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倒伏的应对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Z a i p e i j i s h u玉米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农作物,由于玉米营养价值丰富,种植技术相对简单,而且经济效益较高,农民对玉米种植的热情始终不减。
但在玉米种植中,经常会遇到发生倒伏的问题,使玉米因倒伏而导致的减产率达到35%左右。
因此,种植玉米必须掌握抗倒伏技术,为玉米的高产稳产提供保障。
本文就玉米抗倒伏技术进行了阐述。
一、玉米发生倒伏的原因1、风雨交加等环境影响在玉米倒伏的诸多因素中,强风暴雨是最直接的外界原因。
每年的7-9月份是黑龙江省的高温多雨时节,在此期间也是玉米发生倒伏最多的时期。
此时的玉米正旺盛生长,植株的机体组织还未完全成熟,处于脆弱期,如果遇到强风暴雨天气,玉米植株常常无力抵抗而发生倒伏。
由于降雨使土壤过于松软,减少了植株根系的抓地能力,无力支撑地上部的茎秆和叶片,再加上暴雨的强力冲击,导致了玉米倒伏现象的发生。
强风暴雨持续时间越长,玉米植株倒伏的发生率就越高。
2、玉米品种特性的影响玉米的品种特性可以决定玉米的倒伏率和倒伏程度,一般来说,玉米品种具有茎秆粗壮、植株较矮、穗位较低、下部节长短粗、根系发达的特点时,有比较强的抗倒伏能力,可减轻倒伏率。
植株的重心和穗位越高,越易引起倒伏。
但倒伏的发生往往与当地的气候与环境相关,因此,玉米品种应根据当地的种植条件来做出正确选择。
3、栽培与管理不到位的影响一是未按要求进行深松整地。
玉米根系是否发达对抗倒性的影响比较大,由于多年未进行深松整地,使土壤犁底层变浅,土壤的疏松度不够,影响根系数量的增加,促使根系无法向土壤深处下扎,减弱了根系的抓地能力,易造成倒伏。
二是种植密度不合理。
种植密度对倒伏的影响比较明显,种植密度过密时,田间通风效果差,易形成高温高湿的不良环境,导致病虫害发生率提高。
而且密度大也使植株茎秆细高,抵抗风雨的能力变弱。
三是水肥利用不当。
施肥不当的主要标志是氮肥的用量偏多,而忽视了对磷肥和钾肥的施用。
种植玉米过程中,常会因强风、强降雨、管理不到位等诸多原因而发生倒伏,应在分析倒伏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抗倒伏及相应的补救措施,方可减少因倒伏造成的经济损失。
本文就玉米倒伏的原因及抗倒伏措施进行了探讨。
一、玉米发生倒伏的主要原因1、品种的抗倒性差玉米植株是否易发生倒伏,与该玉米品种的特性相关。
玉米根系不发达、抓土能力差,植株过于高大,茎秆比较细弱,表皮组织厚度不够、坚韧度较差,穗位过高,叶片属于平展型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增加植株倒伏的风险。
2、管理不到位在玉米栽培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到位,或技术措施不合理,都会导致玉米生长不良,增加倒伏的风险。
如在旱情严重、地力不足时,水和肥供应不及时,玉米的根系发育差,入土比较浅,在遇到风雨时易发生倒伏。
另外,在预留行的方向相对于风向,且种植密度过大时,也易引起玉米倒伏。
3、种植密度不合理主要是播种行不合理、预留行规格不合理。
如果预留行不符合标准,也会影响到播种行。
而且种植时的株距过小,导致窄行间叶片过于密集,影响其对光能的良好吸收。
另外,由于株距小使土壤中的根比较密集,出现争夺水肥的问题,导致水分和养分供应不均衡,因此不利于根系正常发育,使根系不够强壮,易导致植株徒长,使倒伏的几率加大。
4、施肥量明显不足首先是使用肥料的种类不全,一是偏重于使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的用量不足;二是有机肥使用过少,或根本不使用有机肥;三是施肥量偏少,使地力较差。
由于磷钾肥和有机肥的用量少,而且基肥的施用量不足,追肥不够及时合理,会造成土壤板结,根系发育不良,使玉米的地上部分的长势弱,生长缓慢甚至出现病虫害,植株的抗倒能力显著降低。
5、施肥方法不正确在玉米施肥中,大多采用在预留行的中间开沟条施,导致肥料与根系的距离相对较远,使植株的主根很难吸收到肥料养分。
因而,影响了根系的发育和形成,由于对养分的吸收不够充分,还会使地上部分的茎秸、叶片和花果营养缺乏,生长机能不强,植株不够健壮,易发生倒伏。
玉米遭遇大风后倒了?怎么办?
