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昼夜交替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昼夜交替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昼夜交替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昼夜交替苏教版

昼夜交替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指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寻找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多种可能情况,培养学生进行模拟实验的能力。

②让学生体验“假设——实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③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观察、实验、交流、倾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过程与方法:

①让学生知道对于一个现象我们可以有多种解释。

②让学生了解要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证据才能更接近真理。

2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能够从生活经验中对昼夜交替现象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要让他们解释清楚“为什么”就很困难了,因为学生对宇宙的认识很模糊,对星体的观察很欠缺,这一课是在前两课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太阳的视运动,揭示出表面看来是太阳在运动,而实际上是地球在视运动(自转),让学生意识到在自然界中很多表面现象背后还隐藏着科学奥秘,并且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昼夜成因的科学史,激发学生对科学进步的追求。

3重点难点

重点:能对昼夜交替的原因作出推测,并能用实验方法进行模拟。

难点:要求学生对每种假设进行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现象会不会出现。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5分钟)

1、谈话:勤劳的人们习惯早出晚归,读书的孩子们也一样,迎着朝阳上学去,踏着夕

阳回家来。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是伴随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而形成的,同学们想到是哪种自然现象了吗?

2、学生观看图片并回答:白天工作晚上休息就是白天晚上不断重复交换,即昼夜交替。

3、讲述:同学们说的好,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是伴随昼夜交替的现象而形成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和探究昼夜交替(板书课题)。

活动2【活动】自主探究

(一)认识昼与夜

1、教师提问: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和什么有关系?观察地球上的昼与夜,你能够看出地球上哪些地方是白天哪些地方是夜晚吗?

学生活动:

2、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和太阳有关,被太阳照亮的地方是白天,太阳照不到的地方是夜晚)。

(二)了解人类探索昼夜成因的科学史

1、从资料了解

(1)进一步提出问题:你知道昼夜交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让我们看看古人对“昼夜交替”的解释。阅读后说说你的想法?

(2)学生阅读书上资料,了解历史上几种比较著名的昼夜成因的观点。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谈话:如同学们所说,“金乌说”和“鼓说”更多的是人们赋予神话色彩的想象,而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都提到了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和运动,为我们解释昼夜交替想象提供了探究途径。

2、讨论昼夜成因的多种可能性,引导学生进入古代科学家思考的情境。

学生活动,在黑板上贴上太阳和地球图片,并用简单的线条和箭头表示太阳和地球的运动方式和位置。

(1)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

(3)太阳不动,地球自转;

(4)地球绕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3、课件显示同学们讨论的四种可能形成昼夜交替的情况。

(三)模拟“昼夜交替”实验。

1、游戏模拟

(1)老师请同学甲上来模拟地球不动,同学乙模拟太阳绕着同学甲转。问同学甲:看到乙(太阳)在你视线内怎么出现和消失的?

(2)学生做模拟太阳绕地球转动的游戏,请两名学生上台分别扮演太阳和地球,当扮演太阳的同学围绕转动时,能看见太阳时说“昼”,看不见时说“夜”,初步体会太阳和地球相对运动是可以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

2、模拟实验

(1)提问: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有手电筒和地球仪,在模拟实验中,这两样东西分别模拟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手电筒模拟的是太阳,地球仪模拟的是地球。

(2)提出实验要求,让手电筒和地球仪保持一定的距离,让手电筒的光能够罩住半个地球仪,在实验的过程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分工合作,并做好记录。

(3)学生分组做模拟实验,观察并记录。

(4)最后小组成员汇报研究结果。

4、根据课件和视频内容,自学找出正确解释。

(1)科学家们在遇到一个现象的时候往往也会提出多种解释。哪种情况才是对昼夜交替正确的解释呢?(播放视频动画)

(2)学生观看视频,找到正确解释。

A、当“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时,地球上有昼夜交替,但是太阳要绕地球一圈,才会发生一次昼夜交替。太阳离地球1.5亿千米,太阳运行的速度是250千米/秒,照此速度,科学家推算太阳绕地球一圈要花1046.6小时。也就是说约要43天才会发生一次昼夜交替现象,不会24小时内发生一次昼夜交替现象,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B、“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但不自转”这种情况下,也会有昼夜交替现象,但要地球绕太阳一圈才会发生一次昼夜现象,也就是说需要约8760个小时的时间,这显然也是不符合事实的。

C、“地球自转,不公转”时,地球自转一周就会发生一次昼夜现象。如果是这样,地球上某地的昼夜长短、气温变化就天天一样,不会出现差异,也就不会发生四季变化。这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D、只有“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同时自转”才会既有昼夜变化,又有四季变化,才符合真实的情况。

活动3【练习】评测总结

1、谈话:同学们现在清楚昼夜交替的原因了吗?请你来对四种不同情形进行解释。

2、请多名学生进行解释。

3、在学生解释的同时,去掉三组不合理的板书图片,保留正确解释的一组,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活动4【作业】拓展延伸

1、比赛: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和美国,观察二者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关系?

2、学生比赛并观察。

3、观看课件,带着问题回家:当北京是白天时,哪里是清晨,哪里又是黄昏?2008年在北京举行奥运会的时候,开幕式晚上20点开始,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的观众应该分别在什么时候收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