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设计:1.3运动的快慢学案设计(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设计:1.3运动的快慢学案设计(含解析)

第3节运动的快慢

学习目标

1.学会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自主探究

活动一:探究如何描述运动的快慢

1.

2.

活动二:探究用速度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9~20,并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哪两种?

2.物理学中采用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因为“1 s、1 min、1 h”都叫做单位时间,所以可以把速度理解为“单位时间内的路程”.

3.速度的定义: .

4.公式: .

其中,路程用“”表示,时间用“”表示,速度用“”表示.

5.速度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时间的单位是,速度的单位就写成,其中“/”表示“除以”的意思,读作“”,所以米/秒(m/s)就读作“”.

换算关系:1米/秒=3.6千米/时; 1千米/时=米/秒

72 km/h=72×m/s=20 m/s,30 m/s=30× km/h=108 km/h.

6.物理意义:物体运动的速度是5米/秒,表示

.

活动三:探究:匀速直线运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0~21,并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课本P21“想想议议”中的内容

甲图中汽车行驶的特点: .

乙图中汽车行驶的特点: .

结论:甲图中汽车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所以甲图中汽车的运动速度是不变的;乙图中汽车的时间也相同,但相邻的距离,所以乙图中汽车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我们把类似于甲图中汽车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乙图中汽车的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2.定义: 叫匀速直线运动.

注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v是一个定值,与s和t无关.(可用v=求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即物体在任何位置、任何时刻的速度都相同.也就是说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可以反映运动物体在任何位置、任何时刻运动的快慢程度.例:火车以60 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在任何时刻、任何位置的速度都是60 km/h.

活动四:探究:变速直线运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1~22,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平均速度公式: .

速度v表示的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通过路程s中的平均快慢程度.

注意:(1)实际问题中所说的速度一般指的是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的值与所取的时间(或路程)有关,在整个变速运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物体的平均速度也可能不同;也就是说,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才有意义.

课堂检测

1.水中游得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 km/h,陆地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 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 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 )

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褐海燕最大

D.三者一样大

2.下列运动中是匀速直线运动的为( )

A.正在启动的汽车

B.在平直的轨道匀速行驶的列车

C.被抛出去的石块

D.从高处自由落下的石块

3.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45 m的路程时用了30 s的时间,那么它前15 s内的速度为( )

A.0.5 m/s

B.1.5 m/s

C.2 m/s

D.3 m/s

4.某学校操场外一幢高楼离跑道起点170 m,同学们在跑步训练时,由于回声导致发令员先后听到两次发令枪声.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 m/s,那么听到两次发令枪声的时间间隔约为( )

A.0.5 s

B.1 s

C.30 s

D.60 s

5.如图所示为赵宁同学乘坐出租车到达目的地时的出租车专用发票.则出租车在该段路程行驶的时间是多少?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6.一列长为200米的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整列火车通过1.8千米长的大桥所用的时间是100秒.那么,这列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自主探究

活动一:

1.初期: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跑得快.

依据:在相同时间内比较路程长短,经过路程长的运动员跑得快.

2.结束:跑完全程用时少的运动员跑得快.

依据:运动员运动相同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员跑得快.

活动二:

1.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相同的路程比时间.

2.速度

3.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4.v=s t v

5.米( m) 秒( s) 米/秒( m/s) 每米每秒 m/s 3.6 km/h

6.物体1 秒时间通过的路程是5米

活动三:

1.各时间段路程相等,速度不变相同时间内的路程不同,速度有变化相等不相等

2.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活动四:

1.不相等

2.v=

课堂检测

1.C 解析:旗鱼的速度为108 km/h= m/s=30 m/s,猪豹的速度为40 m/s,褐海燕的速度为5

km/min= m/s=83.3 m/s,选项C正确.

2.B 解析:由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可知,运动快慢不变且沿直线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选项B正确.

3.B 解析: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位置任何时间的速度都相同,v==1.5 m/s.

4.B 解析:由题意可知,枪声的回声通过的路程为s=2×170 m=340 m.

由速度公式可得,两次发令枪声的时间间隔t==1 s,选项B正确.

5.答案:300 s 10 m/s

解析:由图可知,出租车在该段路程行驶的时间为t=5 min=5×60 s=300 s.

出租车行驶的路程s=3 km=3 000 m

由速度公式得,v==10 m/s.

所以,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10 m/s.

6.答案:20 m/s

解析:由题意可知,火车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s=1.8 km+200 m=2 000 m.

火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t=100 s.

由速度公式得,v==20 m/s.

所以,火车行驶的速度是20 m/s.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2.一个质量为0.25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某液体的密度是()

A.1.75×10kg/m

B.1.2×10kg/m

C.1.16×10kg/m

D.1.0×10kg/m

3.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强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近视镜镜片

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C.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

4.下列关于光的知识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照相机照相是利用了“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的规律

B.用光沿直线传播知识可以解释“小孔为什么可以成像”

C.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的特点

D.使用投影仪时,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规律

5.为保证行车安全,汽车中安装了多个光学仪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车头灯照明利用了凹面镜反射原理

B.夜间行驶时车内不开灯是防止车内物品在前挡风玻璃上成像影响安全驾驶

C.行车记录仪相当于一台数码相机,其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后视镜利用了凸面镜对光线的发散和成正立、缩小实像的特点

6.如图是去年我区冬天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A.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C.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

