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大 社会心理学 侯玉波 考试题

北大 社会心理学 侯玉波 考试题

阿伦森等著,侯玉波等译

1社会心理学导论

定义:研究人类的思想、感觉、行为如何受其他人真实或想像的存在的影响。

社会影响的威力:超越人们性格上的个体差异而成为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

人性的基本动机:社会心理学强调对社会环境的解读。一个人对社会的解读来自两种基本动机:维护自尊的需求;正确了解自己和社会的需求。只有考察人们如何解读社会环境的动机,才能了解社会影响的力量,避免归因错误。

社会心理学作用:应用到各种社会现实性问题解决,如减少偏见、遏制暴力及劝导人们更健康的生活。

研究方法:实证研究,而不是依赖常识或长者的智慧。

2 研究方法论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假说的来源自研究者的灵感或以前的研究和理论。

观察法:描述社会行为。外部观察不会加入他们自己的任何预成观点;参与观察法,研究者和被观察者互动;档案观察法。

相关法:相关系数高并不能决定因果关系。

实验法:社会心理学偏好的设计,因为他能使研究者推论出因果关系。

实验设计的内部效度:确保除了自变量外,没有其他客观因素影响结果。

实验设计的外部效度:确保实验结果能外化到不同的人群与情境中。

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的取舍被称为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困境:不要尝试在单个实验中做到滴水不漏,通过实验室实验可以确保内部效度,通过现场实验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外部效度。

跨文化研究表明:在某些文化中的发现并不总是能类化到其他文化中去。

基础研究旨在获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了解,应用研究旨在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

社会心理学伦理问题包括知情同意(能随时离开实验的自由)、确保匿名性、私密性、实用后释疑(尤其使用了欺瞒手法的时候)。

3 社会认知—我们如何思考社会性世界

社会认知:关于人们如何选择、解释以及运用信息来做出判断和决定的研究。

自动化:低付出思维,它不带意识、意图和目的,不需要努力。

图式对我们所识、所思、所记都有强烈影响,非常有用,也存在缺陷,可能导致人们自动形成刻板印象。

图式的可提取性是指图式和概念在我们头脑中所处的位置的优先性,以及我们在做关于社会世界的判断时使用这些图式和概念的可能性。

图式的启动是指近期经验提高图式、特点或概念的可提取性的过程。

对图式影响我们行为的例子就是自证预言,即通过无意识中与我们图式相一致的行为对待他人,从而使图式变为现实。

除了图式,人们还会自动运用判断法则处理他们所面对的大量社会信息。

可用性法则是指我们能够想起某事的容易程度,对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具有巨大的影响。

代表性法则帮助我们判读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相似性以进行分类。

锚定和调整法则:最初的信息判断为有关这个主题随后的想法充当起始点。例证之一就是偏差取样,人们明知样本信息有偏差或不具代表性,仍然从中得出普遍性结论。

三种法则的自动化思维具有相当的普遍性,都有用也都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

控制性社会认知:高努力水平思维,有意识、有意图目的的以及需要努力的思维,需要心理能量。这种类型的思维影响人们对事件的情绪反应。

对人类思维最恰当的比喻:“白璧微瑕”的科学家,一个才华横溢的思考者经常对与其理论相悖的事实视而不见,并且以使得那些理论成为现实的方式对待他人。

通过统计训练可以抵制过度自信障碍。

4 社会知觉—我们如何理解他人

非语言行为:女性总体上在用非语言形式理解和表达情绪方面做的更好,但女性在侦察欺骗的准确性下降,可能因为在许多社会中,女性要学习不同的技能,其中一种就是在社会交往中保持礼貌,并忽略某人可能撒谎的事实。

内隐人格理论:由我们对何种人格特点会组合在一起的一般观念构成。文化在我们的内隐人格理论的信息中扮演重要作用。

一致性(其他店员是否会对汉娜大喊大叫)、独特性(老板是否只对汉娜大喊大叫)、一贯性(老板是否每次见到汉娜都大喊大叫)信息帮助我们做出内部归因或外部归因的选择。

归因的常用捷径是一致性偏见:即相信行为与性格相一致的趋势。一致性偏见会导致基本归因错误。

归因的两阶段过程:对于一个人最初的自动归因可能是性格式的,但可以通过第二阶段有意识的、努力的思考来纠正,即想到可能的情境解释。

当事人和旁观者差异是基本归因错误的一个条件:我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比解释自己的行为更容易犯这个错误。当事人和旁观者效应是因为知觉显著性和信息便利性对当事人和旁观者的效果不同而产生的。

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更能够认识到行为的情境解释。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人们过高估计了他们对于别人的显著性。

自利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们成功进行内部归因,而对他们的失败进行外部归因。

防卫归因是对未来不切实际的乐观,即我们认为好事倾向于发生在自己身上,而坏事更倾向于发生在别人身上。另一种防卫归因是公正世界的信念,即我们认为坏事在坏人身上发生而好事在好人身上发生。

5 自我认识—我们如何理解自己

自我概念是关于我们自己是谁的认识。它有两个功能,一是组织功能,将信息存储在自我图式中,人门用来组织对自我的认识并影响到他们的注意、思考及记忆的内容和心理结构,亦即自我参照效应;二是管理功能,管理人的行为、做出选择以及对未来的计划。成功的自我控制取决于它疲劳的程度,以及通过锻炼它得到加强的程度。

自我觉知是指思考我们自己的这一行为。

西方文化中,人们拥有独立的自主观(自我概念),即他们主要通过自己的想法、感觉和行为来定义自我。

亚洲文化中,人们拥有相互依赖的自我观,即他们主要通过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来定义自我。

我们认识自己的方法,一是内省,它可能是令人不愉快的,因为它会使我们注意到自己与内在标准的差距。二是通过观察我们的行为来认识自己,就像局外人会做的那样。三是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来认识自己。

过分充足理由效应:由于推断我们参加某项任务是由于外部动机引起的,而降低我们对这个任务的内在动机。亦即奖励及其他外部影响会影响我们的内在兴趣。针对任务奖励时,过分充足理由效应更易发生。针对表

现的奖励不太会降低我们对任务的内在兴趣。

情绪的二因素理论:我们通过观察自己是怎样被唤起的,以及推断被唤起的原因来确定自己的情绪。

上行的社会比较,即将自己与比自己强的人相比较,可以帮助我们定义优秀的标准。

下行的社会比较,即将自己与比自己更差的人相比较,可以使我们对自己当前的状态感觉更好。

一旦我们认识了自我,我们通常通过的过程来控制在他人面前表现出来的自我。

逢迎是大家都喜欢的,但如果逢迎的对象感觉到你的不真诚,这种策略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

自我妨碍:人们为自己制造障碍和借口,以便在表现不佳时避免自责的策略。预先准备的借口可能使我们相信这些借口。

6 为我们的行为寻找理由的需要

认知失调理论:无论什么时候,人们对自己行为的某些方面的认识与自我概念不相符时,总会感到不舒服(失调)。通过改变我们的行为,或者为我们过去的行为合理化并使之与我们通常所持的证明观点相一致以减少失调。这个过程所导致的态度变化我们称之为自我说服。

人们做重要决定的时候,失调不可避免。因为“我选择了方案X”的想法和“我选择方案Y可能会更好”的想法是不一致的,这被称为决策后失调。人们通过增加对所选择方案的喜爱和减少对其他方案的喜爱来减少这种形式的失调。

不道德的商人,通过使用滚雪球策略来利用人类的认知失调倾向,让顾客感到他或她已经做出承诺以提高他或她要购买商品的可能性,而事实上这样的承诺并不存在。

人们为了获得某样东西付出了大量的努力,而这些努力被证实并不值得之后,通常会导致对努力的合理化,引导人们将他们获得的东西的消极方面最小化。比如,花费很多努力进入某团体的人们比那些毫不费力进入该团体的人们更加喜欢该团体。

反态度辩护:人们做出愚蠢、不道德或荒谬的行为之后,或因为没有好的理由而没有去做一件值得做的事情之后,说出一些与他们自己态度相反的话,通过说服自己相信自己所说的话来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内部理由。

自我差异理论:人们行为方式反映出他们保持其各种信念之间的一致性感觉的需求以及对自我的知觉。

自我评价维护理论:只要我们亲近的人在与我们自我定义高度相关的领域做的比我们好,人际关系就会产生失调,人们可以通过与这个人疏远、改进自身表现或减少这一任务的对比性等方式来减少失调。

自我肯定理论:当人们不能直接消除对自尊的威胁时,人们通过肯定自己在其他无关领域的力量或能力会让自己对自身的感觉好些。

支持自尊的需要有时会和确认自我看法的需要相冲突。由于持消极自我看法的人可能会发现他们并不是表面上的那样,他们往往更偏好能够证实其消极自我观点的反馈,而不喜欢具有自我提升作用的反馈,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愿意保持糟糕的自我形象。

减少失调的做法可能导致合理化陷阱,即我们为更加愚蠢和不道德的行为提供了舞台(不正当理由,无理拧三分)。我们可以这样避免陷阱:提醒自己,我们从整体上说都是善良高尚的人,不必为自己所做的每件蠢事或不道德的行为寻找理由。

7 态度与态度的改变—影响思想和情绪

态度是指一个人对人、事物、观点的持久性评价,含有情感、认知、行为三个成分。

外显态度指我们意识到并易于报告的态度,内隐态度指自然而然的、不受控制的,并往往是无意识的态度。

当缺少外部正当理由为与态度相反的行为辩解时,人们的态度就会改变(认知失调理论)。

说服性沟通也可以导致态度改变。

精细可能性模型:当人们同时具备动机和能力去关注演讲内容时,会采取说服的中心路径,这种情况会发生在沟通主题与个人有密切关系或当事人拥有很高的认知需求时;当人们不愿意也无法关注演讲内容时,他们会采取说服的外周路径,会因为演讲者的魅力或演讲长度等周边线索而被说服。

人们态度的改变如果是通过中心路径实现的,则会比较持久而且更能抵抗攻击。

情绪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态度改变。引起人们中等程度的恐惧并让人们相信信息内容可以缓解这种恐惧,就能导致持久的态度改变。如果某人看到某件事物心情很好,那么他通常推测自己喜欢它,即便这种好心情实际是由其他事物引发的。如果态度是建立在情感和社会认同的基础上的,那么利用情感和社会认同的方式最有效。

让人们事先接触到一小部分反对自己观点的论据,人们将更容易抗拒之后听到的类似论据,这种方法也同样能抵抗一些利用情感和价值观来改变态度的信息的攻击。这成为态度的预防免疫。

事先提醒人们,有人可能企图改变他们的态度,会使人们更加仔细地分析他们的所见所闻,从而避免被操纵的态度改变。当由于操纵过度而使人们自由选择收到威胁时,人们会体验到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减少这种不愉快感觉的方法就是去进行哪些收到威胁的行为。这称为抗拒态度。

只有当态度能够迅速呈现在人们头脑中时,态度才能预测行为。态度的可接近性是指某一件事物与对该事物的评价之间的联系强度,通常可以通过人们报告时对该问题或事物的看法的速度来衡量。当态度的可接近性低时,行为更可能受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预测人们的有意行为时,我们需要知道人们指向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个人认为他人会如何看待他的特定行为),以及他们认为自己对行为的控制程度。

