了,那个石头已经打出来了。
因那个石头正好嵌顿在胆总管里头,很危险,她一定会疼。
但是也给大家一个经验,给了药病人可能会出现剧烈的腹痛。
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
(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