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英语教案Module7 Unit1 I helped Mum 5外研社
- 格式:doc
- 大小:178.50 KB
- 文档页数:5
I helped Mum.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句型:l helped Mum. I cooked noodles. I washed clothes.2.单词:had, phone, cook, really, wash, did, didn' t, computer, love, him(二)能力目标1 .全体学生能理解用V-ed来表达过去的方式,全体学生能理解:had, phone, cook, really, wash, did, didn' t, computer, love, him 以及What about…其中90%的学生能运用cooked, washed,50%的学生能运用phone, really 以及What about---?2.70%的学生能带着问题听录音并找到相应答案。
(三)情感目标1、通过谈论自己的假期,了解合理安排周末时间的重要性。
2、大多数学生在鼓励性评价中能大声说,大胆做,充分体会交流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口头运用cooked、washed来表达过去的做过的事。
2、难点:能理解用V-ed来表达过去的方式,读准cooked> washed的读音。
四、教学准备L多媒体课件2.词条若干。
3.随堂练习。
五、教学策略(一)情景创设法本课以“谈论holiday”这一线索贯穿全文,引导和启发学生在情境当中感受语言的交际功能,并让他们通过多种游戏和活动,逐步熟练运用所学到的语言,培养和引导学生与同伴互助合作,共同探究学习道路上的困惑,分享成功的喜悦。
(二)任务教学法本课以任务型教学为主,以学习课文了解Amy's holiday-结合图片谈论他人的happy holiday谈论自己的happy holiday这样一条主线,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目标。
(三)利用评价将全班分为两大组,采用小组比赛的方式进行激励性评价。
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Module7 Unit 1 I helped Mum》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生能正确认读理解词能正确汇:had, cook, wash, did, didn’t=didnot,puter ,love ,him以及What about..?(2)学生能运用I +Ved谈论过去的做过的事情。
(3)能够听懂、会读本课对话。
二、能力目标学生能运用一般过去时I +Ved谈论过去做过的事情。
三、情感目标1、进一步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日常活动。
通过活动、游戏使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开口,积极参与交流的意识。
2、体验礼貌用语,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孩子在家主动分担家务劳动的意识和美德。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行为动词的过去式V+ed及其发音。
2、教学难点:动词过去式的正确使用。
五、教学准备:单词卡、点读笔、课件、小磁铁。
六、教学过程:Step 1 warming up(热身环节)1、Greetings (师生问好good morning! How are you?)2、Sing a song(师生做动作齐唱)Hello,hello,hello,hello.(同桌相互挥手问候)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同桌作揖)Hello,hello,hello,hello. (同桌相互挥手)[设计意图]课前师生问候简单的语言交流,增进师生感情,拉近师生距离,营造和谐师生关系。
师生共齐唱,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英语学习氛围,为导入新课做好铺垫。
in1、T:You sang very well. Here is a chant for you. Let’s chant.(打节拍说唱)I talked talked talked I walked walked walkedI cooked cooked cooked I washed washed washedI watched watched watched I played played played2、T:What did you find from this chant?Ss:动词后都加了ed, 以e结尾的动词后加了dT:You are so clever.今天我们来学习规则动词过去式的两种形式:动词后加ed和以e结尾的动词后直接加d来表示我们做过的事情。
教案: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下册 Module 7 Unit 1 Ihelped Mum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会说、会读本课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如询问别人做了什么,并能用正确的时态回答。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家庭责任感。
教学内容:1. 生词:cook, wash, clean, sweep, dust, mop, help, garden, plant, water, flower, vegetable.2. 重点句型: What did you do? I helped Mum. I cooked dinner. I washed the dishes. I cleaned my room.3. 一般过去时:I helped Mum yesterday. I cooked dinner yesterday.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能够听懂、会说、会读本课的生词和重点句子,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2. 难点:一般过去时的运用,询问别人做了什么,并用正确的时态回答。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卡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Step 1: 热身(5分钟)1. 教师与学生用简单的英语进行问候,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2. 学生自由讨论昨天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
Step 2: 引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动作。
2. 教师提问:“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学生用英语回答。
Step 3: 呈现与练习(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本课的生词和句子,引导学生跟读。
2. 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话。
Step 4: 小组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任务,如:cook dinner,wash dishes 等。
2. 学生用英语完成任务,并汇报成果。
