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尾矿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301.36 KB
- 文档页数:4
铁矿尾砂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铁矿尾砂是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固体废弃物,其产量庞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减轻环境压力,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国内外钢铁企业与科研机构展开了铁矿尾砂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
一、铁矿尾砂简介铁矿尾砂是指矿山开采、矿选、烧结、冶炼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固体废弃物。
尾砂存在的时间通常比铁矿石更长,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利用,铁矿尾砂将对土壤、水源、空气等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铁矿尾砂的成分复杂,通常包含强酸性离子、重金属、微量元素等多种有害物质,在堆放和储存过程中可能产生自燃、塌方等危险。
因此,铁矿尾砂的处理与利用是钢铁企业做好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要举措。
二、铁矿尾砂综合利用技术随着环保理念的发展和政策法规的逐渐完善,铁矿尾砂的处理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目前,国内外常见的铁矿尾砂综合利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混凝土制备技术将一定比例的铁矿尾砂与水泥、骨料等原材料混合后,在机械制备设备中均匀搅拌,最终制成混凝土材料。
该技术具有资源利用效益高、重金属含量低、混凝土性能稳定等优点,在工业建筑、公路、桥梁等领域应用广泛。
2. 红砖制备技术将铁矿尾砂与黏土、水泥等原材料混合成泥浆状,经过塑性成形、干燥、烧结等多个工艺步骤制成红砖材料。
该技术不仅可节约水泥等资源,还可减少土地占用、降低建筑成本,是推广的一种环保型建材。
3. 活性矿物填充料制备技术将铁矿尾砂经过酸碱处理、煅烧等工艺,获得一定的活性性能后,作为一种新型的填充料应用于水泥、玻璃等领域。
与传统的天然矿物填充料相比,活性矿物填充料不仅稳定性好、吸附能力强,还可以减少环境生态压力,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铁矿尾砂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展望铁矿尾砂作为稀缺的矿产资源,其可持续开发利用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国内外的钢铁企业不断探索开发创新,力求在经济效益、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实现多赢。
在技术层面上,钢铁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基础理论、工艺改进、产品升级等方面的创新和突破。
68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及研究进展张 彪1,姜春志2(1.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运城 044000;2.国家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徽),安徽 淮南 232000)摘 要:概述了国内铁尾矿资源现状,综述了铁尾矿综合利用及研究进展,指出了研究利用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铁尾矿;综合利用;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D92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21-0068-2收稿日期:2020-11作者简介:张彪,男,生于1990年,汉族,河南周口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矿物加工工程。
铁矿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资源。
近年来,铁矿石消耗量日益增大,铁尾矿排放量逐年增多。
铁尾矿大量堆积,既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又极易产生空气和土壤污染,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尤其面对极端自然天气,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导致铁尾矿处理成本提高,严重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
当前,尾矿综合利用是固废综合利用的重要方面,也是矿产资源高效与循环利用的必然要求。
铁尾矿综合利用不仅能回收有价成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能变废为宝,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良好发展。
