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的植物的土壤管理

园林的植物的土壤管理

园林的植物的土壤管理
园林的植物的土壤管理

2.2园林植物的土壤管理

2.2.1土壤的概念和形成

土壤是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也是其生命活动所需水分和营养的源泉。因此,土壤的类型和条件直接关系园林植物能否正常生长。由于不同的植物对土壤的要求是不同的,栽植前了解栽植地的土壤类型,对于植物种类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据调查,园林植物生长地的土壤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荒山荒地

荒山荒地的土壤还未深翻熟化,其肥力低,保水保肥能力差,不适

宜直接作为园林植物的栽培土壤,如需荒山造林,则需要选择非常耐贫瘠的园林植物种类,如荆条、酸枣等。

(2)平原沃土

平原沃土适合大部分园林植物的生长,是比较理想的栽培土壤,多见于平原地区城镇的园林绿化区。

(3)酸性红壤

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常有红壤土。红壤土呈酸性,土粒细、结构不良。水分过多时,土粒吸水成糊状;干旱时水分容易蒸发散失,土块易变得紧实坚硬,常缺乏氮、磷、钾等元素。许多植物不能适应这种土壤,因此需要改良。例如,增施有机肥、磷肥、石灰,扩大种植面,并将种植面连通,开挖排水沟或在种植面下层设排水层等.

(4)水边低湿地

水边低湿地的土壤一般比较紧实,水分多,但通气不良,而且北方低湿地的土质多带盐碱,对植物的种类要求比较严格,只有耐盐碱的植物能正常生长,如柳树、白蜡树、刺槐等。

(5)沿海地区的土壤

如果是沙质土壤,盐分被雨水溶解后就能够迅速排出;如果是黏性土壤,因透水性差,会残留大量盐分。为此,应先设法排洗盐分,如淡水洗盐和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再栽植园林植物。

(6)紧实土壤

城市土壤经长时间的人流践踏和车辆碾压,土壤密度增加,孔隙度降低,导致土壤通透性不良,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这类土壤需要先进行翻地松土,增添有机质后再栽植植物。

(7)人工土层

如建筑的屋顶花园、地下停车场、地下铁道、地下储水槽等上面栽植植物的土壤一般是人工修造的。人工土层这个概念是针对城市建筑过密现象,而提出的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一种方法。由于人工土层没有地下毛细管水的供应,而且土壤的厚度受到限制,土壤水分容量小,因此人工土层如果没有及时的雨水或人工浇水,则土壤会很快干燥,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又由于土层薄,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比较大,导致土壤温度变化幅度较大,对植物的生长也有较大的影响。由此可见,人工土层的裁植环境不是很理想。由于上述原因,人工土层中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也容易受影响,腐殖质的形成速度缓慢,由此可见人工土层的

土壤构成选择很重要。为减轻建筑,特别是屋顶花园负荷和节约成本,要选择保水、保肥能力强,质地轻的材料,例如混合硅石、珍珠岩、煤灰渣、草炭等。

(8)市政工程施工后的场地

在城市中由于施工将未熟化的新土翻到表层,使土壤肥力降低。机械施工、碾压,则会导致土壤坚硬、通气不良。这种土壤一般需要经过一定的改良才能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9)煤灰土或建筑垃圾土

煤灰土或建筑垃圾土是在生活居住区产生的废物,如煤灰、垃圾、瓦砾、动植物残骸等形成的煤灰土以及建筑施工后留下的灰槽、灰渣、煤屑、砂石、砖瓦块、碎木等建筑垃圾堆积而成的土壤。这种土壤不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一般需要在种植坑中换上比较肥沃的壤土。

(10)工矿污染地

由于矿山、工厂等排出的废物中的有害成分污染土地,致使树木不能正常生长。此时除选择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外,也可以进行换土,不过换土成本太高。

除以上类型外,还有盐碱土、重黏土、沙砾土等土壤类型。在栽植前应充分了解土壤类型,然后根据具体的植物种类和土壤类型,有的放矢地选择植物种类或改良土壤的方法。

2.2.2 园林植物栽植前的整地

整地包括土壤管理和土壤改良两个方面,它是保证园林植物栽植

成活和正常生长的有效措施之一。很多类型的土壤需要经过适当调整和改造,才能适合园林植物的生长。不同的植物对土壤的要求是不同的,但是一般而言,园林植物都要求保水保肥能力好的土壤,而在干旱贫瘠或水分过多的土壤上,往往会导致植物生长不良。

(1)整地的方法

园林植物栽植地的整地工作包括适当整理地形、翻地,去除杂物,碎土,耙平,填压土壤等内容,具体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①一般平缓地区的整地

对于坡度在8°以下的平缓耕地或半荒地,可采取全面整地的方法。常翻耕30cm深,以利于蓄水保墒。对于重点区域或深根性树种可深翻50cm,并增施有机肥以改良土壤。为利于排除过多的雨水,平地整地要有一定坡度,坡度大小要根据具体地形和植物种类而定,如铺种草坪,适宜坡度为2%-4%。

②工程场地地区的整地

在这些地区整地之前,应先清除遗留的大量灰渣、砂石、砖石、碎木及建筑垃圾等,在土壤污染严重或缺土的地方应换入肥沃土壤。如有经夯实或机械碾压的紧实土壤,整地时应先将土壤挖松,并根据设计要求做地形处理。

③低湿地区的整地

这类地区由于土壤紧实,水分过多,通气不良,又多带盐碱,常使植物生长不良。可以采用挖排水沟的办法,先降低地下水位防止返碱,再

行栽植。具体办法是在栽植前一年,每隔20m左右挖一条1.5-2.0m宽的排水沟,并将挖出的表土翻至一侧培成垅台。经过一个生长季的雨水冲洗,土壤盐碱含量减少,杂草腐烂了,土质疏松,不干不湿,再在垅台上栽植。

④新堆土山的整地

园林建设中由挖湖堆山形成的人工土山,在栽植前要先令其经过至少一个雨季的自然沉降,然后再整地植树。由于这类土山多数不太大,坡度较缓,又全是疏松新土,整地时可以按设计要求进行局部的自然块状调整。

⑤荒山整地

在荒山上整地,要先清理地面,挖出枯树根,搬除可以移动的障碍物。坡度较缓、土层较厚时,可以用水平带状整地法,即沿低山等高线整成带状,因此又称环山水平线整地。在水土流失较严重或急需保持水土、使树木迅速成林的荒山上,则应采用水平沟整地或鱼鳞坑整地,也可以采用等高撩壕整地法。在我国北方土层薄、土壤干旱的荒山上常用鱼鳞坑整地,南方地区常采用等高撩壕整地。