当广告是按照人们的态度类型而设计或让产品看来和个人密切相关时,是最有效的。

研究未能证明阈下信息能有效影响消费者的行为。

一般广告不仅影响消费者的态度,而且也通过文字和图像传递文化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威胁是指一个社会群体中的成员所体验到的恐惧,担心他们的行为可能证实社会的刻板印象。那些观看按照刻板印象刻画女生形象的广告的女性在数学测验中表现更差。

8 从众行为

从众行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信息性社会影响和规范性社会影响。

信息性社会影响发生在人们不知道怎样做怎么说是正确的或最好的,人们观察他人的行为并将其看成是重要的信息来源,并据此选择合适的行为方式。

信息性社会影响通常会导致私下接纳,人们相信他人的言行是正确的。

专家是强有力的影响因素。

模糊情境中一种特殊情况是危机时刻,害怕、疑惑、恐慌使得我们更加依赖别人来帮助我们决定如何做。

以他人作为信息来源可能会导致相反的效果,因为人们之所以恐慌是由于发现别人也处于恐慌之中。

通过检验你的得到的信息是否与你的常识和内心的道德准则相违背,你能够抵制不适当地以他人作为信息来源。

规范性社会影响:我们改变自己的行为与他人一致,并不是因为他们看来更了解情况,而是因为我们希望能维持团体成员的身份,继续获得这种身份带来的好处,并避免遭到嘲笑和拒绝带来的痛苦。

规范性影响通常可以导致公开顺从,但不一定在私下可以接纳他人的想法和行为。

有三个因素影响到规范性社会影响是否发挥作用:强度、接近性、团体的规模。

我们最可能出现从众行为的情形包括:团体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团体成员在观点和行为方面保持一致,团体成员人数为3—4人。

我们可以通过积累一段时间的特异信用,从而在适当的时候抵制不适当的规范性压力的影响。团体中的少数派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影响多数派的观点和行为。

社会影响技术可以用来促进有益社会的行为。传递命令性规范的信息比传达描述性规范的信息,在改变人们的行为方面作用更大。(与过分充足理由效应背反)

信息性与规范性压力交织在一起,导致令人战栗的服从倾向。米尔格拉姆实验表明,既然已经有了实施某一强度电击的正当理由,人们就很难判断轻微提高电击强度有何不同。这种极端反社会行为也出现在真实社会生活当中酿成悲剧,譬如纳粹的种族大屠杀以及在越南美莱的集体屠杀。

9 团体过程—社会团体的影响

团体: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组成,共同的需要和目标促使他们互相影响、互相依赖。

团体倾向于由同质的成员组成,部分原因在于团体的社会规范要求人们服从。

人们在团体中扮演的角色,以及随之而来的行为期望,都是人们在团体中情感和行为的强大决定因素。

当人们在某一任务上的个人努力能够得以评估时,他人在场能够导致社会促进:人们在简单任务上的表现得到改善,在复杂任务上的表现却下降了。

当人们在某一任务上的个人努力不能得到评估时,他人在场能够导致社会懈怠:人们在简单任务上的表现下降,在复杂任务上的表现却得到改善。

他人在场可以导致去个体化效应:当人们隐秘于群体当中,对行为的规范限制放松了,使得人们更可能出现冲动行为和异端行为。

如果团体成员擅长共享信息并听取团体中的专家意见,团体决策必然优于个人决策。

团体决策的过程损失情况:团体中最有能力的人无法动摇团体中其他成员的想法。另外,团体通常把注意力集中在所有成员都了解的信息上,而忽略了独特信息。通过让不同个体成员负责特定领域信息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夫妻都清楚自己负责自己记忆的部分信息,比各自记忆更为有效。

团体思维:对团体成员而言,维持团体凝聚力比务实地思考事实更重要。团体极化导致团体做出比个人决策时更极端的决策,在方向上与个人决策相同。团体决策倾向于更冒险或更保守。尤其对联系紧密、凝聚力强的团体而言。

领导的有效性是领导者的类型与工作环境的性质共同决定的。

菲德勒的领导权变理论研究发现,领导效能取决于两点:一是团体领导者是任务导向型还是关系导向型;二是工作环境的情境控制程度高还是低。

女性领导者存在双重束缚:如果她们顺从社会期望,表现得温暖而热心公益事业,就会被知觉为缺乏领导潜质;如果她们取得领导地位并按人们期望的事业型、强硬的方式行事,人们仍对其持负性态度,认为她们不具有“女人应有的行为方式”。

冲突与合作困境:如果多数人都采取对个人有利的行为,则会对所有人造成不利的后果。

以牙还牙策略是解决囚徒困境的有效办法。没有威胁或双边威胁并不能增加合作度,只有建立了信息关系,沟通才是有效的。建立信任感是解决此类冲突的关键。

公共产品困境:每个成员都必须对公共利益作出贡献以维持公共产品的供给(纳税)。

公用地困境:每个人适度使用公共资源能保证其自然再生,过度使用则会导致公共资源匮乏甚至消失。

整合式解决方案:每一方都在对自己而言不太重要,但对于对方却很重要的方面做出让步。

10 人际吸引—从第一印象到亲密关系

物理接近效应:那些由于偶然和你有最多接触的人最有可能成为你的朋友和情人。

曝光效应:任何刺激的暴露都会引发对它的喜爱。

同性相近:人们之间的相似性,无论是态度、价值、人格特点或地缘特征的相似性,对引发吸引力和好感非常有影响力。相对于“异性相吸”,近似性是更为有利的预测变量。

互惠式好感:通常我们会喜欢那些表现出喜欢我们的人。

外表吸引力:外貌吸引力在好感产生中起重要作用,尽管多数人不愿承认这一点。

美即是好的刻板印象:一般人认为外表吸引力与其他那些令人愉快的特质相联系。

社会交换理论:人们对人际关系的感觉取决于他们所知觉到的在这段关系中的得失。

是否维持一段关系,取决于对已有人际关系的期望以及另一段可能关系的快乐程度的比较水平。

爱情三元论:亲密、激情、承诺。

进化论心理学:在选择配偶时,女性更多关注男性的资源,男性更多关注女性的外表。

依恋方式理论:人们过去与他们父母之间的关系是他们成人之后亲密关系质量好坏的重要决定因素。三种依恋方式:安全型、回避性、焦虑/矛盾型。哪些具有安全型依恋方式的成人在三种类型中有着最亲密和最令人满意的关系。

短期人际关系通常是交换关系,交换关系中人们关心的是公平和明了谁做出了贡献;长期亲密关系通常是共有关系,共有关系中人们更少关心谁得到什么,更多关心其他人需要多少帮助。共有关系中的人们较少关注付出能否得到即时收益,更多关注在关系中做到“有难同当”。

一段关系的问题可能来自于“致命吸引力”的产生,哪些原先吸引你的特质最终成了破坏你好感的元凶。

在预测个体面对分手将会有何种感受时,一个强有力的预测变量是他或她在决定分手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11 亲社会行为—人们为什么助人

亲社会行为的进化心理学解释:人们试图根据自然选择法则长时间进化来的基因因素来解释社会行为。

亲属选择:帮助基因亲属来使他们的基因绵延下去。

遵循互利规范具有生存优势:人们帮助陌生人,希望当他们需要时会得到帮助。

学习和遵守各种社会行为规范具有生存优势,包括利他主义。

社会交换理论:在助人的回报大于付出的情况下,助人出于利己。

移情-利他主义假设:亲社会行为只是对那些求助者的移情和同情。

人格、性别、文化背景、心境都对助人行为有影响。男人更可能以英雄主义、骑士精神的方式助人,女人更可能以长期承诺的方式助人。

城市过载假设:人口拥挤的城市有如此多的刺激,以致于他们独善其身以避免负荷过载,而在乡村环境中更可能发生助人行为。

旁观者效应:旁观者越少,一个人越可能得到帮助。

旁观者决策树:注意到事件;把事件解析为紧急情况(人众无知:每个人认为没有异常,是因为没人看上去关心此事);承担个人责任(没有产生旁观者效应导致的责任分散);知道如何帮助;实施帮助。

要求社区服务的计划会降低人们在志愿服务中的兴趣。鼓励人们志愿服务的同时保护他们自由选择做这些事的感觉,可以增加人们再次志愿服务的意愿。

积极心理学聚焦于人们的长处和优点更甚于研究人类行为的黑暗面。

12 攻击行为—我们为什么伤害别人,我们能制止攻击行为吗?

攻击指的是意图伤害他人或造成他人痛苦为目的的故意行为。

敌对性攻击:以给人施加痛苦为目的的攻击行为。

工具性攻击:在达成其他目的的过程中给人施加了痛苦。

佛洛依德的生本能和死本能理论:当死本能向内发展时,会以自杀的方式出现;向外发展时,会以敌意、毁灭、谋杀的方式出现。弗洛伊德水压理论:攻击能力必须加以释放,以避免日积月累而爆发。

攻击行为是否会表现出来,取决于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生物习性、天生与习得的抑制反应、社会环境的实际本质。

攻击的神经性因素:脑中的核心区域杏仁核被人们认为是用来控制情绪的,此区域被刺激的动物会变得暴戾。

攻击的化学因素:化学物质5-羟色胺能够抑制攻击行为,当人体内的5-羟色胺分泌受到抑制时,攻击行为就会增加。睾丸素和攻击行为具正相关关系,暴力犯的睾丸素比非暴力罪犯要高。酒精能降低人的自制力,减轻人们对暴力和其他社会所不允许行为的抑制作用。

痛苦和其他生理不适也会增加暴力行为。

挫折与攻击理论:经历挫折会增加产生攻击行为的可能性。

攻击不是简单被剥夺的结果,而是相对剥夺的结果—一种获悉自己所获得的比应获得的少所产生的感觉。

社会激怒、攻击性刺激、和攻击有关的物体,都可能激发攻击。

社会学习理论:攻击行为能通过模仿他人攻击行为而产生。

媒体暴力:不仅仅会导致观众更强的攻击,也会造成麻痹效果,使我们更容易接受社会中国的暴力。

色情题材:如果描述了直接针对女性的敌意行为,会增加对女性暴力性攻击的接受度,并且几乎确定是一项对女性攻击行为实际相关的因素。

减少攻击行为的办法:让人们的注意力从愤怒中转移出来,讨论生气和敌意的原因,模仿非暴力行为,训练人们使用非暴力方式解决冲突,训练人们沟通和协调技巧,培养人们的同情心。培养同情心对于防止人们故意贬损受害者的倾向特别有效。

严厉和立即的惩罚对减少攻击行为有效,延迟的惩罚不是减少攻击行为的有效措施。

没有证据证明宣泄理论有效,相反,一项攻击行为会引发人们将这些行为合理化,最终导致攻击行为增加。

13 偏见—原因与消除

偏见:一种对独特团体成员的敌意和负面的态度,只因对方属于那个团体。

刻板印象是偏见态度的认知成分,是对某个团体的统一概念,将同样的特征赋予该成员的所有成员身上,无视成员之间的差异。人们对信息的自动化处理会激发刻板印象,必须借由意识控制处理来加以忽略或抑制。