农民种地,至今仍然逃脱不了“靠天吃饭”的命运,所以对于一些天灾人祸都是十分惧怕的。
不过这些东西也不是人为能够改变的,所以人们能做的,只能是提前预防和发生后的应急补救。
那么,玉米遭遇大风之后倒伏的话,咱们该怎么解决呢?一起来看看!
刮风暴雨造成的玉米倒伏是玉米种植过程中时常发生的一种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咱们该这么做:
一、首先要尽快排水
大风、大雨总是时刻相伴,所以刮大风的时候经常会有大雨,而玉米又是一种既不耐旱又不耐涝的作物,一旦田内湿度过大时,就会抑制玉米的生长,甚至会造成玉米死亡。
所以最要紧的事是先做好田内的排水措施。
二、对于倒伏的玉米,根据情况管理
1、倒伏情况比较轻的(倒伏角度没超过45°)玉米,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扶。
因为玉米本身有着一定的调节能力,所以倒伏状况比较轻的,可以靠着自身的调节自然直立起来。
而如果强制扶起来的话,有可能会伤及根部,反而会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
2、对于倒伏比较严重的,要及时扶起来并在根部培土。
培土可以促进玉米根系的生长,增加根量,提高抗倒伏的能力。
扶的时候最好两人一起进行,一边扶一般培土,并用脚踩实,培土的高度大概在7、8cm左右。
三、对于倒伏严重且茎秆已经折断的玉米,要及时清理出地块
这种情况的玉米基本上已经很难存活了,如果不清理出去的话,在高湿条件下植株很容易腐烂、生病,会影响其他正常植株的生长,所以要注意这一点。
四、及时补肥
玉米倒伏之后,生理机能会受到影响,根系吸水、吸肥能力下降,光合作用降低,所以营养供给会出现不足。
所以这时候要做好补肥的
措施,保证玉米健康生长。
防治玉米倒伏七大措施
1、精细整地播种(移栽)要对土壤深翻犁耙,做到地平土细,以防寒增温,蓄水保墒。
2、适期播种(移栽)及时间苗、定苗、补苗,达到苗全、苗齐、苗匀、苗壮,促进植
系下扎,生育良好,茎秆精壮,抗倒伏。
3、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可以改善植株个体发育,优化个体与群体关系,防止倒伏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
根据不同的栽培模式、不同品种,结合当地地理、生态因素合理确定。
一般每亩不超过3000株,个别紧凑型品种可达到3200株。
4、中耕除草苗期应及时进行中耕,早锄草,早定蕾,以促进幼苗早发快长,尤其拔节
要进行中耕培土,使玉米产生大量的支持根、增强抗倒伏的能力。
5、科学施肥施肥要做到底肥、种肥、追肥结合,氮肥、磷肥、钾肥结合,农家肥、化学肥、微量肥结合,为玉米良好生长打下基础。
6、精细管水
遇旱灌、遇涝排,苗期玉米不灌或少灌水,使地上部节间变短,根系入土深而广,拔节后遇旱灌水量一次不宜过大,防止在高温、多肥、过湿的情况下,引起倒伏。
