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下册《认识计算器》第一课时测评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4
2023-2024学年青岛版小学数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1.下面()是电子计算器上的清除键。
A. SE/TB. MCC. CE【答案】C【解析】解:由分析得:CE是清除键。
故选:C.2.在计算器中,若发现数输入错误可按()A. CE键B. 用橡皮C. ON键【答案】A【解析】解:在计算器中,若发现数输入错误可CE清除键来清除错误。
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3.电子计算器上的OFF是________键。
C\cdot CE是________键。
算盘中百位上的一个上珠表示________,一个下珠表示________.【答案】关机, 清楚, 500, 100【解析】解:电子计算器上的OFF是关机键。
C\cdot CE是清楚键。
算盘中百位上的一个上珠表示500,一个下珠表示100.故答案为:关机、清楚、500、100.4.在算盘中,上方的每颗珠子代表________,下方的每颗珠子代表________.计算器上鍵是________键。
【答案】5, 1, 开机【解析】解:在算盘中,上方的每颗珠子代表5,下方的每颗珠子代表1;计算器上鍵是开机键;故答案为:5;1;开机。
5.在计算器中,用________键清除错误。
【答案】CE【解析】解:在使用计算器中,如果输入的数据不正确,可用CE键清除错误。
故答案为:CE.6.用计算器计算前3题,找出规律后直接写出后3题的结果。
12345.6\times 0.9-0.01= ________1234.5\times 0.9-0.01= ________123.4\times 0.9-0.01= ________12.3\times 0.9-0.01= ________1.2\times 0.9-0.01= ________0.1\times 0.9-0.01= ________.【答案】11111.03, 1111.04, 111.05, 11.06, 1.07, 0.08【解析】解:12345.6\times 0.9-0.01= 11111.031234.5\times 0.9-0.01= 1111.04123.4\times 0.9-0.01= 111.0512.3\times 0.9-0.01= 11.061.2\times 0.9-0.01= 1.070.1\times 0.9-0.01= 0.08.故答案为:11111.03、1111.05、111.05、11.06、1.07、0.08.7.在用计算器计算2360\div 20-57时,在键盘上按下2360接着按“\div ”,再按20,接着再按“-”,这时屏幕该显示________.【答案】118【解析】解:2360\div 20= 118;这时屏幕显示118.故答案为:118.8.用计算器计算40000-165\times 82时,应该先算________,再算________.【答案】165times 82= 13530, 40000-13530= 26470【解析】解:用计算器计算40000-165\times 82时,应该先算165\times 82= 13530,再算40000-13530= 26470;故答案为:165\times 82= 13530,40000-13530= 26470.9.计算器上的是________键,是________键。
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介绍2. 计算器的操作方法3. 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运算4. 使用计算器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进行大量计算的情况吗?你们是如何解决的呢?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当我们遇到大量计算时,可以使用计算器来帮助我们。
二、新课导入1. 教师出示计算器,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2. 教师讲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如加、减、乘、除等。
3. 教师演示计算器的操作方法,如开机、关机、清屏、输入数字等。
4.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计算器,熟悉其操作方法。
三、基本运算1.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2.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使用计算器的经验。
四、解决问题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来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如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操作方法等。
2. 教师进行拓展,引导学生思考计算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运算。
2. 学生能够使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对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有深入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并能够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运算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思考计算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计算器的教学内容,如引入计算器的高级功能、编程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1.计算器一、单选题1.用计算器计算273448÷532=()A. 542B. 415C. 514D. 5242.计算38192×84的结果是()。
