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考题
- 格式:doc
- 大小:115.50 KB
- 文档页数:10
小学四年级沪教版上学期语文期末知识点归纳复习易考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选词填空1. 选词填空。
主宰主管1.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_____)着,领导着大家。
2.公司现在群龙无首,急需有人出面(______)一切。
维持维护3.法律现在已经成了我们(____)自身利益、保护自己的一张盾牌。
4.一味地增加员工、扩充门面,而不改善编制,好景是(____)不了多久的。
坚定坚决5.黄继光(_____)对指导员说:“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6.战士们请战的态度非常(______)。
2. 选词填空。
祈求请求1.古代的帝王们在天坛祭天,(________)能够风调雨顺。
2.我的再三(________),妈妈才答应带我去动物园玩。
疑惑迷惑3.当初我的确很(________),如今一切都真相大白了。
4.我们不要被事情的假象(________)了,要看清事情的本质。
3. 选择关联词填空。
不但……而且……虽然……但是……既……又……如果……就……即使……也……1.我(___)只考了六十一分,(___)我已尽了力。
2.(___)你尽了力,(___)的确没关系。
3.学写字(___)要观其形,(___)要悟其神,心神领会,才能写好。
4.(___)雨再大,路再滑,我们(___)要按时报到。
5.我发现妈妈只为了洗我的两件内衣就开动洗衣机,(___)费水,(___)费电。
4. 选词填空柔和明亮1.月盘是那样(_______),月光是那样(_________)。
铺满洒满2.阿妈喜欢牵着我,在(_________)月光的小路上走着。
3.公园的小路上(__________)了鹅卵石。
运载搬运4.小蚂蚁正忙着往洞里(________)着食物呢!5.阿妈,白天你在溪水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______)许多新鲜的花瓣。
5. 选词填空。
霸气霸道1.他想和姚明一样,打出(_____)的球风。
高考语文必考题之文学常识专题提升(30题)1.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鸿门宴》中座次描述所反映地位尊卑高低的顺序是:向东为最尊,向南次之,向北又次之,向西最低。
B.《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主要描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C.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范文正公集》《聊斋志异》的命名依据分别是:号、字、谥号、地名。
D.契诃夫是俄国19世纪末期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20世纪世界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2.下列与颜色相关的文学常识及相关词语的解释,对应内容有误的一项是()A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纨素:洁白精致的绢《孔雀东南飞》B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如丹:像朱砂色一样《登泰山记》C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翠幕:青绿色的帷幕《望海潮》D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既白:天色微明的样子《后赤壁赋》A.A B.B C.C D.D3.下列选项中对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汉班固编著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开创了断代史的叙史方法,体例为后世所沿袭。
B.“论”是我国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它一般包括政论和史论两种,其中政论文如贾谊的《过秦论》。
C.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又称“大牢”;诸侯祭祀时,只用羊、豕(猪),称“少牢”。
D.屈原,名平,字原。
“名”一般是同辈人员的互称;“字”是供长辈、上级和自己称呼的,自称其字表示谦逊。
4.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是我们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是解释《春秋》这部史书的,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
B.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各专业专科新疆广播电视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请将唯一正确答案以相应的字母填入括号中)1、20世纪70年代以后,( B )成为新的时代主题。
A、民主与进步B、和平与发展C、战争与革命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理论成果是( A )。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重要思想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理论成果是( B )。
A、毛泽东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科学发展观4、( A )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B、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 A )的问题。
A、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B、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C、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根本原则6、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 )。
A、以人为本B、全面协调可持续C、发展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是( A )的思想路线。
A、实事求是B、以人为本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 C )。
A、三位一体B、四位一体C、五位一体9、毛泽东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简明概括是( D )。
A、一切从实际出发B、解放思想C、实事求是10、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 A )。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B )。
A、从新中国成立到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B、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C、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进入小康社会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 A )的历史阶段。
A、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C、达到发达国家水平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14、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 C )。
期末复习- 《勾股定理》常考题与易错题精选(35题)一.勾股定理(共11小题)1.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面积分别是3、5、2、3,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 )A.10B.13C.15D.262.如图,长方形ABCD的顶点A,B在数轴上,点A表示﹣1,AB=3,AD=1.若以点A为圆心,对角线AC长为半径作弧,交数轴正半轴于点M,则点M所表示的数为( )A.B.C.D.3.如图,在Rt△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若AC=5,BC=12,则S△ACD :S△ABD为( )A.12:5B.12:13C.5:1 3D.13:54.图1是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会徽,在其主体图案中选择两个相邻的直角三角形,恰好能组合得到如图2所示的四边形OABC.若AB=BC=2,且∠AOB=30°,则OC的长度为( )A.B.C.4D.5.在△ABC中,∠ABC=60°,AD为BC边上的高,AD=6,CD=1,则BC的长为( )A.5B.7C.5或7D.6.如图,在Rt△ABC中,∠ACB=90°,AC=3,BC=4,则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 )A.B.3C.D.27.已知△ABC中,∠C=90°,AB=c,BC=a,AC=b.(1)如果a=7,b=24,求c;(2)如果a=12,c=13,求b.8.如图,Rt△ABC中,∠C=90°(1)若AB=,AC=,求BC2(2)若AB=4,AC=1,求AB边上高.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90°,∠BCA=60°,AC=2,DA=1,CD=3.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10.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求出四边形ABCD的周长和面积.11.如图,在△ABC中,BC=6,AC=8,DE⊥AB,DE=7,△ABE的面积为35.(1)求AB的长;(2)求△ACB的面积.二.勾股定理的证明(共3小题)12.如图,直角三角形ACB,直角顶点C在直线l上,分别过点A、B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D和点E.(1)求证:∠DAC=∠BCE;(2)如果AC=BC.①求证:CD=BE;②若设△ADC的三边分别为a、b、c,试用此图证明勾股定理.13.【阅读理解】我国古人运用各种方法证明勾股定理,如图①,用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正方形,通过证明可得中间也是一个正方形.其中四个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图中大正方形的面积可表示为(a+b)2,也可表示为c2+4×ab,即(a+b)2=c2+4×ab,所以a2+b2=c2.【尝试探究】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的“总统证法”如图②所示,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直角梯形BCDE,其中△BCA≌△ADE,∠C=∠D=90°,根据拼图证明勾股定理.