1 铁尾矿资源现状铁尾矿通常指在铁矿石分选铁精矿过程中排出的尾砂废料。
我国铁尾矿主要以磁铁尾矿和赤铁尾矿为主,分布多集中于内蒙、四川、辽宁、河北、湖北等地区。
近些年,我国铁尾矿综合利用率不断提升,由2008年的7%上升到2018年的27.69%,但仍低于国外水平[1]。
2018年我国铁尾矿总产生量约4.76亿t,约占全国尾矿总产生量39.3%,相较其它尾矿,铁尾矿占比最大[2]。
受矿石产地和选矿工艺等因素影响,铁尾矿虽然成分和含量不尽相同,但化学组成基本相似,主要有SiO 2、Al 2O 3、Fe 2O 3、CaO、MgO、Na 2O 等[3]。
2 综合利用及研究现状我国铁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主要集中在有价成分回收、矿山回填、路基填筑、土地复垦、土壤改良及制备建筑材料等方面。
随着矿山的开采和钢铁行业的不断发展,铁尾矿作为选矿后的废弃物,其储存量也在不断增加。
据统计,2018年我国尾矿总产生量约为12.11亿t,其中铁尾矿产生量最大,约为4.76亿t,占尾矿总产生量的39.31%o因技术限制,铁尾矿一般作堆填处理,这既造成了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又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另外铁尾矿坝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铁尾矿资源的二次利用,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短缺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铁尾矿乱堆乱放带来的环境破坏。
因此,广大科研人员正在积极探索铁尾矿的综合利用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铁尾矿的综合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绿色矿山建设目标,需要更加深入地开展铁尾矿综合利用研究。
目前铁尾矿的综合利用方向主要有:铁尾矿中有价组分回收、填充采空区、制备肥料和土壤改良剂、制备混凝土和路基材料以及制备建筑材料等。
本文将对国内铁尾矿的综合利用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以期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铁尾矿综合利用研究现状1.1铁尾矿有价组分的回收技术我国铁尾矿的种类繁多,性质复杂,产地和选矿工艺不同,其成分和含量也不尽相同,但其化学成分基本相似,主要有Sio2、A1ckFe2。
3、CaO x Na?O等。
提取尾矿中的金属、非金属元素,对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I等采用磁选后磁化焙烧工艺从铁尾矿中回收铁,当煤和铁尾矿质量比为1:100时,在800°C下焙烧30min后再球磨15min,得到铁品位为61.3%、回收率为88.2%的铁精矿产品。
李芸邑等采用磁化焙烧-磁选分离工艺从鞍山市齐大山风水沟铁尾矿库中回收铁粉,并研究了焙烧温度、保护气流速、磨矿时间等对回收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炭的质量为铁尾矿的0.8%、焙烧温度为800℃、保护气流速为11/min、焙烧时间为30min、磨矿时间为2min、激磁电流为2A时,可获得铁品位58%、回收率大于80%的铁精矿。
钢铁冶炼渣铁尾矿处置技术的研究钢铁产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之一,但随着钢铁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冶炼渣和铁尾矿的排放问题也日益凸显。
对于这些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不仅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也直接影响到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及资源利用率。
因此,钢铁冶炼渣铁尾矿处置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钢铁冶炼渣铁尾矿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钢铁生产过程中,热量和质量的失控所导致的。
冶炼渣的主要成分为氧化物、硅酸盐、钙、镁及铁氧化物等,含铁尾矿则主要以磁铁矿和赤铁矿为主。
钢铁冶炼渣铁尾矿作为一种资源低成本、且含有铁等金属元素的物质,如何用最低成本将其转化为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新资源,已经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热门课题。
在钢铁冶炼渣铁尾矿处理技术上,国内外学者都做出了许多有关尾矿处置技术的研究。
其中,贫铁矿回收技术被广泛应用。
通过合理控制冶炼过程、提高冶炼炉效率、增加还原性材料投入量,降低还原焦的品位以及增加还原热,从而使大量含铁尾矿得到了回收和利用。
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微生物菌群可以有效填埋和补强渣铁尾矿,加速其稳定化和固化。
以利用生物酸、还原酶和某些菌株为代表的微生物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促使渣铁尾矿产生有机质,形成抗压、抗剪强的生物填埋体。
同时,该技术还可以降低渣铁尾矿压缩性、提高尾矿的透气性和水分透过率,从而使处理后的尾矿固化效果更为理想。
