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标准主要测试项目及指标
- 格式:doc
- 大小:66.50 KB
- 文档页数:2
锂离子电池测试标准
锂离子电池是当前电子产品中最常见的电池类型之一,它具有高能量密度、长
循环寿命和轻量化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领域。
然而,由于锂离子电池的特殊性质,其测试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锂离子电池的测试标准需要包括安全性能的测试。
由于锂离子电池在充
放电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过热、短路、过充或过放等安全问题,因此需要进行短路、过充、过放、高温、冲击等多方面的安全测试,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其次,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测试也是测试标准中的重要部分。
包括但不限于容量
测试、循环寿命测试、内阻测试、自放电测试等。
这些测试项目可以全面评估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表现,为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另外,环境适应性测试也是锂离子电池测试标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锂离子
电池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能,因此需要进行低温、高温、湿热等环境适应性测试,以评估电池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此外,对于特定用途的锂离子电池,还需要进行特殊的测试。
比如用于电动汽
车的动力电池需要进行快充性能测试,用于储能系统的电池需要进行长周期循环寿命测试等。
总的来说,锂离子电池测试标准需要全面、系统地评估其安全性能、性能表现
和环境适应性,以确保其在各种应用场景下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因此,制定和遵守严格的测试标准对于保障锂离子电池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锂离子电池质量安全评估及标准体系解读发布时间:2021-12-31T07:42:26.093Z 来源:《电力设备》2021年第11期作者:安创文刘铁东罗静马晓锐张斌* [导读] 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需求推动着各种化学储能电源的技术迭代和新型化学电源的诞生。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广东深圳)摘要:质量安全评估及标准体系建设对有效管控产品质量安全的至关重要。
锂离子电池由于自身材料体系的原因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在较为极端的情况下可能出现起火、爆炸、燃烧的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
通过锂离子电池质量安全评估模式、实例的阐述及标准体系的解读,揭示管控锂离子电池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为政府、技术机构、企业人员提供参考,为消费者提供警示。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质量安全评估标准Quality safety assessment and standard System interpretation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Abstract: Quality and safety assessment and standard system construc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effectively contro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Lithium ion batteries are potentially dangerous due to their own material systems. In extreme cases, fire, explosion and combustion accidents may occur, resulting in casualties or property losses.The effective ways to control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are revealed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the quality and safety assessment model, example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standard system,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government, technical institutions and enterprise personnel, and warning for consumers.Key words: Lithium ion battery, quality, safety, evaluation, standard1.引言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需求推动着各种化学储能电源的技术迭代和新型化学电源的诞生。
锂电池测试标准
锂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电池类型,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储能
系统等领域。
为了确保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测试。
本文将介绍锂电池测试的相关标准,以便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首先,锂电池的测试标准主要包括安全性能测试、电性能测试和环境适应性测试。
安全性能测试包括过充、过放、短路、振动、冲击等测试,以验证锂电池在各种极端情况下的安全性能。
电性能测试主要包括容量、循环寿命、内阻、自放电率等测试,以评估锂电池的电性能指标。
环境适应性测试则包括高温、低温、高湿度、低压等测试,以验证锂电池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能。
其次,锂电池测试标准的制定应遵循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
国际标准如IEC 62133、UN 38.3等,是全球范围内通用的锂电池测试标准,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
行业标准则是针对特定行业领域的锂电池测试标准,如电动汽车行业的GB/T 31485、储能系统行业的GB/T 31467等,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最后,锂电池测试标准的执行需要符合相关的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测试设备
包括充放电测试系统、内阻测试仪、环境试验箱等,用于对锂电池进行各项测试。
测试方法则是根据标准规定的测试流程和要求,进行测试操作和数据采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总之,锂电池测试标准是保障锂电池安全性能和电性能的重要手段,其制定和