【定理应用】在Rt△ABC中,∠C=90°,∠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求证:a2c2+a2b2=c4﹣b4.14.勾股定理神秘而美妙,它的证法多样,其巧妙各有不同,当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如图摆放时,也可以用面积法来证明勾股定理,请完成证明过程.(提示:BD和AC都可以分割四边形ABCD)三.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共8小题)15.下列各组中的三条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7,20,24B.,,C.3,4,5D.4,5,616.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则下面四种情况中,不能判断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A.a=3,b=4,c=5B.a=8,b=15,c=17C.a=5,b=12,c=13D.a=12,b=15,c=1817.如图,四边形ABCD中,AB=20,BC=15,CD=7,AD=24,∠B=90°.(1)判断∠D是否是直角,并说明理由.(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18.如图,小明爸爸在鱼池边开了一块四边形土地种了一些蔬菜,爸爸让小明计算这块土地的面积,以便估算产量.小明测得AB=3m,AD=4m,CD=12m,BC=13m,又已知∠A=90°.求这块土地的面积.1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90°,AB=BC=2,CD=3,DA=1.(1)求∠DAB的度数;(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0.如图,在△ABC中,AD、BE分别为边BC、AC的中线,分别交BC、AC于点D、E.(1)若CD=4,CE=3,AB=10,求证:∠C=90°;(2)若∠C=90°,AD=6,BE=8,求AB的长.21.如图,在△ABC中,AD为BC边上的高,若BD=4,DC=5,AD=2,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2.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1)求△ABC的周长;(2)求∠ACB的度数.四.勾股数(共3小题)23.下列四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是( )A.3,4,5B.2,3,4C.5,12,13D.8,15,1724.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为( )A.,2,B.8,15,17C.,D.32,42,5225.观察下列各组勾股数有哪些规律:3,4,5;9,40,41;5,12,13;……;7,24,25;a,b,c.请解答:(1)当a=11时,求b,c的值;(2)判断21,220,221是否为一组勾股数?若是,请说明理由.五.勾股定理的应用(共10小题)26.我市某中学有一块四边形的空地ABCD,如图所示,为了绿化环境,学校计划在空地上种植草皮,经测量∠B=90°,AB=6m,BC=8m,CD=24m,AD=26m.(1)求出空地ABCD的面积;(2)若每种植1平方米草皮需要350元,问总共需投入多少元?27.由四条线段AB、BC、CD、DA所构成的图形,是某公园的一块空地,经测量∠ADC=90°,CD=3m、AD=4m、BC=12m、AB=13m.现计划在该空地上种植草皮,若每平方米草皮需200元,则在该空地上种植草皮共需多少元?28.如图,某校攀岩墙AB的顶部A处安装了一根安全绳AC,让它垂到地面时比墙高多出了2米,教练把绳子的下端C拉开8米后,发现其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即BC=8米),AB⊥BC,求攀岩墙AB的高度.29.如图,甲、乙两船从港口A同时出发,甲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向北偏东42°方向航行,乙船向南偏东48°方向航行,0.5小时后,甲船到达C岛,乙船到达B岛,若C,B两岛相距17海里,问乙船的航速是多少?30.“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又到了放风筝的最佳时节.某校八年级(1)班的小明和小亮学习了“勾股定理”之后,为了测得风筝的垂直高度CE(如图),他们进行了如下操作:①测得水平距离BD的长为8米;②根据手中剩余线的长度计算出风筝线BC的长为17米;③牵线放风筝的小明的身高为1.5米.(1)求风筝的垂直高度CE;(2)如果小明想风筝沿CD方向下降9米,则他应该往回收线多少米?31.森林火灾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危害很大,随着中国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开始应用飞机洒水的方式扑灭火源.如图,有一台救火飞机沿东西方向AB,由点A飞向点B,已知点C为其中一个着火点,且点C与直线AB上两点A,B的距离分别为600m和800m,又AB=1000m,飞机中心周围500m以内可以受到洒水影响.(1)着火点C受洒水影响吗?为什么?(2)若飞机的速度为10m/s,要想扑灭着火点C估计需要13秒,请你通过计算判断着火点C能否被扑灭?32.一架云梯长25m,如图所示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C离墙7m.(1)这个梯子的顶端A距地面有多高?(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m,那么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多少米?33.在一条东西走向的河的一侧有一村庄C,河边原有两个取水点A,B,其中AB=AC,由于某种原由C 到A的路现在已经不通,某村为方便村民取水决定在河边新建一个取水点H(A、H、B在一条直线上),并新修一条路CH,测得CB=1.5千米,CH=1.2千米,HB=0.9千米.(1)问CH是否为从村庄C到河边的最近路?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2)求原来的路线AC的长.34.如图,一高层住宅发生火灾,消防车立即赶到距大厦9米处(车尾到大厦墙面),升起云梯到火灾窗口,已知云梯长15米,云梯底部距地面3米,问:发生火灾的住户窗口距离地面BD有多高?35.如图,在离水面高度为8米的岸上,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开始时绳子BC的长为17米,此人以1米每秒的速度收绳,7秒后船移动到点D的位置,问船向岸边移动了多少米?(假设绳子是直的)。
一、填空题(每空1分)1.从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的角度看,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2.在Internet与Intranet之间,由防火墙负责对网络服务请求的合法性进行检查。
3.在令牌环中,为了解决竞争,使用了一个称为令牌的特殊标记,只有拥有它的节点才有权利发送数据。
4.在TCP/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上,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实现的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协议,它不能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并且没有差错检验。
5.脉冲编码调制的过程简单的说可分为三个过程,它们是采样、量化和编码。
6.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是WWW客户机与WWW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传输协议。
7.网桥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可连接两个或多个局域网网段。
8.在Internet中URL的中文名称是统一资源定位器;9.发送电子邮件需要依靠简单邮件传输/SMTP协议,该协议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服务器之间的邮件传送。
10.在计算机网络中,协议就是为实现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_规则标准或约定_。
协议的三要素为:_语法、语义和交换规则。
11.根据IEEE802模型的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LLC子层和MAC子层。
12.同轴电缆按阻抗可分为50欧姆和75欧姆两种,50欧姆同轴电缆主要用于传输数字信号,此类同轴电缆叫做基带同轴电缆。
而75欧姆同轴电缆主要用于传输模拟信号,此类同轴电缆又称为宽带同轴电缆。
13.我国的顶级的域名是CN。
14.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的原理可以概括为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发,随机重发;15.IP地址的主机部分如果全为1,则表示广播地址,IP地址的主机部分若全为0,则表示__网络__地址。
16.按交换方式来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电路交换网,__报文交换网___和__分组交换网__三种。
17.局域网常用的拓外结构有总线、星形和_环型_三种。
著名的以太网(Ethernet)就是采用其中的_总线_结构。
18.ISO建议网络管理应包含以下基本功能:故障管理,计费管理,配置管理,_性能管理_和_安全管理_。
••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 2.肺性脑病(Pulmonary encephalopathy) •3.死腔样通气(Dead space-like ventilation)4.功能性分流(Function shunt )5.CO2麻醉(carbon dioxide) 6.ARDS 7. COPD 8.限制性通气不足(Restrictive hypoventilation) 9. 阻塞性通气不足(Obstructive hypoventilation) 10. 肺源性心脏病(Pulmonary heart disease)••••二.填空题••••1.呼吸衰竭血气诊断标准是PaO2____和/或PaCO2____。
••••2.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时,血气变化是PaO2____,PaCO2____,这一变化特点主要与______和______特性有关。
••••3.中央气道阻塞时,阻塞若位于胸外,吸气时气道内压____大气压,故患者表现为____性呼吸困难。
如阻塞位于胸内,病人表现为____性呼吸困难。
4.急性低氧血症初期血压、心率和心输出量。
5.呼吸衰竭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时,血清钾浓度、血清氯浓度血清HCO3-浓度。
6.弥散面积减少常由、、及肺水肿所引起。
7.较长时间通气障碍导致的呼吸衰竭引起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平衡改变,可出现中毒、中毒,此时血清钾浓度。
8.ARDS病人通常发生Ⅰ型呼吸衰竭,在早、中期,由于发生,酸碱、水电平衡改变表现为中毒,血清钾浓度。
