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苍南县求知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17
2013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第25题评析高考试题:为了降低潜艇噪音,提高其前进速度,可用电磁推进器替代螺旋桨。
潜艇下方有左、右两组推进器,每组由6个相同的、用绝缘材料制成的直线通道推进器构成,其原理示意图如下。
在直线通道内充满电阻率m ⋅Ω=2.0ρ的海水,通道中m m m c b a 3.04.03.0⨯⨯=⨯⨯的空间内,存在由超导线圈产生的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T B 4.6=、方向垂直通道侧面向外。
磁场区域上下方各有m m b a 4.03.0⨯=⨯的金属板M 、N ,当其与推进器专用直流电源相连后,在两板之间的海水中产生了从N 到M ,大小恒为A I 3100.1⨯=的电流,设该电流只存在于磁场区域。
不计电源内阻及导线电阻,海水密度33/100.1m kg ⨯≈海ρ。
(1)求一个直线通道推进器内磁场对通电海水的作用力大小,并判断其方向;(2)在不改变潜艇结构的前提下,简述潜艇如何转弯?如何“倒车”?(3)当潜艇以恒定速度s m v /300=前进时,海水在出口处相对于推进器的速度s m v /34=,思考专用直流电源所提供的电功率如何分配,求出相应功率的大小。
参考答案:(1) 将通电海水看成导线,所受磁场力IBL F =代入数据得:N N IBc F 331092.13.04.6100.1⨯=⨯⨯⨯==用左手定则判断磁场对海水作用力方向向右(或与海水出口方向相同)(2) 考虑到潜艇下方有左、右两组推进器,可以开启或关闭不同个数的左、右两侧的直线通道推进器,实施转弯。
改变电流方向,或者磁场方向,可以改变海水所受磁场力的方向,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使潜艇“倒车”。
(3) 电源提供的电功率中的第一部分:牵引功率 01v F P 牵=根据牛顿第三定律:IBL F 12=牵当s m v /300=时,代入数据得:W W v F P 5301109.6301092.112⨯=⨯⨯⨯==牵第二部分:海水的焦耳热功率对单个直线推进器,根据电阻定律:S L R ρ= 代入数据得:Ω=Ω⨯⨯==5.04.03.03.02.0ab c R ρ 由热功率公式,R I P 2=代入数据得:W R I P 52100.5⨯==单 W W P 652100.6100.512⨯=⨯⨯=第三部分:单位时间内海水动能的增加值设t ∆时间内喷出海水的质量为mtE P k ∆∆⨯=123 考虑到海水的初动能为零, 221水对地mv E E k k ==∆ t bcv m ∆=水对地海ρW bcv t E P k 433106.4211212⨯=⨯=∆∆⨯=水对地海ρ 1. 命题立意分析本题以“超导磁流体潜艇”为背景,在知识层面上,本题旨在考查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功和功率、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电阻定律、焦耳定律、动能和动能定理、功能关系及其应用等内容;在能力层面上,本题突出考查了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郑裕彤中学2013届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命题人:刘荣宽、陈玉磊、蒋声怀组卷人:蒋声怀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
(2)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中第I卷为选择题,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上;第II卷为非选择题,答案一律答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第I卷(选择题共118分; 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多选不得分)1.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B.酶和DNA都是含有氮元素的生物大分子C.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D.含有元素C、H、O、N的物质可能是核酸、酶、果糖、脂肪等2.图中①~④表示的是生物体内4种有机分子的结构。
其中①和④仅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④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中 B.②中也含有与a类似的结构C.细胞中没有①就不能产生③ D.没有③时,细胞仍能合成①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鉴定还原糖时,应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先后注入组织样液中B.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时,需用甲基绿染色C.若用变黄的叶片做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滤纸条下方两条色素带会很淡D.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将染色后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即可镜检4.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5.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曲线a~b点,叶绿体中C3浓度降低B.曲线b~d点,叶绿体中C5浓度升高C.曲线b~c点,叶绿体中C5浓度几乎不变D.a点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等6.在生物体的下列生理活动过程中,没有ADP生成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 B.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C.叶绿体内C5的生成 D.番茄根细胞对Mg2+的吸收7.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标准状态下,33.6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 AB.常温常压下,7.0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 AC. 用含4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反应,产生Cl2的分子数为NAD.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 A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H+ + AlO2- + H2O = Al(OH)3↓B.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OH- + HCO3-= CO2↑+ H2OC.0.01mol/LNH4Al(SO4)2溶液与0.02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NH4+ +Al3+ + 2SO42- + 2Ba2+ + 4OH- = 2BaSO4↓ + Al(OH)3↓ + NH3·H2OD.小苏打溶液与少量的石灰水反应:HCO3-+Ca2++OH-=CaCO3↓+H2O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B.由水电离的c(H+)=1×10-14mol·L-1的溶液中:Ca2+、K+、Cl—、HCO3—C.c(H+)/c(O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l—D.c(Fe3+)=0.1 mol·L-1的溶液中:K+、ClO—、SO42—、SCN—10.化学实验室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中正确的是:A.定性检验SO32-,将BaCl2溶液用HNO3酸化B.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时,用硝酸酸化后,加入KSCN溶液C.