D.可以用体温计来测我区该天的气温

7.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小林同学赶紧打开教室电扇吹吹风,顿时感觉凉快多了,与这一现象有着相同特点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水 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C.秋天,早晨草地上铺上一层白霜 D.冬天,屋檐上挂着串串冰柱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长期处于120dB环境中,对人体没有伤害

B.利用B超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C.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是15 Hz,则它翅膀每分钟振动15次

D.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装有消声器,主要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9.下图是同学们所画的光路图,其中错误的是()

A. B. C. D.

10.对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

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D.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

二、填空题

11.已知ρ水=1.0×103kg/m3,ρ冰=0.9×103 kg/m3,体积为1 m3的水全部凝固成冰后,冰的质量为______kg,水凝固成冰后体积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事实表明,0~4 ℃的水“热缩冷涨”,高于4 ℃的水“热涨冷缩”,由此可知4℃水的________最大。

12.利用微信“扫一扫”功能,通过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可快速获取网络信息,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二维码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______的条件。

13.如图 1所示是某同学测体温时体温计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________,它的分度是________如图 2 的秒表的读数为 _________s。

14.云南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源头,赶马人喜欢在马的脖子上系个铃铛,当马帮在山间行走时,叮叮当当的铃声传出山外,故有“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美谈。铃声是铃芯击打铃壳使其_____而发声;人们是根据声音的_____来辨别出铃声而不是其它物体发出的声音。

15.教室里,坐在每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清楚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黑板和粉笔字都发生_____反射(选填“镜面”或“漫”);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手中粉笔的质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如图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所测铅笔的长度为_____。

三、计算题

17.弹簧测力计悬挂着一长方体物块,将物块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缓慢下降直至完全浸没水中,物块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随下降高度h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求:

(1)物块受到的最大浮力;

(2)物块的密度;

(3)将物块继续缓慢下降至容器的水平底部,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零时,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18.在我国铁路建设中,开挖隧道对行车有安全保障,对我国各地经济往来、经济发展、贫困地区脱贫致富都具有重要意义。横穿某大山的隧道长约2200m ,开挖岩石大约53310m ⨯,隧道建成后,翻越大山的行车时间缩短约1h ,求:

(1)若隧道岩石的密度为33

2.510/kg m ⨯,打通隧道需搬运多少吨岩石?

(2)在隧道的入口处,有如图所示的一块交通标识牌,一辆长200m 的火车通过隧道所用时间至少是多少

分钟?

四、实验题

19.氧化石墨烯石墨烯是一种新型材料,为探究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物理特性,科研小组进行了这样一组实验,如图所示:

①将氧化石墨烯薄膜覆盖在有刻度的空烧杯口上,测得总质量m1_____;

②将薄膜揭开,向烧杯内倒入酒精与水的混合物,盖紧薄膜,测得其总质量m2_____;

③一个月后,发现薄膜覆盖紧密完好,烧杯内液体体积明显减小,测得此时总质量m3_____;

④以后,烧杯内液体体积保持不变。已知ρ酒精=0.8×103 kg/m3,问:

(1)一个月后,通过计算烧杯内剩余的液体密度后,你可以判断氧化石墨烯薄膜_____(选填“有”或“没有”)良好的透水性的物理特性。

(2)由于分子间有空隙,所以混合前原有水的体积应为_____ml。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___________高度上。

(2)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___(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___。

(3)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___________方移动(选填“上”或“下”)。(4)如图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淸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淸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_____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5)在整理器材时,香香同学偶然在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放大的像,它成的像是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2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______(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22.如图所示,甲、乙两图是某个同学做“水的沸腾”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其中能正确反映沸腾现象的是图_____;图丙是他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沸腾的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_____,看图分析还可以知道,实验地的大气压比标准大气压_____(选填“高”、“低”或“相等”).

23.如图甲是探究声现象常用的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

(2)如图乙加大敲音叉的力度,根据发生的现象,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

(3) 如图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 。

24.(1)如图甲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度宽度是_____cm;

(2)如图乙,秒表的读数为_____s。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1.变大密度

12.大于二倍焦距

13.5 0.1 217.5

14.振动 音色

15.漫 变小

16.1mm 2.50cm

三、计算题

17.(1)5N (2)2×103kg/m 3

(3)1000Pa 。

18.(1)57.510t (2)3.6min

四、实验题

19.2g 57.4g 31.4g 有 26

20.同一 放大 投影仪 上 远视 虚 21.薄 前侧 等效替代法

不变 不能 22.乙 保持不变 低

2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能量

24.50 337.5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甲乙两物质密度之比是4:1,用甲乙分别制作了质量、体积均不相等的两个正方体A、B,A、B的质量之比为3:4,边长之比为1:2,则可以判断

A.A物体一定为空心

B.B物体一定为空心

C.A、B均不可能为空心

D.A、B空心与否均不能判断

2.两个实心物体,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是5:3,体积之比是4:5,它们的质量之比是

A.3:4 B.4:3 C.25:12 D.12:25

3.如图所示的眼镜

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B.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C.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4.如图所示,向透明塑料袋内吹气后,将袋口扎紧,再在袋口下挂一重物,将它放入盛水的玻璃容器中,就成了一个“空气透镜”。当平行光束射到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射出的激光束将成为

A.会聚光束B.发散光束C.平行光束D.不能确定

5.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能正确表示其传播方向的是

A.B.

C.D.