(2)整地时间

整地时间的早晚关系园林栽植工程的完成情况和园林植物的生长效果。一般情况下应在栽植前三个月以上的时期内(最好经过一个雨季)完成整地工作,以便蓄水保墒,并可保证栽植工作及时进行,这一点在干旱地区尤其重要。如果现整现栽,栽植效果将会大受影响。2.2.3

园林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土壤改良

园林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土壤改良和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措施来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不断供应园林植物所需的水分与养分,为其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结合其他措施,维持园林地形地貌整齐美观,防止土壤被冲刷和尘土飞扬,增强园林景观效果。

园林绿地的土壤改良不同于农田的土壤改良,不可能采用轮作、休闲等措施,只能采用深翻、增施有机肥、换土等手段来完成,以保持园林植物正常生长几十年至几百年。园林绿地的土壤改良常采用的措施有深翻熟化、客土改良、培土(掺沙)和施有机肥等。

(1)深翻熟化

对植物生长地的土壤进行深翻,有利于改善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条件,使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加,促进土壤熟化,使难溶性营养物质转化为可溶性养分,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如果深翻时结合增施适当的有机肥,还可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促使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加孔隙度。

对于一些深根性园林植物,深翻整地可促使其根系向纵深发展;对一些重点树种进行适时深耕,可以保证供给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水、肥、气、热的需要。采取合理深翻、适量断根措施后,可刺激植物发生大量的侧根和须根,提高吸收能力,促使植株健壮,叶片浓绿,花芽形成良好。深翻还可以破坏害虫的越冬场所,有效消灭地下害虫,减

少害虫数量。因此,深翻熟化不仅能改良土壤,而且能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深翻主要的适用对象为片林、防护林、绿地内的丛植树、孤植树下边的土壤。而对一些城市中的公共绿化场所,如有铺装的地方,就不适宜用深翻措施,可以借助其他方式(如打孔法)解决土壤透气、施肥等问题。

①深翻时间

深翻时间一般以秋末冬初为宜。此时,地上部分生长基本停止或趋于缓慢,同化产物消耗减少,并已经开始回流积累。深翻后正值根部秋季生长高峰,伤口容易愈合,容易发出部分新根,吸收和合成营养物

质积累在树体内,有利于树木翌年的生长发育;深翻后经过冬季,有利

于土壤风化积雪保墒;深翻后经过大量灌水,土壤下沉,土粒与根系进

一步密接,有助于根系生长。早春土壤化冻后也可及早进行深翻,此时地上部分尚处于休眠期,根系活动刚开始,生长较为缓慢,伤根后也较

易愈合再生(除某些树种外)。由于春季养护管理工作繁忙,劳动力紧张,往往会影响深翻工作的进度。

②深翻深度

深翻深度与地区、土壤种类、植物种类等有关,一般为60-100cm。在一定范围内,翻得越深效果越好,适宜深度最好距根系主要分布层稍深、稍远一些,以促进根系向纵深生长,扩大吸收范围,提高根系的抗逆性。黏重土壤深翻应较深,沙质土壤可适当浅耕。地下水位高时深翻

宜浅,下层为半风化的岩石时则宜加深以增厚土层。深层为砾石,应翻得深些,拣出砾石并换好土,以免肥、水淋失。地下水位低,土层厚,栽植深根性植物时则宜深翻,反之则浅。下层有黄淤土、白干土、胶泥板或建筑地基等残存物时深翻深度则以打破此层为宜,以利于渗水。

为提高工作效率,深翻常结合施肥、灌溉同时进行。深翻后的土壤,常维持原来的层次不变,就地耕松掺施有机肥后,再将新土放在下部,表土放在表层。有时为了促使新土迅速熟化,也可将较肥沃的表土放置沟底,而将新土覆在表层。

③深翻范围

深翻范围视植物配置方式确定。如是片林、林带,由于梢株密度较大可全部深翻;如是孤植树,深翻范围应略大于树冠投影范围。深度由根茎向外由浅至深,以放射状逐渐向外进行,以不损伤1.5-2cm以上粗根为度。为防止一次伤根过多,可将植株周围土壤分成四份,分两次深翻,每次深翻对称的两份。

对于有草坪或有铺装的树盘,可以结合施肥采用打孔的方法松土,打孔范围可适当扩大。而对于一些土层比较坚硬的土壤,因无法深翻,可以采用爆破法松土,以扩大根系的生长吸收范围。由于该法需在公安机关批准后才能应用,且在离建筑物近、有地面铺装或公共活动场所等地不能使用,故该法在园林上应用还比较少。

(2)土壤化学改良

①施肥改良

土壤与园艺植物的关系

土壤的生态学意义: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是陆生园艺园艺作物生活的基质。它提供了园艺园艺作物生活必需的营养和水分,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由于园艺作物根系与土壤之间具有极大的接触面,在土壤和园艺园艺作物之间进行频繁的物质交换,彼此强烈影响,因而土壤是园艺园艺作物的一个重要生态因子,通过控制土壤因素就可影响园艺园艺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土壤及时满足园艺园艺作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称为土壤肥力。肥沃的土壤同时能满足园艺园艺作物对水、肥、气、热的要求,是园艺园艺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系统,其中固体颗粒是组成土壤的物质基础,约占土壤总重量的85%以上。根据固体颗粒的大小,可以把土粒分为以下几级:粗砂(直径2.0~0.2mm)、细砂(0.2~0.02mm)、粉砂(0.02~0.002mm)和粘粒(0.002mm以下)。这些大小不同的固体颗粒的组合百分比称为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可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砂土类土壤以粗砂和细砂为主、粉砂和粘粒比重小,土壤粘性小、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强,蓄水和保肥性能差,易干旱。粘土类土壤以粉砂和粘粒为主,质地粘重,结构致密,保水保肥能力强,但孔隙小,通气透水性能差,湿时粘、干时硬。壤土类土壤质地比较均匀,其中砂粒、粉砂和粘粒所占比重大致相等,既不松又不粘,通气透水性能好,并具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是比较理想的农作土壤。 土壤结构是指固体颗粒的排列方式、孔隙和团聚体的数量、大小及其稳定度。它可分为微团粒结构(直径小于0.25mm)、团粒结构(0.25~10mm)和比团粒结构更大的各种结构。团粒结构是土壤中的腐殖质把矿质土粒粘结成 0.25~10mm直径的小团块,具有泡水不散的水稳性特点。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是结构良好的土壤,它能协调土壤中水分、空气和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统一保肥和供肥的矛盾,有利于根系活动及吸取水分和养分,为园艺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无结构或结构不良的土壤,土体坚实,通气透水性差,土壤中微生物和动物的活动受抑制,土壤肥力差,不利于园艺园艺作物根系扎根和生长。土壤质地和结构与土壤的水分、空气和温度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1 土壤水分

