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翻修术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17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摘要:目的:为探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患者的最佳护理方案。
方法:对17例病例应用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等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
结果:该组患者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23.1个月临床疗效满意。
结论:做好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后护理是患者恢复肢体功能的关键。
关键词:髋假体;修复外科手术;术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270-01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增多,出现假体松动、磨损,以及周围骨折等原因,导致患者出现髋关节疼痛,肢体功能障碍,必须进行翻修手术。
并且翻修术的患者多为老年人,使得围手术期的护理极为重要。
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对17例患者实施了髋关节翻修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7例中,男11例,女6例,平均66.2岁。
均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其中10例为髋臼松动,7例为股骨侧松动。
全部患者均手术取出假体,再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术中采用骨水泥固定。
2 护理体会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本组患者均有手术史,并且年龄较大,老年性疾病较多,同时对手术有恐惧感。
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的宣传教育,增强患者对疾病的治疗信心,加强心理护理[1]。
入院后护理人员向患者详细介绍病区的环境,使患者尽快适应病区环境。
再向患者介绍病区的注意事项,告知其住院期间的规章制度。
然后由手术医生介绍成功病例,并和手术后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交流经验。
让患者了解快速康复治疗的理念,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在患者充分了解治疗计划后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可以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对于极度紧张的患者可以借助镇静药物的帮助。
2.1.2 饮食护理: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合理安排适合的饮食方案,鼓励患者进食有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以利于术后早日康复。
营养不良的患者可在术前给予营养支持。
髋关节翻修手术步骤
髋关节翻修手术是一种复杂的手术,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一般的髋关节翻修手术步骤,但请注意,具体的手术步骤可能因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偏好而有所不同。
1. 术前评估: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病史、体检、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方案。
2. 麻醉:患者通常会接受全身麻醉或脊髓麻醉。
3. 切口:医生会在髋关节周围做一个切口,以暴露髋关节。
4. 取出假体:医生会小心地取出之前植入的假体。
5. 清理关节:医生会清理髋关节,去除骨水泥、瘢痕组织和其他障碍物。
6. 准备骨骼:医生会根据需要准备骨骼,以确保新的假体能够牢固地固定在骨骼上。
7. 植入新假体:医生会选择适合患者的新假体,并将其植入髋关节。
8. 固定假体:医生会使用螺钉或其他固定装置将假体固定在骨骼上。
9. 关闭切口:手术完成后,医生会关闭切口,并用缝线固定。
10. 术后护理:患者需要在术后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和护理,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髋关节翻修手术是一种复杂的手术,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出血、假体松动等。
因此,患者在手术前应该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并在手术后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和护理。
全髋关节翻修术后患者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术后护理。
方法:回顾我院近三年来人工髋关节翻修术26例的手术护理。
结果:26例全髋翻修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无1 例出现感染、脱位、静脉栓塞等并发症。
结论:髋关节翻修术后患者早期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合理的康复护理,能大大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翻修;护理随着人工全髋关节、股骨头置换术的广泛开展,术后因假体使用时限、质量或手术技术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假体松动、断裂、局部感染及人工关节脱位等并发症也日趋增多,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也日趋增加[ 1 ]。
