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温度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温度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温度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温度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度控制结构,包括一个具有安装腔的导热壳体、固定设置在安装腔内的支架、温控元件以及热敏电阻元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热敏电阻安装槽和温控器安装槽,所述温控元件包括温控器和温控器导线,所述热敏电阻元件包括热敏电阻和电阻导线,所述热敏电阻和温控器对应安装在热敏电阻安装槽和温控器安装槽中,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一个的引脚,引脚通过插接端子与一根接地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温度控制结构在不影响产品性能的情况下,结构更简单、可靠,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完成接地线与支架的连接,简

化装配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温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具有安装腔的导热壳体、固定设置在安装腔内的支架、温控元件以及热敏电阻元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热敏电阻安装槽和温控器安装槽,所述温控元件包括温控器和温控器导线,所述热敏电阻元件包括热敏电阻和电阻导线,所述热敏电阻和温控器对应安装在热敏电阻安装槽和温控器安装槽中,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一个的引脚,引脚通过插接端子与一根接地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具有缺口的圆盘部和设置在该缺口上的折弯部,所述圆盘部的边缘设有向上翻折的翻边,所述圆盘部的底面上开设有与温控器相适配的温控器安装槽,所述折弯部折弯形成所述热敏电阻安装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为一块竖直朝下设置在圆盘部底部的导电插片;所述接地线与插接端子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导电插条,所述插接端子的一端与导电插片连接,另一端与导电插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子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包括底片和两片设置在底片的左右两侧且向内翻折的弧边,所述弧边用于将导电插片抵压在底片上,所述第二安装部为插座,所述插座上设有用于插接导电插条的插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电阻两端的引脚设置折弯形成U字型,所述电阻导线的一端与热敏电阻的引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端子与微电

脑控制面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电阻的外部套设有绝缘套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的底部设置有两个插脚,两个插脚分别通过第二接线端子与一根温控器导线连接。

技术说明书

一种温度控制结构

技术领域

本技术新型涉及温控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温度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智能电饭煲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煲的新一代电饭煲,通过电脑芯片程序控制,实时监测温度以灵活调节火力大小,自动完成煮食过程。具有“煮饭好吃、预约定时、多种功能”三大特点。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电饭煲一般会在锅底底部设置主温控元件,检测锅底温度,从而将信息反馈给电脑芯片,从而控制加温器件(如电热盘)的温度。现在的主温控元件的结构如图4所示,结构复杂,零件个数多,制造成本高。该主温控元件主要包括温控元件1’、热敏电阻元件2’、内固定支架3’、外固定支架4’、接地元件5’,温控文件1’和热敏电阻元件2’安装在内固定支架3’上,而接地元件5’需要通过外固定支架与内固定支架连接。其中接地元件包括圆型接线端子5’a、设置在R型接线端子上的接地线5’b以及由螺丝5’c、止动片5’d、弹簧介子

5’e、螺母5’f组成的锁紧套件,工作人员利用锁紧套件将接线端子固定安装在外固定支架上。由于锁紧套件中的部件极其细小,工人不便于安装,生产效率低,而且还有一定机率发生漏装止动片或弹簧介子的情况发生,影响产品质量。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工人安装的温度控制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温度控制结构,包括一个具有安装腔的导热壳体、固定设置在安装腔内的支架、温控元件以及热敏电阻元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热敏电阻安装槽和温控器安装槽,所述温控元件包括温控器和温控器导线,所述热敏电阻元件包括热敏电阻和电阻导线,所述热敏电阻和温控器对应安装在热敏电阻安装槽和温控器安装槽中,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一个的引脚,引脚通过插接端子与一根接地线连接。

所述支架包括具有缺口的圆盘部和设置在该缺口上的折弯部,所述圆盘部的边缘设有向上翻折的翻边,所述圆盘部的底面上开设有与温控器相适配的温控器安装槽,所述折弯部折弯形成所述热敏电阻安装槽。

所述引脚为一块竖直朝下设置在圆盘部底部的导电插片;所述接地线与插接端子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导电插条,所述插接端子的一端与导电插片连接,另一端与导电插条连接。

所述插接端子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包括底片和两片设置在底片的左右两侧且向内翻折的弧边,所述弧边用于将导电插片抵压在底片上,所述第二安装部为插座,所述插座上设有用于插接导电插条的插槽。

所述热敏电阻两端的引脚设置折弯形成U字型,所述电阻导线的一端与热敏电阻的引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端子与微电脑控制面板连接。

所述热敏电阻的外部套设有绝缘套管。

所述温控器的底部设置有两个插脚,两个插脚分别通过第二接线端子与一根温控器导线连接。

有益效果:

本技术新型提供了一种温度控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接地线采用插接方式与支架连接,并不需要额外地增设外固定支架和锁紧套件,整个温度控制结构在不影响产品性能的情况下,结构更简单、可靠,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完成接地线与支架的连接,简化装配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另外,由于整体部件数量减少,能够减少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新型提供的温度控制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M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技术新型提供的温度控制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温度控制结构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新型提供一种温度控制结构,为使本技术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本技术新型提供一种温度控制结构,包括一个具有安装腔1.1的导热壳体1、固定设置在安装腔内的支架2、温控元件3以及热敏电阻元件4,所述支架2上设置有热敏电阻安装槽2.1和温控器安装槽2.2,所述温控元件3包括温控器31和温控器导线32,所述热敏电阻元件4包括热敏电阻41和电阻导线42,所述热敏电阻41和温控器31对应安装在热敏电阻安装槽2.1和温控器安装槽2.2中,所述支架2上设置有一个的引脚2.3,引脚2.3通过插接端子5与一根接地线6连接。

所述温度控制结构在装配时,先将温控元件3以及热敏电阻元件4对应安装在支架2的温控器

安装槽2.2和热敏电阻安装槽2.1上,然后接地线6再通过插接端子5以插接方式与引脚2.3连接,然后支架2安装在安装腔1.1内,使温控器31的上表面可以贴合在安装腔内底面,最后在导热壳体的外部通过铆压形成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对支架进行定位和支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新型由于接地线采用插接方式与支架连接,并不需要额外地设置外固定支架配合锁紧套件(螺丝、止动片、弹簧介子、螺母)对接地线的固定连接。可见,整个温度控制结构在不影响产品性能的情况下,结构更简单、可靠,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完成接地线与支架的连接,简化装配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另外,由于整体部件数量减少,能够减少制造成本,而且该温度控制结构中并没有设置止动片和弹簧介子,从而避免漏装的情况发生。

