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4
大学古代汉语考试(试卷编号121)1.[单选题]奏刀臻然,莫不中音。
(《庄子·庖丁解牛》)( )A)演奏、吹奏B)节奏C)进答案:C解析:2.[单选题]下列各组汉字都是同体会意字的是:A)吕 北 步 骉B)及 众 林 比C)淼 炎 行 磊答案:A解析:3.[单选题]下列各组汉字都是异体会意字的是:A)美 取 逐 监B)秉 众 即 来C)马 劣 尖 宿答案:A解析:4.[单选题]讨的本义为( )A)声讨B)研究C)治理答案:B解析:5.[单选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句中"以"、"贰"的含义是( )A)因为、第二次B)以便、两属C)因为、两属答案:C解析:6.[单选题]清代学者提出的四体二用,“四体”是指:A)象形 象事 象声 会意7.[单选题]躬( )A)身体B)自己、自身C)亲自答案:A解析:8.[单选题]浮( )A)轻浮B)浮在水面C)不合实际答案:B解析:9.[单选题]商代甲骨文的单字数量是:A)3000多字B)4000多字C)5000多字答案:B解析:10.[单选题]堪的本义为( )A)经得起B)可以C)地答案:C解析:11.[单选题]对( )A)面对B)正确C)回答在上的问题答案:C解析:12.[单选题]则必摄缄滕,固扃鐍。
(《庄子·肤箧》)( )A)收紧、勒紧13.[单选题]下列是敬词的是A)不谷B)惠C)令D)陛下答案:D解析:14.[单选题]“桓公解管仲束缚而相之。
”用了特殊的动宾关系中的( )。
A)使动用法B)意动用法C)处动用法D)为动用法答案:C解析:15.[单选题]“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
惜也,越竟乃免。
”中的“竟”与“境”的关系是A)古今字B)异体字C)通假字D)繁简字答案:A解析:16.[单选题]下列四组字中全是指事字的一组是( )A)亦、寸.甘.下B)犬.上、本、州C)夕、末、刃、及D)未、又、日、目答案:A解析:17.[单选题]“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内。
每空1分,共20分)1.《詩經·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中的“火”是指______;“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中的“一之日”是指夏历____月,“觱發”、“栗烈”都是_________联绵字。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1.集解:2.衍文3.七音三、翻译:(26分)2.楚之有直躬,其父竊羊,而謁之吏。
令尹曰:“殺之!”以爲直於君而曲於父,報而罪之。
以是觀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
魯人從君戰,三戰三北。
仲尼問其故,對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養也。
”仲尼以爲孝,舉而上之。
以是觀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
故令尹誅而楚姦不上聞,仲尼賞而魯民易降北,上下之利,若是其異也。
而人主兼举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幾矣。
3.韓信曰:“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
吾聞之,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吾豈可以鄉利倍義乎?”二、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空1分,共12分)1、具有使动用法的词类有 、和 ;具有使动用法的词类有 和 。
2、“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一句中使用的注释术语是 ,“泮读为畔”一句使用的注释术语是 。
3、“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一句中使用的注释术语是 。
4、一首律诗分为四联,它们依次是 、 、 、 。
三、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
(每题2分,共14分)1、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2、 宦官惧其毁己也,皆共目之。
3、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4、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5、(冯谖)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5、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6、 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四、简答题:(共19分)得 分 批阅人得 分 批阅人得 分 批阅人得 分批阅人 得 分简要说明近体诗在字数(句数)、押韵两个方面的要求。
《古代汉语》试卷1、下列句中,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单选题] *A晋侯饮赵盾酒。
B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C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D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正确答案)2、下列加线词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单选题] *A范增数目项王。
B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
(正确答案)C失期法皆斩。
D彼秦者……虏使其民。
3、下列句中,“且”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单选题] * A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B若属皆且为所虏。
C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
D先生且休矣,我将念之。
(正确答案)4、下列句中,介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单选题] * A利泽施乎万物。
(正确答案)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5、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单选题] *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学也。
C子产而死,谁其嗣之?(正确答案)D未至,道渴而死。
6、下列词语属于“古义轻今义重”的是()。
[单选题] *A诛(正确答案)B感激C怨D病7、下列句中,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单选题] *A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B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
C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D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正确答案)8、下列句中,“曾”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单选题] * A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B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C先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D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
(正确答案)9、下列副词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单选题] *A窃B惠(正确答案)C忝D猥10、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单选题] * A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闻沛公慢而易人。
