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房地产基础知识培训资料.pdf
- 格式:pdf
- 大小:8.48 MB
- 文档页数:72
房地产基础知识培训(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房地产基础知识》教材的第三章,主要内容包括房地产的定义、分类、特性以及房地产市场的构成和运行机制。
具体内容包括:1. 房地产的定义和分类:土地、地上建筑物、附着物和房地产权益。
2. 房地产的特性:位置固定、寿命长久、价值较大、流动性差。
3. 房地产市场的构成:供给、需求、价格、交易。
4. 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机制:供求关系、价格机制、竞争机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房地产的定义和分类,理解房地产的特性和权益。
2. 让学生掌握房地产市场的构成和运行机制,能够分析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房地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房地产的定义、分类、特性和权益,房地产市场的构成和运行机制。
难点: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机制,如何分析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房地产基础知识PPT。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为背景,让学生了解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知识点讲解:通过PPT,讲解房地产的定义、分类、特性和权益,房地产市场的构成和运行机制。
3. 例题讲解:分析具体的房地产案例,让学生理解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机制。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讨论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发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房地产基础知识1. 房地产的定义和分类2. 房地产的特性3. 房地产权益4. 房地产市场的构成5. 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机制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简述房地产的定义和分类。
2. 请说明房地产的特性。
3. 请解释房地产权益的含义。
4. 请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构成和运行机制。
5. 请根据所学知识,预测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发展。
答案:1. 房地产的定义:指土地、地上建筑物、附着物和房地产权益。
房地产基础知识培训课程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房地产市场的运作机制,提高房地产相关业务水平,我们特开设房地产基础知识培训课程。
本课程将从房地产概述、房地产政策法规、房地产市场分析、房地产交易流程、房地产评估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讲解。
二、房地产概述1.房地产的定义与分类房地产是指土地及其附属物、建筑物和其他固定设施。
根据用途,房地产可分为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
根据权属性质,房地产可分为国有土地、集体土地和非农用地。
2.房地产市场体系房地产市场体系包括土地市场、房产市场、房地产金融市场和房地产中介服务市场。
其中,土地市场是房地产市场的源头,房产市场是房地产市场的核心,房地产金融市场为房地产市场提供资金支持,房地产中介服务市场为房地产市场提供各类服务。
三、房地产政策法规1.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是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方面的内容。
土地管理法明确了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并对各类土地的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具体要求。
2.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是我国房地产管理的基本法律,规定了房地产开发、交易、租赁、抵押、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明确了国家实行房地产交易管理制度,要求房地产交易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并办理合同登记。
3.房地产税收政策房地产税收政策是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
我国房地产税收政策主要包括土地增值税、契税、房产税等。
房地产税收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价格水平和投资收益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四、房地产市场分析1.房地产市场供需分析房地产市场供需分析是研究房地产市场状况的基础。
供需分析主要包括需求分析和供给分析。
需求分析关注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主体、需求规模、需求结构和需求趋势等;供给分析关注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主体、供给规模、供给结构和供给趋势等。
房地产基础知识培训资料一、房地产的定义和特点房地产,简单来说,是指土地以及建筑物和其他相关定着物,是实物、权益和区位的结合体。
实物包括土地、建筑物以及其他附着物,如树木、水井等。
权益则涵盖了所有权、使用权、租赁权、抵押权等各种权利。
而区位,指的是房地产的地理位置以及与周边环境、设施等的关系。
房地产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不可移动性:这是房地产最根本的特性。
土地和建筑物都固定在特定的位置,无法像一般商品那样随意移动。
2、独一无二性:没有两宗完全相同的房地产,即使在同一小区、同一栋楼,不同的单元也存在差异。
3、耐久性:土地具有不可毁灭性,建筑物只要建造得当,也可以在很长时间内存在。
4、数量有限性: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其总量是有限的,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域,可供开发的土地更是稀缺。