执行对于推动锂电池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促进锂电池测试标准的规范化和统一化,推动锂电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超全⾯总结锂离⼦电池国内外测试标准⽐较和分析!电池产品的标准,尤其是安全标准是约束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规范市场秩序和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段。
本⽂作者针对国内外现有的常见标准,进⾏介绍和归纳分析,并对这些标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简单的探讨。
⼀、国外动⼒锂离⼦电池标准表1列举了国外常⽤的锂离⼦电池测试标准。
标准颁发机构主要有国际电⼯委员会 ( IEC)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美国保险商实验室 ( UL) 、美国汽车⼯程师学会( SAE) 以及欧盟相关机构等。
表 1 国外常⽤的动⼒锂离⼦电池标准1 国际标准IEC发布的动⼒锂离⼦电池标准主要有IEC 62660-1∶2010《电动道路车辆⽤锂离⼦动⼒蓄电池单体第1部分: 性能测试》和IEC 62660-2∶2010《电动道路车辆⽤锂离⼦动⼒蓄电池单体第2部分:可靠性和滥⽤性测试》。
联合国运输委员会颁布的UN 38. 3《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标准和试验⼿册》,对锂电池测试的要求是针对电池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ISO在动⼒锂离⼦电池⽅⾯制定的标准有ISO 12405-1∶2011《电驱动车辆———锂离⼦动⼒电池包及系统测试规程第1部分: ⾼功率应⽤》、ISO 12405-2∶2012《电驱动车辆——锂离⼦动⼒电池包及系统测试规程第2部分: ⾼能量应⽤》及ISO 12405-3∶2014《电驱动车辆——锂离⼦动⼒电池包及系统测试规程第3部分: 安全性要求》,分别针对⾼功率型电池、⾼能量型电池以及安全性能要求,⽬的是为整车⼚提供可选择的测试项和测试⽅法。
2 美国标准UL 2580∶2011《电动汽车⽤电池》主要评估电池的滥⽤可靠性以及在滥⽤产⽣危害时对⼈员的保护能⼒,该标准于2013年进⾏修订。
SAE在汽车领域拥有庞⼤、完善的标准体系。
2009年颁布的SAE J2464: 2009《电动和混合动⼒电动汽车可再充能量储存系统的安全和滥⽤性测试》是很早⼀批应⽤于北美和全球地区的车⽤电池滥⽤测试⼿册,明确指出了每个测试项的适⽤范围及需要采集的数据,也针对测试项⽬所需样品数量给出建议。
标准锂离子电池的测试要求GB/T 18287_2000 标准锂离子电池的测试要求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的定义、要求、测试方法、质量评定程序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规范适用于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以下简称电池)。
2 引用标准以下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的条文。
本规范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91-19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 2829-1987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GB/T 2900.11-1988 蓄电池名词术语(eqv IEC 60486:1986)3 定义本规范采用GB/T 2900.11中的规定的术语和下列定义。
3.1 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 battery for cellular phone指由一只或多只锂离子单体蓄电池及附件组合而成的,用于蜂窝电话的电池。
3.2 充电限制电压limited charge voltage按生产厂规定,电池由恒流充电转入恒压充电时的电压值。
3.3 额定容量rated capacity生产厂标明的电池容量,指电池在环境温度为20℃±5℃条件下,以5h率放电至终止电压时所应提供的电量,用C5表示,单位为Ah(安培小时)或mAh(毫安小时)。
3.4 标称电压nominal voltage用以表示电池电压的近视值。
3.5 终止电压cut-off voltage规定放电终止时电池的负载电压,其值为n×2.75V(锂离子单体电池的串联只数用“n”表示,下同)。
4要求4.1外观a) 电池外表面应清洁,无机械损伤,触点无锈蚀;b) 电池表面应有必须的产品标示(见7.1);c) 与蜂窝电话或模拟装置配合,开机应工作正常,锁扣可靠。
锂离⼦电池主要性能指标、主要分类及电池容量衰减的原因锂离⼦电池是⼀种⼆次电池(充电电池),它⾸要依靠Li+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和脱嵌来作业。
在充放电进程中,Li+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况;放电时则相反。
锂离⼦电池⾃商业化以来,被⼴泛应⽤于便携式的电⼦产品中,如笔记本电脑,⼿机、数码相机等,可是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益严重,轿车敞开了从燃油到电动化的浪潮,锂离⼦电池是其动⼒的重要选择之⼀。
下⾯贤集⽹⼩编来为我们介绍更多关于锂离⼦电池的知识,包含:锂离⼦电池⾸要功能指标、⾸要分类、锂离⼦电池容量衰减的原因!⼀同来看看吧!锂离⼦电池⾸要功能指标1、电池的容量电池的容量有额外容量和实践容量之分。
电池的额外容量是指电池在环境温度为20℃±5℃条件下,以5h率放电⾄停⽌电压时所应提供的电量,⽤C5表明。
电池的实践容量是指电池在必定的放电条件下所放出的实践电量,⾸要受放电倍率和温度的影响(故严厉来讲,电池容量应指明充放电条件)。
容量单位:mAh、Ah(1Ah=1000mAh)。
2、电池内阻电池内阻是指电池在作业时,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所遭到的阻⼒。
有欧姆内阻与极化内阻两部分组成。
电池内阻值⼤,会导致电池放电作业电压下降,放电时刻缩短。
内阻巨细⾸要受电池的资料、制造⼯艺、电池结构等要素的影响。
电池内阻是衡量电池功能的⼀个重要参数。
3、电压开路电压是指电池在⾮作业状况下即电路中⽆电流流过期,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
⼀般状况下,锂离⼦电池充满电后开路电压为4.1—4.2V左右,放电后开路电压为3.0V左右。
经过对电池的开路电压的检测,能够判断电池的荷电状况。
作业电压⼜称端电压,是指电池在作业状况下即电路中有电流流过期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
在电池放电作业状况下,当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时,不需克服电池的内阻所构成阻⼒,故作业电压总是低于开路电压,充电时则与之相反。
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标准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电池类型之一,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环保等优点。
为了规范和推动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和应用,各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本文将对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标准进行详细解析。
一、概述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锂离子的脱嵌实现充放电。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环保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增加,锂离子电池的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二、标准解析1IEC标准IEC是国际电工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发布关于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国际标准。
