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学原理(刘长敏)6精品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2.19 MB
- 文档页数:167
《国际政治学原理》教学大纲刘长敏编写国际政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82 目录前言 (85)第一章导论(9学时) (86)第一节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 (86)一、国际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与学科范畴 (86)二、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86)三、国际政治研究的实用方法 (86)第二节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87)一、国际政治学形成的条件 (87)二、国际政治学的理论渊源 (87)三、国际政治学的发展与演变 (87)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政治学理论 (88)一、马克思主义研究国际政治的基本方法 (88)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际政治的重要理论 (88)第四节中国的国际政治学 (89)一、中国国际政治学的建立与发展 (89)二、中国国际政治学的现状 (89)三、中国的国际政治学理论框架 (89)思考题 (89)拓展阅读书目 (89)第二章当代西方国际政治学基本理论(9学时) (90)第一节西方国际政治学的主要流派 (90)一、理想主义学派 (90)二、现实主义学派 (90)三、新现实主义学派 (90)四、新自由主义学派 (90)五、建构主义学派 (91)第二节西方国际政治学基础理论 (91)一、均势理论 (91)二、霸权理论 (91)三、相互依赖理论 (91)四、世界体系理论 (91)思考题 (91)拓展阅读书目 (91)第三章国际政治行为主体(9学时) (93)第一节国际政治行为体 (93)一、国际政治行为主体 (93)二、国家政治行为体及其特征 (93)三、非国家行为体及其特征 (93)第二节民族与国家 (93)一、近代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93)国际政治学原理二、民族国家及其特征 (94)三、民族主义与当代国际政治 (94)第三节国家利益与国家实力 (94)一、国家利益及其特征 (94)二、国家利益与国家权力 (94)三、综合国力及其判定 (94)第四节国家对外决策 (95)一、国家对外目标 (95)二、国家外交决策过程 (95)三、影响外交政策的基本因素 (95)四、外交政策的决策模式 (95)思考题 (95)拓展阅读书目 (96)第四章国际政治的体系、格局与秩序(9学时) (97)第一节国际政治体系 (97)一、国际政治体系的内涵 (97)二、国际政治体系的基本特征 (97)三、国际政治体系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 (97)第二节国际政治格局 (98)一、国际政治基本格局 (98)二、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 (98)三、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模式 (98)第三节国际政治秩序 (99)一、秩序与格局 (99)二、国际秩序理论的演进 (99)三、各国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99)思考题 (100)拓展阅读书目 (100)第五章国际政治的制约因素分析(9学时) (101)第一节自然因素 (101)一、自然三要素 (101)二、地缘政治学 (101)三、自然因素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 (101)第二节科技因素 (102)一、科技的发展及主要内容 (102)二、科技革命对国家对外行为的影响 (102)三、科技革命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102)第三节军事因素 (102)一、军事因素及其构成 (102)二、军事因素与国家对外决策 (103)三、军事因素与当代国际政治关系 (103)第四节文化与意识形态因素 (103)一、文化与国际政治 (103)83国际政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84 二、意识形态与国际政治 (103)思考题 (103)拓展阅读书目 (104)第六章国际冲突、合作与安全(9学时) (105)第一节国际冲突及合作 (105)一、国际冲突及其处理 (105)二、国际合作及其特点 (105)第二节战争与和平 (105)一、国际战争 (105)二、西方关于战争起源的理论 (106)三、马克思主义战争观 (106)四、核战争时代的基本理论 (106)第三节国际安全 (106)一、国际安全的概念 (106)二、国际安全关系的不同观点 (107)三、国际安全战略选择 (107)四、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 (107)第四节国际和平维持机制及其建设 (107)一、冷战结束后对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107)二、和平维持机制及其建设 (107)思考题 (108)拓展阅读书目 (108)其它参考文献 (109)一、建议阅读的专业书目 (109)二、建议阅读的相关学术刊物 (109)国际政治学原理前言国际政治学原理是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之一。
ppt课件大纲•政治学概述•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政治参与与政治文化•国家与政府目•国际政治与世界秩序•政治发展与政治改革录政治学概述政治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政治学的定义研究对象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意义有助于深入了解政治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政治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