7、病虫防治
苗期用土蚕地虎净每亩30毫升对水喷雾,防止咬断幼
苗茎基部;大喇叭口期亩用5%锐劲特30毫升对水喷雾或杀螟丹颗粒剂每株3-4粒,亩用0.5公斤防治玉米螟钻蛀茎秆遇风引起倒伏。
导致玉米倒伏的主要因素及预防补救措施摘要本文分析了导致玉米倒伏的三个主要因素,介绍了防止玉米倒伏所要采取的五种措施以及玉米一旦倒伏后所采取的三个补救措施,以供生产中参考应用。
关键词玉米;倒伏因素;技术措施玉米倒伏可分为:茎倒伏、根倒伏、茎倒折三种,但不论何种倒伏都会对产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玉米产量不断提高对玉米产量构成要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玉米栽植密度的不断加大,致使玉米倒伏的风险也不断加大,对玉米的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所以说玉米倒伏是玉米生育期中的一个非常主要的自然灾害,可以造成玉米大幅度的减产,严重时甚至绝收,防止玉米倒伏是玉米栽培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
1玉米倒伏的原因玉米倒伏主要有三种因素:一是品种因素;二是人为造成;三是天气影响。
1)品种因素。
主要是指玉米品种本身因素,是由生物遗传因子所决定,大致可总结出两个方面。
①是植株的生理缺陷,品种植株过高或穗位过高,杆细杆瓢,或次生根少。
②是品种的抗逆性缺陷,品种本身不抗病虫害或者抗病虫害的能力较差,致使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病虫害,导致倒伏现象发生。
2)人为因素造成。
①密度过大,把低密度品种当作高中密度进行播种,或者把高密度品种过于密植,造成群体内通风透光减少,光合产物减少,导致个体发育不良,植株偏高或茎秆偏细,遇到暴风雨等灾害性天气造成倒伏。
②种植密度虽然合理,但是行距与株距不和谐,行距过窄或株距过小,都可以造成玉米倒伏。
③施肥不合理,氮磷钾等主要肥料没能合理搭配,施肥量过大,特别是氮肥过多,施肥深度过浅(不利于根系的下扎)或距离根太近而造成烧根。
④田间管理措施不当,既不实行宽窄行种植,出苗后也没有进行间定苗,又不注重病虫害的防治。
⑤玉米整地质量不好,土壤过于板结,致使玉米根系不能下扎,根系发育不良、根系少,也是造成倒伏的主要原因。
3)天气条件影响。
天气条件是玉米倒伏的关键因素。
苗期的雨水过多(不利于蹲苗)、拔节期的阴雨寡照和灌浆期的暴风骤雨都能引起玉米的倒伏。
玉米倒伏的补救措施
玉米倒伏是指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玉米植株倒伏。
这种情况在农业生产中比较常见,一旦发生就会给农民带来不小的损失。
那么,针对玉米倒伏,有哪些补救措施呢?
