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产品喷油常见不良现象及原因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8
常见喷漆加工的不良现象及产生原因集锦一:喷漆加工的不良现象之少油不良现象描述:油漆膜厚没在达到规定要求,露出底材的颜色。
产生原因:1喷涂人员手法不稳定;2.压缩空气不稳定;3.喷枪没有调到合适的位置;4.因夹具不良,盖住部份需喷油面;5.夹具或设备与产品搭配不当。
二:喷漆加工的不良现象之刮花不良现象描述:产品表面被刮伤,局部发花等。
产生原因:1.在生产过程中被设备刮伤;2.在下货,检货时被人为刮伤;3.在包装,运输过程中被刮坏等。
三:喷漆加工的不良现象之飞油不良现象描述:对照客户要求或相关标准,在不应喷油的地方喷上了油漆。
产生原因:1.夹具装配不到位;2.夹具设计不符合要求;3.夹具或产品在喷涂中脱落;四:喷漆加工的不良现象之亮点不良现象描述:在产品的表面,某一点位置的光泽及颜色与其它地方有区别且发亮。
产生原因:1.喷枪雾化不良,油漆没有充分被吹开;2.面油不干净,混有异物;3.底油流平没有充分干燥。
五:喷漆加工的不良现象之黑印不良现象描述:在喷涂好的产品表面有深色的暗纹或点。
产生原因:1.来料已刮花;2.在装配夹具时,产品被刮伤;3.来料表面有粘性的脏污或异色。
六:喷漆加工的不良现象之色差不良现象描述:与样板及客户提供的标准颜色有差异。
产生原因:喷油工手法问题1.油漆来料不符合要求;2.产品原材料颜色不对;3.喷涂参数没有调到合适的地方;4.环境温湿度超过规定要求;5.干燥温度没有按照要求;6.油漆调配过程中混色;7.生产中气压不稳定;8.喷枪不稳定,9.喷涂设备不洁净等。
七:喷漆加工的不良现象之光泽不均不良现象描述:喷涂中,一个产品表面,各个部位光泽不一致。
产生原因:1.喷涂不均匀;2.喷枪不稳定;3.面油没搅匀;4.气压不稳定;5.各个喷枪的面油调配时间不同;6.烘炉通风不畅等。
八:喷漆加工的不良现象之气泡不良现象描述:在喷涂完成且烘干后,在产品表面,有突起,类似气泡状。
产生原因:1.在喷涂面油之前底油末干;2.烘烤温度太高;3.烘烤升温太快;4.油漆中混有其它异物;5.漆膜太厚,等等。
关于塑胶产品表面喷油加工后出现常见品质问题及处理方式
一、出现变色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调色时搅拌不均匀,导致先后喷涂色差大,建议调色时充分搅拌均匀
2.调色用油漆相容性差,建议不要使用不同体系的油漆混合使用
3.溶剂太弱,可在油漆中适当添加强溶剂调整
二、出现烧底现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油漆溶剂太强,稀释剂太强,比如TPR素材喷漆,溶剂太强就会出现烧底现象,建议根据素材适用的油漆及稀释剂
2.素材太差如PS素材喷涂经常出现烧底现象,可根据素材调整稀释剂溶解力
三、出现百格附着力测试掉漆原因及处理方法:
1.底材表面除油或者清洁不彻底,油污等导致底材与涂层附着力不佳
2.素材属于非极性或表面光滑需做表面处理或者通过喷涂附着力处理剂于底材与油漆涂层之间
四、增进层间附着力出现浮色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溶解力差:可通过提高溶解力方法进行改善
2.相容性差:建议不要不同公司的产品混合使用
3.特殊工艺原因:如PU鞋材喷漆涂刷时可能出现浮色现象,可添加0.3-0.5%防浮色助剂改善
五、出现喷涂有油点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素材上有油污,用油污处理剂或者其他方法遮盖、清洗素材之后再喷涂
2.保持喷涂环境及线体的洁净
