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 格式:ppt
- 大小:759.50 KB
- 文档页数:30
汽车润滑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排除3三、润滑系常见故障的诊断(一)机油压力过低机油压力过低,将使润滑效果降低,磨损增加,甚至危及机件的正常运转而使之烧坏。
1.故障现象(1)发动机起动后,机油压力表读数迅速降低,机油报警灯闪亮。
(2)发动机在正常温度和转速下,机油压力表读数始终低于规定值。
2.故障原因(1)机油量没有达到规定容量;(2)机油茹度变小;(3)汽油或冷却液进入油底壳;(4)限压阀弹簧弹力过低或调整不当;(5)机油滤清器堵塞;(6)机油泵磨损严重,使其供油压力过低;(7油道堵塞、泄漏;(8)发动机曲轴轴承、连杆轴承配合间隙过大或凸轮轴轴承间隙过大;(9)机油压力表、机油压力传感器及机油压力报警器工作不正常;(10)发动机过热。
3.故障诊断(1)机油压力过低或为0时,应立即停车熄火,否则会很快发生烧瓦抱轴等机械故障。
首先拔出机油尺,检查机油箱内机油液面高度。
若油量不足,应及时添加。
若机油不缺,应检查机油压力传感器的导线是否松脱。
若连接良好,在发动机运转时,拧松机油压力传感器或主油道螺塞,若机油喷出有力,则为机油压力表或其传感器、连接线路故障。
若机油喷出无力,应检查集滤器、机油滤清器、机油泵等是否堵塞,旁通阀是否打开,各出油管、油道是否漏油。
(2)检查机油钻度是否变小,用拇指和食指沾少许机油,两指拉开,两指间应拉有2~3mm的油丝,否则即为机油过稀。
检查机油中是否含有汽油或水分,若混有汽油或水分,则需检查何处渗漏,并排除故障。
(3)通过冷却液温度表,观察发动机是否过热,若过热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4)若以上检查均为正常,则应检查曲轴轴承、连杆轴承或凸轮轴轴承的间隙是否过大,间隙增大会直接影响机油压力。
(二)机油压力过高机油压力过高,容易冲坏机油滤清器盖,也会冲坏机油压力传感器。
1.故障现象(1)发动机在正常温度和转速下,机油压力表读数高于规定值。
(2)发动机在运转中,机油压力表读数突然增高。
2.故障原因(1)机油私度过大。
柴油机润滑系统是柴油机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其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柴油机的性能和寿命。
然而,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润滑系统也会出现一些故障,如润滑油温过高、润滑油压力不稳定、润滑油品质下降等问题,这些故障会直接影响柴油机的正常工作。
了解柴油机润滑系统的故障及其检修处理方法对于保障柴油机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一、润滑油温过高润滑油温过高可能会导致润滑油的氧化、稀释和降解,严重影响润滑效果和寿命。
1.1 故障原因:(1)润滑油循环不畅导致润滑油冷却效果差;(2)润滑系统设计不合理,冷却能力不足;(3)柴油机运行工况恶劣,环境温度高等。
1.2 检修处理方法:(1)检查润滑油循环管路是否通畅,清洗沉积物;(2)如有必要,增加润滑系统的冷却能力,如增加辅助冷却装置;(3)根据环境温度调整合适的润滑油品质和粘度,确保润滑效果。
二、润滑油压力不稳定润滑油压力不稳定会导致柴油机部分润滑部位缺乏足够的润滑,严重时会导致零部件磨损和故障。
2.1 故障原因:(1)润滑油泵内部磨损导致泵效率下降;(2)润滑油泵进气管路堵塞;(3)润滑油滤清器堵塞或损坏。
2.2 检修处理方法:(1)定期检查润滑油泵磨损情况并及时更换;(2)定期清洗润滑油泵进气管路,确保泵的正常工作;(3)定期更换润滑油滤清器,确保润滑油清洁。
三、润滑油品质下降润滑油品质下降会导致润滑性能下降,无法有效保护柴油机的零部件。
3.1 故障原因:(1)润滑油使用时间过长,氧化降解严重;(2)受到污染物的侵入,导致润滑油质量下降;(3)使用劣质润滑油。
3.2 检修处理方法:(1)定期更换润滑油,控制使用时间,并保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2)加强对润滑油的储存和管理,避免污染;(3)选择合格的润滑油供应商,购买正规渠道的润滑油产品。
在对柴油机润滑系统的故障进行检修处理时,需要根据具体故障情况进行分析,并选择合适的检修方法。
定期对润滑系统进行维护保养,检查各润滑部件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可以有效预防故障的发生,延长柴油机的使用寿命。