为提高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KMnO4溶液酸化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时,在无其它阳离子干扰的条件下,所加的BaCl2溶液用盐酸酸化11.下列操作或仪器的选用正确的是高三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第3页(共16页)高三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第4页(共16页)高三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第5页(共16页)高三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第6页(共16页)高三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第7页 (共16页) 高三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第8页 (共16页)图1 bc hd he 光 a H2P f g (C(C 丙[[H2b酶 酶 ① ② ③ ④ ⑤第II 卷 (非选择题共182分;答案一律答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计182分。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框(kuàng)架 2.下A.B.玉苍山一直以来堪称天然氧吧,座落于苍南西北部。
那里石海、茂林、云海、湖群、古寺、幽洞交相辉映,与其他景区迥然不同,很值得你来一游。
C.D.那些由斑驳笔触所生成的老照片般的油画人物,静静地在虚拟场景中或坐或站,有着一种静谧而神的气息。
这气息如一杯汤色浓浓厚厚的普洱老茶,显出生命的透彻感。
北京时间,NBA劳资双方展开了新一轮谈判,结果依然令人失望,经过三个小时的扯皮后,依然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2012杭州太子湾花展共引进50余种郁金香品种,数量比去年增加整整10万球届时郁金香、樱花齐开放,整个公园都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像《中国好声音》这类“零门槛”的节目,让拥有音乐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一展歌喉享受舞台,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勇于追求,敢于创造奇迹。
B.一些作家急于求成,缺乏“坐冷板凳”的精神,以出版发行为目的,过于注重商业利益,其作品缺乏对人性的深度和广度的反映。
C.“辽宁舰”指挥员的“起飞手势”成为亮点,经过报刊、网络和媒体的转载与报道,受到了国人的热情追捧和模仿。
D.在研究甲骨文和殷墟的早期大师中,王国维对德国的精神文化比较熟悉,知道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中莱辛等人如何在古希腊艺术的过程中完成现代的阐释。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句序是6.(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分)孙克强 ①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雅俗的表现是复杂的、多样的。
雅俗的差异在于文化层次的高低,在于文化积累的多少。
然而这种高低和多少却又是相对的,是在比较中呈现的。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度”,超过度的限制,就会走向它的反面。
以语言为例,“文雅”本是层次高、积累厚、修养好的体现,但过分讲究辞采,难免华而不实;刻意追求古奥,必然隐晦难懂。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14页,选择题部分1至6页,非选择题题部分6-14页。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凃、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共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凃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选择题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r 52 Fe 56 Cu 64 I 127一、选择题(本题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期B.S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C.G2期细胞的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D.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2.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
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的是( )A.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B.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C.Na+经钠离子通道进入细胞D.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3.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A.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B.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C.mRNA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D.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4.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一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5.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某种植物茎伸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2013年浙江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物理试题及答案14. [2013·浙江卷] 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 .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C .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医院“B 超”中的超声波传播速度相同D .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和医院“CT ”中的X 射线波长相同 14.B15. [2013·浙江卷] 磁卡的磁条中有用于存储信息的磁极方向不同的磁化区,刷卡器中有检测线圈.当以速度v 0刷卡时,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其E -t 关系如右图所示.如果只将刷卡速度改为v 02,线圈中的E -t 关系图可能是( )15.D [解析] 磁卡磁条的磁化区通过检测线圈时,检测线圈中产生动生电动势,当刷卡速度由v 0变成v 02时,动生电动势的大小由E =Blv 0变为E′=Blv 02;刷卡器的长度一定,当刷卡速度由v 0变成v 02时,刷卡时间由t 0变为2t 0,故D 选项正确.16.[2013·浙江卷] 与通常观察到的月全食不同,小虎同学在2012年12月10日晚观看月全食时,看到整个月亮是暗红的.小虎画了月全食的示意图,并提出了如下猜想,其中最为合理的是( )A.地球上有人用红色激光照射月球B.太阳照射到地球的红光反射到月球C.太阳光中的红光经地球大气层折射到月球D.