歧视是偏见的行为成分,是对特定团体成员的不公平、负面或伤害性行为,只因对方属于那个团体。

内团体偏见:我们会以较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团体成员。

外团体同质性认知:内团体成员认为外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似性,比内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似性更多。

错觉相关:我们倾向于看见实际不存在的相关性,特别是人或事显得独特的时候。这也是我们的认知处理保有刻板印象的方式。

基本归因错误造成偏见:在理解他人行为时,我们倾向于高估性格的作用,低估情境的作用。

最终归因错误:对整个外团体做出负面的性格归因。对外团体成员的举止不符合刻板印象的时候,我们倾向于对他们进行情境归因,以维持我们的刻板印象。

责怪受害者现象:公平世界信念使我们贬损遇难者和外团体成员,认为他们自作自受。

自证预言:刻板印象威胁的另一面,我们对待外团体的方式使他们不知不觉表现出刻板印象式的行为,然后我们从中肯定并证实自己的刻板印象无误。

现实冲突理论:偏见是团体间竞争有限资源(经济、权力、地位)的副产品,资源竞争导致对竞争性团体的贬损与歧视。

替罪羊理论:受挫和愤怒的人们将攻击转移到一个现成的现象,一个令他们讨厌、看得见、相对弱势的外团体身上。纳粹屠杀犹太人,美国经济危机被认为是中国的汇率管制导致的。

社会习得理论:我们从成人、同事、传播媒体学习到文化中的适当规则,包括刻板印象和偏见态度。

规范性从众会使我们遵循刻板印象信念,而不是对其进行挑战。制度化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

现代种族主义:人们已经学会在可能被贴上种族主义标签的情境中隐藏他们的偏见。

接触:让内团体和外团体成员一起相处,并不足以消除偏见,而且可能使原有的负面态度恶化。

接触情境道德六项条件:相互依赖、追求共同目标、平等地位、非正式人际接触、频繁接触、平等的社会规范。

拼图教室的学生相互依赖而不是相互竞争,是减少不同种族间学生刻板印象与偏见的最有效方法。

14 社会心理学与健康

压力被定义为人们觉得无法应付环境时所产生的负面感受。压力的负面影响包括免疫系统的损伤。

压力的一个觉得因素是个人对周围环境的自觉控制有多少。许多养老院老人所感受到的控制力的丧失可能对他们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自我效能指个人认为自己有能力执行特定行为来达成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信念。在某一特殊领域拥有高的自我效能十分重要。

负面事情的解释方式会影响该事件带来的压力大小。人们采用稳定、内在、全面式的归因方式,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会导致情绪沮丧、努力减退、学习新东西时感到困难。

刻板印象威胁会导致健康问题。解除刻板印象,比如告诉非裔美国男人或女人,他们在一项特殊测试中没有种族或性别歧视,他们的表现会有所提高。

男人在压力面前更倾向于接受挑战或逃跑反映。女人在面对压力时会做好保护自己、保护孩子的准备,并创建社会关系网使自己远离危险。

社会支持指的是个人需求获得他人回应和接纳的感觉,这对帮助男人和女人应对压力都是有益的。

A型人格,敌意高的人比较容易患冠状心脏病。敞开心扉讨论自己的问题,从长期来看是有益健康的。

使人们引起恐惧的说服性沟通,能促使人们更关注广告以及那些包含告诉人们如何减轻恐惧的信息(例如使用避孕套)。

为使人们采取检查行为(如皮肤癌检查),最后使用受损的表述方式,强调不采取该行为的负面后果。

为使人们采取预防性行为(如戴太阳镜),最后使用获利的方式,强调该行为带来的正面效果。

引起人们认知失调也可改变习惯,例如让人们因为自己没有使用避孕套而觉得虚伪,为了降低失调,就必须改变自己的健康习惯。

15 社会心理学与环境

对拥挤和噪音的理解取决于人们对此事件的“自觉控制”程度。如果自己感觉无法控制,就会给身心带来问题。拥挤和噪音带来的感官超载,会使我们的注意力承受极大负担。另外,人们对压力事件的解释方式,也会影响事件产生压力的大小。

利用社会心理学改变破坏环境的行为:使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与自己所宣传的事情相互违背,如一些人虽相信节水的重要性,自己却化很长时间洗澡(宣传、计量和公布每人洗澡时间)。另一种方法,提醒人们注意

一些反对乱丢垃圾等破坏环境行为的强制性规范和描述性规范。去除环保行为的障碍,例如设置路边资源回收桶或提供资源回收箱。

16 社会心理学与法律

许多因素会扭曲人们所观察到的信息的获得、贮存、与提取,有时甚至会导致对嫌疑犯的指认错误。异族人的脸要比同族人的脸更难辨认。

律师呈现证据的方式如果能够讲述一个前后承接一致的故事,就能对陪审团造成最大的影响。

12人的陪审团优于6人的陪审团。在人数较多的陪审团中,比较容易出现少数派,而且他们的看法也比较不容易屈服于压力之下。

对于经过理性思考而犯下的罪行而言,威慑理论可能是正确的。没有证据支持死刑可以阻止谋杀。

当人们强烈感受到程序公平时,亦即相信法庭所赖以决定有罪或无罪的程序是公平的,人们守法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l、社会心理学与生理心理学一起构成心理学两大基础与支柱。分别从生物自然属性与社会制约性来阐明人的心理所依据的基础与基本原理。

2、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中偏向社会性质的分支领域。

3、SSP指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PSP指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变量:指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可以观察和测量。

2、变量通常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研究者选用或操纵的变量,以确定其对心理或行为的影响。因变量是被试者在实验室中的行为反应。

3、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既可能是相关关系,又可能是因果关系。

4、信度指测量本身的一贯性,如果测得的分数是可重复的、一贯的,则测得的分数是可信的。

一项研究结果经过重复后得到类似的结果,就意味着这项研究是有信度的。

5、效度指当研究者所测量的正是他要测量的东西,发现的正是他要发现的东西时,研究就有了效度。有信度不一定意味着有效度。

6、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分为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档案研究法。(大致了解其优缺点)

(1)观察法的优点:在于它的现实性,它主要研究在现实生活条件下自然发生的过程,并可以在长时间内进行,因而能得到有关行为发生顺序和发展过程的资料。缺点:对自变量缺乏控制,难于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同时由于被试者主观意识到他们是被观察者,在行为表现上可能有所不同,而研究者的主观童识也易于影响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

(2)实验法的优点:对实验情景的控制程度高,因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清楚、明确。缺点:使用这种方法时,实验情境和实验者对被试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更加突出,需要小心处理;实验情境与生活现实距离过远,使研究结果往往缺乏概括力。

(3)调查法的优点:直截了当,针对性强。问卷法比访谈法更经济,更省时,可以同时收集到大量的信息,结果也有较大的概括性。缺点:主要问题在准确性上,被试者回答问题可能发生有意无意的偏差。调查法又称询问法,在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调查法有访谈法和问卷法。

(4)档案研究法的优点:跨越时间空间,有些纪录可追溯到几百年,这是其他方法难以胜任的。

缺点:是受现有材料的局限,而且材料的准确可靠性如何也难以断定。

个体社会化: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生活。一句话,通过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个体实现社会化是个特别长的过程。

个体社会化的机制有:依从、认同、内化。依从基于强化的原则,自居基于“榜样人物”的吸引。

1、自我:在心理学中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觉察是一种心理经验,是一种主观意识,故心理学中讲自我就是讲自我意识,两者是同义语。在我们的经验中,觉察到自己的一切而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与其他的人,这就是自我,就是自我意识。

2、自我,自我意识是怎样形成、发展起来的?

第一阶段(生理的自我):个体对躯体的自我意识是靠通过活动、接触,通过大脑神经活动的分化抑制过程才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第二阶段(社会的自我):正式在与外界事物或他人交往中,通过与他人打交道,孩子通过建立联系,建立分化,才逐渐形成了自我身体(身躯)的意识。社会的自我在幼儿时期是通过游戏,扮演角色形成的,也依靠对父母行为的模仿,进入小学后是依靠学校教育,意识到与同学的伙伴关系,明确当学生的义务责任,完成作业,以符合学校的要求,才逐渐建立起社会的自我意识。

第三阶段(心理的自我):心理的自我是自我发展的第三阶段,从青春期开始,个体确立起自我意识,过去一切随成人尤其是随家长的观点和做法,如今表现出青年人的独立感、自我理想,个人所追求的目标,在看法和行为上带有浓厚的自主的个人色彩,形成并发展着“心理的自我”。

第二节自我及自我意识的表现

自我及自我意识总是在与别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现在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上。自我表现往往只是自我意识的一部分,而非它的全部。

第三节自我评价及其研究

1、自我评价:指个体对它自己的判断,是一个人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的自我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

2、自我评价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什么不同?

自我经历着躯体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个发展阶段,自我评价相应地也经历了三个阶段,而在评价内容和自我追求上也就出现了相应的变化。(1)第一阶段个体主要是从自己的身体、衣着、物品、以及家庭和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来作自我判断,从而表现出自豪或自卑的情绪。(2)第二阶段主要从自己的名誉、地位,社会中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等方面来作自我评价和判断,表露出自尊或自卑的自我体验。(3)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对自己智慧、才干、自己的道德水平的方面的评价和判断,从而产生如自我优越感等自我体验,追求政治上的、事业上、道德上的上进和发挥自己的才智。

第四节正确认识并实现自我

正确认识并实现自我应遵循什么基本原则?

1、首先,得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用辨证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武装自己,否则,就会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从而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就会使自我实现成为一句空话,甚至迷失方向,走上邪路。

2、其次,重要的问题在于认真实践,所以为了正确认识并实现自我,必须大处着眼又能小处着手,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不断实践中总结自我,提高自我。

第四章社会动机

社会动机:是指这些动机都具有社会的意义和性质,它们是推动个体具有某种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原因和力量。

1、需要和需求:是个体在生活中缺乏某种东西在人脑中的反映。这缺乏些什么叫需求,它既包括生理的方面,也包括社会的方面。需求是客观的,需要则是主观的,是对客观需求的一种主观映象,一种主观意识。

2、目的是个体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推动个体去达到目的的心理活动。

第三节动机的分类

l、按动机性质分类:自然动机和社会动机。自然动机也称为物质性动机;社会动机也称为精神性动机。社会动机比自然动机更重要。

2、按照动机的作用归类:主导动机和一般动机。主导动机也称优势动机;一般动机也称辅助动机或非主导动机。游戏对儿童说来是主导的动机。

3、按照动机的范围归类:广泛动机和局部动机。广泛动机也称概括动机;局部动机也称具体动机。

4、按照动机与活动本身的关系来归类: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第四节动机的特征

1、动机强度是动机的第一特征,它表明动机在强度上有强弱之分,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主导动机常常是比较强的动机。

2、动机清晰度是动机的另一个特征,它表明动机指向的目标,在意识程度上有高低之分。

3、动机转换是动机的第三个特征,它指一个动机为另一个动机所替代,也称动机更替,它对改变个体的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4、挫折:是一种主观感觉,它是在个体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在个体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而感到灰心丧气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第五节侵犯

l、侵犯:是个体的行为,也称侵犯行为,这种行为涉及个体对他人的伤害和危害。凡是侵犯行为都指有意图的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侵犯行为是有目的的行为,是有明确动机所驱使的。

2、侵犯的几种理论?