柴油机润滑系统的几个故障及检修处理方法一、机油温度过高的故障故障现象:从表面来看,是从油底壳通气塞处向外冒机油,或者是机油产生蒸气,如是向外冒机油,会呈现泡沫状,这种故障会造成机油压力过低,润滑效果下降。
产生这种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1.冷却用水温度过高,引起机油温度过高。
所以发生这种机油温度过高会同时发生冷却系统的其他故障。
针对这种情况,应通过解决水冷却系统故障来处理,水冷却故障处理好了,机油温度过高故障也就基本消失了,不过,要注意同时更换机油,因为机油受到高温后,粘性下降,润滑效果不良,使机油温度过高不能完全消除。
2.机油泵过度磨损,使得泵油量不足够,润滑不充分,机件硬摩擦过重,产生高温,引起机油温度过高,这种故障发生的特点是,随着机器使用次数或时间的延长,温度会越来越高,发生这种故障时,应及时更换机油泵。
3.发动机长时间超负荷。
发生这种故障要及时停止作业,因为作为一个完整的发动机系统,如果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不仅会发生机油温度过度,还会发生机件整体温度过高,机件磨损速度急剧加快,发动机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造成整体发动机快速报废,这样的发动机损坏,一般是难以通过更新个别零件甚至系统来解决的。
4.轴承配合间隙过小,发生这种故障的原因是,轴承间隙过小,使得机油不能足量渗入轴承间隙是,不能形成均匀的油膜,发生大面积的钢性直接摩擦,产生高温,发生这种故障多是新修理机器,刚换上的轴承间隙过小,最好是重新装配轴承,不过这种故障的严重程度会随着使用次数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如果形成的温度不是很高,可不予修理,但要注意单次使用时间不要过长。
5.油底壳油量不足,或者机油过脏、杂质多、机油滤清器堵塞。
这时应及时补充机油,或更换机油,清除机油滤清器堵塞物或更换机油滤清器。
6.气缸密封性差、高温气体窜入曲轴箱加温机油。
若打开曲轴箱的通气器,从那里有蓝烟冒出,甚至直接从排气管冒出蓝烟,则可以确定是气缸密闭性能不好,造成机油温度过高,这种故障的产生会同时伴随机器动力输出明显减弱的特征,维修思路是解决气缸的密封性能。
润滑系的维护与常见故障诊断润滑系的维护润滑系的维护分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润滑系的维护和保养润滑系的维护和保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经常检查润滑油油面高度。
检查油面高度时,应使汽车处于平坦的位置,并在发动机启动前进行。
如果在途中检查,必须使发动机熄火,等待10分钟,发动机内各润滑表面的润滑油都回到油底壳内再进行检查。
当油面低于润滑油尺下限标记时,不许启动发动机。
加润滑油时,右手捻搓润滑油尺上的润滑油,检查其黏度,有无燃油味或颗粒物等。
当油面高于润滑油尺上限标记时,应及时查明原因予以排除,其原因可能是冷却水或燃油进入曲轴箱内所致。
(2)更换润滑油。
更换润滑油时,应趁热放出油底壳粗滤清器细滤清器中的废润滑油。
若放油螺栓带有磁性,应将所吸附的铁屑清除干净。
(3)清洗油道油污。
清洗的方法是:待废润滑油放尽后,向发动机油底壳内注入被稀释的新润滑油或经过滤清的优质柴油,其数量相当于油底壳标准油面容量的60%~70%,然后是发动机怠速运转2~3min,再将洗涤油放尽。
(4)检查润滑油压力。
发动机正常运转时的润滑油压力一般应为196~392kPa,如发动机润滑油压力异常,应及时查明原因,予以排除。
(5)润滑油滤清器的清洗。
(6)曲轴箱通风装置的清洗。
(7)润滑系各部位螺栓和油管接头的检查与紧固。
润滑系各部位螺栓和油管接头应扭紧使其不漏油;有关不应有凹瘪和堵塞,以保证润滑系统油路畅通。
润滑系统的保养润滑系统的保养方法如下:(1)日常保养。
是用同品质的润滑油,尽量在修理厂技工指导下进行,使用特约维修站规定的润滑油和机油滤清器。
(2)定期对润滑系统进行清洁。
在润滑系统中,由于长时间的高温,会有一部分胶质将进入润滑油中的灰尘、金属杂质、硅酸盐和其他一些杂质黏接在一起,影响右路的畅通。
优质的润滑系统添加剂能将由泥分解,是润滑油中的胶质、灰尘、金属杂质、硅酸盐等能均匀分散到旧的润滑油中。
利用清洁剂和保护剂,可以清除润滑系统中的油泥、胶质等沉积物,清洁发动机气门挺杆及摇臂,恢复活塞环弹性,确保引擎内部、润滑系统油路通畅。
润滑系统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我折腾润滑系统故障这事儿,总算找到点门道。
润滑系统要是出故障了,原因可不少呢。
有时候是机油不够了,这就好比人不喝水会渴一样,机器没机油就没法好好润滑了。