六、出现迁移渗色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油漆本身有渗色现象,与油漆提供商联系解决,建议对所购油漆进行油漆测试
2.使用的过程中添加色精或混入会渗色的油漆,建议调色不要使用色精
七、出现光泽差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稀释剂溶解力差,漆膜光泽偏低,可加强溶解溶解力
2.喷涂粘度越高,光泽越高,喷涂粘度越低,光泽越低,建议固定开稀比例
3.油漆本身光泽与样板不一致,添加增光剂、光油、消光剂等调整。
浅谈喷涂异常处理喷涂产品技术员,QC和生产人员,如果对喷涂的异常处理有些了解的话,就会对工作有新帮助,就可以通过新遇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找出其原因以及要采取的改善对策,从而提高产品质量的鉴别能力,下面就喷涂日常出现的异常处理,行业内要作的物性测试作些简单的介绍。
一.浅谈喷涂异常处理:1.变色:由于油漆质量不好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现象,异色就是其中之一。
之所以会出现异色、变色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1)涂料中颜料的密度不同,密度大的颜料下沉,轻的浮在上面(2)含铅式铜系颜料与硫化氰起化学反应变黑。
改善对策:(1)彻底均匀搅拌后再使用,(2)有硫化氰的环境不使用含铅式含铜系颜料2.发哑、发白:如果天气温度过重,硝基漆易泛白,或移植释剂配比不当会出现喷漆产品光泽度不够颜色发哑(发暗)改善对策:(1)可先低温预热被涂物,或加入10—20%的防白剂,喷漆场所应尽量保持恒温,恒湿状态,可防止喷涂产品发白(2)当空气中的温度过高,大多是在一些比较简陋的喷漆场所,可将喷涂完毕之产品放在烘炉内烘烤几分钟可防止喷漆品颜色发哑3:附着力不够:由于一些油漆质量不好或塑胶素材脏污,油漆喷上会出现脱漆或涂膜本身无法附着于素材表面或底部.改善对策:1)如果油漆质量不良应该调换,也可使用较稀释剂调漆,或适当加入一定比例固化剂;<我公司目前不用>(2)为防止产品表面由于脏污不清洁而造成的脱漆,必须于喷漆前先将素材清洁干净后方可喷涂.《我社采用前处理/静电除尘》4.针孔,油点:产品喷涂后在溶剂挥发到初期结膜阶段,由于溶剂的急剧挥发,特别是受高温烘烤时漆膜收缩来不及补足空档,而形成一系列小穴即针孔,如果溶剂使用不当,或温度加热高,过快就易产生针孔,当喷漆环境相对过高,或喷涂设备的油水分离器失灵,喷涂时水分随空压机经喷嘴与涂料同时喷出,也会造成喷涂后出现表面针孔.改善对策:(1)烘烤型涂料粘度要适中,喷涂后要在恒温下静置约5—10分钟,烘烤时,先低温预热后按规定温度和时间使溶剂能正常挥发;(2)使用适当稀释剂,避免加热过于剧烈;(3)喷涂面漆时,喷漆环境相对温度应于65%以下为宜,检查油水分离器的可靠性,空气压缩机经过滤,杜绝油和水及其它杂质带进涂料中。
塑胶产品喷油常见不良现象及原因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塑胶产品喷油常见不良现象及原因一:少油不良现象描述:油漆膜厚没在达到规定要求,露出底材的颜色。
产生原因:1.喷枪因堵塞等原因,喷涂不稳定;2.压缩空气不稳定;3.喷枪没有调到合适的位置;4.因夹具不良,盖住部份需喷油面;5.夹具或设备与产品搭配不当。
二:刮花不良现象描述:产品表面被刮伤,局部发花等。
产生原因:1.在生产过程中被设备刮伤;2.在下货,检货时被人为刮伤;3.在包装,运输过程中被刮坏等。
三:飞油不良现象描述:对照客户要求或相关标准,在不应喷油的地方喷上了油漆。
产生原因:1.夹具装配不到位;2.夹具设计不符合要求;3.夹具或产品在喷涂中脱落;四:亮点不良现象描述:在产品的表面,某一点位置的光泽及颜色与其它地方有区别且发亮。