••••三.单选题••••1.呼吸衰竭最常见病因是•• A.上呼吸道感染 •••••••••••• B.炎症使中央气道狭窄,阻塞•••• C.过量麻醉药,镇静药应用 D.肺栓塞•••• E.慢性阻塞性肺疾患••••2.限制性通气不足是由于•• A.中央气道阻塞 • •••••••••••B.外周气道阻塞•••• C.肺泡膜面积减少 •••••• •••••D.肺泡扩张受限•••• E.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3.阻塞性通气不足是由于•• A.肺顺应性↓ •••••• •••••••••B.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C.非弹性阻力↑ •••••••••• •••D.肺泡扩张受限制•••• E.肺循环短路增加••••4.影响气道阻力增加最主要因素是•• A.气道内径 B.气道长度和形态C.气道密度和粘度D.气流速度E.气流形成••••5.出现严重胸膜病变时,病人可发生•• A.弥散障碍 B.限制性通气不足C阻塞性通气不足 D.死腔气量增加E.肺表面活性物质受破坏••••6.肺泡膜病变发生呼吸衰竭的主要机制是•• A.肺泡膜厚度增加 •••••••••••B.肺泡膜面积减少•••• C.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 •D.呼吸功及耗能增加•••• E.血液与肺泡接触时间过短••••7.呼吸衰竭伴发右心衰竭的机制主要是•• A.外周血管扩张,静脉回流量↑ B.慢性缺氧所致血量增多•• C.血液粘样性增高 •••••• D.肺泡气氧分压降低引起肺血管收缩 •• E.肺小动脉壁增厚.管腔狭窄••••8.神经肌肉麻痹所致呼吸衰竭时血气变化特点是•• A.PaCO2升高比PaO2降低明显 B.PaO2降低比PaCO2升高明显•• C.PaO2降低和PaCO2升高呈一定比例加重 D.单纯PaCO2升高•••• E.单纯PaO2降低••••9.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发生呼吸衰竭的中心环节是 •• A.肺顺应性↓ B.支气管粘膜水肿C.有效肺泡通气量↓D.小气道阻塞E.肺组织弹性↓••••10.功能性分流是指• A.肺动-静脉短路开放 B.部分肺泡VA/Q比值↑C.死腔气量↑D.VD /VT比值↑•E.部分肺泡VA/Q比值↓••••11.呼吸衰竭发生肾功能不全的最重要机制是• A.缺氧直接损伤肾脏功能 •••••B.反射性肾血管收缩•••• C.并发心功能不全 •••••••••• D.并发DIC•••• E.并发休克••••12.真性分流是指• A.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未相应↓ B.部分肺泡完全不通气但仍有血流• C.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 D.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E.肺泡膜面积减少和增厚影响气体交换••••13.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用力呼气使胸内压升高,影响心脏舒张功能•B.用力呼气使胸内压降低,使心脏外负荷增加•C.缺氧酸中毒导致肺小动脉收缩D.血液粘度增加•E.肺毛细血管床大量破坏••••14.Ⅱ型呼衰在导致肺性脑病的发生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缺氧使脑血管扩张 •••••••••B.缺氧导致脑细胞酸中毒C.缺氧导致血管通透性升高形成脑间质水肿D.PaCO2↑导致脑血流量增高和脑细胞酸中毒E.缺氧使细胞内ATP生成减少,影响Na+-K+泵功能••••15.ARDS时形成肺水肿的主要发病环节是• A.肺血管收缩,肺动脉高压形成 B.肺微血管内静水压升高 •C.血液中胶体渗透压降低 D.肺淋巴液回流障碍•E.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使其通透性↑••••16.ARDS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细胞毒素直接损伤肺泡-毛细血管膜B.中性粒细胞在肺血管中物理性扣留C.中性粒细胞在肺内释放氧自由基和蛋白酶等D.血小板聚集,微血栓形成导致压力性肺水肿E.血小板释放血管活性物质17.肺部疾患引起呼吸衰竭的最常见最主要的机制是:A.V/Q比例失调B.气道阻力增加C.呼吸抑制D.弥散障碍E.肺和胸壁顺应性降低18.以下哪项最符合呼吸衰竭的概念:A.PaO2↓ B.PaO2↓伴有或不伴有PaCO2↑C.PaO2↓,PaCO2↑伴有明显的症状体征D.等张性低氧血症E.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的低张性低氧血症19.通气功能障碍时,血气变化的特点是:A.PaO2↓ B.PaO2↑,PaCO2↓ C.PaO2↓,PaCO2↑D.PaO2正常,PCO2↑ E.PaO2↓,PaCO2正常20.呼吸衰竭时,合并下列哪一项酸碱失衡易发生肺性脑病?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混合性碱中毒21.一叶肺发生肺不张患者,其血气变化为:A.PaO2↓,V/Q>正常 B.PaCO2↑,V/Q >正常 C.PaO2正常, V/Q >正常D. PaO2↓,V/Q<正常 E. PaO2↓,V/Q=正常22.死腔样通气见于:A.肺不张B.肺小动脉栓塞C.肺实变D.支气管扩张E.肺水肿23.一个肺叶发生了肺不张的病人和一个肺叶切除的病人所发生的变化:A.肺不张病人PaO2↓,肺切除病人PaO2↓B. 肺不张病人V/Q=0.8, 肺切除病人V/Q<0.8C. 肺不张病人PaO2↓, V/Q<0.8 , 肺切除病人PaO2正常,V/Q正常D. 肺不张病人PaO2↓, V/Q>0.8 , 肺切除病人PaO2正常,V/Q>0.8E. 肺不张的病人和肺叶切除的病人所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24.肺性脑病是指:A.肺通气不足引起的脑功能紊乱 B肺换气不足引起的脑功能紊乱C.呼吸衰竭引起的脑功能紊乱D.“二氧化碳”麻醉引起的脑功能紊乱E.PaO2↑引起的脑功能紊乱25.呼吸衰竭通常是因为:A.内呼吸功能严重障碍B.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C.内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D.吸气功能严重障碍E.呼气功能严重障碍••••四.多选题••••1.声带炎症麻痹时产生吸气性呼吸困难的机制是•• A.吸气时胸内压降低 • B.吸气时气流经病灶部位引起气道内压↓••C.吸气时气道内压明显低于大气压 D.吸气时气道内压>胸内压••••2.慢阻肺所致呼吸衰竭产生严重低氧血症的最主要的机制是••A.通气不足 B.弥散障碍 C.解剖分流↑ •D.通气-血流失调••••3.ARDS的特征是••A.严重二氧化碳潴留 •B.肺顺应性↓ •C.大量肺分流 •D.严重低氧血症••••4.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产生血气变化特征是•• A.PaCO2↑ B.PaO2↓ C.PaCO2正常 •D.PaCO2↓••••5.在正常肺泡通气条件下肺弥散障碍时血气变化的特征是••A.PaO2↑ B.PaO2↓ C.PaCO2↑ D.PaCO2↓••••6.肺泡通气不足的血气变化特征是••A.PaO2↓ B.PaCO2↑ ••C.PaCO2正常 •D.PAO2↓••••7.呼吸衰竭是指•• A.肺泡气体与外界空气之间气体交换障碍 B.血液携带,释放,运输氧障碍 ••C.肺泡气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障碍 •••••D.细胞利用氧障碍••••8.呼吸衰竭导致机体功能损害的始动因素是••A.低氧血症 •B.高碳酸血症 •C.酸碱平衡紊乱 •D.电解质紊乱••••9.呼吸衰竭并发右心衰竭的主要原因是••A.肺动脉高压 •••••••••••• B.低氧血症使循环中枢受损••C.心肌受损 ••••••••••••• D.CO潴留导致外周血管扩张,低氧血2症10.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可见于:A.休克B.氧中毒C.肺水肿D.急性胰腺炎11.Ⅰ型呼吸衰竭常见的病因有:A .呼吸中枢的抑制 B.通气/血流比例失调C.中央气道阻塞D.弥散障碍12.因气体弥散障碍导致呼吸衰竭的因素有:A.中央气道阻塞B.周围气道阻塞C.呼吸膜面积减少D.呼吸膜厚度增加13.体内CO2潴留可引起的全身血管变化是:A.脑血管扩张B.皮肤血管扩张C.肾小动脉和肺小动脉收缩D.脑血管收缩14.Ⅱ型呼吸衰竭常见的病因有:A.呼吸中枢抑制B.呼吸肌麻痹C.中央气道阻塞D.慢性阻塞性肺疾患15.限制性通气不足可见于:A.慢性阻塞性肺疾患B.肺栓塞C.重症肌无力D.胸腹水16.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发生肺动脉高压的因素有:A.缺氧使肺血管收缩B.二氧化碳潴留,使肺血管对缺氧的敏感性增强C.原发性肺疾患引起小动脉狭窄和纤维化D.慢性缺氧,红细胞增多使血液粘滞性增高17.呼吸加深加快可见于:A心力衰竭 B.氰化物中毒 C.CO中毒 D.阻塞性肺气肿18.引起肺泡通气/血流比例降低的原因有:A.肺栓塞B.严重阻塞性肺气肿C.肺萎陷D.支气管哮喘19.下列哪些原因可引起呼吸衰竭?A.吸入气氧减少B.亚硝酸钠中毒C.氧中毒D.气胸••••五.是非题••••1.所有呼衰都有PaO2↓和PaCO2↑••••2.死腔样通气是指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不相应减少••••3.外周气道阻塞时患者可出现明显呼气性呼吸困难••••4.Ⅱ型呼吸衰竭时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六.简答题••••1.呼吸衰竭患者常见哪些类型酸碱平衡紊乱?••••2.为什么呼吸衰竭的病人需吸氧?给氧的原则和机理是什么?3.一叶肺切除与一叶肺不张患者血气变化为什么不同?4.举例说明导致气体弥散障碍的因素有哪些?5.为什么单纯弥散障碍主要导致PaO2降低,一般不导致PaCO2升高? ••••七.论述题••••1.肺水肿引起呼吸衰竭时血气会有怎样变化? 为什么?•此时呼吸衰竭发生机制是什么?••••2.试述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机制?••••3.肺性脑病的概念及发生机制如何?。
期末复习- 《一次函数》常考题与易错题精选(52题)一.常量与变量(共2小题)1.在圆锥体积公式中(其中,r表示圆锥底面半径,h表示圆锥的高),常量与变量分别是( )A.常量是,变量是V,hB.常量是,变量是h,rC.常量是,变量是V,h,rD.常量是,变量是V,h,π,r【分析】根据圆锥体积公式中(其中,r表示圆锥底面半径,h表示圆锥的高),即可得常量与变量.【解答】解:由圆锥体积公式中(其中,r表示圆锥底面半径,h表示圆锥的高),可知:常量是,变量是V,h,r.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量与变量、认识立体图形,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常量与变量的概念.2.小李驾车以70km/h的速度行驶时,他所走的路程s(km)与时间t(h)之间可用公式s=70t来表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数70和s,t都是变量B.s是常量,数70和t是变量C.数70是常量,s和t是变量D.t是常量,数70和s是变量【分析】根据常量与变量的定义判断.【解答】解:由题意得:70是常数,其值恒定不变,是常量,行驶过程中时间不断增加,t的值不断变化,是变量,路程随时间t的不合而变化,s也是变量,∴A,B,D均不合题意,C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常量与变量,理解题意,搞清变与不变是求解本题的关键.二.函数的概念(共2小题)3.下列各图象中,不能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A.B.C.D.