另一种被广泛探索的技术是碳热还原处理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高温炉内碳还原反应,将冶炼渣转化为固态物质。
由于反应所需耗能较大,碳热还原技术并不适用于中小型企业的尾矿处理工艺。
但针对大型冶炼产业,其具有处理效率快、操作简单的优点,同样能够使冶炼废渣快速得到处理和利用。
除了传统的处理技术,还有一些新兴的处置技术值得关注。
目前,工程技术领域内的创新思想已进入到了“创造价值”的阶段,推动建设绿色、智能等钢铁冶炼工厂,研发新材料生产技术成为了发展方向。
在这个趋势下,钢铁冶炼渣铁尾矿的处理技术也必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
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与探讨现如今我国铁矿山平均每年的尾矿排出量高达1.3亿吨,而尾矿中的平均含铁量达到11%,甚至部分含铁量高达27%。
这就致使我国每年废弃的尾矿中含铁量可达到1410万吨。
随着尾矿的日益增多,尾矿库堆积成山,这不仅浪费空间同时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空气环境同时对水质和土壤也有极大的影响。
因此现如今如何对尾矿实行再利用是我国的矿业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因此我国针对尾矿再利用这一问题开展了研究。
标签:铁尾矿;尾矿再选一、我国铁尾矿资源现状及特点(一)铁尾矿资源现状随着工业发展的进步,我国铁尾矿的排量日益增加,根据数据调查显示,我国的铁尾矿堆积量逐渐递增,截止2015年尾矿的堆积量已超过了75亿吨。
造成此结果的原因无疑有两点。
其一,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日益发展,我国对于铁礦的开采需求越来越大,同时铁矿石的品味较低,这直接致使尾矿的增加。
其二,相比于我国其他的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而言我国的铁尾矿利用率极低,仅有10%。
而在日本德国等国家其铁尾矿的利用率远远超过我国。
我国重工业得日益发展,随之带来铁尾矿的排量呈直线上升。
如此一来不仅对我国得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同时资源也无法得到合理的利用。
(二)铁尾矿特点相比较而言我国的铁矿细又杂,正是如此,我国的尾矿便品味更低,其颗粒更细十分容易泥化,因此由于这一特性也给尾矿再选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挑战。
(1)品位低、粒度细。
铁尾矿是经过原矿的再次筛选而得出的,故而相比较原矿而言其含铁量较低,甚至不到10%。
针对尾矿再选工作,为使入选品味更高需要进行抛尾工作,如此一来便又增强了尾矿再选工作的难度。
(2)含铁矿物嵌布粒度细、共生关系复杂。
铁尾矿其中的含铁矿物粒度较细,这也给矿选工作带来了困难。
在铁尾矿中,其相应的含铁矿物质式细粒微粒状,通常包裹在脉石中,正因如此其极少出现解离,而铁尾矿中的赤褐铁矿物会和脉石矿物相互融合,致使其共生关系较为复杂。
(3)易泥化。
众所周知,铁尾矿均是经过对原矿的再次筛选而得到的,其中铁矿物所嵌步其中的粒度较细,铁尾矿在再选工作之前需要进一步的打磨,而在打磨过程中,铁尾矿会产生粘土类矿石,此类矿石的硬度较低,因此极易泥化最终变成矿泥。
我国铁尾矿综合利用途径的研究进展
刘璇;张强;李有仓
【期刊名称】《商洛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38)2
【摘要】为了推动我国铁尾矿综合利用工作、有效缓解因尾矿堆存而引发的系列问题,从我国铁尾矿特性、大宗利用技术途径和高值化利用技术途径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目前我国铁尾矿常见的综合利用途径。
综合分析发现,有价元素和矿物回收存在低品位、难选别的铁尾矿回收效率有待提高的问题。
水泥基材料和充填材料制备技术缺乏相应的产品标准和法律法规。
高值化利用技术还需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试验验证以便早日实现工业化生产。
进一步探讨了铁尾矿利用未来发展展望并提出鼓励加强技术创新与研究、完善法规政策及标准体系、探索多元化利用新途径、加大研发和推广资金支持力度等建议。
【总页数】8页(P51-58)
【作者】刘璇;张强;李有仓
【作者单位】商洛学院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矿产资源清洁高效转化与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冶金矿山尾矿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大西沟矿业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981
【相关文献】
1.我国铁尾矿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2.我国铁尾矿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3.铁尾矿的综合利用途径
4.铁尾矿的综合利用途径研究