产生原因:1.喷枪雾化不良,油漆没有充分被吹开;2.面油不干净,混有异物;3.底油流平没有充分干燥。
五:黑印不良现象描述:在喷涂好的产品表面有深色的暗纹或点。
产生原因:1.来料已刮花;2.在装配夹具时,产品被刮伤;3.来料表面有粘性的脏污或异色。
六:色差不良现象描述:与样板及客户提供的标准颜色有差异。
产生原因:1.油漆来料不符合要求;2.产品原材料颜色不对;3.喷涂参数没有调到合适的地方;4.环境温湿度超过规定要求;5.干燥温度没有按照要求;6.油漆调配过程中混色;7.生产中气压不稳定;8.喷枪不稳定,9.喷涂设备不洁净等。
七:光泽不均不良现象描述:喷涂中,一个产品表面,各个部位光泽不一致。
产生原因:1.喷涂不均匀;2.喷枪不稳定;3.面油没搅匀;4.气压不稳定;5.各个喷枪的面油调配时间不同;6.烘炉通风不畅等。
八:气泡不良现象描述:在喷涂完成且烘干后,在产品表面,有突起,类似气泡状。
产生原因:1.在喷涂面油之前底油末干;2.烘烤温度太高;3.烘烤升温太快;4.油漆中混有其它异物;5.漆膜太厚,等等。
塑胶产品喷油常见不良现象及原因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塑胶产品喷油常见不良现象及原因一:少油不良现象描述:油漆膜厚没在达到规定要求,露出底材的颜色。
产生原因:1.喷枪因堵塞等原因,喷涂不稳定;2.压缩空气不稳定;3.喷枪没有调到合适的位置;4.因夹具不良,盖住部份需喷油面;5.夹具或设备与产品搭配不当。
二:刮花不良现象描述:产品表面被刮伤,局部发花等。
产生原因:1.在生产过程中被设备刮伤;2.在下货,检货时被人为刮伤;3.在包装,运输过程中被刮坏等。
三:飞油不良现象描述:对照客户要求或相关标准,在不应喷油的地方喷上了油漆。
产生原因:1.夹具装配不到位;2.夹具设计不符合要求;3.夹具或产品在喷涂中脱落;四:亮点不良现象描述:在产品的表面,某一点位置的光泽及颜色与其它地方有区别且发亮。
产生原因:1.喷枪雾化不良,油漆没有充分被吹开;2.面油不干净,混有异物;3.底油流平没有充分干燥。
五:黑印不良现象描述:在喷涂好的产品表面有深色的暗纹或点。
产生原因:1.来料已刮花;2.在装配夹具时,产品被刮伤;3.来料表面有粘性的脏污或异色。
六:色差不良现象描述:与样板及客户提供的标准颜色有差异。
产生原因:1.油漆来料不符合要求;2.产品原材料颜色不对;3.喷涂参数没有调到合适的地方;4.环境温湿度超过规定要求;5.干燥温度没有按照要求;6.油漆调配过程中混色;7.生产中气压不稳定;8.喷枪不稳定,9.喷涂设备不洁净等。
七:光泽不均不良现象描述:喷涂中,一个产品表面,各个部位光泽不一致。
产生原因:1.喷涂不均匀;2.喷枪不稳定;3.面油没搅匀;4.气压不稳定;5.各个喷枪的面油调配时间不同;6.烘炉通风不畅等。
八:气泡不良现象描述:在喷涂完成且烘干后,在产品表面,有突起,类似气泡状。
一.塑膠注塑件一般出現的問題:1.粘模(扯模):制品的柱筋及細小多型腔件,在脫模後未能脫模而粘附在模具相應位置;通常因成型壓力偏大,或模具局部粗糙等因素導致.2.走不齊(填充不足):制品結構與所設計的形狀結構不符,局部膠位不滿足,短少,塑件未能完全充滿.通常產生於制品的柱,孔或薄膠位以及離入水口較遠部位,因成型壓力不夠,模濕不足,骨位過薄,局部有油或排氣不夠(困氣)導致膠位不能填充滿.3.多膠:制品結構與所設計的形狀結構不符,局部多出膠位,或塑件表面有點狀物,四周凹陷中間凸起,指甲可感覺到,通常由模具成型面碰,崩缺,損傷及細小型芯頂針移位或斷掉導致.4.縮水:制品表面因成型時,冷卻硬化收縮,產生的肉眼可見凹坑或窩狀現象稱為縮水.制品結構的較厚膠位,如骨位,柱位等對應表面,因成型壓力不足,保壓及射膠時間偏短,或模溫偏高,而導致因局部收縮偏大成而造成.