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都双语学校高效课堂展示课型执行性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2
一、教案名称《高效课堂:探索与实施策略》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高效课堂的概念、特点及重要性,掌握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高效课堂的概念、特点及实施策略。
2.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有效运用高效课堂策略。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高效课堂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认为什么是高效课堂?为什么高效课堂对我们很重要?(二)新课讲授1. 高效课堂的概念及特点- 讲解高效课堂的定义: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 分析高效课堂的特点:时间利用率高、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显著。
2. 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 教师主导: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 学生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主角。
-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 探究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信息技术应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案例分析1. 展示一些高效课堂的典型案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2.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身实际,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
(四)课堂练习1. 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练习。
2. 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体会,提出改进学习的建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高效课堂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3. 教学效果的提升情况。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铜都双语学校高效课堂自主学习型物理导学稿九年级班姓名日期8月29日---30日编号课题:§12.1怎样认识电阻课型设置:自研·互动45分钟+ 展示45分钟+ 实验45分钟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阻,知道电阻的单位;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理解控制变量法;3.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4.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三 、当堂反馈:(10min)1. 课本P34自我评价与作业:1.2.2. 人的皮肤干燥时,双手之间的电阻约为几千欧至几万欧,10k Ω= Ω;我们平常说的绝缘体,其电阻一般应在1M Ω以上,1M Ω= Ω。
3. 将一根镍铬合金丝均匀拉长接入电路,其电阻将 ;若将这根镍铬合金丝对折后接入电路,其电阻将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实验室里某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20Ω 1A ”的字样,它表示该变阻器的电阻的变化范围是 ,1A 表示的是该滑动变阻器 。
5.关于导体的电阻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粗细相同的两根导线,较长的导线电阻一定较大 B. 镍铬合金丝的电阻一定比铜丝的电阻大C .长短相同的两根导线,横截面积较小的那根电阻一定较大 D.常温下同种材料制成的长短相同的两根导线,粗导线的电阻一定小 6.如图所示,要求用滑动变阻器调节小灯泡的亮度,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灯泡的两端的电压。
(1)画出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2)根据连接的实物图完成下表。
四、【培辅课】(附培辅单)疑惑告知: 效果描述:五、【反思课】:今日心得:今日不足:【教师寄语】在自主探究中感受乐趣·在互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展示体验中成就自我。
铜都双语学校高效课堂自主学习型物理学道年级:高三(2)姓名:日期:编号:课题:运动图像、追击、相遇问题课型设置【自研·互动45分钟+展示45分钟】一、学习目标:1、掌握s-t、v-t图象的特点并理解其意义2、会应用s-t图象和v-t图象解决质点运动的有关问题3、掌握追及及相遇问题的特点、能熟练解决追及及相遇问题1 m/s的轴正方向运动;2 m/s的(方案提示:根据v-t图像的斜率看加速度、面积看位移以及其正、负方向)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 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图象如下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 km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变式1(2011·佛山市高三第一次联考)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s-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三 、当堂反馈:(5min)1.如下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a -t 图象B.乙是x -t 图象C.丙是x -t 图象D.丁是v -t 图象2.(2010·合肥模拟)物体A 、B 的x -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从第3 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 >vB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 比B 迟3 s 才开始运动C.在5 s 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 s 末A 、B 相遇D.5 s 内A 、B 的平均速度相等3.