【分析】根据函数的概念:对于自变量x的每一个值,因变量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解答】解:A、对于自变量x的每一个值,因变量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所以能表示y是x的函数,故A不符合题意;B、对于自变量x的每一个值,因变量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所以能表示y是x的函数,故B不符合题意;C、对于自变量x的每一个值,因变量y不是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所以不能表示y是x的函数,故C符合题意;D、对于自变量x的每一个值,因变量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所以能表示y是x的函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概念,熟练掌握函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量x,y满足,则y是x的函数B.变量x,y满足y2=x,则y是x的函数C.变量x,y满足|y|=x,则y是x的函数D.在中,常量是,r是自变量,V是r的函数【分析】根据函数的概念,对于自变量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即可解答.【解答】解:A、变量x,y满足,对于自变量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则y 是x的函数,故A符合题意;B、变量x,y满足y2=x,对于自变量x的每一个值,y都有两个值与它对应,则y不是x的函数,故B不符合题意;C、变量x,y满足|y|=x,对于自变量x的每一个值,y都有两个值与它对应,则y不是x的函数,故C不符合题意;D、在中,π是常量,r是自变量,对于自变量r的每一个值,V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则V是r的函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概念,常量与变量,熟练掌握函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三.函数关系式(共3小题)5.物理学告诉我们,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其公式为p=ρgh.已知水的密度为ρ=1×103kg/m3,g=9.8N/kg,水的压强p随水的深度h的变化而变化,则p与h之间满足的关系式为 p=9.8×103h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一次函数的系数,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解答】解:∵ρ=1×103kg/m3,g=9.8N/kg,∴ρ×g=1×103×9.8=9.8×103,p=9.8×103h;故答案为:p=9.8×103h.【点评】考查一次函数解析式,关键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6.一艘轮船装载2800吨货物,写出平均卸货速度v(单位:吨/天)与卸货天数t之间的关系式为 v= .【分析】根据题中等量关系直接列出函数关系式.【解答】解:由题意得:2800=vt.∴v=.故答案为:v=.【点评】本题考查求函数关系式,理解题意,找到等量关系是求解本题的关键.7.如图,在矩形中截取两个相同的圆作为圆柱的上、下底面,剩余的矩形作为圆柱的侧面,刚好能组合成圆柱.设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y和x,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y=x .【分析】根据组成圆柱后,底面圆的周长等于剩余长方形的长列出方程,再化成函数关系式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y﹣,∴y=,即y=x,故答案为:y=x.【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关系式,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并结合图形找到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四.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共3小题)8.函数y=﹣(x+1)0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2B.x>﹣2C.x>﹣2且x≠﹣1D.x≥﹣2且x≠﹣1【分析】根据二次根式(a≥0),以及a0=1(a≠0)可得x+2≥0且x+1≠0,然后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得:x+2≥0且x+1≠0,∴x≥﹣2且x≠﹣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零指数幂,熟练掌握二次根式(a≥0),以及a0=1(a≠0)是解题的关键.9.在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3B.x>﹣3C.x≥﹣3且x≠0D.x≠0且x≠﹣3【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然后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解得:x≥﹣3且x≠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熟练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10.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3B.x>﹣3C.x≠0且x≠﹣3D.x≥﹣3且x≠0【分析】根据二次根式(a≥0)且分母不为0,可得x+3≥0且x≠0,然后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得:x+3≥0且x≠0,解得:x≥﹣3且x≠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熟练掌握二次根式(a≥0)且分母不为0是解题的关键.五.函数值(共3小题)11.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函数y的值,若输入x的值是3,则输出y的值是﹣3.若输入x的值是﹣5,则输出y的值是( )A.5B.7C.13D.16【分析】根据题意把x=3,y=﹣3代入y=中,从而求出b的值,然后再把x=﹣5,b=﹣3代入y=﹣2x+b中,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得:把x=3,y=﹣3代入y=中可得:﹣3=,解得:b=﹣3,把x=﹣5,b=﹣3代入y=﹣2x+b中可得:y=﹣2×(﹣5)+(﹣3)=10﹣3=7,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值,根据题意把x=3,y=﹣3代入y=中求出b值是解题的关键.12.当x=﹣1时,函数y=的值是( )A.1B.﹣1C.D.【分析】把x=﹣1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得相应的y值即可.【解答】解:当x=﹣1时,y===.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值的求解,把自变量的值代入函数解析式计算即可,是基础题,比较简单.13.有下列四个函数:①y=x;②y=﹣x﹣5;③y=;④y=x2+4x﹣1.当自变量满足﹣4≤x≤﹣1时,函数值满足﹣4≤y≤﹣1的函数有(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以及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分别作出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①y=x,x=﹣4时y取最小值﹣4,x=﹣1时,y取最大值﹣1,符合,②y=﹣x﹣5,x=﹣4时y取最大值﹣1,x=﹣1时y取最小值﹣4,符合,③y=,x=﹣4时y取最大值﹣1,x=﹣1时y取最小值﹣4,符合,④y=x2+4x﹣1=(x+2)2﹣5,对称轴是直线x=﹣2,x=﹣4时,y取最大值﹣1,x=﹣2时y取最小值﹣5,x=﹣1时y=﹣4,不是最小值,不符合.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函数有①②③共3个.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各函数的增减性是解题的关键.六.函数的图象(共6小题)14.晚饭后彤彤和妈妈散步到小区旁边的公园,在公园中央的休息区聊了会天,然后一起跑步回家,下面能反映彤彤和妈妈离家的距离y与时间x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A.B.C.D.【分析】根据在每段中,离家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即可进行判断.【解答】解:图象应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散步到离家较远的公园,在这个阶段,离家的距离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第二阶段:在公园中央的休息区聊了会天,这一阶段离家的距离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故D错误;第三阶段:跑步回家,这一阶段,离家的距离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故A错误,并且这段的速度大于第一阶段的速度,则B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路程y的含义,理解直线的倾斜程度与速度的关系,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5.将一圆柱形小水杯固定在大圆柱形容器底面中央,小水杯中有部分水,现用一个注水管沿大容器内壁匀速注水,如图所示,则小水杯水面的高度h(cm)与注水时间t(min)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B.C.D.【分析】根据将一盛有部分水的圆柱形小玻璃杯放入事先没有水的大圆柱形容器内,现用一注水管沿大容器内壁匀速注水,即可求出小水杯内水面的高度h(cm)与注水时间t(min)的函数图象.【解答】解:将一盛有部分水的圆柱形小玻璃杯放入事先没有水的大圆柱形容器内,小玻璃杯内的水原来的高度一定大于0,则可以判断A、D一定错误,用一注水管沿大容器内壁匀速注水,水开始时不会流入小玻璃杯,因而这段时间h不变,当大杯中的水面与小杯水平时,开始向小杯中流水,h随t的增大而增大,当水注满小杯后,小杯内水面的高度h不再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知道函数值是增大还是减小.16.如图,图中折线表示张师傅在某天上班途中的情景:骑车离家行了一段路,由于车子出现故障,于是停下修车,修好车子后继续骑行,按时赶到单位.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张师傅修车用了15分钟B.张师傅的单位距他家2000米C.张师傅从家到单位共用了20分钟D.修车后的骑行速度是修车前的2倍【分析】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各个选项中的结论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由图可得,张师傅修车用了15﹣10=5(分钟),故选项A符合题意;张师傅上班处距他家2000米,故选项B不合题意;张师傅路上耗时20分钟,故选项C不合题意,修车后张师傅骑车速度是修车前的:=2(倍),故选项D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图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7.