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成反应

  • 格式:ppt
  • 大小:161.50 KB
  • 文档页数:2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4-16 3
•环烷烃的催化加氢
环烷烃催化加氢后生成烷烃,比较加氢条件知,环丙烷、环丁烷、 环戊烷、环己烷开环难度依次增加,环的稳定性依次增大。
环烷烃
环丙烷
环丁烷
环戊烷
环己烷
加氢催化 剂 加氢温度 /℃
Ni 80
Ni 200
Pt 300
Pt 300
>
2012-4-16
4
(2)与卤化氢加成 ) (a)对称烯烃和炔烃与卤化氢加成 对称烯烃和炔烃与卤 )
3. 加成反应 (addition reaction) . •定义
烯烃或炔烃分子中存在π键,π键键能较小,容易断裂形成两个σ 键。即能在含双键或三键的两个碳原子上各加上一个原子或原子团 的反应即为加成反应(多为放热,是烯烃和炔烃的特征反应)。不稳 定的环烷烃的开环反应也属于加成反应。
C=C + X Y C=C X Y
12
(5)与水的加成 ) •烯烃加成及应用
磷酸作催化剂,不对称烯与水加成服从马氏规则:
H3PO 4 CH2=CH2 + H 2O 300℃7MPa~ CH3CH2OH , 8MPa H3PO 4 CH3CH=CH 2 + H 2O (CH3)2CHOH , 195℃ 2MPa
工业制醇的另一种方法——直接水合法。与间接水合法相比,可 减少硫酸对设备的腐蚀。
2012-4-16 8
C2 +0.028
C3 +0.002
(e)σ﹣p超共轭效应 (hyperconjugation effect) ) 超共轭效应 •定义
乙基正碳离子的形成过程中,一个碳原子由sp2杂化转变为sp3杂化, 另一个带正电碳原子仍是sp2杂化,它缺电子,有一个空的p轨道。 该未杂化的空p轨道与相邻甲基上C﹣H键几乎平行,空p轨道与 C﹣H键有一定程度的相互重叠,这就是σ ﹣p超共轭效应
注意:仅乙烯可得伯醇,其余得仲、叔醇。
2012-4-16
13
•炔烃加成及构造异构
硫酸汞的硫酸溶液作催化剂,生成中间产物烯醇(羟基与双键碳 原子直接相连),它很快重排成醛或酮,例如:
HC CH + H 2O RC CH + H 2O
HgSO4 , H SO4 2 △
[CH2=CH ] OH
重 重
CH3CHO O RCCH 3
(1)催化加氢 )
在Pt、Pd、Ni等催化剂存在下,烯烃和炔烃与氢进行加成反应, 生成相应的烷烃,并放出热量,称为氢化热(heat of hydrogenation, 1mol不饱和烃氢化时放出的热量)如:
CH3CH=CHCH 3 + H 2
2012-4-16
Pt Ni
CH3CH2CH2CH3 CH3CH2CH2CH2CH3

X-
X CH3 CH CH 3 ( 主 过 主 主 )
X-

CH3 CH2 CH2 ( 不 ) 不 不
CH3 CH CH 2X 次 主 ) ( 主 过
10
2012-4-16
(3)与卤素的加成 ) •反应类型 离子型反应,中间体是环状溴鎓离子,产物是反式
邻二或邻四卤代烃。同时含有双键和三键时,双键首先溴加成。原 因:sp杂化更靠近原子核,难于给出电子。

第一步:
C= C
δ

δ
-
+
H
δ

X
δ

C= C
-
+ X-
H 碳碳碳碳( 2 杂过) sp

第二步:
2012-4-16
C= C H
+ X-

C= C H X
7
(d)诱电子效应 (inductive effect) ) •定义
由于分子内原子或基团电负性(包括原子的杂化状态)不同,引 起成键电子云沿着原子链向某一方向移动的极化现象,简称I效应。
+
CH2Cl CH 2Cl ( 主 过 次 主 )
(CH3)2CCH2Br 主 主 ) OH ( 主 过
说明 •次卤酸HOCl不稳定,故常用氯和水代之 •氯乙醇是制备环氧乙烷的重要原料。
2012-4-16
15
(7)硼氢化反应 ) •氢的电负性(2.1)大于硼(2.0),B—H键中硼带正电。 •烯烃的硼氢化反应
2012-4-16 9
(f)马氏规则的理论解释 例:丙烯与HX亲电加成 ) •用诱导效应解释
甲基有+I效应,使双键π电子云向C1偏移,C1比C2有较高电子云密 度带负电荷,亲电试剂H+首先进攻C1,生成主要产物2﹣卤丙烷。
CH3C = CH 2 + H +
δ