1.及时支撑
玉米倒伏后,要及时进行支撑。
可以使用木杆、铁丝等物品将倒伏的玉米植株支撑起来,使其重新站立起来。
但是,在进行支撑时需要注意不要过度用力,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2.修剪枝条
在进行支撑的同时,还可以适当地修剪一些枝条。
通过修剪可以减轻植株负担,并且有利于植株生长和恢复。
3.施肥浇水
为了促进植株生长和恢复,在玉米倒伏后需要适当地施肥和浇水。
可以使用有机肥料或者化学肥料进行施肥,并且要注意控制用量,在适量的基础上进行施肥。
4.改善土壤条件
土壤条件对于玉米生长和恢复至关重要。
在进行补救措施时,需要注
意改善土壤条件,使其更加适合玉米生长。
可以通过施肥、翻耕、覆
盖等方法进行改善。
5.及时预防
为了避免玉米倒伏的发生,还需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可以通过加强
管理、选择适宜的品种、调整种植密度等方法来预防玉米倒伏的发生。
总之,针对玉米倒伏,我们需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且在平时的管
理中注意预防。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和丰收。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控措施作者:杨忠辉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9年第36期玉米是青海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在最近的这几年当中,市面上的玉米品种变的越来越多,农村在进行选择玉米种子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进行选择;农村在种植玉米的时候缺少专业的管理,玉米出现倒伏的现象非常严重,情节比较轻的情况下会造成减少收成,如果严重的话甚至会出现绝收的情况。
因此,在这种这情况下只有通过相关的科学途径和方法来进行综合整治玉米倒伏现象,让玉米的产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玉米倒伏的形式1、根部倒玉米根部倒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玉米苗的发育还没有彻底的完成,根系比较脆弱,在遇到下大雨的时候,玉米苗的根部支撑系统就会瘫痪,在加上刮风的话就会让玉米苗的根部出现大幅度的倾斜,这就会出现玉米苗倒伏的情况发生。
根部倒伏倾斜的情况比较严重,这种情况会直接影响到玉米的收成。
2、茎部倒玉米茎部倒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茎秆的基部和中部机械组织强度比较低,无法支撑地上部分整个玉米苗的重量,这样就会出现玉米苗弯曲和倾斜。
茎部倒对玉米的产量影响比较低。
3、茎部折茎部折主要是说在玉米苗发生根部倒之前,从玉米苗上面的某一个部位发生折断现象。
这用茎部折的情况大多数多发生在玉米苗抽雄之后,这种情况对于玉米产量的影响是最厉害的。
二、造成玉米倒伏的影响原因1、天气原因每一年的6月末到8月之间,是青海地区最佳的旅游时间,同时也是雨量最多的时候。
青海地区在此时大多数都是以暴雨为主,这种暴风雨天气对玉米的成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此时的玉米正处在小喇叭口时期,一旦发生较强的暴风雨天气,那么就会造成玉米苗的大面积倒伏现象发生,在发生这种情况时一定要尽快的做出处理。
2、品种原因玉米的品种和倒伏有着很大的联系。
玉米苗的抗倒伏能力需要从玉米苗的高度、玉米穗的位置、根部发育情况和柔韧度进行查看。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的玉米苗根部茂盛、玉米穗所处的位置低、和自身地高度比较矮时能够更高的抗倒伏。
玉米抗倒伏的措施
1、依风向选留好高标准的预留行由于山区特殊的地形地貌.易形成”山风。
因此,必须因地制宜,依据各地块的地形、地势,以自然风向为玉米预留行行向,最好能联片预留。
2、增加肥料投入,提高施肥水平为了适应高密度的要求,必须增加肥料投入和改变不当的施肥方法。
要求每亩施底肥优质农家肥1000--1500kg,尿素10kg,磷肥15kg,钾肥10kg。
施肥方法将磷、钾肥拌入农家肥中,结合整地撤施翻入玉米预留行内土中。
3、合理调整密度结构为了解决玉米种植密度的不合理,提倡密度为每亩4000株,在此基础上,可调整预留带型,尽可能提高行、株距。