太阳光中的红光在月球表面形成干涉条纹16.C [解析] 月全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月全食发生时,月球处于地球的本影区.从原理上来说,地球上的人不会看到月亮.为什么会看到“红月亮”呢?是因为有一部分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层的折射后,波长较短的蓝紫光大部分被吸收了,而波长较长的红光更多地照向月球表面,所以“红月亮”是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造成的.月全食是自然现象,小虎看到整个月球是暗红色,也是自然现象,不是人用红色激光照射的结果,故A错.月全食时月球在地球的背面,地球反射的光不会照向月球,故B错.月全食时,太阳光无法直接照到月球,即使照到也不具备发生光的干涉的条件,即使具备发生光的干涉的条件,干涉图样也应该是条纹状的,故D错.用排除法也应该选C.17.[2013·浙江卷] 如图所示,水平木板上有质量m=1.0 kg的物块,受到随时间t 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F f的大小.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5 s内拉力对物块做功为零B.4 s末物块所受合力大小为4.0 NC.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D.6 s~9 s内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0 m/s217.D [解析] 从图可知,物块与木板之间的静摩擦力最大值为 4 N,滑动摩擦力大小为3 N .结合拉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可判断物块的运动规律:在0~4 s 物块静止,4~5 s 物块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变加速直线运动,5 s 以后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0~4 s 物块静止,拉力对物体不做功,但是4~5 s 物块运动,拉力对物体做正功,故A 错误.4 s 末,物块所受的合力由0突变为1 N ,故B 错误.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F f mg =31×10=0.3,故C错误.6~9 s 内,物块的加速度a =F -F f m =5-31m/s 2=2.0 m/s 2,故D 正确.18. [2013·浙江卷] 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 的地球同步卫星等间隔分布在半径为r 的圆轨道上,设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对一颗卫星的引力大小为GMm(r -R )2B .一颗卫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GMmr 2C .两颗卫星之间的引力大小为Gm23r 2D .三颗卫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大小为3GMmr218.BC [解析] 地球与一颗卫星的万有引力可由万有引力定律直接求出, F 地卫=G Mmr 2,故A 错误,B 正确.卫星间的万有引力也可由万有引力定律直接求出, F卫卫=Gmm (3r )2=G m23r2,故C 正确.三颗卫星对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相邻两个力的夹角均为120°,合力为零,故D 错误.19. [2013·浙江卷] 如图所示,总质量为460 kg 的热气球,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的加速度为0.5 m/s 2,当热气球上升到180 m 时,以5 m/s 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若离开地面后热气球所受浮力保持不变,上升过程中热气球总质量不变,重力加速度g =10 m/s 2.关于热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受浮力大小为4830 NB .加速上升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保持不变C .从地面开始上升10 s 后的速度大小为5 m/sD .以5 m/s 匀速上升时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230 N19.AD [解析] 热气球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速度很小,空气阻力可以忽略,对热气球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mg =ma ,解得浮力F =mg +ma =4830 N ,故A 正确.如果热气球一直匀加速上升,则上升180 m 时的速度v =2ah =6 5 m/s>5 m/s ,故热气球不是匀加速上升,说明随着速度的增加,空气阻力也越来越大,故B 错误.如果热气球一直匀加速上升,则上升180 m 所用的时间t =2ha=12 5 s>10 s ,说明上升10 s 后还未上升到180 m 处,速度小于5 m/s ,故C 错误.以5 m/s 的速度匀速上升阶段,空气阻力f =F -mg =230 N ,故D 正确.20. [2013·浙江卷] 在半导体离子注入工艺中,初速度可忽略的磷离子P +和P 3+,经电压为U 的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有一定宽度的匀强磁场区域,如图所示.已知离子P +在磁场中转过θ=30°后从磁场右边界射出.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时,离子P +和P 3+( )A .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之比为1∶1B .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为3∶1C .在磁场中转过的角度之比为1∶2D .离开电场区域时的动能之比为1∶320.BCD [解析] 离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a =Uq dm ,故a 1a 2=q 1q 2=13,A 错误.离开电场区域时的动能E k =Uq ,故E k1E k2=q 1q 2=13,D 正确.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r =mv Bq =mBq 2Uq m =1B2Um q,故r 1r 2=q 2q 1=31,B 正确.在磁场中转过的角度的正弦值sin θ=d r=Bd q 2Um ,故sin θ1sin θ2=q 1q 2=13,因θ1=30°,则sin θ2=32,即θ2=60°,所以θ1θ2=12,C 正确. 第Ⅰ卷(非选择题 共68分)21.[2013·浙江卷] (10分)如图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置乙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导轨的左端,另一端系在小车上.一同学用装置甲和乙分别进行实验,经正确操作获得两条纸带①和②,纸带上的a 、b 、c……均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1)任选一条纸带读出b 、c 两点间距离为________;(2)任选一条纸带求出c 、e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纸带①和②上c 、e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 ①________v ②(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③图中________(填选项). A .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 B .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C .纸带①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D .纸带①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 21.(1)2.10 cm 或2.40 cm (±0.05 cm ,有效数字不作要求) (2)1.13 m/s 或1.25 m/s (±0.05 cm/s ,有效数字不作要求) 小于 (3)C【解析】(1)纸带①,b 点读数约为3.90 cm ,c 点读数约为6.00 cm ,b 、c 间距离约为2.10 cm.