园林树木的土壤以及水肥管理技术

园林树木的土壤以及水肥管理技术 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的任务是为了树木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满足树木生长发育对水、肥、气、热的要求,以快速、持久、充分地发挥树木在园林中的功能。园林绿地土、肥、水、管理的关键是从土壤改良入手,通过实施各种措施改良土壤,并同时进行松土除草、地面覆盖、施肥、灌水与排水等技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等,以满足树木生长发育的需要。 第一节园林树木生长地的土壤条件 土壤是树木生长的基地,是植物生命活动所需水分和养分的供应库和储存库,也是许多微生物活动的场所。土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树木生长的状况,树木生长的好坏直接影响园林植物景观效果,所以分析了解园林树木生长地的土壤条件及其管理措施,是从事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工作者主要任务之一。 一、树木对土壤的要求 1.树木对土壤的要求是有选择的,在生产实践中,有的是因树种选择土壤,有的是因土壤选择树种。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应该是不同的树种栽植在相适应的土壤上,如喜酸性的植物则栽在酸性土壤上;而耐盐碱的植物种在含盐碱高的地段;耐水湿的树木栽在湖边、河边或低湿地;在高山和干旱地则种耐干旱的植物。总体来说,就是做到适地适树。 2.一般来说,植物都喜欢保水保肥和通气良好的土壤,而树木也不例外。粘性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好,但通气和排水能力差;而沙质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但通气能力好。无论哪种土壤,其腐殖质含量直接影响水分和肥分的保持,以及物理性状的优劣,因此对土壤施有机肥很重要。 3.树木生长地下层土壤排水的好坏对其生长有直接的影响,水分过多或积水(耐水湿的除外)往往会引起烂根,故树木生长地的下层土壤应该排水良好不能积水;同时地下水位也不能过高,过高造成土层薄,湿度大,透气性差,使树木生长不良。同时树木生长也要一定的土层厚度,从调查得知,小灌木、大灌木、浅根性乔木、深根性乔木等要求土层厚度分别为45cm、60cm、90cm、150cm。 4.栽植地的土壤要求充分风化,如果土壤没有充分风化则孔隙度低,通气不良,微生物活动弱或无,致使肥力极低,树木生长不好。在实践中,常常遇到填方地段或新堆的土山,如做好地形后立即栽植植物,因土壤没有很好的风化,会使树木生长不良。深翻和耕地(尤其是秋耕)是促进其风化的最好措施。 二、园林树木生长地的土壤条件及应采用的技术措施 “见缝插绿”是园林绿化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能够绿化的地区和地段都应种树、种花、种草。由于园林绿化的特殊性,所涉及的土壤条件及其范围、面积是很复杂的,既有各种自然土壤,又有人为干预过的各类型的土,偶尔还会遇到田园肥土,而面积有大有小。从用途、性质、通气和肥力特征以及干扰等情况来看,园林绿地的土壤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受高密度人口和特殊的城候条件的干扰,又受地域性和植被及各种污染物的影响。其特点:土壤层次紊乱;土壤中外来侵入体多而且分布较深;市政广场、管道等设施多;土壤物理性质差(特别是通气、透水不良);土壤中缺少有机质;由于污水的影响,土壤pH偏高等等。总之园林绿地土壤条件是很复杂的。大体归纳有如下几个方面: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方案

城市园林绿化树木的养护管理 城市园林绿地的养护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养护,根据树木不同的生长需要和特定要求,及时采取施肥、修剪、防治病虫害、灌水、中耕除草等园林技术措施;二是管理,如绿地的清扫保洁等园务的管理工作等。根据一年中四季特色的不同,将养护管理工作划分为四个阶段: 1、冬季阶段:12月及次年1、2月份、气温普遍在0度以下,树木进入休眠期。 2、春季-初夏阶段: 3、 4、 5、6月份,3-4月份大地回春,各种树木陆续发芽,展叶开始生长;5-6月份气温迅速上升,树木进入生长期。 3、盛夏阶段:7、8、9月份,气候高温多雨,正是树木生长的旺盛时期。 4、秋季阶段:10、11月份,气温回落,落叶树疏叶、树木准备进入休眠期。 根据以上划分的四个阶段分别应安排的养护和管理任务为: 冬季阶段: (一)养护 (1)整形、修剪:各种树木除常绿树木和一些冬季不宜修剪的树木,应在休眠期作一次修剪。 (2)防治虫病:用挖蛹虫,刮树皮等方法消灭各种越冬虫源。 (3)积肥、积雪:利用冬闲时期应大搞积肥;下雪后,及时堆雪

于树根处,以增加土壤水封,堆安全越冬和次年生长大有好处,若雪量较大,积压枝头,应立即组织人员对枝头积雪进行敲打,保证树体不受损坏。 (二)管理 (1)维护巡查:加强对各路段、公园、小游园树木的看管保护,以减少人为的破坏。 (2)检修机械:冬季时期要抽空把一年内树木养护管理工作中所需要用的机械、车辆、工具检修、保养完备,以便来年使用。 春季-初夏阶段 (一)养护 (1)修剪、除草:在冬季整形修剪的基础上进行复剪,并适时进行剥芽、去蘖;对影响绿地景观的杂草、稗草人工清除。 (2)施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树木进行施肥(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的营养条件,保证树木的生长需要。 (3)病虫防治:春天树木病虫害的特征不是很明显,主要是花卉病虫害防治,此阶段可以利用人工捕打诱杀及喷药对刺蛾、虫瘿、蚜虫、白粉病、花叶病、溃疡病、锈病进行清除。 (二)管理 (1)拆除防寒物:防止包裹物滋生病虫、裹紧后影响树木生长。 (2)补植缺株:对于冬天的死苗、缺苗进行补植。 (3)维护巡查。 盛夏阶段

园林植物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园林植物的影响因素 植物为活的有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受到内在因素的影响,同时受外界条件的综合影响,较明显者为:温度、水分、土壤、空气、人类活动等。 一、温度 随海拔升高、纬度(北半球)北移而降低; 随海拔降低、纬度(北半球)南移而升高。 南---------北:常绿----落叶 阔叶----针叶 (一)温度三基点 1、温度变化----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作用。 (1)最低温度 (2)最适温度 (3)最高温度 2、一般植物0—35oC范围内,温度上升,生长加速, 温度下降,生长减缓 (二)温度的影响 1、温度影响植物的休眠和萌芽 2、低温使植物遭受寒害和冻害 3、高温影响植物质量 4、温度与物候的关系 5、温度与各气候带的植物景观 (1)寒温带针叶林景观 (2)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景观 (3)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5)热带季雨林、雨林景观 二、水分 1、水的作用: (1)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作用 (2)植物生存的物质条件之一