6.如图所示,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遥控器调电视 B.激光准直

C.渔民叉鱼 D.照镜子

7.物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A.北方冬天冰冻衣服变干--汽化现象

B.从冰箱中拿出来一根冰棒上面有白色粉末--凝固现象

C.冰棍冒出“白气”--汽化现象

D.冬季地面上霜的形成--凝华现象

8.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

A.湿衣服晾晒后变干 B.铁水被烧铸成工件 C.冰棒冒出“白气” D.秋天房顶上结霜

9.如图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按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和拨动钢尺的力度,将钢尺发出的不同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显示的两种不同波形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较长时,对应的是甲波形图

B.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时,对应的是乙波形图

C.甲波形图的音调比乙低

D.甲波形图的响度比乙大

10.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的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B.医用B超来检测人体的内部器官是否正常

C.声音在真空中和空气中都以340m/s的速度传播

D.在机器旁,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二、填空题

11.水的密度是_____kg/m3,其物理意义是_____,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它的质量_____,体积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12.如图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20cm处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们: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此可以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一定_______20c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3.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

(1)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_____像(选填“虚”或“实”);

(2)若光斑B向左移动,说明水位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了。

14.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在0﹣4℃范围内它是热缩冷胀的,因而水在4℃时密度最_____,则寒冷的冬天湖里的水总是先从_____(选填“水面”或“水底”)开始凝固,且_____(选填“吸收”或者“放出”)热量。

15.“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1)调小音量,属于在____处减弱噪声;(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__中减弱噪声.

16.如图所示,向右作直线运动的小车,通过AB、BC、CD三段路程所用的时间都是0.5s,则小车做的是_____运动(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已测得每小格是2米)

三、计算题

17.一个质量为300g的瓶子,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300g,装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1500g,求(1)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 (2)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大?

18.放假了,小明和爸爸决定乘高铁去上海旅游,而家乡没用高铁。于是小明通过网络查到距乐平最近的高铁站在鹰潭,通过网上查询可知有三趟从鹰潭北到上海虹桥的火车时刻运行表

小明和爸爸先驱车从高速到鹰潭,上高速一段时间后,小明观察到路边立有图示的标志牌,同时此时的时间是08:5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请你通过计算当小明赶到鹰潭北时,应选择哪次火车,此次火车运行时间是多少,平均速度是多少?

四、实验题

19.小明随意选取一块石子准备在实验室测定它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天平称量石子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子的质量为_____g。

(3)利用量筒和水测量石子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得出石子的密度是_____kg/m3。

20.小明同学的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过程中,他们将凸透镜始终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

(1)他们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另一侧移动光屏,距凸透镜10cm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这块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2)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调整实验器材时,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他们应调整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上。调整好器材后,固定蜡烛,然后移动光屏,始终找不到像,这可能是因为____.

(3)小明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2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他们能得到一个倒立、_____的实像。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有一次,小明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果他们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小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A.将蜡烛向左移,光屏向左移

B.将蜡烛向左移,光屏向右移

C.将蜡烛向右移,光屏向左移

D.将蜡烛向右移,光屏向右移

(5)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红同学把自己的眼镜放在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的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她只适当地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小红同学配戴的是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21.小华设计了如图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的物态变化规律”。

(1)该实验应选用_____选填(“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2)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华应选用_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3)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当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如图丙是整个实验过程中温

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由图象可知:冰熔化的过程是_____段(用字母表示),在第4分钟时处于_____状态。

(4)当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不变且气泡上升时_____(选填“越来越小”“大小不变”或“越来越大”),说明水已_____。

(5)图象丙中,在实验过程中BC段和DE段,温度保持不变,此过程中_____

A.都不吸热

B.BC段吸热,DE段不吸热

C.都吸热

D.BC段不吸热,DE段吸热

22.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1)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所示,读数是_____cm。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_____号。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_____。

2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时间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则:

(1)该实验是根据基本公式_____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

(2)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v BC=_____m/s;v AC=_____m/s。

24.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你解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中,为了确定像的准确位置,应该选择_____作为实验的反射面。(选填“薄玻璃板”或“平面镜”)

(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方便比较_____。

(3)蜡烛A逐渐远离镜面时,它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实验中移动另一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镜子的像完全重合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竖直放置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

(5)若在实验中观察发现,蜡烛A的像偏高且倾斜。你认为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1.0×103 一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不变变小