(1)本能论:这是早期心理学家看法,认为人天生带来一种侵犯冲动、好斗的本能。人类在战争中相互残杀只是这种本能的表现,正如人类祖先动物身上所经常表现出来的那样。

(2)挫折论:早期一些西方心理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挫折这种消极的主观状态总会引起侵犯行为。现在西方挫折论由原先挫折→情绪→侵犯这一公式转向挫折→情绪→理解→侵犯消除这一公式。

(3)学习论:是与本能论在观点上正好相反的一种侵犯理论。学习论认为个体的社会行为,包括个人的侵犯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是环境影响造成的。这种理论认为只要改变外界的环境条件,就能改变人的社会行为,改变个体的侵犯行为。

第六章社会态度

第一节态度概述

1、弗里德曼吸收了认知论与学习论的要素,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2、态度的心理成分:(1)认知成分:指个人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它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等。认知成分是个人知觉和判断的参考,也是态度的其余部分的基础。(2)情感成分:表明人对某一事物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或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3)行为倾向成分:指个人对外界的人或物所预备采取的反应或行动倾向。

3、态度的一般特征:(1)态度的社会性;(2)态度的具体性;(3)态度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4、态度的内在特征:(1)认知的复杂性;(2)评价的单纯性。

第二节态度的形成

1、态度形成的条件:

(1)态度是在满足个人社会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某一事物能满足个人的需要,并能排除由需要引起的心理紧张,人们便会对态度对象形成积极的态度。反之,当某一事物不是缓和而是增加人的紧张状态,则形成对该事物消极的态度。

(2)态度的形成离不开外界环境。态度属于个体与外界事物的关系范畴,离开了外界环境,态度就失去了对象。

(3)态度是经验作用的结果。态度是个人实际生活经验的结晶。

2、态度形成的过程:

(1)依从:是指人们为了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

(2)认同:是个体自愿地接受心目中榜样人物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们相一致。

(3)内化:是态度形成中最重要的阶段。

3、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1)个人因素;(2)人际因素。

4、态度的理论:

(1)学习论:霍夫兰德提出的学习论的基本假设是:态度与其他习惯一样,都是后天习得的。联想、强化、模仿是态度学习的主要机制。

(2)诱因论:诱因论把态度的形成看成是对利益或损失的衡量过程,并在衡量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方案。诱因论的具体形式有:认知反应论和预期价值论。①认知反应论:最早由格林沃德提出,后被布若克发展。假设人们对某种报道可能产生正性或负性思考,这些思考决定了他是否会因这种报道而改变态度。②预期价值论:由爱德华提出,人们尽量从各种可能的预期结果中选择价值最大的一种态度。

(3)认知一致性理论:①平衡理论:海德1958提出的平衡理论的假设主要有两个。a.强调我们的认知结构中存在着“趋向平衡的压力”。b.不平衡结构趋向于转变成平衡结构,这个假设是平衡理论的核心。②认知-情感一致性理论:认为人们都在努力使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相一致。③失调理论:为了维持与外显行为间的一致性,态度会随行为而改变。费斯汀格1957的提出。④归因理论:由贝姆1972年提出,人们并不是通过检查或反省自己的内部来了解自己的态度,而是从自己的行为及对当时情境的知觉推论自己的态度。

第三节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

一、说服模型:由4部分组成;外部刺激、目标对象、作用过程及结果。

1、外在刺激与说服对象:这种传播信息是在某种情景下呈现的。这三者构成了说服模型的外部刺激:(1)信息来源;(2)信息内容;(3)信息传播的环境。

2、态度改变的过程:(1)学习信息内容;(2)情感转移;(3)一致性压力;(4)反驳。

3、对传播信息的反应:(1)贬低信息来源;(2)歪曲信息;(3)掩盖拒绝。

二、传播者的影响力

三、传播信息的特性:

1、差距:伊格列等人1972得出了差距与态度改变量之间关系的结论,在某一限度内,态度改变随着差距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限度后,如果差距继续增加,态度的改变反而减少。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倒U形关系。

2、信息唤起的恐惧感:贾尼斯在认为,恐惧与态度之间的关系并不如此简单。其中恐惧程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变量。他认为被唤起的恐惧程度处于中等水平时,恐惧越高所产生的态度改变愈大,超过某一限度后,由于唤起的恐惧太强烈反而会引起防卫作用,因此所产生的态度改变反而变小。它们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倒U形曲线关系。

四、说服对象的特点:

1、人格因素(1)个体的可说服性(2)智力:智力高的人与智能低的人一样容易被说服(3)自尊

2、承诺:(1)以某种明确的态度为基础所表现出的行为,其承诺较大。(2)公开表示的态度,其

承诺较大。(3)对某一观点有自由选择权时的承诺大。

五、情境的影响:(1)预先警告;(2)分散注意

第四节态度与行为

人的态度和行为经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们甚至假设,人的态度决定了他的行为。人的态度与行为在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

问答:说明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以及如何减少认知失调?

1、认知失调理论首先是由费斯汀格提出的,成为以后许多理论的基础,他指出如果一个认知与另一个认知相对立,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叫作失调。

2、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个体的态度与行为是相协调的,因此不需要改变态度与行为。假如两者出现了不一致,比如做了一些与态度相违背的事,或没做想做的事,这时就产生了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会产生一种心理紧张,个体会力图解除这种紧张,以重新恢复平衡。

3、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通常有四种:

(1)改变认知:如果两个认知相互矛盾,我们可以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使它与另一个相一致。

(2)增加新的认知: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由增加更多的协调认知来减少。

(3)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必须根据其重要性来加权,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

(4)改变行为:认知失调也可通过改变行为来减少,但一般情况下,行为比态度更难改变。

4、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对最终选择的评估来减少决策后失调。例如,增加对我们所选择的事物的正向评估,或贬低对所放弃的事物的评估都能减少失调。人们在决策后常倾向于增加对所选事物的喜爱程度,而减少对没选择事物的喜爱。随着选择与放弃的方案之间的主观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失调也随之减少。

第七章人际关系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念

1、人际关系: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这种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取决于交往双方需要的满足程度。

2、社会测量法:是由心理学家莫里诺提出的一种测量团体(特别是小团体)内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模式的方法。

3、社会测量结果的分析主要有三种形式:矩阵分析、图解分析和指数分析。

(1)社会测量矩阵分析:这种方法对团体心理特征的研究最有效。通常利用n×n的方形矩阵(n为团体人数)。(2)社会测量图解分析:又称“指向图分析”(3)社会测量指数分析:对心理学研究的实际意义更大,它以一个综合性的指数表示了团体的社会结构关系。

公式:个人社会测量指数= ∑j列中被选数目/n—1 (n:团体成员人数,∑:被选数目之和。)

团体社会测量指数=相互选择数目之和/所有可能的相互选择总数(整个团体内聚力指标)

4、评价:社会测量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其中最大的局限之一是选择模式并不能说明选择的理由与原因,选择数据只说明表面性的关系,不能解释其中的因果关系。

第二节人际吸引

l、所谓吸引:指的是一个人对于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它是人际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前提。

2、人们为什么会相互吸引?(1)人类具有亲和倾向(2)为了克服寂寞

3、寂寞:是指当我们的社会关系缺少某些重要的特色时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寂寞是个人的内部感受,无法由人的外在表现加以判断。

4、寂寞类型:(1)情绪性寂寞:由于没有任何亲密的人可以依附,所引起的寂寞。(2)社会性寂寞:个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缺乏团体归属感时所引起的寂寞感。

5、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1)强化原则:强化是学习论的一项基本原则,运用到人际吸引中,就是我们喜欢能给予我们奖励的人。

(2)联结原则:联结是经典条件反射中的一个极其重要学习原则。我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

(3)社会交换原则:这一观点认为,我们对于一个人的喜欢与否,是基于成本与利益所做的评价。

6、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1)个人特质;(2)相似性;(3)熟悉性;(4)接近性。

7、个人特质:(1)个人的温暖;(2)能力;(3)外表的吸引力。

8、曝光效应:我们把这种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叫做曝光效应。

第三节亲密关系

1、社会交换理论:人们在人际关系中所付出的成本及获得的酬赏是决定人际关系发展的重要条件。人们在发展与他人的关系时,选择能给自己最大酬赏的人,为了获得酬赏还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

2、酬赏:指个体从人际关系中所获得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被爱的感觉或得到经济上的援助。

3、满意感和承诺是维持亲密关系的两个重要基础。

4、自我揭露:指一个人向别人说心里话,与他人共享内心的感受及信息。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通过自我揭露让他人在一定程了解自己,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志。

5、自我揭露的作用:(1)发泄(2)自我澄清(3)社会认可(4)社会控制(5)促进关系的发展

6、爱又叫爱情,它是比人际吸引更复杂更高层的概念,包括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及生理唤起和共同生活愿望在内的一种强烈的情感状态。

7、恋爱时的想法:(1)依附:指需要及渴望对方的感觉。(2)关怀: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对方获得幸福并满足其需求。(3)信任及自我揭露。

8、恋爱时的行为:(1)对爱情的口头描述(2)自我揭露(3)无形的爱情表征(4)以非语言方式表达感情(5)有形的爱情表征(6)以身体行为表达爱情(7)表示愿意容忍对方9、恋爱时的感受最普遍的是有强烈的幸福感。

10、爱的三角理论:斯滕伯格认为爱包含三种成分,分别是亲密、激情和承诺。

11、爱的依恋过程理论:哈扎恩提出的。

12、爱的破裂:(1)向对方说明(2)忠诚等待(3)置之不理(4)分手

第四节冲突与合作

1、人际冲突:是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由于反应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

2、“冲突”与“竞争”这两个术语是不同的。“竞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冲突-目标互不相容。“冲突”则存在于目标一致的人之间,只是在如何达到目标的最佳方法上意见不一致。

3、人际冲突的分类:(1)零-总和冲突:指的是一方的收益是对方的损失。这种形式的冲突完全是竞争性的。(2)非零-总和冲突:这种冲突又称“混合动机情景”,指的是一方的收益不一定是对方的损失。“囚犯两难”情景很好地说明了这种形式的冲突。

4、简答:如何运用协商策略减少人际冲突?

