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成都远洋太古里在建筑地域性上的表达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成都远洋太古里视觉形象设计浅析发布时间:2021-07-26T08:31:46.384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6期作者:赖江南[导读] 一座城市的视觉形象是城市形象的关键,也是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
城市视觉形象推广的过程也是城市文化的推广过程,因为城市文化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城市视觉形象是一座城市给人的整体视觉印象,是最直观的表现。
著名建筑、历史文人、城市代表物、公共指示系统等都是城市视觉形象的直接体现。
其中城市建筑是经济社会的结晶,也是影响城市视觉形象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赖江南成都大学 610000摘要:一座城市的视觉形象是城市形象的关键,也是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
城市视觉形象推广的过程也是城市文化的推广过程,因为城市文化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城市视觉形象是一座城市给人的整体视觉印象,是最直观的表现。
著名建筑、历史文人、城市代表物、公共指示系统等都是城市视觉形象的直接体现。
其中城市建筑是经济社会的结晶,也是影响城市视觉形象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视觉形象;城市形象;城市文化一、成都商业视觉形象设计的发展现状研究一座城市的商业视觉形象,首先需要关注当地具有标志性的建筑,以标志性建筑为中心所覆盖的商业范围可称为商圈。
全国十大古都之一的成都作为本次浅析的对象,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发祥地,有着悠久历史,要想了解这座城市的商业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状况,可以从其最繁华、最前沿、最典型的商圈开始。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成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商圈,并且有着无数的商业街区。
商业街区分为传统商业街、特色商业街两大类别。
传统商业街是城市旧城区的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相对复杂的经济结构,一般体现一座城市的历史和变迁。
特色商业街是以原有的建筑物、民俗文化为基础,在其基础上进行开发,形成以旅游消费为主的具备多种功能的开放式商业街区,体现出一座城市的生活品质和宜居环境。
现代中式建筑风格及其文化内涵探究——以成都远洋太古里为例随着现代建筑风格愈发多样化,设计者不仅关注于建筑的实用和美观,也更关注于将历史和文化特色融入设计中。
中式建筑由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在当今设计中备受青睐,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的一个热门方向。
本文通过对成都远洋太古里的建筑风格及文化内涵的探索,来深入了解中式建筑在现代设计中的发展趋势,展示中式建筑所蕴含的独特魅力。
一、成都远洋太古里的建筑风格远洋太古里位于成都市锦江区,是一座混合型城市综合体,于2012年完成,由多位设计师团队共同设计。
整个建筑集商业、文化、休闲为一体,建筑面积高达31万平方米,总投资逾百亿元人民币。
建筑融合中西文化,以府院建筑风格为基础,将现代设计理念有机融入其中。
1. 风格特点远洋太古里的外观以明清时期的家庭院落为主要设计灵感,由不同大小的庭院和走廊、四合院等组成。
整个建筑外墙采用大面积的青砖与木质构件搭配,营造出传统的古典印象,同时又融入了现代化的玻璃幕墙设计,强调现代感。
建筑内部则布置有多种设施和环境,满足了商业、文化、休闲娱乐的多重需求。
2. 屋顶造型传统中式建筑非常注重屋顶造型,屋顶形态分为斜屋顶、腰脊屋顶、悬脊屋顶、弓形屋顶等形式。
远洋太古里采取了传统斜屋顶设计,在建筑的屋顶上添加了更多的细节设计体现,比如说砖雕、玻璃幕墙、彩绘等,这些设计理念突现出现代建筑的特点,同时又保留了传统中式建筑的文化内涵。
3. 借景技巧传统中式建筑注重借景,将周围的景物设计融入建筑中,形成景中有建,建中有景的独特效果。
远洋太古里就在设计中借用了成都优美的天然环境。