政治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发展历程现状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按照权力作用方式划分,可分为强制性权力和非强制性权力。
按照权力性质划分,可分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文化权力;按照权力主体划分,可分为国家权力、社会权力和个人权力;政治权力的定义:政治权力是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
它体现在政治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或原政治权力的分类政治制度的定义政治制度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方法的总和,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及选举制度等。
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问题的制度;即政体,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指国家的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之间的关系;指国家法律规定或实际生活形成的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及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方式。
宪法制度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的关系政治权力是政治制度的基础和前提。
政治制度是政治权力的产物和表现,它必须适应政治权力的要求,为政治权力服务。
政治制度是政治权力的保障和规范。
政治制度可以保障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稳定性,规范政治权力的运行方式和范围,防止政治权力的滥用和腐败。
政治权力和政治制度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政治制度可以影响政治权力的分配和运行方式,而政治权力也可以改变或塑造政治制度。
政治参与与政治文化政治参与定义指公民通过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和规则,以及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
政治参与形式包括投票、选举、结社、游行、示威、抗议等,以及通过媒体和网络表达政治意见和诉求。
第六章国际行为的基本形式第一节国际政治行为一、国际行为及其产生1、国际行为的概念国际行为是指国际行为主体的对外行为及其相互行为。
2、国际行为的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前,国家的对外行为和对外交往是有限的、局部的、偶然的。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整个世界从经济上和政治上联成一体,国家的对外行为和相互行为成为国际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M际行为的基本方式1、外交方式,即各国政府通过某驻外使节或政府官员通过谈判和协商来调整和处理国家间的相互关系。
2、经济方式,即通过制定和实施一定的经济政策,采取某种经济行动,影响他国的对外行为或相互关系。
3、军事方式,即通过对外实行暴力或威胁使用暴力来支持或打击特定的行为对象。
4、文化方式,或称为信息手段,即通过宣传媒介或其他宣传方式,影响对象国的公众舆论或公众思想,来向该国政府施加压力,借以影响该国的对外行为。
二、国际行为的基本特点1.为一定的利益和目标服务的2.在一定的范围或领域A进行的3.以一定的经济、军事实力为基础的第二节国际冲突及其解决一、国际冲突(international conflict)的内涵1、国际冲突的内涵国际冲突是指行为主体之间为实现各自的利益和目标而进行的对抗性相互行为。
是行为主体由于所追求的利益和目标不同而处于自觉的对立之中的相互活动。
2、国际冲突与国际竞争国际竞争是指各行为主体之间为实现各自的利益和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竞赛或争胜。
冲突更多地意味着0标和利益的直接对立和交锋,具有某种直接对抗性,大都以零和结局为基础;竞争则更多地是一种攀比、超越和追赶的状态。
一国的目标实现可以不影响他国的利益竞争状态下0标实现的一般形式冲突状态下目标实现的一般形式二、a际冲突的类型1.从冲突的內容或领域上区分: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冲突等不同形式。
2.从冲突的性质上区分:局部的/全面的;内部的/外部的:根本的/次要的等类型。
3.从冲突的表现形式区分:语言象征性/实际行动;非暴力/暴力冲突等形式。
《政治学原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政治学原理》的第四章,主要讲述了国家的本质、国家的起源和国家的基本制度。
具体内容包括:国家的定义和特征、国家的起源和发展、国家的基本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国家的定义和特征,掌握国家起源和发展的基本原理。
2. 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制度,理解其运行机制。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国家起源和发展的基本原理,我国基本制度的运行机制。
2. 教学重点:国家的定义和特征,我国的基本制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政治学原理》、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我国国旗、国徽、国歌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国家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讲解国家的定义和特征,阐述国家起源和发展的基本原理。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的基本制度,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引导学生理解其运行机制。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我国基本制度的优缺点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5. 随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国家的定义和特征、国家起源和发展的基本原理、我国的基本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国家的定义和特征。
