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关于辽宁省撤销凤城满族自治县设立凤城市的批复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1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山区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正文: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山区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辽政发(1998)5号-九九八年二月二十八日)我省自然概貌为“六山一水三分田”,山区建设是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加快建设步伐,促进经济发展,现就加强山区建设的若干政策通知如下:一、加大水资源费、林业开发建设基金的征收力度,强化资金使用管理(-)继续按照《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辽宁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辽宁省人民政府第6O号令)、《辽宁省征收林业开发建设基金暂行办法》(辽政发(1987)171号)规定的水资源费和林业开发建设基金的征收范围、标准,加大对水资源费和林业开发建设基金的征收力度,保证水资源费和林业开发建设基金及时、足额上缴,任何地区、部门和单位不得拒缴。
要建立逐级征收、上缴责任制。
(二)为保证水资源费和林业开发建设基金及时、足额上缴,自1998年起,计划单列市和中直企业应上缴的水资源费和林业开发建设基金,由地方税务部门代收;其他各市和省直企业应上缴的水资源费、林业开发建设基金,继续由省财政厅从年度财政结算中扣缴。
(三)加强对水资源费和林业开发建设基金使用的管理。
水资源费和林业开发建设基金重点投向辽东山区,主要用于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建设。
各市上缴省的水资源费(朝阳、锦州、葫芦岛、阜新市除外)和林业开发建设基金由省统•掌握,其中用于辽东山区的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建设资金不能少于实际上缴到省总额的8O%。
用于水源涵养林的资金,应包括封山育林、透光抚育、低质林改造及用材林、经济林改作生态林的补贴。
(四)水资源费和林业开发建设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严禁挪用和挤占。
各级审计部门对水资源费和林业开发建设基金的使用情况,每年要进行一次审计。
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追究部门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二、增加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库区和上游水土保持建设的投入自1998年起,按照库区流域防治任务需求,每年从已经发挥效益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收入的水费、上网电费中提取3%的水土流失防治资金,资金由水库、电站掌握,专项用于本库区和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
如诗如画亦如幻—凤城风光掠影在风光秀美的辽东半岛东部,有一座安静的千年古城,传说这里曾是瑞鸟凤凰的巢穴,故取名为凤城。
每一座城市都有它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听听凤城为我们讲述关于它的那段美丽传说吧。
凤城隶属中国辽宁省丹东市,为省辖县级市行政单位,其毗邻黄海北岸。
区域总面积55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人口近59万人,包括满、汉、蒙、回、朝等24个民族,其中满族人口占75.1%,是中国现有最大的满族聚居地和发祥地之一。
公元前128年,汉朝在此设武次县,是东北地区最早建制的行政区划之一。
此后,各朝各代均在此设立府、州、县等行政机构,是辽东地区的咽喉地带,兵家必争之地。
凤城的名称也多次变更,唐朝为乌骨城,明朝始称凤凰城,民国时期改称凤城。
1985年,国务院批准设凤城满族自治县,1994年,撤县设凤城市。
凤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A级景区——凤凰山、国家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大梨树、丹东市级温泉旅游风景名胜区——东汤温泉、“中华奇境,北方的桂林”——鸡冠山、省级森林公园——蒲石河、丹东市级风景名胜区——玉龙湖等六大旅游景区。
山、林、水交织如画般的美景,加上浓郁的民族风情,诱人的特色美食,顶级的温泉疗养,雄伟壮观的高句丽山城,让这幅画卷更加得到如梦似幻。
天下名山——凤凰山凤凰是白鸟之皇,凤凰山则是万山之宗,也是凤城旅游的必去之处。
其坐落于凤城市南郊,被誉为“国门名山”、“万里长城第一名山”,堪称全国“凤凰”之首,与医巫闾山、千山、药山并称辽宁四大名山。
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巡,游览此山时,有“凤凰拜祖”的传说,唐太宗大悦,遂赐此山名为“凤凰山”。
后“平辽王”薛仁贵为威慑各附属国,使其永不背叛大唐,在距凤凰山四十里处的发箭岭,开震天弓,搭穿云箭,对准凤凰山方向震臂一射,神箭穿凤凰山而过,落入鸭绿江中,自此便有“神弓射箭眼,一箭定辽东”之说。
凤凰山既有秀美的自然景观,也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还有秀美的边塞田园风光、风俗民情。
凤凰城满族源流考一、整体介绍凤城市是中国满族的重要聚居区之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年所进展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显示:凤城市全市满族人口冲破42万,占到全市总人口的71。
49%,为全国最大的几个满族聚居地域之一,其前身为凤城满族自治县,后因凤城经济较其他县区还算富裕,因此于1994年撤县设市,成为中国最先的撤自治县为县级市的满族自治地址。
〔可是在党和政府的关切呵护下,依照有关口头许诺,该市仍然享受局部民族自治优惠政策。
〕“长白山、黑龙江,满洲人的老故土。