δ
-
δ
δ
+ X 慢 CH3 CH CH 3 + X - 快 -
2012-4-16
5
•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则(Markovnikov’s rule) (马式规则)
不对称烯烃、炔烃与卤化氢等极性试剂加成时,氢原子或带部分正 电荷的基团总是加到含氢较多的重键碳原子上,卤原子或带部分负 电荷的基团加到含氢较少或不含氢的重键碳原子上:
CH3(CH2)2C CH + 2HBr CH3 CH CH 2 CH2 + HBr CH3(CH2)2CBr 2CH3 CH3CHCH 2CH3 Br
CH3CH=CH 2 + Br 2 CH3C CCH 3 + 2Br2
CCl 4 CCl 4 20℃
CH3CHBrCHBr CH3CBr 2CBr 2CH3
CCl 4 -20℃
CH2=CHCH 2C CH + Br (限限) 2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色消失,用于含碳碳重键的鉴定(炔 反应较慢)。
•应用
CH2CHCH 2C CH Br Br
CH3CH2C CCH 3 + H 2 CH3CH2C CCH 3
Na,NH(l) 3 低 室 Lindlar
C2H5 H
C=C
CH3 H
C2H5
C=C H CH3 H
•炔烃催化加氢的意义:
——定向制备顺式或反式烯烃,从而达到定向合成的目的; ——提高烷烃(由粗汽油变为加氢汽油)或烯烃的含量和质量。
H2O2/OH
6CH3CH2CH2OH
①B2H6 , 二二二二二乙 ② H2O2/OH
-
CH3(CH2)7CH2CH2OH (癸二)
•注意
烯烃经硼氢化﹣氧化得到的醇与水合法得到的醇不同。凡是 烃经硼氢化﹣氧化均得到的伯醇,而水合法得到的是仲醇。
2012-4-16
6
(c)亲电加成反应(electrophilic addition reaction)机理 ) 例:烯烃与卤化氢加成——离子型反应而非自由基反应
烯、炔烃分子双键有供电性能,易受带正电荷亲电质点的攻击。 具有亲电性能的试剂称亲电试剂E+ 。由亲电试剂的作用引起的加成 反应称亲电加成反应。亲电加成是烯烃和炔烃的特征反应。 第一步,H+进攻双键π电子,π键断裂后,一个碳原子携带一对电 子与H+结合,该碳原子由原来的sp2 杂化转变为sp3 杂化;双键上另 一个碳原子由于失去电子而成为碳正离子中间体,仍保持sp2杂化。 第二步,碳正离子中间体与卤负离子快速结合形成产物下式有误
•吸电子和供电子诱导效应
以氢原子为标准,吸电子的是﹣I 效应,供电子的是+I 效应。I 效 应随距离的增加迅速减少,一般传递三个化学键:
δ +
δ1