蜿蜒曲折的运河和清澈见底的水景安排在了建筑群的周围位置,与四合院式的建筑相得益彰。
这些景观营造出一种别样的宁静感,同时也很好地保护了周围的环境。
二、文化内涵的探究1. 中式建筑的历史中式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到唐朝时期的雕刻、砖雕、飞梁等技术都已极为出色;宋元期间,中式建筑达到了一个艺术高峰;明清时期大量使用青砖,屋顶加装文化瓦和砖雕,建筑的装饰更加繁复精致。
论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策略——以成都远洋太古里为例“快耍慢活”的商业与文化共融典范太古里,成都继”锦里”与”宽窄巷子”后的第三张城市名片。
快里-成都自古蜀以来延续的灿烂繁华,慢里-成都人融入骨血的慢调生活。
广东会馆作为活动空间,上演着历史古建与国际时尚的活动碰撞。
一、成都太古里简介由太古地产和远洋集团携手幵发,以传统川式建筑手法打造的成都首个幵放式、低密度商业街区。
项目坐落于成都春熙路核心商圈,直连地铁2号及3号线“春熙路”站,享有优越的交通和人流优势,毗邻千年古刹“大慈寺”,新旧对视、现代和历史交融。
项目商业规模约11.4万平方米商业楼层自地下一层至地上局部三层,包含六栋历史保留建筑。
除商业以外,项目还设置有博舍酒店、酒店式服务公寓及写字楼功能。
二、更新背景成都大慈寺片区在过去一千多年原本是蓉城的繁华中心,但周边房屋年代悠久,建筑老化、基础设施陈旧,与毗邻的城市商业核心春熙路的现代与繁华日益不协调,因此大慈寺历史文化片区从2002年被纳入政府的改造范围。
因其重要的历史、文化及地理意义,成都市政府对该项目的招商引资耗时5-6年时间,以重塑成都市中心为目标,将大慈寺片区更新升级为继宽窄巷子、锦里之后的第三张成都在以上更新大背景下,远洋太古里所面临的挑战十分艰巨。
如何延续历史建筑的文化意义,同时满足现代商业需求,与春熙路大型商业相辅相成?如何释放成都的城市性格,继承发扬城市的传统和特质?如何平衡当下政府“以人为本,保护文化,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理念与商业投资经营价值,以及本地因素的整合与落地执行的关系?这些需要重点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三、活化策略文化-川西文化时尚新解1.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突破项目紧邻千年大慈寺,位于传统历史保护街区,自带地方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对街区的设计和建造带来了局限。
街区建筑不仅需承继当地文化特色,也需满足高品质商业的需求。
在对街区进行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项目团队尤其注重对于地方文化符号的运用。
成都太古里是位于中国四川成都市锦江区的一家著名景点和购物中心。
它以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历史建筑和精品商店而享有盛誉。
以下是对成都太古里的介绍:
1.历史背景:成都太古里坐落在春熙路步行街附近,占地约19万平方米。
这个地区原本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历史街区,由58座传统的青石板街道和建筑组成。
在修复和改造后,太古里成为了一个结合了历史与现代的城市综合体。
2.建筑风格:太古里保留了大量的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建筑,包括传统的四合院、宅院和老式商铺。
这些建筑经过精心修复,展现出古老的魅力和传统的成都建筑风格。
3.文化艺术:太古里是一个聚集了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和展览的场所。
你可以在这里欣赏到来自不同地方的音乐表演、舞蹈演出和戏剧演出。
此外,太古里还经常举办各种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吸引了许多文化爱好者。
4.购物体验:作为一个购物中心,太古里拥有众多的时尚品牌、奢侈品店和精品店。
你可以在这里找到国际知名品牌以及当地设计师的作品。
此外,太古里还有许多特色小店和手工艺品店,可以购买到独特的商品。
5.美食文化:太古里也是成都美食的集中地之一。
你可以品尝到各种川菜、火锅和其他地方特色美食。
太古里提供了从高端餐厅到小吃摊位的各种选择,满足不同口味的需求。
无论你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还是喜欢购物和品尝美食,成都太古里都能给你带来愉快的体验。
它是一个结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场所,展示了成都的魅力和活力。