纸带②,b 点读数约为4.10 cm ,c 点读数约为6.50 cm ,b 、c 间距离约为2.40 cm.(2)c 、e 间的平均速度v -=Δx ce 2T ,纸带①中对应的约为1.13 m/s ,纸带②中对应的约为1.25 m/s.(3)纸带①中两计时点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说明小车一直在加速,所以是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②中d点以后的计时点间的距离不变,说明小车先加速后匀速,所以是用装置乙实验所得.22.[2013·浙江卷] (10分)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除了选用照片中的部分器材外,________(填选项).A.还需要电压表B.还需要电流表C.还需要学生电源 D.不再需要其他器材(2)测量所得数据如下:测量次数1 2 3 4 5 6物理量R/Ω 1.2 1.0 0.8 0.6 0.4 0.2I/A 0.60 0.70 0.80 0.89 1.00 1.20U/V 0.90 0.78 0.74 0.67 0.62 0.43 用作图法求得电池的内阻r=________.(3)根据第5次所测得的实验数据,求得电流表内阻R A=________.22.(1)A (2)如图所示(0.75±0.10)Ω(3)0.22 Ω[解析] (1)依据实物图,实验器材还缺电压表.(2)根据数据描点、连线,作出电源的U -I 图像,电源内阻r =ΔUΔI .(3)电流表的电阻R A =UI-R.23. [2013·浙江卷] (16分)山谷中有三块石头和一根不可伸长的轻质青藤,其示意图如下.图中A 、B 、C 、D 均为石头的边缘点,O 为青藤的固定点,h 1=1.8 m ,h 2=4.0 m ,x 1=4.8 m ,x 2=8.0 m .开始时,质量分别为M =10 kg 和m =2 kg 的大、小两只滇金丝猴分别位于左边和中间的石头上,当大猴发现小猴将受到伤害时,迅速从左边石头的A 点水平跳至中间石头.大猴抱起小猴跑到C 点,抓住青藤下端,荡到右边石头上的D 点,此时速度恰好为零.运动过程中猴子均可看成质点,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 =10 m/s 2.求:(1)大猴从A 点水平跳离时速度的最小值; (2)猴子抓住青藤荡起时的速度大小; (3)猴子荡起时,青藤对猴子的拉力大小.23.[解析] (1)设猴子从A 点水平跳离时速度的最小值为v min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h 1=12gt 2①x 1=v min t ②联立①②式,得v min =8 m/s ③(2)猴子抓住青藤后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荡起时的速度为v C ,有 (M +m)gh 2=12(M +m)v 2C ④v C =2gh 2=80 m/s ≈9 m/s ⑤(3)设拉力为F T ,青藤的长度为L ,对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T -(M +m)g =(M +m)v 2CL ⑥由几何关系(L -h 2)2+x 22=L 2⑦ 得L =10 m ⑧综合⑤⑥⑧式并代入数据解得:F T =(M +m)g +(M +m)v 2CL =216 N ⑨24. [2013·浙江卷] (20分)“电子能量分析器”主要由处于真空中的电子偏转器和探测板组成.偏转器是由两个相互绝缘、半径分别为R A 和R B 的同心金属半球面A 和B 构成,A 、B 为电势值不等的等势面,其过球心的截面如图所示.一束电荷量为e 、质量为m 的电子以不同的动能从偏转器左端M 板正中间小孔垂直入射,进入偏转电场区域,最后到达偏转器右端的探测板N ,其中动能为E k0的电子沿等势面C 做匀速圆周运动到达N 板的正中间.忽略电场的边缘效应.(1)判断半球面A 、B 的电势高低,并说明理由; (2)求等势面C 所在处电场强度E 的大小;(3)若半球面A 、B 和等势面C 的电势分别为φA 、φB 和φC ,则到达N 板左、右边缘处的电子,经过偏转电场前、后的动能改变量ΔE k 左和ΔE k 右分别为多少?(4)比较|ΔE k 左|与|ΔE k 右|的大小,并说明理由.24.[解析] (1)电子(带负电)做圆周运动,电场力方向指向球心,电场方向从B 指向A ,B 板电势高于A 板.(2)据题意,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圆周运动,考虑到圆轨道上的电场强度E 大小相同,有eE =m v 2RE k0=12mv 2R =R A +R B 2联立解得:E =2E k0eR =4E k0e (R A +R B )(3)电子运动时只有电场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有 ΔΕk =qU对到达N 板左边缘的电子,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有ΔΕk 左=e(φB -φC )对到达N 板右边缘的电子,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小,有 ΔΕk 右=e(φA -φC )(4)根据电场线的特点,等势面B 与C 之间的电场强度大于C 与A 之间的电场强度,考虑到等势面间距相等,有||φB -φC >||φA -φC即||ΔΕk 左>||ΔΕk 右25. [2013·浙江卷] (22分)为了降低潜艇噪音,提高其前进速度,可用电磁推进器替代螺旋桨.潜艇下方有左、右两组推进器,每组由6个相同的、用绝缘材料制成的直线通道推进器构成,其原理示意图如下.在直线通道内充满电阻率ρ=0.2 Ω·m 的海水,通道中a×b×c=0.3 m ×0.4 m ×0.3 m 的空间内,存在着由超导线圈产生的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B =6.4 T 、方向垂直通道侧面向外.磁场区域上、下方各有a×b=0.3 m ×0.4 m 的金属板M 、N ,当其与推进器专用直流电源相连后,在两板之间的海水中产生了从N 到M ,大小恒为I =1.0×103A 的电流,设该电流只存在于磁场区域.不计电源内阻及导线电阻,海水密度ρm ≈1.0×103kg/m 3.(1)求一个直线通道推进器内磁场对通电海水的作用力大小,并判断其方向. (2)在不改变潜艇结构的前提下,简述潜艇如何转弯?如何“倒车”?(3)当潜艇以恒定速度v 0=30 m/s 前进时,海水在出口处相对于推进器的速度v =34 m/s ,思考专用直流电源所提供的电功率如何分配,求出相应功率的大小.25.[解析] (1)将通电海水看成导线,所受磁场力 F =IBL代入数据得:F =IBc =1.0×103×6.4×0.3 N =1.92 N用左手定则判断磁场对海水作用力方向向右(或与海水出口方向相同)(2)考虑到潜艇下方有左、右2组推进器,可以开启或关闭不同个数的左、右两侧的直线通道推进器,实施转弯.改变电流方向,或者磁场方向,可以改变海水所受到磁场力的方向,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使潜艇“倒车”.(3)电源提供的电功率中的第一部分:牵引功率 P 1=F 牵v 0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 牵=12IBL 当v 0=30 m/s 时,代入数据得:P 1=F 牵v 0=12×1.92×103×30 W =6.9×105W 第二部分:海水的焦耳热功率 对单个直线推进器,根据电阻定律: R =ρl S代入数据得:R =ρc ab =0.2×0.30.3×0.4 Ω=0.5 Ω由热功率公式,P =I 2R代入数据得:P 单=I 2R =5.0×105W P 2=12×5.0×105W =6.0×106W第三部分:单位时间内海水动能的增加值 设Δt 时间内喷出的海水质量为m P 3=12×ΔΕkΔt考虑到海水的初动能为零, ΔΕk =Εk =12mv 2水对地m =ρm bcv 水对地ΔtP 3=12×ΔΕk Δt =12×12ρm bcv 3水对地=4.6×104W题号:13 科目:物理13. [2013·浙江卷] “物理3-3”模块(10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初始状态A 经状态B 、C 、D 再回到状态A ,其体积V 与温度T 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T A 、V A 和T D 为已知量.(1)从状态A 到B ,气体经历的是________过程(填“等温”“等容”或“等压”);(2)从B 到C 的过程中,气体的内能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从C 到D 的过程中,气体对外________(填“做正功”“做负功”或“不做功”),同时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4)气体在状态D 时的体积V D =________.13.