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用于动脉置管处采集血标本的应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69 MB
- 文档页数:1
正压接头操作规程、用途、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及接头更换正压接头操作规程正压接头有两端接针阳性液阴端严格无菌排在前结合紧密很关排气一定要排完液体结束拔针时低渗等渗直接退切忌不能关开关高渗药物冲管时只需少量生理盐正压接头为无针切勿针刺阴性端一般留置6-7天深静脉置管更长远不堵管、不封管省事省时又省钱病人住院很安然正压接头用途正压接头输血是否会因为正压的作用而破坏红细胞,如输注输血后的输液接头需要24小时更换一次。
无针密闭输液接头种类无针密闭输液接头按设计(简单和复杂)和功能(正压、负压、等压)来区分。
简单无针输液接头包括内部无机械装置的分隔膜设计,复杂的无针输液接头包括内在机械装置设计。
A.简单结构无针连接系统;B.复杂结构无针连接系统其中无针机械阀正压接头和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被临床广泛使用。
正压接头能持续产生正压输液完毕,当输液器与正压接头分离的瞬间可产生持续正压,将液体向前推动,从而避免血液回流、形成血栓等。
但正压接头只有在移除输液装置或注射器时才会产生一次性正压,且一次性正压仅可以防止输液装置或注射器移除后血液在导管内的残留。
夹闭与断开顺序讲究输液结束,冲管、夹闭封管夹以及断开注射器的顺序应根据输液接头的类型来决定。
正压接头:冲管结束→先断开连接→后夹闭封管夹。
负压接头:在冲管过程中→先夹闭封管夹→后断开连接。
长期留置导管时,导管接头易被污染,细菌从接头处侵入导管内表面并定植,从而引起感染,导管留置时间越长,输液接口导致的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率越高。
应建立严格的输液接头维护体系,制定严密的输液接头消毒方法及更换频率,以减少导管病原菌定植。
正压接头使用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1、接触性皮炎或过敏正压接头外表为硬塑材,形如圆椎状,且表面欠平整,长期放置同一部位,与局部皮肤直接接触,特别是天气寒冷患者穿衣多、衣袖过紧时可使局部皮肤出现压痕、发红,甚至形成水泡、破溃,引起皮炎、皮损。
对策:避免局部皮肤长期接触正压接头,使用正压接头过程中经常更换放置的位置,用无菌纱布包裹接头,使用透气的、低敏的胶布固定;减少对皮肤长时间压迫引起压痕,产生发红、皮炎、皮损等。
两种固定方式在儿科分隔膜密闭式无针接头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比较张英姿;王秀琼;付洁;陈立平;邓云霞;文雯;廖惠玲【期刊名称】《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年(卷),期】2017(000)007【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固定方式在儿科分隔膜密闭式无针接头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
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医用胶布、无菌敷贴固定,观察组采用自粘性绷带、无菌敷贴固定,比较两组患儿液体外渗率、导管滑脱率、局部皮肤过敏反应率、意外拔管率、无菌透明敷贴更换率的差异性。
结果观察组患儿分隔膜密闭式无针接头静脉留置针液体外渗率、导管滑脱率、局部皮肤过敏反应率、意外拔管率、无菌透明敷贴更换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自粘性绷带应用于分隔膜密闭式无针接头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效果优于普通医用胶布,既减少患儿的痛苦,同时还减少了护士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总页数】2页(P87-87)【作者】张英姿;王秀琼;付洁;陈立平;邓云霞;文雯;廖惠玲【作者单位】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2【相关文献】1.Q-syte分隔膜密闭式无针接头静脉留置针封管时间的探讨 [J], 刘艳;毛善平;沈晶;刘春英;刘淼2.艾滋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配合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的护理 [J], 李伟;孟茹;孙若娟3.艾滋病病人应用静脉留置针配合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的护理 [J], 刘金凤;蔡春妙4.艾滋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配合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的护理分析 [J], 邱巧玲5.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在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中的应用及临床观察 [J], 王沙沙; 马志芳; 龙玲玲; 王远大; 丁正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研究·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行股动脉穿刺采血的应用黄媛,汪红,王凤玲(解放军第四二五医院神经外科,海南三亚572008)摘要: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易行的股动脉穿刺的采血方法,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方法对2010年1 12月在我科住院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别采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和一次性5mL、10mL注射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股动脉穿刺采血。
在采血量相同的前提下,计算标本合格率、动脉血分辨率、一针多用性、同时并评价和记录每次穿刺的成功率、血肿发生率。
结果采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行股动脉穿刺采血,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成功率高,且省时省力,是一种良好的股动脉穿刺方法。
结论采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行股动脉穿刺采血,可在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静脉采血针;股动脉;穿刺;采血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ICU患者大多病情危重,由于疾病影响及长期输液等因素,患者外周血管差,动脉穿刺困难,增加了护士穿刺的难度和患者的痛苦。
临床上常用一次性注射器同时采集动脉血查血气和静脉血查血常规等血液检验项目,患者需分别承受穿刺动、静脉的痛苦,且许多休克患者、手术后循环不稳定者、因血容量不足、外周血管充盈不明显,静脉采血较困难,一针穿刺成功率低,不能及时为医疗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延误了抢救时间,反复穿刺也加重了患者的痛苦。
有研究表明,动脉血与静脉血查血常规、电解质、凝血等检验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
自2010年1月以来,我科分别采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和一次性5mL、10mL注射器两种不同的方法行股动脉穿刺采血,以探索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在行股动脉穿刺中是否同样具有优越性。