〞这句在满族民间流传的顺口溜,也正说明了满族人自古以来确实是白山黑水这片土地的土著居民。
固然,那时在辽东地域汉族等其他兄弟民族也是要紧的居民,可是因为明清交战时汉族人大量入关〔例如:广宁之战后,“山海关四日夜不合,军民溃入者旦二百八十万矣〞?三朝辽事实录---卷9?。
〕,因此在清朝势力大起之时,满族人口的比例在辽东地域的比例大为增加,并成为主体民族。
清朝成立前后,凤城地域的满族人口始终呈现上升趋势。
1638年〔清崇德三年〕皇太极命舒尔哈齐之子济尔哈朗贝勒率兵由通远堡移居凤凰城,并成立凤凰城城守尉署,随后满族人大量迁入凤凰城,加上本来就生活在那个地址的满族人,凤凰城已经成为辽东满族的重要聚居区了。
1644年,东北满族大局部随主入关,因此现在凤凰城的满族人口有所减少,17世纪中叶以后,清朝慢慢统一全国,为了增强对“龙兴〞之地的边防,康熙年间又陆续从关内拨回全军旗人兵丁来凤凰城屯垦实边,因此凤凰城的满族人口再次显现快速爬升的情形。
从168 7年〔康熙二十六年〕开场,清廷陆续命京师周围的八旗官兵,带着家眷来凤凰城屯田,到1765年,在凤凰城驻防的八旗满洲兵529人,八旗蒙古兵94人,八旗汉军34人,巴尔虎蒙古兵48人〔他们自称凤凰城的第九旗,是那时凤凰城地域满族人的忠实朋友。
〕,共计705人。
到清朝后期,凤凰城的的满族人口已达36000人之众,其中男21300余人,女14700余人。
辽宁省行政区划辽宁省,简称“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东北地区的南部。
辽宁省的行政区划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元朝的行省制度。
以下是辽宁省行政区划的详细信息:一、概述辽宁省共辖14个地级市,分别是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丹东市、锦州市、营口市、阜新市、辽阳市、盘锦市、铁岭市、朝阳市、葫芦岛市。
这些地级市下又分别辖若干个县和县级市。
二、历史沿革辽宁省的行政区划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的行省制度。
元朝时期,辽宁地区属于辽阳行省,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等行政单位。
明朝时期,辽宁地区设置了辽东都司,都司之下设卫、所等行政单位。
清朝时期,辽宁地区分为盛京将军辖区和奉天府尹辖区,其中盛京将军辖区包括现在的辽宁省大部分地区,奉天府尹辖区包括现在的沈阳市和周边地区。
三、现状及特点辽宁省的行政区划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地级市数量较多。
辽宁省共有14个地级市,相对于其他省份来说数量较多。
这使得辽宁省在城市管理和区域规划方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2、城乡差异较大。
辽宁省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辽宁省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3、区域文化特色鲜明。
辽宁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如沈阳的满清文化、大连的海派文化等。
这些文化特色为辽宁省的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未来发展趋势为了促进辽宁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未来的行政区划调整可能会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城市布局。
通过调整地级市的行政区划,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2、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3、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
通过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弘扬地域文化特色,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4、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通过加强与其他省份的区域合作,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促进东北地区的整体发展。
凤城满族地名综述葛金铭;裴淑波【摘要】地名是一种社会现象,凤城地名的由来是受当地的满族风俗、姓氏、自然人文景观的影响,它的发展变化受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影响。
【期刊名称】《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2页(P55-55,61)【关键词】地名;满族;聚落【作者】葛金铭;裴淑波【作者单位】[1]丹东市文化艺术学校;[2]辽宁凤城一中【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892.41地名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以指称个体地理实体的标志和语言代号。
有其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涉及到语言、历史、军事、文学等方面,地名既有时代性又有延续性,一个地区的地名与其开发的历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凤城市的前身是凤城满族自治县。
位于辽宁省东南部,距省会沈阳150千米,总面积5748.2平方千米,是辽宁省面积仅次于阜新蒙古自治县、宽甸满族自治县的第三大县,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交通便利。
隶属丹东市,全市属丘陵地带,山地绵亘,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自然概貌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
本区历史比较悠久,早在西汉时,设置武次县,以后历代均有建制,到明代在此筑凤凰城,清代置凤凰直隶厅,1913年改厅置县,均以凤凰冠之。
后因于湖南凤凰县重名,1914年去“凰”添“城”故名凤城县,沿用至今。