(1)等容(2)不变(3)做负功 放热(4)T D T AV A [解析] (1)从图像可知,从A 到B 过程为等容过程.(2)从B 到C 过程,温度不变,理想气体的内能不变.(3)从C 到D 过程, 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放热.(4)从D 到A 过程是等压变化,有V D T D =V A T A ,所以V D =V A T D T A. 题号:14 科目:物理14. [2013·浙江卷] “物理3-5”模块(10分)小明用金属铷为阴极的光电管,观测光电效应现象,实验装置示意如图甲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h =6.63×10-34J ·s.甲 乙(1)图甲中电极A 为光电管的________(填“阴极”或“阳极”);(2)实验中测得铷的遏止电压U C 与入射光频率ν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铷的截止频率νC =________Hz ,逸出功W 0=________J ;(3)如果实验中入射光的频率ν=7.00×1014 Hz ,则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________J.14.(1)阳极(2)(5.12~5.18)×1014 (3.39~3.43)×10-19(3)(1.21~1.25)×10-19[解析] (1)电路图为利用光电管产生光电流的实验电路,.光电子从K极发射出来,故K 为光电管的阴极,A为光电管的阳极.(2)遏制电压对光电子做负功,有eU C=E k=hν-W0,结合图像,当U C=0时,极限频率ν0=5.15×1014 Hz,故逸出功W0=hν0=3.41×10-19 J.(3)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hν-W0=hν-hν0=1.23×10-19 J.。
苍南求知中学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物理试卷(理科)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一、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元电荷确实是电子B.接触起电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C.物体所带的电荷量是大于元电荷的一系列持续值D.等量异种电荷的两导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二、以下各物理量中,由电场本身性质决定的是()A.电场力B.电场力做的功C.电场强度D.电势能3、关于电场线,以下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电场线确实是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B.电场中总有一些电场线是能够相交的C.电场线的疏密程度能够反映电场强度的大小D.两个等量异种电荷产生的电场线是闭合曲线4、关于电场强度、电势能和电势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电场中场强相等的各点,其电势必然相等B.电场中电势相等的各点,其场强必然相等C.同一点电荷放在电场强度越大的地址,其电势能也越大D.正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大,负电荷在电势低处电势能大五、如下图,P、Q是两个电荷量相等的异种电荷,在其电场中有a、b、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平行于P、Q的连线,b点在P、Q连线的中垂线上,ab=bc,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φa>φb>φc B.φa>φc>φbC.Ea>Eb>Ec D.Eb>Ea>Ec六、给平行板电容器充电,断开电源后A极板带正电,B极板带负电.板间一带电小球C 用绝缘细线悬挂,如下图,小球静止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那么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A.假设将B极板向右平移稍许,电容器的电容将减小B.假设将B极板向下平移稍许,A、B两板间电势差将增大C.假设将B板向上平移稍许,夹角θ将变大D.轻轻将细线剪断,小球将做斜抛运动7、如下图,在正六边形a、c两个极点各放一带正电的点电荷,电量的大小都是q1,在b、d两个极点上,各放一带负电的点电荷,电量的大小都是q2,q1>q2.已知六边形中心O点处的场强可用图中的四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是哪一条( ).A.E1 B.E2C.E3 D.E4八、如下图,a、b是两个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于同一点,两球静止时,它们距水平地面的高度相等,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别离为α、β.假设同时剪断两根细线,空气阻力不计,两球带电量不变,那么( ).A.两球a、b同时落地B.球a先落地C.球a水平飞行的距离比b球大D.两球a、b水平飞行的距离相等二、多项选择题:此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计24分.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 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九、一个电子在电场中A点具有80eV电势能,它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进程中,克服电场力作功30eV。
浙江省苍南县求知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 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地面气温上升至0℃以上时,在高空中则会出现0℃层,此时0 ℃层所对应的海拔高度就是气象学上说的0℃层高度。
读我国某地某季节0℃层高度和年径流量变化图。
完成1~2题。
1.图示所示的季节最可能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该地最可能位于A.宁夏B.江西C.辽宁D.新疆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单位:hPa)(图2),回答3-4题。
3. 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A.O→P→M→N→O B.P→O→M→N→PC.M→N→P→O→M D.N→M→O→P→N4. 下面图3中正确表示N地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图为我国甲、乙两区域景观图。
读图回答5~6题。
5.甲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及其有效监测手段是A.水土流失全球定位系统B.洪涝灾害地理信息系统C.荒漠化遥感D.环境污染数字地球6.近年来,乙地基塘农业桑基演变为花基、养鱼演变为养甲鱼,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交通B.科技C.政策D.市场下图为2012年1月12日至2月9日我国某地气象站每天早晨8时积雪深度、无雪地温和雪盖地温(有积雪覆盖的地面温度)变化统计图。
积雪隔绝了地面与大气,阻止了它们之间的热量交换,能够保住土壤的热量。
读图4回答7~8题。
7.图中表示积雪深度、无雪地温、雪盖地温变化的三条曲线依次是A.甲、乙、丙B.丙、乙、甲 C.甲、丙、乙D.乙、丙、甲8.下列时间段内,积雪量变化最大的是A.1月16日~17日B.1月20日~21日C.1月27日~28日D.1月28日~29日有专家提出,在京津冀地区以个别城市为主体可以构成下图所示的草原生态旅游圈、皇家遗产旅游圈、滨海度假旅游圈、红色文化旅游圈的旅游网络结构模式。
求知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1.全卷分试卷I、II和答题卷三局部,试题卷6页,答题卷2页,32小题,总分为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全部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姓名、某某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Fe-56 Cu-64选择题局部〔共120分〕一、选择题〔此题共17小题。