1/ 1。
一、地域文化与远洋太古里概述(一)地域文化概述作为 “新一线”城市的成都,常常给人带来一种悠闲、安逸的慢生活感受。
作为一座不断发展的现代化都市,成都的现代化建筑正在拔地而起,数不胜数的商圈、写字楼共同让这座大都市充满了现代与时尚感,也让这座蕴含了悠久历史文化内涵的都市再次焕发出了它在这个时代独有的魅力。
本次研究中将会主要以成都极具人气的远洋太古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成都远洋太古里的地域文化、商圈视觉形象、人群关系等关键点入手,着重介绍成都远洋太古里所具有的独特视觉特征以及该地域文化与人群之间的关系。
(二)成都远洋太古里的概述坐落于成都中心地带的成都远洋太古里,是太古地产和远洋集团共同推出的具有开放式和低密度特征的综合型商业购物中心。
作为被评定为国家五星级购物中心的太古里,在它的空间设计上呈现了别具一格、纵横交织的设计特征,并以它所具有的独特都市风采,将数不胜数的国内外一线时尚品牌、米其林星级餐厅以及无数知名食府汇聚其中,而这也是让无数追求美食与时尚的年轻人士慕名前来的原因。
在这其中也不乏数量众多的网红与明星共同前来太古里,体验其中的生活乐趣、时尚品位,而太古里以及它所具有的深厚历史文化和现代都市特有的独特氛围,更是让无数人对此念念不忘。
二、地域文化、人群、视觉个性影响下太古里的功能和风格(一)地域文化影响下远洋太古里的功能和风格众所周知,成都是一座极具文化内涵的历史文化之都,拥有着怡人的居住条件、独特的休闲文化、时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追求。
因此这座保持着显著文化内涵的时尚之都,不光拥有着时尚与潮流的标签,也拥有着极度发达的商业标签。
居住于此的人们不光能够在这样一座时尚文化之都之中享受现代社会的种种福利,也能够了解许多悠久的传统文化与当地的特色美食。
因而,享乐也逐渐成为成都人们最显著的一个特征。
从太古里整体的设计风格来看,可以较明显地感受到各种低矮独栋建筑错落有致地坐落在太古里商圈之中,而纵观全局能够发现,太古里商圈的空间乃至建筑设计中保留了许多传统街巷与历史建筑的形态与风格特征,例如川西风格的屋顶青瓦与栅格结合再辅以大面积玻璃幕墙的设计风格,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传统历史文化与街巷建筑的风格[1]。
太古里这样的案例,我们是如何做案例分析的我们先在EEEWORK中检索下“太古里”的结果。
文件夹的搜索结果如下,红框显示文件夹所在专辑名称。
专辑的搜索结果中,有成都太古里的案例专辑。
点开专辑后是下列内容。
(扫码即可直达此专辑)成都远洋太古里成都远洋太古里不管是在地产界还是设计界,整个项目受关注程度非常高。
当然设计师们关注的重点,远远不止商品。
▲成都太古里平面图/ 城市背景与地理位置 /▲成都历史文化背景成都被誉为最“安逸”的城市,保留着城市最显著的人文特征,同时又是一个潮流时尚之都,成都的商业消费又非常超前,所以这个项目注定是一个融合城市人文、创意时尚都市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综合体。
/ 建筑风格和建筑立面 /如果其他人走到这的第一眼看到的是大品牌的商家,那设计师看的第一项是看建筑风格了。
▲太古里建筑模型整体看来,太古里的建筑风格秉持“以现代诠释传统”的设计理念,保留了通过保留古老街巷与历史建筑,再融入2-3层的独栋建筑,川西风格的青瓦坡屋顶与格栅配以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以古典穿插现代的手法营造出一片开放自由的城市空间。
▲太古里水彩效果图再一个,设计师会比较关注建筑与地域之间的关系。
太古里的建筑设计就存在着基本意象的思考。
例如建筑的山墙部分亦通过格栅的组合,较为抽象地回应四川当地建筑的悬山意像。
/ 街区规划和道路动线 /▲太古里规划图整体规划:快里和慢里构成的开放式、低密度街区购物中心。
当然这两条道路动线的设置,让设计师会更加注重观察不同“里”的表现风格了。
快里是贯通整个街区的主要动线,连接时尚人潮广场的潮流脉向。
慢里是围绕大慈寺的慢生活流线,定制的是惬意休闲,美食街区的生活里巷。
▲太古里快里入口▲太古里业态流线基本上太古里的业态流线属于环路型,回字形的动线路径有较好的连续性,方向感也非常明确,可形成连续不断的商业氛围。
这样的动线非常适合成都人民浪漫休闲的生活习惯。
有事没事逛逛街、在太古里漫游都显得非常安逸。