12.会聚小于

13.虚上升

14.大水面放出

15.声源传播过程

16.加速 20

三、计算题

17.(1)1000cm3;(2)1.2×103kg/m3

18.(1)G1346车次(2)196km/h

四、实验题

19.左 38.4 2.56×103

20.0 同一高度透镜与蜡烛的距离小于10cm 缩小照相机 A 远视

21.碎冰块乙 BC 固液共存越来越大沸腾 C

22.(1)20.50;(2)3;(3)不能;没有控制变量

23.v=s

t

0.05 0.03

24.薄玻璃板像与物的大小关系不变不能玻璃板没有垂直于桌面

初中物理_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包括四个部分内容:1、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2、速度的意义、定义、公式、单位等;3、认识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3、速度公式的计算;其中速度的概念是本章知识的核心,也是中学物理中最基本的概念,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由两个物理量构成的新物理量,因此学好本节为之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已经形成了对物理问题的合作和探究能力,但是层次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为明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判断运动快慢的三种方法;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1)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 (2)理解和掌握速度的概念; (3)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重难点和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我将采用点拨、启发、探究、拓展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并借助互动式白板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学生则通过观察、讨论、比较、归纳等探究方式,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设计思路】 本节速度及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不仅是物理基础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构成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的基础。同时,初中是正规物理教学的开始,,而如何进行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遵循怎样的规律变成了教学的核心问题。因此,要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白板、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辅助,让物理变得有趣、形象,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具体设计如下: 课堂导入:通过图片对应的成语连线,引导学生从成语角度认识运动快慢后,思考物理学角度如何判断运动快慢的方法。通过学科间的相通相融,启发学生发散思维,也顺利引出新课。 学习新知:播放“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夺冠”的实录,并询问学生:如何判断运动员跑的快慢?之后对比视频中的两幅画面,启发学生观察图片思考,总结得出判断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对于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通过小组活动进行。选择两名运动员和计时员,走过不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后由小组讨论得出判断运动快慢的第三种方法:路程不同,时间不同,可以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从而引出速度的概念。 对于速度的概念,由自主学习完成学案练习,认识速度意义、定义、公式、单位,并用探照灯进行突出强调。对于速度的物理意义,引入速度表和交通标志牌直观理解。 对于机械运动的形式,我模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过程,由学生直观感受。区别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内容,我引入龟兔赛跑的动态图,形象的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对于速度公式的计算,在学生分析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我出示答题步骤及书写注意事项。后针对计算相应的学生进行变式练习,将学生完成的解题过程由展台展示,并进一步评价总结。 【教学资源】 一体机、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思维导图。 【教学过程】 第一个部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之初,通过图片对应的成语连线,引导学生从成语角度认识运动快慢后,思考物理学角度如何判断运动快慢的方法。通过学科间的相通相融,启发学生发散思维,也顺利引出新课。 第二个部分: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知识点1: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第3节《运动的快慢》教案 (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素质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点 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教学难点 1、建立速度的概念 2、“频闪摄影“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实际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如:在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谁得冠军;人们外出旅行时,总是希望选择便捷的交通工具尽快到达目的地;军事上总是希望导弹、作战飞机能够飞得快些……。 问题: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速度 1、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1)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 问题:请同学们说说看,观众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观众的方法是:比赛中看谁游在最前面;裁判的方法是看谁先到达终点,用的时间短。) 归纳: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 (2)学生实验:“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体验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取两张16开纸,其中一张对折一次,另一张对折两次,为了使纸片平稳下落,可将纸片的两端向上叠起一部分,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 (猜一猜):哪一张纸片下落的较快? (试一试):结果与你的猜测一致吗? (议一议):怎样比较纸片运动的快慢?还有其他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吗? (3)再举例让学生讨论:一位同学百米跑用了12s,而一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绩大约是28min,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启发:有两个小球各自的运动的快慢都不变,其中一个小球沿直线运动30m,用了1min;另一个小球沿直线运动40m用了50s。图11-2-1是两个小球运动在某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两个小球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由图11-2-1,你能否判断哪一球运动得更快?

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设计:1.3运动的快慢学案设计(含解析)

第3节运动的快慢 学习目标 1.学会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自主探究 活动一:探究如何描述运动的快慢 1. 2. 活动二:探究用速度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9~20,并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哪两种? 2.物理学中采用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因为“1 s、1 min、1 h”都叫做单位时间,所以可以把速度理解为“单位时间内的路程”. 3.速度的定义: . 4.公式: . 其中,路程用“”表示,时间用“”表示,速度用“”表示. 5.速度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时间的单位是,速度的单位就写成,其中“/”表示“除以”的意思,读作“”,所以米/秒(m/s)就读作“”. 换算关系:1米/秒=3.6千米/时; 1千米/时=米/秒 72 km/h=72×m/s=20 m/s,30 m/s=30× km/h=108 km/h. 6.物理意义:物体运动的速度是5米/秒,表示 . 活动三:探究:匀速直线运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0~21,并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课本P21“想想议议”中的内容 甲图中汽车行驶的特点: . 乙图中汽车行驶的特点: . 结论:甲图中汽车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所以甲图中汽车的运动速度是不变的;乙图中汽车的时间也相同,但相邻的距离,所以乙图中汽车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我们把类似于甲图中汽车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乙图中汽车的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2.定义: 叫匀速直线运动. 注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v是一个定值,与s和t无关.(可用v=求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即物体在任何位置、任何时刻的速度都相同.也就是说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可以反映运动物体在任何位置、任何时刻运动的快慢程度.例:火车以60 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在任何时刻、任何位置的速度都是60 km/h. 活动四:探究:变速直线运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1~22,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平均速度公式: . 速度v表示的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通过路程s中的平均快慢程度. 注意:(1)实际问题中所说的速度一般指的是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的值与所取的时间(或路程)有关,在整个变速运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物体的平均速度也可能不同;也就是说,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才有意义. 课堂检测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运动的快慢》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运动的快慢》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学习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学习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公式 学习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速度公式的应用 激趣导入:在运动会上,我们是如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的?它与物理学上比 较快慢的方法一样吗? 学交合一 1.认真想想: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请各学习小组讨论一下, 观众是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是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 小组归纳:观众采用的方法是比较谁跑在前面,即“在_________内看物体运动距离的长短 来比较快慢的”;裁判员采用的方法是看谁先到达终点,即“物体通过_________的距离,看 所用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快慢”。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如图1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 示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甲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 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 。 追问:小明100m的成绩是14s;小亮50m的成绩是8s。要知道他俩谁跑得快,应该怎么办? 2.仔细读读:课本第19页最后一自然段至这个问题结束,独立思考后完成下列问题: (1)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在相同的路程内,物体 经过的时间越长,它的速度就越_________;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_________, 速度越大。 (2)速度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 ,速度、路程和时 间之间的关系式:v=_________。 (3)完成下列单位之间的换算:5m/s=_______km/h 10km/h=________m/s (4)阅读课本第20页“小资料”中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 (5)自学检测:下列物体运动的速度哪个大() A.蜗牛:1.5mm/s B.炮弹:1000m/s C.发射人造卫星的最起码速度:7.9km/s D.火车:360km/h 3.想想议议:各小组观察课本21页图1.3-3,比较两种运动的差异。 小组归纳:如图甲所示,每个相同的时间,轿车运动的路程_________,说明轿车的运动速 度(填“不变”或“变化”);如图乙所示,轿车的运动速度 _______ 。 4.仔细读读:阅读课本P21页“匀速直线运动”部分的内容,独立思考后完成下列问题: ①什么叫做匀速直线运动?什么叫做变速运动? ②物体的运动主要分为哪两种?怎样粗略地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学案