(3)影响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繁殖、种子传播的生态因子之一 (4)可形成特殊的植物景观 2、植物分类(依植物对水分变化的适应能力) (1)旱生植物:少量水分即可满足生长发育 树干矮小、树冠稀疏、根系发达、夜小而厚, 有的退化成针状,表面有角质层或生绒毛 如:仙人掌 (2)湿生植物:与(1)对立 一般根系不发达,生长发育需要大量水分抗旱能力差 如:秋海棠、酢浆草 (3)中生植物:介于(1)(2)之间 如:水淹可正常生长:旱柳、乌桕、水杉 水淹会死亡:梧桐、桃、李、木瓜、雪松(4)水生植物:植物的全部或部分必须在静水或流水中生长 如:王莲 三、光照 (一)植物对光照的要求,通过以下两点表示 (1)光补偿点 (2)光饱和点 (二)植物分类(依光照强度) (1)阳性植物:要求较强光照,不耐庇荫 (2)阴性植物:要求较弱光照 (3)中性植物(耐荫植物) 备注:耐荫是相对的,与纬度、气候、年龄、土壤密切相关 四、土壤(植物生长发育的基质) (一)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主要指土壤的机械组成 (二)土壤厚度的影响 涉及土壤水分、养分多寡及承重问题 (三)土壤酸碱度(PH) 影响矿物质养分溶解、转化、吸收 (四)植物分类

园林树木养护管理措施

1.园林树木养护管理技术措施 1.1 修剪 1.1.1 园林树木修剪应依据园林绿化功能的需要和设计的要求,在不违背树木的生长特性和自然分枝规律的前提下(特型树木除外),充分考虑树木与生长环境的关系,并根据树龄及生长势强弱进行修剪。 1.1.2 每年修剪树木前必须制定修剪技术方案,并对工人进行培训,认真贯彻后方可进行操作,做到因地制宜,因树修剪。 1.1.3 自然型树木的修剪应以树木自然分枝习性所形成的树冠形状为基础进行修剪。 1.1.4 造型树木的修剪应根据园林绿化对树木的特定要求,适当控制树木部分枝干,按照绿化美化要求把树木剪成各种理想形态。 1.1.5 园林树木修剪的时期 1.1.5.1 园林树木可在休眠期和生长期进行修剪,但更新修剪必须在休眠期进行。 1.1.5.2 有严重伤流和易流胶的树种应避开生长季和落叶后伤流严重期。 1.1.5.3 抗寒性差的、易抽条的树种宜于早春进行。 1.1.5.4 常绿树的修剪应避开生长旺盛期。 1.1.5.5 绿篱、色块、黄杨球等修剪必须在每年的5月上旬和8月底以前进行。 1.1.6 乔木修剪 1.1.6.1 凡主轴明显的树种,修剪时应注意保护中央领导枝,使其向上直立生长。原中央领导枝受损、折断,应利用顶端侧枝重新培养新的领导枝。 1.1.6.2 应逐年调整树干与树冠的合理比例。同一树龄和品种的林地,分枝点高度应基本一致。位于林地边缘的树木分枝点可稍低于林内树木。 1.1.6.3 针叶树应剪除基部垂地枝条,随树木生长可根据需要逐步提高分枝点,并保护主尖直立向上生长。 1.1.6.4 银杏修剪只能疏枝,不准短截。对轮生枝可分阶段疏除。 1.1.6.5 行道树中乔木的修剪,除应按以上要求操作外,还应注意以下规定: a) 行道树的树型和分枝点高度应基本一致,分枝点高度最低标准为 2.8m。郊区可适当提高。

园林绿化施工土壤改良

园林绿化施工土壤改良 园林植物有着多样性,土壤是植物生长环境中的必要物质条件,不同的植物生长需要不同的土壤条件与之相适应。在园林施工工程中,通过土壤改良来为园林植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是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园林植物成活率的关键工序。 在园林绿化施工中,通过土壤改良为园林植物创造一个适宜生长的条件,是提高园林植物种植成活率、提高施工质量,达到创造预期园林景观的重要手段。 一、土壤偏碱的改良措施 (1)、化学改良 化学改良是一种用于大面积土壤改良的措施,主要方法是通过强酸根离子将土壤中的碱性离子中和,达到降低土壤碱性的目的,如施用石膏对土壤进行改良,利用石膏中的硫酸根离子对碱性土壤中的碳酸钠进行置换,形成石灰和中性盐,同时钙离子可以代换土壤胶体土的钠离子,使土壤碱性得到降低,从而改良土壤,对碱化土壤的改良很有成效。 (2)、穴土置换 穴土置换是一种局部土壤的改良措施,在需要种植喜酸性植物的位置,开挖树穴时适量放大树穴,种植前,在树穴中填入酸性的优良营养土、山泥或腐熟的有机肥、珍珠岩等,利用这些土壤本身的酸性进行土壤改良,达到改善树穴土壤的酸碱度、透气性和土壤肥力。 (3)、生物改良 利用一些绿肥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土壤碱性物质,同时又能在其根部分泌酸性物质以及其根瘤腐化后能在土壤中残留酸性物质的特点,达到降低土壤pH值的改良措施,可以用作碱性土壤生物改良的绿肥植物有酸性绿肥作物如苜蓿、草木樨、百脉根、田菁、扁蓿豆、麦草、黑麦草、燕麦、绿豆等。 (4)、物理改良 利用土壤中的碱性物质主要是水溶性盐或碱性物质的特点,通过地面水溶解地表土壤中的水溶性盐或碱性物质,再通过挖排水沟和灌水浸土,把土壤深层的水溶性盐或碱性物质溶解,随排水时排出,达到有效降低土壤水溶性盐或碱性物质含量,从而降低土壤碱性的目的。 (5)、施用有机肥改良 有机肥料都有较强的阳离子代换能力,可以吸收更多的钾、铵、镁、锌等元素,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复习要点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复习资料 填空题 第一章 1、土壤粒级按国际制分类,可分为()、()、()、()四种基本粒级。其中()、()蓄水保肥力弱,()、()蓄水保肥力强。 2、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可分为()过程、和()过程。 3、一般将土壤质地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其中()称为热性土,()称为冷性土。()适合大部分植物的生长,是园林植物生长发育最理想的土壤质地。 4、土壤结构有多种类型,其中()结构有利园林植物的生长。 5、土壤化学性质主要包括()、()、()及()。 6、()是土壤胶体的核心部分,如黏土矿物、腐殖质等。 7、土壤胶体带正电荷者为()胶体,带负电荷者为()胶体。 8、土壤胶体的类型很多,按其成分可分为()和(),土壤中大多数是以()状态存在。