实际使用中,所述温度控制结构会安装在智能电饭煲加热器的中间,煮饭时内锅会抵压于导热壳体的顶部,热敏电阻实时监测锅底温度,从而使从而将信息反馈给智能电饭煲中的微电脑芯片,从而根据预设的烹饪模式控制加温器的温度。而温控器也通过导热壳体直接感受到锅底的实际温度,对智能电饭煲实现过热保护。

具体的,所述支架2包括具有缺口的圆盘部2.4和设置在该缺口上的折弯部2.5,所述圆盘部2.4的边缘设有向上翻折的翻边2.6,所述圆盘部的底面上开设有与温控器相适配的温控器安装槽2.2,所述折弯部2.5折弯形成所述热敏电阻安装槽2.1。所述引脚2.3为一块竖直朝下设置在圆盘部底部的导电插片。由于便于生产加工,本实施例中的支架是一块金属薄片经过钣金工艺加工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接地线6与插接端子5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导电插条6.1,所述插接端子5的一端与导电插片2.3连接,另一端与导电插条6.1连接。通过这样设置,便于工人装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

优选的,所述插接端子5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安装部5.1和第二安装部5.2,第一安装部包括底片5.1a和两片设置在底片的左右两侧且向内翻折的弧边5.1b,所述弧边5.1b用于将导电插片抵压在底片上,所述第二安装部5.2为插座,所述插座上设有用于插接导电插条的插槽。较佳的是,导电插片2.3和导电插条6.1安装在插接端子后,可以对插接位置采用铆压工艺提高连接强度,保证导电有效性。

具体的,所述热敏电阻41两端的引脚设置折弯形成U字型,所述电阻导线42的一端与热敏电

阻的引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端子43与微电脑控制面板连接。通过这样设置,便于热敏电阻与热敏电阻安装槽卡紧配合,减少松脱、移位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所述热敏电阻41的外部套设有绝缘套管44。此处,套设在热敏电阻外部的绝缘套管为铁氟龙套管,保证产品耐压的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温控器3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插脚31.a,两个插脚31.a分别通过第二接线端子33与一根温控器导线32连接。该第二接线端子33优选为插式绝缘母端子,连接方便,不易松脱。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温控器导线32和接地线6远离支架的一端均设有圆型连接端子7,温控器导线和接地线分别通过圆型连接端子与微电脑控制面板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技术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新型的保护范围。

家用空调温度控制器的控制程序设计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题:家用空调温度控制器的控制程序设计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王亚林 2015年1月8 日

目录 第1章、设计任务与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课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本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总体设计规划与方案论证 (6) 设计环节及进程安排 (6) 方案论证 (5) 第3章、总体软件设计说明及总流程图 (10) 总体软件设计说明 (10) 总流程图 (11) 第4章、系统资源分配说明 (13) 系统资源分配 (13) 系统内部单元分配表 (13) 硬件资源分配 (15) 数据定义说明 (16) 部分数据定义说明 (16) 第5章、局部程序设计说明 (17) 总初始化以及自检 主流程 按键音模块 (17) .2 单按键消抖模块 (17) PB按键功能模块 (18) 基本界面拆字模块 (19) 4*4矩阵键盘模块 (19) 模式显示模块 (20) 显示更新模块 (21) 室内温度AD转换模块 (21) 4*4矩阵键盘扫描子程序 (21) 整点报时模块 (23) 空调进程判断及显示模块 (23) 三分钟压缩机保护模块 (23) 风向摆动模块 (24) 驱动控制模块 (24) 定时开关机模块 (25) 第6章、系统功能与用户操作使用说明 (26)

最新RKC温控器CD-701主要结构及功能

R K C温控器C D-701主要结构及功能

o RKC温控器 CD-701 主要结构及功能:·自主校正功能 ·加热/制冷控制 ·外型、接线与RKC一致 ·大屏LED显示 ·温度报警 ·操作、性能与RKC相同 o RKC温控器使用警告 ·接线警告: - 如果仪器失效或发生错误,可引起系统故障,安装外部保护电路以防止类事故; - 为防止仪器损坏或失效,选用适当的保险丝保护电源线及输入/输出线以防强电源冲击。 ·电源供给: - 为防止仪器损坏或失效,用额定电夺供电; - 为防止仪器损坏或失效,所有接线工作完成后方可供电。 ·禁止在易燃气体附近使用: - 为防火、防爆或仪器损坏,禁止在有易燃、易爆气体,排方蒸气的场所中使用。 ·严禁触及仪器内部: -- 为防止触电或燃烧,严禁触及仪器内部。只有本厂服务工程师可以检查内部线路或更换部件,仪器内部有高电压、高温部件,非常危险! ·严禁改动仪器: - 为防止事故或仪器失效,不禁改动仪器。 ·保养: - 为防止触电,仪器报废或失效,只有本厂服务工程师可以更换部件; - 为保证仪器持续且安全使用,应定期保养,仪器内某些部件可能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损坏。 RKC温控器操作注意

·断电后方可清洁仪器; ·清除显示器上的污渍请用软布或棉纸; ·显示器易被划伤,禁止使用硬物体操作面板按键,否则会损坏或划伤按键。 RKC温控器概述 CH、CD系列智能温度控制器是采用专用微处理的多功能调节仪表,它采用开关电源和表面贴装技术(SMT),因而仪表精致小巧,性能可靠。特有的自诊断功能,自整定功能和智能控制功能,使操作者可能通过简单的操作而获得良好的效果。 主要特点: 热电偶、热电阻、模拟量等多种信号自由输入,量程自由设置; 软件调零满度,冷端单独测温,放大器自稳零,显示精度优于0.5%FS; 模糊理论结合传统PID方法,控制快速平稳,先进的整定方案; 输出可选:断电器触点、逻辑电平、可控硅单相或三相过零或移相触发肪冲或移发脉冲、模拟量。另附二路可定义的报警点输出。 RKC温控器主要技术指标 ·输入:各种热电偶(TC)、热电阻(RTD)标准电流电压信号(见输入类型表); ·基本误差:输入满量程的±0.5%±1个字; ·分辨率:1℃、0.1℃; ·采样周期:3次/sec ·报警功能:上限,下限,上偏差,下偏差,区间内,区间外; ·报警输出:继电器触点AC250V 3A(阻性); ·控制输出:继电器触点AC250V 3A(阻性),逻辑电平:DC 0/12V(配固态继电器SSR),过零触发脉冲:光偶可控硅输出 1A600V 0-10mA电流输出(负荷阻值600Ω以下),0-20mA电流输出(负荷阻值600Ω以下),4-20mA电流输(负荷阻值600Ω以下); ·控制方式:模糊PID控制、位式控制; ·电源电压:AC85-264V(50/60Hz)(额定100-240V AC) 21.6-26.4V AC(额定24V AC) 21.6-26.4V DC(额定24V DC);