物理组年月日主备人:课时1 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 环节教学过程二度创作时间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是物体的运动,它们的快慢一样吗?你认为哪些物体快,哪些物体慢呢? (二)合作探究(一)生活中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平时我们是如何对物体运动的快慢进行比较、判断的? 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路程长则比较快,路程短则比较慢; 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所用时间短则比较快,所用时间长则运动慢。 如果物体运动时所用的时间和通过的长度都不相等,又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二)速度 1.物理意义:物理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定义: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 4.单位: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即m/s 或m.s-1。常用单位是km/h或km.h-1。单位换算:1m/s=3.6km/h 5.一些物体的速度 学习目标:中考考点: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 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 直线运动的概念;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

阅读课文的速度 (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频闪摄影】为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我 们用频闪摄影的方法将运动物体的位置 凝固住,会看到这样的两种不同情况。 1. 匀速直线运动 2. 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 3.匀速直线的图像 (三) 课堂小结 (四) 板书设计 1.两个做匀速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B 通过路程长的物体,所用的时间一定长 C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大 D 在相等的时间内两个物体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2.下列物体运动的速度哪个大() A.蜗牛:1.5毫米/秒 B.炮弹:1000米/秒 C.发射人造卫星的最起码速度:7.9千米/秒 D.火车:360千米/时 3.爆破用的导火线的长度为0.8m,燃烧速度为2cm/s,某人点燃后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跑到距180m的安全区呢? 四、反馈检测: 1.水中游的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 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褐海燕最大 D.三者一样大 2.一列队伍长50米,行进速度2.5m/s,经过一座100m的涵洞,当队伍全部穿过涵洞时,总共需要() A 60s B 40s C 50s D 80s 3.某自动扶梯用20s可将站立于梯上的人送上楼,扶梯不动时走上去要30s,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需要时间() A、50s B、10s C、12s D、20s 五、课后反思:

第1章《运动》全章复习学案运动的快慢学案doc初中物理

第1章《运动》全章复习学案运动的快慢学案doc初中物 理 【学习目标】1.明白什么是速度.2.明白速度的物理意义.3.明白运算速度的公式及其各物理量的单位.4.会进行m/s和km/h之间的换算.5.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重点】1.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2.应用速度公式进行运算. 【难点】正确使用速度公式进行运算. 【基础练习】1.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2.速度等于运动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用符号_____表示路程,用符号______表示时刻,用符号_____表示速度,那么运算速度的公式能够表示为___________.其中路程的单位是______;时刻的单位是_______;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另外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_________做速度的单位. 4.1m/s=________km/h 20m/s=________km/h 108km/h=_______m/s 【典型例题】 例1.1992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我国选手杨文意在女子50m自由泳决赛中荣获冠军,还以24.79S的优异成绩刷新了她自己保持的24.98S的世界纪录.假如她以25s的时刻匀速游完全程,那么她的速度是多少m/s?是多少km/h? 【针对练习1】1.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成绩为12.91S.那么他的速度是多少?假如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36km/h,那么哪个速度比较快? 2.一架飞机在2h内飞行了1440km,那么它的速度是多少? 例2.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营速度约为104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为1463km,那么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需要多长时刻? 【针对练习2】1.南京和上海之间的高速路长约300km,假如一辆汽车以100km/h的速度跑完全程,那么需要多长时刻? 2.猎豹是动物世界的短跑冠军,速度可达28m/s,那么通过0.5min,它能跑多远? 【解题方法总结】 1.用速度公式运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假如路程的单位是m,那么时刻的单位是_____,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假如时刻的单位是h,那么路程的单位是______,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 2.要学会公式的正确变形.由v=s/t可得:t=_______;s=________.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快慢》教案设计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 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教学重点: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新课教学(课时1) “想想议议”1.在比赛过程中,你是如何判断谁快?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1s)内通过的路程。 基本单位:米每秒,符号是m/s 或m·s-1, [小资料]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m/s)