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我国又成功发射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导航系统的卫星有两类,一类是处于赤道上空高度约36000km的同步卫星,运行轨道如图中轨道I,另一类是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有一定夹角的卫星,运行轨道如图中轨道II,两类卫星的周期一样。
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轨道II可以不以地球球心为轨道圆心B.在轨道II上运行的卫星,其向心力大小和在轨道I上运行的卫星一样C.它们相对地面都是静止不动D.在轨道II上运行的卫星,每天在同一时间经过地球上某一位置正上方15、△OMN为玻璃等腰三棱镜的横截面。
a、b两束可见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棱镜底面MN,在棱镜侧面OM、ON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下列图,由此可知 ( )A.棱镜内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小B.b光比a光的衍射现象更明显C.用两种光做双缝干预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较小D.a光的波长比b光的长16、如下列图,质量为m的金属线框用线悬挂起来,金属线框有一半处于水平且与线框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从某时刻开始,磁感应强度均匀减小,如此在磁感应强度均匀减小的过程中,关于线拉力大小的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始终等于环重力mgB.大于环重力mg,并逐渐增大C.小于环重力mg,并保持恒定D.大于环重力mg,并逐渐减小17、如图,细线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小球以恒定速率在竖直平面内由A点运动到B点,在此过程中如下说法错误的答案是......〔〕A.小球受到的合外力为零B.拉力F在不断增大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D.拉力F和重力的功率和始终为零二、选择题〔此题共3小题。
高三理科综合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理综(物理化学部分)(答卷时长:45分钟总分:50分)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面是人们对于化学科学的各种常见认识,其中错误的是A.化学面对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显得无能为力B.化学是一门具有极强实用性的科学C.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等大显身手D.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对下列事故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A.点燃的酒精灯翻倒着火,可用湿布盖灭B.不小心把浓硫酸洒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氢氧化钠溶液冲洗C.电器设备着火,应用水灭火D.厨房内燃气泄漏,开灯关闭气阀3.下列名词中,哪个名词不.属于物理量A.长度B.质量C.摩尔D.时间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C.0.5 molSO2分子的质量为32g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5.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分,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A.过滤B.蒸馏C.分液D.萃取6.某工厂排出的废水经检验pH<7,并含有较多的Cu2+,它们对人体、牲畜和农作物都有害,从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切合实际的合理方案是加入A.NaCl和HCl B.CaO和铁粉C.Na2SO4和MgCl2D.石灰石和Ag7.标准状况下,①6.72L NH3②1.1023个H2S ③5.6g CH4④0.5mol HCl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体积大小:④>③>②>① B.原子数目:③>①>④>②C.密度大小:④>②>③>① D.质量大小:④>③>②>①8.将标准状况下的a LHCl(g)溶于1000g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4.22a mo1·L -1B .22400ab mol ·L -1 C .a ab 5.3622400+mol ·L -1 D .aab 5.36224001000+mol ·L -1二、非选择题(26分)9.(5分)36克H 2O 的物质的量是 ,含有 个H 2O ,含有 molH 。
求知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理综试题1.全卷分试卷I 、II 和答题卷三部分,试题卷6页,答题卷2页,32小题,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全部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Fe-56 Cu-64选择题部分(共12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图表示科学家利用小鼠皮肤细胞培养出多种细胞的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①中细胞内肯定发生了染色体畸变B .过程①前后的细胞其膜上的MHC 发生了改变C .过程①②前后的所有细胞内有共同的mRNAD .过程②中细胞内核酸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2、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长激素可促进细胞增大与数目增多B .生长素可促进植物细胞增大和数目增多C .通过平衡植物激素种类可实现器官发生D .甲状腺素是人体内唯一含碘的激素3、用图甲装置测量神经元膜电位,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乙显示的是由于刺激导致的膜外电位的变化B .钠离子大量内流是发生在b —c 段,钾离子大量外流是发生在c —d 段C .将图甲中刺激点移到X 处,显示的膜电位变化幅度不变D .图乙中的横坐标可以表示时间,加大刺激强度膜电位变化幅度增大4、下列关于动物克隆和胚胎工程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滋养层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一般不再分裂B .饲养层细胞已经失去分裂能力,但能为培养体系提供一些物质C .胚胎移植时,应对受体进行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处理D .经培养得到的小鼠成纤维细胞,可直接作为细胞克隆时的滋养细胞 ① ②小鼠皮肤细胞 导入诱导基因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神经细胞、肝细胞等5、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下图所示,设能量在各营养级中传递效率为10%,假如E种群干物质量为5.8×109kJ,D种群干物质量为1.3×108kJ,则A种群干物质量为A.1.3×107kJ B.4.5×107kJ C.5.8×107kJ D.数据不全,无法计算6、利用以下提供的酶和质粒,选用合适的酶切后构建了满足筛选需求的目的基因-质粒连接物(标为D)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DNA上某个特定的酶切位点可能不止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以剪切B.