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波《社会心理学》课后习题(社会心理学导论)【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429.57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

第1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怎样理解社会心理学知识与常识的关系?

答:(1)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①J.L.Freedman

从行为主义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他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对别人做出反应,别人如何对人们做出反应,以及人们怎样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等问题,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与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各种行为。

②D.Myers

从社会认知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怎样想、怎样相互影响以及怎样与别人相联系的科学。他从社会认知和社会影响角度对社会心理学的重新界定,使得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更为广泛。

③吴江霖

结合他对心理学框架的看法,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他的定义明显是以个体为主,尽管也提到了“若干个体”,但“若干个体”并不等于集体。

④沈德灿

对国内众多学者的社会心理学的定义进行分析整合后,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

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定义也是人们认为最全面的。

(2)常识的界定

常识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对事物的认识等。

(3)社会心理学的知识与常识的关系

①社会心理学的知识与常识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可用常识说明,但是常识未必就是正确的。

②社会心理学之所以与常识不同,与人类行为的非理性特征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心理学与常识的不同还表现在意识形态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上。尽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似乎不带有意识形态的成分,但是由于社会心理学家所研究的问题的特殊性,还是或多或少会受到价值观和信念意识形态的影响。

2.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谈谈社会心理学对人类生活的广泛影响。

答: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社会心理学不仅关注个体本身的特性,还把个体与社会的种种关系加以考虑,它的目的在于了解各种社会因素对个体及群体行为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研究常被分为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涵盖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这些领域对人类生活的有广泛的影响。

(1)个体过程

个体过程主要涉及与个体有关的心理与行为研究,到目前为止这个领域的主要研究课题包括:成就行为与个体的工作绩效、态度以及态度改变、归因问题、认知过程与认知失调、个人知觉与自我意识、个体的人格与社会发展、应激和情绪问题等。

该领域的研究有助于人类认识自己与生活的价值。对自我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社会心理学家对自我的分类以及对自我概念的测量,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

社会心理学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深入地探讨了人类生活的价值。从个人的角度来讲,要想理解生活的意义,首先就必须知道人们最需要什么。Kennon M.Sheldon等人发现,自主、能力、关系和自尊是人们最需要的品质。

(2)人际过程

这个领域涵盖了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研究的课题主要包括:侵犯和助人行为、人际吸引与爱情、从众和服从、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非言语的交流、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等。

该领域的研究有助于人类认识他人。生活中人们时时刻刻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尽管不同的人的行为差异很大,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①从对方的人格特点出发,知道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②从情境出发,知道他人在什么样的情境之下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社会心理学非常强调从第二个方面去认识他人,主流的社会心理学家曾经把这一规律看作是社会心理学的第一公理:在人和情境之间,外部情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大于内在个人特点的影响。

(3)群体过程

从宏观环境与群体的角度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问题,这个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跨文化的比较研究、环境心理学、团体过程与组织行为、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健康心理学社等。

该领域的研究有助于人类认识社会。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人们生活的社会的形态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常常决定着个人的行为选择。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人们能够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的特性,以及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人的可能反应,从而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3.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是怎样看待个体与社会因素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答:学派时期是心理学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其中最有影响的流派有三个: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社会观

①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a.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了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从内在动力的思路对人类的人格与心理发展加以分析,影响广泛。

b.古典精神分析理论最致命的弱点是它忽视了外在的社会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从而把人格的发展看成是一个可以独立于外部世界的封闭体系。

c.弗洛伊德对性因素过分强调。

②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a.阿德勒反对弗洛伊德把人格发展归于性的因素,认为在成长过程中的自卑感才是推动人格发展的动力。

b.他用补偿作用、权力意志、生活风格和社会兴趣等外部社会因素解释人格的成长与发展。

③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a.荣格强调广泛社会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他把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看成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而不仅仅是性能量。

b.荣格认为无意识还可以分为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第一,个体无意识指的是个体与生俱来的本能和生命早期被压抑的欲望;

第二,集体无意识是指在种族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一些特性,它从核心的层次上决定人类的行为与心理特征。可以看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实际上是强调社会文化积淀对个体的作用。

④自我心理学

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对弗洛伊德理论加以发展,她用自我发展的观点替代了其父的性因素说。她的学生H.Hartmann和Erikson则进一步提出了各自的自我心理学,强调自我发展对人的意义。

⑤社会文化学派

在新精神分析学派中,社会文化学派的观点更是明确地指出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a.K.Horney认为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决定人格,性因素不是行为错乱的原因,西方社会的竞争制度才是罪魁祸首。

b.H.S.Sullivan则从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的角度看待人格发展,他认为人格的形成与社会影响有着紧密的联系,人格就是那些经常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模式。

c.A.Kardiner用人类的文化材料说明人格的形成,他指出,文化与社会的变化为检验和发展人格理论提供了背景。

(2)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与社会

行为主义实际上是最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类行为影响的学派:

①华生的观点

1913年华生在《心理学评论》上发表了《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一文,揭开了行为主义时代的序幕。华生宣称在行为主义心理学框架之内,心理内容并不是其方法论中的必需成分,预测并控制行为才是心理学的真正目的。

②斯金纳的观点

在斯金纳看来,人们所做的任何事情和人们本身都是由奖励和惩罚的历史来决定的。斯金纳用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原理解释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复杂概念,如自由、尊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