9、土壤的阳离子交换吸附过程是指()性胶体扩散层所吸附的()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相互交换的过程。 10、影响阳离子交换吸收的因素有()和()。 11、土壤胶体是指土壤中()纳米的土壤微粒,是土壤固体中最微细的部分。 12、()是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综合表现。 13、土壤肥力包括()、()、()和()四个最基本因素。 14、()是土壤肥力的核心因素。 15、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是()。 16、液态水是土壤水分的主体,按其存在形态可分为()、()、()、()。其中()是有效水,是植物利用水分的主要形态。 17、旱地土壤水分的有效范围是在()到()之间。 18、把()作为植物可利用土壤水量的下限。 19、土壤空气和水分共存于土壤空隙中,它们在数量上互为()。 20、一般情况下,氧的浓度低于()%时,根系发育受阻,低于()%时,植物停止生长。

园林植物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园林植物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园林植物与其它事物一样,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一方面,环境中的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空气等因子对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重要的生态作用;另一方面,园林植物对变化的环境也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和多种多样的适应性。在进行园林绿化或植物造景时,应充分考虑环境中各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1、环境中各生态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是综合的,也就是说植物是生活在综合的环境因子中,缺乏任一因子,植物均不能正常生长。 2、环境中各生态因子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环境中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必将引起其它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例如光照强度的变化,常会直接引起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从而引起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主导因子在整个生态环境中,虽然各生态因子都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缺一不可的,但对某一种植物,甚至植物的某一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影响,往往有 1-2个因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起决定作用的因子就称“主导因子”。如热带兰花大多是热带雨林植物,其主导因子是高温高湿,仙人掌是热带草原植物,其主导因子是高温干燥,这两种植物离开高温都要死亡。又如高山杜鹃,在引种到低海拔平地时,空气湿度是存活的主导因子。 一、不同生境中生长着不同的植物种类 1、棕榈科植物绝大部分种类都要求生长在温度较高的热带和亚热带南部地区,如椰子、油棕、皇后葵、假槟榔、鱼尾葵、散尾葵、袖珍椰子、槟榔等; 2、落叶松、云杉、冷杉、桦木等则要求生长在寒冷的北方或高海拔处; 3、桃、梅、木棉、三角梅、印度橡胶榕、小叶榕、大叶榕等要求生长在阳光充足之处; 4、铁杉、金粟兰、紫金牛、六月雪、野扇花等喜欢蔽荫的环境; 5、杜鹃、山茶、栀子花、黄桷兰、含笑等喜欢酸性土壤; 6、柽柳、真柏、锦鸡儿则能生长在盐碱土壤上; 7、砂枣、龙血树、光棍树在干旱的荒漠上能顽强生长; 8、荷花、睡莲、萍蓬草、石菖蒲等生长在湖泊、池塘中。 二、环境中生态因子的变化,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变化 环境中生态因子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周期性变化之中。因此,不同的环境能影响植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变化。 如长日照能使唐菖蒲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另一方面,环境还影响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变化,很多药用植物从野生引种栽培后变化较大,如欧乌头(Aconitum napellus)的根在寒冷的气候下变得无毒;杜仲向阳的叶片含杜仲胶60%左右,而阴面的叶片含胶量仅为3%-4%等。 一般认为,在气候温和、湿润地区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各部分的物质形成以淀粉、碳水化合物合成为主,而在气温较高和土壤比较干燥、光照充足的地区,有利于蛋白质等的形成。 主要生态因子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及景观效果 一、温度

园林植物的土壤

---------------------------------------------------------------最新资料推荐------------------------------------------------------ 园林植物的土壤管理 2.2 园林植物的土壤管理 2.2.1 土壤的概念和形成土壤是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也是其生命活动所需水分和营养的源泉。 因此,土壤的类型和条件直接关系园林植物能否正常生长。 由于不同的植物对土壤的要求是不同的,栽植前了解栽植地的土壤类型,对于植物种类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调查,园林植物生长地的土壤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荒山荒地荒山荒地的土壤还未深翻熟化,其肥力低,保水保肥能力差,不适宜直接作为园林植物的栽培土壤,如需荒山造林,则需要选择非常耐贫瘠的园林植物种类,如荆条、酸枣等。 (2)平原沃土平原沃土适合大部分园林植物的生长,是比较理想的栽培土壤,多见于平原地区城镇的园林绿化区。 (3)酸性红壤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常有红壤土。 红壤土呈酸性,土粒细、结构不良。 水分过多时,土粒吸水成糊状;干旱时水分容易蒸发散失,土块易变得紧实坚硬,常缺乏氮、磷、钾等元素。 许多植物不能适应这种土壤,因此需要改良。 例如,增施有机肥、磷肥、石灰,扩大种植面,并将种植面连通,开挖排水沟或在种植面下层设排水层等. (4)水边低湿地 1/ 24

水边低湿地的土壤一般比较紧实,水分多,但通气不良,而且北方低湿地的土质多带盐碱,对植物的种类要求比较严格,只有耐盐碱的植物能正常生长,如柳树、白蜡树、刺槐等。 (5)沿海地区的土壤如果是沙质土壤,盐分被雨水溶解后就能够迅速排出;如果是黏性土壤,因透水性差,会残留大量盐分。 为此,应先设法排洗盐分,如淡水洗盐和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再栽植园林植物。 (6)紧实土壤城市土壤经长时间的人流践踏和车辆碾压,土壤密度增加,孔隙度降低,导致土壤通透性不良,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这类土壤需要先进行翻地松土,增添有机质后再栽植植物。 (7)人工土层如建筑的屋顶花园、地下停车场、地下铁道、地下储水槽等上面栽植植物的土壤一般是人工修造的。 人工土层这个概念是针对城市建筑过密现象,而提出的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一种方法。 由于人工土层没有地下毛细管水的供应,而且土壤的厚度受到限制,土壤水分容量小, 因此人工土层如果没有及时的雨水或人工浇水,则土壤会很快干燥,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又由于土层薄,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比较大,导致土壤温度变化幅度较大,对植物的生长也有较大的影响。 由此可见,人工土层的裁植环境不是很理想。 由于上述原因,人工土层中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也容易受影响,腐殖质的形成速度缓慢,由此可见人工土层的