干式变压器温控器的原理与注意事项

干式变压器温度控制器功能及原理 ※主要技术指标 ※ 使用环境: 110VDC,1 工作电源:220V A C ±20% /50Hz ±4% .220VDC 2 功耗:6W 2 环境条件:温度-25 ℃+65 ℃相对湿度≤93%RH 测温: 测温范围:-20 ℃250 ℃ 1 3 路Pt100 测温。> 2 精度: ±1%FS 控制参数设置: 1 风机控制、超温警告、高温跳闸的温度设置范围:-20 250 ℃ 2 回差:0 20 ℃ 3 跳闸延时时间设置范围:0~30 秒 控制和信号输出: 1 风机控制:有源触点输出(常开)5A /220V A C 可直接驱动单相风机 2 超温警告:无源触点输出(常开)5A /250V A C 10A /28VDC 3 高温跳闸:无源触点输出(常开)5A /250V A C 10A /28VDC 4 故障报警:无源触点输出(常开)5A 250V A C 10A /28VDC 通讯口: RS485 通讯口 绝缘耐压: 耐高压:50HZ 2000V 历时1min 无击穿或飞弧现象 绝缘电阻:≥500M Ω 机械特性: 体积:宽高深=160 80 120 mm3 重量:0.6Kg

1. 功能介绍 可同时监测干变3 相温度、控制风机。该产品是专为干式变压器安全运行设计的新一代控制器。> 并具有温度超限警告、高温跳闸、传感器异常和风机断线报警等功能,该仪表具有完善的温度监控、参数设置保管等功能。可以更好地保证无人值守供电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该仪表设计新颖、结构紧凑牢固、显示醒目直观。本产品具有环境适应性强、精度高、体积小、寿命长、装置方便、易使用等特点。 ①对三相绕组温度的巡回显示或最高温度相绕组的跟踪显示(可随意切换)巡回显示时间每相显示约6 秒。 当三相线包绕组中有一相温度达到设定的风机启动温度值时风机自动启动,②冷却风机的自动控制:自动工作状态。风机启动时风机指示灯亮。当三相线包绕组中每相温度均小于设定的风机关闭温度值时风机自动关闭 ③还可手动启控风机 ④超温警告和高温跳闸信号的显示、输出 延时120 秒以上时间,⑤控制参数现场设置:可设置风机启控点和回差、超温警告动作点和回差、高温跳闸动作点和延时、485 通讯口地址和波特率等参数。设置操作结束后。温控器将自动返回巡回工作状态 输出故障报警信号,⑥传感器异常故障时(短路、断路)相应故障指示灯亮。同时风机启动 断线报警指示灯亮,⑦风机控制回路失电或断线时。输出故障报警信号 可保存停电前的全部监测参数以备查询。⑧黑匣子功能。> 实现变压器温度的远方监控⑨通讯功能。> 2. 工作原理 该监控器有3 种工作状态:设置、手动和自动。 可以修改设置风机启控点、回差等等控制参数值。设置好的参数停电后也不会丢失。设置状态。> 可以人工启控风机。手动状态。> 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干变温度自动进行采样,自动状态。检测所得温度既用于显示又用于控制。显示方式又分为巡回显示和最大值显示两种方式。巡回显示方式时,分时显示A B C 三相温度,最大值显示方式时,显示A B C 三相中的最大温度值。装置同时监控采集到温度值,与设定的参数值比较,当温度高于风机启控点设定值时,控制电路启动,风机运转,冷却降温,直至温度低于风机关闭值(启控点与回差的差值)时,才停止风机。如温度还在升,当升到设定的超温警告温度点时,启动超温警告信号,直至温度低于返回值(动作点与回差的差值)时,才解除警告信号。当被控制的温度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而继续升高达到高温跳闸动作点时,延时后启动高温跳闸信号,为了防止设备的毁坏还可以通过跳闸的功能来停止设备继续运行。 3. 应用 可以实时监控干变温度,应用本监控器。自动控制干变冷却风机,保证干变的平安运行。 ①当地 当有故障、超温警告或高温跳闸信号时,可自动控制风机启停。可以从监控器的前面板实时监视变压器的温度、监视风机和感温探头是否正常。得到及时提醒。各控制参数值可现场

温度控制器的设计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要求及电路说明 (3) 1.1课程设计要求与技术指标 (3) 1.2课程设计电路说明 (4) 第二章课程设计及结果分析 (6) 2.1课程设计思想 (6) 2.2课程设计问题及解决办法 (6) 2.3调试结果分析 (7) 第三章课程设计方案特点及体会 (8) 3.1 课程设计方案特点 (8) 3.2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9) 参考文献 (9) 附录 (9)

第一章课程设计要求及电路说明 1.1课程设计要求与技术指标 温度控制器的设计 设计要求与技术指标: 1、设计要求 (1)设计一个温度控制器电路; (2)根据性能指标,计算元件参数,选好元件,设计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3)撰写设计报告。 2、技术指标 温度测量范围0—99℃,精度误差为0.1℃;LED数码管直读显示;温度报警指示灯。

1.2课程设计电路说明 1.2.1系统单元电路组成 温度计电路设计总体设计方框图如图1所示,控制器采用单片机AT89S51,温度传感器采用DS18B20,用3位LED数码管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 1.2.2设计电路说明 主控制器:CPU是整个控制部分的核心,由STC89C52芯片连同附加电路构成的单片机最小系统作为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 显示电路:显示电路采用4个共阳LED数码管,用于显示温度计的数值。报警电路:报警电路由蜂鸣器和三极管组成,当测量温度超过设计的温度时,该电路就会发出报警。 温度传感器:主要由DS18B20芯片组成,用于温度的采集。 时钟振荡:时钟振荡电路由晶振和电容组成,为STC89C52芯片提供稳定的时钟频率。

