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港口航道通过能力及改善策略探析
- 格式:pdf
- 大小:119.70 KB
- 文档页数:2
探析内河航道通过能力及其改善方案摘要:随着我们国家在内河航运的开发力度的加大,慢慢很多地区的内河航运逐渐走上轨道,但在实际运做中,出现了很多迫在眉睫的问题,例如航道阻塞现象就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当务之急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航道通过能力;航道服务;航道通过能力计算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land water transport intensified efforts, many regions of inland water transport slowly on orbit gradually, but in actual operation, there are many urgent problems, such as channel blockages are a particular problem.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is the primary task with top priority.Key Words: channel through the ability; channel services; channel through the capacity calculation一、引言航道的通过能力是反映航道适航程度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是进行航道设计与规划,确定航道建设规模与布局以及编制航运计划等的重要依据,是决定整个水运交通系统发展的基础。
航道通过能力的计算是内河航运规划中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航道网络对运量需求的满足程度。
因此,为了适应内河航运不断发展的需要,合理确定航道建设规模与布局,对规划中的各等级航道所能达到的通过能力有比较准确的预测是相当必要的。
内河航道的通过能力通常是航道的等级和标准、所通航船舶的规模和尺度、通过的船舶载重吨或货运量、通过船舶数量等各因素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的综合反映。
内河港口发展的意见建议干这行这么久,今天分享点内河港口发展的经验。
我觉得内河港口要发展,首先得把基础设施搞好。
就好比你要开一家饭馆,你得把店面装修好,桌椅板凳备好一样。
我之前去过一个内河港口,那道路坑坑洼洼的,货物运输的车辆在上面跑都费劲。
哦对了还有,码头的装卸设备也很老旧,装卸效率超低。
所以港口得舍得在这些硬件上投资。
像鹿特丹港,那基础设施就相当完善,人家那码头水深合适,各种大型装卸设备应有尽有,咱虽然是内河港口,但这方面也得向人家学习。
当然我知道这投入巨大,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但慢慢改善总是好的,你可以先从关键的设备和道路开始更新。
还有啊,内河港口的交通连接也至关重要。
我感觉内河港口不能只是自己单打独斗,要和周围的铁路、公路网络连起来。
曾经我做过一个调查,发现有的内河港口货物堆积,为什么呢?运输能力不配套啊。
我觉得港口管理者应该积极和铁路、公路部门沟通协调。
咱们就说重庆果园港,人家就把铁路直接修到港口里头,这么一来,货物能够快速转运,水路、陆路运输衔接得相当好。
这一点各个内河港口就应该去效仿,哪怕暂时修不了铁路直接进来,也得把港口到火车站、公路站的路途给优化了。
内河港口要想发展,也不能忽视环保。
现在环保要求越来越严,咱可不能只想着赚钱不管环境啊。
我记得之前有个内河港口,就因为环保措施没做好,被周围居民投诉了。
内河港口要发展绿色运输,船舶可以采用一些清洁能源,港口装卸设备的废气排放也要控制好。
可以多种一些树,像给港口戴上个绿色的帽子一样。
这方面可以看看欧洲内河港口的经验,他们在环保上就做得不错,那就是我们的参考目标。
不过我也承认,这些措施实施起来困难不少,毕竟成本在那,但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来,先让那些最容易造成污染的环节得到改善,比如油品的储存和装卸时的油气回收,这都是马上能做的。
内河港口的管理也得跟上。
我觉得有时候港口里各个部门就像一盘散沙,各自为政,这样可不行。
我遇见过港口里闸口的管理人员和仓库的管理人员因为调度不一致吵起来的情况,这多耽误事。
关于当前内河航道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1. 引言1.1 内河航道工程建设的背景内河航道工程建设是指在内河水域中进行的改善航道、提高通航条件、促进水路运输的工程建设活动。
内河航道作为国家水路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快经济发展、优化交通结构、促进地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水路运输需求的增加,我国内河航道工程建设步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
各地政府纷纷加大对内河航道工程建设的投入,不断完善内河航道的通航条件,提升水路运输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内河航道工程建设存在资金不足、施工技术不够先进、环境保护措施不力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内河航道工程建设的进展和水路运输的发展。
加强对内河航道工程建设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寻求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于促进内河水路运输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水路运输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的了解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当前内河航道工程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指导。
1.2 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当前内河航道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深入分析内河航道工程建设中资金不足、施工技术不够先进以及环境保护措施不力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及加强环境监测与保护等解决措施。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解决方案的提出,旨在为提升内河航道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推动内河交通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内河航道工程建设相关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相关部门和企业在内河航道工程建设中提供指导和参考,促进内河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入探讨当前内河航道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有助于引起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内河航道工程建设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是推动贸易往来、促进地区经济繁荣的重要基础设施。