在交通运输中速度的单位常用千米每小时,符号km/h 或 km·h -1,这两个单位的关系是 3.6km/h m/s =1 m/s 3.6 11km/h = 练习1:5m/s=__________km/h 72km/h=_________m/s 练习2:分析下面的漫画,你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吗?猎豹10s 可以跑400m ,海燕1min 可以飞5000m ,旗鱼5h 可以游540000m 。 猎豹:v 1=s/t =400m/10s=40m/s , 海燕:v 2=s/t =5000m/60s = 83.3m/s , 旗鱼:v 3=s/t =540000m/(5×3600s) = 5.4×105m/(1.8×104s)= 30m/s 。 频闪照片:记录物体运动轨迹可以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阅读“想想议议”——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甲、乙两图中汽车在各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有什么特点? 甲:在每个10s 内通过的路程都是一样的,它的速度是不变的。 乙:在每个10s 内通过的路程不一样,它的速度是变化的。 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而乙车的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变速运动可以用v=s/t 来计算,s 是物体通过的某一段路程,t 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求出的v 就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练习:从题目所给信息中得出有用的数据 1、视听题——观看视频的同时,收集并记录相关物理量 跳楼机高_____m ,上升用时_____s ,下降用时_____s ,最高时速________km/h 播放视频:世界最高跳楼机速降过程只需10秒 完成以下练习 (1)游客坐在“跳楼机”的升降台上,缓慢上升时的速度是________m/s 。 (2)跳楼机下落时,游客感觉大地扑面而来,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跳楼机下坠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 练习: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 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 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________h 。 练习: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的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快慢》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展简洁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经受观看物理现象的过程,能描述所观看现象主要特征,具有初步观看力量。 (2)通过速度概念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类比的讨论方法,并学会去描述生活中某一个量的快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活动中增加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2)培育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以及用类比的方法去描述生活中某一个量的快

慢。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小嬉戏:传递国旗,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把国旗传递得快?(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指出学习的新课题,并引导学生小结比拟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学生观看动画:比拟运动快慢有几种方法? 总结:一种方法是:在一样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拟快慢,路程长则比拟快,路程短则比拟慢;另一种方法是:物体运动路程一样,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拟快慢,所用时间短则比拟快,所用时间长则运动慢。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观看两物体下落的快慢 (设计意图:让学生比照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一个感性熟悉。) (二)问题:假如物体运动时所用的时间和通过的长度都不相等,又该如何比拟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争论:运发动用10s跑了100m,汽车在2h内行驶了72km,那运发动和汽车哪个快呢?

活动:师生总结;学生争论;师生争论得出结论。假如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确实不简单比拟,但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让它们的路程或时间相等呢? 【总结过程】(1)让它们的时间相等:比拟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谁大,谁运动得就快,谁小,谁运动得就慢。 (2)让它们的路程相等:比拟单位路程内通过的时间,谁大,谁运动得就慢,谁小,谁运动得就快。 (3)统一标准:将不同时间转化为一样时间,再通过比路程的大小来比拟物体运快慢 (设计意图:通过争论比拟速度的方法,发觉统一标准的重要性,为后面引出速度概念做预备。) 三、速度概念的建立 1.物理学中也是用这种方法来比拟物体运动快慢的,这个物理量叫速度。 2.学生自学教材p19-p20思索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单位等。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公式:用符号表示为v=s/t。 单位: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则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即m/s或m.s-1。 常用单位是km/h或km.h-1。

八年级物理 1.3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速度的定义和公式。 难点:速度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等。 四、相关资源 【知识解析】速度公式.mp4、【知识探究】速度公式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观看图片,思考问题:你在看台上观看跑步比赛,要比较谁跑得最快,你的依据是什么? 在终点的计时员是通过什么来判断谁跑得快呢? 【新知讲解】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在跑步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跑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 问题:请同学们说说看,观众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跑得快慢?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跑得快慢? (观众的方法是:比赛中看谁跑在最前面;裁判的方法是看谁先到达终点,用的时间短。) 总结归纳: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长短来判断运动快慢。 (2)学生讨论:小聪同学的100 m跑成绩为17 s,小明同学的50 m跑成绩为8 s,他俩谁跑得快?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比较运动的快慢。时间和路程都不同时,将运动的路程除以时间,就计算出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了;同样,路程不同时,将所用的时间除以路程,就可以计算出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 那么在物理学中,用速度来物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是用哪一种方法定义的呢?第一种方法,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 2.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

(1)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符号v。 (2)写成公式为速度=路程 时间 ,用符号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公式用 符号表示为 s v t =。这个公式可以变形为 s t v =,s=vt。 在应用速度公式解决问题时,知道路程、时间、速度三个中的两个,就能求出第3个。 观看【知识解析】速度公式.mp4。 (此图为视频资源截图,请下载【知识解析】速度公式.mp4)(3)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快。 路程的基本单位是米(m),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则速度的基本单位是它们俩的组合:米每秒(m/s或m·s-1),读作米每秒,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时(km/h或km·h-1)读作千米每小时。 它们的单位换算关系是1 m/s=( 1 1 000 ) km/( 1 3 600 ) h=3.6 km/h; 1 km/h=1 000 3 600 m/s=( 1 3.6 ) m/s。 汽车的速度表,就是用千米/时做单位的。 展示《汽车速度表》图片资源,让学生了解速度表的读法。 注意:单位米每秒比千米每小时大,可以总结为口诀:大变小,乘3.6;小变大,除3.6。 不同物体的运动速度差别比较大,比如蜗牛爬行的速度大约为1.5⨯10-3 m/s,飞行最快的鸟——雨燕的速度可达48 m/s。 读小资料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了解这些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3.典型例题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耈街民族中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导教案设计:1.3运动的快慢