4、选择最佳播期由于高山气温低,季节性强,适时早播对提早生育、延长生育期有利,为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与产量提供了可能。
因而,我乡高山地区一般应在3月底至次月上旬播种,
5、中后期揭膜及壅根培土中后期高温揭膜,有利于自然调剂上壤空气、温度、湿度,便于玉米生长中后期高水肥之需的管理操作,及时培土以达到加深根层的吸收功能而满足地上花、果对水肥的需求,增强植株机能及抗逆性。
6、追施抗倒肥掌握科学、及时、合理、均匀的迫肥原则,并根据底肥、苗情、生育期情况而确定合理的追肥用量与追施时期。
一般追肥用量可控制在氮每亩40kg,分别于各个生育时期施入,掌握”分期适量、及时勤追的原则,从而达到有利无害和后劲足的追施结果。
使玉米的吸收机能、生育机能、抗倒机能不断增强。
玉米抗倒伏的方法如下:
1.合理密植和施肥:合理密植和施肥可以增加玉米植株的生长势,
提高植株的机械强度,减轻倒伏的风险。
2.选择抗倒伏品种:选用抗倒伏品种,可以有效降低玉米倒伏的
风险。
抗倒伏品种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较矮的植株,不易倒
伏。
3.及时防治病虫害:及时防治玉米的病虫害,可以减少病虫害对
植株的损害,降低植株的倒伏风险。
4.采用支撑措施:采用支撑措施,可以防止玉米植株倒伏。
支撑
措施可以使用木棍、铁丝等材料来支撑玉米植株。
5.适时收获:及时收获成熟的玉米,可以减少玉米植株的重量,
降低倒伏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玉米倒伏的原因很多,不同的情况需要采用不同的措施来防止倒伏。
在实际种植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玉米倒伏可能是栽种密度过小,导致植株间的通风性变差,根茎生长不良,需要将栽种密度控制在每亩四千株左右,也可能是在养护时为玉米提供的肥料不合理,导致植株出现徒长现象,在解决时可以为其提供均衡的无机肥料。
玉米为什么倒伏及解决方法
1、密度过小
玉米的植株较大,在栽种时将株距和密度控制的过小,就会导致每株玉米无法接受充足的光照,从而出现倒伏现象。
所以在栽种玉米时需要严格的控制栽种密度,最好将每两株之间的株距控制在三十厘米左右,将密度控制在每亩四千左右。
2、施肥不当
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较大,在养护玉米时需要根据植株的生长阶段选择不同的养分,在玉米生长较为旺盛的时期最好使用以氮肥为主的肥料,减少磷钾肥的使用,以免植株生长过于旺盛,
导致根茎不稳固而出现倒伏现象。
3、土壤不适
栽种玉米时为其提供的土壤不适合植株生长,就会导致玉米根系无法在土壤中深扎稳固,从而出现倒伏现象,所以在栽种玉米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壤,最好可以使用微量元素含量较为丰富、土质较为疏松的沙壤土栽种玉米。
4、病害防治
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其根部被害虫啃噬,也会出现倒伏现象,所以在养护玉米时还可以为植株采取措施防治虫害,最好可以每隔三天向植株喷洒一次杀虫剂,消灭害虫,也可以定期对玉米通风透气,提高植株生长环境的通风性,让玉米可以健康的生长。
玉米倒伏的应对措施
摘要:发生在玉米未成熟期的倒伏,由于倒伏阻碍了叶片的光合作用,轻者影响玉米籽粒的饱满度,降低玉米收获质量,严重的由于茎折直接造成籽粒容重下降,甚至没有收成,亦可间接的导致着地玉米的霉变、鼠害和病害的发生。
每年都会因为选择品种不当,田间管理措施跟不上,而发生一定面积的玉米倒伏,所以针对不同情况,妥善处理灾后的倒伏玉米,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玉米倒伏的应对措施,希望对玉米倒伏的灾后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玉米;倒伏;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094-1
2012年受台风布拉万北上的影响,导致东北多地玉米大面积倒伏,而笔者设在吉林省桦甸市金沙乡民隆村的高产试验地因种植密度大(7.5~13.5万株/公顷),植株高(3.5米左右),在2012年8月29号下午,几公顷的试验地玉米几乎没有站立的植株,全部倒伏,针对这种情况,于8月30号早晨立即组织四十多人对玉米进行扶植,现将扶植的要点总结如下,希望能对玉米倒伏的灾后处理提供参考。