(1)在协商中最有利的是最初立场:在协商中较佳的策略是开始时就提出有很大差距或非常强硬的要求,这样能使他从对方那获得更大的让步。

(2)让步:协商的最佳策略是开头采取强硬立场,然后只做出小小的让步。回报对方合作行为的最佳策略是作出小小的让步,无条件地合作或让步往往使对方得寸进尺,而使自己蒙受巨大损失。

(3)逐渐回报策略:①首先协商一方公开声明自己希望缓和紧张,并明确宣布自己为了减少紧张所采取的单方面的让步措施,并向对方发出呼吁。②逐步建立起“信任和真诚”的形象,作出让步的实际行动,这些行动是明确的,可作公开检验。

(4)中间人调解:中间人被看成中立的,中间人的调解能使双方在不失面子的情况下做出让步,从而使协商双方都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5、合作: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结盟,从而使自己争得权力或处于有利地位的现象就是合作。

宁肯多让几次。

6、三个小组之间的权力关系是:(1)权力均等(2)一方的权力大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3)一方的权力小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

7、合作的权力理论认为,如果一方的权力大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则三方不可能合作。如果三方有同等权力,合作便可能形成。如果一方的权力比其余任何一方的权力要大,但又小于他们的权力之和,则较弱的两方有可能合作。

8、合作的协商理论认为,在合作过程中,每个成员有着最大的期望结果、最小的期望和最可能的期望结果。

第八章团体心理与行为

第一节团体的基本特征

1、团体:指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成员结成的集合体,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2、团体的心理功能:团体对个人心理方面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1)团体使个人心理上具有归属感;(2)团体使个体具有认同感;(3)团体的社会性支持力量。

3、团体规范;为了保证团体目标的实现,团体本身必须有制约其成员的思想、信念与行为的准则,这种每个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与行为准则就是团体规范。

4、团体规范的作用:(1)保持团体的一致性;(2)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与行为准则;(3)规范的负性作用。

5、凝聚力:指使成员继续留在团体的所有正性或负性力量。

6、凝聚力的决定因素:(1)正性力量:①凝聚力最重要的正面力量来自于团体成员的人际吸引;②其次,成员继续留在团体的动机也受到团体的作用所影响;③第三,是团体的有效性及和谐程度。

(2)负性力量:使得成员即使不满意也不会离开团体。

7、团体内的沟通:(1)发言的不平等性;(2)领导的主导作用;(3)沟通网络。

第二节团体领导者l、领导者的产生:(1)由团体之外的上级任命(2)选举产生领导(3)自然形成的方式产生领导2、领导者的分类:(1)任务型领导:关心的是团体目标的达成-使团体成功地完成任务(2)社会型领导:重于团体互动中的社会与情绪方面,看重团体的快乐与和谐,关心成员的心理与情绪。

3、领导产生的理论:(1)个人特质论:①领导者通常具有可使团体目标得以实现的卓越能力②领导者具有很强的处理团体内人际关系的能力③第三项因素是动机(2)情境特质论:强调沟通对领导是必须的,因此越能自由沟通的个体越可能成为领导者。(3)个体与情境的匹配理论:谁将成为领导不仅仅取决于个体的能力以及他所处的情景,更为重要的是取决于个体特质与团体所面临的特定情境的匹配程度。

4、领导的模式:探究哪类领导在哪种情境中最好?

(1)费德勒模式:团体的活动效率受领导者的领导方式与团体实际情况之间匹配程度的影响。某一特定领导者方式的效果决定与团体本身的不同特质。这类研究中最有价值的当数费德勒的领导效能的列联模式,简称费德勒模式。

(2)费德勒的主要目的是想探究哪类领导者在哪类情境中最有效。此模式表明团体的工作效率决定于领导者的活动方式及情境控制,当控制极低或极高时,工作取向的领导者在激励生产力上有效。当情境为中等控制时,关系取向的领导者较有效。

第三节团体动力学

1、社会促进作用: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

2、社会抑制作用:社会心理学家把这种团体情境使个体作业水平降低的现象称为社会抑制作用。

3、社会影响理论:(1)人数;(2)社会力量的强度;(3)他人的直接性。

4、奥斯本还制定了震脑术的几个原则:(1)禁止批评他人(2)鼓励自由想象(3)鼓励多样化(4)寻求整合与改进

5、黎格曼把这种个体在团体中较不卖力气的现象称为社会懈怠。

6、社会懈怠产生的原因:(1)他认为社会促进或社会懈怠产生于不同的情境中。(2)认知过程也影响了社会懈怠。

7、如何克服团体思维以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呢,贾尼斯提出了五条建议:

(1)领导者应鼓励每一成员踊跃发言,并且对已经提出的主张质疑。为了保证这一方式的有效进行,领导者必须能接受成员对其意见的批评。

(2)领导者应在讨论中保持公正,在所有成员表明他们的观点之后,才可表示自己的爱好与期望。

(3)团体应先分小组讨论,然后一起讨论,以找出其差异。

(4)应时常邀请专家参与讨论且鼓励专家对成员的意见提批评性建议。

(5)每次团体讨论时,应至少有一人扮演批评角色,向团体的主张挑战。

这些建议的设计主要目的在于要使团体考虑其他可选择的观点,避免保持一致性的错觉,且考虑所有有关的信息。

8、社会传染:当有的成员做了某件通常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事,其他人也会倾向于去效仿他。激动的群众的行为具有传染性,就好像感冒流行一样。称这种现象为社会传染。

9、社会心理学津巴度1970把群众中的上述现象称为去个体化,专指在群众中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的丧失。

10、去个体化产生的原因:(1)匿名性(2)自我意识的降低

第四节从众与服从

l、从众: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表现出与团体其他成员行为一致的现象。

2、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1)他人的行为给我们提供了有用的信息(2)我们为了得到社会支持、避免非难而从众。

3、影响从众的因素:(1)团体因素:①团体凝聚力②团体一致性③团体规模、团体大小也对从众行为产生影响。(2)个人承诺

4、服从:指个体由于受到压力而去做那些他们不愿做的事。

5、影响服从的因素:(1)他人的权威性(2)奖励、惩罚与威胁(3)他人的期待

6、脚在门槛内:先使个体对较小的请求表示同意,一旦他同意较小的请求时,他就可能同意更大的请求,这就是所谓的“脚在门槛内”技巧。

7、这一技巧有效的解释:(1)认为人们一旦同意小要求,就对该主张产生参与感与承诺感。

(2)认为这与个体自我形象的改变有关。

“脚在门槛内”及其相反的策略均能发挥作用,但它们也有差异:“脚在门槛内”的反策略要在大要求被拒绝后立即提出小要求才有效,也就是说,两个要求必须要在时间上紧密相连,而“脚在门槛内”效果要在两要求不那么接近时才发挥作用。

第九章社会心理学与现实生活

第一节偏见

1、偏见:是人们以不充分或不正确的信息为依据而形成对某人、某群体或某事物的一种片面乃至错误的看法和态度。

2、偏见来自于态度,但偏见又不同于态度。我们对他人的态度包含三个主要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

3、刻板印象、偏见与歧视总是一起出现的。

4、团体冲突理论从三个方面说明了偏见的产生与发展。(1)为什么产生偏见(2)什么时候产生偏见(3)怎样产生偏见

5、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两个因素对偏见的形成起着主要作用:(1)父母的榜样作用(2)新闻媒介

6、在消除偏见方面发生影响的几个因素:(1)社会化的影响:师长、同伴的教育与影响;(2)教育水平:人们通常认为通过提高教育水平可以消除偏见;(3)直接接触:不同团体间的直接接触是消除偏见的有效方法。

第二节社会生活中的性别角色

l、性别认同:是指我们知道自己是男性或女性。

2、两性差异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三方面:(1)侵犯性:男性的侵犯性比女性高是一个已被证明了的性别差异;(2)顺从性:在刻板印象中,女性通常被看成是比较服从的、易受骗的、柔顺的等等;

(3)非语言理解力:女性对于非语言行为的理解能力要优于男性。

第三节健康与社会心理学

1、影响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1)挫折(2)恶劣的人际关系(3)紧张(4)现代城市生活

2、社会支持:指个体在情感上所受到的关心和支持。

3、社会支持对人的作用有两个方面:(1)社会支持与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2)社会支持与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

第四节社会心理学在管理、教育与犯罪问题上的应用

动机理论在管理中应用:

(1)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体系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人的需要的满足是由低层向高层发展的。

(2)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又叫保健-激励因素理论,是美国学者赫茨伯格1959年提出的。他认为,激发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一类叫保健因素,一类叫激励因素。他发现促使职工满意的因素与产生不满的因素是不同的。前者如公司的政策、管理、监督、工资等的改善,这种改善只能消除职工的不满,还不能激发职工的积极性;而后者,如工作成就,受奖赏、负有责任等,则能激励职工的积极性和热情,促使生产效率的提高。

(3)期望理论:公式:激励力量=目标效价×期望概率目标效价:指达到目标对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

第十章环境心理学

1、个人空间:人们把自己身体周围的物理空间,视为自身的一部分,这个区域称为个人空间。舒摩也指出个人空间是指人身体周围的区域,这个区域有一个无形的界限,外来的入侵者不得超越这个界限而进入此区域。

2、领域行为;以各种标志划分出一定的区域,并且声明自己对该区域拥有控制权的行为。

3、拥挤:指觉得被束缚或是空间不够的主观感受。

4、有关拥挤的理论:(1)超载理论:太多的刺激会使个体的信息加工系统发生超载,从而产生心理紧张,过多的刺激引起的紧张导致了拥挤的体验。(2)密度- 强度理论:当密度增加时,正向情境变得更积极,负向情景则愈加消极。(3)控制理论:高密度使得人们觉得无法控制自己的行动,因而觉得拥挤。巴龙的拥挤模型:高密度+失去控制=拥挤(4)归因理论:只有当个体把激起归因于其他人太靠近时才产生拥挤;如果个体把激起归因于其他因素,就不会产生拥挤的体验。

第1章社会心理学的一般问题

第1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现象:指在周围社会情境下,在他人或人群影响下,你的心理上的主观感觉与变化。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现象,带有主观性。

第2节社会心理学的性质和类别

社会心理学与生理心理学一起构成心理学两大基础与支柱。

人们对心理学一般看法认为,它属于中间学科或边缘学科,介乎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兼有两类科学的性质。

简述:SSP与PSP的区别

1.SSP指2.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PSP指3.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4.SSP更着重定性分析;PSP着重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再进行定性分析。

5.在研究着眼点上,6.SSP的着重点似乎是面向社会结构的,7.从宏观方面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而8.PSP的着重点似乎是面向个体的,9.从微观方面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

第3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变量:指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可以观察和测量。科学研究就是要找出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变量通常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在年龄和学习能力的研究上,年龄是自变量,学习能力是因变量。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既可能是相关关系,又可能是因果关系。相关关系又分正相关和负相关。

信度指测量本身的一贯性,如果测得的分数是可重复的、一贯的,则测得的分数是可信的。

效度指,当研究者所测量的正是他要测量的东西,发现的正是他要发现的东西时,研究就有了效度。

有信度不一定意味着有效度;但有效度,一定意味着有信度。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档案研究法。其中,观察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在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调查法有访谈法和问卷法

物理痕迹研究法:是利用残留在物体上的印记来研究有关的社会心理现象的方法。

现代心理学始建于1879年,以德国教授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为重要里程碑。

西方社会心理学一般定位由1908年开始,这一年,出版了两本社会心理学的书,一本是罗斯写的,另一本是麦独孤写的《社会心理学绪论》,他用的心理学理论是本能论。

观察法的优、缺点:

优点:在于它的现实性,它主要研究在现实生活条件下,自然发生的过程,并可以在长时间内进行,因而能得到有关行为发生顺序和发展过程的资料。

缺点:对自变量缺乏控制,难于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

实验法的优、缺点:

优点:对实验情景的控制程度高,因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清楚、明确。

缺点:实验情境与生活现实距离过远,使研究结果往往缺乏概括力。

调查法的优、缺点:

优点:直截了当,针对性强。问卷法比访谈法更经济,更省时,可以同时收集到大量的信息,结果也有较大的概括性。

缺点:主要问题在准确性上,被试者回答问题可能发生有意无意的偏差。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课后习题(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圣才出品】

第8章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 1.试述社会交换理论的基础及思路。 答:(1)社会交换理论的基础 社会交换理论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Homans在1958年提出,该理论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交换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在他看来,社会交换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几乎与Homans同时,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Thibaut,Kelly和Blau等人也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社会交换的问题,在他们看来,功利主义经济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社会交换理论的理论基础。 ①功利主义经济学 功利主义经济学认为唯利是图是人的普遍特性,人们在市场竞争中与他人交易时,总是理性地追求最大的物质利益。这种功利主义的经济学思想对社会交换理论的产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Homans吸收了功利主义经济学的几条基本原则融入了自己的理论,这些原则包括: a.人并不总是追求最大利润,但当与他人交往时总是试图得到一些好处; b.人并非总是理性的,但在社会交往中的确要核算成本与收益; c.人并不具备可供选择的完备信息,但人们知道有些信息是评价成本与收益的基础; d.在社会生活中,经济交换只是人们普遍交换关系的特例; e.人们在交换中不仅追求物质目标,同时也交换非物质的东西,如感情与服务等。 ②行为主义心理学 巴甫洛夫、桑代克、华生和斯金纳等人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也给了Homans一定的启发。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是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为基本目的的。受行为主义的影响,

Homans把斯金纳从动物行为实验中确立的命题引入了社会交换,这些命题包括:a.在任何情境中,有机体都将产生能够获得最大报酬和最小惩罚的行为; b.机体将重复在以往曾经受到强化的行为; c.在与过去行为得到强化类似的情境下,有机体将重复同样的行为; d.有机体从某一特定的行为中得到的报酬越高,该行为越不值得,机体可能产生替代性的行为以寻求其他的报酬。 Homans把行为主义的这些原则和李嘉图等人的经济学观点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社会交换理论的主要思路,这个理论被许多行为科学研究者用来解释人类的行为。 (2)社会交换理论的思路 Homans等人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在心理学领域中的社会交换,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①两个基本概念 a.酬赏 指个体从人际交换里所获得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事物对人是否具有酬赏作用因人而定,在一个人看来重要的东西,别人可能认为一文不值。Foa等人通过分析人际关系中的酬赏问题,找出了六种基本酬赏:爱、金钱、地位、知识、物质和服务。他们还发现,这些酬赏可从两个维度加以分类: 第一,特殊性:指酬赏的价值大小由提供该酬赏的特殊人物所决定,取决于提供的人是谁; 第二,具体性:指有形的、能看到、嗅到、摸到的东西,以及非具体性或象征性的东西。 b.成本 指与他人交换过程中的付出或产生的负性结果,如社会交换需要时间、精力,有时还伴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课后习题(社会心理学导论)【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 第1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怎样理解社会心理学知识与常识的关系? 答:(1)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①J.L.Freedman 从行为主义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他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对别人做出反应,别人如何对人们做出反应,以及人们怎样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等问题,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与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各种行为。 ②D.Myers 从社会认知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怎样想、怎样相互影响以及怎样与别人相联系的科学。他从社会认知和社会影响角度对社会心理学的重新界定,使得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更为广泛。 ③吴江霖 结合他对心理学框架的看法,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他的定义明显是以个体为主,尽管也提到了“若干个体”,但“若干个体”并不等于集体。 ④沈德灿 对国内众多学者的社会心理学的定义进行分析整合后,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

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定义也是人们认为最全面的。 (2)常识的界定 常识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对事物的认识等。 (3)社会心理学的知识与常识的关系 ①社会心理学的知识与常识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可用常识说明,但是常识未必就是正确的。 ②社会心理学之所以与常识不同,与人类行为的非理性特征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心理学与常识的不同还表现在意识形态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上。尽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似乎不带有意识形态的成分,但是由于社会心理学家所研究的问题的特殊性,还是或多或少会受到价值观和信念意识形态的影响。 2.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谈谈社会心理学对人类生活的广泛影响。 答: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社会心理学不仅关注个体本身的特性,还把个体与社会的种种关系加以考虑,它的目的在于了解各种社会因素对个体及群体行为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研究常被分为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涵盖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这些领域对人类生活的有广泛的影响。 (1)个体过程 个体过程主要涉及与个体有关的心理与行为研究,到目前为止这个领域的主要研究课题包括:成就行为与个体的工作绩效、态度以及态度改变、归因问题、认知过程与认知失调、个人知觉与自我意识、个体的人格与社会发展、应激和情绪问题等。 该领域的研究有助于人类认识自己与生活的价值。对自我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社会心理学家对自我的分类以及对自我概念的测量,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

社会心理学笔记(侯玉波)电子教案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一)认识自己 (二)认识他人:“大五”人格理论、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三)认识社会 (四)认识生活的价值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二)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 1、个体过程 2、人际过程 3、群体过程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脉络 (一)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社会观 2、行为主义眼中的心理与社会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的自我实现 (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阶段(1895-1934) 2、起步阶段(1935-1945) 3、发展阶段(1946-1969) 4、危机阶段(70年代) 5、繁荣阶段(80年代之后)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假设与理论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1、社会层面 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 (一)如何提出问题

(二)如何阅读文献 (三)研究方法选择 1、相关研究 2、实验研究 (四)收集数据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4、档案研究法 5、元分析方法 (五)研究的设计 (六)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七)论文的撰写 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生物理论 (二)学习理论 1、学习理论的机制:联结、强化、模仿 2、学习理论的特点 (三)诱因理论 1、理性决策论 2、交换理论 3、需求满足论 (四)认知理论 1、认知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 2、一些重要的认知理论: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五)角色理论 第三章自我概念 一、关于自我研究的历史 二、和自我有关的概念 自我图式、自我觉知、自尊、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自我效能、自我表演、自我障碍、自我检控、自证预言、体像 三、自我偏差 (一)焦点效应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4版)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圣才出品】

第2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2.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归纳】 考点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假设与理论 表2-1 假设和理论的特点

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是明显不同的两种研究取向。 (1)联系 两者在选择研究问题、解释结果以及使用方法等方面都有共同之处。随着学科交叉的进一步深入,不同出身的社会心理学者也有逐渐融合的趋势。 (2)区别 表2-2 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区别 3.社会科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表2-3 社会科学研究的三个层面及特点

考点二: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表2-4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考点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与方法选择 1.问题提出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常从两个方面考虑提出研究的问题: (1)理论来源 从现有理论中演绎出研究问题,其主要目的在于评价该理论。需要研究者阅读大量文献,

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 (2)实践来源 从实践中提出问题,其目的在于收集更多有关某一特殊现象的资料或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但同时要注重以往理论与研究问题的结合。 2.阅读文献 (1)专用数据库 例如PsycLIT和PsyINFO,是查阅心理学文献所必需的。 (2)通用数据库 存在通用的搜索方法,如万维网,或包含新闻和报纸文章索引的数据库。 查阅了大量的文献之后,需要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筛选、归类,针对选题相关文献做进一步的梳理,包括变量选择、实验方法、结论及存在问题等各方面统合分析。 3.研究方法选择 表2-5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

4.收集数据 表2-6 收集数据的方法及特点

社会心理学笔记(侯玉波)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一)认识自己 (二)认识他人:“大五”人格理论、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三)认识社会 (四)认识生活的价值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二)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 1、个体过程 2、人际过程 3、群体过程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脉络 (一)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社会观 2、行为主义眼中的心理与社会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的自我实现 (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阶段(1895-1934)

2、起步阶段(1935-1945)

3、发展阶段(1946-1969 ) 4、危机阶段(70年代) 5、繁荣阶段(80年代之后)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一)假设与理论 ( 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 二 ( J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三 1、社会层面 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_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 、 ( J如何提出问题 — ( J如何阅读文献 二 ( J研究方法选择 三 1、相关研究 2、实验研究 (四)收集数据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4、档案研究法 5、元分析方法 (五)研究的设计 (六)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七)论文的撰写 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生物理论 (二)学习理论 1、学习理论的机制:联结、强化、模仿 2、学习理论的特点 (三)诱因理论 1、理性决策论 2、交换理论 3、需求满足论 (四)认知理论 1、认知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 2、一些重要的认知理论: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附录:国内外心理学经典教材简评)【圣才出品】

附录:国内外心理学经典教材简评 国内外心理学的经典教材可以分为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心理统计学等几大类。普通心理学教材一般是学习心理学的入门教材,它描述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发展心理学教材注重人类心理系统和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教育心理学教材重视教育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现象,以揭示教育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实验心理学教材涉及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原理、设计、方法、仪器、技术和资料处理等问题,使学习者能够以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心理测量学教材可以使学习者了解人的心理差异测量和掌握编制心理测验方法。心理统计学教材主要是以统计学的原理处理心理学的数据,从而更好地解决心理学的问题。此外,一些工具书和丛书也会对学习者有很大帮助。下面主要对在心理学学习中常用的国内外经典教材进行简要评析。 一、普通心理学 心理学发展至今,内容已经极为丰富。为了对心理学有全面的了解,最好从一本心理学导论或普通心理学入手。 (一)国内经典教材 1.《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该教材自1988年第一版出版以来,已经再版三次,总印量达20万册,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同时经过多次修订,书中的内容详实,并且反映当代学科的新发展和变化,因此是很多学校本科生所使用的教材,同时也被很多高校作为考研指定参考书。 2.《普通心理学》(孟昭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该教材由孟昭兰主编,自1994年第一版问世后,迄今已多次印刷,是深受欢迎的国内普通心理学教材之一。 3.《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该著作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是1991年5月出版《心理学导论》的修订版,该书的第一版获国家教委第三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累计印刷达21次,除了保留了第一版的经典内容外,修订版加强了从当代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整合的角度加以阐述,并且新增加了近二十多年来心理学研究的新动向、新成果,同时以本著作为基础的普通心理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本著作是国内最值得推荐的心理学导论类图书之一。 4.《普通心理学(第三版)》(叶奕乾等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 该教材是比较规范的一本教材,体系最为通行,较少个人风格,最具教材特点。较为突出的是融入了许多国内学者的研究。同样也是经典教材的修订版,在保持原有优点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科的新内容。 5.《心理学基础(第2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该教材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心理学教材,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由各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或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编委,参与教材编写者均为各大学心理学相关领域优秀的中青年学者。该教材体系新颖、结构合理,内容充分反映了时代特点及国内外同类教材的优点,将科学性、研究性、应用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是一本不错的心理学入门教材。 6.《心理学(修订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范教材中心组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该教材是我国高等师范专科院校公共课心理学教材,这本教材在内容上强调理论联系实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4版)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行为)【圣才出品】

第5章社会行为 5.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归纳】 考点一: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 1.遗传因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1)生物学理论的观点 ①任何一种行为都有它的遗传基础。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个体由于遗传构成的不同而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同,适应生存,不适应的被淘汰。 ②Hamilton用“近亲选择”进一步扩展了进化论的范围,认为自然选择不仅给个体好