某自行车厂甲、乙两名工人组装自行车,2小时后,甲的机器出现故障进行维修,乙加速组装.他们每人组装自行车y(辆)与生产时间t(小时)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1)2小时后,乙每小时组装几辆自行车?当t为多少小时,乙组装自行车25辆?(2)甲维修好机器后,每小时组装几辆自行车?(3)甲维修好机器后,t的值为多少时,甲与乙组装的车辆一样多?【分析】(1)根据图象,用车辆数÷时间可得出每小时组装车辆;再根据车辆总数÷速度可得出时间;(2)根据图象,用车辆数÷时间可得出每小时组装车辆;(3)根据函数图象和图象中的数据可以求得甲乙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2小时后,乙每小时组装(40﹣4)÷(8﹣2)=6(辆)自行车,(25﹣4)÷6=3.5,∴t=3.5+2=5.5(小时).(2)甲维修好机器后,每小时组装(40﹣10)÷(7﹣5)=15辆.(3)设甲维修好机器后,经过x小时,甲与乙组装的车辆一样多.由题意可知,10+15x=4+6(3+x),10+15x=6x+22;解得:.此时,.【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函数图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8.为迎接体质监测,小明和小军进行了1000米跑练习.如图是两人的路程s(米)与时间t(分钟)之间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2分钟时,谁跑在前面?(2)谁先跑到终点?(3)小军的平均速度是多少?(4)起跑后两人第一次相遇时距离终点多少米?【分析】(1)由图象可直接得出结论.(2)根据图象可知,小明用的时间小,所以小明先跑到终点.(3)利用速度=路程÷时间,可得出小军的速度.(4)利用总路程﹣走过的路程=剩下的路程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2分钟时,小军跑在前面.(2)由图象可知,小明用时3.8分钟,小军用时4分钟,∴小明先跑到终点.(3)小军的平均速度为:1000÷4=250(米/分钟).∴小军的平均速度为:250米/分钟.(4)起跑后两人第一次相遇时距离终点:1000﹣250×3.4=150(米).∴起跑后两人第一次相遇时距离终点150米.【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图象的应用,借助函数图象表达题目中的信息,读懂图象是关键.注意图中的时间﹣路程的函数图象意义.19.甲、乙两人在笔直的公路AB上从起点A地以不同的速度匀速跑向终点B地,先到B地的人原地休息,已知A、B两地相距1500米,且甲比乙早出发,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y(米)与甲出发的时间x(秒)的关系如图所示.(1)甲早出发 30 秒,乙出发时两人距离 75 米;(2)甲的速度是 2.5 米/秒,甲从A地跑到B地共需 600 秒;(3)乙出发 150 秒时追上了甲;(4)甲出发 420或552 秒时,两人相距120米.【分析】(1)根据图象解答即可;(2)根据题意和图象中的数据即可求出甲的速度,进而求出甲从A地跑到B地共需要的时间;(3)根据题意可知,当y=0时,乙追上甲,由图象可得出结果;(4)根据题意列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甲早出发30秒,乙出发时两人距离75米;故答案为:30;75.(2)根据题意得,甲的速度为:75÷30=2.5米/秒,1500÷2.5=600(秒).即甲从A地跑到B地共需600秒.故答案为:2.5;600.(3)180﹣30=150(秒),∴乙出发150秒时追上了甲.故答案为:150;(4)设甲出发x秒时,两人相距120米,根据题意得:3(x﹣30)﹣2.5x=120或2.5x=1500﹣120,解得x=420或552.即甲出发420秒或552秒时,两人相距120米.故答案为:420或552.【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图象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时间﹣距离图象进行解答.七.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共3小题)20.小明在一个半圆形的花园的周边散步,如图1,小明从圆心O出发,按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依次匀速走完下列三条线路:(1)线段OA;(2)半圆弧AB;(3)线段BO后,回到出发点.小明离出发点的距离S(小明所在位置与O点之间线段的长度)与时间t之间的图象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圆周率π的值取3):(1)请直接写出:花园的半径是 100 米,小明的速度是 50 米/分,a= 8 ;(2)若沿途只有一处小明遇到了一位同学停下来交谈了2分钟,并且小明在遇到同学的前后,始终保持速度不变,请你求出:①小明遇到同学的地方离出发点的距离;②小明返回起点O的时间.【分析】(1)由t在2﹣a变化时,S不变可知,半径为100米,速度为50米/分,再求出在半圆上的运动时间即可;(2)①由(1)根据图象,第11分时,小明继续行走,则小明之前行走9分,可求出已经行走路北,用全程路程减去已走路程即可;②可求全程时间为500用时10分钟,再加上停留2分钟即可.【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花园半径为100米,小明速度为100÷2=50米/分,半圆弧长为100π=300米,则a=2+=8故答案为:100,50,8.(2)①由已知,第11分时小明继续前进,则行进时间为9分钟,路程为450米全程长100+300+100=500米,则小明离出发点距离为50米;②小明返回起点O的时间为分【点评】本题为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探究题,考查了通过函数图象探究图象代表的实际意义,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21.如图①所示,在△ABC中,AD是三角形的高,且AD=6cm,E是一个动点,由B向C移动,其速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②所示,已知BC=8cm(1)由图②,E点运动的时间为 2 s,速度为 3 cm/s(2)求当E点在运动过程中△ABE的面积y与运动时间x之间的关系式;(3)当E点停止后,求△ABE的面积.【分析】(1)根据图象解答即可;(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答案;(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答案.【解答】解:(1)根据题意和图象,可得E点运动的时间为2s,速度为3cm/s.故答案为:2;3;(2)根据题意得y=×BE×AD==9x,即y=9x(0<x≤2);(3)当x=2时,y=9×2=18.故△ABE的面积为18cm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涉及求函数解析式,求函数值问题,能读懂函数图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2.已知动点P以2cm/s的速度沿图1所示的边框从B﹣C﹣D﹣E﹣F﹣A的路径运动,记△ABP的面积为S (cm2),S与运动时间t(s)的关系如图2所示,若AB=6cm,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BC= 8 cm,CD= 4 cm,DE= 6 cm(2)求出图1中边框所围成图形的面积;(3)求图2中m、n的值;(4)分别求出当点P在线段BC和DE上运动时S与t的关系式,并写出t的取值范围.【分析】(1)因为点P速度为2,所以根据右侧的时间可以求出线段BC,CD和DE的长度.(2)对多边形采取切割的方法求面积,将多边形切割为两个长方形即可.(3)m代表的是点P在C时对应图形面积,n代表的是点P运动到A时对应的时间,由图象都可以求出.(4)表示出点P到AB的水平距离作为高,以AB为底求出面积.【解答】解:(1)由右侧图象可知,点P在BC线段运动4秒,BC=8,点P在CD线段运动2秒,CD =4cm,点P在DE线段运动3秒,DE=6cm,(2)∵AB=6cm,CD=4cm,∴EF=2cm,∴图形的面积可以看作是两个长方形面积之和6×8+6×2=60(cm2)(3)当点P到C时,△ABP的面积为24(cm2)∴m=24BC+CD+DE+EF+AF=34cm∴n=34×=17cm(4)当点P在BC上运动时0≤t≤4S==6t(cm2)当点P在DE上运动时6≤t≤9S==6t﹣12(cm2)【点评】本题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维,通过图象找出对应图形的线段长度,很好的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看图的能力.八.一次函数的定义(共2小题)23.已知函数y=(m+1)x2﹣|m|+4,y是x的一次函数,则m的值是( )A.1B.﹣1C.1或﹣1D.任意实数【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形如y=kx+b(k,b为常数且k≠0),可得2﹣|m|=1且m+1≠0,然后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得:2﹣|m|=1且m+1≠0,∴m=±1且m≠﹣1,∴m=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定义,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4.已知函数y=(m﹣2)+1是一次函数,则m的值为( )A.±B.C.±2D.﹣2【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自变量的次数为1列方程求出m的值,再根据比例系数k≠0求解得到m ≠2,从而得解.【解答】解:由题意得,m2﹣3=1且m﹣2≠0,解得m=±2且m≠2,所以m=﹣2.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y=kx+b的定义条件是:k、b为常数,k≠0,自变量次数为1.九.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共2小题)25.若y关于x的函数y=(a﹣2)x+b是正比例函数,则a,b应满足的条件是( )A.a≠2B.b=0C.a=2且b=0D.a≠2且b=0【分析】直接利用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分析求出答案.【解答】解:∵y=(a﹣2)x+b是y关于x的正比例函数,∴b=0,a﹣2≠0,解得:b=0,a≠2.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正确把握正比例函数一般形式是解题关键.26.若函数y=(k﹣2)x+2k+1是正比例函数,则k的值是( )A.k≠2B.k=2C.k=﹣D.k=﹣2【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得出k﹣2≠0且2k+1=0,再求出k即可.【解答】解:∵函数y=(k﹣2)x+2k+1是正比例函数,∴k﹣2≠0且2k+1=0,解得:k=﹣,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定义,能熟记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形如y=kx+b (k、b为常数,k≠0)的函数,叫一次函数,当b=0时,函数y=kx+b叫正比例函数.一十.一次函数的图象(共3小题)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m为常数,且m≠2,m≠3,则关于x的一次函数y=(m﹣3)x+4﹣2m 与y=(4﹣2m)x+m﹣3的图象可能是( )A.B.C.D.