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一化学上册课时练习题第一部分(8).pdf
- 格式:pdf
- 大小:42.05 KB
- 文档页数:1
重要的酸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l.认识目标:了解浓硫酸的性质。
掌握浓硫酸稀释方法,了解硫酸用途。
2.技能目标:,熟练少量试剂的滴加浓硫酸稀释3.思想情感目标:通过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及硫酸的实验,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 浓盐酸及浓硫酸的物理性质;浓硫酸的稀释。
: 浓硫酸的脱水性,浓硫酸的稀释。
教学准备 (分析纯),2瓶(l瓶纯盐酸,l瓶工业用盐酸),水,石蕊试液,酚酞试液,蔗糖, ,稀硝酸,烧杯(250mL2只60mLl只),锥形瓶(500mLl只)、漏斗,玻璃棒,胶头滴管,镊子,火柴,试管2支 教学方法 学生课前准备:在图书馆或上网等途径查阅资料,收集酸的用途。
五 教学过程 [板书] 重要的酸 ——盐酸 HCL和硫酸 H2S04 提问:如何证明盐酸和硫酸具有酸性?(起复习与巩固的作用) 演示:在井穴板的第l、2两孔中分别滴加4滴稀盐酸,再各加l一2滴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 分析纯盐酸 ,常用浓盐酸质量分数为37%一38%。
打开瓶盖观察: 分析纯盐酸、工业用浓盐酸。
辨别颜色,。
: 纯盐酸是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呈黄色(Fe3+的缘故),浓盐酸有挥发性,在空气中能形成白雾——盐酸小液滴。
: 浓盐酸如果敞口存放,结果会怎样? : 质量变小,质量分数变小;溶质减少,溶剂不变。
: 一瓶浓硫酸 :1、 纯硫酸是无色、粘稠、油腻的液体,常用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l.84克/厘米3浓硫酸易溶于水,溶解时能放大量的热,水倒入浓硫酸中会浮在浓硫酸上,溶解产生的热,会形成局部高温,使水沸腾。
: 在锥形瓶中倒入20mL浓硫酸,再放一只漏斗,用胶头滴管吸水,从漏斗中加入少量水,能看到水沸腾。
:怎样稀释浓硫酸? ,展开讨论,然后幻灯片打出具体答案。
:稀释浓硫酸时须把浓硫酸慢慢地沿着玻璃棒或容器壁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
第5册1章1节 日常生活中的酸和碱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醋酸、碳酸是生活中常见的酸,氢氧化钙、氨水是生活中常见的碱;对酸和碱有初步印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醋酸、碳酸、柠檬酸等是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酸;氢氧化钙、氨水是常见的碱;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难点 找出生活中的酸与碱。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活动1:到超市中找出含酸或碱的物品(学生自已完成)。
操作:上课前一天,由老师给学生布置好任务,到一家超市,观察各种物品,仔细阅读物品标签上的说明,尽可能多的找出含有酸或碱的物品,并记录其所含酸或碱的名称。
二.新课教学 师:酸和碱是两类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物质,本节课我们来认识生活的酸与碱。
大家课前已找出了一些生活中的酸和碱,现在我们一起交流交流。
活动2:比赛说出日常生活中的酸的名称。
要求:把全班按座位位置分成四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谁说出的酸的名称多。
按组次进行,每组每次只能说出一种含酸的物品,并指出酸的名称,但不能与别组说过的重复。
老师记录。
(记录表格如下,PPT) 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酸的名称 最后得分活动时,以学生为中心,多给学生以鼓励,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培养学习兴趣。
对于每组回答的结果,老师可与学生一起当即进行交流与讨论,老师并对该酸相关知识进行介绍,拓展知识。
教学前教学应准备好相应的实物,比如雪碧、食醋、柠檬、盐酸、硫酸、硝酸等,在讲述到相应内容时进行展示,以给学生深刻印象。
组1:在很多饮料中含有碳酸,我们称之为碳酸饮料,夏天是很好的解渴的饮料。
师:说得很好。
(让学生讨论对碳酸的认识后,教师再简介)碳酸是二氧化碳溶于水而生成的酸。
它的酸性很弱,温度稍高一些便会分解出二氧化碳气体。
我们喝的汽水就是一种碳酸饮料。
高一化学上册课时练习题第一部分(6)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B.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C.常温下硅性质活泼,可以与氯气、强酸、强碱溶液等起反应D.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解析:选C。
C项,常温下硅不与Cl2、强酸等起反应。
2.有科学家认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下列有关硅可能成为新型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存在大量硅单质B.自然界的硅易开采,且可再生C.硅燃料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角度考虑,硅是优质燃料D.硅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其燃烧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容易有效地控制解析:选A。
A项,硅在自然界中主要以二氧化硅、硅酸盐的形式存在,不存在大量硅单质。
3.)下列不.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保存的溶液是( )A.硫酸钠溶液B.烧碱溶液C.硝酸溶液D.浓硫酸解析:选B。
玻璃中含有SiO2,可与强碱反应生成Na2SiO3,有粘性,可将瓶和塞子粘在一起。
4.如图为刻蚀在玻璃上的精美的花纹图案,则该刻蚀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A.CaCO3+2HCl===CaCl2+H2O+CO2↑B.NaHCO3+HCl===NaCl+H2O+CO2↑C.Si+4HF===SiF4↑+2H2↑D.SiO2+4HF===SiF4↑+2H2O解析:选D。
SiO2与氢氟酸非常容易反应,故D正确。
5.素有“水晶之乡”美称的江苏东海县盛产水晶,现存于国家地质博物馆的水晶大王就出自东海县。
水晶是较纯净的透明的石英晶体,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