我之前就遇到过这种情况,车开着开着就感觉不对劲,声音特别涩,像嗓子里卡了东西一样。
我当时还不知道咋回事,后来打开引擎盖一看,机油都快没了。
所以啊,大家得时常检查机油量,要是机油少了,就赶紧加上。
这机油啊,就像机器的血液一样,少不得。
还有的时候呢,是滤清器堵住了。
这就好比人的鼻子被塞住了,通气不畅。
我有次自己换机油滤清器,不小心把它给拧歪了一点,结果没开多久,润滑系统就出故障了。
滤清器没法正常过滤机油里的杂质了,那些脏东西就全都在系统里捣乱。
要是怀疑是滤清器的问题,就看看换下来的滤清器是不是特别脏,脏得都不透油了,那肯定就是它的错。
这时候就得换上新的滤清器,而且要安装正确哦。
另外啊,油泵要是坏了也很麻烦。
我试过判断油泵是不是坏了,真的费了好大劲儿。
油泵就像人的心脏一样,负责把机油送到各个需要润滑的地方。
我当时先把油泵的接口检查了一遍,看看有没有松动或者损坏,就像检查水管接口有没有漏水一样。
一旦发现接口没问题,那可能就是油泵内部自己的毛病了。
这时候要是没经验,可别自己乱拆,我自己拆过一次,结果装回去更坏了,还得找专业的师傅。
要是油泵坏了,最好还是让专业人士来维修或者换新的。
润滑系统故障还有时候是因为油道堵住了。
这油道啊,就像家里的水管子。
就像水管子里会有水垢堵住一样,油道里会有油泥或者杂质堵住。
我以前觉得往机油里加点清洁剂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后来发现不是那么简单。
如果不小心加得太多或者清洁剂不匹配,还可能对发动机有损害。
所以一般要是怀疑油道堵住了,最好也是找专业的人来清理。
总之呢,润滑系统故障不是小事情,自己能做的基础检查和维护就尽量做好,遇到复杂的问题还是要找专业的人来处理,可别像我以前一样瞎捣鼓,反而把问题弄严重了。
润滑系统常见故障诊断润滑系统常见故障有:机油压力过低、机油压力过高、机油消耗异常和机油变质。
一、机油压力过低: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机油压力长时间低于正常标准既为机油压力过低。
机油压力过低又分为机油压力始终过低、运转过程中迅速降低和突然降低。
1.机油压力始终过低:A.机油油量不足:抽出机油尺检查油量是否充足,如果油渍线高于机油最低刻度线,则表明机油量充足;否则,应立刻补加机油。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停车后立即检查机油尺,应停留一段时间,等待机油的回流。
B.故障部位初判:拆下机油压力传感器,短时间启动发动机,观察机油压力传感器安装孔喷油情况,若喷油有力则说明是机油压力传感器故障或机油压力传感器之后润滑系统泻油过快;若机油压力传感器安装孔喷油无力,则说明是机油滤芯之前部位的故障。
C.机油压力表和机油压力传感器故障:发动机的机油压力传感器通常安装在主油道中,既位于机油滤芯之后、各润滑部位之前。
机油压力传感器为可拆卸部件。
机油系统出现压力异常,首先需要判明机油压力表和机油压力传感器工作是否正常。
机油压力表与机油压力传感器相比较而言,机油压力传感器是易损件,而机油压力表出现故障的几率要小得多,一般是在其他有可能导致机油压力异常的原因排除之后,故障没有消除,方可认定机油压力表发生故障。
机油压力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最好是换上一个机械式压力传感器进行检查,如果压力正常,则说明原机油压力传感器损坏应更换新的机油压力传感器。
如果不正常,则说明原机油压力传感器工作正常无故障。
如果是使用电子式压力传感器,可能会由于电子产品的可靠性低于同性能的机械式产品的原因,给诊断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D.机油压力传感器之后润滑系统泻油过快:如果机油压力传感器安装孔喷油有力,机油压力传感器工作正常无故障,则可判定为机油压力过低是由于机油压力传感器之后润滑系统泻油过快造成的。
润滑系统泻油过快的主要原因是:润滑部位由于过度磨损造成的间隙过大,通常间隙过大的部位是曲轴轴瓦、连杆轴瓦和凸轮轴轴瓦,这已是发动机故障了,不属于机油系统故障范畴。
常见数控机床油路润滑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1 导言在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中,频繁地使用数控机床,难免会出现油路润滑系统故障,直接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
通常,为了使机床达到高的附加价值,必须对机床保养、点检、故障诊断等做有效的、复杂的工作;同时必须对出现的故障进行广泛的研究,探索故障发生的规律并采取有效措施、积累数据、建立故障的排除方法。