1 品种
笔者试验田2公顷与高产田2.5公顷管理措施相同,试验田种植密度在2.5~13.5万株/公顷,绝大部分发生了倒伏;高产田种
植密度在7.5~11.5万株/公顷之间,没有发生倒伏,只有轻微的倾斜,这主要是因为试验田与高产田种植品种不同,是由于品种间的差异造成的,所以首先还是要选择抗倒伏的玉米品种。
2 化控剂
试验田与高产田因为目的不同,所以试验田都没有喷施化控剂,而高产田在八叶期与九叶期都喷施了化控剂,这也是高产田没有发生倒伏而试验田绝大部分全倒伏的原因所在。
玉米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倒伏发生的概率也随之增加,所以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要喷施化控剂,它不但可以防止倒伏,还能增加产量。
化控剂分为二种,一种是在6~10展叶喷施的,主要是控制穗位的高度;另一种是在抽雄前喷施的,主要是降低植株的高度,但不论哪种化控剂的喷施都能增加植株的茎粗,增强玉米抗倒伏的能力。
3 倒伏玉米的扶植方法
玉米发生了倒伏,首先要看是根倒还是茎折。
发生了茎折的玉米,切断了水分和养分的供应,基本上是不会有产量的,所以要把折倒的部分割掉,以免影响正常植株的生长;只有发生了根倒的玉米,才可以进行扶植;另外,玉米倒伏后最好立即进行扶植,笔者2011年曾经做过倒伏扶持情况的试验,在倒伏后经过阳光的照射,玉米向上生长,此时茎秆极脆,易于折断。
倒伏玉米的扶植过程中要把人分成组,一组二到三人比较合适。
(1)首先要准备捆绑的绳子,这几年笔者一直选用塑料绳,主要是方便并且节省时间。
把绳子依据植株的生长情况剪成一定的长
度,捆成捆发给每一组,让绑玉米的人把绳子固定在腰间。
(2)要从倒的源头扶起,一组扶二垄,各组依次排列,因为在扶的过程中,玉米植株高大,有的区域因为风向的关系,倒伏的次序有时候会发生混乱,所以各组不要离太远,以便互相帮忙理顺。
(3)根据经验扶玉米的最好方法是:一人站在左垄边上扶起并固定四株左右玉米,另外一个人或者二个人站在右垄边拿起右垄的三到五株玉米,在扶玉米的过程中,要二个人合力把玉米扶起,一定要二只手扶才会避免玉米茎秆再次折断;被扶起的二垄玉米要形成交叉,然后在玉米穗部的下方绑绳子,绑绳子的力度要柔和,用力过大会把玉米的茎秆割断,力度小了,玉米束会发生再次倒伏,进而把玉米根带出来。
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玉米抽雄前后几天发生倒伏,就要少绑几株,一束绑六到八株左右即可,如果是在玉米抽雄后期,如这次的8月29号倒伏,一束就可以多绑几株,八到十株左右。
因为玉米生长前期发生倒伏,在绑后三到七天左右就需要把绳子解开,以免影响植株的生长,并且拿掉绳子的植株几乎看不出倒伏的痕迹,完全站立;而后期因为玉米的茎秆强度减少,拿掉绳子还是容易发生再次倒伏,所以就不要拿掉绳子了。
4 倒伏玉米扶植的费用
2012年8月30、31二天共用67人次,扶起成片倒伏的3.6公顷玉米,按每人每天一百元计算,一亩地的成本为124元,在试验区,正常的玉米产量为700~800公斤/亩,按今年的全部倒伏情况看,如果不扶起来就减产至少百分之八十,所以倒伏后的扶植是尽
量减少灾害损失的一个有效的办法。
减少倒伏的办法很多,如选择抗倒伏的品种,喷施化控剂,加强田间管理等,但玉米倒伏后的正确扶植,是灾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丰光,黄长玲,邢锦丰.玉米抗倒伏的研究进展[j].作物杂志,2008年04期.
[2] 李国恒,李绍伟,吴欣,赵国建,李文仓,刘素玲.玉米倒伏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中国农技推广,2010年03期.
[3] 张改平,李延明.浅析玉米倒伏的原因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09年10期.
[4] 李春秀.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农村科技,2009年09期.
[5] 戚孝彬,张琳娜.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1期.
作者简介:孟祥盟(1964-),女,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从事玉米超高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