5、用途多样性:同一宗房地产可以有多种用途,例如住宅可以改为商业用途,但这种改变需要符合相关法规和规划。
二、房地产的分类1、按用途分类居住房地产:包括普通住宅、高档公寓、别墅等,主要用于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
商业房地产:如商场、写字楼、酒店等,用于商业经营活动。
工业房地产:工厂、仓库等,用于工业生产和存储。
农业房地产:包括农田、牧场、果园等,用于农业生产。
2、按开发程度分类生地:指不具备城市基础设施的土地,如荒地、农地。
毛地:指具有一定的城市基础设施,但地上有待拆迁房屋的土地。
熟地:指具备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土地平整,能直接在其上进行房屋建设的土地。
3、按是否产生收益分类收益性房地产:能直接产生经济收益,如出租的写字楼、商铺等。
非收益性房地产: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收益,如自用住宅、政府办公楼等。
三、房地产市场1、房地产市场的构成要素市场主体:包括房地产开发商、购房者、投资者、中介机构等。
市场客体:即房地产交易的对象,包括土地、房屋等。
交易条件:包括价格、付款方式、交易时间等。
2、房地产市场的分类一级市场:又称土地出让市场,是政府将土地出让给房地产开发商的市场。
房地产基础知识一、基本概念(一)房地产的概念:是房屋和土地的社会经济形态,是房屋和土地作为一种财产的总称,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固着在土地、建筑物上不可分离的部分。
房地产由于其位置固定、不可移动,通常又被称为不动产,简单地说就是不能移动的财产。
◆房地产业五证:a.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b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c.建筑工程施工证;d.国有土地使用证;e.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两书:《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一表:《商品房竣工验收备案表》(二)1、房地产业指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的行业。
2、房地产市场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市场,一级市场指最初级原始土地的转让,二级市场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取得土地后再开发、建设、销售,一般说在建商品房(期房),三级市场是指已建好的商品房在市场上转让,就是在房产中介所转让的房产。
(三)城市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1、城市居住区:一般称居住区,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万—1.5万户,3万~5万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居住小区:也称住宅小区,并与居住人口规模(2千—4千户,7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3、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700户,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四)居住区用地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
1、住宅用地: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2、道路用地:居住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小汽车、单位通勤车等停放场地。
3、公共绿地: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游憩绿地,应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等。
房地产专业知识培训(完全版)房地产专业知识培训一、房地产基础专业知识1、房地产:指房产和地产的总称(又称不动产)。
2、房地产的三种存在形态:单纯的土地、单纯的房屋、土地房屋的综合体3、房地产的特征:a、房地产位置的固定性(土地不可移,房屋也不可动);b、房地产地域的差别性(每宗房地产的价值都不同);c、房地产的高值、耐久性(价格贵、土地永久的);d、房地产的保值、增值性(货币贬值、房产保值、货币增值、房产增值);4、房产:是房屋及其权利的总称(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利)。
5、房屋分类:a、功能用途:居住用房(小区、高品住宅)、工业用房(厂房、仓库)、商业用房(门面、商场)、办公用房(写字楼)、行政用房(军事、学校等单位用房及城市);b、建筑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砖木结构和其他;c、所有权归属:公房(直管公房和自管公房等)和私房;6、地产:是土地及其权利的总称(使用、收益、转让等权利)。
7、土地分类:a、开发利用:生地和熟地;b、建筑功能:建筑用地和非建筑用地;c、用途:居住用地、商业服务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市政公共设施用地、交通用地、绿化用地、特殊用地等;8、房地产业:指从事房产开发、经营、管理和效劳的行业。
包括:a、土地开发;b、房屋建设、维修、管理;c、土地利用权的有偿划拔、让渡;d、房屋所有权的买卖、租赁;e、房地产抵押贷款;f、房地产市场;9、土地利用权:就是土地所有者根据土地分类对土地加以利用的权利(指依法对土地经营、利用和收益的权利)。
土地公有制采取了两种方式:即集体所有制和国度所有制。
a)农村土地采用了集体所有制,属于农民集体所有;b)城市土地采取国度所有制的方式,属于全民所有;任何个人不能取得土地的所有权。
土地使用获得的方式:划拔:无偿利用,如学校、医院、军事用地、机场等市政扶植工程;出让:从国度有偿取得利用权,方式:协议(如200-250万/亩)、招标(提出底价,根据利用用途和价格取得)、拍卖(价高者竟得,不违法的前提下,通过正规渠道取得);、房地产市场:a、一级市场:以土地为体(亦称土地市场、土地交易市场);b、二级市场:开发商获得土地后,投入一定的奖金建设,通过有偿或赠与将产权转买给需求者(新建商品房的买卖市场);c、三级市场:房屋在消费市场的再次流通,包括:买卖、抵押、让渡、租凭(二手房);房地产市场结构善一览表:1、土地使用权出让: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身份,按指定地块的使用年限、用途和城市规划等条件,将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土地使用者,并向土地使用者收取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