构建连接物D时若用MboⅠ剪切质粒,则会导致基因工程的成功率降低C.目的基因的结构中必须有限制酶BamHⅠ或MboⅠ的切点D.连接物D中MboⅠ的酶切位点至少有3个,而BamHⅠ的酶切位点可能有2个或1个或0个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高纯度二氧化硅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B.使用可再生资源、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替代有机溶剂、注重原子的经济性、采用低能耗生产工艺等都是绿色化学的内容C.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芳香烃的产量D.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核磁共振、同位素示踪法等都是现代化学测定有机物结构的常用方法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5mL 0.1mol/L KI中加入0.1mol/L FeCl3溶液5-6滴,再加入2mLCCl4振荡后分液,向水层中加入苯酚未见紫色。
浙江省仓南求知中学2013高三第一次月考理综试题1.全卷分试卷I 、II 和答题卷三部分,试题卷6页,答题卷2页,32小题,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全部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Fe-56 Cu-64选择题部分(共12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表示科学家利用小鼠皮肤细胞培养出多种细胞的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①中细胞内肯定发生了染色体畸变B .过程①前后的细胞其膜上的MHC 发生了改变C .过程①②前后的所有细胞内有共同的mRNAD .过程②中细胞内核酸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2、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长激素可促进细胞增大与数目增多B .生长素可促进植物细胞增大和数目增多C .通过平衡植物激素种类可实现器官发生D .甲状腺素是人体内唯一含碘的激素3、用图甲装置测量神经元膜电位,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乙显示的是由于刺激导致的膜外电位的变化B .钠离子大量内流是发生在b —c 段,钾离子大量外流是发生在c —d 段C .将图甲中刺激点移到X 处,显示的膜电位变化幅度不变D .图乙中的横坐标可以表示时间,加大刺激强度膜电位变化幅度增大4、下列关于动物克隆和胚胎工程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 ②小鼠皮肤细胞 导入诱导基因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神经细胞、肝细胞等A.滋养层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一般不再分裂B.饲养层细胞已经失去分裂能力,但能为培养体系提供一些物质C.胚胎移植时,应对受体进行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处理D.经培养得到的小鼠成纤维细胞,可直接作为细胞克隆时的滋养细胞5、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下图所示,设能量在各营养级中传递效率为10%,假如E种群干物质量为5.8×109kJ,D种群干物质量为1.3×108kJ,则A种群干物质量为A.1.3×107kJ B.4.5×107kJ C.5.8×107kJ D.数据不全,无法计算6、利用以下提供的酶和质粒,选用合适的酶切后构建了满足筛选需求的目的基因-质粒连接物(标为D)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DNA上某个特定的酶切位点可能不止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以剪切B.构建连接物D时若用MboⅠ剪切质粒,则会导致基因工程的成功率降低C.目的基因的结构中必须有限制酶BamHⅠ或MboⅠ的切点D.连接物D中MboⅠ的酶切位点至少有3个,而BamHⅠ的酶切位点可能有2个或1个或0个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高纯度二氧化硅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B.使用可再生资源、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替代有机溶剂、注重原子的经济性、采用低能耗生产工艺等都是绿色化学的内容C.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芳香烃的产量D.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核磁共振、同位素示踪法等都是现代化学测定有机物结构的常用方法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5mL 0.1mol/L KI中加入0.1mol/L FeCl3溶液5-6滴,再加入2mLCCl4振荡后分液,向水层中加入苯酚未见紫色。
B.摘下几根火柴头,浸于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AgNO3溶液、稀硝酸,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氯元素C.实验室制取肥皂:将适量植物油、乙醇和NaOH溶液混合,并不断搅拌、加热,直到混合物变稠,即可得到肥皂D.在氯化钴溶液中,四氯合钴(Ⅱ)离子与六水合钴(Ⅱ)离子存在着平衡,将溶液稀释时,溶液的颜色由蓝色逐渐转变为粉红色9、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W和X元素原子核的质子数之比1:2,X和Y的电子数只差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Z>Y>X>WB.由W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原子晶体,其熔沸点很高C.W、Y、Z三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Z的气态氢化物D.Y、Z所形成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为:Y<Z10、某新型电池,以NaBH4(B的化合价为+3价)和H2O2作原料,该电池可用作深水勘探等无空气环境电源,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工作时Na+从b极区移向a极区B.每消耗3molH2O2,转移3mole-C.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H2O2+2e-+2H+=2H2OD.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BH4-+8OH--8e-=BO2-+6H2O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椹、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抗癌性。
能够跟1摩尔该化合物起反应的Br2(溴水中)或H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3.5mol、7mol。
B. 青蒿素是从中药青蒿中提取的一种有机物,结构简式见右图。