教案:Module 7 Unit 1 I helped Mum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能够听懂、会说、会读本课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2. 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一般过去时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2)能够通过图片和情景提示,猜测词汇和句子的意思。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鼓励他们帮助家人做家务。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讲述了一般过去时态的运用。
通过描述孩子们在过去一周内帮助家人做家务的事情,让学生学会使用一般过去时态进行描述。
本课的生词和句子如下:重点句子:1. I helped Mum on the weekend.2.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3. I cleaned my room yesterday.4. Did you read a book ago?5. Yes, I did. / No, I didn't.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一般过去时态的运用,句子结构 "What did youdo/like/have ago?" 的使用。
2. 难点:一般过去时态的动词形式变化,以及根据情景正确运用一般过去时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单词卡片,录音机。
2. 学具:课本,练习册,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答方式,引导学生谈论过去一周的事情,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呈现:播放录音,让学生听懂课文内容,然后展示图片,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3. 讲解:讲解一般过去时态的用法,以及句子结构 "What did you do/like/have ago?" 的构成。
4. 操练: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的场景,进行实际操作。
5. 巩固:通过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6. 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角色扮演过程。
四年级下册英语教案Module 7 Unit 1 I helped mum. 外研版(三起)教学内容:本课为外研版(三起)四年级下册英语第七模块第一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帮助家人做家务”这一主题展开。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能够理解并运用过去时态描述过去发生的动作,如“I helped mum.”,并学会表达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承担的责任。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听懂、会说、会读本课单词和短语,如“cleaned the desk”, “cooked dinner”等,并能用过去时态描述自己帮助家人做的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情景模拟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庭、愿意帮助家人分担家务的良好品质,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教学难点:1. 过去时态的运用: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过去时态的构成和用法,能够正确运用过去时态描述过去发生的动作。
2. 词汇的积累与应用:本课涉及的动词短语较多,学生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短语。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包含本课的单词、短语、句型等内容的PPT。
2. 图片素材:与家务活动相关的图片,如清洁桌面、烹饪晚餐等。
3. 角色扮演道具:模拟家庭环境的道具,如桌子、炊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庭日常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词汇和句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借助课件和图片,教授本课的新单词和短语,让学生跟读并模仿,确保学生正确掌握发音和用法。
3. 练习:设计各种游戏和活动,如“接龙”、“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巩固:通过听力和阅读练习,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本课的主题和重点内容进行设计,包括单词、短语、句型等,并通过图表、颜色等元素增强视觉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英语外研新标准(三起)四年级下册-Module7 Unit1 I helpedMum教案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听懂、会说、会读、会写单词:wash, dishes, make, bed, tidy, room。
•学生能够根据提示完成句子:I helped Mum wash the dishes. I helped Mum make the bed. I helped Mum tidy the room。
•学生能够听懂、会说、会读、会写句型:I helped Mum wash the dishes.I helped Mum make the bed. I helped Mum tidy the room。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录音、单词卡片、句型卡片。
教学内容与过程1. 自我介绍教师和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和家庭情况。
2. 引入新词汇通过图片和实物,介绍新单词wash, dishes, make, bed, tidy, room,并教授其发音。
3. 学生听录音跟读播放教学录音,让学生跟读单词并朗读句子。
4. 学生拼读单词将单词打乱,让学生拼读单词。
5. 单词记忆游戏教师出示单词卡片,让学生快速记忆,并在教师叫出单词时迅速举起卡片。
6. 句子填空出示句型卡片,让学生根据提示填空:I helped Mum ________ the dishes.I helped Mum ________ the bed. I helped Mum ________ the room。
7. 句子编造以“I helped Mum”为开头,让学生自行编造剩余内容的句子。
8. 句型练习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描述:“I helped Mum wash the dishes. I helped Mum make the bed. I helped Mum tidy the room。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成功学习了新单词wash, dishes, make, bed, tidy, room,并掌握了句型I helped Mum wash the dishes. I helped Mum make the bed. I helped Mum tidy the room。