耇街民族中学有效课堂教学学案 课题:运动的快慢(第1课时) 备课人:陈晓艳 一、学习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对不同的速度单位进行换算; 3、能说出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会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二、学习过程: 1、复习: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主单位是,时间单位是; (2)你平时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2、尝试学习: (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看图中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 a图:是相同比较;b图:是相同比较。 (2)、甲、乙两人在平直公路上骑自行车,甲10秒前进50米,乙2秒前进8米。怎样比较这两人骑车的快慢? 答:用它们的除以所用的,就可保证时间相同,即能用图的方法进行比较。 (3)、我们把与之比叫速度,用字母表示。S表示,t表示。则速度公式。速度单位是()。常用单位有();1m/s = km/h ;1km/h = m/s 。 (3)、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应包括快慢和两个因素,匀速直线运动是指和都不变的运动;这种运动在任何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变速运动是指和常会改变的运动;这种运动相同的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 (4)、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一辆轿车从甲地到乙地,平直路段共30km ,用时0.5h ;坑洼弯曲路段共10km ,用时0.5h 。这辆轿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巩固练习: (1)、单位换算:15m/s = km/h 144km/h = m/s (2)、下列物体的速度,哪一个最接近1.4m/s ? ( ) A.小汽车行驶 B.人行走 C.飞机飞行 D.乌龟爬行 (3)、3个同学同时登一座山,他们的速度为:甲是3.5km/h,乙是1m/s,丙是63m/min ,则谁最先登上山顶( ) A .甲 B .乙 C .丙 D .同时到达 (4)、作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两物体,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1:4,运动路程之比为3:1,那么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 ) A .3:4 B .4:3 C .12:1 D .1:12 (5)、“龟兔赛跑”新传:龟、兔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条道路向同一目标前进,兔半途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龟离目标很近了,撒腿就跑,结果龟、兔同时到达终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这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 B .在这段路程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 C .在兔子睡觉前一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D .无论如何,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龟的平均速度 (6)、 在机场高速公路入口处有一标志牌,如图所示, 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至少行驶多少分钟才能到达机场? 4、总结归纳: 知识要点 (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两种方法: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2)物理学中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它在数值上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3)速度公式:v=t s ;单位:1m/s = 3.6km/h ,单位换算方法:时间单位和 路程单位分别换算后再代入化简。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快慢学案课前预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快慢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速度.2.知道速度的物理意义.3.知道计算速度的公式及其各物理量的单位.4.会进行m/s和km/h之间的换算.5.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1.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2.应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正确使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学生:自主预习—----------交流质疑------- ---------------合作探究--------------------------总结反思 教师:反馈与整理-----------巡视与指导-------------------组织与点评-----------------------解疑释惑(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学生自学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 是 另一种是,可见表示运动快慢必须考虑和 两个因素。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 “”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除 以,得到物体在内通过的这个数值越大,表示物体运动得越快。我们把叫做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2.我们用符号_____表示路程,用符号______表示时间,用符号_____表示速度,则计算速度的公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速度的单位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在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______;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单位符号为.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_________做速度的单位,单位符号是. 3.1m/s=________km/h 20m/s=________km/h 108km/h=____ ___m/s 二、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是,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常见物体的速度都在改变,这种运动叫运动,只做粗略研究时也可以用来描述运动的快慢,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 做。 合作探究 活动1 了解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3运动的快慢--速度的应用与计算》名师学案

《1.3运动的快慢--速度的应用与计算》名师学案 一、目标导学: 会灵活应用速度的概念,速度公式、变形公式计算。 二、知识回顾: 速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1)定义:。(2)公式:。 (3)速度的国际单位:,交通中的常用单位:。速度的单位是由的单位和的单位组合而成的。1m/s=____km/h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10m/s,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 ____. (4)单位换算:10m/s=_____km/h 54km/h=____m/s (5)10m/s与30km/h谁快?答; (6)画出匀速直线运动的s-t大致图像,v-t大致图像 (7)通常用公式v=s/t 计算出的速度为速度。 三、试做与精讲 1.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5s内通过的路程是15m,则它在前2s内的速度是____________m/s;一列火车用15m/s的速度通过一个长3.3km的隧道需要4min则这列火车全长为___m。 2.一汽车在蓬溪至成都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的速度表指针在数字100附近左右摆动,表的下部有"km/h"字样。以这样的速度,车在到"距成都120km"的路牌在到路牌"距成都40km"之间需要________min。

3、一列长200m的列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它完全通过一座长1.2km的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4、某汽车用1min40s的时间行驶1000m,接着又以15m/s的速度行驶2min,求汽车在前1000m的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和全部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5、一辆上海桑塔纳牌轿车在我省高速公路上行驶, (1)它在经过如图2所示的标志牌下时,速度已达40m/s,并仍以此速度在向前开行,这辆车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为什么? (2)如果这辆轿车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 从标志牌处开到镇宁需要多少时间?(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6例题精析:某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若前半段路的速度为30 km/h,后半段路程的速度为60 km/h,则该车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km/h。写出计算过程。 【巩固应用】 1.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哪个科学概念 A.速度B.时间C.路程D.质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引入: 龟兔赛跑最后谁赢得比赛,这是为什么?生活中我们形容某人跑的快,是说他跑的比兔子快还是说他跑的比乌龟快呢,,乌龟真的比兔子跑的快吗?想解开这些疑问吗?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运动的快慢吧! (一)比较运动的快慢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 1)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 2)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二) 速度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 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通常用字母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 t 表示时间, 则计算公式:v = s t 其中:s —路程—米(m);t —时间—秒(s);v —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 或m ·s -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 或km ·h -1,1m/s =3.6km/h 。 由v = s t ,变形可得:s = vt ,t = s v 。 (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下表记录了汽车和卡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探究小车和卡车的速度变化