当前内河航道工程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如资金不足、施工技术滞后、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等,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进展和效果。
提高内河港口航道通过能力对策分析航道作为港口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进行港口水域规范设计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航道的合理规划和设计,对于提高其通行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内河航道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所以提高其通航能力,可以有效的推动经济的进步。
文章从港口航道通过能力入手,对影响内河港口航道通过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提高内河港口航道通过能力的对策进行了具体地阐述。
标签:内河港口;航道;通过能力前言港口的通航能力作为港口的一项重要指标,其不仅是对港口航道船舶能过能力的重要评价,而且也是对航道适航程度地充分体现。
所以港口航道的规划是否合理,则直接关系到航道通航能力的高低。
所以需要确保航道规划的合理性和完善性,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通航能力。
对于通航能力的提升,对于港口具有特别显著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使港口有能力承担更多的航运工作,而且对于经济地发展也将发挥极大地促进作用,有效地提升港口的航运能力,加快港口的快速发展。
1 港口航道通过能力分析1.1 有足够的航道深度在进行航道规划设计时,需要确保航道具有足够的深度,航道的深度直接关系到船舶的吃水量和载重量,而且随着航道深度的增加,船舶的吃水量和载重量也呈正比例的增加,在对航道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对关键性的区段及浅滩上的水深在设计时加以关注。
但航道的水深并不能单纯进行考虑,由于航道的深度增加,必然导致整治和维护费用增加,所以在进行航道深度设计时,需要全方面、全方位的进行考虑。
而对于航道宽度的设计,通常情况下都会选择双线航道,由于单线航道具有较大的不适用性,所以通常情况下很少应用,另外对于繁忙的航道,还会采用三线航行,这就要求在设计时需要针对航道的运输情况进行具体确定。
1.2 适宜的航道转弯半径在进行航道转变半径设计时,通常情况下是取航道中心线上的最小曲率半径。
通常对于航道转弯半径的规定,以大于最大航行船舶的四至五倍为宜,如果受自然条件限制时,也不得小于船舶长度的三倍,旦河流转变半径过小,则会给船舶航行带来较大的困难,而且极易导致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在受自然条件限制的航道转弯半径处,更加进行谨慎航行,避免事故地发生。
关于当前内河航道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当前,我国内河航道工程建设正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包括施工难度大、资金投入不足、技术难题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内河航道的正常运输,也制约了内河航道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为此,本文将对当前内河航道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措施,以期能够为内河航道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首先要探讨的是当前内河航道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施工难度大,由于内河地势复杂,水位波动大,地质情况复杂,施工条件艰苦,给航道工程的建设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其次是资金投入不足,内河航道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国家对内河航道工程的投资并不充分,这导致了内河航道工程建设的严重滞后。
技术难题也是当前内河航道工程建设的问题之一,由于内河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存在着一些技术难题,如弯曲航道的设计、航道淤积等,这些技术难题直接影响了内河航道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应加大对内河航道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强政府对内河航道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为内河航道工程的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应加强科研力量,加大对内河航道工程建设的技术攻关力度,推动相关技术的突破和创新,以解决内河航道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技术难题。
还需要加强内河航道工程建设的管理和监督,对施工现场加强监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内河航道工程的顺利建设。
综合以上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内河航道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内河航道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这也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合作,共同努力,为内河航道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信随着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内河航道工程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我国的内河运输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港口通过能力完善作业计划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港口物流需求不断攀升,提高港口通过能力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港口作业现状,提出完善作业计划的措施,以提高港口通过能力。