现将其结果和体会总结如下。
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 12月在我科住院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男75例,女25例,年龄14 79岁,平均年龄36岁,局部皮肤无溃疡、炎症及疤痕。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一次性静脉采血针组和一次性注射器采血组。
一、不定项选择(150题)1.关于PICC、CVC及Port,下面说法正确的有:BCDA.PICC宜用于中长期静脉治疗,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及血液动力学监测。
(PICC不应用于血液动力学监测)B.CVC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血液动力学的监测,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
C.PORT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
D.以上三种导管不应使用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导管除外)2.下列哪些情况医务人员应进行手卫生(ABDE)A.接触病人前后B.进行无菌操作前C.接触无菌物品后D.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E.接触病人周围物品后3.关于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BCA.建议穿刺工具具有防止针刺伤的保护装置B.适用范围:输液时间长、输液量较多的患者;老人、儿童、躁动不安的患者;输全血或血液制品的患者;需做糖耐量试验以及连续多次采集血标本的患者C.适用于输血:用于成人的14-24G和用于儿童和新生儿的22-24G的外周静脉短导管通常可以用于血液或者血液制品的输注4.关于PVC穿刺时注意事项,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BCDA.宜选择上肢静脉作为穿刺部位,避开静脉瓣、关节部位以及有疤痕、炎症、硬结等静脉B.成年人不宜选择下肢静脉进行穿刺C.小儿不宜首选头皮静脉D.接受乳房根治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应选健侧肢体进行穿刺,有血栓史和血管手术史的静脉不应进行置管E. 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三3cm,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三6cm,应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再进行穿刺(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三5cm,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三8cm)5.关于PICC穿刺时注意事项,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BDEA.接受乳房根治术或腋下淋巴结清扫的术侧肢体、锁骨下淋巴结肿大或有肿块侧、安装起搏器侧不宜进行同侧置管B.宜选择肘部或上臂静脉作为穿刺部位,避开肘窝、感染及有损伤的部位C.新生儿不宜选择下肢静脉、头部静脉和颈部静脉(新生儿还可选择下肢静脉、头部静脉和颈部静脉)D.有血栓史、血管手术史的静脉不应进行置管E.放疗部位不宜进行置管6.关于静脉导管维护,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BDEA. ACL导管维护金标准包括:A导管功能评估,C冲管,L封管B.护士在给予药物和溶液之前,需评估导管功能,护士应该抽回血后冲管来评估导管的通畅性C.如果不能抽出回血和/或者遇到阻力,可以用力冲洗导管D.强烈推荐优先使用制备好的无菌产品,如预冲式导管冲洗器E.肝素盐水的浓度,输液港可用100U/ml,PICC及CVC可用0〜10u/ml;在使用肝素盐水进行冲封管时,肝素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症(HIT),肝素带来的不良反应不可忽视7.关于静脉注射,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BCA.应根据药物及病情选择适当推注速度8.注射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用药反应C 推注刺激性、腐蚀性药物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回血情况,确保导管在静脉管腔内9.关于PN,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CA.宜由经培训的医护人员在层流室或超净台内进行配制8.宜现用现配,应在12小时内输注完毕(宜现用现配,应在24小时内输注完毕。
中国血液净化2019年11月第18卷第11期Chin J Blood Purif,November,2019,Vol.18,No.11·血管通路·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在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中的应用及临床观察王沙沙1马志芳1龙玲玲1王远大1丁正婷1【摘要】目的观察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应用于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月~6月解放军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6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人,观察组使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对照组使用导管小帽。
观察2组患者在中心静脉导管使用期间导管相关血行感染、导管口破裂或腐蚀、出血及空气栓塞的发生率和使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前后对治疗中血流量的影响。
结果2组指标比较,导管相关出血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c 2=5.156,P =0.023);治疗中,血流量不变时动脉压和静脉压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1.71,-1.19;P 值分别为0.087,0.236)。
结论使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降低导管破裂或腐蚀、出血及空气栓塞的发生率;使用前后对治疗中血流量无影响;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无针接头中图分类号:R318.16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4091.2019.11.013Application and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a separate membrane needle-free closed infusion joint in centralvenous catheter of hemodialysis WANG Sha-sha 1,MA Zhi-fang 1,LONG Ling-ling 1,WANG Yuan-da 1,DINGZheng-ting 11Blood Purification Center,Department of Nephrology,First Medical Center,General Hospital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Beijing 100853,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WANG