园林的植物的土壤管理

2.2园林植物的土壤管理 2.2.1土壤的概念和形成 土壤是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也是其生命活动所需水分和营养的源泉。因此,土壤的类型和条件直接关系园林植物能否正常生长。由于不同的植物对土壤的要求是不同的,栽植前了解栽植地的土壤类型,对于植物种类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据调查,园林植物生长地的土壤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荒山荒地 荒山荒地的土壤还未深翻熟化,其肥力低,保水保肥能力差,不适 宜直接作为园林植物的栽培土壤,如需荒山造林,则需要选择非常耐贫瘠的园林植物种类,如荆条、酸枣等。 (2)平原沃土 平原沃土适合大部分园林植物的生长,是比较理想的栽培土壤,多见于平原地区城镇的园林绿化区。 (3)酸性红壤 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常有红壤土。红壤土呈酸性,土粒细、结构不良。水分过多时,土粒吸水成糊状;干旱时水分容易蒸发散失,土块易变得紧实坚硬,常缺乏氮、磷、钾等元素。许多植物不能适应这种土壤,因此需要改良。例如,增施有机肥、磷肥、石灰,扩大种植面,并将种植面连通,开挖排水沟或在种植面下层设排水层等. (4)水边低湿地

水边低湿地的土壤一般比较紧实,水分多,但通气不良,而且北方低湿地的土质多带盐碱,对植物的种类要求比较严格,只有耐盐碱的植物能正常生长,如柳树、白蜡树、刺槐等。 (5)沿海地区的土壤 如果是沙质土壤,盐分被雨水溶解后就能够迅速排出;如果是黏性土壤,因透水性差,会残留大量盐分。为此,应先设法排洗盐分,如淡水洗盐和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再栽植园林植物。 (6)紧实土壤 城市土壤经长时间的人流践踏和车辆碾压,土壤密度增加,孔隙度降低,导致土壤通透性不良,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这类土壤需要先进行翻地松土,增添有机质后再栽植植物。 (7)人工土层 如建筑的屋顶花园、地下停车场、地下铁道、地下储水槽等上面栽植植物的土壤一般是人工修造的。人工土层这个概念是针对城市建筑过密现象,而提出的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一种方法。由于人工土层没有地下毛细管水的供应,而且土壤的厚度受到限制,土壤水分容量小,因此人工土层如果没有及时的雨水或人工浇水,则土壤会很快干燥,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又由于土层薄,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比较大,导致土壤温度变化幅度较大,对植物的生长也有较大的影响。由此可见,人工土层的裁植环境不是很理想。由于上述原因,人工土层中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也容易受影响,腐殖质的形成速度缓慢,由此可见人工土层的

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

课程名称:园林树木及养护(二)课程类别:必修课 授课专业:园林 授课内容: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授课学时:4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树木土、肥、水管理的意义,能够完成年生长周期内的各种养护管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土、肥、水管理 难点:系统完成完整的养护过程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练习、点评相结合。 教学过程:导入(复习式) 新课讲授 小结

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 第一节土壤管理 一、土壤管理的概念和作用 土壤是树木根系生长、吸收养分和水分的基础。是树木生长的基础。 1. 土壤管理——是指土壤耕作、土壤改良、施肥、灌水和排水、杂草防除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2. 土壤管理的目的与作用: A、扩大根域土壤范围和深度 B、调节和供给土壤养分和水分,增加和保持土壤肥力 C、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根系向纵横向伸展; D、保持或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 二、肥沃土壤的基本特征 1. 养分均衡 2. 土体结构适宜:上松下实 3. 物理性质良好 三、土壤改良 采用机械或非机械方法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一)土壤耕作改良 1. 深翻熟化:深翻结合施用适量的有机肥是改良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促进团粒结构形成,提高土壤肥力的最好方法 (1)时间 栽植前:配合地形改造、杂物清除等,深翻、爆晒土壤(减少病虫害)、打碎土块并施有机肥。 栽植后:早春:蒸发量大易导致缺水,在春旱、多风地区需及时灌水或采取措施覆盖根系,易较秋耕浅 秋末冬初(最好):地上,养分回流,根系易愈合、易发部分新根。耕后灌水 (2)次数与深度 次数:黏土、洼地:一般1-2年1次;

土壤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园林植物生长的好坏,观赏价值的高低,除了与日常养护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土壤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今天就给大家说一下土壤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1、土壤耕作层的厚度与质地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所有的植物根系都有在土壤中的分布层好,有的分布较浅,有的分布较深。在土壤中根系分布较深,吸收的水、肥一般较多,植物生长多会良好。特别是一些喜欢深厚肥沃土壤的植物,应选择土层肥沃且深厚的地方栽植。黏土保水性好,但透气性差,沙土透气性好,但保水性差,壤土适中。具体选择什么样的土壤质地栽植,要根据植物对土壤的生理需求来选择进行栽植。 2、土壤物理性质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土壤的物理性质通常是指土壤的机械组成。比较理想的土壤是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强,团粒结构好的土壤。 而城市土壤的物理性质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和特殊性,有许多地方为建筑垃圾土壤,含有大量的瓦砾与渣土。另外城市人员、机械流动性大,土壤密度大、透气性差、透水性也差、保水性不好,并且地面硬化和铺装较多,大多数的降水都被蒸发货径流损失,地下水严重缺失。同时这样的环境造成了大多数植物的根系上移,给城市路面造成破坏和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3、土壤酸碱度与园林植物的影响 土壤分为酸性土壤、中性土壤、碱性土壤。不同的土壤也形成了不同的植物适应性。如杜鹃、棕榈、香樟树、山茶等,则适合在酸性土壤生长。而紫穗槐、侧柏等则适合在碱性土壤生长,但大多数植物是适合在中性土壤中生长的。土壤的酸碱度以PH值范围为6.8以下为酸性、6.8—7.2为中性,7.2以上为碱性。 4、盐碱土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盐碱土通常指的是盐土和碱土两种土壤类型。盐土是土壤内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盐类、如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等,以钠离子危害最大。大多数植物在盐碱土生长能力极差,容易造成生长不良或死亡。 5、土壤肥力与园林植物的影响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是否能够及时满足园林植物对水、肥、气、热的能力。土壤肥力高的,一般植物长势较好。土壤肥力与土壤的质地(黏土、沙土、壤土等)关系很大,在栽植中应考虑植物耐贫瘠的能力。