全髋关节翻修术(以下简称翻修术)与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手术更为复杂、困难,尽管护理上与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有许多相同点,但翻修术护理存在许多特殊的地方,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科于2007年2 月—2009 年10 月对26 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施行翻修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6例翻修术患者中,男17 例,女9例;年龄56~79岁,平均73.2 岁;全髋关节置换术至翻修术的时间为3 个月至16年,平均13.3 年,其中间隔时间≤1 年者4 例。
行翻修术原因包括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假体脱位等,其中髋臼假体松动8例,股骨柄假体松动6例,假体周围骨折4 例,习惯性髋关节假体脱位2例,假体断裂4例,关节感染2 例;术前伴合并症(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共18 例;手术时间120~275 min,平均170 min;手术出血量(包括术中及术后引流)600~1500 ml,平均1 000 ml。
1.2治疗转归26例患者中术后出现坐骨神经损伤并发症1例,考虑书中牵拉伤,经对症治疗后于术后2月恢复。
平均住院时间20.4d。
20例术后2周扶双拐不负重行走,其余6例出院后经门诊随访,术后6~8周扶双拐行走。
髋关节翻修经常会有做了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问:我几年前做了髋关节置换术,最近听说人工关节需要进行手术翻修,想知道自己是否也需要进行翻修手术。
因此,就從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髋关节翻修手术。
什么是髋关节翻修?髋关节翻修是指部分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患者在做过髋关节置换术后,因时间、假体材质等原因,导致置换的人工髋关节不能再满足日常活动需求或假体松动、髋关节部位剧烈疼痛等,需要进一步更换或者固定人工髋关节而实施的手术。
哪类患者需要髋关节翻修?①人工髋关节松动:通俗来讲就是人工髋关节发生了移位,原因主要为初次固定时固定不良或者后期患者髋关节部位受到较大的外力作用,也有少部分患者是因为人工髋关节在作用过程中与人体本身的骨头发生摩擦而使人工髋关节发生松动。
②人工髋关节周围组织感染:感染会出现骨质破坏、假体松动,从感染学方面来讲,但凡出现皮肤组织破损就会有发生感染的风险,因此在做髋关节置换术时,也存在较大的感染风险。
一旦发生感染,其治疗过程漫长,且医疗花费较高,因此在感染方面要防范于未然,除了要选择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以外,患者自身也要改善机体状态,如戒烟酒、控制体重、有糖尿病史的要控制血糖、保证伤口部位清洁干燥等,尽量减少发生感染的风险。
③人工髋关节或周围骨骼发生骨折:跟正常骨骼一样,在摔倒、磕碰等外力作用下人工髋关节也会发生脱位、骨折,或者是人工髋关节周围骨骼发生骨折也会被影响,但由于骨折的位置与严重程度不同,其治疗方式也不一样,部分骨折只需将骨折部位复位固定即可,而另外部分骨折较为严重的就需要在治疗骨折时对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
除上述几个方面外,还有假体断裂、置换术后肢体不等长、反复脱位等原因都需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翻修,因此做过髋关节置换术的人员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注意人工髋关节是否发生移位等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那么在生活中如何能够发现自己的人工髋关节出现问题了呢?首要的方式当然是遵医嘱定期复查,一定不要等到出现不适时才去医院检查,因为此时人工髋关节内部可能已经出现了较大问题。
一例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重建髋关节功能的主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置换假体技术的改进及水平的提高,髋关节置换的疗效明显提高,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但由于假体松动、人工关节脱位、骨折、假体断裂及感染等原因,必须进行翻修手术.全髋关节翻修术与首次髋关节置换术相比,手术更为复杂、困难,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和维护,也更加困难,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5年3月我科收治一例右髋关节髋关节翻修术,手术效果满意,现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如下:1、病历简介:患者男性,67岁,系7年前行右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史,1年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髋部疼痛,行走时症状加重,休息后好转,在当地医院行x片检查示:右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
建议患者手术,但患者拒绝,并予以口服止痛药物控制。
近半年来,右髋部疼痛加重,行走困难。
遂来我院检查,门诊经相关检查后,为求进一步诊治,拟“右髋关节假体松动”于2015年3月17日收住我科。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自服药物控制。
专科情况:右髋部无明显肿胀,右髋部后外侧见一约15cm长陈旧性手术疤痕,右股骨大粗隆顶点较健侧上移,周围叩痛(+),右下肢较健侧短缩约2cm,右“4”字征(+),右髋关节活动受限,右踝部肿胀明显,淤青、局部压痛,以外踝处压痛明显、活动受限,末梢血运及感觉运动未见异常,足趾活动自如。