县因凤凰城堡而得名,堡因筑在凤凰山上而得名。
又因传说当年唐太宗李世民率大军征东路过凤凰山,从山中的凤凰洞有凤凰飞出而得名。
1985年改为凤城满族自治县,1994年,改为凤城市。
明代中叶,女真兴起,明王朝为了确保辽东辽西之域,修筑起了辽东边墙,据凤城县志记载,1558年明廷将定辽右卫(地级行政建制)从辽阳移至凤凰城。
在凤凰城地区周围修建堡、台、站,留下了爱阳城,凤凰城、萨马吉堡(今赛马镇)、石城堡、通远堡老堡、草河城、汤山城、岫岩城、薛礼站青城子等城堡。
凤凰城是中心城市,称为辽东都司东部地区首府。
1.前言1.1 实习目的与要求1.1.1 实习目的:通过该认识实习使学生对城市规划在实际中的重要作用有深刻了解,特别掌握城市规划在丹东市新旧城区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居住区规划与工业园区规划的要点。
1.1.2 实习要求: 认真听取讲解与仔细观察所参观的场所;1.2 实习概况1.2.1 实习项目:2011/7/12,我们资环系同学在教师带领下先后到达丹东水源地、丹东新城区与锦江山公园的曙光阁。
了解丹东得天独厚的水资源,认识丹东新城区总体城市规划对丹东未来发展的影响,接下来就是观看丹东老城区的建设理念与规划布局。
2011/7/13,教师带领我们参观了阳关家园小区,了解阳光家园的规划布局与一期二期的楼盘总体户数,下午同学们自行选择参观丹东的其他小区或组团。
1.2.2 完成情况:在此次认识实习中,我们是一个人为单位,分别进行的调查与研究。
我先后通过跟随教师的带领到达了各个地方,做了详细地笔录,把教师讲的、需要记的都记录了下来,通过所记录的与从网上搜集资料,我完成了这次报告。
2. 城乡规划认识实习内容2.1丹东市的沿革丹东市,意为红色的城市。
原名安东市。
1907年,安东县隶属于奉天省。
1914年,由东边道管辖。
1929年,隶属于辽宁省,为一等县。
1931年,安东县隶属于奉天省,为甲类县。
1934年10月,安东遂成为安东省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1937年12月,伪满洲国从安东县析出设安东市,为安东省会。
市区划金汤、元宝、中兴、镇安、浪头、大与、旭日7个区。
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我党领导的军队进驻安东市。
1946年3月、1947年11月,安东县九连城与五龙背区先后划归安东市。
1946年6月,成立辽南省二专署(与安东市一套班子),隶属于辽南省,管辖安东、孤山两县。
11月,改属于安东省。
翌年3月,撤销二专署,安东市、安东县与孤山县均直属于安东省。
1946年10月下旬,安东省政府与安东市政府撤出,全省大部分地区被国民党占据。
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详细方案一、调整北京直辖市(首都)——将天津市、廊坊市区、三河市、香河县、大厂回族自治县并入北京市。
同时调整周边行政区:1、设立兴安省————由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大庆市、安达市、明水县、青冈县、海伦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扎鲁特旗、白城市合并组成。
省会齐齐哈尔市。
2、调小黑龙江省———以现辖区为主(不含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大庆市、安达市、明水县、青冈县、海伦市)。
省会哈尔滨市。
3、调小吉林省————以现辖区为主(不含白城市)。
省会长春市。
4、调整辽宁省————由沈阳市、铁岭市、抚顺市、本溪市、辽阳市、阜新市、鞍山市区、丹东市区、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宽甸镇)、黑山县。
北宁市、通辽市(不含扎鲁特旗)合并组成。
省会沈阳市。
5、设立辽东省————由大连市、盘锦市、营口市、海城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东港市合并组成。
省会大连市。
6、设立燕山省————由秦皇岛市、唐山市、承德市、朝阳市、葫芦岛市、锦州市区、凌海市、义县和赤峰市合并组成;省会是秦皇岛市。
7、调小河北省————由石家庄市、保定市、沧州市、衡水市、霸州市、固安县、永清县、大城县、文安县、宁晋县、新河县合并组成;省会是石家庄市。
8、调小山东省————由济南市、淄博市、泰安市、莱芜市、德州市、滨州市(不含沾化县和无棣县)、聊城市、台前县、范县、曲阜市、兖州市、邹城市、汶上县、泗水县、梁山县、鄄城县、郓城县合并组成;省会是济南市。
9、设立胶东省————由青岛市、潍坊市、烟台市、威海市、东营市、沾化县、无棣县合并组成。
省会是青岛市。
10、设立平原省———由邯郸市、邢台市(不含宁晋县和新河县)、安阳市、鹤壁市、濮阳市区、濮阳县、南乐县、清丰县、合并组成;省会是邯郸市。
11、设立阴山省———由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盟、鄂尔多斯市区、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杭锦旗、达拉特旗、张家口市、天镇县、阳高县合并组成;省会呼和浩特市。
辽宁省丹东市的历史文化07历史李鹤Q0738117丹东市,位于辽东半岛经济开放区东南部鸭绿江与黄海的汇合处,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重要交汇点,是连接朝鲜半岛与中国及欧亚大陆的主要陆路通道,是中国万里长城的最东端起点和中国万里海疆的最北端起点,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独特优势。
东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新义州市隔江相望,南临黄海,西界鞍山,西南与大连市毗邻,北与本溪市接壤。
市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4°23′,北纬40°07′。
丹东地区东西最大横距19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0公里。
丹东大陆海岸线长120公里,沿海有大鹿岛、小鹿岛等岛屿。
1、历史变迁距今38至18亿年前,就有丹东地域的原始古陆。
1982年发现的:“前阳人”头盖骨化石表明,早在1.8万年以前,丹东地区已有处于原始母系氏族时期的先人在开拓、繁衍、生息。
东港市马家店镇三家子村后洼果园古人村落遗址又表明,距今6000至7000年,丹东地区的先人已迈入新石器时代。
宽甸下露河下金坑村、永甸幸福村和振安区九连城龙头村等多处遗址则证明,3500至4000年前先人已进入青铜时代。