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习题库new

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习题库 一、简述题部分 1.简述园林树木的生态效益。 2.分析“大树进城”的利与弊及应采取怎样的对策。 3.简述园林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不同造景功能的应用。 4.屋顶绿化中树种选择注意要点是什么?试选择10种以上(包括小乔木,灌木,草,攀缘植物)。 5.简述园林彩叶树种的分类,并举例说明(不少于10种)。 6.举出适合丽水地区栽植的行道树5种,灌木5种,草坪地被5种,攀缘植物5种。 7.简述对盐碱土进行改良的方法,并举出5种以上耐盐碱的树种。 8.简述大树移植的一般过程,以及注意要点。 9.简述大量元素在对园林树木进行施肥时的应用。 10.简述园林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在移植时期中的异同。 11. 简述古树复壮的技术措施有哪些?一般养护和保护的措施有哪些? 12.简述马褂木、桂花和银杏的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13. 园林树木移栽养护剂有哪几大类?主要功能是什么?使用技术要点有哪些(介绍其中一种的使用技术)。 14.请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大树移栽死亡的原因并指出确保移栽成活的关键环节或技术。 15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需要遵守哪些基本原则?做行道树的樟树修剪要注意哪些问题? 16简答园林树木栽植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17简述枫香、合欢和玉兰的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18影响树木物候期的因素有哪些? 19简述有性繁殖树的个体发育阶段。 20简述桂花的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21简述园林树木水分管理的意义。

二、名词解释部分 1.极限温度妨碍或伤害树体的致死温度 2.花芽分化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开始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 3.根茎园林树木地上根和地下茎分结合的部位,是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营养物质交换的通道 4.灌木主干丛生的矮小的园林树木 5.彩叶树种一季或多季有较长时间叶子非绿色,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种6.屋顶绿化于建筑物上进行绿化的立体绿化形式 7.定植水树木进行移植后第一次要求浇透的水 8.号苗对苗木的大小进行测量,鉴定。 9.大树进城将现存于郊外或者乡村长成的大树,移植到城市进行绿化的方式10.成年阶段获得形成花芽的能力,达到性成熟的阶段。 11.极端限制因子在树木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造成树体损伤死亡的最主要的环境因素。 12.中日照树种对光照延续时间反映不甚敏感的树种 13.潜伏力潜伏芽萌发更新的能力 14.菌根一些树木根系上有根瘤菌的树根。 15.客土对种植处的土壤进行改良或替换土壤的办法 16.萌发率萌发芽数与总芽数之比。 17.潜伏芽基部隐芽,具有潜伏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育成枝条/ 18.单轴分枝有明显主轴的分枝方式,主侧枝明显。 19.加长生长由于顶端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加长,引起枝条伸长的生长20.混合型分枝幼年期单轴分枝,成年期合轴分枝。 21.总状分枝有明显主轴的分枝方式,主侧枝明显。 22.合轴分枝侧芽逐渐代替主芽,交替曲折延伸。 23.中性树种比较喜光,稍能耐阴,光照过强或过弱对其生长不利。 24.需水临界期春季树体萌芽前,需水量最多,对缺水反应最敏感的这段时期。25.树木栽培学对园林树木的种植,养护和管理的科学。 26.离心秃裸

城市土壤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改善措施解析

城市土壤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改善措施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日益增加的人群活动影响城区土壤的自然性状已发生很大的改变,成了独特的城市土壤,从而对园林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1.城市土壤的特点 1.1 土壤无层次 人为活动产生各种废弃物,过去长期多次无序侵入土体和地下施工翻动土壤,破坏了代表土壤肥力的原土壤表层或腐殖层,形成无层次、无规律的土体构造。 1.2 土壤密实、结构差 城市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有机胶体少,土体在机械和人的外力作用下,挤压土粒,土壤密实度高,破坏了通透性良好的团粒结构,形成理化性能差的密实、板结的片状或块状结构。 1.3 土壤侵入体多

土壤掺入大量的各种渣砾和地下构筑物及管道等,占据地下空间,改变了土壤固、液、气三相组成和孔隙分布状态及土壤水、气、热、养分状况。 1.4 土壤养分匮缺 城区内园林植物的枯枝落叶,大部分被运走或烧掉,使土壤不能像林区自然土壤那样落叶归根、养分循环。在土壤基本上没有养分补给的情况下,已有大量侵入体占据一定的土体,致使植物生长所需营养面积不足,减少了土壤中水、气、养分的绝对含量。植物在这种土壤上生长,每年都要从有限的营养空间吸取养分,势必使城市土壤越来越贫瘠。 1.5 土壤污染 城市人为活动所产生的洗衣水、菜瓜汤、油脂、酸碱盐等物质进入土体内,超过土壤自净能力,造成土壤污染。近年来,一些城市用10%-20%的氯化钠盐作为主要干道的融雪剂,融化的盐水已构成影响植物生存的新污染源。 2.城市土壤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

2.1 土壤密实度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 土壤密实度又称紧密度或土壤坚实度。城市土壤密实度显著大于郊区土壤,是城市土壤的一个主要特点。一般人流践踏地区影响深度为3-10cm,土壤硬度在14-28kg/平方厘米之间,车辆辗压影响深度为30-35cm,土壤硬度在10-20kg/ 平方厘米,在某些特殊地段,经机械多层压实后其影响深度可达1米以上。 土壤透气性、排水和持水能力受土壤密实度的制约。土壤密实度的增高,使通气孔隙减少,导致土壤透气性降低,减少了气体交换,树木生长不良,甚至可使根组织窒息死亡。在土壤密实地区,由于植树坑内土壤经过挖掘回填而造成坑内外土 1 壤密实度的差别,常使树木根系无法穿透坑外密实土层而形成环绕植树坑壁生长的畸形分布,树木生长状况也因而恶化,另外灌溉或降雨后坑内水分的垂直渗漏和水平扩散受阻而造成坑内积水,可导致树木烂根死亡。同时,随着土壤密实度的增加,机械阻抗也加大,妨碍树木根系的延伸。 土壤密实可使某些树木形成菌根的数量锐减。与树木根系共生的菌根,可使吸收水分和盐类的根表面积扩大100-1000倍,可提供额外的一些无机盐类,特别是增加可给态氮素以改善树木的营养状况。城

园林植物的土壤管理

2、2园林植物得土壤管理 2、2、1土壤得概念与形成 土壤就是园林植物生长发育得基础,也就是其生命活动所需水分与营养得源泉。因此,土壤得类型与条件直接关系园林植物能否正常生长.由于不同得植物对土壤得要求就是不同得,栽植前了解栽植地得土壤类型,对于植物种类得选择具有重要得意义.据调查,园林植物生长地得土壤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荒山荒地 荒山荒地得土壤还未深翻熟化,其肥力低,保水保肥能力差,不适宜直接作为园林植物得栽培土壤,如需荒山造林,则需要选择非常耐贫瘠得园林植物种类,如荆条、酸枣等. (2)平原沃土 平原沃土适合大部分园林植物得生长,就是比较理想得栽培土壤,多见于平原地区城镇得园林绿化区。 (3)酸性红壤 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常有红壤土。红壤土呈酸性,土粒细、结构不良。水分过多时,土粒吸水成糊状;干旱时水分容易蒸发散失,土块易变得紧实坚硬,常缺乏氮、磷、钾等元素.许多植物不能适应这种土壤,因此需要改良。例如,增施有机肥、磷肥、石灰,扩大种植面,并将种植面连通,开挖排水沟或在种植面下层设排水层等、 (4)水边低湿地