5.甘肃某铁尾矿工艺矿物学与综合利用途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专业编写铁尾矿回收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三五规划》核心提示:铁尾矿回收再利用项目投资环境分析,铁尾矿回收再利用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铁尾矿回收再利用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铁尾矿回收再利用行业竞争格局分析,铁尾矿回收再利用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铁尾矿回收再利用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铁尾矿回收再利用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铁尾矿回收再利用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铁尾矿回收再利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提供国家发改委(甲、乙、丙)级资质中投信德——专业编写各类商务报告【主要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批地、贷款融资、环评、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工程师】高建(先生)会给您满意的答复【报告说明】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批地、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行业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
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
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如试验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报告的说服力。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铁尾矿在水泥基材料中应用的研究进展铁尾矿在水泥基材料中应用的研究进展郭增1,2,常智慧1,2,王伟1,2,刘天水&(1.商洛学院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陕西商洛726000;2.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商洛学院),陕西商洛726000)摘要:铁尾矿的活性可激发性及与天然砂成分的相似性确立了其在水泥基材料中广泛应用的地位,有效利 用其物理及化学性质,提高其利用率,可有效减少因其堆存而带来的环境问题。
综述了铁尾矿在水泥熟料、水泥 掺合料、混凝土及墙体材料等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铁尾矿;水泥基材料;综合利用中图分类号:X75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0912(2019)12-0026-03铁尾矿是铁矿石经破碎、磨矿、分选等选矿工艺 后排放的固体废物[11,与天然砂成分相似P1,其坚固性、密度和压碎指标等都符合建筑用砂要求。
据统计,我 国现有尾矿库10 000余座,尾矿堆存近50亿尾矿的大量堆存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并污染 环境,进而严重威胁下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因此需要开展尾矿综合利用,提高铁尾矿利用效率,进 而实现铁尾矿的资源化利用。
而铁尾矿经热活化、化 学活化和机械力活化,具有一定的活化性能,可在水 泥基材料中应用,是铁尾矿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 一。
文中综述了铁尾矿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进展,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1铁尾矿在水泥中的应用1.1铁尾矿作原料煅烧熟料水泥熟料主要由C j S X j S X j A及CUAF等组成[5!,其中C b S能促使产生含有较多OH+的Ca(OH)2在钢筋 表层形成钝化膜,防止其不被Cl-及空气侵蚀,保证了 钢筋和混凝土的紧密性,进而提高了力学性能\但CaS的形成需要较高温度和一定时间,因此研究合适 配比的尾矿掺量和外加剂种类以降低水泥生产能耗 是目前的重要课题。
王金忠等n以铁尾矿制备水泥发 现,铁尾矿中的微量元素能促进碳酸盐和盐酸盐分 解,对C f吸收f-CaO生成Cjfi的反应有促进作用,使 得熟料的结晶温度降低,进而使得生料的易烧性得到改善,降低了熟料的能耗;罗力等w用石灰石、石英砂 和铁尾矿制备水泥熟料,研究发现铁尾矿硅铝质成分 会降低水泥烧结中碱性成分的生成,极大地降低了煅 烧温度和能耗,减少成本;徐庆荣M等用铁尾矿制备硅 酸盐水泥熟料,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为:铁尾矿、钢渣和石灰粉按17:13:70的比例在1 400 T;锻烧 25 min,减少了熟料生产的能耗,从而降低了生产成 本;郑永超^等用铁尾矿制备BSAC,通过实验确定最 佳工艺为:煅烧石灰石、矾土、氧化铝、铁尾矿、二水石 膏按48:17:15:10:10的比例,在1 350 t锻烧20 min后 加入8%的天然石膏和石灰石制成水泥,再按1:3的胶 砂比、0.6的水胶比制备胶砂试块,试块的28 d抗压强 度达52.5 MPa;这些水泥熟料的制备,在大量资源化 利用铁尾矿的同时,使得熟料的生产条件向低温煅 烧、环境影响较低等环境友好方向发展,也是铁尾矿 资源综合利用及循环经济所鼓励发展的方向。