青蒿素中含有过氧键(―O―O―),可能有较强的还原性C.分子式为C7H16,主链上有2个支链的烷烃共有4种同分异构体D.有机物(俗称“一滴香”)( )的一种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12、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A.图1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NaA溶液pH大于同浓度的NaB溶液的pHB.图2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t1℃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C.图3表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在T1、T2温度下由CO2和H2合成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则CO2和H2合成甲醇是吸热反应D.图4表示将1.00m o1·L-1盐酸滴入20.00mL 1.000 mo1·L-1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13、某溶液仅含Fe3+、Fe2+、Cu2+、Al3+、NH4+、SO42-、NO3-、CO32-、Cl-离子中的5种(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且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
①若向原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②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气体产生,且溶液中的阴离子种类不变。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肯定没有Fe3+、Al3+、NH4+、CO32-B.若先向原溶液中加入盐酸,再加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C.向原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为80gD.实验②产生的气体的体积约为7.47L(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14、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我国又成功发射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导航系统的卫星有两类,一类是处于赤道上空高度约36000km的同步卫星,运行轨道如图中轨道I,另一类是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有一定夹角的卫星,运行轨道如图中轨道II,两类卫星的周期相同。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轨道II可以不以地球球心为轨道圆心B.在轨道II上运行的卫星,其向心力大小和在轨道I上运行的卫星相同C.它们相对地面都是静止不动D.在轨道II上运行的卫星,每天在同一时间经过地球上某一位置正上方15、△OMN为玻璃等腰三棱镜的横截面。
a、b两束可见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棱镜底面MN,在棱镜侧面OM、ON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 )A.棱镜内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小B.b光比a光的衍射现象更明显C.用两种光做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较小D.a光的波长比b光的长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金属线框用线悬挂起来,金属线框有一半处于水平且与线框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从某时刻开始,磁感应强度均匀减小,则在磁感应强度均匀减小的过程中,关于线拉力大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始终等于环重力mgB.大于环重力mg,并逐渐增大C.小于环重力mg,并保持恒定D.大于环重力mg,并逐渐减小17、如图,细线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小球以恒定速率在竖直平面内由A点运动到B点,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球受到的合外力为零B.拉力F在不断增大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D.拉力F和重力的功率和始终为零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8、如图所示,一自耦变压器(可看做理想变压器)输入端AB加一正弦式交变电压,在输出端CD间接有灯泡L1和L2、滑动变阻器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将P逆时针转动,则灯泡L1、 L2都变亮B.只将P逆时针转动,则灯泡L1变亮、 L2变暗C.只将Q向上移动,则灯泡L1变亮,L2变暗D.只将Q向上移动,则灯泡L1变暗,L2变亮19、一列在均匀介质中沿水平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0到8m之间第一次出现如图波形,波源起振方向向y轴正方向,波速为10m/s,此时平衡位置位于x1=2.5m的质点P正处于加速运动状态。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波的传播方向为沿x轴正方向。
B.在t1=0.15s时,质点P恰好处于波峰位置C.经过Δt=0.1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5cmD.在t2=1.6s时,25m处的质点第一次出现波峰20、如图所示,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场强E=10N/C,MNP为竖直面内一固定轨道,其1/4圆弧段MN与水平段NP相切于N,P端固定一竖直挡板,NP长度为2m,圆弧半径为1m。
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带电量为+2C的物块自M端从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挡板发生碰撞(只改变速度方向而不改变速度大小)后,最终停止在水平轨道上某处。
已知物块质量为2kg,在MN段的摩擦可忽略不计,与NP段轨道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1。
则物块()A.运动过程中与挡板发生1次碰撞B.返回圆弧轨道的最大高度为0.6mC.在NP间往返一次克服摩擦力作功8JD.第一与第二次经过圆轨道上N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之比为15:11非选择题部分(共180分)21(8分)某校组织学生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1)通过游标卡尺测定某小球的直径,测量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小球的直径为______cm。
(2)某位同学在该实验中,单摆偏角小于5°,测出的重力加速度的数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A.振幅较小 B.测量摆线长时,用力拉紧摆线,测出摆线长度C.数振动次数时,少计了一次 D.数振动次数时,多计了一次(3)有一同学没有使用游标卡尺也测出了重力加速度。
他采用的方法是:先测出一摆线较长的单摆的振动周期T1,然后把摆线缩短适当的长度l ,再测出其振动周期T2。
用该同学测出的物理量表达重力加速度为g=_____ 。
22(12分)、为描述小灯泡L(2.5 V,1.0 W)的伏安特性曲线,某同学根据如下可供选择的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电路还没有完全接好).A. 电流表(量程0.6 A,内阻约1 Ω)B. 电压表(量程3 V,内阻约3 kΩ)C. 滑动变阻器(200 Ω,0.3 A)D. 滑动变阻器(5 Ω,2 A)E. 电池组(电动势约3 V,内阻未知)F. 开关,带夹子的导线若干G. 待测小灯泡(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 __(填“C ”或“D ”),请以笔代线将尚未连接好的电压表连入电路中;(2) 在该同学在连接最后一根导线的c 端到直流电源正极之前,请指出其中仅有的2个不当之处.Ⅰ. ________;Ⅱ. ________.(3)改正上述2个不当之处后,他在测量中发现,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均不能取到较小值,其原因可能是导线 (填图中导线代号)没有连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