水边低湿地得土壤一般比较紧实,水分多,但通气不良,而且北方低湿地得土质多带盐碱,对植物得种类要求比较严格,只有耐盐碱得植物能正常生长,如柳树、白蜡树、刺槐等。 (5)沿海地区得土壤 如果就是沙质土壤,盐分被雨水溶解后就能够迅速排出;如果就是黏性土壤,因透水性差,会残留大量盐分。为此,应先设法排洗盐分,如淡水洗盐与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再栽植园林植物。 (6)紧实土壤 城市土壤经长时间得人流践踏与车辆碾压,土壤密度增加,孔隙度降低,导致土壤通透性不良,不利于植物得生长发育。这类土壤需要先进行翻地松土,增添有机质后再栽植植物. (7)人工土层 如建筑得屋顶花园、地下停车场、地下铁道、地下储水槽等上面栽植植物得土壤一般就是人工修造得.人工土层这个概念就是针对城市建筑过密现象,而提出得解决土地利用问题得一种方法。由于人工土层没有地下毛细管水得供应,而且土壤得厚度受到限制,土壤水分容量小,因此人工土层如果没有及时得雨水或人工浇水,则土壤会很快干燥,不利于植物得生长.又由于土层薄,受外界温度变化得影响比较大,导致土壤温度变化幅度较大,对植物得生长也有较大得影响。由此可见,人工土层得裁植环境不就是很理想。由于上述原因,人工土层中土壤微生物得活动也容易受影响,腐殖质得形成速度缓慢,由此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手册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手册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园林树木养护管理手册一、树木养护工作历 树木养护工作历

二、树木养护技术措施 1、灌水 根据土壤墒情灌水,每次要灌透灌匀,切记对树木频繁灌水。 早春树木萌芽前要进行春灌;秋末冬初土壤即将上冻时要进行冬灌。 灌水时应做围堰,围堰高度不低于10cm,围堰直径乔木为胸径的10倍左右,或利用树池灌水。 灌水时,用水管的自然流量,忌用高压水流,以免冲毁围堰,并保证灌水量充足。 高温天气灌水宜在早、晚进行。

雨季注意树木排涝。对草坪中的树木进行水分管理时,注意草坪与树木的需水矛盾,尤其是畏涝的树木,稍微抬高树木周围的土壤,避免积水。 新植树木3年内必须保证充足灌溉。 2、施肥、松土及土壤改良 树木施肥应结合土壤肥力情况、时间可在生长季节或树木休眠后进行。休眠期宜施用有机肥,忌施氮肥;生长季可施用有机肥、复合肥或二者混施。生长季节施肥可根据需要,进行土壤追肥或叶面喷肥,但秋季施肥应以磷钾肥为主,以提高树木抗性。 土壤施肥时,应与树木根颈保持一定距离,可在树冠投影的外围挖环状沟环施、穴施或放射状沟施,深度小于30cm。施入肥料后覆土,随即灌透水。 目前,城市土壤特别是部分街路土壤质地较差,部分地点板结严重,因此必须注重土壤改良,一是定期施用有机肥,长效改良土壤;二是结合施肥,定期进行树木地表土壤的松土处理,增加土壤通透性,非常必要。方法是:对树冠投影范围内的土壤进行翻土处理,深度为20-30cm,以不伤根为准。 3、修剪 树木修剪应符合绿化的功能要求,符合树木生长规律,同时考虑树木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树木修剪可在生长期和休眠期进行,但更新修剪必须在休眠期进行,如杨树、柳树落叶后截干以复壮更新。抗旱性差、出现抽稍的树种

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

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课程名称:园林树木及养护(二)课程类别:必修课 授课专业:园林 授课内容: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授课学时:4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树木土、肥、水管理的意义,能够完成年生长周期内的各种养护管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土、肥、水管理 难点:系统完成完整的养护过程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练习、点评相结合。 教学过程:导入(复习式) 新课讲授 小结 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 第一节土壤管理 一、土壤管理的概念和作用 土壤是树木根系生长、吸收养分和水分的基础。是树木生长的基础。 1. 土壤管理——是指土壤耕作、土壤改良、施肥、灌水和排水、杂草防除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2. 土壤管理的目的与作用: A、扩大根域土壤范围和深度 B、调节和供给土壤养分和水分,增加和保持土壤肥力 C、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根系向纵横向伸展; D、保持或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 二、肥沃土壤的基本特征 1. 养分均衡 2. 土体结构适宜:上松下实 3. 物理性质良好 三、土壤改良 采用机械或非机械方法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 (一)土壤耕作改良

1. 深翻熟化:深翻结合施用适量的有机肥是改良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促进团粒结构形成,提高土壤肥力的最好方法 (1)时间 栽植前:配合地形改造、杂物清除等,深翻、爆晒土壤(减少病虫害)、打碎土块并施有机肥。 栽植后:早春:蒸发量大易导致缺水,在春旱、多风地区需及时灌水或采取措施覆盖根系,易较秋耕浅 秋末冬初(最好):地上,养分回流,根系易愈合、易发部分新根。耕后灌水 (2)次数与深度 次数:黏土、洼地:一般1-2年1次; 地下水位底、排水好、沙壤土:一般3-4年1次 深度:因地因树而异,一般60- 100cm。最好距根系主要分布层稍深、稍远些(3)深翻方式 树盘深翻:树冠边缘挖环状深翻沟。适用于孤植树和株间距大的。 行间深翻 全面深翻 隔行深翻 各种深翻均应结合施肥和灌溉。 2. 中耕 主要目的:切断土壤表层的毛细管,减少蒸发;尽快恢复土壤的疏松度,改善通气和水分状态;清除杂草。 经常性工作,根据气候、树种特性及杂草生长情况,多在生长季节进行。 以清除杂草为主要目的的,在杂草出苗期和结实期效果较好。 尽量不要碰伤树皮。 3. 客土、培土 (1)客土 对栽植地局部换土。常在土壤完全不适合树木生长的情况下使用。如在北方种植酸性土植物或土壤被有毒物质污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