我国铁尾矿的综合利用现状以及研究进展作者:李亮王守信司炎飞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32期摘要:本文在阐述了我国铁尾矿资源的现状和其危害的基础上,说明了铁尾矿利用的必要性,并叙述了铁尾矿综合利用的现状和所取得一些研究进展,间接地指明了铁尾矿利用的发展方向关键词:铁尾矿综合利用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2-594-02铁尾矿是矿山企业在一定经济条件下的下排出的“废弃物”,在我国矿山排放的尾矿中,铁尾矿量达26亿吨,由于铁尾矿多已碎磨至0.07 ~ 0.15 mm 以下,大量铁尾矿不仅使大量土地被占用和资源被浪费,因建设和维护尾矿库耗费大量资金,污染了环境,浪费了许多的宝贵资源[1],甚至因管理不善发生各种事故。
但铁尾矿又是潜在的二次资源,大力开展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1 铁尾矿的化学组成铁尾矿是选矿后的废弃物,是工业固体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除了含有少量的金属外,其主要的矿物组成是脉石矿物,通过调查,我国主要铁矿山所排放的铁尾矿组成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铁尾矿的主要化学组成是:Al2O3,SiO2,CaO ,Fe2O3 ,MgO,化学组成成分的含量随地区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其矿物成分主要是方解石,赤铁矿,石英,白云石,长石等,与天然砂的矿物成分相似。
2 铁尾矿综合利用的必要性随着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铁矿石尾矿在固体废弃物中所占的比列越来越大,其带来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1)严重污染环境铁尾矿受到腐蚀时,以及尾矿中可迁移的元素发生迁移时,将会对大气和水土造成严重污染,并导致土壤退化,植被破坏,严重的甚至会威胁到人畜的生命安全,并且尾矿库产生的粉尘可以到达很远的地方,如果到达干旱多风地区,往往会出现沙尘暴天气。
2)铁尾矿占用了大量的土地铁尾矿的堆存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当然也包括许多生产力很高的良田、耕地,且随着尾矿的排放数量的增加,其占用的土地也必然会越来越多,那么这就必然会导致尾矿库所在的地区的土地资源失去了平衡,这样将来这里的人们也将会失去生存的空间。
铁尾矿资源化利用现状铁尾矿是矿山企业的主要固体废弃物之一,其堆放和处置已成为环境治理的难点。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铁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已成为可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首先,铁尾矿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和其他矿物元素,如锰、铜等。
这些矿物元素在铁尾矿中以残余金属、氧化物、硅酸盐类矿物等形式存在,为铁尾矿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可能性。
其次,铁尾矿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多样化。
其中,高标号水泥的制备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高标号水泥的主要原料包括铁尾矿、石灰石、硫酸渣和粉煤灰等,其中铁尾矿的用量可达到15%左右。
通过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这些原料被加工成性能完全符合要求的高标号水泥。
使用铁尾矿代替传统的硅质和铁质原料,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熟料质量。
此外,铁尾矿还可以用于冬季生产。
由于铁尾矿粉含水量较高,为保证顺利下料,应采取强制给料。
在窑尾预分解系统中应加强防堵措施,多加空气泡稳定煅烧系统。
实践表明,尾矿和废石用于冬季生产效果更好。
然而,铁尾矿的资源化利用仍存在一些挑战。
例如,部分铁尾矿中含有可提取的有色金属、稀有或稀土金属,这些金属的提取和利用技术难度较大,且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由于铁尾矿成分复杂,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和废水,这些废弃物如不能得到妥善处理,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铁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未来,应进一步加大投入,深入研究铁尾矿资源化利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实现铁尾矿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铁尾矿处理的监管和管理,确保资源化利用过程的环保和安全。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断开采和利用,铁尾矿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废弃物,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
铁尾矿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导致了大量资源的浪费。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铁尾矿的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了可能。