、5.夾水紋(熔接痕):熔膠在模腔內流動中分流後再匯合時不充分,不能完全熔合,冷卻後在塑件表面形成的線狀痕跡和線裝熔接縫.因模溫偏低,料溫偏低,制品局部偏薄或模具有粗大型芯及材料流動性不好等都會導致夾水紋產生.溫度及困氣也對其有最大影響.6.烘印(光影):制品厚薄膠位在熔膠流動時受阻改變方向而形成的光澤不一致現象.通常在水口周圍,塑件表面呈光澤度不夠,顏色灰蒙.制品結構的薄膠位,止口位,扣位與周圍過渡斷差明顯,原料流動性溫差,成型料溫.模溫偏低或射膠壓力速度太大,模具排氣不良,啤塑壓力過高皆易產生烘印.7.披鋒(毛邊):制品的邊,棱,孔,柱端等模具型腔內所有分模線,鑲塊及頂針位相對應位成型後產生較薄的膠料,稱為披鋒,有刺手感覺.合模線,鑲件頂針及活動碰撞位產生較大間隙或成型壓力太大,模具日久磨損,而鎖模不緊,鎖模力不足時易導致披鋒產生.8.氣紋:在入水口位,走膠盡頭及翻水位(在較高寬大骨筋位走膠需改變方向)對應表面形成的與周圍顏色暗,朦的現象.通常因成型射膠速度太大或太小,壓力偏小及模溫偏低,料溫太高導致.9.困氣:制品成型之流程盡頭位置出現的因氣蝕而發亮的現象.模具排氣結構不足,原材料含低分子成分或水分較多,料溫模溫偏高而導致成型時,氣體無法及時排除模腔被壓縮對制品表面造成鋟蝕.10.燒焦:制品表面呈灰白,黃,橙色條狀變色痕跡.通常因困氣或流道,射嘴,料筒有尖銳傷痕位,熔膠在高速流動時受剪切而降解變色,呈燒焦狀.11.混色:制品表面旦線團塊狀與周圍顏色不一致,顏色不均的現象.通常出現在口澆口附近,熔合部位或整個塑件上.原材料和色粉含雜料,或混和不充分,塑化不良導致制品表面顏色不均勻,彩色顏件最容易形成,也與料筒清潔或背壓有關.12.發白:制品水口有脫模時爆裂,發白或不規則斷裂.因成型壓力大,射膠(保壓)(冷卻)時間太長或頂出太快(頂針分佈不合理),水口不光滑等原因導致脫模時水口受力偏大而發生不良,主要發生在透明制品,使用較脆膠料(如PS,PMMA等料).13.水口加工不良:制品水口被剪除偏高,偏低,白化變形,熱剪後卷起及漏加工等.因加工方法不合理,或加工工具不合適,加工不認真,導致水口位加工不合要求,影響外觀或裝配.14.鋸齒邊:加工部位被加工太多或加工面不平滑,因加工方法,工具或人為因素而導致.15.麻點:制品光滑表面出現的細小密集點狀凸起,模糊不清晰,指圍感覺不到,稱為麻點.因材料內含有的輔助劑(如防火PC料的陰燃劑),或成型工藝不合理而導致,或原料本身或熔料不好引起. 16.拖傷:制品的側邊,孔等位置在脫模時被拖成的痕跡,因制品側邊,孔等位置脫模斜度不夠,蝕紋偏粗或脫出受力偏大導致.17.拖花:出模後造成損傷.通常出現在邊角位上,可能因出模角度與紋路有問題引起.18.拖白:制品的側邊,柱孔等位脫模時產生的發白現象.因制品的側邊,柱孔等位脫模斜度不夠,蝕紋偏粗局部不夠光滑,而導致脫出受力偏大導致.19.頂白:頂針位在脫模頂出時,使對應表面出現發白痕跡或清晰白印,向上凸起.因頂針分佈不合理,頂針位結構偏薄.模具頂針過少,或頂出太快,冷卻時間不足,而導致頂傷制品.20.拖絲:水口脫出時,從射嘴拖出的絲狀物未被清除而被成型粘復到焉一制品的表面,呈絲線狀或線狀痕,稱拖絲.因射嘴溫度偏高,或模溫不當,或防流涎裝置不良,或成型工藝不合理導致.21.冷膠:與制品整體膠料未完全融合,有清晰分界線的團塊狀的現象.因模具流道及射嘴等位在上啤時溢出或斷裂遺留的未清除冷膠被成型到下一啤制品外表面所致.22.料花:制品表面細小不規則的冷膠料,稱料花.因模具流道和型腔內遺留有上一啤脫模時的細小碎膠料被成型到下一啤制品上所致.23.氣泡:塑料在充模過程中受到氣體的干擾而在制品表面上呈現中空狀凸起,或透明制品膠位內中空泡狀.由塑膠原料水分含量偏大,低分子產物含量偏大,料溫偏高,或背壓不夠,成型工藝不合理,冷卻時間不足等原因造成.24.油漬:制品上附著有模具上的油跡(防銹油,頂針油,或黃油等).在塑件表面呈不規則痕跡,影響塑件光澤度.