二、港口通过能力现状分析1.吞吐量近年来,我国港口吞吐量持续增长,但部分地区已出现饱和现象。
尤其在高峰期,港口拥堵问题严重,影响了物流效率。
2.设备利用率港口设备利用率不高,部分设备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
一方面,导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降低了作业效率。
3.作业效率受到吞吐量及设备利用率的影响,我国港口作业效率较低。
尤其在繁忙时段,货物滞留时间长,作业进度缓慢。
三、完善作业计划的措施1.优化作业流程(1)货物分类与分区:根据货物特性,将其分类存放,以便于管理和作业。
同时,合理规划港区空间,实现货物分区存放。
(2)作业顺序与时间安排:根据港口作业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作业顺序,确保各个环节高效衔接。
同时,充分利用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2.提升设备性能(1)设备更新与升级:针对老旧设备,及时更新换代,提高设备性能。
引入先进设备,提高作业效率。
(2)设备维护与管理:加强设备维护与管理,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降低故障率。
3.增强人员素质(1)培训与考核: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定期进行考核,确保员工具备岗位所需技能。
(2)人员配置与调整: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确保各岗位人员充足。
根据作业需求,适时调整人员,提高作业效率。
4.信息化管理(1)建立数据库:收集港口作业相关数据,建立数据库,为决策提供依据。
(2)开发智能监控与调度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港口作业的实时监控。
通过智能调度系统,优化作业计划,提高作业效率。
5.调度与协同(1)港区内部协同: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内部作业效率。
(2)与上下游企业协同: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整个物流链的作业效率。
四、实施与效果评估1.实施方案制定:根据以上措施,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简述内河港口航道通过能力的改善方案作者:黄涛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9年第24期摘 ; 要:对于内河运输来讲,港口航道通过能力将会直接影响到船舶航行,要想增强内河运输能力,为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便利交通,便需要设计合理的内河港口航道,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可行的改善方案,以提高内河港口航道的通过能力。
文章将根据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原则,分析影响其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结合具体案例从不同方面进行考虑,提出几条有效的改善策略,希望有所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内河港口 ;航道通过能力 ;影响因素 ;改善方案中图分类号:U612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8(c)-0243-02航道作为内河港口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其通过能力从侧面反映出了航道适航程度及船舶通行能力。
在设计内河港口时,必须充分认识到航道规划的重要性,并结合航道的宽度、深度、长度特点,船舶的吨位和行驶速度特点,港口航道交通属性等,对内河港口航道通过能力进行分析、计算,在做出最优选择的基础上提出改善方案,实现内河港口航道通过能力的最大化,这是当前内河港口建设改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 ;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原则在规划内河港口航道时,应在确保航道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根据河道特性及环境特点进行设计。
内河环境不同时,所遵循的航道规划原则也不同,如果河口潮流动力较大,会对航道造成一定的冲刷,则应在落潮线路上设置航道中心线,并确保工程量的最小化,以提升航槽的稳定性。
如果航道线所在位置为河口三角洲,通常会沉积有大量泥沙,此时应根据河床变化规律、河水挟沙量、泥沙沉积特点等因素考虑,并提高河水流动速度,借助其冲刷力形成较为合适的航道。
如果内河潮流波浪较大,则在设计港口航道时应结合落潮线路进行考虑,为防止沿岸流及风浪干扰船只的正常航行,还需采取必要的防沙与防洪措施,保证港口航道通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1]。
内河港口调研报告总结内河港口调研报告总结本次调研项目旨在对我国内河港口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促进内河港口的健康发展。
通过对多个内河港口的实地调研和相关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一、内河港口的现状1.内河港口总体规模较大,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随着内河水运的不断发展和内陆经济的蓬勃发展,内河港口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运输量和货物种类也在不断增加。
2.内河港口的功能逐渐多元化。
除传统的货运功能外,内河港口还在港口物流、仓储、加工制造等领域扩展其服务范围。
这使得内河港口在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内河港口的运输效率有待提高。
由于内河港口多位于内陆地区,交通条件相对较差,导致内河航道的状况不甚理想,航运时间较长,影响了港口的运输效率。
二、内河港口的发展趋势1.内河港口将继续增加投资力度。
随着国家内陆开发战略的实施,内河港口将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投资,以提升港口的能力和服务水平。