总结: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平均速度:v=s/t 2、速度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3、 变速运动: A 、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 、 平均速度:= 总路程 总时间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 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C 、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D 、 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1、v 2、v 则 v 2>v>v 1 4、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 ,自行车速度5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 客运火车速度140 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 3×108m/s 【典型例题分析】 例1 一列队伍长40m ,经过全长为80m 的桥,队伍过桥共用了1min ,若队伍前进可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则这支队伍行进速度为( ) A .2m /s B .1.3m /s C. 0.67m /s D .2.3m/s 例2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两物体在0 ~10s 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 甲>v 乙 v s t =

梅河口市三中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3节《运动的快慢》 【学习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的概念 【学习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学习难点】 1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及速度单位的换算. 2.平均速度的计算和理解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P19-22,完成以下问题: 1.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公式:v =s t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 或 m·s -1 . 常用单位是 km/h ,1m/s=3.6km/h 4.物体做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5.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快慢常常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为了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可以使用平均速度,其计算公式为v =s t 。 【合作探究】 探究一:速度 【想想议议】学校运动会,短跑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着。 1.在比赛过程中,你是如何判断谁跑得快的? 2.运动员跑完全程后,裁判员是怎样计算成绩的?你与裁判员所用的方法一样吗?为什么? 3.小明同学的100m 跑成绩为17s ,小亮同学的50m 跑成绩为8s ,要知道他俩谁跑得快,应该怎么办? 比较运动员跑的快慢的两种方法: 百米赛跑 (1)观众看谁跑得快慢得方法是:同时起跑的,谁跑在前面,谁跑得快;

(2)裁判比较谁跑得快慢的方法是:跑的路程相同,看谁跑的时间短,谁跑得快。 小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越长,运动的越快;(观众) (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越短,运动的越快. (裁判) 问题:小明和小亮相比,跑的时间和路程都不一样呢,怎么比较快慢? 物理学中,引入物理量“速度”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速度定义的方法采用了采用观众的方法“时间相同比路程”。通过比较小明和小亮两人“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在不同路程和时间的情况下的运动快慢。 1.速度 (1)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_。 (2)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3)公式: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 S v t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米每秒,符号是m/s或m·s-1;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单位 千米每小时,符号是km/h或km·h-1。 1m/s=_3.6km/h; 1 km/h=1 3.6 m/s. (5)完成下列单位之间的换算:54 km/h=15 m/s ; 5 m/s=18 km/h。 2.速度表:可以直接显示出交通工具的速度。 甲乙 (1)甲图是汽车速度表,读数是:90 km/h (2)乙图计数器显示数字“076904”,表示到目前为止该车所行驶的路程。 3.常见的速度:阅读课本P20页小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人步行的速度约1.1m/s;自行车的速度约5m/s。 4.限速标志:在不同的道路或道路的不同的路段,有很多限速的标志牌。 观察下图中限速标志牌,上面所标注的速度的单位是km/h。 探究二:匀速直线运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1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重点】 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难点】 1.建立速度的概念. 2.“频闪摄影”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 知识点一 速度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9-20,完成以下问题: 1.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2.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v =s t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 或 m·s - 1. 【合作探究】 探究一 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观察下面表格,有四个物体沿平直道路行驶 1.

答:通过路程相同,时间越短,运动越快 . 2.如何比较B 和D 的运动快慢? 答:时间相同,通过路程越大,运动越快. 3.如何比较B 和C 的运动快慢? 答: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大小. 探究二 速 度 物理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为什么不用单位路程的时间来表示速度呢? 答:因为单位时间的路程越大,则速度越大;而单位路程的时间越长则速度越小,故虽然后者也能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但比较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我们用单位时间的路程来表示速度. 2.速度的公式及其单位. 答:速度的公式:v =s t .路程的单位是米( m),时间的单位是秒(s),则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即 m/s 或 m·s -1.常用单位是 km/h 或 km·h - 1.单位换算:1 m/s =3.6 km/h ;1 km/h =13.6 m/s. 【教师点拨】 速度的计算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速度单位的读法. 【跟进训练】 下列四个成语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最明确的是( B ) A .离弦之箭 B .一日千里 C .姗姗来迟 D .风驰电掣 知识点二 匀速直线运动与平均速度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20-22,完成以下问题: 1.物体做机械运动时,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3.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4.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用平均速度来描述运动的快慢. 【合作探究】 探究三 如图所示,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观察比较下面甲、乙两图中的小汽车在相同的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有什么特点? 答:甲图中小汽车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乙图中小汽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2.能否由此总结出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答:能.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专题1.3 运动的快慢(含答案解析)

专题1.3 运动的快慢 知识点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2)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知识点二:速度 (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2)公式:v=s/t 公式中s表示的是路程,t表示的是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v表示的是速度 (3)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4)国际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或m.s-1, 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km/h 换算关系:1m/s=3.6km/h,1 km/h=1/3.6 m/s。 注意:应用公式时s、v、t必须是对同一个物体在同一运动区段所对应的三个物理量,用相同的下标。 知识点三:机械运动的分类和特点 1.机械运动的分类 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也是理想化的运动模式。 (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但速度变化的运动。变速运动中,可能是速度变化,可能是运动方向变化,可能是两者同时发生变化。 2.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1)运动的轨迹是直线; (2)运动速度保持不变; (3)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4)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同理,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的时间相等 知识点四:求解平均速度 1.平均速度与速度区别 平均速度是在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路程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或一段路程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而速度是指某一时刻物体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对应一段时间,速度对应一个时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