(2)请阐述国家起源和发展的基本原理。
(3)请分析我国的基本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2. 答案:(1)国家的定义:国家是一个具有独立主权、领土、人民和政权的统一整体。
特征:国家具有阶级性、主权性、政治性、法治性和人民性。
(2)国家起源和发展的基本原理:国家起源于社会矛盾的不可调和,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多种因素影响。
(3)我国的基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一讲国际政治行为体本讲主要内容一、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类型二、国际政治中的国家行为体三、国际政治中的国家主权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类型国际政治行为体:国家行为体:民族国家非国家行为体:[1国际组织: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建国际组织[2宗教组织 [3个人[4政党[5政治运动[6跨国公司1.国家行为体(一)国际政治中的国家概念(二)国家的分类(三)国家作为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特征一、国家行为体概说1,作为国际关系行为体主角的并不是任意的国家,而是民族国家,或者说是主权国家早期的国家现代的国家2,主权国家最先产生于欧洲,它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有关国家主权原则的确立和延续主权国家的基本特征传统的观点:居民、领土、政权组织、主权现代的观点:认同、忠诚4,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自然因素思想观念因素制度因素5,国家的基本政治职能维持秩序分配资源作为认同的核心国家的类型1,国家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经济上的差异军事上的差异人口规模上的差异民族构成上的差异2,国家分类的多样性能力标准:强国与弱国意识形态标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宗教标准:伊斯兰教、天主教、东正教、佛教文化标准:亨廷顿的观点民主标准:民主与专制其他标准三、国家主权1,主权概念的提出布丹霍布斯格劳秀斯卢梭2,主权概念的二重性主权与国家内部政治和法律上的权力相关主权与其他国家的权力相关3,主权的两个组成部分对内主权对外主权所谓国家主权(sovereignty)就是指一国固有的处理其国内和国际事务而不受他国干预或限制的最高权力。
国家主权的属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内的最高管辖权。
即国家对其领土内的一切人或事物以及领土以外的本国人实行最高的统治权。
这是国际法已经确认的属地优越权和属人优越权的具体体现。
2、对外的独立平等权。
即在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中国家行使权力的完全自主性,排除任何外来的干涉和限制。
各国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采取自主的对外行为,各国在国际法意义上的权力地位一律平等。
国际政治经济学复习提纲1、历史:IR、IPE的发展2、理论:(1)现实主义:霸权稳定论(2)自由主义:相互依存论(广义、狭义——敏感性&脆弱性)(3)依附理论:正统、激进、改良(4)斯特兰奇:金融、安全、生产、知识四种结构性权力3、实践:(1)贸易:贸易保护主义(P187)、战略性贸易政策(P212)、地缘经济学、地缘外交(P213)、自由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李嘉图(P185)、汉密尔顿(P187)(2)金融:布雷顿森林体系(P226)、牙买加体系(3)跨国公司(4)地区主义:地区、地区主义定义,三个地区主义进程及比较(P322—342)。
4、具体问题A:IPE的三个主要理论流派是什么?其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以及三个理论流派的比较?B:汉密尔顿、李斯特、重商主义、经济民族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战略性贸易政策、补偿性贸易政策?C:欧洲一体化的三大支柱?D:三大地区主义?E:国际公共产品?F:依附论的内容、评价、实践地区、如何改良及从其中获得何种教训?G:经济外交?H:全球化的三个含义?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学习的目的与意义。
学习时应注意的事项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渊源,及其在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地位。
本章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是国际政治经济互动的形式与机制。
一、定义和研究对象:1、定义:A:吉尔平的综合说:IPE是一门关于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问;B:斯特兰奇的分析框架说:把IPE看成是一个分析框架,这门学科是研究影响到全球生产、交换和分配体系,以及这些体系所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念组合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安排C:本书: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国际关系中的政治与经济互动的新兴学科。
2、国际政治和经济互动的形式:A:琼·斯佩罗:政治框架制度决定经济利益分配;国际政策决定过程中的政治意图和经济利益是相互影响的;国际经济关系本身就是国际政治关系(经济实力是国际政治权力最重要的源泉)B:金德尔伯格:国内经济与国际政治;国内政治与国际经济;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