【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判断即可.【解答】解:当m﹣3>0,4﹣2m<0时,一次函数y=(m﹣3)x+4﹣2m图象都过第一、三、四象限,y=(4﹣2m)x+m﹣3的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无选项符合题意;当m﹣3<0,4﹣2m<0时,一次函数y=(m﹣3)x+4﹣2m与y=(4﹣2m)x+m﹣3的图象都过第二、三、四象限,选项D符合题意;当m﹣3<0,4﹣2m>0时,一次函数y=(m﹣3)x+4﹣2m图象都过第一、二、四象限,y=(4﹣2m)x+m﹣3的图象过第一、三、四象限,无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是一条直线,当k>0,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b).28.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b(k≠0)与y=bx﹣k(b≠0)的大致图象可以是( )A.B.C.D.【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经过的象限与系数的关系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当k>0,b>0时,一次函数y=kx+b经过第一、二、三象限,一次函数y=bx﹣k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当k>0,b<0时,一次函数y=kx+b经过第一、三、四象限,一次函数y=bx﹣k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当k<0,b>0时,一次函数y=kx+b经过第一、二、四象限,一次函数y=bx﹣k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当k<0,b<0时,一次函数y=kx+b经过第二、三、四象限,一次函数y=bx﹣k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四个选项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熟知对于一次函数y=kx+b,当k>0,b>0时,一次函数y=kx+b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当k>0,b<0时,一次函数y=kx+b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当k<0,b>0时,一次函数y=kx+b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当k<0,b<0时,一次函数y=kx+b经过第二、三、四象限是解题的关键.29.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a2与y=a2x+a的图象可能是( )A.B.C.D.【分析】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判断.【解答】解:∵y=ax+a2与y=a2x+a,∴x=1时,两函数的值都是a2+a,∴两直线的交点的横坐标为1,若a>0,则一次函数y=ax+a2与y=a2x+a都是增函数,且都交y轴的正半轴,图象都经过第一、二、三象限;若a<0,则一次函数y=ax+a2经过第一、二、四象限,y=a2x+a经过第一、三、四象限,且两直线的交点的横坐标为1;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要掌握它的性质才能灵活解题.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有四种情况:①当k>0,b>0时,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②当k>0,b<0时,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③当k<0,b>0时,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④当k<0,b<0时,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一十一.一次函数的性质(共4小题)30.若一次函数y=(a﹣2)x﹣b的图象中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则a的值可以是( )A.4B.2C.﹣2D.﹣6【分析】由一次函数y=(a﹣2)x﹣b的图象中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可得出a﹣2>0,解之即可得出a的取值范围,再对照四个选项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一次函数y=(a﹣2)x﹣b的图象中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a﹣2>0,∴a>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牢记“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y随x的增大而减小”是解题的关键.31.若点A(﹣3,a)和点B(4,b)都在直线y=﹣2x+m上,则a与b的大小关系是( )A.a>b B.a<bC.a=b D.与m的值有关【分析】由k=﹣2<0,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可得出y随x的增大而减小,结合﹣3<4,即可求出a>b.【解答】解:∵k=﹣2<0,∴y随x的增大而减小,又∵点A(﹣3,a)和点B(4,b)都在直线y=﹣2x+m上,且﹣3<4,∴a>b.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牢记“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y随x的增大而减小”是解题的关键.32.直线y=﹣3x+2图象不经过下列哪个象限(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出k、b的符号,再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解析式y=﹣3x+2中,k=﹣3<0,b=2>0,∴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性质,即一次函数y=kx+b(k≠0)中,当k<0时,函数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当b>0时,函数图象与y轴相交于正半轴.33.若a、b为实数,且,则直线y=ax+b不经过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依据,即可得到a=,b=﹣5,进而得到直线y=x﹣5不经过的象限.【解答】解:∵,∴,解得a=,∴b=﹣5,∴直线y=x﹣5经过第一,三,四象限,∴不经过的象限是第二象限,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一十二.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共2小题)34.已知正比例函数y=(2m+1)x,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B.m C.m D.m【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2m+1<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解答】解:∵正比例函数y=(2m+1)x中,y的值随自变量x的值增大而减小,∴2m+1<0,解得m<﹣,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比例函数图象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与k的关系.解答本题注意理解:直线y=kx 所在的位置与k的符号有直接的关系.k>0时,直线必经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时,直线必经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35.两条直线y=ax+b与y=bx+a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位置可能是( )A.B.C.D.【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解答】解:A、当经过第一、二、三象限的直线为y=ax+b,则a>0,b>0,∴直线y=bx+a应该经过第一、二、三象限,故A不符合题意;B、当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的直线为y=ax+b,则a>0,b<0,∴直线y=bx+a应该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B符合题意;C、当经过第一、二、三象限的直线为y=ax+b,则a>0,b>0,∴直线y=bx+a应该经过第一、二、三象限,故C不符合题意;D、当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的直线为y=ax+b,则a>0,b<0,∴直线y=bx+a应该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一十三.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共2小题)36.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是( )A.(2,3)B.(0,2)C.(0,3)D.(﹣,0)【分析】代入x=0,求出y值,进而可得出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解答】解:当x=0时,y=2×0+3=3,∴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是(0,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牢记“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函数关系式y=kx+b”是解题的关键.37.若点(﹣3,y1)、(2,y2)都在函数y=﹣4x+b的图象上,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 )。
小学毕业复习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班级数一定,每班人数和总人数()。
A.成反比例B.成正比例C.不成比例D.不成正比例2.在-7,0,-4,+7,-8,+2.3,-中,负数有()个。
A.2B.3C.4D.53.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
A.圆B.扇形C.三角形4.等底等高的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相比较()。
A.一样大B.长方体体积大C.圆柱体体积大D.正方体体积大5.下列叙述:①几个非零数相乘,如果有偶数个负因数,则积为正数;②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只有0;③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0和±1;④->-,错误的个数是()。
A.0B.1C.2D.36.与0最接近的一个数是()。