下列有关石英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石英都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可以作装饰品,也可以制作光学仪器B.石英可以用来生产玻璃C.石英晶体可以制取金刚砂D.石英不可以用来制取高纯硅,可以制光导纤维解析:选BC。
纯净的SiO2晶体水晶是无色的,而其他的石英晶体具有不同的颜色,如玛瑙。
生产玻璃的原料是石英、纯碱与石灰石。
金刚砂是SiC,可以用SiO2与过量C反应制得。
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一、选择题1.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解析:A中气体应长进短出;B中有两处错误,一是不能在量筒里稀释浓H2SO4,二是不能将水倒入浓H2SO4中;D中称量NaOH固体不能放在纸片上,应放在烧杯中进行称量。
故C项正确。
答案:C2.(2009·启东中学调研)实验室保存下列试剂,有错误的是() A.浓盐酸易挥发,盛在无色密封的玻璃瓶中B.碘易升华,保存在盛有水的棕色试剂瓶中C.液溴易挥发,盛放在用水密封的用玻璃塞塞紧的棕色试剂瓶中D.溴化银保存在棕色瓶中答案:B3.(2009·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实验室常采用点滴板来完成部分实验,既可节约药品,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装有铜片的孔穴中溶液呈蓝色②装有胆矾的孔穴中固体的颜色变浅③装有铁片的孔穴中溶液呈浅绿色④装有铁片的孔穴中溶液呈浅黄色⑤装有蛋清溶液的孔穴中溶液呈黄色A.①④B.②③C.①⑤D.②⑤答案:D4.(2009·山东省济宁市第一学期高三质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用装置①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B.可用装置②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C.可用装置③从海水中得到淡水D.可用装置④把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答案:D5.(2007·上海,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C.给盛有2/3体积液体的试管加热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面向手心答案:C6.(2008·合肥模拟)玻璃棒是中学化学常用仪器,在下列实验中都用到玻璃棒:①粗盐提纯;②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③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④测定某溶液的酸碱性;⑤用浓盐酸检验氨气;⑥证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⑦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的结晶水;⑧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其中作用完全相同的是() 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⑥⑦D.④⑤⑧答案:A7.(2008·福建厦门调研)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滴定管用清水洗净后,先用所要盛装的溶液润洗2~3次,再装液进行滴定B.用分液漏斗分液时,要控制好活塞,先让下层液体流出,再让上层液体慢慢流下C.配制溶液时,液面接近容量瓶颈刻度线1~2 cm时,应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D.测定溶液的pH时,将溶液滴到pH试纸上,并把试纸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解析:B用分液漏斗分液时,应遵循“上上下下”的原则,即先让下层液体流出后,立即关闭活塞,然后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精心整理高一化学上册课时练习试题含答案1.氯气可用于消灭田鼠,为此,可将氯气用软管通入到田鼠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下列性质中的( )A C 2A C 3.传统饮用水的消毒剂是氯气,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科研人员在英国某城调查发现,儿童患白血病发病率高源于饮用了使用氯气消毒的饮用水,这是因为( )A.氯气有氧化性,作用于正常细胞而癌化B.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杀菌性,氧化了正常细胞,异化为癌细胞C.氯气有毒,杀死正常细胞,不杀灭癌细胞D.氯气作用于水中有机物,生成有机氯化物而致癌HClO,、臭氧(O3)4A.CNaOH5)①氯气②液氯③新制氯水④氯气的四氯化碳溶液⑤盐酸⑥盐酸与少量漂白粉的混合溶液A.①②③B.①②③⑥C.③⑥D.③④⑥解析:选C。
能使干燥的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要求该物质具有酸性和漂白性。
酸性需有较多的H+,漂白性要有HClO。
①和②中只有Cl2分子,④中Cl2分子与CCl4溶剂之间不反应,不能产生H+和HClO。
⑤中盐酸只有酸性无漂白性,③中Cl2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⑥中发生反应:Ca(ClO)2+2HCl===CaCl2+2HClO,且与少量漂白粉反6A++B Cl2+OH-===2ClC H2O D7.A.①和②处B.②处C.②和③处D.②③④处解析:选D。
由题意可知:“KMnO4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Cl2”说明不需要加热,故不需要酒精灯,所以①装置是正确的。
②中Cl2通入NaOH溶液,Cl2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吸收。
③中进气管短,把浓硫酸排出来,也是错误的。
④中体积是固定的,随着压强的增大,容易使试管炸裂,也是错误的。
8AC.开B9在(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A.该混盐在酸性溶液中产生1molCl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B.该混盐具有与漂白粉相似的化学性质C.该混盐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和-1价D.该混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解析:选BC。
由混盐的定义可知,CaOCl2是由一种阳离子Ca2+,两种酸根离子Cl-和ClO-离子组成。
重要的酸[第课时]教学目标 l.认识目标:2.技能目标:溶液之间反应的操作,少量试剂的滴加。