模具結構位用油太多,清除不夠干凈導致表面產生的斑點狀發亮現狀,稱為油點.頂針及行位,導柱部位用油較多,運動時滴落到模腔內.25.手指印:制品表面有手指印跡.因手指有油污,汗漬而手指接觸到制品表面而產生的印跡.26.膠漬:制品蝕紋部位不規則光亮痕,光滑面呈霧狀,麻點狀不光亮現象.模具表面被細微膠粉遮蓋或被低分子產物遮蔽,而導致制品表面不能清晰表現設計的狀態.27.黑點(雜質點):制品表面的呈不同於制品顏色的點,線狀異物,因原材料,色粉內有異物,或環境中的雜質及模具活動部分損傷的金屬等吸附到模具型腔,而成型到制品表面所致.28.衝紋(流紋):制品表面沿流動(填充)方向呈現的蛇形或放射狀的紋路,呈花紋狀流痕,清晰可見,指圍感覺不到,稱衝紋.因模溫太低或太高,射速過低,或射速過快,半凝固料受到熱熔料推擠而導致.白色件最容易產生.二.塑膠組件一般容易出現的問題:1.尺寸不符:制品尺寸超出圖紙或規定的控制尺寸範圍.因成型時壓力偏大偏小,射膠時間偏長偏短或模具局部鑲件及活動結構位鬆動等原因造成.2.偏位(shift):一般指螺絲柱,孔位等偏離中心,嚴重者會破裂.3.裝配鬆緊:相關制品在組裝時,偏鬆偏緊,影響到產品的使用功能效果或造成生產線裝配困難.因相關制品尺寸超差或結構位不良導致.4.裝配間隙大:相關制品在組裝後,在邊或角位產生間隙(通常以不大0.2mm為合格).因相應制品變形或尺寸超差及局部缺陷導致.5.裝配刮手(段差或錯位):相關制品在組裝後,邊或角位單獨移出,形成斷面差,觸摸刮手.(通常以不大0.2mm為合格)6.裝配卡鍵(JAM KEY):字鈕鍵組裝到相應鈕孔位,字鈕鍵不能順暢按設計功能作回復運動.字鈕孔位有披鋒或尺寸大,按鈕鍵偏大偏小或高度低等原因導致.7.機身不平(變形):相應制品組裝後在自然放置時,機身底部不平(通常以不大於0.2mm腳不平為合格).相關制品因為尺寸超差,扣位不合,收螺絲不平衡,成型及包裝導致扭曲變形而造成.8.虛扣(扣位高低):相關組合件,組裝後扣位未扣實,用手掰開或跌落震機試驗,扣位會張開形成明顯間隙.扣位尺寸超差或整件尺寸超差(模具成型扣位部分鑲件或行位鬆動變形)導致.9.柱爆(滑牙):柱孔在打螺絲時被打爆裂或發白,或按規定次數重復打螺絲時收不緊(不能受力),柱孔直徑或深度不符,或所用原料機械性能不夠,成型時料溫偏高使機械性能降低而導致.三.塑膠成品一般容易出現的問題:1.噴涂類:(1)塑膠顏色不符:制品外表顏色或蝕紋效果與樣板不一樣(超出一PantoneNo為顏色不符).通常因色粉(色種)配比,原料的底色,料溫的高低造成.(2)顏色不符:噴涂後制品表面顏色不同於樣板或規定的顏色.(通常以一個PantoneNo為標準,超出為不合格).歷為所用油墨色與塑膠件顏色不同,或噴涂層偏厚偏薄導致色差.(3)位置不符:規定噴油的部分未噴或不需噴油的部位被噴上油墨.不明確要求或噴涂工具和程序不合適而導致.(4)粗糙:制品表面噴油層手感不光滑,因噴槍調節不合適,噴涂距離偏近或油墨不符造成.(5)蜂窩點:制品表面噴油層有密集凹陷坑點狀痕.因噴涂方式及噴槍調節不當導致.(6)啞色:指制品表面噴油層不夠光亮,色澤偏暗偏朦.油墨配比不當或噴涂時間距離偏遠或偏近導致.(7)光亮:制品表面噴油層光滑,返光耀眼(通常以樣板程度為標準控制).因油墨配比不當或噴涂層太厚造成.(8)砂紙痕:制品表面噴油層呈現的塊狀條形痕跡.對噴油部位不良缺陷用砂紙加工時,砂紙偏粗,或加工力度偏大導致.(9)有塵:制品表面噴油層呈現,點線狀明顯凸起.因制品暴露在環境中時間偏長,環境不夠干凈,油墨不夠純凈而導致.(10)污糟:指制品表面噴油層有不可擦拭清除的髒物,噴槍用壓縮空氣水分含量大,制品表面髒未清除干淨等因素導致噴油後的污糟。
塑胶产品喷油常见不良现象及原因在塑料喷油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油漆及塑料基材性能等多种因素,在喷油过程中会出现飞油、粘背、起皱、露底、桔皮、涂层脆性、油漆剥落和油漆剥落等缺陷。