2.内河港口将进一步拓展其服务领域。
随着内陆地区经济的发展,内河港口将积极开拓港口物流、仓储、加工制造等服务领域,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服务。
3.内河港口将加强与国际港口的合作。
内河港口将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国际港口的合作,实现内外联动发展。
三、内河港口存在的问题1.内河港口的航道状况较差。
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部分内河港口的航道狭窄、水深不足,限制了船只的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
2.内河港口的设施和设备有待完善。
部分内河港口的码头、仓库等设施陈旧且容量不足,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需求。
3.内河港口的服务水平不高。
部分内河港口在服务质量和流程上存在不足,缺乏专业化服务水平,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四、对内河港口的建议和对策1.加大航道疏浚和改造力度,提升内河港口的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
2.增加投资,加快更新和扩建内河港口设施,提高港口的运输能力和货物储存能力。
第16卷 第12期 中 国 水 运 Vol.16 No.12 2016年 12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December 2016收稿日期:2016-09-17作者简介:傅 阳(1987-),男,江西九江人,学士,江西省港航设计院,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港口与航道。
内河港口航道通过能力及改善策略探析傅 阳(江西省港航设计院,江西 南昌 330038)摘 要:水运是交通运输的重要形式之一,航道是水运交通基础设施,对于内河航运而言十分重要,港口航道通过能力是衡量航道适航程度的关键指标,决定着港口疏导船舶的能力,下文结合实际案例影响港口航道通过能力的因素,进行简单的分析,重点讨论如何改善内河港口航道通过能力。
关键词:内河港口航道;通过能力;航道线制定;改善策略中图分类号:F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6)12-0044-02内河航道的通过能力是航道建设规模确定、航运计划编制等等工作的重要依据,直接决定着水运交通系统的发展,航道发生堵塞必然会影响到内河船舶的正常航行秩序,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船舶被迫停航。
近年来,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对于内河航运的需求在不断上升,研究内河港口的通航能力对于提高港口作业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内河航道港口现状某南方城市航区水运条件优越,目前来说航道数目超过200条,通航总里程超过2,000km,其中四级航道达到通航总里程的20.1%,五级至七级航道占据通航总里程的37.7%,准七级及等外航道占据通航总里程的42.2%,现阶段已经形成了以四级以上航道为骨架,5、6级航道为支线的内河航道网络。
该航区内某港口内港口经营企业近400家,生产码头泊位将近1,300个,其中包括专业化泊位、通用件杂货泊位、客运泊位、通用散货泊位、多用途泊位以及其他泊位,众泊位中最大靠泊能力可以达到500t 级,最大起重能力达到400t。
港口货物种类涉及到煤炭、粮食、钢铁、矿建材料、非金属矿石等等。
图1 港口公共航道布置图众多港口对于本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其中绝大多数都属于内河港口,因此通航能力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现阶段,许多港口码头的建设规模都比较低,相关基础设施及装卸工艺都比较落后,内河船舶的类型比较杂乱,平均吨位较小,污染严重,因此总体而言与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形式相比,该市内河港口设施发展比较滞后,存在着资金不足、规模较小、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等问题。
加上相关管理部门在港口的建设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导致许多成本低、建设周期短的简陋的小规模码头大量存在,他们的经营方式十分灵活,对其他建设成本高、周期长、经营方式比较固定的码头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但是这些码头的装卸机械十分的简陋、耗能高、安全性难以保证,实际上严重阻碍了内河港口的大规模现代化发展。
总的来说,当前该市内河港口的功能还比较单一,仅仅只能提供比较简单的市场服务,并不符合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要求。
现代物流的覆盖面广、信息流通速度快、现代化技术密集,是一种结合服务贸易与社会贸易的大社会化生产形式,为了切实提高内河港口的生产管理水平,改善内河港口规模小、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设备保养效率低等问题,内河港口企业应积极普及推广现代化物流管理理念。
二、内河港航道线制定原则为了保证航道的稳定剂安全,内河航道线的制定需要考虑到河道的水力状态、河水流动的规律等等因素。
1.河口三角洲航道制定港口航道线河口三角洲处制定时需要考虑河床的变化规律、泥沙的淤积规律、潮流的流向、河水的挟沙量等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河口处形成三角洲主要是因为该处的水流速度较慢、水中又携带有大量的泥沙,河流缓慢流过时,水中的泥沙会逐渐的沉积下来,形成泥沙浅滩,这必然会影响船只的正常通航,因此为了保证船舶的安全、顺利通过,必要时,需要合理的规划港口航道的建设方案,尽量采用人工的方法加快河水的流速,以河水冲刷出一条能够满足通航要求的航道。
2.潮流波浪较大处航道的设置内河中部分地方潮流波浪较大,在这些地方设置航道时为了尽量减小沿岸流及风浪对通航传播的影响,保证船舶的安全及稳定性,需要按照落潮的路径设置港口航道,并配合必要的防沙及防波工程。
3.强潮河口处港口航道的设置潮流动力较强时,航道会受到比较严重的冲刷,为了尽可能的稳定航槽,在保证港口航道通行需要的前提条件下减少工程量,港口航道的中心线应该沿着落潮的线路进行设置。
第12期 傅 阳:内河港口航道通过能力及改善策略探析 45三、如何有效地改善内河港口航道的通过能力 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有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内河港口的通航能力,比如内河港口航道区域位置、内河的潮汐变化、港口的天气、航道停靠船舶的吃水比等自然环境因素,港口的规划布局、港口泊位硬件设备装置、作业平台的软件水平、船舶属性、运行经济条件等等。