A.-4B.-1C.+27.在比例尺是1∶500的图纸上,测得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5厘米,宽4 厘米,这块地的实际面积是()平方米。
A.20平方米B.500平方米C.5000平方米8.下面叙述中,有()句话是正确的.(1)分母是质数的最简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2)任何长方体,只有相对的两个面才完全相等(3)爸爸跑100米用了13分钟(4)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不成比例(5)因为圆周长C=πd,所以,圆周长一定,π和d成反比例(6)圆锥体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少三分之二A.1B.2C.3D.4二.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2.分数值一定,分子和分母成正比例关系。
()3.一个三角形沿一条边旋转一周,就会得到一个圆锥体。
()4.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可表示为-155米。
()5.某块土地今年的收成是去年的8成是说今年的收成是去年的80%。
()6.相关联的两个量不成正比例关系就是反比例关系。
()7.某市的最高气温是8℃,最低气温是-2℃,这天的温差是6℃。
()8.像0、-1、-2、-3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三.填空题(共8题,共23分)1.如果水位下降10米,记作-10米,那么水位上升14米记作()米;如果+3千克表示增加3千克,那么-7千克表示()千克。
详细内容:一、填空题1.《反杜林论》写于(1876)年,发表于(1878)年。
2.(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的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3.空想社会主义与启蒙学者一样,他们并不是解放(某一个阶级),而是解放(全人类)4.杜林认为世界统一于(存在),这种观点犯了(折中主义)错误。
5.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由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所以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
6.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与(社会地位)。
7.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8.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与(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9.恩格斯说现代唯物主义都是本质上(辩证)的,而且不再需要任何凌驾于其它之上的(哲学)。
10.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主义是(绝对真理)、理性与(正义)的表现,只需要把它发现出来,它就能用自己的力量征服世界。
11.在物质与运动关系上,杜林把运动归结为(机械力)这样一种所谓的运动基本形式,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12.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而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则是(阶级特权)。
13.人对一切问题的判断愈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愈大,而犹豫不决是以无知为基础的。
14.马克思可以说是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了(自然辩证法)并且把它转变为(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唯一的人。
15.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思维),人类社会与(普遍规律)的运动与发展的科学。
16.(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分开17.(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与外部自然界,因此它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18.在原则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问题上,杜林的观点是(原则在先),这种哲学观点是一条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哲学路线。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上学期英语期末整理复习易考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单词拼写】1. 根据图片写单词。
[1] _______ [2] _______[3] _______ [4] _______[5]_______ [6] _______[7] _______ [8] _______[9] _______ [10] _______2. 按要求写单词。
1. left(对应词) _______________2. this(复数) _______________3. have(单三形式)_______________4. photo(复数) _______________5. child(复数)_______________3. 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完成单词。
1、We are going to v_____Hainan .2、There is a h______(马)in this photo3、Are you going to Shanghai by p______?4、Daming can jump h______ .5、C_____ you swim ?4. 看数字,写英语。
5. 找出下列各组中同类的单词,写在横线上。
[1]thin tall quiet eye dog three to one run___________[2]fork table soup spoon door aunt knife pen beef ___________[3]brother family parents ten cousin beef music tiger grandpa ___________ [4]vegetables maths bedroom chair kitchen rice bathroom shortnoodles___________[5]take bread phone computer chicken study window fish strong___________【填空题】6. 读一读,选一选。
详细内容:一、填空题1.《反杜林论》写于()年,发表于()年。
1876 18782.()和()的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3.空想社会主义和启蒙学者一样,他们并不是解放(),而是解放()某一个阶级全人类4.杜林认为世界统一于(),这种观点犯了()错误。
存在折中主义5.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由当时社会()的产物,所以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始终是()的道德。
经济状况阶级6.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和()。
政治地位社会地位7.但是()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的一步。
文化自由8.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和()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生产交换9.恩格斯说现代唯物主义都是本质上()的,而且不再需要任何凌驾于其它之上的()。
辩证哲学10.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主义是()、理性和()的表现,只需要把它发现出来,它就能用自己的力量征服世界。
绝对真理正义11.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杜林把运动归结为()这样一种所谓的运动基本形式,犯了()的错误。
机械力形而上学12.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的要求,而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则是()。
消灭阶级阶级特权13.人对一切问题的判断愈是(),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就愈大,而犹豫不决是以无知为基础的。
自由必然性14.马克思可以说是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了()并且把它转变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
自然辩证法唯物主义15.辩证法不过是关于(),人类社会和()的运动和发展的科学。
自然思维普遍规律16.()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分开摩擦生火动物17.()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因此它必然是()的产物。
自由历史发展18.在原则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问题上,杜林的观点是(),这种哲学观点是一条唯心主义()的哲学路线。
原则在先先验论19.杜林的哲学材料在整理上分为三个部分,这就是一般的()论,关于自然原则的学说,以及最后关于()。
世界模式人的学说20.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仍旧独立存在的,就只有关于()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
思维辩证法21.形而上学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他们的说法是:()、()除此之外全是鬼话。
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22.()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于()社会主义学说。
科学空想23.恩格斯指出:运动本身就是()即()的矛盾。
矛盾存在和非存在24.人类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了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
兽性多些或少些25.每一种事物都有它的特性的(),经过这样的(),它同时就获得(),每一种观念和概念也是如此。
否定的方式否定方式发展26.在辩证法中,()不是简单地说不,或宣布某一事物(),或用任何一种方法把它消灭。
否定不存在27.辩证法所说的扬弃,就是说,既被()又被()。
克服保存28.恩格斯认为生命首先正是在于:生物在每一瞬间是它()同时又是()。
自身别的东西29.恩格斯指出不仅()上的不平等,而且()的不平等也足够排除杜林的两个意志的“完全平等”。