第二章课程设计及结果分析 2.1课程设计 2.1.1设计方案论证与比较 显示电路方案 方案一:采用数码管动态显示 使用一个七段LED数码管,采用动态显示的方法来显示各项指标,此方法价格成本低,而且自己也比较熟悉,实验室也常备有此元件。 方案二:采用LCD液晶显示 采用1602 LCD液晶显示,此方案显示内容相对丰富,且布线较为简单。 综合上述原因,采用方案一,使用数码管作为显示电路。 测温电路方案 方案一:采用模拟温度传感器测温 由于本设计是测温电路,可以使用热敏电阻之类的器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在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A/D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这种设计需要用到A/D转换电路,感温电路比较麻烦。 方案二: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 经过查询相关的资料,发现在单片机电路设计中,大多数都是使用传感器,所以可以采用一只温度传感器DS18B20,此传感器,可以很容易直接读取被测温度值,进行转换,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综合考虑,很容易看出,采用方案二,电路比较简单,软件设计也比较简单,故采用了方案二。 2.1.2设计总体方案 根据上述方案比较,结合题目要可以将系统分为主控模块,显示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和报警模块,其框图如下:

制作公司组织结构图的方法

制作公司组织结构图的方法 导语: 公司组织架构图的作用不言而喻,那么究竟如何绘制组织架构图呢?其绘图方法最推荐的还是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绘制。在本文中,我们就将为你推荐一种非常好用的绘制方式。 免费获取组织架构图软件:https://www.doczj.com/doc/659770283.html,/orgchart/ 用什么软件绘制公司组织架构图? 绘制组织架构图,最好选择一款专业并且操作难度不大的组织架构图软件,比如亿图图示。亿图图示是一款专业的图形图表设计软件。软件采用最简单的拖曳式作图方式,无需任何基础也能快速掌握,自带近千种模板,上万个符号可以自由使用,即使是新手也能非常容易的制作出专业精美的组织架构图。

如何制作公司组织架构图? 第1步:在模板中,选择需要的模板类型,双击,进入编辑界面。 第2步:从左侧符号库中,双击、或者拖拽一个“职位”图形到画布上。

第3步:将鼠标放到图形上,此时会出现一个类似=号的按钮,点击,就可以快速添加下一级。并根据企业组织结构,点击按钮,将整个结构框架画出来。 第4步:架构画好之后,点击图形,再根据实际情况,将职位一一输入到对应的图形中,点击空白处可以结束文字编辑。

第5步:可能有时候我们画完所有的结构后,会发现整个图变得很宽,严重影响我们正常的浏览。这种情况,我们只需要将横向的图形,竖向显示就可以大大节约空间。 操作方法很简单,鼠标单击选中图形后,图形的四周会出现几个绿色的点,拖动这些点,就可以将图形缩窄、拉长,而且图形上的文字,也可以变成竖向的显示的文字。 温馨提示:使用开始菜单下“排列”中的“大小”功能,可以快速将多个图形设置为等宽、等高、相同大小。 第6步:按住Ctrl键,鼠标一个一个选中图形,或者鼠标左键不松手,拉出一个选框,将需要修改颜色的图形,全部选中。然后在“开始”菜单的“样式”设置中,选择需要的颜色类型,点击颜色,就可以立即进行替换。反复这个操作,可以将整个结构图用不同的颜色,将部分区分开。

基于单片机的温控器

天津理工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控器设计 学生姓名李天辉学号 20101009 届 2013 班级电气4班 指导教师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说明 1. 课程设计文本材料包括设计报告、任务书、指导书三部分,其中 任务书、指导书由教师完成。按设计报告、任务书、指导书顺序装订成册。 2. 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指导书完成课程设计工作。 3. 设计报告内容建议主要包括:概述、系统工作原理、系统组成、设计内容、小结和参考资料。 4. 设计报告字数应在3000-4000字,采用电子绘图、采用小四号宋 体、1.25倍行距。 5.课程设计成绩由平时表现(30%)、设计报告(30%)和提问成绩(40%) 组成。

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课程设计题目: Ⅰ.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量) 当今社会,温控器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冰箱、空调和电热毯等领域中。其优点是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温度和风速全自动控制,操作简单可靠,对执行器要求低,故障率低,效果好。目前国内外生产厂家正在研究开发第三代智能型室温空调温控器,应用新型控制模型和数控芯片实现智能控制。现在已有国内厂家生产出了智能型室温空调温控器,并已应用于实际工程。 本课程设计要求设计温度控制系统,主要由温度数据采集、温度控制、按键和显示、通讯等部分组成。温度采集采用NTC或PTC热敏电阻(或由电位器模拟)或集成温度传感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信号调理电路、AD转换器组成。温控部分采用交流开关BT136通过改变导通角进行调压限流达到控制加热丝温度的目的。 温度控制算法采用PID控制,可以采用普通PID或模糊PID。对控制PID参数进行整定,进行MATLAB仿真,说明控制效果。进行程序编制。 设计通讯协议,并能够通过RS485总线将数据传回上位机。2.课程设计的要求 1、选择相应元器件设计温度控制系统原理图并绘制PCB版图。 2、进行PID控制算法仿真,设计PID参数,或模糊PID规则。 3、系统功能要求:a要能够显示实时温度;b能够进行温度设置;c 能够进行PID参数设定;d能够把数据传回上位机;e可以设定本机地址。F温度控制范围0~99.9度。 4、编制程序并调试通过,并有程序流程图。

OMRON温控仪参数设定方法

OMRON E5CN 温控表参数设定方法 温控仪面板(E5CN )如图: 一.参数设置等级操作: 1. 按“ ”键3秒以上,进入参数设置等级。显示: 2. 按“ ”键,切换参数代码,可循环显示。显示: 3. 按“ ”或“”键,修改参数设定值。 4. 按“”键3秒以上,返回正常控制模式。显示: 二.报警值设置操作: 1. 按“ ”键,进报警值设定,可循环显示。显示:

2.按“”键,设定报警1( 3.按“”或“”键,修改报警输出设定值。 4.按“”键,设定报警2( 5.按“”或“”键,修改报警输出设定值。 6.按“”键,返回正常控制模式。显示: 三.自整定操作: 按“”键,进入自整定设置操作。显示: 按“”键,将“”改为“”。显示: 按“”键,开始自整定,设定温度值闪烁显示。显示: 注意:此操作应在参数全部设定完成后,加热到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值基本相同后开始,否则,自整定结果不准确,在此过程中,禁止对温控表进行其他操作,实际温度值会有较大波动,属正常现象,待设定值停止闪烁后,自整定即完成,自动恢复正常控制模式。

四.参数功能及设定值: 按“”键3秒以上参数功能设定值 温度传感器输入型号 0:代表传感器型号pt100 按“”键 温度显示单位 C:代表摄式度;F:代表华式度 按“”键 最高上限温度报警值高于正常设定值20%-25% 此值到达温控器停止输出并报警 按“”键 最低下限温度报警值 按“”键 PID控制*关键参数,禁止随意修改* PID:自动控制方式;ONOFF:开关控制方式 按“”键 温度控制方式 Stnd:标准控制;H-C:热或冷控制 按“”键 自整定功能开关 ON:开;OFF:关 按“”键 控制周期 2:加热周期为2秒钟*关键参数,禁止随意修改*