(2011·六安月考)如下图所示的x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给出的四条曲线1、2、3、4,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曲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x -t 图象中,t 1时刻v 1>v 2C.v -t 图象中0至t 3时间内物体3和物体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两图象中,t 2、t 4时刻分别表示物体2、4开始反向运动 .4、A 、B 两列火车,在同轨道上同向行驶,A 车在前,速度vA =10 m/s ,B 车在后,其速度vB =30 m/s.因大雾能见度低,B 车在距A 车700 m 时才发现前方有A 车,这时B 车立即刹车,但B 车要经过1800 m 才能停下.问A 车若按原速度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说明理由.四、【培辅课】(附培辅单)疑惑告知: 效果描述:五、【反思课】:今日心得:今日不足:。
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近来,学校在开展“高效课堂”同课异构活动,即将,学校又将开展我心中的高效课堂教学沙龙活动。
高效课堂,很多先进地区做出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取得了好的实效。
现摘录全国九大高效课堂教学范式,以供大家学习,也希望能给老师们以启发。
杜郎口“10+35”模式山东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杜郎口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杜郎口课堂在结构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
杜郎口的课堂展示模块突出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昌乐二中“271”模式山东昌乐二中“2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271还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
271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加上老师的强调、点拨,并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每一间教室里都有三个“小组”,一个是行政组,一个是科研组,一个是学习小组,称为学习动车组。
此模式强调“两案并举”,两案即导学案和训练案。
导学案要实施“分层要求”——分层学习、分层目标、分层达标、分层训练。
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把课分为两截,“35+10”,即“展示+预习”。
其中的“三步六段”是课堂的组织形式,前35分钟的课堂展示内容是上节课的后10分钟加课下自主预习的成果,而预习的内容正是下节课将要展示的内容。
导学案是“循环大课堂”的核心要素,一般要具有以下要素: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重点难点、学法指导。
做到“四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王二小部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考试重点快乐学拼音,轻松学语文。
这几日做教学研究,总结了一下1-6年级的小学语文的考试重点,非常简单,详情如下:一年级:识字、拼音、看图写话二年级:字词、短句、阅读写话三年级:语法、古诗、阅读写作四年级:语法、文言文、阅读写作五年级:文学文、阅读写作六年级:阅读写作由此可见,一到六年级,考试重点都和阅读写作分不开。
语文基础常识通常会占试卷分50%,越到高年级,如五、六年级,基础知识只占30%,剩下70%都是阅读理解和作文。
所以,我们语文老师越来越觉得语文难教。
语文能力的不断提高,考察的基本都是平时积累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甚至是考试时的超常发挥。
即便是把课文里的生字词、甚至是课文全部都背了,语文也不一定能拿高分。
我们常说的要把语文基础打好,除了基本的生字词,更多的基础是学会应用,学会发散思维,用解题方法做阅读与理解。
还包括会写作文,平时对基础的积累,也是对作文素材的积累。
根据1-6年级的语文考试重点,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学?用什么方法学?才能在考试中发挥正常,使语文能力不断提高呢?1、不要总让孩子写作业我们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段的学习过程中,总是强调让孩子认真写作业,高质量完成作业,写作业成为了小学生密不可分的生活一部分。
那些常常在热搜里存在的辅导孩子写作业的视频,也说明我们的家长有些疯狂了,把写作业作为小学生重点的学习任务,有些矫枉过正。
为什么很多小学生不喜欢语文,讨厌写作文,一提起语文考试就头疼,甚至抵触写语文作业?就是因为没有让孩子正确理解语文学习,没有一开始用兴趣激发语文学习,让孩子们觉得语文学习枯燥无味,又难,不管如何努力也看不到成绩进步。
而这一切,又会回到写作业的原点。
作文不会写?每天给我练习写作文。
经常写错字?一个字抄写100遍。
语言表达能力弱?演讲、诗朗诵、背古诗轮流上。
不要小学生把过多的时间都放在写作业上,只完成必要的作业内容,能够多一些时间,多看看孩子们自己喜欢的书、电视、甚至是漫画,都可以锻炼孩子的语文综合能力。
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教学改革报告/jcjy2008-6-10 16:13:53来源:中国教育报打破传统的课堂空间格局,构建对话、展示、开放、生态型课堂空间,这是铜都双语人对师生生命质量的一种关注。
课堂因开放而生成活力,因展示而激情绽放。
师资是学校发展的命脉,生源是教学质量的基础。
当前,民办教育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师资和生源的困扰。
是凭借优厚的条件,吸引资深教师加盟,招收优秀学生;还是广纳并蓄,以学校特有的教育模式培育教师、培养学生,走内涵发展之路,提升学校发展后劲?这也许正是民办教育人值得深思的办学考题。
显然,“聚名师,招优生”是来自外部的“输血”措施,这在民办学校“师资流动性大、生源不可选择”的现实环境下实施起来,难度颇大且收效甚微,无法使学校发展得到真正的保障。
那么,民办学校的“自我造血”功能在哪里?如何以学校自身的教育机制与模式,打造核心教育力,形成特色教育品牌呢?这篇来自安徽铜陵市铜都双语学校的报道或许能给在迷茫中探索的民办教育实践者一定的启示。
经营新课堂:志在“破冰”意在“突围”——来自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教学改革的报告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安徽铜陵地处长江之南,揽九华之月,迎黄山之风,傲立于皖中南的中心地带,绵延着三千年的青铜文明,舒展着“希望之城”的风姿。
这是一片成长的乐园,钟灵毓秀,有凤来仪,一座年轻而厚实的学苑已鲲鹏展翅扶摇而上。