成都太古里调研报告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调研背景与目的 (3)1.2 成都太古里概述 (4)二、地理与交通分析 (5)2.1 地理位置 (6)2.2 交通便捷性 (7)三、商业环境与业态分布 (8)3.1 商业布局 (8)3.2 主要商业业态 (9)四、品牌与消费者分析 (10)4.1 品牌构成 (11)4.2 消费者行为分析 (13)五、经营状况与市场表现 (14)5.1 经营状况 (16)5.2 市场表现 (17)六、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 (18)6.1 存在问题 (19)6.2 发展建议 (21)七、结论 (22)7.1 调研总结 (23)7.2 调研展望 (24)一、内容概括本调研报告主要对成都太古里进行了全面的实地考察与深入研究,旨在展现其作为成都市核心商圈的独特魅力和商业价值。
通过对该地区的细致观察,我们详细分析了太古里的人流量、消费水平、商业布局、建筑风格以及文化特色等多个方面。
在人流量方面,太古里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商业氛围,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消费者前来。
无论是日常休闲购物,还是节假日出游,这里总是人流如织,展现出强大的商业活力。
消费水平方面,太古里展现了中高端的消费趋势。
店内商品琳琅满目,涵盖了服装、餐饮、娱乐等多个领域,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结合线上线下多种支付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
在商业布局上,太古里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整体美感。
建筑风格现代与传统相融合,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时尚的气息。
各商铺之间布局合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商业空间。
太古里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这里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完美融合,为消费者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
无论是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还是打造独具特色的主题街区,都体现了太古里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创新。
成都太古里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时尚潮流的商业模式、丰富多样的消费选择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的商业地标之一。
两片商场,重塑成都市中心在成都春熙路边,大慈寺旁,是由一大片深灰色中式砖瓦建筑构成的成都远洋太古里,建筑密度不高,屋顶都以 30 度倾斜着。
从这片瓦房的西侧出发,穿过不宽的北纱帽街,就能走到红星路,那里有另一幢大型购物中心 IFS,大家都记住了它上面那个圆滚滚、努力向上攀爬的熊猫。
俯视成都远洋太古里IFS 隶属于香港九龙仓集团,而成都远洋太古里则由太古地产、远洋地产各持 50% 股权。
自从 2007 年在成都拿下这一核心地块之后,九龙仓就希望将红星路打造成香港广东道的盛况——那里坐落着这家地产开发商最成功、也最为人所熟知的商业地产项目海港城。
同样在 2008 年,太古地产开始和成都市政府接触,他们的想法听上去也很野心勃勃,“重塑成都市中心”。
这是成都远洋太古里主持建筑师、 Oval Partnership 董事郝琳的说法,他从 2008 年初开始介入这个项目,Oval 同样从香港发展起来,曾经负责整合过上海和台湾的部分爱马仕店铺,还和毕马威合作过社区中心。
在郝琳看来,占地 10 万多平方米的成都远洋太古里不仅仅是个购物中心,这里面包容 6 条街道和保留院落,虽然居民已经迁走,但道路依然存在。
这块几乎破败的街区的核心是一座始自唐代的古寺大慈寺,而西边则是成都最繁华的春熙路商圈。
在成都人的心目中,后者一直是市中心的代表,只不过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有点旧”,那里的品牌以中低端为主,但类似于龙抄手和伊藤洋华堂之类的地方依然能汇聚大量人气。
成都远洋太古里街景成都远洋太古里街景街景成都人在说起这块新旧混杂的市中心的时候,似乎都带着一点骄傲的心情。
比如本地报纸和论坛会形容这里是“时尚主场的金三角”、“各种高大上”。
在我们乘坐的出租车上,听说目的地是成都远洋太古里,女司机热情推荐了这个地方:“以前去仁恒置地逛街,现在都去太古里了,比你们北京三里屯还要好些。
”但去问问普通消费者,有些又会觉得这里消费太高,走出成都远洋太古里,穿到马路对面,就能吃上一碗便宜的小面。