温度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温度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据了解,很多厂家在使用温度控制器的过程中,往往碰到惯性温度误差的问题,苦于无法解决,依靠手工调压来控制温度。创新,采用了PID模糊控制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惯性温度误差的问题。传统的温度控制器,是利用热电偶线在温度化变化的情况下,产生变化的电流作为控制信号,对电器元件作定点的开关控制器。电脑控制温度控制器:采用PID模糊控制技术*用先进的数码技术通过Pvar、Ivar、Dvar(比例、积分、微分)三方面的结合调整形成一个模糊控制来解决惯性温度误差问题。 传统的温度控制器的电热元件一般以电热棒、发热圈为主,两者里面都用发热丝制成。发热丝通过电流加热时,通常达到1000℃以上,所以发热棒、发热圈内部温度都很高。一般进行温度控制的电器机械,其控制温度多在0-400℃之间,所以,传统的温度控制器进行温度控制期间,当被加热器件温度升高至设定温度时,温度控制器会发出信号停止加热。但这时发热棒或发热圈的内部温度会高于400℃,发热棒、发热圈还将会对被加热的器件进行加热,即使温度控制器发出信号停止加热,被加热器件的温度还往往继续上升几度,然后才开始下降。当下降到设定温度的下限时,温度控制器又开始发出加热的信号,开始加热,但发热丝要把温度传递到被加热器件需要一定的时候,这就要视乎发热丝与被加热器件之间的介质情况而定。通常开始重新加热时,温度继续下降几度。所以,传统的定点开关控制温度会有正负误差几度的现象,但这不是温度控制器本身的问题,而是整个热系统的结构性问题,使温度控制器控温产生一种惯性温度误差。 要解决温度控制器这个问题,采用PID模糊控制技术,是明智的选择。PID模糊控制,是针对以上的情况而制定的、新的温度控制方案,用先进的数码技术通过Pvar、Ivar、Dvar三方面的结合调整,形成一个模糊控制,来解决惯性温度误差问题。然而,在很多情况下,由于传统的温度控制器温控方式存在较大的惯性温度误差,往往在要求精确的温控时,很多人会放弃自动控制而采用调压器来代替温度控制器。当然,在电压稳定工作的速度不变、外界气温不变和空气流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这样做是完全可以的,但要清楚地知道,以上的环境因素是不断改变的,同时,用调压器来代替温度控制器时,必须在很大程度上靠人力调节,随着工作环境的变化而用人手调好所需温度的度数,然后靠相对稳定的电压来通电加热,勉强运作,但这决不是自动控温。当需要控温的关键很多时,就会手忙脚乱。这样,调压器就派不上用场,因为靠人手不能同时调节那么多需要温控的关键,只有采用PID模糊控制技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使操作得心应手,运行畅顺。例如烫金机,其温度要求比较稳定,通常在正负2℃以内才能较好运作。高速烫金机烫制同一种产品图案时,随着速度加快,加热速度也要相应提高。这时,传统的温度控制器方式和采用调压器操作就不能胜任,产品的质量就不能保证,因为烫金之前必须要把烫金机的运转速度调节适当,用速度来迁就温度控制器和调压器的弱点。但是,如果采用PID模糊控制的温度控制器,就能解决以上的问题,因为PID中的P,即Pvar功率变量控制,能随着烫金机工作速度加快而加大功率输出的百分量。 有机械式的和电子式的, 机械式的采用两层热膨胀系数不同金属亚在一起,温度改变时,他的弯曲度会发生改变,当弯曲到某个程度是,接通(或断开)回路,使得制冷(或加热)设备工作。

温控器的分类【大全】

温控器的分类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 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以温控器制造原理来分,温控器分为: 一.突跳式温控器:各种突跳式温控器的型号统称KSD,常见的如KSD301,KSD302等,该温控器是双金属片温控器的新型产品,主要作为各种电热产品具过热保护时,通常与热熔断器串接使用,突跳式温控器作为一级保护。热熔断器则在突跳式温控器失娄或失效导致电热元件超温时,作为二级保护自,有效地防止烧坏电热元件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火灾事故。 二,液涨式温控器:是当被控制对象的温度发生变化时使温控器感温部内的物质(一般是液体)产生相应的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体积变化),与感温部连通一起的膜盒产生膨胀或收缩。以杠杆原理,带动开关通断动作,达到恒温目的液胀式温控器具有控温准确,稳定可靠,开停温差小,控制温控调节范围大,过载电流大等性能特点。液涨式温控器主要用于家电行业,电热设备,制冷行业等温度控制场合用。 三,压力式温控器,改温控器通过密闭的内充感温工质的温包和毛细管,把被控温度的变化转变为空间压力或容积的变化,达到温度设定值时,通过弹性元件和快速瞬动机构,自动关闭触头,以达到自动控制温度的目的。它由感温部、温度设定主体部、执行开闭的微动开关或自动风门等三部分组成。压力式温控器适用于制冷器具(如电冰箱冰柜等)和制热器等场合。以上几种是常见的机械式温控器。 四,电子式温控器,电子式温度控制器(电阻式)是采用电阻感温的方法来测量的,一般采用白金丝、铜丝、钨丝以及热敏电阻等作为测温电阻,这些电阻各有其优确点。一般家用空调

单片机智能温控器课程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 说明书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设计题目:智能温控器 设计者: 指导老师: 设计时间:

一、课题名称:一个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温控器课程 设计 二、主要技术指标及工作内容和要求:本设计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采用常用电子 器件设计,一个电源开关,两个控制温度设定按键(增大/减小),四位数码管分别显示设 定温度和实际温度,量程为0~99度,打开电源开关后设定温度初始化为26度。 1,按键输入采用中断方式,两个按键分别接INT0和INT1。 2,采用铂电阻(Pt100)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测量,模数转换采用ADC0809。 3,单片机根据设定温度S和实测温度P控制继电器R的动作,死区设为2度:当P<=S-1时,控制R接通电加热回路; 当P>S+1时,控制R断开电加热回路; 当S-1