x线检查示:右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改变,髋臼杯移位。
于2015年3月23日上午在全麻下行右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翻修术。
术后复查X片示:右髋关节在位,髋臼位置良好。
术后15天患者主诉一般情况可,无不适。
予换药见切口愈合良好,伤口拆线,详细告知出院注意事项后,出院回家康复锻炼。
2.1术前护理:2.1.1术前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该患者为老年人,均有手术经历,病程较长。
长期的疾患使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加上初次的手术经历使患者对再次手术产生恐惧感,所以心理干预对减轻和缓解患者不良情绪起到重要作用【1】。
71例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病人的护理莫美珍,文楚玲,钟华英摘要:[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病人的护理。
[方法]71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同时加强术前准备及术后病情观察、负压引流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心理护理及防止伤口感染等。
[结果]71例病人均顺利手术,住院16d~32d(20.0d±10.5d);出院后随访6个月~12个月,发生假体松动1例,因其他疾病死亡1例,其他病人均得到良好的恢复。
[结论]加强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病人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3.01.012 文章编号:1674-4748(2013)01A-0018-02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是应用于行人工髋关节初次置换术后,因感染、关节不稳、假体位置不良等并发症,而需将原假体取出、置换的方法,可有效控制感染,减少因假体引起的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畸形等问题,是一种较初次手术更为复杂的手术治疗[1,2]。
在临床护理中常因病人初次手术失败而行翻修术时引起心理等不良反应。
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病人71例,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病人71例,男45例,女26例;年龄31岁~75岁(49.1岁±5.8岁);病人距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5年~15年(8.9年±2.3年);右侧39例,左侧32例;人工髋关节髋臼磨损27例,假体松动39例,股骨柄断裂5例;临床表现均为患髋疼痛,患肢活动受限;均行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
1.2 结果 71例病人均顺利手术,住院16d~32d(20.0d±10.5d);出院后随访6个月~12个月,发生假体松动1例,因其他疾病死亡1例,其他病人均得到良好的恢复,未发现假体脱位、断裂现象。
全髋翻修术之一全髋关节置换疼痛的评估Ardeshir Y Bonshahi Anil K Gambhir摘要:全髋置换术是常见的和有效手术,成功率高。
本文论述了全髋关节置换疼痛的病因学并对疼痛进行评估。
在很多病例中,病史、物理检查和恰当的研究可以确定全髋关节置换疼痛的原因,因而可以适当的治疗。
引言:仅在美国,在2015年估计每年有60万例髋关节置换(THR)和140万例全膝置换手术[1]。
THR 的长期随访结果是优良的,该手术对于髋部疾病的患者,能减轻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在卫生行业被视为最具性价比的干预之一[2,3]。
病人的期望在很大程度上预测了术后满意度。
Mancuso[4]等发现60%的病人期待疼痛减轻,那些希望能返回非必须活动的病人满意度最小(75%)。
少部分病人仍然感到疼痛,一部分没有明显原因,因而治疗困难。
Birtton等[5]建议使用疼痛指数作为主要结果来衡量全髋术后,因为术后疼痛仍然是最敏感的成功预测指标之一。
他们研究了超过2000例病人THR术后疼痛自然进程,证实了在最初的6个月疼痛有很大改善,在随后两年进展较小。
在四年之后,疼痛级别逐渐的持续的恶化。
历史:详细的病史和物理检查对于缩小鉴别诊断和更集中的调查是很重要的。
记录疼痛的特征、起始、持续时间、频率、部位和减轻和加重因素是很重要的。
疼痛和术前相似,可能提示由原始诊断/病因而导致的全髋置换可能是错误的,需要排除引起疼痛的其他病因。
如果疼痛和术前不同,可能和手术相关性更大。
持续性疼痛,没有间隔,提示感染、骨折、撞击或非骨水泥假体初始稳定性的丧失。
迟发疼痛见于无菌性松动、低度感染、骨溶解,或不稳。
经常性疼痛,休息或夜间疼痛,提示脓毒或肿瘤。
起立痛-疼痛诱因为坐位起立去行走,指示假体松动,疼痛和活动相关,休息减轻提示神经或血管性跛行,滑囊炎,髂腰肌肌腱炎或松动。
疼痛部位是重要的。
疼痛局敢于大转子的原因为转子钢丝,滑囊炎或骨不连。
旦区量壁堂盘查!!!!笙!!旦箜!!鲞箜!塑.!!!!!!生垫塑:型!鲨里!!!!i:!!!!:y!!:!!:型!:!全髋关节翻修术进展冯子明摘要全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骨科较成熟的治疗方法,经治病例越来越多。
由于人工关节假体自身存在的时限性和手术操作引起的并发症。
需行全髋关节翻修手术的患者逐年增多。
该文就全髋关节翻修术前诊断、髋臼与股骨假体松动和缺损评估、翻修注意事项及手术进展等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诊断随着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在髋关节疾病治疗中的广泛开展。
接受THR病例越来越多。
然而,人工关节自身存在的时限性和手术操作引起的并发症^。
常使患者出现髋部疼痛和关节活动障碍,对患者生活质肇有很大影响。
多数患者需再手术才能改善症状,凶而伞髋关节翻修手术患者逐年增多。