δ2
δ3
Cl -0.713
C1 +0.681
•常见原子或基团的吸电子顺序(已按徐光宪P315加过)
NR3+> NH3+ > NO2 > CN > COOH > F > Br > Cl > I > OAr > COR > OCH3 > OH > C6H5> CH2=CH > H > CH3 > C2H5 > CH(CH3)2 > C(CH3)3 > CO2-> O﹣ 氢前面﹣I效应,氢后面+I效应。
2012-4-16 2
•炔烃加氢的控制
——使用活性较低的催化剂,可使炔烃加氢停留在烯烃阶段。 ——使用不同的催化剂和条件,可控制烯烃的构型: 如使钯/碳酸钙催化剂被少量醋酸铅或喹啉钝化,即得林德拉 (Lindlar)催化剂,它催化炔烃加氢成为顺式烯烃;炔烃在液氨中 用金属钠或锂还原,能得到反式烯烃:
[ C= C ] O C C H 酮 ( 不 烯 不 )
14
O H 醋 烯 不 不 二 ( 不 )
2012-4-16
(6)与次卤酸的加成 )
烯烃与次卤酸加成生成 β ﹣卤代醇,次卤酸常用氯水或溴水代替 。不对称烯烃与次卤酸的加成也服从马氏规则:
CH2=CH2 + Cl 2 + H2O (CH3)2C=CH 2 + Br 2 + H2O CH2Cl CH 2OH ( 主 过 主 主 )
H H
+
H C (Ⅰ ) H H 图15.11 超超超超超 H H C (Ⅱ ) CH2
+
C
•超共轭效应的后果
使碳正离子的正电荷分散到相邻的烷基上,增加了碳正离子的稳 定性。碳正离子相邻碳原子上烷基越多,超共轭效应越强,碳正离 子越稳定。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次序:叔碳正离子(3°R+ )>仲碳正 离子(2°R+)>伯碳正离子(1°R+)>甲基碳正离子(CH3+)。
——烯烃加卤化氢的活性次序不同于加氢: R2C=CR2 >R2C > CHR > R2C=CH2 > RCH=CH2>CH2=CH2 ——在低温或有催化剂存在下,炔烃与卤化氢的加成反应可以停留 在烯烃阶段:
CH CH + HCl
2012-4-16
HgCl2 150℃~160℃
H2C=CHCl (氯醋醋)
化氢进行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
+ HBr
CCl4 CCl4
Br CH3CCl 2CH2CH3
CH3C CCH 3 + 2HCl
卤化氢的活性次序:HI>HBr>HCl
(b)不对称烯烃和炔烃与卤化氢加成 不对称烯烃和炔烃 )
与卤化氢加成,可能生成两种产物。(Ⅰ)为主要产物。
CH3CH=CH 2 + HCl CH3CHCH 3(Ⅰ + CH 3CH2CH2Cl(Ⅱ ) ) Cl
1
CH3CH2CH2C CH + H 2
•催化加氢的机理(改变反应途径,降低活化能)
吸附在催化剂上的氢分子生成活泼的氢原子与被催化剂削弱了π键 的烯、炔加成。
•氢化热与烯烃的稳定性
乙烯 丙烯 1﹣丁烯 顺﹣2﹣丁烯 反﹣2﹣丁烯 -119.7 -115.5 氢化热/kJ•mol﹣1 -137.2 -125.9 -126.8
水解得到醇。不对称烯烃与硫酸的加成,也符合马氏规则:
CH2=CH2 + H 2SO4(95%)

CH3CH2OSO2OH (硫醋硫醋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3O

CH3CH2OH
(CH3)2C=CH 2 + H2SO4(60%)
10℃ ℃ ~30
(CH3)3COSO2OH
H3O

(CH3)3COH
•应用
——工业制备醇的一种方法,称烯烃的间接水合法制醇(或硫酸法 )。注意:仅乙烯可得伯醇,其余得仲、叔醇。 ——除去烷烃中少量的烯烃,提高石油产品的质量(硫酸氢酯溶于 硫酸,烷烃不溶)。 注:由上式还可见,第二式较易进行 2012-4-16
CH3 CH CH 3 X
•用共轭较应解释
亲电试剂H+ 进攻双键上两个碳原子,分别生成CH3CH2CH2+ 和 (CH3)2CH+ 。(CH3)2CH+ 稳定性大于CH3CH2CH2+(2°R+>1°R+),故 主要产物是2﹣卤丙烷。


CH3C = CH 2 +H

CH3 CH CH 3 ( 不 不 )
(1)双键碳原子上烷基越多,氢化热越低,烯烃越稳定: R2C=CR2 > R2C=CHR > R2C=CH2 > RCH=CH2 > CH2=CH2 (2)反式异构体比顺式稳定: (3)乙炔氢化热为-313.8kJ•mol﹣1,比乙烯的两倍(-274.4kJ•mol﹣1) 大,故乙炔稳定性小于乙烯。
不对称烯烃与乙硼烷(甲硼烷BH3不单独存在)的加成,硼加到双键含 氢较多的碳原子上(从空间位阻考虑也如此),得到烷基硼。烷基硼 在碱性溶液中用H2O2氧化,最终产物醇——硼氢化-氧化的主要用 途之一:
6CH3CH=CH 2 + B2H6 CH3(CH2)7CH=CH 2
二二二二二乙
2(CH3CH2CH2 )3B
HgSO4 , H SO4 2 △
[ RCH=CH ] OH
重 重
(注:上式错误烯醇式一般很不稳定,容易重排为酮式——称烯醇 式和酮式的互变异构(interconversion isomery),是构造异构的一种特 殊形式。 炔烃在HgSO4-H2SO4 催化下水合制醛或酮的反应称为 Kucherov反应。
•活性次序 氟>氯>溴>碘。氟加成过于剧烈,碘加成较困难。 •环烷烃的加成 CCl + Br CH BrCH CH Br
4
2
室 室
2
2
2
+ Br 2
CCl4
CH2BrCH 2CH2CH2Br
11
•注意:加成与取代的机理不同 注意:
2012-4-16
(4)与H2SO4的加成 ) •反应 烯烃与硫酸加成生成硫酸氢酯(也称烷基硫酸),经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