D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正确答案)11、下列句中,“微”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一、给下列句中括号内的词选择恰当的义项1.相:A.视,观察B.辅助C.貌相,状貌D.扶着瞎子走路的人(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2)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季氏将伐颛臾》)2.过:A.过错B.超过C.太甚D.责备(1)求!无乃尔是过与?(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3.国:A.国家B.诸侯的封地C.都城D.一个地域(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郑伯克段于鄢》)二、解释下列括号内词的意思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四、解释下列句中带颜色的词,并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加以比较1.沛公居(山东)时,贪於财货,好美姬。
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5.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6.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五、给下列括号内的词选择合适的义项1.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A.多少B.小桌子C.接近、接近D.数量少2.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A.房屋的统称B.宗庙C.古代刑罚之一D.古代五声音阶之一3.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
A.知道B.知识,见识C.记住D.标志,记号4.亟称其人,所以(劝)之。
A.劝告B.劝诫C.勉励D.提倡六、选出下列句中宾语前置的一项A.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B.当其取于心儿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C.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
古代汉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词是古代汉语中的量词?A. 匹B. 个C. 只D. 条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以下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左传》D. 《论语》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子衿”指的是什么?A. 衣领B. 腰带C. 鞋带D. 帽子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哪位古代文人的名言?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愈5. 下列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反?A. 画龙点睛B. 画蛇添足C. 画虎类犬D. 画饼充饥6.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的“桃李”指的是什么?A. 桃树和李树B. 桃树和李子C. 李子和桃子D. 桃李满天下7.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以下哪部古代典籍?A. 《周易》B. 《尚书》C. 《论语》D. 《孟子》8.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9.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以下哪个成语的原句?A. 虎口拔牙B. 虎口脱险C. 虎口逃生D. 虎口夺食10.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之涣B. 孟浩然C. 李白D. 杜甫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你”的敬语。
2.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我”的谦词。
3.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他”或“她”的词。
4.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我们”的词。
5.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他们”或“她们”的词。
6.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这里”的词。
7.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那里”的词。
8.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哪里”的词。
9.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什么”的词。
10.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怎么”的词。
大学古代汉语考试(试卷编号151)1.[单选题]之死矢靡它。
()A)矢不虚发B)矢志不渝C)三遗矢答案:B解析:2.[单选题]集于苞栩。
()A)集思广益B)集腋成裘C)龙腾凤集答案:C解析:3.[单选题]备的本义是( )A)完备B)谨慎C)防备答案:B解析:4.[单选题]庄子持竿不顾曰。
(《庄子·庄子钓于濮水》)( )A)看、视B)回头看C)照顾、照应答案:B解析:5.[单选题]过的本义是( )A)经过、走过B)胜过、超过C)过错答案:A解析:6.[单选题]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
(《墨子·非攻》)( )A)感情7.[单选题]不惩其心,复怨其正。
()A)惩忿窒欲B)惩善劝恶C)惩前毖后答案:C解析:8.[单选题]《说文解字》收录了( )小篆,并进行了说解。
A)7000多个B)8000多个C)9000多个答案:C解析:9.[单选题]邮的本义为( )A)顾念.顾惜B)优愁C)救济、周济答案:B解析:10.[单选题]故的本义是( )A)缘故、原因B)所以C)旧的答案:A解析:11.[单选题]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北冥有鱼》)( )A)振奋、奋起B)气愤、愤怒C)努力、勉力答案:A解析:12.[单选题]乱的特指义是( )A)没有秩序,跟"整"相对13.[单选题]“诸将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用了特殊的动宾关系中的( )。
A)使动用法B)意动用法C)处动用法D)为动用法答案:A解析:14.[单选题]对白居易的处世态度和诗歌创作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是( )A)安史之乱B)被贬江州C)“二王八司马”事件D)甘露之变答案:B解析:15.[单选题]“孟尝君怪之。
”用了特殊的动宾关系中的( )。
A)使动用法B)意动用法C)处动用法D)为动用法答案:B解析:16.[单选题]“城中皆不之觉”关于“觉”的分析正确的是A)代词,作动词宾语B)代词,作介词宾语C)提宾标志D)动词,到答案:A解析:17.[单选题]“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句中划线的“其”词性、词义是A)代词、他的B)代词、我的C)代词、你的D)语气助词、表示委婉的语气18.[单选题]岑参被称为边塞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以下符合边塞诗的是( )A)善于描写战争场面B)表现战士思想C)对朝廷用将不当的讥讽D)善于描写边地风光答案:A解析:19.[单选题]下列各组字中属于繁简字的- -组是( )A)梅揲B)虛壚C)猿狻D)灶竈答案:D解析:20.[单选题]李白的《菩萨蛮》以含蓄的手法描写了怎样的感情?A)官场失意的惆怅之情B)异乡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C)忧国忧民之情D)抒发隐居生活的无穷乐趣答案:B解析:21.[单选题]“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古代汉语(课程代码 00536)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各组字,全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逐星鳳B.眉女晚C.灾岳牧D.戚题坑2.许慎《说文解字》为“轉注”下的定义是A.畫成其物,隨體詰詘B.建類一首,同意相受C.比類合誼,以見指撝D.祝而可識,察而見意3.下列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智,从羽,从白B.徙,从辵,从止C.脩,从肉,攸聲D.竟,从立,从日,从儿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分化关系的一句是A.曰:“日食飲得無衰乎?”曰:“恃鬻.(粥)耳。