导致THR后需行翻修术的主要原因是假体松动、脱位、断裂、复发性脱位、骨折及感染等-2,这些均町导致髋臼或股骨缺损。
其中.磨损碎屑和应力遮挡所造成的假体无芮性松动是THR后的主要并发症。
现已证明无菌性松动的主要机制为聚乙烯磨损颗粒和金属磨损碎屑激发巨噬细胞活动,进而吞噬这些颗粒,激活其内多种水解酶和细胞冈子。
1术前诊断术前正确诊断对THR后患者出现何种情况时需行翻修手术很重要。
通常由非感染性和感染性两大病冈引起的并发症需行翻修术。
非感染性翻修患者的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片表现。
THR后经历时问较长的患者如临床表现为髓关节活动疼痛、跛行和小同程度的功能障碍;X线片表现为假体周围透亮带形成、髋关节周嘲骨质吸收、假体发牛.线性移f证或旋转移fcj=;股骨假体进行性下沉或内翻、假体周围出现>2ITlrn的透亮带、骨皮质进行性变薄和骨质疏松等征象;骨水泥刑股骨柄假体松动表现为骨水泥一骨界而连续性透亮线、股骨矩吸收、假体下沉;X线片显示髋臼假体会属标记环形状改变、髋臼周匍骨质吸收、有透亮线形成,非骨水泥假体人工髋臼f移置改变3等表现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知情同意书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
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
医生已告知我的髋关节患有,需要在麻醉下进行手术。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主要用于人工髋关节初次置换术后因为感染、假体位置不良、关节不稳、磨损、假体松动、移位或断裂等并发症时,需要将原假体取出,经过/不经骨水泥旷置术后进行假体再置换;可有效控制感染,并有效解决因假体问题导致的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和畸形等问题。
翻修术是一个较初次手术更为复杂的手术,术前讨论制定的手术方案在术中根据具体情况可能发生变化,术者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最终的手术方案。
手术潜在风险和对策
医生告知我如下人工髋关节翻修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具体的手术术式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有所不同,医生告诉我可与我的医生讨论有关我手术的具体内容,如果我有特殊的问题可与我的医生讨论。
1.我理解任何手术麻醉都存在风险。
2.我理解任何所用药物都可能产生副作用,包括轻度的恶心、皮疹等症状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我理解此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
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对策:
1) 麻醉意外:如药物过敏、损伤神经根、呼吸抑制、全麻可能引起牙齿脱落、气胸、心肺功能抑制以致停止;
2) 心脑血管意外,多器官功能衰竭;
3) 术中发生血管或神经损伤,如坐骨神经损伤引起肢体麻木、不能活动
4) 术中大出血,输血输液反应,引起休克;
5) 脂肪栓塞可引起心、脑、肺、肾功能衰竭;
6) 骨水泥中毒或者骨水泥心、肺、脑栓塞可引起生命危险;
7) 术中假体取出时发生骨折,需要加用其他内固定;
8) 术中安放螺丝钉可引起盆腔内脏器官如膀胱的损伤;
9) 术中由医生决定使用假体的类型和固定方式;
10) 术中根据骨缺损情况进行植骨或加用其他固定器材,如髋臼加强环或钛网,捆绑带
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对策:
1) 术后切口渗液,延迟愈合,切口感染;
2) 术后应激性溃疡,胃出血;
3) 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严重者危及生命;
4) 术后发生感染需要行清理术和/或假体取出、旷置以及二期再置换手术;
5) 术后关节功能不良,疼痛不缓解;
6) 术后假体周围异位骨化影响关节功能;
7) 术后关节脱位或半脱位,需要手法复位或切开复位;
8) 术后双下肢不等长;
9) 术后假体松动、移位、断裂,需要将假体再次取出行翻修手术;
10) 术后双侧下肢不等长;
11) 术后假体周围骨折与应力、骨质量、外伤等因素相关,多数需手术固定;
除上述情况外,本医疗措施尚有可能发生的其他并发症或者需要提请患者及家属特别注意的其他事项,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
4.我理解如果我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静脉血栓等疾病或者有吸烟史,以上这些风险可能会加大,或者在术中或术后出现相关的病情加重或心脑血管意外,甚至死亡。
5.我理解术后如果我的体位不当或不遵医嘱,可能影响手术效果。
特殊风险或主要高危因素
我理解根据我个人的病情,我可能出现以下特殊并发症或风险:
一旦发生上述风险和意外,医生会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患者知情选择
我的医生已经告知我将要进行的手术方式、此次手术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风险、可能存在的其它治疗方法并且解答了我关于此次手术的相关问题。
我同意在手术中医生可以根据我的病情对预定的手术方式做出调整。
我理解我的手术需要多位医生共同进行。
我并未得到手术百分之百成功的许诺。
我授权医师对手术切除的病变器官、组织或标本进行处置,包括病理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和医疗废物处理等。
患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
如果患者无法签署知情同意书,请其授权的亲属在此签名:
患者授权亲属签名与患者关系签名日期年月日
医生陈述
我已经告知患者将要进行的手术方式、此次手术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风险、可能存在的其它治疗方法并且解答了患者关于此次手术的相关问题。
医生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