处而存在,而且也通过给予与个体基因类似的其他个体好处而起作用。 ③Wilson等人将Hamilton的观点引入了社会生物学理论,认为不论是通过直接或是间接的方式,基于遗传的行为总是以最大限度地产生后代为目的。 (2)遗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任何一种心理特质与行为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在不同的心理特质与行为层面上,遗传影响的大小不一样。从特质上讲,基因对身体和智力特征的影响要大于它对社会与人格特质的影响。 2.环境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 表5-1 环境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

3.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在人类心理与行为的发展中,遗传与环境的作用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遗传提供了生理上的基础,而环境提供了发展的空间。许多证据可以说明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表5-2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考点二:人类的侵犯行为 1.侵犯行为概述 (1)什么是侵犯行为

表5-3 侵犯行为概述 (2)文化与侵犯行为 有研究证实,早期生活中的行为(家庭经历或电视上的侵犯行为等)会影响儿童的反应。此外,当侵犯来自团体内的权威而不是更低级别的团体成员或团体之外时,集体主义文化下的成员更能够容忍这些侵犯。 (3)性别与侵犯行为 一般说来,男性更具有侵犯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女性比男性更友好、更不愿袭击或者伤害他人。女性倾向于关系侵犯,即通过操纵人际关系来伤害他人,如通过传播流言,背后诽谤,回避或排斥他人等。但是当个体被激怒时,侵犯行为的性别差异就消失了。 (4)愤怒与侵犯行为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章节题库(自我概念)【圣才出品】

第3章自我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詹姆斯看来,我们给周围人们留下的印象、个人的名誉、地位属于()。 A.物质我 B.社会我 C.心理我 D.主体我 【答案】B 【解析】詹姆斯将自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并将客体我分为物质我、社会我和心理我。A项,物质我是指与自我有关的物体、人或地点,包括自己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自己的服装、家中的亲人、家庭环境等。B项,社会我是指个体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包括其给周围人们留下的印象、个人的名誉、地位,以及自己在所参加的社会群体中起到的作用。C项,心理我是指人们的内心自我,它由一切自身的心理因素构成。D项,主体我是指自我的执行者,它的功能包括控制冲动、计划未来,监控并评价自己的进步、控制自我表现的方式。 2.十分强调自我发展的人际关系基础,认为自我的发展来自与他人接触时所体验的感受以及对他人评价的反映性评价的心理学家是()。 A.沙利文 B.詹姆斯

C.米勒 D.罗杰斯 【答案】A 【解析】A项,沙利文开创了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学说,十分强调自我发展的社会、人际关系基础,认为自我的发展是人际关系的产物。B项,詹姆斯将自我区分为经验的自我与纯粹的自我,前者包括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C项,米勒强调社会经验在自我形成中的作用。D项,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它代表一个人看待自身的方式。 3.詹姆斯的自尊公式是()。 A.自尊=成功/自信 B.自尊=成功/抱负 C.自尊=自信/抱负 D.自尊=抱负/成功 【答案】B 【解析】自尊是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詹姆斯提出一个经典的自尊公式,即自尊=成功/抱负,即自尊取决于个体在实现其设定目标的过程中成功或失败的感受。 4.有利于提高个体自尊水平的做法是()。 A.与比自己年龄小的人比较 B.扬长避短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认知)【圣才出品】

第4章社会认知 4.1 复习笔记 一、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又称社会知觉,Fiske和T aylor把它定义为人们根据环境中的社会信息推论人或者事物的过程。具体来讲,就是指人们选择、理解、识记和运用社会信息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人们首先要进行的是对事物的分类,而分类的依据则是图式。 (一)分类 1.在认知他人的时候,人们并不是把某个人当成独立的个体,而总是立即且自动地将其归到某一类当中,这个过程就是分类,它是自发的、立即的。 2.人们在分类的时候往往以他人或事物与原型的相似性来分类,即将被分类的物体与该类物体的一个典型或理想的范例相比较,这个范例就是原型。另外,性别和种族也是重要的分类标准。 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就是让一个群组中的物体比实际上更为统一。比如,人们常常认为同一月份的两天的气温要比相邻两个月份的两天的气温更接近。对人的分类也一样,一旦把人分成不同的群体,人们就有可能夸大群体内部的相似性和群体之间的差异性,从而造成“外群体同质效应”的出现——即认为类别之外的他人都是“相似的”,不同于“我们”和“我们的”群体。因为人们一般都喜欢那些觉得与自己相似的人,不喜欢那些与自己不一样的人,所以这种分类最终导致内群体偏好。

(二)图式 1.定义 图式的概念是由Tayloy和Crocker提出来的,指一套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 2.分类 心理学家根据不同的包含内容把图式分为: (1)个人图式:指人们对某一特殊个体的认知结构。 (2)自我图式:指人们对自己所形成的认知结构,它与自我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 (3)团体图式:指人们对某个特殊团体的认知结构,有时候也称团体刻板印象。团体图式使得人们将某些特质归于一个特殊团体的成员所共有。 (4)角色图式:指人们对特殊角色者(如教授)所具有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5)剧本:指人们对事件或事件的系列顺序的图式,尤其是指一段时间内一系列有标准过程的行为。 3.作用 为了节省时间与精力,人们常常用图式化的方式去处理大量的信息。图式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有助于人们快速而经济地处理大量信息,它的具体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1)帮助人们解释新获得的信息,从而做出有效的推论。 (2)提供某些事实,填补原来知识的空隙。 (3)能使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的预期结构化,以便将来有心理准备。 (三)社会认知法则

北大 社会心理学 侯玉波 考试题

阿伦森等著,侯玉波等译 1社会心理学导论 定义:研究人类的思想、感觉、行为如何受其他人真实或想像的存在的影响。 社会影响的威力:超越人们性格上的个体差异而成为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 人性的基本动机:社会心理学强调对社会环境的解读。一个人对社会的解读来自两种基本动机:维护自尊的需求;正确了解自己和社会的需求。只有考察人们如何解读社会环境的动机,才能了解社会影响的力量,避免归因错误。 社会心理学作用:应用到各种社会现实性问题解决,如减少偏见、遏制暴力及劝导人们更健康的生活。 研究方法:实证研究,而不是依赖常识或长者的智慧。 2 研究方法论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假说的来源自研究者的灵感或以前的研究和理论。 观察法:描述社会行为。外部观察不会加入他们自己的任何预成观点;参与观察法,研究者和被观察者互动;档案观察法。 相关法:相关系数高并不能决定因果关系。 实验法:社会心理学偏好的设计,因为他能使研究者推论出因果关系。 实验设计的内部效度:确保除了自变量外,没有其他客观因素影响结果。 实验设计的外部效度:确保实验结果能外化到不同的人群与情境中。 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的取舍被称为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困境:不要尝试在单个实验中做到滴水不漏,通过实验室实验可以确保内部效度,通过现场实验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外部效度。 跨文化研究表明:在某些文化中的发现并不总是能类化到其他文化中去。 基础研究旨在获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了解,应用研究旨在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 社会心理学伦理问题包括知情同意(能随时离开实验的自由)、确保匿名性、私密性、实用后释疑(尤其使用了欺瞒手法的时候)。 3 社会认知—我们如何思考社会性世界 社会认知:关于人们如何选择、解释以及运用信息来做出判断和决定的研究。 自动化:低付出思维,它不带意识、意图和目的,不需要努力。 图式对我们所识、所思、所记都有强烈影响,非常有用,也存在缺陷,可能导致人们自动形成刻板印象。 图式的可提取性是指图式和概念在我们头脑中所处的位置的优先性,以及我们在做关于社会世界的判断时使用这些图式和概念的可能性。 图式的启动是指近期经验提高图式、特点或概念的可提取性的过程。 对图式影响我们行为的例子就是自证预言,即通过无意识中与我们图式相一致的行为对待他人,从而使图式变为现实。 除了图式,人们还会自动运用判断法则处理他们所面对的大量社会信息。 可用性法则是指我们能够想起某事的容易程度,对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具有巨大的影响。 代表性法则帮助我们判读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相似性以进行分类。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课后习题(社会认知)【圣才出品】

第4章社会认知 1.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答: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也称作印象形成,是指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对印象形成过程的特性总结如下:(1)第一印象 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称做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它决定着人们对他人的知觉。评定人或事物时有三个基本维度: ①评价:指对他人或事物从好与坏方面加以评定; ②力量:指对他人或事物从力量的强弱方面加以评定; ③活动性:指对他人或事物从主动与被动方面加以评定。 (2)整体印象的形成 第一印象尽管很重要,但随着人们对他人认识的深入,逐渐会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人们在知觉他人的时候往往会获得许多信息,对于如何让组织这些信息,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几个信息加工处理的模型,包括: ①平均模型 是Anderson在1965年提出来的,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以简单平均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 ②累加模型 是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式是累加的而非平均。

③加权平均模型 是Anderson于1968年提出来的,该模型认为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相对前两个模型而言,加权平均模型能够解释的范围更广,它是人们对他人形成整体印象时最常使用的模型。 (3)个人知觉中的偏差 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出现一些偏差,这些偏差是知觉过程的特性。人们可以注意到它,并把它们的影响降低,但人们无法避免它的存在。这些偏差包括: ①晕轮效应 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与晕轮效应相对的是负晕轮效应,又称扫帚星效应,主要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的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某一特质低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低。 ②正性偏差 又称慈悲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对于这种偏差发生的原因,心理学家有两种解释: a.Matlin的“极快乐原则” 强调人们的美好经验对评价他人的影响,认为当人们被美好的事物包围的时候,便觉得愉快。即使后来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人们依然会依照美好的经验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做出有利的评价。 b.Sears的观点 认为人们对所评定的他人有一种相似感,因此人们对人的评价要比对其他物体的评价更宽容。人们倾向于对自己作较好的评价,所以对人作评价也比较高。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3章)【圣才出品】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社会心理学概述 1.1复习笔记 心理学的发展体现了人类理解自我的探求过程。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不仅关注个体本身的特性,还把个体与社会的种种关系加以考虑,它的目的在于了解各种社会因素对个体及群体行为的影响。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一)认识自己 对自我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社会心理学家对自我的分类以及对自我概念的测量,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 (二)认识他人 生活中人们时时刻刻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尽管不同的人的行为差异很大,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可以从两方面人手 1.从对方的人格特点出发,知道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从情境出发,知道对方在什么样的情境之下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社会心理学非常强调从第二个方面去认识他人,在人和情境之间,外部情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大于内在个人特点的影响。

(三)认识社会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的形态常常决定着个人的行为选择。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人们能够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的特性,以及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人的可能反应,从而有助于更好地适应社会。 (四)认识生活的价值 从个人的角度来讲,要想理解生活的意义,首先就必须知道人们最需要什么。Kennon M.Sheldon(2001)等人发现,自主(autonomy),能力(competence),关系(relatedness)和自尊(self-esteem)是人们最需要的品质。 二、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观点: 1.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J.L.Freedman从行为主义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与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各种行为。 2.D.Myers从社会认知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怎样想、怎样相互影响以及怎样与别人相联系的科学。 3.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吴江霖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 4.沈德灿教授,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积极心理学)【圣才出品】