”B.魏文侯燕.(宴)飲,皆令諸大夫論己。
C.少而理曰治,多而亂曰耗.(眊)。
D.使主内亡邪辟.(僻)之行,外無騫汙之名。
5.汉字隶变指的是A.甲骨文向隶书演变B.金文向隶书演变C.篆文向隶书演变D.隶书向楷书演变6.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属于联绵词的一句是A.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
B.草木榮華..滋硕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
C.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
D.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
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属于双音短语的一句是A.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B.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錯習俗..之節異也。
C.身勞而國亂,功廢而名辱,社稷..必危。
D.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
8.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A.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
B.齊人歸.其玉而予之糴。
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
古代汉语知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汉字属于象形字的是()A. 休。
B. 日。
C. 明。
D. 从。
2. 在古代汉语中,“走”的意思是()A. 行走。
B. 跑。
C. 离开。
D. 散步。
3. 下列句子中,“之”字用作代词的是()A.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 公将鼓之。
C. 学而时习之。
D. 辍耕之垄上。
4. 下列句中“于”字表示被动的是()A. 战于长勺。
B. 君幸于赵王。
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5. 下列古汉语句式属于判断句的是()A. 沛公军霸上。
B.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C. 具告以事。
D. 君何以知燕王?6. “六书”中,“形声”字的特点是()A. 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B.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C. 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D.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7. 古代汉语中表示第二人称的敬称是()A. 汝。
B. 尔。
C. 君。
D. 若。
8. 下列词语在古汉语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A. 国家。
B. 妻子。
C. 父兄。
D. 以上都是。
9. “其”字在句中可表示祈使语气的是()A. 吾其还也。
B. 其真无马邪?C.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 其皆出于此乎?10. 在古代汉语中,“汤”的本义是()A. 热水。
B. 菜汤。
C. 汤药。
D. 汤池。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 下列属于古今字的有()A. 莫 - 暮。
B. 然 - 燃。
C. 说 - 悦。
D. 知 - 智。
E. 辟 - 避。
2. 以下关于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名词用作动词后,一般表示与这个名词相关的动作行为。
B.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时,这个形容词在句中充当主语或宾语。
C.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行为。
D. 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
E. 数词有时也可以活用为动词。
3. 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是()A.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 河曲智叟亡以应。
大学古代汉语考试(试卷编号161)1.[单选题]完的本义是( )A)完全、完整B)修葺C)完毕答案:A解析:2.[单选题]纳( )A)接受B)让他进来或进去C)丝被水浸湿答案:C解析:3.[单选题]“厌”的特指义是( )A)用迷信的方法去镇压B)饱,吃饱C)讨厌,憎恶答案:A解析:4.[单选题]悠( )A)(忧)思B)深远的样子C)娴静的样子答案:A解析:5.[单选题]皇( )A)君主B)大C)美盛鲜明答案:B解析:6.[单选题]遵()A)顺着、沿着7.[单选题]伤的特指义是( )A)战斗时遭受创伤B)受伤C)悲伤答案:A解析:8.[单选题]“固”的特指义是( )A)坚固B)地理险要或堿郭坚固,便于防守C)本来,当然答案:B解析:9.[单选题]说的本义是( )A)学说B)说服C)说明﹑解释答案:C解析:10.[单选题]被( )A)遭受B)被子C)披发答案:B解析:11.[单选题]亩( )A)田垄B)农田C)土地单位量词答案:C解析:12.[单选题]操()A)操守13.[单选题]口( )A)孔穴B)嘴C)出入的通道D)人数、人口答案:B解析:14.[单选题]“妾请子母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
”鱼肉是A)名词作状语B)名词活用作动词C)形容词活用作名词D)动词活用作名词答案:B解析:15.[单选题]在下列四句中,用作兼词(=于是)的焉字句是( )A)姜氏欲之,焉辟害?B)万钟于我何加焉?C)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D)制, 岩邑也,虢叔死焉。
答案:D解析:16.[单选题]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的是A)蒋捷B)姜夔C)辛弃疾D)柳永答案:A解析:17.[单选题][]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是( )。
A)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B)岂不谷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C)姜氏何厌之有 ?18.[单选题]是疑问代词的是A)奚B)兹C)斯D)此答案:A解析:19.[单选题]“甚于妇人。