温控器接线图

温控器的接线方法 时间:2009-7-13 9:31:33? 来源:互联网【大中小】【打印】 ?????? 温控器(英:Thermostat 日:サーモスタット)是集成编程器与软件并实现智能化控制温度的开关,可以自由调节室内温度,并能按用户要求设定各种时间段的开关和各种预设好的模式下自动运行调节室温;使之达到舒适的温度。真正达到方便、节能、舒适温暖的理想生活环境.适用于中央空调、单户取暖、地暖及各种燃油、燃气锅炉(壁挂炉)等设备的使用,是理想的温度控制产品及节能产品。 其采用的模糊控制技术如PID控制,P(Proportional)比例+I(Integral)积分+D(Differential)微分控制。 温控器的接线方法: 仔细看温控器上的三个脚,它们都有用英文字母和数字两种方法来代替,分别是:H(6)\L(3)\C(4). H(6)接棕色线,是电源的火线; L(3)接灰色线,是灯的火线; C(4)接白色线,是压缩机的火线。 温控器相关知识温度控制器是对空调房间的温度进行控制的电开关设备。温度控制器所控制的空调房间内的温度范围一般在18℃--28℃。窗式空调常用的温度控制器是以压力作用原理来推动触点的通与断。其结构由波纹管、感温包(测试管)、偏心轮、微动开关等组成一个密封的感应系统和一个转送信号动力的系统。 控制方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由被冷却对象的温度变化来进行控制,多采用蒸气压力式温度控制器,另一种由被冷却对象的温差变化来进行控制,多采用电子式温度控制器。温控器分为: 机械式分为:蒸气压力式温控器、液体膨胀式温控器、气体吸附式温控器、金属膨胀式温控器。 其中蒸气压力式温控器又分为:充气型、液气混合型和充液型。家用空调机械式都以这类温控器为主。 电子式分为:电阻式温控器和热电偶式温控器。 电路系统的作用: 空调机电路系统的作用是控制空调正常和多功能的运行,保护压缩机和风扇电机正常运行。电路系统的组成部件主要有:温度控制器、热保护器、主控开关、运转电容器,风扇电动机的运转电容器等被固定在控制盒内。左图为单冷式空调机的电气线路图。温度控制器的作用只是控制压缩机的启动和停 冰箱温控器H 为公共脚L 为接加热丝脚C为接压缩机和加热丝脚??? H--L为开关路??? L--C为制冷路?? L、C接反会引起不停机故障???? 有的冰箱L处会接一个节电开关后再接加热丝. 适合南方气候的电冰箱电路图 图1 带温度补偿电冰箱电路图 图2 这种电路照明灯及温度补偿不受温控器开关控制 图3 这种电路温度补偿不受温度控制器开关控制, 图4 电子温度控制电冰箱电路图

组织结构图制作方法非常简单

制作说明 永中Office除了提供基本的绘图工具外,还提供了一套特别的绘图工具---组织结构图。组织结构图用于表现员工、职位和群体关系的一种图形,它形象地反映了组织内各机构,以及岗位上下以及左右之间的相关关系。那么该如何使用这一绘图工具,让组织结构图绘制的既美观又实用呢?下面以绘制公司组织机构图为例,教您如何使用这一绘图工具: 1.1 插入组织结构图 创建一个文字处理文档,在菜单栏选择“插入”>> “图片”>> “组织结构图”,页面出现一个组织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1.2 添加形状 如要添加形状,右击选中要在其下方或旁边添加新形状的图形,然后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所需的选项。 其中“同事”是指,将新形状放置于所选形状的旁边并连接到同一个上级形状上;“下属”是指,将新形状放置于下一层并将其连接到所选形状上;“助手”是指,将新的形状放置于所选形状之下。本例中,右击选中左侧第一个图形,从快捷菜单中选择“下属”,如下图所示,这样就添加了一个下属图形: 接着,按照上述方法,给当前图形右侧的其它两个图形添加下属图形,添加好下属的组织结构图可参见下图:

1.3 更改版式 当前版式为默认的“标准”版式,如果觉得不够美观,可以改变结构图的悬挂方式。右击需要改变版式的图形,从快捷菜单中选择一种悬挂方式,本例中选择“右悬挂”,如下图所示。 然后按照上述方法,将当前图形右侧的其它两个图形也改为“右悬挂”方式,设置好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1.4 输入信息 组织结构图的架构调整完成后,还剩下最后一项工作要做,那就是在结构图中输入公司的部门信息,如下图所示。 组织结构图中的信息输入完毕后,您可能会觉得字体偏小,那么只要选中整个结构图,然后将其中的字体设为“五号”就可以了,效果参见下图:

温控器RH400参数说明书

R KC温控器RH400FK02-M*AN/N参数数值及操作原理 1、RH400参数 2、产品特点和应用 日本RKC理化公司主要生产模块型控制器,数字多点控制器,数字显示控制器,程序控制器,各种传感器,指示器等,公司通过了国际质量认证体系「ISO9001」的认证,主打产品安全标准遵守美国最新安全标准UL、加拿大安全标准CSA、欧洲安全标准EMC指令及低压指令标准符(CE认定合格品)。 RH系列数字显示控制器采用维护性能好的插入式构造;同时,产品纵深与原始型号( CD 系列)相比缩短了 40% 。是最新型标准温度控制器。 纵深 60mm ( RD100:63mm )的纤薄外形 11 段 LCD ,大屏清晰可视性好。 具有较高目标值应答性的PID 常数演算 取样周期0.5 秒 可变更响应快慢、POST 微调功能 可缩短AT 执行时间的启动演算功能 此款新型温控器的优势: 1.搭载了清晰明了的大型11段显示的LCD显示器,更能轻易识别以往难以分辩的文字 2.增加了操作键锁定显示,操作键锁定的功能,可以一目了然地显示现在的锁定状态 3.算出的PID数据更具有优越的目标值响应性,与以往的AT运算得出的PID数据相比,此款温控器更能快速自动地算出PID数值,在灵敏响应性的基础上,还具有优越的抗外部干扰的响应性. 4.可消减AT实行时间 5.可以扩展实行AT后的控制特性(POST演算).