丹东地处祖国边陲,历朝都是军事要塞。
唐尧属青州,虞舜属营州,战国时为燕国东部边疆。
西汉设西安平县、武茨县,唐朝总章元年置安东都护府,辽建宣州、开州、穆州和来远城,金朝属婆速府路(今振安区九连城镇)管辖,元朝时沿袭金制置婆娑府,明朝隶属辽东都指挥使司。
1618年,后金采取定边政策,在叆河边门和凤凰城边门筑柳条边,禁止在边墙以外地区农牧、渔猎、采伐、采矿,致使丹东地域成为不毛之地,严重破坏经济、文化的发展。
1689年后,清朝政府实行拓边政策,才逐步得到开发。
随着山东、河北等地垦殖的汉民日益增多。
处于内外交困的清政府,被迫利用“禁区”富饶的资源“归化流民”,准许熟地升科,到1874年规定“东边地带全部开禁”,于1875年在鞍子山设置升科纳税。
辽宁丹东旅游导游词范文600字精选5篇丹东是东北亚经济圈与环渤海、黄海经济圈的重要交汇点。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辽宁丹东旅游导游词范文600字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学习。
辽宁丹东旅游导游词1大家好!丹东市位于东经123°22′至125°42′ ,北纬39°43′至41°09′,东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新义州市隔江相望,南临黄海,西界鞍山,西南与大连市毗邻,北与本溪市接壤。
丹东地区东西最大横距19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0公里,总面积15222平方公里。
丹东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亚湿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雨量多在800-1200毫米之间,是中国北方雨量最多的地区,降水2/3集中于夏季。
年平均气温南部在8-9℃,北部6-7℃,受季风影响,季节变化明显,四季分明,是中国东北地区最温暖最湿润的地方。
春秋季节是南、北风交替的季节。
春季冷空气开始衰弱北退,暖空气北进;秋季则反之。
冬季时间最长,夏季次之,春秋过渡季节最短。
丹东降水量较多,是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区,占辽宁省降水量的70%,水源充足。
年平均降水量为881.3-1087.5毫米,全年降水量的2/3集中在夏季,其中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是该区暴雨集中期。
丹东地区江河密布,主要有鸭绿江水系、大洋河水系和沿海水系。
全地区2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944条,其中流域面积超过4983平方公里的大江、大河4条,即鸭绿江、浑江、叆河、大洋河。
丹东地区是辽东山地丘陵的一部分,属长白山脉向西南延伸的支脉或余脉。
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
按高度和地形特征,可划分为北部中低山区、南部丘陵区、南缘沿海平原区3类规模较大的地貌单元。
其中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局部还有阶地、盆地、台地等小型地貌单元。
丹东市属丘陵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占72.4%,平原谷地面积占14.6%,水域占8.7%,其他占4.3%。
自然概貌可概括为"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宽甸和凤城北部地势最高,平均海拔500米左右,有千米以上山峰14座,最高峰花脖山,海拔1336.1米;凤城中南部以及东港北部平均海拔300米—500米,丹东市城市区和东港中南部地势最低,海拔多在20米以上,最低处海拔在2米以下。
凤城满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失效]来源:法邦网《法律法规》频道【颁布部门】凤城满族自治县人大(含常委会)【颁布时间】1990-05-17【实施时间】1990-05-17【时 效 性】失效 *注:本篇法规已被《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关于废止《凤城满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的报告>的决定》(发布日期:2000年10月12日实施日期:2000年10月12日)废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结合凤城满族自治县的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凤城满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自治县)是满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地方,隶属于辽宁省丹东市。
自治县内还居住着汉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朝鲜族等民族。
第三条自治县设立自治机关。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县级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行使自治权。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设在凤城镇。
第四条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带领自治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同心协力,逐步把自治县建设成民族团结、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民族自治地方。
第五条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维护国家的统一,保证宪法、法律在本地方的遵守和执行,积极完成上级国家机关交给的各项任务。