通过不良现象的分析,我们来看看塑料喷油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及改进方法。
一、塑料喷油中常见的涂层缺陷——飞油出现原因:注塑模具与工件贴合不良,注塑距离不当,喷枪压力过大,或注塑模具未清洗。
改善方法:首先根据情况修复注塑模具或重塑工件,调整注塑距离,调整气压,定期清洗注塑模具。
2、喷塑涂装中常见的涂层缺陷——回粘出现原因:溶剂挥发慢,干燥不彻底,油漆硬度过低,施工环境温度过高。
改善方法:同时使用快干涂料更换或调整涂料。
您可以尝试添加交联剂来调整涂装设备的响应。
3、塑料喷油常见的不良涂装现象——起皱出现原因:喷油量过大,喷枪与工件距离过近改进方法:调整和控制喷枪喷油量,同时调整喷枪与工件的距离。
4、喷塑常见的不良涂装现象——露底出现原因:一般是涂料遮盖力差,喷涂时漆膜厚度过薄造成的。
改善方法:更换油漆,调整喷涂涂膜厚度。
5、塑料喷油中常见的涂层缺陷——橘皮出现原因:由于溶剂不当,挥发速度不均匀,过流,喷枪离工件太近,太远,压缩空气的气压太低,都会出现这种不良现象。
改进方法:通过改变沸油和水的溶剂成分,在保证足够高的气压的情况下调整喷枪与工件的距离来解决这个问题。
6、塑料喷油中常见的涂层缺陷——涂层易碎出现原因:主要原因是涂料配置不合理,底漆和面漆硬度差异大,涂料配置不当,固化剂比例过高,调色时添加色浆等因素。
改进方法:调整油漆硬度,使面漆硬度低于底漆,适当调整油漆配比,上色时改变色浆成分。
7、塑料喷油中常见的涂层缺陷——油漆剥落、油漆剥落出现原因:油漆剥落的出现与基材与油漆的附着力有很大关系。
附着力不足很容易导致油漆剥落。
如果前处理清洗不到位,会形成薄弱的界面层,造成假粘连。
,涂漆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附着力测试会脱落。
喷涂常见次品描述一、喷漆1. 飞油因套模不正或胶件变形导致油从套缝中飞出2. 流油因喷漆末干而流动的油层3. 积油喷漆不均匀积成油块4. 油渍胶件上粘有油质而导致喷时不上漆5. 油污胶件被油漆污染6. 上色不足喷漆时颜色没有签板深7. 砂孔反映在制品表面象砂子大小的孔,打磨后可再加工8. 走位涂层处理位置不正确,同样板有偏差,调整相应机械或工具可改善9. 起牙边涂层处理后其边参差不齐,调整丝印网版,移印胶头或喷漆模可改善10. 甩油涂层处理后,表面一块块脱掉,可改变盛放方法及等涂层全干后投入生产11. 反底因胶件或油漆的原因令油层遮盖不到胶件的颜色12. 漏喷漆应喷漆而没有喷漆的位置13. 刮花胶件或喷漆层由于外界碰擦而刮花的痕迹14. 色差涂层颜色不一致,异于样板,常见于配套配色胶件15. 哑色或称无光泽,由油漆质量或喷涂层厚薄所致。
16. 拉丝由于涂层太浓,而致使移开网版,胶头或模具时而留下的丝状物17. 油面末干油面接触到硬物件时,其硬度不够凹下二、移印1. 漏印规定移印的位置末有移印2. 重印移印过多次,图案上易有叠影3. 印错位没有将图案印在规定的位置4. 移位移印的图案位置与规定的位置有误差5. 变形移印的图案的形状与签板规定的形状不完全相同6. 油起毛因油干,机头回转时有油层7. 油不清晰因油调得太稀而导致移印在啤件上的图案颜色不明显8. 油不均匀油还没调和,致使移印图案清晰程度不完全相同9. 不对色移印图案的颜色与签板的颜色不完全相同10. 套色偏移套色移印时位置发生误差11. 断线字体或图案自某一部分断开来,看上去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三、丝印1. 飞油字体、图案边缘出现不规则的图形,比原来印出的图案浅色2. 尘埃字体或图案边缘有多出的小点,小孔或图形缺损3. 漏油在不需要印刷的部位多了一些油点,严重的出现大面积油污4. 干网字体或图案边角位变得圆滑、无棱角或图案变小5. 起泡印刷面上出现一粒粒的凹凸不光滑图形,如橙皮一样皱纹6. 粘网在图案上出现厚薄不均匀现象,有时印出的油很薄,干后出现砂孔,有时印出的油很厚,干后出现爆裂7. 起丝图案边缘出现一条条的细丝或相连小点软胶和硬胶软胶和硬胶相应使用软胶油和硬胶油。