在机械设备故障中40%以上与润滑有关。
为了保证数控机床机械部件的正常运行,减少机械磨损和因机械部件磨损严重而引起的机床故障,应保证机床的润滑。
润滑质量提高可以增加数控机床机械故障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因此,要经常检查润滑装置、润滑泵的排油量、润滑油油位、润滑油油质及润滑效果,如检查润滑油、管路是否损坏,管接头是否有松动、漏油现象,发现异常及时排除。
下面通过故障排除方法和案例分析详细介绍故障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2 润滑系统故障分析润滑系统中除了因油料消耗,油箱油过少而使润滑系统供油不足外,常见的故障还有油泵失效、供油管路堵塞、分流器工作不正常、漏油严重等。
因此,在润滑系统中设置了下述检测装置,用于对润滑泵的工作状态实施监控,避免机床在缺油状态下工作,影响机床性能和使用寿命。
2.1 过载检测在润滑泵的供电回路中使用过载保护元件,并将其热过载触点作为PLC系统的输入信号,一旦润滑泵出现过载,PLC系统即可检测到并加以处理,使机床立即停止运行。
2.2 油面检测润滑油为消耗品,因此机床工作一段时间后,润滑泵油箱内润滑油会逐渐减少。
如果操作人员没有及时添加,当油箱内润滑油到达最低油位,油面检测开关随即动作,并将此信号传送给PLC系统进行处理。
2.3 压力检测机床采用递进式集中润滑系统,只要系统工作正常,每个润滑点都能保证得到预定的润滑剂。
一旦润滑泵本身工作不正常、失效,或者是供油回路中有一处出现供油管路堵塞、漏油等情况,系统中的压力就会显现异常。
根据这个特点,设计时在润滑泵出口处安装压力检测开关并将此开关信号输入PLC系统,在每次润滑泵工作后检查系统内的压力,一旦发现异常则立即停止机床工作,并产生报警信号。
润滑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摘要发动机寿命除设计因素外,润滑系统对汽车发动机的正常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润滑系统主要由油池、机油泵、机油滤清器、阀门装置与铸于发动机体的油道组成。
润滑系统具有润滑清洁、散热和密封四大功用。
当然,机油系统必须有了机油才能发挥四大作用,因此,机油是润滑系统中的主角。
汽车发动机的正常工作需要机油在运动机件之间产生油膜,减少磨擦阻力和动力消耗,并减小机件磨损;循环流动的机油将磨擦脱落的金属细屑带走,使之不能加剧磨损,同时,流动的机油将摩擦产生的热量带走,使运动机件不因温度过高而烧损;粘性的机油还能在活塞环与汽缸壁之间构成油膜,起到密封作用,增强汽缸压力关键词:润滑系常见故障部位常见故障诊断方法常见故障维修案例目录1 引言 (1)2 发动机润滑系的功用与组成 (1)2.1润滑系统的功用 (1)2.2发动机润滑方式 (1)2.2.1压力润滑 (1)2.2.2飞溅润滑 (2)2.2.3润滑脂润滑 (2)2.3润滑系统的组成与油路 (2)2.3.1油底壳 (2)2.3.2机油泵 (2)2.3.3机油滤清器 (2)2.3.4机油集滤器 (2)2.3.5主油道 (3)2.3.6限压阀 (3)2.3.7机油泵吸油管 (3)2.3.8曲轴箱通风装置 (3)2.4润滑系的主要部件 (4)2.4.1 机油泵 (4)2.4.2 机油滤清器 (5)3 润滑剂 (6)3.1润滑剂的分类和作用 (6)3.2润滑剂 (7)3.2.1机油的功用 (7)3.2.2机油的使用特性与机油添加剂 (7)3.3机油的分类 (8)3.4机油的更换与注意事项 (9)4 润滑系常见的故障 (9)4.1 常见故障,机油压力低包括: (9)4.1.1机油粘度不足 (10)4.1.2 机油泵吸油不足: (10)4.2 常见故障,漏油包括: (10)4.2.1 密封垫损坏 (10)4.2.2机体变形 (10)4.3 常见故障,机油压力高包括: (10)4.3.1 油道堵塞 (10)4.3.2配调整不当 (10)4.3.3 机油粘度过高 (10)4.4 常见故障,机油消耗过多包括: (10)4.4.1机体与活塞磨损 (10)4.4.2发动机漏油 (11)4.5 机油压力表/灯的问题 (11)4.6 常见故障,加油口冒气: (11)5 润滑系常见故障的诊断 (11)5.1发动机机油油压过低的诊断与维修 (11)5.2发动机机油油压过高的诊断与维修 (12)5.3是否有外部机油泄露时的诊断和维修 (12)5.4机油消耗过大的诊断与维修 (13)6 润滑系故障维修实例 (15)结论 (17)参考文献 (18)1 引言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在汽车进行保养时提到要为汽车更换“机油、机滤“,相信很多人就比较熟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