道德精神30.基督教只承认一切人的一种平等,即()这同它曾经作为以奴隶和被压迫者的()的性质是完全适应的。
原罪的平等宗教详细内容:二、名词解释1.世界统一于存在这是杜林的一个折衷命题,杜林承认世界统一的,但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
他把世界统一性的前提同世界统一性自身混为一谈了。
诚然,世界必然先存在然后才能是统一的,但存在或不存在只能说明世界的有或无,它同揭示世界的本质和基础的统一性问题不是一回事2.先验唯心主义一种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而产生的认识论理论。
先验唯心主义是与唯物主义反映论根本对立的认识论,颠倒了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3.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基本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它认为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是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事物的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4.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永恒真理是使用的术语,用来说明人的思维能力是有限和无限、相对和绝对的统一。
思维的至上性是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绝对性,思维的非至上性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相对性5.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分析了与辩证法思维方式相对立的思维方式,它是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在思维领域中的运用和体现。
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是无视事物的具体的联系,否认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懂得全面地看问题,否认真正的发展会导致质变,否认对象和现象的内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6.否定之否定体现事物自身辩证法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的哲学概念。
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辩证的否定实现的,但是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有规律的过程。
具体地说,这一过程就是三个“环节或阶段两次否定”有节奏的运动。
在事物自我发展由肯定到否定,由否定到第二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的全过程中,否定之否定阶段是整个过程的核心7.扬弃揭示新旧事物之间的本质关系,同时其有否定与肯定双重意义的哲学概念。
黑格尔明确地把扬弃一词作为同时具有否定与肯定双重意义的概念加以使用。
恩格斯对扬弃进行唯物主义的阐述,认为“扬弃”就是既克服又被保存。
克服是新事物否定旧事物,是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新旧事物之间的这种既克服又保留的关系。
哲学上就称为扬弃。
8.平等公理它是杜林提出的一个观念。
他主张两个人是组成社会最简单要素,是社会的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和细胞。
于是,他说“两个人的意志,就其本身而言,是彼此完全平等的,而且一方不能一开始向另一方提出任何肯定的要求”。
在他看来,这是道德的基本公理,运用这个公理就可以说明一切道德关系和法律关系、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等等。
9.空想社会主义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为代表提出的社会主义思想。
他们在资本主义制度刚确立时就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和上层建筑。
他们力图论证和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大胆地预测了未来的社会,并且各自拟订了社会改革方案,对未来社会提出很多设想,也提出了一些积极主张。
但由于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不知道变革社会的主要力量是无产阶级,因而陷入乌托邦。
他们的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之一10.德国古典哲学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德国哲学思想、理论的统称。
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哲学准备。
其特点是:以哲学上的辩证发展思想为社会变革作理论上的准备。
每一位哲学家都建构了一个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思辨性强的哲学理论体系。
其产生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德国19世纪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哲学的发展,自然科学的整体研究的思维方式,给认识带进了辩证法,德国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许多反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的思想也有助于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
德国古典哲学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从康德、费希特、谢林到黑格尔的哲学发展形成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过程。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形成了德国古典唯物主义的理论。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11.本体论哲学用语,指哲学中关于存在研究的理论。
广义上是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思辨分析而得到,因而研究一切实在最终本性即为本体论。
从狭义说,则在广义的本体论中关于宇宙的起源与结构的研究和宇宙本性的研究,前者为宇宙论,后者为本体论,这是从本体论和宇宙论关系上讲的。
12.唯理论西方哲学史上一种认识理论或学说,与经验论相对立。
认为运用抽象推理就可以达到事物及其结构或宇宙的真理。
这种真理知识是天赋的知识,理性是知识主要来源,真理不需要经验的证实,而是由具有逻辑确定性的标准来检验,只有从理性引申出来的必然的自明的真理才能被运用于任何事物得到恰当的解释。
13.平等人们在社会中处于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
平等作为一种观念即平等观,是历史的产物,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历史和阶级的内容。
近代资产阶级的平等观是反对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斗争的产物。
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
详细内容:三、简答题1.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是如何评介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的起点(指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是人类思维的可贵探索,它促进了人类对宇宙世界的探索,从而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形成,是同生产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相联系的,具有历史必然性。
近代自然科学的分门别类的研究方法、追求科学事实的真理性、精确性、自明性,促进了人类理性思维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探索。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以机械、直观为特点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终被辩证法所超越。
2.恩格斯写作《反杜林论》的历史背景和直接原因是什么?恩格斯写作《反杜林论》有深刻的历史背景。
主要是为了反对当时德国党内两种错误的观点:一是杜林派有意的歪曲马克思思想,导致工人运动思想混乱,有分裂的危险;二是一些老爱森纳赫派的领导人,把恩格斯对杜林的批判看成是纯粹性的争论,看不到这场争论对维护党的团结,推动工人运动前进的重要性。
具体原因是:第一、为了维护党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团结和统一,第二、为了教育和挽救那些蒙蔽的同志,第三、为了揭露党内杜林派的宗派活动,第四、为了建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3.恩格斯是怎样阐述自由与必然的关系?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就是:第一、承认和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自由的前提。
第二、自由是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为基础。
第三、自由就在于根据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自己和外部自然界。
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4.杜林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有哪些错误观点?杜林认为世界统一于存在,这是一个折衷主义的命题。
恩格斯认为这个命题有以下错误:第一、“包罗万象的存在是唯一的”这是同义反复;第二、用思维的本质理解为综合是形而上学片面性的观点;第三、用思维的统一性证明存在的统一性是唯心主义的观点,第四、杜林关于世界统一性的观点是黑格尔关于思维现存在的同一性观点的翻版;第五、杜林对世界统一性的论证无法驳倒宗教唯心主义。
5.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是什么?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对立起来,认为肯定的东西就是肯定,否定的就是否定;辩证的否定包含着肯定因素的否定,是肯定中的否定。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把否定看作是外力强加于事物的东西,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内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