本文将围绕铁尾矿建材资源化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铁尾矿建材概述铁尾矿是指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由铁矿石经过破碎、磨矿、选矿等工序后剩余的废石和矿渣组成。
有色金属矿山尾矿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有色金属矿山建设越来越多。
金属矿山大量堆存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这些尾矿中部分金属元素和非金属矿物含量较高,具有较大回收价值与资源化利用前景。
本文首先分析有色金属尾矿概况,其次探讨有色金属尾矿的综合利用,最后就应用前景进行研究,可为有色金属尾矿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属加工;智能化;物联网;信息化引言通常,有色金属高品位矿堆经采矿、选矿、冶炼、加工等工序,通过上下游产业深度加工成金属制品后,才可用于各行业,如制冷空调、航空航天材料、电动汽车等。
尾矿是选矿过程中对有用金属进行富集后的废弃矿物,一般经管道排至尾矿库堆存。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执行力度的加大,尾矿库面临巨大压力。
大多数尾矿虽已不再富含对人类具有重要意义的有色金属,但仍有相当价值可供挖掘。
1有色金属尾矿概况有色金属尾矿是指矿石经过破碎、筛分、磨矿以及各种选别工艺选取有用金属后排放的脉石矿物与选矿工艺用水的混合物。
是矿山开采和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固体废弃物之一,各种尾矿的物理化学性质因岩石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矿性质、选矿工艺和尾矿库储存期间的风化程度。
我国的有色金属矿产丰富,但是有色金属采选回收率只有50%~60%,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色金属矿山尾矿的堆存已达21亿t,这些尾矿中大都含有多种有价金属和非金属矿物,是宝贵的二次矿产资源。
对有色金属尾矿的有效处理和综合利用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对于金属矿山尾矿资源化利用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步较晚。
近年来,随着资源日益枯竭及环保压力增大,尾矿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本文从金属矿山尾矿资源化利用出发,重点阐述了从金属矿山尾矿中回收有价成分、利用金属矿山尾矿充填采空区、利用金属矿山尾矿制作建筑材料(如混凝土、砖、陶粒和陶瓷)等研究,以期为金属矿山尾矿资源化利用提供有益借鉴。
279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铁尾矿规模化利用研究现状及其利用途径刘爱平,曹苗佳,张雄涛(华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摘 要:本文介绍了目前铁尾矿综合利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铁尾矿规模化应用的广阔前景,是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铁尾矿;研究现状;利用途径中图分类号:TU5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19)11-0279-2收稿日期:2019-11作者简介:刘爱平,女,汉族,河北承德人,本科,研究方向:材料科学。
我国的钢铁等重工业正在迅猛发展,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其中一大问题则是我国的尾矿库数量及尾矿堆存量巨大,还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据调查,目前的尾矿废渣量高达十几亿吨,处理不当,利用率低,并且逐年增加上亿吨,不光是许多矿山企业头疼的问题,也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主要表现在:①破坏土壤结构。
由于铁尾矿数量巨大,因此只得堆放在露天,长期直接与土地接触,再加上自然条件作用,极容易使铁尾矿中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长此以往,改变了土壤的酸碱性,稳定性,孔结构,湿度等,不利于农作物的种植。
②污染水源。
在自然环境下,铁尾矿由于雨水冲刷,易随水流汇入河流、湖泊等自然水源,铁尾矿中含有重金属物质,会打破水中生态平衡,水质改变、富营养化等严重问题随之而来,鱼群等水生生物也会受到污染,流入生物链,最终的受害者还是我们自己。
③大气受到污染。
研究发现,与空气接触的铁尾矿除了自身的挥发,粉末的随风飘散,还会与空气中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进而释放对植物、动物、人体有害的气体。
④浪费土地资源。
巨量的铁尾矿产生量,使得矿山企业不得不征用那些用来种植农作物的高产量土地以及种植树木的土壤肥沃的土地,并且征用的土地面积有增无减,致使当地的粮食生产总量下降。
⑤安全隐患。
由于铁尾矿露天而放,加之雨水冲刷,风化等原因,使得铁尾矿堆松弛,若发生塌方等事故,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