Sha-sha,Email:841679780@【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eparate membrane needle-free joints applied tohemodialysis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Methods From January 2017to June 2017,36patients with centralvenous catheter for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were chosen from the Blood Purification Center of the GeneralHospital of Chinese PLA.They were randomly split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18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a separate membrane needle-free joint,and the control groupused a conventional small cap.The side-effects of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rupture or erosion ofthe catheter port,bleeding and air embolism during the use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and the use of a sep-tum needle-free closed connector on blood flow during hemodialysis were noted.Results The incidence of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atheter rupture or corrosion,bleeding and air embolism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43).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ffect of bloodflow during treatment (arterial pressure:t =-1.71,P =0.087;venous pressure t =-1.19,P =0.236).ConclusionThere is no any effect on the blood flow during treatment before and after use.The use of a separate mem-brane needle-free connector reduces the occurrence of catheter rupture,corrosion,bleeding and air embolism.This joint can be recommended for clinical use.【Key words 】Hemodialysis;Central venous catheter;Needle-free connector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治疗的关键在于建立血管通路,受患者年龄、血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患者难以或不能建立动静脉内瘘[1],在这种情况下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逐渐成为血管通路的一种重要方式,但由于透析用CVC 管腔大,在临床操作中传统小帽不能与管腔相通,需取下后才能使用导管,这使得导管口暴露,增加感染的概率[2],同时CVC作者单位:100853北京,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通讯作者:王沙沙100853北京,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Email:841679780@••780中国血液净化2019年11月第18卷第11期Chin J Blood Purif,November,2019,Vol.18,No.11在带管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可造成静脉空气栓塞(air embolism,AE)[3],频繁的断开与连接造成导管管口的磨损,频繁的消毒对导管口存在一定的腐蚀性[4],为了减少以上不良事件的发生,临床上将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应用于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留置针接Q—SyteTM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在急诊室的应用作者:刘青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9期【摘要】目的:探讨Q-SyteTM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接留置针在急症科患者中的使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857例患者静脉留置针加无针的临床应用情况。
结果:静脉留置针接无针接头明显优于头皮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士效率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结论:Q-SyteTM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在急症科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效果明显,大大减少了并发症,为抢救病人赢得了时间。
【关键词】急症科;Q-SyteTM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静脉输液【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022—01随着现代静脉输液技术的快速发展,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留置针的优势。
静脉留置针加,Q-SyteTM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既具有减少以往头皮针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在急症科的病人中,往往是急危重症患者,随时有病情变化,甚至有生命危险,随时需要用药,为急症科临床输液、输血及抢救工作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又克服了以往反复多次冲管、封管。
大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急症科患者共1 016例,其中应用普通头皮针159例,留置针加无针接头857例,男434例,女423例,静脉留置针加无针接头留置时间5 d~7 d.1.2材料材料:留置针采用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生产的Y型 24G留置针;无针接头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Q-SyteTM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封管液采用5ML生理盐水;敷贴采用美国3M公司生产的6CM*7CM的敷贴。
1.3方法:选择合适的血管,常规消毒皮肤,进行静脉穿刺,用3M敷贴对留置针进行固定,运用张力粘贴原则,敷贴中央始终对准穿刺点,由中央向周围按整片敷贴,使之与皮肤妥贴。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5年19期 145