成都远洋太古里成都远洋太古里(Sino-Ocean Taikoo Li Chengdu)坐落成都中心地带,是太古地产(Swire Properties)和远洋地产(Sino-Ocean Land)携手发展的开放式、低密度的街区形态购物中心。
成都远洋太古里位于春熙路,尽享优越交通和人流优势,比邻的千年古刹大慈寺更为其增添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韵味。
成都远洋太古里项目别具纵横交织的里弄、开阔的广场空间,为呈现不同的都市脉搏,同时引进快里和慢里概念,树立国际大都会的潮流典范。
值得把玩的生活趣味、大都会的休闲品位、林立的精致餐厅、历史文化及商业交融的独特氛围,让人于繁忙都市中心慢享美好时光。
成都远洋太古里于2014年起分阶段开业,汇聚一系列国际一线奢侈品牌、潮流服饰品牌、米其林星级餐厅以及国内外知名食府。
中文名:成都远洋太古里 Sino-Ocean Taikoo Li, Chengdu地址:成都市锦江区中纱帽街8号,临近大慈寺路以南、纱帽街以东,临近春熙路商业步行街及东大街。
服务业态:城市综合体停车位:地下二层 1000个成都远洋太古里位于城市中心的成都远洋太古,交通便利,北临大慈寺路、西接纱帽街、南靠东大街,并与成都地铁2号及3号线的春熙路交汇站直接连通。
同时又历史悠久的大慈寺相邻,接壤人潮涌动的春熙路商业区,成都远洋太古里是一座总楼面面积逾10万平方米(逾114万平方英尺)的开放式、低密度的街区形态购物中心。
不同于传统的室内购物中心,成都远洋太古里的建筑设计独具一格,以人为本的“开放里”概念贯穿始终。
通过保留古老街巷与历史建筑,再融入2-3层的独栋建筑,川西风格的青瓦坡屋顶与格栅配以大面积落地玻璃幕墙,成都远洋太古里既传统又现代,营造出一片开放自由的城市空间。
在愈加拥挤而不断向高发展的都市中心,成都远洋太古里保留一片低密度开阔空间,阳光与雨露、鸟语与花香,种种体验变得直接而与众不同。
传承历史与文化,城市中心重现活力成都远洋太古里的建筑设计顾问公司the Oval partnership一直坚持这样的理念:一个优秀的空间既要沉淀城市的文化与历史,又要提供开阔的平台汇集当代思潮。
太古地产与远洋地产联袂开发的成都远洋太古里(Sino-Ocean Taikoo Li Chengdu),位于成都市锦江区商业零售核心地段、与春熙路购物商圈接壤,是一个楼面面积逾10万平方米的开放式、低密度的街区形态购物中心。
项目毗邻大慈古寺,是一个融合文化遗产、创意时尚都市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综合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其中包括的六座保留院落和建筑均得以妥善保护修复。
规划中,与都市环境和文化遗产紧密结合的广场、街巷、庭园、店铺、茶馆等一系列空间与活动建立起一个多元化的可持续创意街区,使地方重新焕发生机,也再塑了成都市中心。
项目以创新现代的手法将川式建筑理念与新颖的零售规划自然交融。
其开放式、低密度的独特设计不仅体现了项目团队对成都这座城市及成都消费者生活习惯的深刻理解,还为顾客营造了独一无二的购物和休闲体验。
项目已于2015年4月24日盛大开幕。
Located in Chengdu City of China, Sino-Ocean Taikoo Li Chengdu Project is an open-plan, low-rise and lane-driven shopping precinct spanning approximately 114,000 sqm. The project is a bustling urban lifestyle hub where visitors can enjoy a truly unique shopping and leisure experience amidst the lanes, courtyards and plazas of the complex. Blending the old and the new, Sino-Ocean Taikoo Li Chengdu realises an innovative architectural design that pays homage to traditional Sichuan architecture and the nearby thousand-year-old Daci Temple while incorporating modern building techniques and materials. By redefining this historical neighbourhood into Chengdu’s new downtown district, the open-air complex acknowledges the history and character of the city whilst immersing visitors in a unique shopping experience. The project celebrated its grand opening on 24 April 2015.