3.思想情感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 : 探究活动的展开,在探究中引导出硫酸和盐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如何指引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得到硫酸和盐酸的化学性质,并以此理解酸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准备 Na2C03)、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锈铁钉 四 教学方法 边讲边实验法 五 教学过程 + 2HCl===MgCl2 + H2↑ Zn + 2HCl===ZnCl2 + H2↑ Mg + H2SO4===MgSO4 + H2↑ Zn + H2SO4===ZnSO4+ H2↑问题:稀盐酸和稀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吗? 实验:在盛氧化铁的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和稀硫酸中。
加入稀盐酸和稀硫酸后红色的氧化铁溶解,溶液变黄色。
结论:稀盐酸和稀硫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 Fe203+3H2S04===Fe2(S04)3+3H20问题:稀盐酸和稀硫酸能与碱反应吗? 实验:在放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滴加稀盐酸和稀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溶液,再滴加后变成无色溶液。
结论:稀盐酸和稀硫酸能与碱反应。
NaOH + HCl===NaCl + H2O 2NaOH + H2SO4===Na2SO4 +2H2O问题:稀盐酸和稀硫酸能与盐反应吗? 实验:在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石灰石和碳酸钠溶液。
加入石灰石的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溶液中,石灰石固体消失,并有大量气泡产生。
加入碳酸钠溶液的稀盐酸和稀硫酸有大量气泡产生。
结论:稀盐酸和稀硫酸能与盐反应。
CaC03 +2HCl===CaCl2 +H2O+CO2↑ CaC03+H2SO4===CaSO4 +H2O+CO2↑ Na2C03 +2HCl===CaCl2 +H2O+CO2↑ Na2C03+H2SO4===CaSO4 +H2O+CO2↑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活动,你知道了哪些酸的化学性质? 思考一下,如果让你来做这些实验,你将如何做?在做实验的生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习题(见课件) 初中学习网,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第二章 第三节 矿物燃料 教材分析 煤、石油、天燃气都是含碳元素的矿物燃料、它们都是远古生物经过漫长的时间,在地层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地球化学的变化而形成的可燃物,都属于不可再生的一次能源,但是它们的成分,状态,性质都有不同之处,因此可以通过比较的学习方法,对三种矿物燃料进行比较学习,这样既可以掌握它们的相同点,又可分析清楚各自的不同之处,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三种矿物燃料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巩固,因为这三种矿物燃料都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尤其是石油,许多的国际争端都与石油有关,所以可以通过“伊拉克战争”等典型的与石油有关国际争端为实例,进行新课的引入,从矿物燃料是关系到国际民生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说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以饱和的情趣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三种矿物燃料的综合利用,既是节约能源的有效方法,也是充分利用其中的有用物质的有效途径,但是综合利用涉及到复杂的化工过程,对过程中的具体要求不作详细的讲解分析。
只是利用图示的形式,让学生有个大概的了解即可。
因为矿物燃料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它将关系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发展,所以有必要让学生知道我国的能源结构特点是多煤少油缺气,更要有珍惜资源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意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煤、石油、天燃气的成因。
2、了解煤的外观,性质及其干馏产物,了解石油的外观,性质及其分馏产物,了解天燃气的成分与使用。
3、认识煤、石油、天燃气三种含碳的矿物资源,不仅是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能源,还为人类提供宝贵的化工原料,应增强珍惜与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煤、石油、天燃气的成份与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煤、石油、天燃气的不同点与综合利用。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 1、利用与矿物燃料有关的国际争端来引入新课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以提高课堂气氛与课堂效益。
2、可以充分利用实物,挂图,幻灯片,多媒体课件,图表等多种教学资源,对三种矿物燃料的成分,外观,性质与综合利用等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使教学内容更能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给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化与落实。
【高一】高一化学上册课时练习试卷[1]一、选择题:(本小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以下是化学科学的各种共识,其中错误的是()a.化学面对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显的无能为力b、化学将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c.化学是一门具有极强实用性的科学d、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