”于的词性、词义是A)介词、引出处所B)助词、无意义C)介词、表示被动D)介词、表示比较答案:D解析:20.[单选题]“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古代汉语试卷及答案《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共20分)(以下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1、下列各组字,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 )A、條倍脩休B、特牧福祈C、盆簋益孟D、颖颍顿颈1、2、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阿)A 说——悦B 矜——鳏C 歌——謌D 昏——婚2、3、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A )A 遁——遯B 脩——修C 辟——避D 罢——疲3、4、下列句子,有疑问代词做介词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 C )A A 姜氏何厌之有?B B 敢问何谓也?C C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D 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4、5、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D)A A 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B B 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C C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D D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5、6、下列句子,具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句是(A )A A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 B 从左右,皆肘之。
C C 乃幽武,置大窖,绝不饮食。
D D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6、7、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B)A A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B B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C C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 D 盍各言尔志?7、8、下列句子,“于”为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B )A A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B B 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C C 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D D 百里奚举于市。
8、9、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D)A A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B B 是非君子之言也。
C C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 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9、10、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工具的一句是(A)A A 惠等哭,舆归营。
B B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C 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 D 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
函授站(教学点)
: 校本部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请不要答题 《古代汉语》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表格内。
)
1、《经传释词》的作者是( )
A 阮元
B 王念孙
C 王引之
D 陆德明 2、引的本义为( )
A 开弓
B 延长
C 牵引
D 后退 3、“四体不勤,五穀不分,孰为夫子?”该句中“为”的词性是( ) A.介词 B.判断词 C.动词 D.语气词 4、下列各句中的代词“其”活用为第二人称的是( ) A.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B.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C.其言古者,为设诈称,借与外力,以成其私。
D.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
” 5、下列各句中,用“所以”表示行为赖以实现的工具的一句是( ) A.吾之所以距子矣。
B.魏王所以贵张子者,欲得韩地也。
C.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D.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
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句中“远虑”充当( )
A.谓语
B.宾语
C.状语
D.补语 7、《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一句中“后”字是( ) A 简体字 B 古今字 C 本字 D 异体字 8、“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中“给”的意思是( ) A 给予 B 供应,使足 C 足,丰足 D 给予,使足 9、“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子岂识之?——然子病矣。
’”(《左传·秦晋鞌之战》)句中“合”、“险”、“病”的含义是( )
A. 合兵一处、危险、受重伤
B.双方交兵、难走的路、受重伤
C. 合作、难走的路、突然生病
D.敌我交战、危险、意外病倒 10、“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中“肆”的意思是( ) A .伸展 B 放肆 C 陈设 D 店铺
11、下面几种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成熟的隶书产生于秦代
B 行书是由楷书发展而成的
C 小篆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D 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 12、“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该句中“也”字表示( )
A.祈使语气
B.判断语气
C.肯定语气
D.顿宕语气 13、“《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中“偏”的意思是( ) A 直属的下级 B 自己的侪类 C 自己的亲人 D 自己的上级 14、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 ) A 递遞 B 村邨 C 禽擒 D 章彰
15、下列各句中,属于意念上的被动句的是( )
A.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B.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C.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
D.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 16、徒的本义为( )
A.步兵
B.步行
C.门徒,徒弟
D.空 17、下列各组异体字中,意符不同的一组是( ) A 梅楳 B 杯盃 C 猿猨 D 确確
18、下面各句中的代词“之”活用为第一人称的是( ) A.谏之不入,则莫之继也 B.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C.孔子下,欲与之言 D.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9、、约的本义为( )
A 绳索
B 束缚
C 约束
D 简要
E 盟约
20、古汉语里用“不”等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宾语如是代词,一般总是放在动词之前。
这四个否定词是( )
A.不、毋、未、弗
B.不、毋、未、莫
C.不、勿、未、莫
D.不、毋、非、莫
二、词义辨析(每小题5分,共20分)
1、侵、伐、袭
2、宗、庙
函授站(教学点)
: 校本部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线
内请不要
答
题
3、知、识、记
4、之、如、适、往、赴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许慎《说文》的价值有哪些?请简要述之。
2、汉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改革是什么?为什么?