项目名称project name: 成都远洋太古里Sino-Ocean Taikoo Li Chengdu项目地点Project Location: 中国成都Chengdu China项目功能Project Function: 开放式、低密度街区式购物中心open-plan, low-rise and lane-driven shopping precinct建筑面积Project Gross Floor Area: 11.4万平方米(零售街区——成都远洋太古里)设计时间Design Time: 2008-2014完成时间Completion: 2014年10月起分阶段开幕Opened in phases from October 2014发展商Developer: 太古地产有限公司(50%)、远洋地产控股有限公司(50%)总规划/总建筑Master Planner and Master Architect of Sino-Ocean Taikoo Li Chengdu: The Oval Partnership Ltd欧华尔顾问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Project in Charge 郝琳博士Dr. Lin Hao设计团队Project Director and Team In Charge (TIC)- Henrique Almeida; Project Director-Ronghao Li; Project Director-SW Kwok; Design Team In Charge(TIC) -Ray Wong; Senior Design Team Member-Simon Lee; Senior Design Team Member-Athena Lee; Senior Design Team Member-Peaker Chu酒店和写字楼Hotel and Office of Daci Temple Project: MAKE Architects (UK)首席室内精装设计团队 Lead Interior designer: Elena Galli Giallini Ltd and Spawton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Interior for the Retail Complex-Lower Ground Shopping Mall and related services) 合作设计院Local Design Institutes: 中国西南建筑设计院、广州珠江装修工程有限公司设计院结构与机电工程师Structure and MEP consultant: 中国西南建筑设计院景观建筑师Landscape Architect: Urbis Limited灯光设计顾问Lighting Consultant: Lighting Planner Associates标识设计顾问Signage Consultant: Graphia International Limited艺术品设计顾问Art Work Consultant: Alison Pickett交通设计顾问Traffic Consultant: MVA Ltd影音设计顾问AV consultant: Shen Milsom & Wilke环保评估顾问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Consultant: 北京达实德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保留院落修缮工程顾问Preserved Building Consultant: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环保评估顾问:Green Building Rating: LEED-ND Gold美国绿色建筑协会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社区金奖认证建筑摄影:陈尧、存在摄影关于文章作者:郝琳博士,生于长于北京。
远洋太古里案例分析1.项目简介项目位于成都市锦江区大慈寺片区大慈寺路以南、纱帽街以东,临近春熙路商业步行街及东大街。
项目特色:大自然触手可及,天空从此不一样;传承历史与文化,城市中心重现活力;人与自然、文化与艺术交相辉映“快里”与“慢里”完美融合。
2.功能分析成都远洋太古里项目别具纵横交织的里弄、开阔的广场空间,为呈现不同的都市脉搏,同时引进快里和慢里概念,树立国际大都会的潮流典范。
值得把玩的生活趣味、大都会的休闲品位、林立的精致餐厅、历史文化及商业交融的独特氛围,让人于繁忙都市中心慢享美好时光。