第12章积极心理学 12.1 复习笔记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正确把握幸福人生的科学。 2.积极心理学的关注点 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生的整个过程,认为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会经历高峰与低谷,即有美好的经历,也会有挫折和消沉的经历,正是这些高峰和低谷才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人生。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生中那些美好的东西,在他们看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好的事件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 3.积极心理学的产生 积极心理学的提出和心理学发展的范式转变有关。心理学关注的一直都是“偏差或者变态”的心理与行为,心理学的很多方法也是致力于如何纠正这种“偏差或者变态”。这种关注是以心理学对人类内在天性的假设是病态的为前提的,而积极心理学假设人类善良美好的一面与病态的一面同样真实地存在着。 (二)积极心理学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1.研究对象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是积极的特质和性格,包括友善、好奇心、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价值、兴趣、天赋和能力,同时还研究可以促进幸福生活的社会因素,包括友谊、婚姻、家庭、教育和宗教等。 2.积极心理学不是常识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大众所认为的常识,所谓的常识通常都是在事实发生之后才提出的,并非事前提出的;而积极心理学的成果正是对这些所谓常识的矫正。 3.积极心理学的目的 积极心理学研究积极体验、积极特质、自主的特质,并去描述、解释客观事实,使得人们可以了解在什么情况下追求怎样的目标。积极心理学强调并非所有的结论都是乐观的,但它们都是有价值的,因为这些都与美好生活相关。 4.积极心理学的关注点 积极心理学不只关注人类积极美好的一面,也关注人类病态的一面。无论是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心理学家,还是研究临床心理的积极心理学家,他们都承认人类美好的生活中存在着偏见和争端。 5.积极心理学的本质 积极心理学并非是一场根本性的革命,而是对研究问题的重新聚焦,是使用以往的心理学研究范式研究新领域中关于美好生活的问题。 6.积极心理学的分支 积极心理学涉及心理学很多的分支,如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应用临床心理学和组织管理心理学,但在发展心理学、社区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中还不是很流行,在认知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中,积极心理学仅仅是个开始。 7.积极心理学的支柱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4版)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0章~第12章【圣才出品】

第10章健康心理学 10.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归纳】 考点一:与健康相关的概念 1.健康、心理健康与健康心理学 (1)健康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 (2)心理健康定义

心理学家把心理健康定义为:个体能够积极地、正常地、平衡地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的良好心理状态,心理健康者不仅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还能够与社会相和谐。 (3)健康心理学定义 健康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它致力于研究人们怎样保持健康,研究内容包括人们患病的原因,人们生病后的反应以及健康预防等。 2.健康模式的变迁 在医学领域,人们对健康的模式的观念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表10-1 健康模式的发展阶段

3.心身疾病 (1)什么是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属于躯体疾病,但其产生、发展、治疗与预防都和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对这些疾病的治疗也采取心理治疗的方法。一般来讲,心身疾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①是由情绪和人格因素引发的疾病; ②患者身上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③患者躯体变化与正常情绪反应时的生理变化相同,但更为持久和强烈; ④心身疾病不是神经症和精神病,后两者没有器质上的异常。 (2)心身疾病及其致病因素分析 心身疾病的种类很多,研究发现,心身疾病往往和个体的一些人格特征联系在一起。心身疾病的产生是因为心理因素导致应激或情绪反应,并进而出现身体器质性病变的过程,总结心身疾病的致病原因,除了人格特征之外,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表10-2 心身疾病的致病原因

考点二:压力 1.生活事件 (1)定义 生活事件是指对个体生活可能产生影响的变化性事件,它表明了生活变化对个体健康的价值。 (2)生活事件与应激 生活事件会给个体带来压力,个体应对这些压力的过程被称为应激,它是身体对威胁性事件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性反应。Holmes和Rahe发现,应激的产生取决于人们在应对外界事件时所做的转变及适应的程度:转变越多,应激就越强烈。 (3)生活事件的测量 为了评价这些转变对个体的影响,Holmes和Rahe编制了《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在这个量表中,一个事件所得到的“生活转变值”越高,它对个体的影响就越大。许多研究表明,人们在该量表上的得分越高,他们的身心健康就越糟糕。 我国学者杨德森和张亚林编制了一个适合中国人的生活事件量表,该量表包含48个项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课后习题(态度与偏见)【圣才出品】

第6章态度与偏见 1.什么是态度?它包含哪些心理成分? 答:(1)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定义最多的一个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但是以下三位学者的观点具有代表性: ①G.Allport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他的定义强调经验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由Allport对态度的定义演变出的态度实体派主张将态度看作存储在记忆中的稳定的实体结构。 ②Krech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他的定义忽略了过去经验,强调现在的主观经验,把人当成会思考并主动将事物加以建构的个体,反映了认知派的理论主张。由Krech对态度的定义演变出的态度建构派主张态度是人们依据当前信息做出的临时判断。 ③Freedman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他的定义强调了态度的组成及特性,是目前公认的对态度的较好的解释。 (2)态度的心理成分 Freedman对态度的定义包含三个成分: ①认知成分 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括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②情感成分

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 ③行为倾向成分 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具有准备性质。行为倾向成分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 2.通过态度预测行为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因素? 答: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人们经常从他人的态度来预测其行为。但是态度与行为之间并非一对一的关系,态度只是一种行为倾向,并不等于实际行为。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受到大量其他因素的影响。通过态度预测行为的时候,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尤其重要: (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 在通过态度预测行为的时候,首先应该看看态度是指向一般群体还是特殊个体。许多研究者发现态度的特殊性越高,其预测行为越准确。 (2)时间因素 时间因素也影响人们用态度预测行为的准确性。一般说来,在态度测量与行为发生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不可知事件改变态度与行为之间关系的可能性越大。 (3)自我意识 内在自我意识高的人较为关注自身的行为标准,因此用他们的态度预测行为有较高的效度;而公众自我意识高的人比较关注外在的行为标准,所以难以用他们的态度对其行为加以预测。 (4)态度强度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自我概念)【圣才出品】

第3章自我概念 3.1 复习笔记 一、关于自我研究的历史 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是社会心理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对自我的关注贯穿于人类认识自己的全过程。 (一)哲学先贤眼中的自我 1.亚里士多德把自我看成是一个单纯而又主动的实体,即所谓的灵魂,并认为灵魂联合了个体多种知觉。 2.洛克从经验主义角度出发,将自我与人的记忆相联系,认为人的自我统一性是由人们的记忆完成的。 3.休谟声称自我完全是虚构的,只是“我”这个代名词所指的幻想的东西。 4.康德在古典的灵魂论或称为实体论的基础上,提出超验的自我的概念。 (二)早期心理学家眼中的自我 1.詹姆斯 詹姆斯将自我区分为经验的自我与纯粹的自我,其中经验的自我包括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他还认为自我知觉具有二元性:自我既是由对自己的看法与信念所组成的“宾我”,又是一个活跃的信息处理器,即“主我”。 2.库勒

库勒提出自我是通过人际关系建立的自我,不仅是一个个人实体,还是社会的产物,他把自我的这个方面称为投射自我或镜中自我。 3.Mead Mead强调社会经验在自我形成中的作用:他指出当个体与其他人可以比较时,个体只有采取在某一社会环境中其他个体对自己的态度时,互动才能进行,没有社会经验,自我便不可能产生。 4.沙利文 沙利文十分强调自我发展的社会和人际关系基础,强调家庭成员对儿童自我形成的直接作用,认为“自我”概念只有在人与人关系中才能进一步得到发展。 5.Eormuth Eormuth从生态系统观来把握自我的发展,他把客体、他人和环境整合为一个自我生态系统,认为自我概念与自我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互动中实现动态平衡。 6.T ajfel和Turner Tajfel和Turner的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关系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努力使自己对自己感觉良好,所以当人们发现自己所属的群体比其他群体更好时感觉更好。 由此可见,从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上来看,心理学大家们也都非常强调自我概念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三)当代心理学眼中的自我 1.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社会心理学概述)【圣才出品】

第1章社会心理学概述 1.1复习笔记 心理学的发展体现了人类理解自我的探求过程。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不仅关注个体本身的特性,还把个体与社会的种种关系加以考虑,它的目的在于了解各种社会因素对个体及群体行为的影响。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一)认识自己 对自我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社会心理学家对自我的分类以及对自我概念的测量,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 (二)认识他人 生活中人们时时刻刻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尽管不同的人的行为差异很大,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可以从两方面人手 1.从对方的人格特点出发,知道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从情境出发,知道对方在什么样的情境之下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社会心理学非常强调从第二个方面去认识他人,在人和情境之间,外部情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大于内在个人特点的影响。 (三)认识社会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的形态常常决定着个人的行为选择。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

人们能够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的特性,以及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人的可能反应,从而有助于更好地适应社会。 (四)认识生活的价值 从个人的角度来讲,要想理解生活的意义,首先就必须知道人们最需要什么。Kennon M.Sheldon(2001)等人发现,自主(autonomy),能力(competence),关系(relatedness)和自尊(self-esteem)是人们最需要的品质。 二、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观点: 1.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J.L.Freedman从行为主义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与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各种行为。 2.D.Myers从社会认知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怎样想、怎样相互影响以及怎样与别人相联系的科学。 3.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吴江霖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 4.沈德灿教授,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4版)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4章)【圣才出品】

第1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归纳】 考点一: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 表1-1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

考点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表1-2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2.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1)联系 一定程度上,社会心理学可以用常识来说明,但常识有时未必正确。(2)区别 ①常识是理性的产物,而社会心理学中的人类行为具有非理性特征。 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常识不同。 3.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 表1-3 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

考点三:社会心理学简史 1.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而宣布了现代心理学的诞生。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各个理论流派的理论发展最为迅速。行为主义(第一势力)、精神分析(第二势力)和人本主义(第三势力)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三个流派。

表1-4 各理论流派的心理社会观 2.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表1-5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2 课后习题与详解 1.怎样理解社会心理学知识与常识的关系? 答:(1)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①J.L.Freedman 从行为主义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他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对别人做出反应,别人如何对人们做出反应,以及人们怎样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等问题,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与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各种行为。

②D.Myers 从社会认知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怎样想、怎样相互影响以及怎样与别人相联系的科学。他从社会认知和社会影响角度对社会心理学的重新界定,使得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更为广泛。 ③吴江霖 结合他对心理学框架的看法,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他的定义明显是以个体为主,尽管也提到了“若干个体”,但“若干个体”并不等于集体。 ④沈德灿 对国内众多学者的社会心理学的定义进行分析整合后,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定义也是人们认为最全面的。 (2)常识的界定 常识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对事物的认识等。 (3)社会心理学的知识与常识的关系 ①社会心理学的知识与常识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可用常识说明,但是常识未必就是正确的。 ②社会心理学之所以与常识不同,与人类行为的非理性特征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心理学与常识的不同还表现在意识形态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上。尽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似乎不带有意识形态的成分,但是由于社会心理学家所研究的问题的特殊性,还是或多或少会受到价值观和信念意识形态的影响。 2.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谈谈社会心理学对人类生活的广泛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