第六条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速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本地方实际情况的,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第七条自治县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自治县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取消调整一批行政职权事项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丹东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12.24•【字号】丹政发〔2015〕38号•【施行日期】2015.12.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取消调整一批行政职权事项的决定丹政发〔2015〕3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第一批取消6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57号)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取消调整一批行政职权事项的决定》(辽政发〔2015〕21号)精神,市政府决定再取消和调整行政职权事项112项,其中取消46项,下放29项(承接并下放8项),合并2项。
调整管理方式35项(改为后置审批18项、明确为工商登记前置审批8项、调整为内部审批8项、暂停审批1项)。
同时承接省政府下放事项56项。
各地区、各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委、省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工作部署,认真做好市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职权项目的落实和衔接工作。
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下放职权的后续监管,同时要加强对县(市)区承接部门的指导培训,避免出现监管真空。
各地区要搞好配套衔接,确保权力放得下、接得住、落得实,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附件:1.丹东市人民政府新一轮取消和下放的行政职权事项目录2.丹东市人民政府调整管理方式的行政职权事项目录3.丹东市人民政府承接省政府下放的行政职权事项目录丹东市人民政府2015年12月24日附件1丹东市人民政府新一轮附件2附件3。
关于辽宁省撤销凤城满族自治县设立凤城市的批复
佚名
【期刊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年(卷),期】1994(000)008
【摘要】民行批[1994]41号辽宁省人民政府:你省一九九三年九月十六日《关于撤销凤城满族自治县设立凤城市的请示》收悉。
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凤城满族自治县,设立风城市(县级),以原凤城满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为凤城市的行政区域。
一九九四年三月八日
【总页数】1页(P310-3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2
【相关文献】
1.关于辽宁省撤销北镇满族自治县设立北宁市的批复 [J],
2.关于辽宁省撤销锦县设立凌海市的批复 [J],
3.关于辽宁省撤销东沟县设立东港市的批复 [J],
4.关于辽宁省撤销庄河县设立庄河市的批复 [J],
5.关于辽宁省撤销灯塔县设立灯塔市的批复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辽宁省地名管理实施办法(97年修订)正文:---------------------------------------------------------------------------------------------------------------------------------------------------- 辽宁省地名管理实施办法(1986年12月18日辽政发〔1986〕141号文件发布1997年12月26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87号修订)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全省地名的统一管理,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行政区划名称、农村居民地名称、城镇街巷、居民区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名称,以及其他具有地名意义的企事业单位、人工建筑、纪念地和名胜古迹等名称。
第三条各级地名机构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主管本辖区地名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上级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地名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负责地名的命名、更名;推广并监督标准地名的使用;负责地名标志和门牌的设置、更新和管理;管理地名档案;更新地名资料;组织地名科学研究;编辑出版地名书籍。
第四条地名的命名除按《地名管理条例》第四条执行外,还应同时考虑当地历史文化、地理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的情况,做到科学、简明。
不得用行政机关或基层组织名称代替居民地名称。
第五条地名的变更按《地名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执行。
对于多民族聚居地区,在地名称呼上有争议的,应经过协商确定一个统一的名称和用字。
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按审批权限裁定。
第六条地名命名、更名的审批权限和程序:(一)民政部门在承办行政区划变更工作时,应同时与地名管理机构商定地名的命名、更名方案。
(二)我省与邻省(区)交界处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由省人民政府和邻省(区)人民政府协商提出意见,报国务院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