A. 3208128B. 3218128C. 32081383.用计算器计算红星小学共有学生1274人,其中低年级学生374人,中年级学生444人,高年级学生有()A. 900人B. 830人C. 456人D. 556人4.用计算器计算,依次按键最后屏幕上显示的是()。
A. 672B. 700C. 600D. 245.计算器上的数字键有()个。
A. 11B. 9C. 106.算盘上表示的数是()。
(右起第一位为个位)A.3075032533B.3031032133C.30710321337.用计算器计算8263+5371+30749=()A. 14055B. 44383C. 43283D. 15055二、判断题8.判断对错(用计算器计算)51054÷127=429.键是开机键。
10.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开始使用算盘计算。
11.计算器可以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12.用计算器计算时,如果输入错误,可以按键来清除。
三、填空题13.用计算器计算“25×14”时,按键打开计算器,先输入________,然后再输入________,接着输入________,最后输入________,显示屏上出现的数就是计算的结果。
14.计算4936+658+1393=________ 50120-18673=________15.用计算器计算比9156少869的数是________16.用计算器计算38909-1209-3902=________17.用计算器计算38614+17509=________18.________突出了简便快捷的优势.19.先估算,再用计算器计算.407×26+25440÷96=________25×125×(641-637)×8=________四、解答题20.ON/C键和CE键的功能一样吗?请举例说明。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1.计算器一、单选题1.用计算器计算(136+313)×426=()A. 116224B. 144721C. 191274D. 1226612.用计算器计算315除1890得()A. 6B. 7C. 8D. 53.计算器上的数字键有()个。
A. 11B. 9C. 104.用计算器计算食堂仓库里有大米4893千克,面粉10860千克,玉米3160千克.这三种粮食共有()A. 15753千克B. 18913千克C. 14020千克D. 17913千克二、判断题5.计算器上AC和ON/C都具有清除功能.6.计算器上的OFF键是开机键。
7.计算8721×2982的结果是26006022。
三、填空题8.用计算器计算506×175=________55620÷540=________9.一个筑路队用125天时间筑了一条长37750米的公路,平均每天筑________米.(用计算器计算)10.用计算器计算从81460里减去124的183倍,差是________11.用计算器计算8231-7950=________12.用计算器计算81007-1989=________四、解答题13.列式计算.两个因数都是89,积是多少?14.五、应用题15.用计算器计算仓库存有水泥19800千克,沙子4600千克,白灰3798千克.仓库共存多少千克建筑用料?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136+313)×426=449×426=191274故答案为:C【分析】先算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乘法;用计算器时先键入136,再键入加号,然后键入313,键入等号后得到和,接着键入乘号,再键入426,最后键入等号即可.2.【答案】A【解析】【解答】解:1890÷315=6故答案为:A【分析】1890是被除数,315是除数,由此用计算器计算即可,注意“除”与“除以”的区别。
青岛(六三)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课时同步试题第一单元《计算器》习题一、基础过关1.填空(1)开机键是(),关机键是()(2)在计算器上,+-×÷叫做( )键,AC叫做( )键。
(3)用计算器计算“25×14”时,按ON打开计算器,先输入( ),然后输入( ),接着输入( ),最后输入( ),屏幕上出现的数就是( )这道题算完后,只需按( )键,就可以进行另一道题的计算了。
(4)出现输入错误或者要计算下一题时需要按().2.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8376+3849= 10325-7438=5128+783= 4507-3289=69000+135000= 300760-259065=9342×164= 1000÷125=1596÷38= 102×63=二、综合训练1.下面是三个小区9月份用电情况。
请计算出各小区电费总额2.下图是学校购买文具的一张收据,请算出相应的金额。
先笔算,再用计算器验算三、拓展应用1.李校长为学校采购了以下物品,用计算器算一算,他一共花了多少钱?2.3. 算一算,填一填。
参考答案一、基础过关1.填空(1)开机键是(ON ),关机键是(OFF )(2)在计算器上,+-×÷叫做( 运算符号)键,AC叫做( 消除)键。
(3)用计算器计算“25×14”时,按ON打开计算器,先输入( 25 ),然后输入( ×),接着输入( 14 ),最后输入( = ),屏幕上出现的数就是( 350 ),这道题算完后,只需按( AC )键,就可以进行另一道题的计算了。
(4)出现输入错误或者要计算下一题时需要按(AC ).2.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8376+3849= 12225 10325-7438= 28875128+783= 5911 4507-3289= 121869000+135000= 204000 300760-259065= 416959342×164= 153**** ****÷125= 81596÷38= 42 102×63= 6426二、综合训练1.下面是三个小区9月份用电情况。
四年级《认识计算器》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电子计算器简称( ),开机键是( ),关机键是( ).
2.在计算器上,叫做( )键,AC叫做( )键。
3.用计算器计算“36x14”时,按ON键打开计算器,先输入( ),
然后输入( )接着输入( ),最后输入( ),屏幕上出现的数
就是( )这道题算完后,只需按( )键,就可以进行另一道
题的计算了。
4.出现输入错误或者要计算下一题时需要按( ).