3、古汉语中,词尾的作用是什么?
四、论述题(20分)
什么叫词类活用?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
函授站(教学点)
: 校本部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请不
要
答题
五、将下列文字写成繁体,加上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22分)(翻译用简体字即可,不必
用繁体)
1、郑 伯 侵 陈 大 获 往 岁 郑 伯 请 成 于 陈 陈 侯 不 许 五 父 谏 曰 亲 人 善 邻 国 之 宝 也 君 其 许 郑 陈 侯 曰 宋 卫 实 难 郑 何 能 为 遂 不 许 君 子 曰 善 不 可 失 恶 不 可 长 其 陈 桓 公 之 谓 乎 长 恶 不 悛 从 自 及 也 虽 欲 救 之 其 将 能 乎 商 书 曰 恶 之 易 也 如 火 之 燎 于 原 不 可 乡 迩 其 犹 可 扑 灭 周 任 有 言 曰 为 国 家 者 见 恶 如 农 夫 之 务 去 草 焉 芟 夷 蕴 崇 之 绝 其 本 根 勿 使 能 殖 则 善 者 信 矣
以下为本试卷的标准答案:
一、CACDD BCBBA DDCBA BBBBB 二、1、侵、伐、袭
伐是正式宣战,敲钟击鼓地进攻他国。
侵是不宣而战,无钟鼓。
袭是秘密进犯、偷偷进攻。
2、宗、庙
宗是供奉神主的地方,庙的规模较大,宗庙连用的含义,也可单用庙。
3、知、识、记
函授站(教学点)
: 校本部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线内请不要答题 知是一般的知道,识是较深的认识,知有时可作智讲,识有时作记。
识为记住,记一般为记得,记是识的结果。
4、之、如、适、往、赴
之如适三字,在到某地去的意义上用法相同,都可带宾语,可互换。
其义均自所到言之。
往不可带宾语,义为自发动言之。
赴强调奔向(特指凶险、急难、水火,如赴汤蹈火)而不
是一般的往,可带宾语。
三、
1、许慎《说文》的价值有哪些?请简要述之。
确立六书理论;创立汉字部首;保存小篆字形;保存古音资料;保存古义资料;保存古代文化资料。
由于时代限制,说文也有些错误。
2、汉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改革是什么?为什么? 隶变。
笔画与形体都发生很大的变化。
3、古汉语中,词尾的作用是什么?
词尾是个后缀,没什么实在意义,主要是表示语法标记。
四、什么叫词类活用?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
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方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其语法功能,而使其具有另一类词的功能,这叫词类活用。
使动与意动区别: 1是两者表达的含义不同 2是两者的使用范围不同 例略 五、 标点繁体
鄭伯侵陳,大獲。
往歲,鄭伯請成于陳,陳侯不許。
五父諫曰:“親人善鄰,國之寶也,君其許鄭。
”陳侯曰:“宋、衛實難,鄭何能為!”遂不許。
君子曰:“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其陳桓公之謂乎。
長惡不悛。
從自及也,雖欲救之,其將能乎!《商書》曰:‘惡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鄉邇,其猶可撲滅?’周任有言曰:‘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蘊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
’” 译文
郑伯进攻陈国,大获全胜。
去年,郑伯请求与陈侯和好,陈侯不答应。
五父进谏说:“亲近民众善待邻国(的行为),是国家的珍宝,您应该答应郑国和好的请求。
”陈侯说:“宋国和卫国才是真正的祸患,郑国能有什么作为呢?” 君子说:“善不可丢失,恶不可滋长,这说的就是陈恒公吧!滋长了恶而不悔改,马上就得自取祸害,如果挽救,未必办得到!” 《商书》上说:‘行恶容易,就像火在原野上烧,靠近不了,又怎么可能扑灭?’周任曾说过:‘治理国家的人,看到恶行要像农夫必须除草一样,割掉高的密的,要断了它的主根,让它不能繁殖,那么善行就会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