3、控制方法 RKC系列智能数字温度控制器,采用最新的平面操作和微机智能控制技术。本着简单易用,稳定可靠的原则,该系列表具有极大的市场适应性,产品按国家标准制造并有多种安装尺寸。 工业区用到温控器一般采用热电偶传感器来测量温度值,热电偶有J,K,R,S等分度号,每种分度号热电偶在不同温度范围内有它独特的温度精度,常用的K分度号热电偶精度范围在0-400°C,是常见的温度传感器。另外一种温度传感器是热电阻,常见的是PT100,也叫铂金电阻,精度比较高,一般为-199-649°C这个范围内使用,价格稍微比热电偶贵些。 独特之处编辑RKC温控器出场时候为单回路调节器,即只有加热功能,称之为基本表,一般发到代理商处,由代理商扩展多路调节和报警输出控制功能,俗称改表,这样保证了很少硬件成本即可实现多功能扩展,这是其他温控器没有的功能,另外RKC温控器的输入范围和报警范围都是可以通过软件和参数来设置的,比较方便,过流保护功能可以通过外加电流互感器来实现,带485通讯口,可以跟上位机通讯。 莞联硕机电代理日本理化RKC温控器,,温度调节器,温度控制器,CH402温控器,CD901温控器库存现货。特价供应,备客户急用之所需。本公司可供全国客户之所需,在阿里巴巴、淘宝供应,快递送货上门, 1..热电偶:K、J、R、S、B、E、N、T、W5RE/W6RE、PL‖、U、L 2.测温热电阻输入:PT100、JPT100 3.支流电压:DC0——DC5V,DC1——DC5V 取样周期:0.5s 测量精度:热电偶:±(显示值的0.3%+1digit)或±2度测温电阻:±(显示值的0.3+1digit) (DC0/12V)允许负载电阻600欧以上可以加热冷却双输出控制(输出1:加热侧;输出2:冷却侧) 供选加热器断线警报和控制环断线警报。

组织结构图制作方法

公司组织结构图 制作说明 永中Office除了提供基本的绘图工具外,还提供了一套特别的绘图工具---组织结构图。组织结构图用于表现员工、职位和群体关系的一种图形,它形象地反映了组织内各机构,以及岗位上下以及左右之间的相关关系。那么该如何使用这一绘图工具,让组织结构图绘制的既美观又实用呢?下面以绘制公司组织机构图为例,教您如何使用这一绘图工具: 1.1 插入组织结构图 创建一个文字处理文档,在菜单栏选择“插入”>> “图片”>> “组织结构图”,页面出现一个组织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1.2 添加形状 如要添加形状,右击选中要在其下方或旁边添加新形状的图形,然后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所需的选项。 其中“同事”是指,将新形状放置于所选形状的旁边并连接到同一个上级形状上;“下属”是指,将新形状放置于下一层并将其连接到所选形状上;“助手”是指,将新的形状放置于所选形状之下。本例中,右击选中左侧第一个图形,从快捷菜单中选择“下属”,如下图所示,这样就添加了一个下属图形: 接着,按照上述方法,给当前图形右侧的其它两个图形添加下属图形,添加好下属的组织结构图可参见下图:

1.3 更改版式 当前版式为默认的“标准”版式,如果觉得不够美观,可以改变结构图的悬挂方式。右击需要改变版式的图形,从快捷菜单中选择一种悬挂方式,本例中选择“右悬挂”,如下图所示。 然后按照上述方法,将当前图形右侧的其它两个图形也改为“右悬挂”方式,设置好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1.4 输入信息 组织结构图的架构调整完成后,还剩下最后一项工作要做,那就是在结构图中输入公司的部门信息,如下图所示。 组织结构图中的信息输入完毕后,您可能会觉得字体偏小,那么只要选中整个结构图,然后将其中的字体设为“五号”就可以了,效果参见下图:

温控器说明书

温湿度控制器 一、产品概述 温湿度控制器,主要应用于需要对被测环境进行自动温湿度调节的场合, 用户可通过按键分别调整温湿度的上、下限值来控制加热或排风实现自动控制, 显示方式为数码管显示。 二、基本功能: 2.1 温度测量范围:-25℃~+80℃±1℃; 2.2 湿度测量范围:相对湿度RH: 0%~99% 精度±3%RH; 2.3 控制方式:温度采用上、下限和回差控制,湿度采用上、下限控制,所有参数均可设置; 2.4 输出控制类型:两组继电器触点,分别为加热和排风,每路最大负载AC250V /3A,均为有源输出。 三、技术指标: 3.1电源:AC 220V±20% 3.2 工作环境:温度:-25℃~+55℃,相对湿度:<95%RH 3.3控制设定范围:温度:0℃~80℃,相对湿度:50%RH~99%RH 3.4 本机功耗:<3W 3.5自检功能:若数码管显示“–––”,则为检测到传感器故障;若加热或排风运行过程中相应指示灯熄灭, 则检测到加热或排风故障。 四、工作原理: 4.1 温度控制: 当被测环境温度低于设定温度下限时,本仪器启动电加热设备开始加温,此时加热指示灯亮,温度升至比下限温度设定值高回差值时,即:W测≥W下限+回差,停止加温。 当被测环境温度高于设定温度上限时,本仪器启动降温设备(如风机或空调)开始降温,此时排风指示灯亮,温度降至比上限温度设定值低回差值时,即:W测≤W上限-回差,停止降温。 4.2 湿度控制: 当被测环境湿度超过设定湿度上限时。如果当前温度较高,即:W测≥W下限+(W上限-W下限)×3÷4,采用降温(或排风,视具体地区采用不同设备)抽湿,此时排风指示灯亮;抽湿过程中,如果温度低于下限温度+2度后,自动转为加热降湿;当降湿过程中温度高于上限温度-2度后,自动转为降温抽湿,直至湿度低于设定下限值为止。 当被测环境湿度超过设定湿度上限时。如果当前温度较低,即:W测<W下限+(W上限-W下限)×3÷4,采用加热降湿,此时加热指示灯亮,降湿过程中,如果温度高于上限温度-2度后,自动转为降温抽湿;当温度低于下限温度+2度后,自动转为加热降湿,直至湿度低于设定下限值为止。 4.3 手动/自动控制: 当按下“手动/自动”按键后,本控制器无条件执行加热操作;再次按下该按键,控制器切入自动控制状态。 4.4 指示灯: 面板上四个指示灯依次为:温度指示灯、湿度指示灯、加热指示灯、排风指示灯;数码管显示哪项值时对应的指示灯会亮起,加热或排风动作时相应的指示灯亮起。 4.5 固定/循环显示: 上电后产品默认显示温度值,按“上键”或“下键”切换到显示湿度值,若要自动循环显示温湿度值,

温度控制器课程设计要点

郑州科技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温度控制器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5年12月31日