其中最著名的标准是IEC 61960,该标准规定了锂离子电池的型号、尺寸、额定容量、充电电压、放电电压、能量和功率等参数。
此外,IEC还制定了关于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的标准,如IEC 62133等。
2ISO标准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制定了关于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标准。
其中最著名的标准是ISO 12405,该标准规定了锂离子电池的测试方法、安全性能要求和标识要求等。
此外,ISO还制定了关于锂离子电池回收和再利用的标准,如ISO 22400等。
3GB/T标准GB/T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也涉及到了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标准。
其中最著名的标准是GB/T 31485,该标准规定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适用于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
此外,GB/T还制定了关于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的标准,如GB/T 31486等。
三、测试项目及要求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标准涉及到的测试项目非常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外观检查:对电池的外观进行检测,包括尺寸、重量、极性、标识等是否符合要求。
性能测试:对电池的充放电性能进行检测,包括充电时间、放电电流、循环寿命等参数。
安全性能测试:对电池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包括过充电、过放电、短路、过热等条件下的表现。
环境适应性测试:对电池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表现进行检测,包括温度、湿度、振动等条件下的表现。
德信诚培训网
锂离子电池可靠性测试标准
1 目的:
1.1检验本公司所生产二次锂离子电池(除磷酸铁锂外)的各项性能,以确保本公司电池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符合客户要求;
1.2发现明显的或潜在的品质问题,为改善产品品质,提高产品安全性与可靠性提供客观数据支持。
2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及外购的所有型号(除磷酸铁锂外)单体二次锂离子电池。
3 职责与权限:
3.1 测试中心:执行测试及测试记录管理;
3.2 开发部/工程部:协助执行检验测试。
4 定义和术语
4.1 二次锂离子电池:含有锂离子化合物的能够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可
多次充放电的装置,包括电极、隔膜、容器和端子。
本标准中定义指我司外购的二次液态锂离子电池和二次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4.2 充电限制电压:电池由恒流转入恒压充电时的电压,未特殊定义其值为4.20V。
4.3 额定容量:电池在环境温度20℃±5℃条件下,以5h率放电至终止电压
时所应提供的电量,用C5表示,单位是Ah(安·时)或 mAh(毫安·时)。
4.4 标称电压:用以表示电池电压的近似值。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锂离子电池国内外测试标准
锂离子电池的测试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电性能测试:包括充放电容量、循环寿命、倍率性能、自放电率等。
热性能测试:包括热稳定性、热释放速率、电池内温升等。
安全性能测试:过充、过放、短路、撞击等。
环境适应性测试:高温、低温、湿度等。
在国际上,锂离子电池的测试标准和规范主要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STM)制定。
IEC 62660-1是锂离子电池的通用测试方法,规定了锂离子电池的基本测试方法,包括电性能、热性能、安全性能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测试。
IEC 62660-2规定了锂离子电池的分类和标识规则,包括电池的型号、额定容量、电压、生产日期等信息。
IEC 62660-3则规定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要求,包括电池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生产工艺等方面的要求。
ASTM D5296-17也是锂离子电池的测试标准和规范,其中规定了锂离子电池的基本测试方法,包括电性能、热性能、安全性能等方面的测试。
在国内,ISO在动力锂离子电池方面制定的标准有ISO 12405-1∶2011《电驱动车辆———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及系统测试规程第1部分:高功率应用》、ISO 12405-2∶2012《电驱动车辆——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及系统测试规程第2部分:高能量应用》及ISO 12405-3∶2014《电驱动车辆——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及系统测试规程第3部分:安全性要求》,分别针对高功率型电池、高能量型电池以及安全性能要求,目的是为整车厂提供可选择的测试项和测试方法。
总的来说,这些标准都是为了确保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问题,如电池爆炸、起火等。
起动用锂离子蓄电池性能试验方法及技术要求
1.电池外观检查
检查电池外观是否有明显的损伤、变形或漏液现象。
2.循环寿命测试
采用充放电循环测试方法,按照规定的充放电条件进行多次充放电循环,并记录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充放电效率、内阻等指标。
3.容量测试
通过恒流放电测试方法,测量电池的实际存储容量。
测试时需将电池充满电,然后以标准电流进行放电直至电池电压达到截止电压。
4.短路测试
将电池的正负极短接,观察是否产生明显的短路现象,并记录短路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5.高低温试验
将电池置于低温或高温环境中,并记录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压、容量、内阻等指标。
测试温度范围根据实际使用环境确定。
6.震动试验
将电池放置在振动台上,按照规定的振动频率和幅度进行震动测试,观察电池是否有损坏、松动或漏液现象。
7.安全性测试
包括过充、过放、短路、过温等测试,通过模拟电池在异常工作状态下的性能表现,评估电池的安全性能。
8.充电性能测试
测量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流、电压、内阻等指标,以评估电池的充电效率和充电性能。
9.自放电测试
测量电池在不工作状态下的自放电速率,以评估电池的贮存性能。
10.电子负载测试
通过连接电子负载装置,模拟电池在实际负荷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包括电流、电压波形、温度等。
以上试验方法及技术要求是对起动用锂离子蓄电池进行全面评估的基本指标,本着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原则,能够保证电池正常工作并符合用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