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胺、N,N-二甲基苄胺、N,N-二甲基苯胺、三甲基苄基氯化铵、三苯基膦、三苯基 锑、乙酰丙酮铬、四乙基溴化铵等,用量(质量分数)为0.1%~3%。三乙胺价廉, 但催化活性相对较低,产品稳定性稍差;季铵盐催化活性稍强,但成本稍高;三 苯基膦、三苯基锑、乙酰丙酮铬催化活性高,产物黏度低,但色泽较深。 丙烯酸与环氧基开环酯化是放热反应,因此反应初期控制温度非常重要,通 常将环氧树脂加热至80~90℃,滴加丙烯酸、催化剂和阻聚剂混合物,控制反应 温度100℃,同时取样测定酸值,到反应后期升温至1lO~120℃,使酸值降至小 于5mgKOH/g停止反应,冷却到80℃出料。由于环氧酸酯黏度较大,可以在冷 至80℃时加入20%活性稀释剂和适量阻聚剂。常用的活性稀释剂为三丙三醇二丙 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常用的阻聚剂为对甲氧基苯酚、对苯二酚、 2,5-二甲基对苯二酚、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等,阻聚剂加入量约为树脂质量的 0.01%~1%。 丙烯酸和环氧树脂投料摩尔比为1︰1~1.05,环氧树脂稍微过量,可以防止 残存的丙烯酸对基材和固化膜有不良影响,但残留的环氧基也会影响树脂的贮存 稳定性。
CH 2
CH
C O
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
12
由于丙烯酸酯光固化速度要比甲基丙烯酸酯快得多,故绝大多数用丙烯酸羟 基酯。异氰酸酯基与醇羟基的反应活性为:伯醇>仲醇>叔醇,相对反应速率约 为伯醇︰仲醇︰叔醇=1︰0.3︰(O.003~0.007),因此大多用丙烯酸羟乙酯与异氰 酸酯反应,而很少用丙烯酸羟丙酯。 为了制备多官能度的聚氨酯丙烯酸酯,需用三羟甲基丙烷二丙烯酸酯或季戊 四醇三丙烯酸酯代替单丙烯酸羟基酯与异氰酸酯反应。 ④ 催化剂 二异氰酸酯中—NCO与醇羟基—OH虽然反应活性高,容易进行,但为了缩 短反应时间,引导反应沿着预期的方向进行,反应中需加入少量催化剂,常用的 催化剂有叔胺类、金属化合物和有机磷。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不同,叔胺对芳 香族TDI有显著催化作用,但对脂肪族HDI催化作用极弱;金属化合物对芳香族 和脂肪族异氰酸酯都有强烈的催化作用,但环烷酸锌对芳香族TDI催化作用弱, 对脂肪族HDI作用较强。实际上,常用催化剂为月桂酸二丁基锡,其用量为总投 料量的0.01%~1%。 (2)合成路线 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分两步进行,有2条合成路线可供选择。第一条合成 路线是将二异氰酸酯先与长链二醇反应,再与丙烯酸羟基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