3.文化分析成都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她是一座文化之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宜居之都,完善的宜居条件;休闲之都,独特的休闲文化;融合之都,人性化和社会和谐;时尚之都,时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追求;更是一座文明古都,三江环抱三城相迭。
远洋太古里项目,环抱大慈寺而立。
大慈寺,相传始建于隋朝,赐匾“敕建大圣慈寺”。
唐代名僧曾在这里受戒。
游寺观画,买物看戏,聚餐饮酒,观灯赏月,登楼高望,纳凉避暑。
悠悠历史,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足迹。
使得远洋太古里项目从一开始,就充满历史文化内涵。
4.建筑分析成都远洋太古里深谙城市空间承载文化与历史这一重要职责。
坐落于历史文化氛围浓郁的大慈寺片区,成都远洋太古里秉持“以现代诠释传统”的设计理念,将成都的文化精神注入建筑群落之中,这座城市的色彩与质感,成都人的闲适与包容,点点滴滴的地域特色都将在房屋、街巷、广场一一呈现。
川西风格的青瓦坡屋顶建筑特色概述:【建筑特色】通过保留古老街巷与历史遗迹,融入2-3层的独栋建筑,川西风格的青瓦坡屋顶与格栅,配以大面积的玻璃幕墙相融合,极具特色和美感。
现代工艺,古典特色的格栅古老街巷与历史建筑嵌入其中橱窗式大面积的玻璃幕墙通过保留古老街巷与历史建筑,再融入2-3层的独栋建筑,川西风格的青瓦坡屋顶与格栅配以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以古典穿插现代的手法营造出一片开放自由极具美感的城市空间。
浅析成都远洋太古里在建筑地域性上的表达作者:侯思宇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中旬》2018年第01期
摘要:地域性是一个城市文化的标志,在提升城市形象、传播地方文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但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使得城市建筑地域性正逐渐丧失。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及调查研究的方式,以成都远洋太古里为例,探究成都地域性建筑的表达特点、空间设计及与当地生活文化的联系,以期对成都建筑地域性研究及表达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域性;当地生活;商业空间需求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城市建设追求速度与效率,而忽视了本土的建筑文化特征,使得各地建筑风格千篇一律,从而忽略了建筑地域性的重要性。
建筑地域性作为城市特性表达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提升城市形象、传播地方文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成都远洋太古里为例,从现代建筑设计角度探究成都地域性建筑的表达特点、空间设计及与当地生活文化的联系,以期对成都建筑地域性研究及表达提供参考。
具体包括:从形态、功能及地方文化等方面探讨成都地区的建筑地域性特征和现代建筑地域性的表达,以及建筑与当地生活文化以及与商业空间需求的联系。
本文采用了文献调查与实地调查的方法。
在分析研究成都地域性和现代商业空间需求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成都远洋太古里进行了实地调查,观察人群及其行为并进行分析。
1、成都地区建筑地域性特征与表达
成都地区建筑地域性特征是基于当地气候、文化风俗而形成的。
成都地处亚热带,气候常温暖湿润,所以不需要厚重泥土来保温。
因而,成都传统建筑十分的“轻薄”。
其屋顶轻覆于建筑顶端且封檐不多加藻饰,实有轻盈之感。
由于潮湿,建筑往往又十分注重通风,所以在成都传统建筑里不乏看到前后开窗或四面开窗的例子。
成都地区的建筑地域性表达案例诸多。
以宽窄巷子为例,在保护老成都遗留下来的清朝古街道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巴蜀文化氛围的文化商业街。
宽窄巷子共有三“巷”,互相平行,小吃店、纪念品店交错其中。
较为完整的还原了一个传统的古代商业街区。
而成都现代建筑在地域性表达上并不充分,使得其往往与其他地区的建筑基本相同。
以“世界最大的单体建筑之一”的环球中心为例,这座建筑关注“流动”的概念,更注重的是其在内
部的便捷流动的功能,而在地域性方面考虑欠缺。
外观上,环球中心对玻璃幕墙的使用尤为广泛,顶部的流线设计将建筑本身展示出一定的流动感。
快速的城市发展,使得建筑的功能性得到重视,然而在风格特征上考虑不够,使得“老成都”狭窄细长的街道特色和“轻盈”的建筑风格随着时代发展在流逝。