塑料喷漆常见不良及检验对策
1.1 喷漆所用的物料有:油漆、开油水(天拿水)、固化剂等。
1.1.1 油漆是由化学溶剂、颜料或染料等成份组成,其参数的主要指标是粘稠度。
粘稠度可由滴杯测得。
1.1.2 开油水是用来稀试油漆用的。
1.1.3 固化剂使油漆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干燥硬化。
1.2 喷漆所用的设备
1.2.1 喷枪:由压缩空气使油漆喷到胶件表面。
1.2.2 空压机:制造压缩空气。
1.2.3 水淋柜:将喷漆时的化学气体溶解及抽出。
1.2.4 烤箱:使油漆表面快速干燥硬化。
1.3 喷漆常见不良缺陷及检验对策
1.3.1 掉漆
1.3.1.1 不良产生的原因:
a 油漆与胶件附着力差﹔
b 干燥温度或时间控制不当﹔
c 胶件表面有油渍等﹔
1.3.1.2 检验对策:
a 试测防水,表面擦干后,再测附着力﹔
b 做百格测试(即用刀片划1mm长*1mm宽的方格100个)
c 提高抽样测试比例﹔
1.3.2 漆渣(颗粒)。
塑胶产品喷油常见不良现象及原因
一:少油
不良现象描述:油漆膜厚没在达到规定要求,露出底材的颜色。
产生原因:1.喷枪因堵塞等原因,喷涂不稳定;
2.压缩空气不稳定;
3.喷枪没有调到合适的位置;
4.因夹具不良,盖住部份需喷油面;
5.夹具或设备与产品搭配不当。
二:刮花
不良现象描述:产品表面被刮伤,局部发花等。
产生原因:1.在生产过程中被设备刮伤;
2.在下货,检货时被人为刮伤;
3.在包装,运输过程中被刮坏等。
三:飞油
不良现象描述:对照客户要求或相关标准,在不应喷油的地方喷上了油漆。
产生原因:1.夹具装配不到位;
2.夹具设计不符合要求;
3.夹具或产品在喷涂中脱落;
四:亮点
不良现象描述:在产品的表面,某一点位置的光泽及颜色与其它地方有区别且发亮。
产生原因:1.喷枪雾化不良,油漆没有充分被吹开;
2.面油不干净,混有异物;
3.底油流平没有充分干燥。
五:黑印
不良现象描述:在喷涂好的产品表面有深色的暗纹或点。
产生原因:1.来料已刮花;
2.在装配夹具时,产品被刮伤;
3.来料表面有粘性的脏污或异色。
六:色差
不良现象描述:与样板及客户提供的标准颜色有差异。
产生原因:1.油漆来料不符合要求;
2.产品原材料颜色不对;
3.喷涂参数没有调到合适的地方;
4.环境温湿度超过规定要求;
5.干燥温度没有按照要求;
6.油漆调配过程中混色;
7.生产中气压不稳定;
8.喷枪不稳定,
9.喷涂设备不洁净等。
七:光泽不均
不良现象描述:喷涂中,一个产品表面,各个部位光泽不一致。
1.喷涂不均匀;
2.喷枪不稳定;
3.面油没搅匀;
4.气压不稳定;
5.各个喷枪的面油调配时间不同;
6.烘炉通风不畅等。
八:气泡
不良现象描述:在喷涂完成且烘干后,在产品表面,有突起,类似气泡状。
产生原因:1.在喷涂面油之前底油末干;
2.烘烤温度太高;
3.烘烤升温太快;
4.油漆中混有其它异物;
5.漆膜太厚,等等。
九:针孔
不良现象描述:在喷涂好的产品表面有针状的小孔,数量不定,孔径较小。
主要由干燥时溶剂突破表面膜层,从而产生的。
产生原因:1.漆膜太厚;
2.烘烤升温太快;
3.溶剂中混有易挥发的组份;
4.底油本充分干燥,便喷涂面油造成的;
5.底材附有油类物质等。
不良现象描述:在喷涂好的产品表面,在喷涂面和非喷涂面有一些油膜,主要位于喷涂面边缘,如按键孔内,产品边缘等地方,可用手指甲刮除。
产生原因:1.夹具不良,装配时夹具与产品相隔太近;
2.喷涂漆膜太厚等。
十一:桔皮
不良现象描述:喷涂表面凹凸不平,很粗糙,像桔子皮状。