四年级下册英语教案 Module7 Unit1 I helped Mum | 外研版(三起)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家庭生活中的帮助行为”展开,通过描述孩子们在家庭中帮助父母做家务的情景,教授学生如何用英语表达帮助行为。
教学内容包括核心词汇如“cleaned, washed, helped”等,以及主要句型“I helped ”的使用。
还包括相关的阅读材料和听力练习,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核心词汇和句型,描述自己在家庭中的帮助行为。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水平。
3.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增强家庭责任感。
教学难点1. 词汇记忆:本单元涉及多个家务相关的动词,学生需要准确记忆并运用。
2. 句型构造:正确构造“I helped ”句型,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3. 听力理解:听力材料中包含多种不同的家务场景,学生需要提高对细节的捕捉和理解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教学视频和音频材料。
2. 图片卡片:展示各种家务活动的图片,辅助词汇教学。
3. 角色扮演道具:模拟家庭场景,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家庭帮助行为的兴趣。
2. 词汇教学:利用图片卡片,教授新词汇,并进行朗读和拼写练习。
3. 句型练习: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形式,练习构造和使用“I helped ”句型。
4. 听力训练:播放听力材料,让学生听并回答相关问题,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中的帮助场景,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1. 核心词汇:列出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并附上中文翻译。
2. 句型结构:“I helped ”句型的基本构造。
3. 听力材料摘要:简要记录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便于学生回顾。
4. 课堂活动安排:列出本节课的主要活动流程,帮助学生跟上教学进度。
四年级下英语教案Module 7 Unit 1 I helped Mum外研社(三起)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外研社(三起)四年级下册英语第七模块第一单元《I helped Mum》。
课程内容围绕日常家庭生活中的帮助行为展开,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一般过去时态描述过去发生的帮助行为,如帮助妈妈做家务等。
教学内容包括词汇学习(如“cleaned”, “cooked”等动词过去式)、句型练习(如“I helped Mum.”),以及相关的阅读和听力练习。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和句型,并能用一般过去时态描述过去的帮助行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增强家庭责任感。
教学难点1. 动词过去式的构成与运用: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是一个难点,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
2. 一般过去时态的理解与运用:学生需要理解一般过去时态用于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并能正确运用在句子中。
教具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课件和播放听力材料。
2. 单词卡片:包含本单元的核心词汇。
3. 角色扮演道具:模拟家庭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播放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动画短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2. 词汇教学:利用单词卡片和实物展示,教授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并通过游戏和练习加强记忆。
3. 句型练习:通过听力练习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练习句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练习,分享自己在家中帮助父母的事情,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左侧列出核心词汇和句型,右侧用思维导图形式展示一般过去时态的构成和应用。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词汇和句型。
2. 口头作业:回家后用英语向家长描述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举例说明自己在家中帮助父母的事情。
教案:Module 7 Unit 1 I helped Mum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会说、会读本课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如询问别人做了什么,以及能够回答。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生词: helped, mum, bedroom, living room, kitchen, cleaned, swept, washed, dishes, yesterday, did, we, our, home, too, finished, homework, played, basketball.2. 重点句子:I helped Mum yesterday.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We cleaned the bedroom.I swept the living room.I washed the dishes.Did you do your homework too?We played basketball.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能够听懂、会说、会读本课的生词和重点句子,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2. 难点:单词的发音和拼写,以及句子的语法结构。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录音机、磁带或音频文件。
2. 学具:课本、练习册、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询问学生昨天做了什么。
学生用英语回答,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引入(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本课的生词和句子,让学生预习。
教师讲解生词的发音和拼写,以及句子的语法结构。
3. 讲解与练习(2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本课的内容,包括生词和句子的用法。