而成都远洋太古里结合了成都地域性特征与现代建筑的功能性,以成都建筑轻薄的风格、错综复杂的街道及现代商业建筑的便捷服务为特点打造了一个“现代式传统商业区”。
成都远洋太古里中不乏有古今结合的成果:整个商业区采用街道式布局;临街2-3层的专卖店,既有青瓦屋顶的川西民居风格建筑风格,又有“玻璃屋”式的现代商店设计手法。
这些设计在传统建筑的屋檐下体现了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使得整个商业街独具成都特色,成为成都的地标建筑之一。
2、太古里与现代商业空间需求
作为购物中心,能够容纳更多的品牌商铺是评判它的重要标准。
此外,室外街区室内化,使得购物中心在容纳更多类型的商铺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为舒适的环境。
因而现代商业建筑多为单体建筑,大多是以封闭式形式存在,但内部容易过于繁多而冗杂,空间过于封闭,过道不够开敞。
例如成都的锦华万达广场。
虽然不同商场之间的内部连通增加了一定变化,但布局以及室内设计风格的相同点却是无法避免的,所以人在其中时不免会有种千篇一律的感觉,也谈不上对地域性的感受。
伊藤洋华堂单层层高太小以至于让人感到压抑,而一层中过多的品牌商铺也会让人在购物时感到拥挤。
而太古里采用的是开放式设计。
不同于其他商业建筑的封闭、孤立,太古里更倾向于让顾客在街道中去发现。
这样给了顾客一种新鲜感,以至于不会在繁杂的店铺中感到厌烦。
并且自然的室外环境能让人在其中时感觉更加自然。
太古里的街道空间虽然繁杂,但疏密有致。
路旁虽没有成片的绿化,但临街点缀的树却也给街道带来了生机,仿佛在公园中漫步。
诚然,室外街道受天气限制较大,但是相对于其他单体商业建筑来说,也给了人们贴近自然的机会。
3、成都建筑与当地生活
建筑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成都自古有“少不入蜀”之称,是个具有“慵懒气质”的城市。
在太古里无处不见具有设计感的板凳:有传统的竹椅,也有不规则状的金属凳。
在这些板凳竹椅上,无处不见人们休憩的身影。
“快耍慢活”的理念在太古里实施的很彻底。
主要为将其分为“快里”和“慢里”。
在快里中,可尽情享受购物乐趣,慢里则是细细品尝时光细碎。
如果说快里是一阵风,慢里就是一张凳。
即使不在用餐高峰期,各餐厅也仍然人满为患。
大多是来此享受下午茶,品味时光从缝隙穿过的感觉。
在西餐厅云集的地方,偶尔也会有几家小吃店,虽然装饰不如西餐厅华丽,但前来购买的人仍络绎不绝。
在这点上,太古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商业区,而更像一个“生活区”了。
太古里不时会承办艺术品展览类的活动,如毕加索真迹展,使人在这悠远古巷中也能感受到现代的气息。
不仅如此,奢侈品牌们所在楼房的室内设计,也为这看来古板的传统建筑带来生机。
通透的玻璃房以及繁多的橱窗,让人们在还未开始探索这块宝地时,就已经看到了成都与世界连通的景象。
由此不难看出成都人“爱玩”的特点。
一到周末,便要抽出时间出门享受生活。
“快耍慢活”这句许多成都人的“生活准则”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及调查研究的方式,以成都远洋太古里为例,探究成都地域性建筑的表达特点、空间设计及与当地生活文化的联系。
太古里结合了“老成都”狭窄细长的街道特色和“轻盈”的建筑风格以及现代建筑的高效便捷,采用开放式街道设计,关注当地生活文化特色,成功将成都的慵懒气质融入到商业区设计当中。
太古里不仅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商业区,更是一个具有成都特色的文化生活聚集地。
合理的运用当地建筑文化地域性特征进行建筑设计,可以画龙点睛,为建筑乃至城市增添风采。
参考文献:
[1]李亚茹,胡昂. 从街道的美学浅析成都太古里商业步行街设计[J]. 建筑与文化,2017,(06):64-65. [2017-09-10].
[2]汤茉莉. 新旧建筑共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
[3]田涛. 商业空间尺度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
[4]孙晓. 从消费者行为需求探求现代商业空间布局[D].山东建筑大学,2011.
[5]张莺于. 成都锦里街道空间地域性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
[6]傅红,罗琳. 成都当代建筑风格评析[J]. 中华文化论坛,2004,(03):29-32. [2017-09-10].
[7]王寿龄. 成都传统建筑探讨[J]. 建筑学报,1981,(11):54-58+82-83. [2017-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