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用于动脉置管处采集血标本的应用研究
曾苏华 邹 维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胸外科,江西 南昌 330006
摘要:目的 探讨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用于动脉置管处采集血标本在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作用。
方法 选取心脏体外循环术后留置动脉置管的ICU 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肝素帽接头进行动脉置管处采集血标本。
实验组则使用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进行采血。
结果 实验组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2 例,对照组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1例,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使用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用于动脉置管处采集血标本能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动脉置管;采血;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37(2015)19-0145-01
动脉置管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动脉穿刺置管技术,它常用于心脏体外循环术后ICU 的患者,除了对动态有创血压、中心静脉压等的监测外,通过动脉置管抽取动脉血,监测血气分析、血生化等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纠正酸碱平衡失调,调整治疗方案,从而对于临床监护工作
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1]。
但通过动脉置管采集血标本对于操作的规范性,无菌性,以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等,都需要认真对待。
一旦发生CRBSI ,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延长了治疗时间,还可危及患者生命,增加病死率[2]。
为了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我们采用Q-Syte 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Becton Dickinson 美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我科心脏体外循环术后患者80例,动脉置管部位均在桡动脉。
其中男48例,女22例;年龄42 ~ 71 岁,中位年龄55.78 岁。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
对照组使用传统的肝素帽接头进行动脉置管处采集血标本。
实验组则使用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进行采血。
2 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设科室感染监控员
设一名院感监控专职护士,评估留置导管的患者及各种易感染环节,制定操作标准,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杜绝干扰因素,监控职业暴露及CRBSI 发生。
1.2.2 导管维护
两组在进行动脉采血前均采取两次安尔碘棉签反复擦拭消毒输液接头15秒,每周均予3次局部换药,操作护士均为我科注册护士,经专科正规培训。
实验组每5d 更换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对照组每5d 更换传统的正压接头。
1.2.3规范留取血培养标本
留置动脉置管3天以上者对导管尖端进行培养,有发热的患者及时判断导管与感染表现的相关性,同时送检导管内血和周围血两份标本进行培养。
1.3判定标准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判定标准依据美国感染病学会和美国危重医学学会、美国医院流行病学学会共同制定的《血
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处理指南》中的定义[3]。
导管相关性血流
感染的定义为:血管内导管留置的患者有菌血者或真菌血症,至少外周血标本有1 次阳性结果,有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无明显的其他感染源,还必须包括1 次导管培养阳性,从导管头端和外周血培养中分离出相同的微生物。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 软件对所得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 3.6%,对照组为18.2%,实验组感染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CRBSI 发生率比较
组别 例数 感染(例) 未感染(例)
感染率
实验组 40 1 39 2.5% 对照组 40 8 32 20%
3 讨论
动脉置管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感染如CRBSI 有许多外源性因素。
操作人员置管技术不熟练、无菌操作观念不强、封管
方法不正确等极易引发患者感染[4]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减少发生CRBSI 危险。
重视外源因素对CRBSI 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对降低CRBSI 发生率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中对患者使用Q-Syte 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同时对护理技术、无菌操作等可能引发感染的外源性因素严格控制,结果显示使用分隔膜输液接头后患者CRBSI 发生率明显降低,表明Q-Syte 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能减少患者由于导管接口长期留置而引起的感染。
综上所述,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能有效的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为患者早日康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许月春,邹国锦,张群.动脉置管处改良采血法检测血气分析与APTT 的可行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2,8(28):7-8.
[2]兰翠珍,陆春婉,蔡艳芬.集束预防策略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影响的多因素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4):2719-2720.
[3]Mermel LA ,Farr BM ,Sherertz RJ ,et al.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s.[J].Clin Infect Dis ,2001,329(9):1249-1272.
[4]李莉,王亚秋,李淑霞.PICC 置管患者引起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8):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