产生原因:1.油漆粘度调整不当;
2.重喷造成;
3.喷枪气与油等调节不恰当;
十二:鱼眼
不良现象描述:在喷涂表面有一些圆点,中间没有油漆,类似于油点,但在中间有一点异物。
产生原因:1.来料表面不洁净,粘有异物;
2.前处理不彻底,没有除尽杂质;
3.油漆内混有异物等。
十三:发白
不良现象描述:在喷涂的表面局部有颜色不对的现象,颜色较其它部份较浅,发白。
产生原因:空气中湿度太大,如超过70%生产深色产品易出现此类现象。
十四:碰伤
不良现象描述:在喷涂时或干燥时被碰坏,漆膜被破坏。
产生原因:1.喷涂设备有异常突起;
2.拉柱倾斜,货与货相碰;
3.夹具设计不合理,在喷涂过程中,货与货易碰;
4.夹具在方通上没有装到位,货与货之间相碰造成,等。
十五:掉漆
不良现象描述:在应喷漆区域,有没有油漆的地方,且露出底材。
产生原因:1.在油漆本干的情况下,被擦掉了;
2.在油漆本完全干透的情况下,由于叠放被刮掉;
3.塑胶件有油,油漆的附着力很差,一擦便脱落;
4.在运输及包装过程中,相互磨擦,也是造成掉漆的原因等。
十六:批锋
不良现象描述:在产品的边缘或内框有多余的塑胶,且形状为扁平,分布在边缘的一侧。
产生原因:来料造成,由于注塑相关原因。
十七:油点
不良现象描述:在喷涂好的产品表面,分布一些小圆孔,孔内无油漆,或只有少量的油漆,并没有盖住底材的颜色,小孔多是圆形的。
产生原因:1.来料有油,喷涂时油漆末能分布均匀;
2.油漆内混有不溶性的油脂;
3.产品被污染等。
十八:气纹
不良现象描述:在喷涂完成后的产品表面,有一些区域颜色发黑,呈烟雾状,且此区域较其
它地方粗糙。
产生原因:1.来料造成;
2.油漆溶剂溶解力太强;
3.喷枪的油量与气压等没有调好;
4.烘干的速度太快
十九:划伤
不良现象描述:1.在喷涂好的产品表面有一条痕迹,为线状,有一定深度,漆膜被破坏;
2.在末喷油的地方有一条被伤的痕迹。
产生原因:1.在生产过程中,作业人员不小心造成;
2.因包装,运输等造成;
3.因夹具问题造成产品被刮伤;
4.货与货之间摩擦造成,等等。
二十:裂痕
不良现象描述:在喷涂好的产品表面,平整的漆膜表面有一条缝隙,且有一定的深度和宽度。
产生原因:1.油漆溶剂太强;
2.来料内应力不均匀;
3.来料本身有裂痕,等。
二十一:积油
不良现象描述:表面油漆喷涂过大或喷涂不均匀,导致烘干后显示颜色不均匀,局部油漆膜厚过厚,边缘有突起或有黑边等现状。
产生原因:1.油漆调配得太稀,易流挂;
2.喷枪距离近或油量过大;
3.夹具旋转不良;
4.喷枪没有调到合适的参数等。
二十二:漏油
不良现象描述:在该喷油的地方,没有喷上油或油膜太薄。
产生原因:1.夹具挡住了喷枪;
2.脏物遮住了;
3.喷枪的角度没有调好。
二十三:黑点
不良现象描述:附在产品表面,多为圆形,有一定高度,颜色较深,此类不良项目称之为黑点。
产生原因:1.喷涂设备不洁造成的,如铁片太脏,喷柜较脏等;
2.环境较差,含有大的颗粒状杂质,从而造成;
3.油漆本身质量有问题,含有颗粒;
4.正压和抽风不良造成从喷房外吸入大量的不洁净的空气。
二十四:白点
不良现象描述:类似于黑点,但颜色为白色,形状为圆形,片状等。
产生原因:1.油漆本身混有杂质,如银粉等;
2.喷涂设备冲洗不干净,交叉喷涂产生污染,
3.环境不洁,空气中含有浅色颗粒;
4.喷柜抽风不良,油漆颗粒回到产品上或喷柜不平净,表面附有杂质,喷涂中掉在货上等。
二十五:杂物
不良现象描述:以区别于黑点,白点。
是指附在产品表面或中间,形状为不规则的异物,多为纤维状或毛屑,面积较大,颜色不定。
产生原因:1.来料披锋不干净造成,或有胶丝;
2.来料表面太脏,有粘性物质附在上面,不易除去造成;
3.油漆过滤不彻底,或盛油容器清洗不干净造成;
4.环境或喷柜不洁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