为了切实改善内河港口航道的通过能力,相关单位必须要加强港口航道的日常管理、交通管理、提高航道的条件、港口的服务水平,下文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希望能够对有关部门的工作有所帮助。
1.加强港口航道管理港口航道管理对于改善内河港口航道通过能力有着重要意义,相关企业在制定港口航道管理措施时应结合河流流动的特点,对比各种方案的经济性,最终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管理方法。
航道有关管理部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定期的对航道进行测量,避免因泥沙堆积等等原因导致航道的尺寸不能满足船舶通航的需求,如果发现航道被堵塞需要及时的进行疏浚,回淤清除工作必须要定期进行。
船道疏浚工作灵活性很强,见效快,往往在相关工作人员完成疏浚工作之后,航道就能够恢复正常,施工简单,不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及工程材料的消耗,但是,实际的疏浚工作中经常会出现部分泥沙回淤的现象,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泥沙清理时必须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健全的水运监管体系对于保证水路通常及船舶航行安全十分重要,管理部门必须要重视水运监管体系的完善;一体化的海事航道港口和运管方法是提高内河港口工作效率,改善其通航能力的有效方法,相关企业应将该方法应用到货品的配载、装卸、稽查等等工作之中。
2.提高航道条件水路运输具有运载量大、成本低等优点,十分适合与大宗、低值、笨重或者散装货品的中长距离运输,是当前一种十分重要的运输形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路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船舶的数量不断的增加,吨位逐渐上升,这都对港口航道提出了新的要求,切实提升内河港口航道的通行能力,充分发挥水路运输的作用,必须要改善航道的条件,提高现有航道的等级。
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主要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1)渠化疏浚整治航道,适当增加航道的宽度及深度,以适应大型船舶的通航需求;(2)为了保证船舶的快速通行,航道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去除浅滩,控制航道内水流的速度,流速较慢时采取合适的速度加快,适当加宽航道卡口段尺寸。
港口的通过能力可以使用 以下公式进行计算:理想状态下,单个航道通过能力为:in in aveinini i inin in in in ch Dis L V V Dis L N C =+==1;其中ave in L 指的是进港船只的平均长度,avein V 指的是进港船只的平均速度,avein Dis 则指的是船只间的平均间距。
一般情况下,ave actave act ave actactchD L V Cis +=其中,ave act V 、ave act L 、aveact D is 分别指的是通港船只的平均速度、平均长度及船只间的平均距离。
3.加强交通管理加强交通管理对于提高港口航道的通过能力十分有利,现阶段许多港口航道的交通管理比较混乱,一些大型船舶及非货运船舶在快速航道中行驶时通航速度较慢,影响了同航道其他船舶的正常通行,因此,相关单位在改善航道条件的前提之下还需要制定完善的通行船舶管理规范,并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严格落实,通过有效的交通管理制度改善当前船舶通行混乱的问题,提升内河港口航道的通过能力。
2003年,国家交通运输部门全面启动内河船型标准化工程,这一工程的推广落实是调整航运结构、保护运河水环境、确保船舶水上交通安全、提高内河港口航道及船舶等基础设施利用率的有效措施,就目前来说,我国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区域的主要水域已经基本实现了船舶标准化,各大港口企业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应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的船型标准,新造船舶应统一长宽及吨级,切实提升港口航道的通过能力。
4.提高港口服务水平港口的服务水平等软件水平同样也会影响到航道的通过能力,为了切实提高航道管理的效率,相关单位必须要改善航道运输组织的管理机制。
建筑物及船闸维修整治对于保证港口安全十分重要,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要制定合理的维修整治计划,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定期对航道、航道辅助设施等等进行监测分析;航标、通讯等通航设备是确保船舶安全的重要工具,可以建设一个能够覆盖整个港口的通信网络,为管理部门的全局沟通及调度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还需要加强对这些通航设备的维护管理,保证它们始终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四、结束语内河水路运输是我国交通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十分重要,长期以来国家都十分重视内河水运的发展问题,内河港口航道的通航能力对于整个水路交通系统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结合实例就当前我国内河港口航道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分析,重点介绍了内河港航道线制定原则,从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改善航道通过能力的有效措施,仅为相关单位的内河航道建设管理工作提供简单的思路。
参考文献[1] 杨利.内河港口航道通过能力及改善研究分析[J].中国水运,2014,(06).[2] 祝钰.内河港口航道通过能力及改善策略探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14).[3] 李子强.基于交通流分析的航道通过能力研究[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13,(17).[4] 赵辉,刘铁男.MAS 理论下集卡动态调度系统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46).[5] 叶永华.提高内河港口航道通过能力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2).[6] 宋云.港口航道能力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科技风,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