二、用计算器求下列得数。
559+241= 721-324= 59x84= 3123÷9= 729+362-826= 3661÷7+245= 5846-(1428+519)= 667+234x12= (545+285)÷5= (1645-865)x29=
答案:
一、填空题。
1.电子计算器简称(计算器),开机键是(ON),关机键是( OFF).
2.在计算器上,+一x÷叫做(运算符号)键,AC叫做(消除)键。
3.用计算器计算“36x14”时,按ON打开计算器,先输入(36),
然后输入(x),接着输入(14),最后输入(=),屏幕上出现的数就
是(504),这道题算完后,只需按( AC)键,就可以进行另一道题
的计算了。
4.出现输入错误或者要计算下一题时需要按(AC).
第1 页共1 页。
第一单元第1课时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因此,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节课将通过介绍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计算器,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运算。
2.掌握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3.提高学生计算速度与准确性,在实际生活中灵活使用计算器。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学内容1.计算器的认识2.计算器的使用方法3.四则运算4.求平均数2.教学方法1.演示法2.讲授法3.课堂讨论法四、教学步骤1.计算器的认识(1)教师简单介绍计算器的起源、种类等相关知识。
(2)通过展示多款计算器,向学生展示计算器的外形和按钮功能。
2.计算器的使用方法(1)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演示教学,让学生跟着操作计算器进行练习。
3.四则运算(1)教师通过实例演示四则运算的过程和方法。
(2)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完成几个简单的四则运算练习。
(3)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两两合作完成水平适当的四则运算习题。
4.求平均数(1)教师通过实例演示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2)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完成几个简单的求平均数练习。
(3)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组数据,实际操作计算器求出平均数。
五、教学要点1.计算器的外形、按键功能2.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四则运算基本规则、计算方法4.求平均数的公式和计算方法六、教学评估1.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观察学生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计算是否准确;2.课后布置作业,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3.针对性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熟练掌握了计算器的使用技巧。
在提高学生实际使用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其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对提高数学成绩有一定的帮助。
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下册习题
认识计算器
一.我会填:
1. 开机键是(),关机键是().
2.在计算器上,+-×÷叫做( )键,AC叫做( )键。
3.用计算器计算“25×14”时,按ON打开计算器,先输入( ),然后输入( ),接着输入( ),最后输入( ),屏幕上出现的数就是( )这道题算完后,只需按( )键,就可以进行另一道题的计算了。
4. 出现输入错误或者要计算下一题时需要按().
二、用计算器计算
559+241=
721-324=
59×84=
3123÷9=
729+362-826=
3661÷7+245=
5846-(1428+519)=
667+234×12=
(545+285)÷5 =
(1645-865)×29=
三.下面是三个小区9月份用电情况。
请计算出各小区电费总额
四.生活中的数学。
下图是学校购买文具的一张收据,请算出相应的金额。
先笔算,再用计算器验算。
五.小明在用计算器计算958+467时,输入958与“+”后,发现将“+”输入成了“-”,你有办法帮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吗?
认识计算器答案
一.我会填:
1. 开机键是( ON ),关机键是( OFF ).
2.在计算器上,+-×÷叫做( 运算符号 )键,AC叫做( 消除 )键。
3.用计算器计算“25×14”时,按ON打开计算器,先输入( 25 ),然后输入( × ),接着输入( 14 ),最后输入( = ),屏幕上出现的数就是( 350 ),这道题算完后,只需按( AC )键,就可以进行另一道题的计算了。
4. 出现输入错误或者要计算下一题时需要按( AC ).
二、用计算器计算
559+241= 800
721-324= 397
59×84= 4956
3123÷9= 347
729+362-826= 265
3661÷7+245= 768
5846-(1428+519)= 3899
667+234×12= 3475
(545+285)÷5 = 166
(1645-865)×29= 22620
三.下面是三个小区9月份用电情况。
请计算出各小区电费总额
四.生活中的数学。
下图是学校购买文具的一张收据,请算出相应的金额。
先笔算,再用计算器验算。
五.小明在用计算器计算958+467时,输入958与“+”后,发现将“+”输入成了“-”,你有办法帮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吗?
方法一:按AC键消除,再重新输入。
方法二:输入-0,再输入+ 4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