铜都双语学校是坐落在铜陵市的一所现代化寄宿制民办学校,创建于2000年,占地面积150亩,拥有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部。
该校创办时间虽短,但以其高标准的硬件设施、高层次的办学理念、高水平的教学质量、高标杆的教育特色,赢得社会和家长的广泛信任,现已成为铜陵乃至安徽省民办教育的领跑者之一。
近年来,该校以原创性、前瞻性课堂经营策略,被业内人士誉为“教学改革的小岗村”。
一所民办学校的成功,不只在于校貌的焕新、生源的激增、口碑的相传,更在于学校教育模式的成长和成熟。
9、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的“五环大课堂”
校长盛国有给改革确立了16个字:立足校本,自主构建,经营课堂,内涵发展。
而在具体的行动研究中,他们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构建并完善了一系列应对新课程背景、符合现代有效教学理念的校本科研体系,“三模五环六度”高效课堂模式因此诞生。
原创性、前瞻性、本土化的教学模式一经问世,旋即引发了巨大的效应。
有人说,他们是安徽大地上的又一处“小岗”。
如今的铜都双语学校,已经因其课改而成为全国名校,每天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人们评价说,铜都双语学校的课改,破解了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大”的难题,变“留人才”为“造人才”,使学校具有了师资自主再生能力;突破了民办学校“生源基础差”的瓶颈,变“选学生”为“育英才”,使学校具有了“促进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核心教育能力。
“五环大课堂”
建构“三模五环六度”课堂运行机制,其中“自学指导”、“互动策略”、“展示方案”三大课堂核心元素的设计,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化为高效课堂的实际生产力;自研课、展示课、训练课、培辅课、反思课等五种课型架构成“五环大课堂”。
“三模五环六度”模式在操作上,“结构”和“方法”是两大原点。
“三模”是指“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三大导学模块;“五环”是指导学流程中要经历“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质疑评价——总结归纳”五大环节;“六度”是要求教师导学设计及课堂操作过程中要重视学习目标的准确度、自学指导的明晰度、合作学习的有效度、展示提升的精彩度、拓展延伸的合适度、当堂反馈的有效度。
点评:被誉为安徽课改的“小岗村”,破解了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的瓶颈,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成为当地课改典范。
班级:高三()班姓名:编号Review 74 日期: 主备校长设计者:Ye课题:Unit1,M7课型设置【自研45'+20' + 展示60′】一、高考要求:Unit1,M7:1重点句式应用及拓展、单元语法小结2. 基于对文本的理解,进行创展性的微写作输出。
Step1:句式感悟句式1:用来表达“花费”的句型I t takes...to do sth.某人做某事需要……sth.costs sb.+时间、金钱、劳动力……花了某人……sb.pays money for sth.某人花钱买某物sb.buys sth.for+money某人以……的代价买……sb.spends... on sth. / in doing sth.某人花费……在……/做……句式2:with the development of...随着……的发展with time going on / as time goes on随着时间的推移完成对以上内容的自研,请同学们自主完成复习讲义上突破重点句式部分的内容Step2:语法感悟A.目的状语从句1. 引导词有in order that; so that; in case; for fear that;2. 特别提示:目的状语从句中常含有can; may; might等情态动词;目的状语从句的主语与主句主语一致时,可以和不定式作目的状语互换;in oder that 常用于正式文体,可以置于句首,也可以置于句尾,而so that往往只置于句尾;so that 短语中有时可以省略that;B.结果状语从句1.引导词so ....that...; 用法说明:常用句型有so +形容词+ that....;so + 副词+ that...; so many /few/ much/ little + 名词+that...; so + 形容词+ a/ an + 可数名词单数+ that ...2.引导词such...that...; 用法说明:常用句型有such +a/ an + 形容词+ 可数名词单数+ that ...;such+ 形容词+ 可数名词复数+ that ...; such+ 形容词+ 不可数名词+ that ...特别提示:口语中that 经常省略;为了强调形容词或副词,可把so 或such 置于句首,主句用倒装语序。
一、强力转变观念课堂是需要老师的情感、智慧参与的特殊的实践活动,只有观念转变了,才有真正的课堂教学的转变。
首先是通过经常性的专题会议、培训等活动让全校人员都真正认识到什么是高效课堂,明确高效课堂的要素、目标等。
其次通过高效课堂与低效课堂的比较(知识效果的比较、学习能力的比较、学习兴趣的比较、精神面貌的比较等)让不积极实行高效课堂的教师认识到高效课堂的价值。
比较方式可以是两种课堂模式的同课异构,也可以是学生的上课体会对比等。
二、改革教学评价标准,促进课堂行为转变。
考什么,教什么;评什么,做什么。
充分运用评价的导向作用促使全体教师改变课堂教学行为。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要改变由“看教师为看学生”,并把学生的表现和收获作为评价一节课的最主要的甚至于唯一的标准。
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水平的评价,也要关注学生能力水平的评价(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有待于进一步思考)。
对教师一学期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其任教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评价其任教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进行评价)。
三、构建学习小组,形成小组文化。
可以安排六个小组,每组8至10人,民主推选组长(教师要提供组长推选标准或建议),定组名、组徽、组训、口号,科学确定小对子,合理安排组内分工,逐步培养组长,培训组员,使其满足小组学习的需要。
适当减少对学生个人的评价,增加对学习小组的评价。
对学习小组的评价每节课都进行,定期汇总评比,颁发流动奖牌。
学习小组获得的荣誉(星级),全体组员共同享有,期末参与核算学生的学业成绩。
班级辟专栏,及时公布各小组的成绩(荣誉及星数)。
评价要客观、公正,以正面评价、激励为主,旨在激发学生学习、上进的潜能。
四、设定一个缓冲期,允许老师用一段时间进入高效课堂模式。
强行入轨固然见效快,效果明显,但也存在一个反弹快的问题。
原因是有的老师尚未真正明白高效课堂是怎么回事就被卷入其中,既没有落实高效课堂的一些动作,又丢失了原有课堂模式的一些有效措施,结果顾此失彼,成绩下降。