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做实验,化学一窍不通。
化学不再需要实验c.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d.未来化学的方向是经验化3.在以下基本实验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考虑实验安全性的主要操作有()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c、实验前应检查气体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4.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直接用来加热的是()a、试管B.坩埚C.蒸发皿D.烧杯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用10ml量筒测量6ml液体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c、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抵住三层滤纸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6.如果向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然后加热,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②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③ 用试管夹将其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④ 盖上试剂瓶盖并将其放置到位。
a.②③④①b.③②④①c.②④③①d.③②①④二、多项选择题(共10个子题,每个子题4分,共40分。
每个子题有1-2个正确答案。
如果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将不得分;如果有两个正确选项,正确选项将得到2分,错误选项将不得分。
)7.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8.以下混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中,主要从溶解度的角度()a.蒸发b.蒸馏c.过滤d.萃取9.下列与化学实验有关的操作中,不能相互联系的有()a.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b、在过滤操作中,漏斗直径和烧杯内壁c.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径与烧杯内壁d、当用带橡胶头的滴管将液体滴入试管时,滴管的尖端与试管内壁接触10.蒸发操作中必须用到蒸发皿,下面对蒸发皿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将蒸发皿放在铁架铁环上,用酒精灯的火焰直接加热b.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并加垫石棉网加热c、用火焰将酒精直接放在三脚架上d.在三脚架上放置泥三角,将蒸发皿放置在泥三角上加热11.有三组解决方案:① 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 39%乙醇溶液;⑧ 氯化钠和元素溴的水溶液。
重要的酸[第 教学目标 l.认识目标:2.技能目标熟练少量试剂的滴加 3.思想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鉴别
教学难点: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鉴别
三 教学准备
稀盐酸,稀硫酸,硝酸银,稀硝酸,硫酸钡,胶头滴管,试管若干
四 教学方法
五 教学过程
设疑引入课题,激发学生求知欲:
现有3瓶无色液体,分别是水,盐酸和硫酸,请同学们把它们一一区分开来。
学生回答:(可以用紫色石蕊试液,先区分出水和酸)
教师设问:在区分盐酸和硫酸前,先回顾一下它们的共同点
学生回答:1:都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2:都能与金属反应,有气体生成(举例说明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都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举例说明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都能与氢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举例说明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举例说明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指出以上五点是酸的通性。
在以上的基础上问学生:分别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如何区分盐酸和硫酸?
学生讨论,回答。
物理方法:1、闻气味 2、把液体分别滴在滤纸上,加热,观察颜色的变化(可以回顾浓硫酸的一些性质)
化学方法,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演示:
实验1:在盛有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试管中分别滴入硝酸银和稀硝酸,观察现象
现象:有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生成的是稀盐酸
稀硫酸中无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HCl+AgNO3=AgCl↓+HNO3
(告诉学生此反应可以用来检验盐酸)
实验2:在盛有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试管中分别滴入氯化钡和稀硝酸,观察现象
现象:有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生成的是稀硫酸
在稀盐酸中无明显现象。
化学方程式:H2SO4+BaCl2=BaSO4↓+2HCl
(告诉学生此反应可以用来检验硫酸)
课外小知识:夏季,被蚊子叮咬后,又痒又肿,浑身不爽,涂抹什么能够止痒?(提示:蚊子会释放一种叫甲酸的有毒物质)
用氨水,小苏打(碳酸氢氨)溶液,或肥皂水等弱碱性溶液,可以止痒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盐酸和硫酸有哪些相似点,又有哪些不同点?
课后练习: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思考P12-13页练习
初中学习网,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