郑州科技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 14级通信工程班级 2班学号姓名 一、设计题目温度控制器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1、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两个加热丝同时通电加热,指示灯发光; 2、当水温高于设定温度时,两根加热丝都不通电,指示灯熄灭; 3、根据上述要求选定设计方案,画出系统框图,并写出详细的设计过程; 4、利用Multisim软件画出一套完整的设计电路图,并列出所有的元件清单; 5、安装调试并按规定格式写出课程设计报告书. 三、参考文献 [1]吴友宇.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2~55. [2]孙梅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5~28. [3]徐国华.电子技能实训教程[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13 ~15. [4]陈杰,黄鸿.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2~25. [5]翟玉文等.电子设计与实践[M].北京: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11~13. [6]万嘉若,林康运.电子线路基础[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7 ~29. 四、设计时间 2015 年12月21 日至2015 年12 月31 日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本设计是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使用寿命长、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等优点的温度控制电路。本文设计了一种温度控制器电路,该系统采用模拟技术进行温度的采集与控制。主要由电源模块,温度采集模块,继电器模块组成。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很多传统的东西都被成本更低、功能更多、使用更方便的电子产品所替代,本课程设计是一个以温度传感器采用LM35的环境温度简易测控系统,用于替代传统的低精度、不易读数的温度计。但系统预留了足够的扩展空间,并提供了简单的扩展方式供参考,实际使用中可根据需要改成多路转换,既可以增加湿度等测控对象,也能减少外界因素对系统的干扰。 首先温度传感器把温度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通过放大器变成电压信号,然后送入两个反向输入的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较器电路,让电位器来改变温度范围的取值,最后信号送入比较器电路,通过比较来判断控制电路是否需要工作。此方案是采用传统的模拟控制方法,选用模拟电路,用电位器设定给定值,反馈的温度值与给定的温度值比较后,决定是否加热。 关键词:温度传感器比较器继电器

RKC温控器_CH-902_主要结构及功能

o RKC温控器CH-902 主要结构及功能:·自主校正功能 ·加热/制冷控制 ·外型、接线与RKC一致 ·大屏LED显示 ·温度报警 ·操作、性能与RKC相同 o RKC温控器使用警告 ·接线警告: - 如果仪器失效或发生错误,可引起系统故障,安装外部保护电路以防止类事故; - 为防止仪器损坏或失效,选用适当的保险丝保护电源线及输入/输出线以防强电源冲击。 ·电源供给: - 为防止仪器损坏或失效,用额定电夺供电; - 为防止仪器损坏或失效,所有接线工作完成后方可供电。 ·禁止在易燃气体附近使用: - 为防火、防爆或仪器损坏,禁止在有易燃、易爆气体,排方蒸气的场所中使用。 ·严禁触及仪器内部: -- 为防止触电或燃烧,严禁触及仪器内部。只有本厂服务工程师可以检查内部线路或更换部件,仪器内部有高电压、高温部件,非常危险! ·严禁改动仪器: - 为防止事故或仪器失效,不禁改动仪器。 ·保养: - 为防止触电,仪器报废或失效,只有本厂服务工程师可以更换部件; - 为保证仪器持续且安全使用,应定期保养,仪器内某些部件可能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损坏。 RKC温控器操作注意 ·断电后方可清洁仪器; ·清除显示器上的污渍请用软布或棉纸; ·显示器易被划伤,禁止使用硬物体操作面板按键,否则会损坏或划伤按键。 RKC温控器概述 CH、CD系列智能温度控制器是采用专用微处理的多功能调节仪表,它采用开关电源和表面贴装技术(SMT),因而仪表精致小巧,性能可靠。特有的自诊断功能,自整定功能和智能控制功能,使操作者可能通过简单的操作而获得良好的效果。 主要特点: 热电偶、热电阻、模拟量等多种信号自由输入,量程自由设置; 软件调零满度,冷端单独测温,放大器自稳零,显示精度优于0.5%FS; 模糊理论结合传统PID方法,控制快速平稳,先进的整定方案; 输出可选:断电器触点、逻辑电平、可控硅单相或三相过零或移相触发肪冲或移发脉冲、模拟量。另附二路可定义的报警点输出。RKC温控器主要技术指标 ·输入:各种热电偶(TC)、热电阻(RTD)标准电流电压信号(见输入类型表); ·基本误差:输入满量程的±0.5%±1个字; ·分辨率:1℃、0.1℃; ·采样周期:3次/sec ·报警功能:上限,下限,上偏差,下偏差,区间内,区间外; ·报警输出:继电器触点AC250V 3A(阻性);

如何用制作组织结构图

如何用word制作组织结构图 细心的OfficeXP用户会发现,OfficeXP除了提供基本的绘图工具外,还专门提供了组织结构图的绘制。如图1所示,点击组织结构图,就可使用“绘图”工具栏上的图示工具创建组织结构图以说明层次关系。 图1 那如何使用这一绘图工具让组织结构图绘制的非常有特点而且美观呢?下面,就跟笔者一起开始绘制吧。 1、首先,当然是点击“组织结构图”。除了上面介绍的办法之外,您还可以点击如图2所示的按钮。 图2 2、当点击确定后,就会在页面上看到一个组织结构图,在组织结构图的周围将出现绘图空间,其周边是非打印边界和尺寸控点。您可通过使用尺寸调整命令扩大绘图区域以拥有更大的工作空间,或者也可通过使边界更适合图示来消除多余的空间。 图3 3、接下来执行下列一项或多项操作: (1) 若要向一个形状中添加文字,请用鼠标右键单击该形状,单击“编辑文字”并键入文字,如图所示。要注意,您无法向组织结构图中的线段或连接符添加文字。 图4 (2) 若要添加形状,请选择要在其下方或旁边添加新形状的形状,单击“组织结构图”工具栏上“插入形状”按钮上的箭头,再单击下列一个或多个选项,如图5所示。 “同事”—将形状放置在所选形状的旁边并连接到同一个上级形状上。 “下属”—将新的形状放置在下一层并将其连接到所选形状上。 “助手”—使用肘形连接符将新的形状放置在所选形状之下。 图5 (3) 下图即为已经绘制好的默认格式的组织结构图,是不是很方便?不过好象有些简陋,能不能美化一下呢?当然可以啊。接着往下看吧。 图6 4、首先先更改组织图的样式。点击组织结构图工具条的自动套用格式。 图7 5、看到组织图样式库了吧,在其中选一个您喜欢的样式,点击应用, 图8 看刚才的组织图就变漂亮了。变成下图所示的那个样子,您喜欢吗? 图9 6、嗯,可能您还是不大满意,您是不是觉得这个组织图的悬挂方式太呆板了?来,选择需要改变悬挂方式的形状,点击鼠标右键,点击版式。好了,修改成你喜欢的样式吧。 图10 瞧,我把它改成两边悬挂的了,就像这样。 图11 那还有没有可以修改的地方呢?有,当然有。比如,形状的填充颜色,文字的字体等等都是可以修改的。接下来,我们来逐条介绍吧。 ·更改文字颜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