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三一轮复习____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
- 格式:doc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9
C2 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复习要求: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内容的关系;理解地图上方向的表达方式;熟知常用图例。
根据等高(深)线的数值、形状、疏密等变化,判断地形图,并注意实际应用。
学会绘制地形剖面图及分析地势起伏特征,并能根据图中的有效信息判断地理事物的特征。
重难点讲解:一、地图:(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比例尺:也叫缩尺(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
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
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
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4)比例尺的缩放:(略)(5)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6)?图幅面积/实际面积与比例尺的关系。
2、方向:(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
(3)在没有任何标记得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等高线的判读与应用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相同,相邻两条等高线,其高差也相同。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高度差。
等高距按规定只写整数,不写零数。
图上所有标注高度均为海拔高度,单位为米。
0米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闭合圈有大有小,小圈在本图内闭合,如盆地或山地。
大圈在本图中看不到闭合,而中断在图框边上(这是因为受测绘区范围的限制),但一定会在相邻的拼接起来的多张图幅中闭合。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但有时也看到重合,那只是在陡崖处出现。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即等高线密表示山坡陡,等高线疏表示山坡缓。
(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7)等高线向高值处弯曲的部分为山谷,可能有小河分布;等高线向低值处弯曲的部分为山脊;相邻两个山顶的中间部分为鞍部,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的最低处;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8)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用“-”标记。
2.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地形类型与判读方法:(1) 五大基本地形和具体地形部位海岸线:0米等高线;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2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比较和缓;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呈“V ”字形; 高原:海拔高,但相对高度小,等高线边缘密集,中部稀疏。
盆地 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状地形 地形部位:山谷、山脊、鞍部、陡崖、山峰、盆地(洼地)3.根据等高线可判断:(1)算出山麓和山顶的温差:根据气温直减率,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可算出山麓和山顶的温差。
(2)高大山脉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背风坡气流下沉,温度升高,有焚风效应。
(3)与河流水文结合—判断水系水文特征①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河流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可判断河流流向,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②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流域内降水量(内流区域的融冰或融雪量)有关,和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4)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内容:坡陡不适合修造水平梯田,较陡山坡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应发展林业或畜牧业。
(5)沿山谷或河谷布局的城市地域形态为分散疏松性型。
(6)河谷或山谷地形的城市,大气污染较重,易出现大气污染事件。
(7)两点的相对高度公式:相对高度小于(n+1)×等高距,大于(n-1)×等高距。
(其中n为两点间等高线的条数。
陡崖相对高度H与等高线重叠的条数n、等高距等有关:等高距×(n-1)≤H<等高距(n+1)。
注意陡崖顶部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的区别。
(8)坡度计算:能否修建梯田式,常用到坡度计算。
如果坡度大于250时,就不能修建梯田。
公式:tanα=h/L, h两点相对高度,可由两点海拔高度值求出,L为两点间水平距离,可由图中比例尺与两点图上距离算出。
坡度大小与高差(等高距)、比例尺(或与高差和比例尺的乘积)成正比,与图上距离(往往由等高线的疏密或图幅大小决定)成反比。
4.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常见的综合问题是以地形图为背景,要求在图上设计选择所需的“点”、“线”、“面”,以及给予科学的评价。
(1)选“点”。
要求根据考虑点的位置。
如修水库,选库址和拦河坝址,库址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或小盆地,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使坝身较短,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区等,依等高线高程定坝高,依水平距离定坝长,尽量少淹农田。
水库范围应是由大坝及接触到的最高一条等高线共同所组成的闭合区域。
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疗养地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飞机场宜选择距城市较远、地势较高的地方。
(2)选“线”。
如公路、铁路线的设计基本要求:①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充分考虑路线的长短、坡度、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②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区、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③经过的居民点多,占用的耕地少。
引水线路的“线”,关键是应从地势高处向低处流;输油管道选线,路程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大山、大河等。
(3)选“面”。
包括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各种开发区、农业规划等。
如工业区应建在地形较为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丰富。
居民区应考虑:①依山傍水,靠近水源;②地势平坦开阔的向阳地带;③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
进行农业区位规划时,应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的陡缓、水源条件等,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合理布局的方案。
建水库:①库区:应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在“口袋形”洼地或小盆地。
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其水源要较充足。
②坝址的选择: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 ;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
坝址位置须岩石结构紧密,不易被侵蚀,如花岗岩。
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
原因: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即为口袋形的盆地或洼地;且水库坝短,工程量小。
三、地形剖面图:由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高低起伏)。
1.判读方法:(1)识别地形剖面图的水平、垂直比例大小;(2)根据题目条件和图像形态或区域位置信息,判断经纬度位置;(3)与相关的分布图、特征示意图的知识进行联系,分析作答。
(4)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地形部位;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关键点;观察剖面线与最高或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在剖面图上是否反映。
2.作用:在平整土地,修筑渠道,建设铁路、公路时作为计算土石方工程量的依据3.根据地形剖面图判断剖面线同一地区选择的剖面线不同,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形态也不一样。
根据地形剖面图判断剖面线,可首先从剖面图上入手,找出各剖面线两端点的海拔,再确定各剖面线所经海拔最高和最低的数值和地势大致分布,找出其中相应的—条。
4.解决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四、注意概念的区别:1、海拔(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又称绝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2、水平距离和实际距离在图上量得的距离,不论是直线还是曲线距离,都是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如果实地的地形平坦,图上所量距离接近于实地水平距离。
如果实地两点间的地形有高低起伏,则两点间的实际距离要考虑两者的高差,因此实际距离大于图上量得的水平距离。
3、地形类型、地形区和地形部位地形区,指以某种地形类型为主的独立地形单元,不同的地形区之间往往以山脉和河流作为分界线。
地形区的命名方式一般为地名+地形类型,如青藏高原(青藏地区+高原)。
地形是地表上分布的固定性物体共同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种状态。
陆地五种基本地形是高原,平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
还有海底地形。
只说地形就不加地名,如云南的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地形部位:地块在地表形态中所处的位置。
例如:山谷、山脊、山麓、鞍部、陡崖等。
(12天津)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
1.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右图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A.水产品养殖B.棉花种植C.林产品加工 D.水力发电2.图2所示的区域中,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A.山体坡度大B.地表崎岖不平C.河水流速快D.泥沙淤积严重(11 浙江)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
右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
完成3~4题。
3.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C.溪谷的台风降水量;堆积物粒径大小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4.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A.甲、乙B.甲、丙C.乙、丁D.乙、戊(09全国)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
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
读下图,完成5~7题。
5.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A.80m B.110m C.170m D.220m6.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A.道路①为直线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C.道路③最长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道路重合7.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A.道路③B.道路①C.道路①和②D.道路②和③(09四川)图1是亚热带欧亚大陆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8--10题。
8.图示区域内拥有且最突出的旅游资源是A.瀑布飞流B.湖光山色C.云海日出D.奇峰峡谷9.下列四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合理的是A.甲——育用材林B.乙——培育橡胶C.丙——种植棉花D.丁——发展茶园10.对图示区域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位于三角洲B.河流②与河流③流向相反C.盛夏晴朗的夜晚④地常吹偏北风D.深秋的清晨乙地比甲地更容易出现雾11.(06天津)读某地景观示意图及其等高线地形图,该景观示意图绘制者应位于右图中的A. a点B. b点C. c点D. d点12.(04江苏)下图是四幅等高线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A.a图B.b图C.c图D.d图读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回答13~1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