教师举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和练习句子。
4. 小组活动(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生词或句子进行练习。
教案:Module 7 Unit 1 I helped mum 教学内容:本节课是英语四年级下册Module 7 Unit 1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帮助妈妈做家务的故事。
教学内容包括认识家务活动词,如wash, clean, cook等,以及学会用一般过去时态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听、说、读、写本节课所学的家务活动词,并能够运用一般过去时态描述过去发生的家务活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创设、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用英语表达家务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品质,让学生明白做家务是家庭成员应尽的责任。
教学难点:1. 家务活动词的发音和拼写。
2. 一般过去时态的构成和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录音机、黑板。
2. 学具:单词卡片、练习册、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a. 跟唱英语歌曲《Clean Up》。
b.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家做过的家务活动。
2. 新课展示a. 利用PPT展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b. 讲解并示范家务活动词的发音和拼写。
c. 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用英语表达家务活动。
3. 小组合作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家务活动,用英语进行描述。
b. 各小组轮流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4. 角色扮演a. 学生分组,每组编写一个关于家务活动的英语小对话。
b. 各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展示自己的对话。
5. 巩固练习a. 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b. 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6. 总结与作业布置a.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b. 布置作业:用英语写一篇关于自己帮妈妈做家务的小短文。
板书设计:Module 7 Unit 1 I helped mum1. 家务活动词:wash, clean, cook, Sweep2. 一般过去时态:I helped mum.3. 小组合作:描述家务活动4. 角色扮演:编写并展示家务活动对话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Unit1
一、教学目标:
1.会说会写新单词phone, did,had,computer;[来源:ZXXK]
2.会说句子I co oked noodles yesterday/What about…? 并学习打电话时的一些问候语。
二、教学重点:
1. 单词phone, did,ha d,computer;
2.句型I…yesterday./ What about…?
三、教学难点:
1.动词过去式的构成;
2. 能使用过去式简单描述自己及他人过去做过的事情。
四、教学工具:[来源:ZXXK]
多媒体课件、单词卡片、课文相关图片、用于奖励的小贴画若干。
五、教学过程:
Step1: Warming up(热身)
活动一:唱一唱
建议用时:2—3分钟
教师播放歌曲大家一起跟着唱做,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们
的学习积极性。
Step2:Presentation(呈现新课)
1.新课导入
建议用时:2—3分钟
活动二:口语练习
教师问学生:“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holiday?(你们在假期经常做些什么呢?”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再问:“What did you do on your last holiday?”由此引出本课话题。
活动三:听一听,唱一唱
教师播放课文第一部分Listen and chant的动画,解释句子意思,并让学生跟唱。
教师在此指出had一词为have过去式的用法。
2. 学习新单词
建议用时:2—3分钟
教师播放单词录音,让学生跟读单词。
并给学生讲述did/had在过去式中的用法。
活动四:大小声游戏
建议用时:5—6分钟
教师出示单词卡片,让学生读出下面单词,每出示一个单词,老师小声读一遍,学生大声读三遍,然后反过来。
重复练习。
教师把班级学生分成两组(或更多),让一组小声读的时候另一组大声读,然后两组互换,最后老师评出哪一组表现的最好。
以此调动学生积极性。
Step3:Let’s play (趣味操练)
活动四:找一找
建议用时:3—4 分钟
教师播放课文第二部分Listen,point and find”ed”的录音,让学生看课本认真听,并按照要求找出文中含有过去式的单词。
听两遍之后教师讲解课文内容。
接着再次播放录音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用PPT 呈现问题。
活动五:演一演
建议用时:3—4 分钟
教师指导学生两人一组练习上面所学的第二部分课文对话,最后挑选小组上台角色表演对话。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愿上台表演。
活动六:说一说
建议用时:2—3 分钟[来源:ZXXK]
教师播放课文第三部分Listen and say部分的录音。
学生跟读,同时教师向学生讲解句中单词过去式的用法。
然后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说一说自己帮助家人做了些什么。
为是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所学动词的过去式,教师用PPT播放单词记忆小歌谣Let’s chant.
Tep4:Consolidation巩固新知
建议用时:3—4分钟
(1) 让学生看课本第四部分Practice的内容,教师进行例句讲解和练
习要求,让学生看图片并根据例句说句子。
给学生一定时间自由讨论之后,教师让每一组自由选取一幅图片进行描述回答。
以此让学生熟练掌握本课句型,以及过去式在生活中的的用法。
(2)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一遍PPT,同时总结本课知识点,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认识。
最后,给学生留家庭作业。
板书设计:[来源:]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Unit 1 I helped Mum.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单
词:did, didn’t, had, phone, cook, computer, really, wash, l ove, him[来源:]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句型:I…yesterday.
What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